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唐代白居易有《二月二日》诗,诗中言“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又名龙抬头日,或称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青龙节。农历二月二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正是惊蛰春雷唤醒冬眠之物的时候。这时大地复苏、草木萌动,正是人们开春农忙的播种时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琅琅上口的一句二月二民谚表露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祈龙赐福的传统,以及对一年风调雨顺、谷仓爆满的企盼。
清富察敦祟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闰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在二月二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将所吃的食物冠上“龙”的头衔,如吃面条既是吃“龙须”、春饼既是“龙鳞”、饺子既是“龙牙”、馄饨既是“龙眼”、食猪头肉既是食“龙头”。按照礼俗,二月二当日不可动针头线脑的,说是忌扎了龙眼、破了龙皮,会惹得龙神生气而不降春雨。
另有“二月二打房梁,蝎子游蚓(蜈蚣)不下墙”。俗话说“惊蛰过,百虫苏”,正值春上,藏在梁上或墙角里的虫虫蚁蚁都将要苏醒了,开始预备要活泛起来。二月二当天,家里人都拿着竹竿敲敲大梁或犄角旮旯,让正在熟睡的虫儿们挪个地方,不再呆在房子内,以防伤着大人小孩。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要剃头”。在二月二剃头的习俗有两条理,一是:中国传统说法是“正月不剃头”,到二月二正好整理整理积蓄了个月的头发。二是:二月二理发意寓“理发去旧”,这一日剃头可借“龙抬头”的说法图个吉利。在二月二,替孩子剃头谓之“剃喜头”,大人剃头谓之“剃龙头。”每年二月二理发店是不缺生意的。
大小洞天祈福龙年龙抬头2012年第八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南海祈福系列活动
今年是龙年,龙年龙抬头,十二年才一遇,已经连续在大小洞天风景区举办了八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节”今年要显得格外意义非凡。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盛大庄重的“祭海仪式”,包括迎鸾接驾、恭安神位、祀天享供、佾舞悦神、焚香祝愿、祭告南海、华表祈福等各个环节。岸上的庆典与海上的渔船遥相呼应,锣鼓喧天,欢天喜地,前来祈福的人们依次向南海龙王献花行礼,鞠躬祈祷,期待新的一年平安顺畅,风调雨顺。正如祭文所倡,“国泰民安,旅游岛兴,百业兴隆,万邦辐凑,亿桅竞行,共享昌盛,鼓乐歌舞,鲜花果饼,敬献龙王,中华龙腾。”句句祷祝词皆为祖国、为人民真诚祈福。每到二月二,人们也都会相聚在大小洞天景区,以这些传统的道家仪式祭祀南海与南海龙王。
在今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节上,国内著名学者于丹受邀宣讲“洞天大讲堂”,解读洞天文化。除此之外,还举办了二月二海南民俗庙会、海南传统民俗图片展等以“南海祈福・共庆民俗”为主题的活动。
诸多的民俗活动都汇集在一起,如今的大小洞天二月二龙抬头节已不仅是本地人简单的祭海仪式,更是
次海南民间民俗文化集体亮相的盛会。节日期间,有约三万游客相继奔赴大小洞天景区游览参观传统文化活动,使得此届龙抬头节也成为历届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目前传统而隆重的龙抬头节祭海仪式已成为三亚节庆旅游的一大亮点。
中华龙舟大赛二月二击鼓万宁2012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
中华龙舟大赛是目前国内级别最高、经济水平最高、奖金最高的顶级龙舟赛事。2012中华龙舟大赛的第一站便选择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于海南万宁开赛。有“槟榔之乡、冲浪之都”之称的万宁,环境优美、四季温暖如春。在这美景美意中,比赛也是一种享受。本次的中华龙舟赛也是龙年里海南迎来的首场传统体育赛事。
在2月22日,万宁市和乐镇港北,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男队、4支女队在美丽的港北小海上击鼓竞技。这是女子龙舟队首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比赛中女将们振臂划桨,龙舟直逼向前,丝毫不逊色于男队。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为此次大赛进行了为期两个小时的现场直播,水面上各条长龙争先恐后、不断地前进超越,紧张的现场伴着紧凑的鼓声,加之岸上观众热情的呐喊声,场面甚是壮观。
中华龙舟大赛在万宁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海南举办龙舟赛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龙舟赛将来在海南旅游产业中逐渐壮大发展的可能。海岛四季如春的气候及美丽而众多的港湾资源,若能与国内龙舟赛活动更多更好的合作,龙舟赛定将为海岛赛事增添新的一笔。
黎苗三月三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皆有的传统节日。在黎族,三月三被称为“孚念孚”,是为预祝山兰和狩猎丰收,黎苗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互挑意中人的节日。
黎族每到三月三必举办盛会,在清代已有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的记录,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中提到:每至三月三“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互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凑一处,即定配偶。”三月三时,黎族村民各家都会喝山兰酒、吃三色饭,之后村民们会汇集到一起以猎物和粽粑祭祖。在这一天,姑娘们都会穿戴上最美丽的七彩衣裙和镯子配饰,小伙子们则腰扎红巾、手执花伞。当夜幕降临时,姑娘小伙们会相聚在一起燃起篝火,围着篝火同唱黎歌,共跳竹竿舞。在盛会之后,姑娘小伙们以唱山歌的方式互表心意,若两情相悦便会赠送给意中人那份早已准备好的信物,作为定情之物。
古时候的三月三是作为中国式的情人节而存在的,在《周礼・地官・媒氏》中既有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再后来杜甫的《丽人行》中也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可见在当时,三月三即是青年年女们约会、互赠定情信物,大胆、奔放地追求爱情的日子。后至宋时,由于对妇女特别是未婚女性的禁锢日益严重,三月三作为情人节的习俗渐渐被淡忘,只有个别的少数名族仍保留着这一风俗,黎族的“孚念孚”便是其中之一。
黎歌苗韵盛会海南三亚
历届黎苗三月三节
每逢黎苗三月三节,海南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三亚也不例外。与传统的黎苗三月三相比,如今的三月三除了必不可少的篝火晚会、对歌跳舞之外,还包括彩车巡游、花灯展览、美食展览、传统技艺展示、传统体育竞技等多种不同的庆典形式。
三亚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三月三活动,每年的活动都以黎苗传统活动为主,近年活动内容愈渐丰富。2006年的三月三以“火”为主题,活动在海南最早应用火的地点――落笔洞举行了原始的钻木取火仪式和火把传递仪式。2007年的三月三盛会在三亚湾海月广场举行,黎族苗族的阿哥阿妹共唱黎歌,大家欢歌起舞,黎苗之韵悠然。2008年的三月三在三亚滨海路举行了“万人同跳竹竿舞”的活动,成千上万的市民及游客与黎苗姑娘小伙们手拿手欢快跳起竹竿舞。2009年的“三月三”增添了黎族、苗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骑牛、荡秋千、爬竿这些让人耳目新的竞赛趣味十足,参赛观赛的人们都兴致勃勃。2010年的“三月三”活动主会场设在了凤凰镇槟榔河畔,活动中充分展示了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2011年三亚被确定为全省“三月三节”的主会场,以“欢歌三月三,浪漫天涯情”为主题,分为“三月三”火炬点火仪式、万人同跳竹竿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展示、民族传统趣味体育竞技、民族特色美食展、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等七大活动。
三月三活动期间,整个琼岛都尽情欢乐,处处黎歌苗韵,不仅为黎苗族人们相聚燃篝起舞提供一个庆祝的舞台,也为黎苗风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让游客及当地非黎苗族人民更直接地了解了黎苗传统文化。
黎族三月三传说
很久以前,在海南昌江俄贤洞内住着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闹得黎民百姓不得安宁。一天乌鸦精掳走了美丽的黎族姑娘俄娘。那年的三月三日。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着弓箭与刀剑想要从洞中救出俄娘,但不幸被乌鸦精害死。俄娘闻讯后悲痛万分。为了替黎族百姓除大害,为心上人复仇,深夜里她冒着危险趁乌鸦精熟睡之时伺机杀死了它。此后。俄娘心中惦记阿贵终身未嫁,每到农历三月三她便来到俄贤洞替阿贵唱起他们之前共同歌唱的情歌。
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俄娘的勇敢和他们的爱情,将山洞命名为俄娘洞。每年的三月三,附近村寨的黎民即带上糯米酒、粽子、竹板饭。汇集在俄娘洞所在的俄贤岭祭祀俄娘与阿贵。
黎苗三月三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岁时节日;青海花儿;爱情花儿;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56-02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古人意在借助岁时节日敬天、祈年、祛灾、避邪,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节俗活动中又增加了娱乐、游玩、社交、商贸等活动,于是传统的岁时节日集宗教、生产、娱乐多功能为一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作为花儿的故乡,青海境内生活着汉、蒙、回、藏、撒拉等民族。除蒙古族外,其他四个民族都是花儿的传唱者,岁时节日里的青海花儿也同样丰富多彩。
本文参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1979年10月出版的《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集》,对书中第二部分――爱情花儿中涉及青海岁时节日习俗的内容作了考察。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按照节日性质将这些花儿进行了分类,分为涉及传统节日的花儿、涉及节令的花儿和涉及宗教节日的花儿三种。
一、涉及传统节日的花儿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广为流传,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
(一)新年
“正月里来了是新年,四山里烟雾儿照了;出门在外的不见面,清眼泪腔子上淌了。”这是一首思妇花儿,新春佳节本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女主人清早起来见整个村庄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很多人家已经忙着做新年的食物,村庄里炊烟四起。面对着烟雾萦绕的景象,女主人暗自伤神,自己的丈夫出门在外还没有回来,新年的早饭也不知做给谁吃,伤感之时颗颗泪珠悄然从脸颊滑落。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雪花儿稠,今年的庄家们丰收。人家们都有个知心人,孽障者不过者我们。”正月十五下雪对于青海干旱的农区人民来说是瑞雪兆丰年,如果正月不下雪,则严重影响三四月份的春播。正月十五的大雪并没有给主人公带来欢乐,此时却感叹自己没有红颜知己,也不知与谁分享快乐,不免悲叹。 “正月十五月打灯,四山里月儿照了。出来大门没情人,清眼泪心淹过了。”元宵佳节,月光与灯光交相映照,夜里的村庄宁静而明亮,主人公偷偷溜出大门,或许她与情人约好夜晚相会,却没有如约相见,不禁潸然泪下。
(三)端午节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各地有很多习俗。青海的端午节,民间有插柳、饮用涂沫雄黄酒、佩戴香囊的习俗,青海不产粟米,农村吃粽子不容易,改吃韭菜包子,饮用涂抹雄黄酒是为了驱毒杀虫。土族端午节要给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可以成为小孩衣物上的装饰,别具民族风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料,外包以丝布,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旋扣成索。“五月端阳献柳哩,牡丹长在路上哩,我见牡丹绕手哩。”这首花儿表现的是一位男子端午节手拿柳枝,无意遇到了自己心意的姑娘,便打招呼主动追求,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五月里到了五端阳,喝一盅雄黄儿酒哩;醉哩睡到你声旁,问哥哥几时走哩。”这是情人在端午节幽会的花儿,男子借饮雄黄酒装醉,躺在了姑娘的身边,此时姑娘不知如何是好。“端午节要喝雄黄酒,摆一对鸳鸯的酒盅;你恩我爱的同道走,美名儿比黄金贵重。”这首花儿歌唱的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许诺要同甘苦共命运、不离不弃,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
(四)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亮圆,天黑熬了一锅菜瓜;想起哥哥难下玻舀到锅台上盖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庄稼在秋天成熟了,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更是喜气洋洋。在北方,中秋人们要吃月饼、瓜果以及一切象征团圆的食物。这首花儿歌唱的是一位家庭主妇团圆之夜熬了一锅菜瓜,想到出门在外的阿哥中秋佳节不在自己身边,自己精心做好的食物也难以下咽,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情。“八月十五灯节下,切到俩,切了个菜瓜;十二把刀子身上插,血身子陪你者坐下。”这首花儿表现出情人相会时男子的大丈夫气概,感情直爽,性格果敢。
(五)重阳节
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里登高哩,手提个竹叶儿酒哩;肉身子挨了刀尖子,这条路还是要走哩。”这首花儿唱的是重阳节大家登高望远,这位男子手提竹叶美酒,想要与情人相会,被人们发现或许会受到非议,但他毫不畏惧,表明了他追求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二、涉及节令的花儿
(一)冬至
“十一腊月的冬至节,老小的添一岁哩,花上些工夫费上些心,我两个配一对哩。”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谚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曾是岁首,所以这一天人们总像过年节一样,因而民间冬至的到来,即表示人又长了一岁。因又长大了一岁,青年男子们也关心起自己的婚姻大事了,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二)清明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由于清明最初来源于节气,故还是将其归入节气之类。“三月清明烧纸哩,牡丹长在河底哩,不见牡丹想死哩。”清明节这一天要烧纸,在墓前祭祀祖先。这首花儿描写了一位男子趁着清明节烧纸的机会,希望能见到自己喜欢的女孩,结果没有见到,心里充满了焦灼和思念。“三月清明、四月会,会场里跑走马哩,嘎妹的鞋袜消停给,日子还长着哩。”青海地区清明节后,还有花儿会、庙会,这位小伙子在花儿会中遇到了自己的情人,姑娘送给了他自己亲手缝制的鞋袜,小伙子希望两人能继续交往,以便相互了解。
三、涉及宗教节日的花儿
这里所指的宗教节日指与民间信仰有直接关系的节日。
(一)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民谚云:“二月二,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二月二龙抬头,薛平贵要接个绣球;我有心把尕妹引上走,天大的祸闯走。”这位男子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要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私奔,或许他们别无选择。二月二,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以此寓意两人爱情道路复苏,将进入一个新的历程。
(二)三月三
据传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是日西王母以蟠桃盛会的形式宴请诸仙成为道教的盛大节日。“三月里到了三月三,王母娘娘的寿诞;一年三百六十天,我没有不想得半天。”这首花儿用夸张的形式倾诉了对恋人的相思之情。
(三)四月八
“四月里到了四月八,各庙里把香儿降下;尕妹的年纪十七八,我俩儿先天里配下。”四月八即“佛诞日”,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举行浴佛仪式,源于佛祖诞生时受浴的故事情节,各地佛教寺院这一天都有颂经活动,且以各种香浸水灌洗释迦牟尼像。周边的信徒也要上香敬佛,这位男子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祈求佛祖,希望能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喜结良缘,且认为这是命中注定,心里十分喜悦、激动。
以上对青海岁时节日习俗中的爱情花儿作了梳理,并选取部分典型花儿进行赏析。文艺是生活的反映,青海岁时节日爱情花儿从侧面反映了青海人民的社会生活。青海人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节日中也融进了地方文化。例如端午节,由于青海不产菖蒲,人们则用杨柳代之,所以有“五月端阳献柳哩”的唱词。同时,土族妇女会在端午节时为自家的小孩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香囊,以消毒防疫。青海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时“切刀俩,切了个菜瓜”,“天黑熬了一锅菜瓜”,“菜瓜”是青海地区具有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这些丰富的岁时节日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从这些节日习俗中花儿展现的爱情内容来看,没有出现情变中的相互怨恨和报复,而是情人间的相思、热恋中的甜蜜、婚姻生活的美满,这些花儿所表现出的爱情观念健康、纯真、美好、积极。节日里夫妻共饮雄黄酒“你恩我爱的同道走,美名比黄金贵重”。还有充满男子汉气魄的“名声背了背到底,怕什么,这样的事世间上有哩”,“十二把刀子身上插,血身子陪着你坐下”,显示了西北黄土高原男子的铮铮豪骨和坦荡胸怀。他们面对爱情,怀揣着对彼此的责任和对爱情的珍视,“对河两岸你打听,为人者没想过二心”,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显示了青海人民真实、淳朴、敦厚的性格美。
[参考文献]
[1]郗慧民. 西北花儿学[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南依长江,北临汉水,东距武汉约150公里,西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潜江源于潜水。夏商时期属荆州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地。宋乾德三年(965年)建立县制,属江陵府。明初,改属荆州府,1988年撤县建市,现为湖北省直管市。――境内河湖棋布,被誉为“鱼米之乡”。
潜江民间主要流传楚、汉遗风的民俗。潜江草把龙灯舞习俗,承袭了汉代楚地的民间祭祀的遗风,与春节习俗合流后增加了“灯”的色彩,清光绪五年(1879)拓印本的《潜江县志》有记载。潜江草把龙灯舞的习俗,主要在潜江龙湾镇一带的湖区和毗邻的老新、张金、熊口、浩口等地民间流传,其核心区域在潜江西南部的龙湾镇。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询问了当地的老人,他们告诉我说:“相传远古时,一条行云布雨的苍龙不慎坠于此地,百姓以稻草盖住龙尸,后演化成了草龙,当地百姓十分敬畏,逐步演变形成了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
位于潜江西南的龙湾镇,水稻千顷、鱼跃万塘,因水系呈龙形,又称龙湖镇。龙湾镇因龙的传说而得名,唐朝初年受龙的传说影响曾命名龙湾市。据《荆州府志》载:“龙湾地势窒潴,土田崩淤,每次水涨,陵谷倏更”。十年九淹曾给旧时的龙湾带来深重的灾难,龙湾民间对龙非常地信仰和崇拜,他们认为龙能行云播雨,又能禳解灾祸,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崇敬。至今龙湾民间仍然保留着以龙冠名的地名和桥梁。如:龙湾村、龙兴村、龙湖河、龙东桥等,为潜江草把龙灯舞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空间。
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舞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潜江草把龙灯舞的源头,从清光绪五年(1879年)《潜江县志》【第六卷】风俗篇记载中有草龙图,并附有对草龙的描述。因此,潜江草把龙灯舞的形成已有久远的历史了。
潜江草把龙灯舞在清末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状态,在此数十年间,潜江地域受长江和汉江洪水肆虐,在民间舞草把龙灯舞,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消灾,曾经盛极一时。20世纪60年代,因草把龙灯舞承袭了众多祭祀习俗,被视为封建迷信而遭禁锢。进入20世纪80年代, 草把龙灯舞出现了复苏的可喜景象。
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潜江草把龙灯舞”传承人张金盘老人,生于1940年,潜江市龙湾镇龙兴村人。从小跟随其父张文海,学习扎制草把龙灯和玩耍潜江草把龙灯舞。他详细介绍说:“草龙的龙头用稻草、竹篾扎成,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布将竹篾缠绕装饰。龙身用稻草扎成,并用一条主绳贯穿龙身,将草一把一把地扎在绳上,用剪刀将扎好的草把修整成圆柱形。草龙身长约18米,下面安装1米长木质托把若干。龙尾亦用竹篾扎制,以黄色纸裱糊装饰,草龙的尾部搭一块红布,用笔画上鱼鳞纹。扎制的草龙,原始质朴、栩栩如生、造型生动、神形威严、古朴粗犷。宝珠(球体)直径约30公分,中有轴心,安装在扬叉式的托把顶端,柄上系红绸。服饰有对襟上衣、长裤、红头巾、红绸带(系腰)。有香台、蜡烛、黄裱纸等祭祀用品。”
张金盘老人高兴地告诉我说:“潜江草把龙灯舞,是我们当地百姓认同的龙神的化身,主要是祭祀性的民俗活动。一般在春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节令时段玩耍,以祭祀神灵,为百姓祈福平安。平时也会因旱涝灾害、瘟疫流行、民俗活动而横空起舞,以禳解灾祸、驱除邪恶。舞龙祭祀套路多达10多种,每种套路都有着特定的祭祀内涵。如求神降雨要‘舞黄龙盘柱’;驱魔镇邪要列阵‘龙门阵’;求子要舞‘长蛇阵’;起屋奠基要列阵‘拜四方’等……”
潜江草把龙灯舞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对神灵的崇拜,又有对自然的崇拜,把祭祀与民间舞蹈高度结合,并与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紧密相连,程式比较完整。张金盘老人还告诉我们说,舞龙的传统程式非常严格,如扎制龙头有传统的咒语;轧制草龙时,年轻女子不能走近;舞龙前要焚香化纸为“龙神”净身后,先拜当地的祖师殿;舞龙所到之地,须先祭拜当地的土地神;草龙入丧户须用白布遮住龙眼,以防吓跑亡人灵魂;放儿童于龙口则会保佑一生平安;如遇布龙,布龙需三叩首,再俯身从草龙下腹穿过;草龙舞毕3次后,必须在旷野低地焚烧以送龙神归天等。
通过对潜江草把龙灯舞的调查,使我们对流行在民间的传统舞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并从中受到启迪,我们要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认为潜江草把龙灯舞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历史方面的价值:潜江草把龙灯舞,承载了华夏的古老文明,又沿袭楚汉祭祀文化的遗风,并与中国传统的节令习俗融合,是中华文脉延续中的活态传承。对于研究潜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为研究中国龙文化的渐变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的重要依据。
艺术方面的价值:潜江草把龙灯舞,融合了当地的民间工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多项传统艺术的民间习俗。对于研究潜江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空间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关键词: 花腰彝 祭龙 文化变迁
一、祭龙民俗相关研究
崇龙本来是汉族信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崇龙习俗。[1]云南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壮族等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龙图腾崇拜和祭龙民俗,但祭龙的风俗和信仰不尽相同。金平县汉族祭龙是祭祖,过去一般祭三天,第一天(三月初三)祭龙,第二天养龙(三月初四),第三天(三月初五)祭路。[2]金沙江河谷地区傣族祭祀活动与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属龙日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水稻丰产。[3]土家族祭龙由祭祖祈雨转向祭龙祈雨,但也有过“斗妖龙”、“捉龙求雨”、“压龙”等变迁,甚至有“斩杀龙子龙孙”来胁迫龙神就范的独特的祭龙求雨巫术。[4]布依族认为龙神驱除邪恶、保护庄稼和六畜,“龙出月”(农历正月)祭祀的龙神有“山龙”、“树龙”、“水龙”、“卧龙”、“圈龙”、“家龙”、“寨龙”、“出龙”、“朝门龙”、“造园龙”、“粮母龙”、“银公龙”等,各种龙神祭祀礼仪和祭词也不相同。[5]
即使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祭龙也不尽相同。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祭龙是祭祀传说中的除魔英雄日则和努戛,二月二龙抬头开始祭龙,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姑娘游寨子,表达对整个民族的敬意。[6]元阳县黄草岭乡哈尼族从龙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到认为唯有龙能保佑吉祥平安、幸福昌盛,将祭龙视为最神圣的宗教活动,每年阴历正月属虎日至属马日举行五天。[7]
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使各民族的祭龙民俗正在发生文化变迁,如金平汉族祭龙的“养龙”环节和禁止本村人外出、他村人路过等禁忌已消失。[8]本文在整理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基础上,研究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
(一)石屏花腰彝
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自称“尼苏”,男性称“尼苏泼”,女性称“尼苏摩”。其服饰绣工精美、色彩靓丽,以大花带系腰、定情交换花腰带,汉族称其为“花腰”。主要聚居于石屏县龙武、哨冲、大桥和玉溪峨山县的大坡租、坡脚。“截至2007年底,石屏花腰彝人口仅有31403人,加上比邻峨山县有两千多人,整个花腰彝民族总共才有33600余人”。[9]P1
(二)石屏花腰彝的祭龙
祭龙(“咪嘎好”)为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康泰、团结和睦、无病无灾的仪式,内容集宗教、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歌舞为一体。一年一祭的祭小龙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和送龙。最隆重的是12年一轮(马年正月第一个马日举行)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的祭大龙(“德培好”),“建国60多年来,仅举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54年,属民间性质;第二次是1990年,属政府支持;第三次是2002年,属政府(哨冲镇)主办,民间(水瓜冲村民委员会)承办。”[10]P92祭大龙有四大程序:迎龙、祭龙、倮哦和送龙。
(三)祭龙程序
1.接龙。
接龙忌女性。鸣响三声礼炮、全村男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天放火药枪后,龙主率众抬“祭龙猪”等供品,举各色“龙旗”,把“龙神”迎到龙树脚下小石屋(龙宫)内。其中放有一个卵石——花腰彝英雄阿竜的化身。接着摆供品,点香烛,龙主抱出“龙”来用龙潭水净,祈念祝辞,并按年龄辈分长幼次序行礼叩头。用祭猪的扇子骨、猪心和猪血供奉龙神,然后砍一半祭猪各家分一块“祭龙肉”,拿回家挂在灶头祭地神,避灾难、镇妖驱邪,留一半祭猪聚餐。
2.倮哦。
“祭龙要跳龙,不跳荞不好。”倮哦指跳“祭龙调”,以龙头四弦伴奏,一不限人数,全村老幼都可参加;二不讲究穿戴,可披蓑衣拟求雨,可戴笠帽拟拜风,可扛锄头示铲地,可握镰刀喻收割。
3.送龙。
接龙要庄重,送龙要拜别。不同村寨的祭龙天数最少两天,多则四天。龙主在最后一天组织舞龙队到村民家中进行龙拜别。要踩高跷、敲大鼓、放火炮,隆重地把龙神送到村口。龙主在村中长者的护陪下,将龙神送回龙宫,然后返村以谢龙恩,祭龙结束。
三、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一)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的仪式变迁
1.科技进步和注重娱乐性使祭典祭品、仪式等精简化。
“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生活文化中。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残酷和不可避免的。”[11]P114花腰彝传统祭龙必需的两种祭品,一是一棵有尖嘴雀鸟窝的松树(保佑彝家人代代兴旺),二是象征男女生殖器官的一块通孔石头和一个能穿此孔的鹅卵石(生子添丁之意)。龙主给龙净身的水,要用当年结婚男子们分头取自东南西北的龙潭水。龙主接龙时要举行驱鬼仪式,从跪在龙树下的12个青年中抽签选出一个扮演不洁、灾难、恶魔的鬼怪,其余11人带上饭菜,手拿树枝驱赶鬼怪到翻过一座山或一条河,直到看不见龙树,表示鬼怪被山河隔开,不再回来危害村民。然后村民燃放鞭炮,入龙树林公祭,年轻人腰系树叶或棕裙,画面文身。当晚,全村小孩挨家挨户喊门,被喊的人家要给米和红糖。孩子们在大门口放一些小石头,表示龙神送来的财宝。次日早上,头家用孩子们讨来的米、糖在村里的广场上煮稀饭,并放少许“龙肉”给孩子们吃,表示他们世代享有祖神恩德。这些仪式活动都被弃用了。
神圣而繁细的传统花腰彝祭龙祭祀仪式被精简化,像送龙时,青壮男子要在身上画出恐怖狰狞的图案,手持刀、叉、棍棒、铁链等武器,以压倒邪恶,那些驱除污秽的仪式已变化为娱乐性、群体性文艺表演活动。
2.祭龙活动现代化。
花腰彝祭龙民俗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和享受绝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也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12]P2082002年的德培好增添现代气息“一是扎彩门;二是挂条旗;三是设开幕会场;四是安排歌舞晚会;五是安排沿街表演;六是绣包展销”。[13]P223-224祭龙活动更注重形式,村民们会精心排练节目、利用现代音响、用化妆品精心打扮。
3.龙主身份变迁和参祭人员多元化。
龙主处于替民求祖、代神施福双重的地位,他在仪式活动中得到圣化。村民名为敬神,实为尊拜世俗生活中的龙主,龙主是掌管村寨一切人事的全权人。现在,龙主相当于主持人,带领村民祭献先祖、主持活动。花腰彝祭龙原本仅限于本村男性,现在,除了入龙树林接龙等关键环节外,各级领导、远亲故交都是贵客,祭龙活动趋向社交化。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娱乐性活动的变迁
1.现代元素的加入使花腰彝祭龙歌舞变化。
倮哦最初带有娱神功能,“在原始先民的观念意识里,舞蹈也像祭祀、咒语、祈言祝愿、供品牺牲等一样,达到取悦神灵同等重要的方式”。[14]跳“祭龙调”歌舞是向“阿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粮食丰收。现在的祭龙调更多是表演和娱乐,对原生态歌舞作改编,而且加入了创作型歌舞,舞步越来越简单。
2.现代花腰彝祭龙民俗中舞龙的多样性变化。
花腰彝舞龙是祭龙的压轴大戏。传统的祭龙活动中只有男子舞龙,现在花腰女子舞龙(凤舞龙)影响已超过了男子舞龙。“凤舞龙”改“锣鼓为奏”为“音乐为奏”,套路也和传统舞龙有所不同。还出现了男女混合舞龙的“龙凤呈祥”和“娃娃舞龙”。[15]P59花腰彝具有创新性的舞龙形式,迎合了观众口味,也丰富了祭龙活动,满足了花腰彝地区开放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三)石屏花腰彝女性地位在祭龙活动中的变化
传统花腰彝人认为女人是污秽的,不能碰龙。女性禁止进入祭龙的龙树林,甚至禁止从龙树林方向经过。但现在花腰“凤舞龙”,从1994年11月28日石屏县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云南石屏豆腐节”上首次推出后走红,知名度和关注度越来越大。1997年11月18日,石屏花腰女子舞龙队参加了红河州建州40周年庆祝晚会;1999年12月,在“庆祝祖国,喜迎世纪千禧龙年”的“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上,“凤舞龙”女子舞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首次中华舞龙大赛,并夺得金奖;2008年8月8日,120名花腰姑娘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大型文艺表演,向世界展示花腰彝精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石屏花腰姑娘们不仅服装漂亮,而且技艺高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一朵藏在彝山深处的艺术奇葩”[16]P105-106。“凤舞龙”“凤舞龙”已成为现在祭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提高了花腰彝女性的地位。花腰彝女性已经允许参与一些村子的公祭。
(四)石屏花腰彝祭龙对花腰彝的影响
1.祭龙使花腰彝人增加了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祭龙民俗的承袭。
“民俗文化的发明和传承本身,明显地表现出各民族民众的聪明和智慧,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使本民族熟悉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7]P65过去称呼“花腰”带有贬义,今天的花腰彝的祭龙及其民族文化,使“花腰”获得了赞誉和赏识。花腰彝祭龙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花腰彝人增强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2.祭龙加快了花腰彝地区的开放,也使花腰彝传统文化的承袭受到威胁。
花腰彝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传统民居土掌房建筑样式受到现代住房样式的威胁。石屏花腰彝生活在高寒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低,没读过书的人大多不会讲汉语,但现在花腰彝人青年走出村寨的越来越多,他们很难回到原生地承袭古老的传统文化。“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18]P114当民俗被当做旅游资源开发时,民间歌舞逐渐失去了原味。“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19]P114
3.花腰歌舞传承形式变化。
花腰彝歌舞原本靠口传心授,曾经面临老艺人们去世后失传的危险。政府部门、民间个人都在为花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努力。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丰田先生创立“云南民族艺术传习馆”,开了在全省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先河。[20]P64“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多次深入石屏花腰彝聚居的乡镇、村庄学习花腰歌舞,吸收了几十个花腰姑娘到《云南印象》剧组,把原生态的花腰歌舞编得风韵迷人。”[21]P77石屏县“龙之彝”公司,聘请花腰文化传承人做教练,招聘花腰彝青年成立花腰新娘、龙之彝艺术团歌舞表演队。但在市场化背景下,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四、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在冲击着花腰彝传统祭龙文化,对其文化构成因素产生破坏。花腰彝已经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一代承袭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努力下,花腰彝祭龙文化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地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成名.少数民族崇龙习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2][8]李国万.金平汉族三月三祭龙[J].今日民族,2010,(4).
[3]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楚雄师专学报,2001,(2).
[4]胡炳章.从“鞭石”到祭龙——土家族求雨巫术的历史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伍文义.简论布依族的祭龙仪式与龙崇拜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6]叶肥,王维凡.祭龙日的故事(哈尼族)[J].民间文学(故事),2010,(3).
[7]何春燕,王晨娜.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的社会功能刍论[J].思想战线,2010,(S1).
[9][16][20][21]吴志刚,车春玲.品味花腰彝[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0][13][15]李朝旺.花腰文化走廊[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身居闹市,车流如水,喧哗躁动,行色匆匆的我们很难想象那炊烟飘摇的美妙意境了。炊烟已经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遥远的记忆,一段清纯的童年的梦境。
去年春节回农村老家探望双亲,在冬日难得的暖阳照耀下,与母亲一起嗑着瓜子唠闲嗑的时候,不经意间我提起了炊烟。母亲听到炊烟两个字后居然愣了一下,尔后竟然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容,那笑容慈祥、安然、恬静,与任何功利都不沾边,带着一种回忆过去的神往。母亲说农村已经很久不烧柴做饭了,哪里还有什么炊烟。现在每家用的都是蜂窝煤,以前作为柴火的棒子秸、小麦杆都直接粉碎在田地里,用作肥料效果很好。柴禾没有了,也只有用煤了。煤的价格一个劲儿地长,现在烧煤一年下来也得几百块钱呀。
听着母亲的唠叨,我心中感到很踏实,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看到了那袅袅绕绕的炊烟。那时的我最喜欢的一种东西就是炊烟,尤其是我家房顶上的炊烟。每当放学,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如果看到我家的炊烟飘起来了,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快步如箭般飞奔进家,进大门便迫不及待大喊一声“妈”。因为炊烟在,母亲必定已干完农活回家了,那袅袅的炊烟就是母亲在家的妖娆的信号,所以我是要喊的。如果看到没有炊烟飘摇,我则会放慢脚步走起来,因为饭还没有做,我急于回家干什么呢?况且妈妈也许在田地里还没有回来,妈妈不在的家对于我是几乎没有吸引力的。于是,走着走着我有可能掉头去田地找妈妈,或者干脆去找好朋友找去了。那时我家房顶上的炊烟对我来说就是妈妈,就是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就是吸引我回家的强大动力。炊烟在我的心目中简直成了一条魅力无穷的白色纱绸飘带,成了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美丽的情结。
那天,我和妻儿去串过年的亲戚,傍晚回家,老远我又见到了那久违的炊烟。我骑车加快速度,到家没来得及下车就问母亲,为何又有炊烟了。母亲说,你不是想见炊烟吗,正好下午煤火忘了填灭了,我想这时你们也该回来了,就用仅有的这点柴禾做一次饭,让你看看炊烟。
我站在院子当中,看着那袅袅依依的炊烟从烟囱里缓缓地冒出来,慢悠悠地笔直向天上走着。一阵微风吹来,炊烟顿时被扭弯了,它随着微风的方向缓缓而去,逐渐扩散,漫过杨树梢,渐渐扩散得看不清了,成了氤氲的一片淡淡的云……我不知道炊烟会飘到哪里,但我似乎看到了西天的晚霞悠然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丝纱绸,散发出更为神秘迷人的梦一样的霞光。此时,一首歌在我耳边回荡起来: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一样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被窝
冬日天短夜长,六点半左右天才刚蒙蒙亮。若遇阴天,天则会更黑一些。作为上班一族,我是早晨八点上班,所以每日必须六点半左右起床,洗漱、做饭、吃饭,一条流水线急急忙忙慌慌张张,正好能够做到正点上班不迟到。若起床稍晚一些,则会有迟到的风险,若想没有风险,则必须把做饭吃饭省略,或者只有到外面的小吃店随便扒拉几口了事。
周一至周五是不能对暖融融的被窝有所留恋的,稍一留恋,便会出现以上紧急状况。谁想把自己的一天搞得一团糟呢,所以必须按时离开被窝,紧凑有序地开始一天的生活。有几次因为睡误起晚了,弄得自己一天心情沮丧。后来索性把手机定了早晨六点半的铃声,每当铃声响起,我便会恋恋不舍钻出被窝开始工作,尽管我的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
在寒冷萧瑟的冬日清晨,被窝怎么说也是一个好居所,暖暖和和的,在里面伸个懒腰或者索性蜷缩成一团,喜欢怎样就怎样,以放松身心舒适自我为最终目的。双休日的早晨是可以赖被窝的,有时竟能赖到十点钟才起床,其实八点以后基本就睡不着了。赖被窝的时光感觉非常舒适温馨,最为惬意的就是时间终于可以由自己任意支配了。在被窝里给儿子出几道题,让儿子背几首诗,说说笑笑,乐乐呵呵,一两个小时便也这样溜走,几乎感觉不到时光流逝的飞快,正所谓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两个小时真是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上个周六在被窝里正睡意朦胧,忽听铃声骤晌,我一惊睁开了眼睛,以为上班时间到了,马上翻身起床。老婆见我此状;问什么,我说去上班。老婆一听不禁笑了起来,有点幸灾乐祸地说:“今天是周六,不上班。看上班都把你上成机器人了!但也可以证明你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不是那种迟到早退偷奸耍滑的混日子的人。”“刚才不是响铃了吗?…那不是咱家的手机铃,咱们的手机铃昨天晚上不是都取消了吗?那是附近职工大学周六补课的上课铃声。”听了老婆的一番话,我彻底从迷糊中清醒了,飞快脱去穿上的衣服,似鲤鱼跳龙门一样幸福地钻进了被窝,顿时有种否极泰来的全身心的。不禁想到了职工大学的学生在这寒冷的冬日早早起床痛苦地去补课的情景,这样一对比,自己简直幸福到了极点。
睡觉前,我喜欢先穿着衣服盖上被子靠着床头看几页书,这样正好可以把被窝预先暖热,脱了衣服后钻被窝不冷。我把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称为预热法,我也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大享受。
不论棉被还是羽绒被,作为被窝,保暖是第一要务。只有到了冬天,寒冷的冬天,暖被窝才会这样倍受青睐,可以说是充满诗意、舒展身心的好所在。对了,在起床后,千万不可急于叠被子,因为里面的潮气还未释放,需要潮气放出后再叠不迟。冬天应该多晒被褥,不但可以杀死细菌,还会使被褥蓬蓬松松,保暖效果更佳。钻进晒过的被褥卷成的被窝,还可闻到清新透明的阳光的味道,似乎被褥里面包裹着许多你追我赶挨挨挤挤轻轻游戏不愿走开的阳光小孩,它们把我的身上弄得暖洋洋心里暖乎乎的。
我在结婚前,母亲用雪白的新棉花给我做了好几床棉被,又轻又暖,寒冬取来一床盖在身上极为惬意。父母盖的棉被则是盖了十几年的旧棉被,我劝母亲盖新的,她说人都老了,还盖什么新的,家里剩下的几床新的等你们每年回家过年盖。母亲就是执意不肯盖新棉被,我们的劝说或者建议母亲根本不予采纳。这就像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总是把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一样。我都结婚生子了,父母仍然保持着这种满含亲情的舔犊行为,虽然有些古老但依然鲜活,也必将永远鲜活,必将保持永久的人性的光芒。婚后每年春节回家,母亲都要我带一床新棉被回远隔千里的小家,带了几年,家里都没有地方搁了,母亲依然固执地继续让我带。如果我坚决推辞不带,必定会挫伤母亲的一片真情。我该如何呢?今年春节回老家,母亲还会让我带棉被的,我能推辞吗?我该想什么办法给母亲解释清楚呢?也许,母亲比我更清楚。
年味
当日历重新翻开逐渐变薄的时候,当鞭炮稀稀落落噼噼啪啪爆豆的时候,当人们的脸上渐露洋洋喜气的时候,年味就开始氤氲扩散在空气中和人们的心中了。
过去过年意味着吃几顿可口的饭菜,这对于平时肚里难有几滴油的人们来说真是莫大的口福。 但现在人们对于吃可以说已经五花八门了,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能吃。那场令人不寒而栗的非典,对于人类吃的颠狂状态猛掴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过年对现在的人来说,吃并不重要了,平时该吃想吃的早吃过了。所以有些人在过完年后抱怨说,过年真没意思。
年不论你喜欢与否,它还是不慌不忙地按时来临了。过年了,该回家看看父母了。于是,我和妻儿坐上拥挤的火车,转乘快要爆炸的汽车,千里迢迢终于回到了农村老家。看着曾经熟悉的院落,心中不免涌起许多亲切和回味。进门先喊一声“妈”,记得儿时上小学回家时也是先喊这一个意韵无穷的字。“回来啦!”“嗯。”简短的问与更简洁的回答很快结束。其它毋庸赘述,我一下子就回到了浓浓的亲情包围中。父母一生节俭,但一见我们回来,首先是在孙子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然后赶紧做了几道不算拿手的拿手菜。
农村老家过年是必吃几顿饺子的,没有饺子这年就有点不像年了。母亲和好面、弄好馅,我擀片,父母来包,儿子由妻子照管,大家各负其责。母亲边包边唠叨村子里谁娶了媳妇,谁家生了小孩,哪位老人去世了等等。我认真地听着,就如同母亲小时候在给我讲故事。父亲也很高兴,但沉默寡言的父亲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母亲说,父亲平时基本不打扫院落,而当我们回来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把院落仔仔细细打扫一番。
包好的饺子放进滚沸的水中,滚几个滚儿就熟了。儿子嚷着吃包包,一口咬下去,咯嘣把小牙给硌了一下,赶紧吐出来,是枚闪闪发光的硬币。奶奶边笑边说“孙子运气好”。这是奶奶特意为孙子准备的过年礼物。
大年初一清晨,我和父亲一起去祭奠逝去的亲人。一个个鼓起的坟堆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亲人。放上几挂鞭炮,烧上几沓纸钱,奠上几盅白酒,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祭奠与怀念。回去的路上,父亲总给我说起爷爷的身上中了几颗子弹,大伯又怎样在当兵的时候死于灾祸,被追认为烈士……
以后几天走走亲戚,会会儿时的伙伴,谈谈工作,讲讲以后的打算,然后互致祝福。晚上闲来无事,读读喜欢看的书。一晃年就过完了,又该上班了。于是告别父母,与妻儿坐上乘客爆满的汽车,转乘拥挤的火车回到了城市里的家。开始上班,但心似乎仍在回味亲情、团圆、悠闲……但新的一年的打算也该付诸行动了。
嘣穷
在儿时刚刚懂事的时候,偶尔听到父亲说嘣了某某人,那时只觉得嘣是一个满含杀气的词,让人身上直起鸡皮疙瘩。稍大一点才知道父亲说的嘣了某某人就是用枪把罪犯杀死的意思。嘣的一声,一颗子弹便结束了身犯死罪的人的生命。子弹无情,但亦可大快人心,让人们知道人间自有公道在,公正是人们从古至今矢志不渝的追求。一个嘣字,蒸腾着人们对于恶的刻骨铭心的恨,以及对于恶的终被铲除的畅快淋漓。
农村过年一般不提元旦新年,因为农民大都不知有这样一天假,他们在这一天没有假。农民的过年是春节期间的几天。从大年三十便开始了过年的行程。张灯结彩贴上红艳艳的对联,供上天地爷、财神爷和灶王爷。家家如此一搞,过年的气氛便扑面而至了。过年放鞭炮是一种久远的习俗了,若没有炮声,这年便也不怎么像年了,大约会丧失一半的年味。炮有千响长鞭,一旦点燃,那爆豆似的密集的震响似接踵而至的好运让你应接不暇,惊喜万分。还有花炮,那色彩纷呈样式各异的外观就不提了,单那放上天空的满天星、一串红、天女散花等五光十色的花朵就够人眼花缭乱了,那绽放的烟花如天上的云锦一样明丽耀眼,为黑暗的天字编织出一片瑰丽辉煌。
我老家的过年有着一些过法和说法,这也许正体现出农村特有的年味。大年三十除夕要放炮迎接新年,把年怪兽惊走,让新的一年顺利来临。大年初一放炮则是庆祝新年的来临。初十放炮是炸田鼠,有保护粮食不受破坏预示丰收之意,这天还要吃饺子,说是吃田鼠,包含着对老鼠的深恶痛绝。正月十五放炮是庆祝元宵节,十六放炮是送天地爷,标志着过年的结束。至于二月二龙抬头放炮,那是庆祝小年了。
对于这些过法和说法,我兴趣不怎么浓。但有一个节日我特别钟爱,那就是正月初五。这一天在我的老家叫做嘣穷,这个嘣字就是我开始写到的嘣了某某人的嘣字。这个嘣字用得非常传神非常妥帖,体现了农民们对于贫穷的深恶痛绝,非要把贫穷置之死地斩草除根而后快。嘣穷往往从初五零时开始。许多人都想把嘣穷的第一声鞭炮放响,宁愿等到初四晚上十二点即初五零时也不睡觉。每当初五零时达到,初四十二点的最后一声钟声敲响,鞭炮便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响起。各种炮声、各种烟花此起彼伏,传达着农人们对于富足的满怀信心的渴求。随着农人们的生活逐渐富有,初五的炮声便越来越晚了,以至于到了早晨六七点才出现了零零落落的鞭炮声。谁想起个大早,在这寒冷的冬晨,暖融融的被窝里呆着多舒服呀!逐渐富有的农人们对于曾经的贫穷正在渐渐淡忘,越来越晚的鞭炮声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