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小班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班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班学习计划

第1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8)班现有人数为80人,其中男同学55人,女同学25人。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

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10来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

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对此我将在培优补差计划中作具体的安排。

5、其他因素:

大部分学生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

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

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

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

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转差)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第二单元】:线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

【第三单元】: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第五单元】: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八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重点:

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成统计图表。

【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全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3、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5)班数学,由于是刚新接任班级,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暂时了解不太全面,但从学生三年的考试成绩来看,本班学生数学成绩特别差,学困生较多,一直处于本级的最后一名并且成绩与其他班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短短的几天的教学可看出,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欠,因而感到本学期的教学压力较大。本学期的数学课我将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喜欢数学,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教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

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

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

2、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3、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的训练效果。

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补差工作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6、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齐抓共管,促进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

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无论是理解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这批孩子基础扎实,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教学内容。本单元只介绍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其内容仅限于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知识联系。学生在这之前,学习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运算。本册这里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乃至小数四测混合运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乘加、乘减、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3)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2.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 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读写(包括拓展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认识十进制,结合计数单位建立数概念),多位数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

(2)知识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本单元内容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等都将直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用数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力,促进数感的培养。

(3) 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3、第三单元:整数加减法

(1)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的整数加减法,主要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同时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数理知识,主要有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知识联系。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和多位数的认识为直接的认知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将多位数改写成整千、整百及整亿的数来进行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制操作方法。加减法的关系及运算律,它以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意义及有关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将告一段落,同时,也使他们对整数加减法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教学目标。

①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并能进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②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互运关系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④经历加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⑤在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2)知识联系。第6册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从本质上讲,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②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③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④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1)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探索乘除法算式的规律等内容。这些是对整数除内容的最后一次安排。

(2)知识联系。表内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是学习本单元有直接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②结合笔算试商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除法运算,探索乘除法算式的简单规律。

④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类比能力。

⑤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1、第四单元:角

(1) 教学内容:认知线段、直线和射张,了解这些线的特征和联系;认识角及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 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长、正、三、(圆)体(长、正、圆柱球)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对几何图形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线的关系及研究基本几何形体的性质作准备。

(3) 教学目标。

①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②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会画角。

④经历探索线段、直线、射线、角等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

⑤了解线段、直线、射线、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价值。

2.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

(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相交,互相垂直和平行等几何现象。

(2) 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认识相产和平行的最得知识基础。

(3) 教学目标

①结合现实情景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意义,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

②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体会垂线和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④经历探索垂线,平行线及其特征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会。

(三)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材安排的统计的内容,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了一些简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点认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理全面、深入的判断、分析。

(四)综合应用

除解决问题外,本册教材安排了3个综合应用的内容。一是第五单元后面小小设计师;二是第七单元后的节约一粒米;三是第八单元后的小钱也能办大事。三个活动题材小,操作性强,也贴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为学生综合运用的学习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促进学生对数学获得进一步理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是继续接任该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级学生46人,本期男女生各占一半,学生三年级的数学成绩居学区第一名,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错,但很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量

第1周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第2周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第3周 多位数的认识 4

第4周 多位数的认识 4

第5周 多位数的加减法 4

第6周 多位数的加减法 4

第7周 角 4

第8周 角 4

第9周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4

第10周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4

第11周 相交与平行 4

第12周 相交与平行 4

第13周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4

第14周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4

第15周 可能性 4

第16周 可能性 4

第17周 整理和复习 4

第18周 总复习 4

第2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班级文化 小组建设

开展“导学达标”课改活动以来,按照学校部署,我很快将同学们分成了10个小组,但是结合自己以往小组教学的体会,小组内必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若没有凝聚力作支撑,小组竞争就无法实现,没有了竞争,合作探究也就没有了动力,时间一长,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如何加强小组凝聚力?我从学校的课改实施方案上得到了启示,那就是加大班级和小组文化氛围,落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建设。当然,这不能靠班主任自己去完成,必须要激发同学们自主参与的的积极性。

我以班训“抬头靠实力,低头靠勇气”为题,在班会上进行了一次专题演讲,请同学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我也加入其中,详细阐述自己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和意图,渲染出浓厚的氛围之后,我提出要求:我们各小组也需要自己的文化,所以每个小组也应当有自己的组名,组规和组训,我们班是一个大家庭,就都以水果为名,希望各小组能群策群力,起一个成员们都喜欢,又能充分体现小组个性的组名。

结果超出我的想象,同学们对起“组名”非常上心,仅仅一天功夫,十个水果小组就确定了下来。更没想到,他们能将给自己的组名诠释的如此精彩!在为此召开的主题班会上,各小组发言人的演讲精彩不断,让我这个英语老师对这些七年级的孩子刮目相看! “芒果”是神圣果,芒果组的成员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把To be No.1!作为组训;蓝莓与天空一样的颜色,蓝莓组同学要胸怀宽广,不对小事斤斤计较;榴莲那么臭竟然还有人喜欢,说明他一定有过人之处,榴莲小组决定要注重内在品质修养;荔枝组同学欣赏荔枝外形不美但内心高贵;山楂组希望八位同学能串成糖葫芦,精诚团结;班内倒数第一名在菠萝组,几位成员决定把“克服屡战屡败的唯一方法是屡败屡战”作为组训…,虽然言语有些稚嫩,但想想出自七年级小孩之口,让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组长分工设计,组员们各显本领,第一期“小组墙报”很快就张贴完毕,其中包括了组名诠释,组训组规,小组分工,以及部分组员的作品展示,香橙小组还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自己的组徽,得到了广泛好评。

以前总感觉这些工作很费事儿,可这次体会到,一旦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了,我们只需要指点几句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学生们课间里忙着设计、张贴,自然就少了追逐打闹,也少了许多纠纷;各小组自发地进行评比,一个个不甘落后,无形之中,各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也已经形成。我发现,现在对某件事情进行总结,只要一提“山楂组打扫卫生不够及时”,八个人会立刻做出反应,抢着去拿劳动工具。我想,这种可贵的意识延续到课上,小组互相帮扶、合作探究、检查督促等环节自然就有了许多实质性的内容。

第3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第一周:2月1日——6日

主题:音基

包括唱谱听音,做题目,要教会德昀使用机读卡做答题目,目标是老师给的模拟题目全都做对。

2月7日参加音基考试。

第二周:2月9日——13日

主题:英语

参加英语集训,本周五天全天,早8点到晚5点

第三周:2月14日——19日

主题:博物馆和天琪哥哥一起游览北京

第四周:2月19——25日

主题:旅游

去外地游玩

主题周外,每天要做的事情,公文、弹琴、下棋、打乒乓球、阅读继续。

英文阅读计划:读完《神奇树屋》4,书虫之《花木兰》;英文动画片看《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重复看。

英文电影若干,部分喜欢影片重复,不列计划,随看随记录,假期后总结。

中文阅读计划:读完《漫画史记》,这个假期的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德昀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因为他自己特别喜欢读数学以及物理化学类的书籍,为避免偏科,需要做有意识的引导。

围棋学习计划:每周下五盘棋,重做围棋6000题,如老师所说,要在限定时间内全做对,不要觉得简单,复杂是由简单变化而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要再夯实。

课业学习计划:每天临摹一年级汉字字帖一页,如果假期能接触到书法,希望我儿能爱上书法,我的计划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母子成为同学。

总之,假期本着轻松学习、快乐玩耍的宗旨,尽量让自己每天身心愉快。

寒假的学习计划模板2新年快到了,寒假也快到了,我马上就要长大一岁了!

在寒假里,我要认真地完成寒假作业,要看很多的书,其中有一本科幻小说的名字叫做《地心游记》。要合理地安排看电视的时间。还要玩妈妈送我的新年礼物——电子积木,妈妈说,只要我期末考试考得好,妈妈就送我电子积木。考试的时候,我一定要细心、不要漏题,做好了以后要检查,争取考一个好成绩给自己。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正好在寒假里,我还要去给长辈拜年。

主要安排是这样的:

一、按时作息,早上8:30起床,晚上10:00左右上床;

二、每天用2小时认真完成语数外三科的作业;

三、每天阅读课外书1小时并做摘抄;

四、讲究文明卫生,注意文明言行;

五、生活要自理,积极做好人好事及力所能及的家务;

六、不挑吃穿,不乱花钱,学会节约用钱,用钱有计划;

七、学会如何招待客人;

八、为家人讲些笑话或故事,带给家人快乐;

九、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国旗的来历,了解世界地理以及气候的变化;

第4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数据管理;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青年学生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各项挑战。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麻烦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使用的机遇。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化大潮,怎样抓住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发挥,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摈除网络中的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加强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1现状分析

1.1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过,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1]。这已经预示了近期我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将迎来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文件之后,明确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由高等教育延伸到了中职教育领域之内。从此,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起步晚、发展慢、工作制度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尚处于发展初级。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的利与弊,总结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2]。

1.2学生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不强、道德底线偏低等明显的缺点。以本校为例,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中职学生,基本是在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期间,由于学习差、厌学等多种原因,分流考入我校。其中很多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考,直接选择中职院校,除了成绩不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家庭生活困难,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也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平时无人看管。因此,时间长了,他们中的很多孩子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在交友不慎时,很快就会误入歧途,从而放任自由。长时间下去,他们会不服管教,做事随性,身上根本不会存在任何社会责任感。此类孩子不但家长拿其没有办法,送入学校后老师也束手无策。他们长时间在生活中养成的各种懒散习惯,也会随之带入到学校学习中来。迟到、旷课等这些多年养成的散漫行为,很快就会在这类学生学习上表现出来。打架、吸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一系列坏习惯也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长此以往,此类学生经常会在上课时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不仅不认真听讲,甚至会顶撞老师。此外,这些中职学生很多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朋友等各类人际关系。究其根源是由于他们受到家庭的负面影响太深,很多学生长时间在这些负面环境影响下成长,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甚至出现处事极端、寻衅滋事等现象。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虽然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建设已初显起色,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依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弥补中职学校以往管理中的漏洞,找到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前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步伐。此外,信息化建设也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带来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很快,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3]。以本校学生为例,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对于网络接触的日益紧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价值取向、人生意识中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捕捉到他们身上这些细腻的变化。

2班级信息化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遇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内各职能部门使用的软件有所冲突。目前我校在班级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面,使用的软件系统有提供学生成绩管理的教务平台、提供学生信息管理的学生数据采集平台、提供学生宿舍管理的门禁、监控管理系统。各系统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牵头负责。首先,教务平台内的学生基础数据,由教务处负责采集录入,教师平时在此平台办理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事务,学生在此平台没有参与权。其次,学生数据采集平台主要由学生处牵头,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和信息管理,但是没有教学信息。最后,学生宿舍项安全管理平台,很多师生都觉得这些系统真实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准确,学生入学时进行的数据采集并未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直接的应用。可见,学校应用于班级学生信息化的主要系统,它们之间的数据并不关联,而且里面有的软件内容还相互冲突,有时会造成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事倍功半[4]。第二,开发、研制和使用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经费、使用安全和技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在经费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学生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很多中职院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和技术问题,我们通过对全校师生开展的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对于“当前本校内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是,另一半的人选择了否。此结果也明显说明了目前校内使用的各种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调查问卷接下来的部分中,90%的师生列举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技术缺陷。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革与升级工作。

2.2解决对策

第一,对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各模块功能的整合及升级。根据我们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梳理全校师生、管理人员的建议,结合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学生信息管理基础上,可用于学校各职能部门责任人分权管理、所有师生都可参与的智慧班级管理系统。以此规范学校的教学、教务、科研、后勤、住宿等多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师生,提升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5]。对于该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部分--学生信息的智慧管理部分,我们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新功能菜单。新菜单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及系部信息管理五大模块。并且为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分别设置了管理员账号和学生账号,所有管理者可以在使用管理员账号时看到所有被管理者的信息,例如教务处管理员在录入学生学籍信息时,该数据会同步传入宿舍管理员的管理信息名下,这就避免了以往数据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系统通过对不同管理员管理级别的设定,避免各管理员权限之间的冲突。对于学生而言,新的管理系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便捷之处,实现真正的“一键系统管理智慧操作”。第二,升级学生管理的具体业务,落实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引领下,站内信息的与站外信息的同步传输功能。各班主任也可以按照工作安排,随时查阅学生各项成绩信息,及时为学生写思想鉴定评语。我们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各模块功能的同时,也加强里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建设。高效的管理必定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主体,学校有责任确保其资料信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期,信息安全是学校在班级信息化管理方面非常重视的问题。学校在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的信息不泄露于管理范围之外,更要注意计算机管理系统不受病毒侵入,时时做好电脑病毒的防御工作,并及时开展系统更新及杀毒工作。第三,确保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工作。通过建立专项班级信息化管理建设基金,确保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久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和技术支持,及时完善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各项不足之处,加强整个建设过程的监控和的应急处置。把资金、技术、制度都落到实处。

3结语

伴随网络时代崛起而一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因此,他们在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过程中,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他们参与的各项活动及生活方式,也被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时代的烙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班级建设、管理的实效性。我们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实际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梦夏.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236-237+256.

[2]丁瑞静,杨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策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83-185.

[3]钟泽友.基于网络信息化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6):146-147.

[4]张海珠,贾旭霞,靳琪,等.“互联网+”时代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探究——基于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9,32(2):102-112.

第5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渐成为时下学校教育的主宰,而以生为本的教育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然而,由于学生智力上的微妙差异、学习成绩的一时差距、家庭诸多因素的影响,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同学的困难,逐渐被沦为“学困生”。他们由于成绩长期处于劣势,对学习逐渐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最终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通过学习摸索和实践操作,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现将对学困生实施转化的有效策略作如下阐释,以供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探讨。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分不开系的,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后进生普遍比较自卑,缺少自信心,处处自认不如别人,性格孤僻,较少与其他同学来往,对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着逆反敌对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我们在刻意“整”他,敦促他的逆反心理,只能起到负面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用真诚去对待后进生,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他们逐渐克服自卑心理,重扬理想的风帆。

二、成功的愉悦分享是转化学困生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求胜欲望,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一生的作用。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

三、合适的评价方式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要随着“学困生”的进步而改善,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看到希望。

四、有效的集体协作是转化学困生的载体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班主任也应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相间排列,以期方便帮助后进生。笔者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与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数落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五、针对的区别对待是转化学困生的保证

第6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高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有的班主任已经走在了文化建设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有的开始探寻摸索,正在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班级的文化精神,有的可能心存困惑,不知文化建设,路在何方。根据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摸索探寻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1 做好宣传,让学生深入理解班级文化

什么叫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你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围绕形式和内容开展的历程等等,都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实施,在宣传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逐渐让学生知晓文化建设对人身建设与塑造的重要性,使得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班级文化更加充分合理地构建。(班级文化就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是班级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2 符合职教特点,不能照抄照搬普通中学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在普通中学开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有的学校饱尝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甜头。对于高职班级,我们既要继承普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内涵,更要主动重建职业文化内涵,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在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我班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班级羊皮卷》,其中有《理念是我踏上新征途的基石》理念篇、《只会操作,不懂理论,就会裹足不前》的重视理论学习篇、《我现在就付诸行动》的立即行动篇、《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珍惜自己价值篇等。通过这些《班级羊皮卷》的学习,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开展读书活动,不是仅仅在教室张挂《语文报》、《语数外学习》、《英语天地》、《平凡的世界》等学习期刊和传统经典巨著,更要建设以职业文化为主体的班级文化,如《细节决定成败》、《责任是一种素养》、《自动自发》等切合职业学生素养构建的书籍,以及学习普通创业者的创业精神。通过学习切合学生需要的书籍,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开拓了学生成长的空间,拓宽学生成长的视野,激发学生的职业学习情怀。

3 要建设班级自身的文化特色

针对班级特点和班主任的自身条件建设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才能形成真正的班级文化气场。如“bó”文化(“bó”指博大的胸怀;博学的才识;搏击的勇气;拼搏的斗志。我们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我们博览群书;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因为我们团结友爱;我们要有搏击的勇气,因为我们渴望成功;我们要有拼搏的斗志,因为我们不甘示弱!)YI文化(“YI”指“仪、谊、毅、一”“仪”代表着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端庄的仪容仪表,为人处世要仪态大方,对待他人要有礼仪,同时也指班级整体卫生、班风要有仪范“谊”代表着班级学生都拥有深厚的友谊,班级是个团结的团队,代表着班级学生齐心协力“毅”是指班级学生在学习、困难面前的态度和决心,坚毅永不服输,指做事的态度。“一”代表着每一位学生奋斗的目标,也指班级最后要达到的结果,在任何时刻都要有争一的决心)。围绕班级主题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突出重点、有条不紊、不枝不蔓,最终达到预先确立的目标,总之,班主任在创建班级文化的共性文化时,一定要彰显班级的自身特色文化。

4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活动。对支撑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设计应尽量做到实效性、多样性、系列性和互动性,用变化莫测的设计来吸引、打动孩子们的心,让他们紧紧围绕在班级文化建设这片主阵地上。任何的教育管理只有凭借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才能出效率,出成绩,出风采。主题班会活动在我校已经蓬勃发展,既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又拓展了班主任的成长空间。其实,还有很多的活动,值得我们去探寻。如我校的太极文化活动、编织活动、绘画活动、摄影活动也都可以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还有很多活动需要学校和班主任的主动设想,创造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总之,班主任要和学生携手共进、群策群力,努力探寻开辟出文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为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快乐成长、职业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5 尝试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

“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就是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将企业管理中的理念、制度和方式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把班委会式管理改成公司化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班级 “仿真公司”的锻炼和适应,让学生提前感受和熟悉了企业的管理氛围,最大化地做到了跟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迅速提高对企业的适应力,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和抗挫折力,改善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培养学生敬业创业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品质。近几年,在国内省内许多学校,诸如我校一大批的学校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公司化”、“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和尝试,取得了不少成绩。

6 引进来和走出去

第7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它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

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地为学服务。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发现、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置性学习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

一、操作前置――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的共融发展。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应用时,根据往年教学的经验在表面积的应用模块,学生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列式时算式或多算一个面,或少算一个面;二是在计算具体的每一个面时,会张冠李戴。错误一是学生在列式计算时,没有事先考虑算几个面,或者说没有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错误二是学生对于每个面的计算方法还没有总结提炼并内化为数学模型。其中错误一属于意识经验的问题,错误二是知识内化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做了如下尝试。

1.亲历操作的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表面积第一课时,提出预习作业,动手制作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第二课时表面积的应用,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课前交流你是怎么制作纸盒的――用了哪些规格的材料。实践证明,学生由于经历了操作这样的数学过程,能内化感悟到求一共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就是求六个面的总面积。同时由于经历制作无盖长方体纸盒的过程,学生在计算玻璃鱼缸的表面积时,自然能想到只能计算5个面。

2.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感性经验积累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也不同于一般的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不是靠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参与活动就能立即达到的,而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不断累积,感悟内化而形成的。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讲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算几个面,效果远不如让学生经历制作、计算,经历知识发生的全过程。

二、实践调查前置――数学与生活对接

实践活动是“做数学”的具体表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

三、层次前置――发展每一个孩子

对于前置性练习应体现开放性、层次性,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在教学中,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策略目标以及评价目标,合理开发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智力潜力,积极注重发散思维的作业布置是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手段。根据课文适时适量布置开放作业,让学生“各有说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一课时,我布置了如下前置作业。

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3朵绸花,一共用( )绸带?

用你学过的方法,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2)小华做5朵绸花,一共用( )绸带?

(3)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做一朵,一共用( )绸带?

设计说明: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选择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涂色、也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照顾了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是孩子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的问题优化方法提供了选择。课堂教学中展示交流并统计学生选择的方法,帮助学生优化,一方面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转换为已有知识来解决,渗透转换的数学经验;另一方面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做铺垫;同时,为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总结积累必要的感性材料。

前置性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教师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

第8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近年来,中职院校班级的文化建设受到高度的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就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文化风气构建较好的育人氛围,以此为班上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条件。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得到完善,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职院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家”,是学生成长和了解社会的基础基地。班级文化是在学习中形成的,是一种文化传统、行为方式,是班集体在长时间通过一起学习、生活所形成的一种风尚。班级文化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的是精神文化,后者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是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班级文化对学生出入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目前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中职院校的班级意识不强

在一些班级中,相对于中学的班级意识,现在的班级意识不断地被削弱,他们对班级的集体荣誉、归属感等没有多在意。其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于其他高校不是很浓厚,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在18岁左右,因此学生在自我约束和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学生不在乎缺课、逃课、挂科等情况,忽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班级的活动参与性不强,对班级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较少。

2.中职院校学生缺乏精神文化内涵

中职院校目前缺乏的是强大的内心世界,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重要的部分,不仅是班级的灵魂,还是班级的核心。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思想和文化建设有巨大的作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积极的作用。在目前中职教育中,一些老师对文化的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文化的认识不深入,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很重视。久而久之,班级的问题越来越大,班级文化的建设力度较弱。

3.班级活动太少

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活动显得十分缺乏。活动作为引导、组织学生工作的载体,健康有益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给班级文化增添一定的韵味。一些中职院校的班级活动开展得不多,虽然有学生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但是由于学校担心安全问题,导致很多活动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学生对组织班级活动降低了兴趣。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方法

1.班级环境建设

环境是对人产生客观认识的主要影响,学生所处于的主要环境是班级,班级支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班级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师的布置以及育人设施的建设,班级环境是班级文化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面貌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教师环境能够给外人一种暗示和感染,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的作用,给学生带来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例如,在开学时,老师组织学生动手设计对教室的包装,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和谐家园”,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有意义,有氛围。学生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植物,如多肉植物、吊篮等。老师安排学生对该植物进行照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老师可以规定学生在公告栏中张贴一些规章制度和通知;班级小角开设一个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贡献出来。

2.班级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要建设适当的制度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是维护班级优良秩序的关键所在。作为建设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制定班规就是实施、监督、制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班级应该围绕一些规章制度,以学习、纪律、卫生等为内容建立一定的标准,制定考核量化,要突出班级的民主、科学。老师应该遵守该制度,代领班干部进行遵守,使全班学生遵守制度。

3.班级精神建设

精神文化是班级的主要象征,不仅反映一个班级的学风、班风,还反映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从班风入手,培养学生重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班级形成一股无形的正能量。该正能量能够发挥激励、教育和制约学生的作用。增强班级班干部的凝聚力,班干部严格遵守制度,给班上同学带好头,适当地提高班干部的威信,使班干部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促进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三、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一种正能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上,需要老师进行良好的班级建设。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核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钱进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

[2]慕晓洁.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的自主管理[J].价值工程,2011

第9篇:小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班化;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教育的小班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其核心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以下是笔者对小班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小组合作的基础――建构合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别具特色的学习小组活动已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每组人数最好为4人,一般不超过6人。小组内要明确分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也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分组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施以不同方式的分组。

1.同质同组

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编排小组,把认知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没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在教学开放题时,可以采用这种分组的方法。根据实际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合作学习要求:A组学生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对这组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认真观察、分析题目,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按顺序写出所有的答案。B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只会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创意。对这组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观察题目,用自己的话说明题意,能写几种方法就写几种。C组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差,不善于观察事物,平时不善言谈。对这组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能听懂或看懂题目,有一种解题方法就行。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合作学习,每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均能达到要求。教师的组内点拨、激励评价也使学生感受到成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异质同组

这种分组方式是最常见的,它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小组。每个小组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一般是请水平高的学生当组长,水平中等的学生当“桥梁”,一起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用这种方式进行分组,必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特别应解决组内学困生的“陪学”现象,使小组成员都全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体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因而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

这种分组方式一是强化了同组内努力拼搏、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二是强化了组际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竞争意识。

3.AABB型小组

这是一种新近流行的分组方式,它是按照组内同质异质共存、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小组。这种分组方式是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同一层次的学生有两名。这种分组方式结合了上述两种方式的特点,既达到了学生心理安全的需要,又形成了组内合作竞争、组间竞争发展的局面。

二、小组合作的前提――时机恰当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合作交流,只有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呢?(1)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较大,个人完成有困难时;(2)学生的答案多样,意见不统一时;(3)在遇到知识的关键处、思维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时;(4)在学生渴望与人分享交流时。以上的时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估算”的例题124÷3≈( )时,有些学生的答案是400,有些学生的答案是41,又有些学生把124估算成整百数100,用100除以3不知道结果是多少。当学生的答案呈现多样性、有讨论的欲望时,就要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三、小组合作的任务――明确合适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任务的预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难度适宜、容量适中,这样既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中,笔者把课本的主题图(如下)精心设计成为课前小研究的第一题,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观察、思考并填写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然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补充课前没有发现的规律。

四、小组合作的辅助――人媒互动

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信息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在玩中学。

例如:教图形的分类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学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让学生当小教师边展示边讲解,或在自己的小组里操作,学生在这样的合作互动中学习了新知。

又如:在元、角、分的教学时,创设一个学生“逛超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教师则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商品的图片和价格,让学生操作鼠标在电脑前自由选择喜欢的商品,然后算出价钱,学生学起来特别有兴趣。这种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人人都开心、愉快地学习,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五、小组合作的评价――多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