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文电影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王家卫所导演的电影都离不开感情这一主线,而且大都是一种怀旧形式的情感。通过对这类情感的细腻描绘,将那些隐藏在都市繁华背后的落寞、纠葛、伤感等一系列情感以个体代表性的方式投射出来。在观众的眼中所看到的电影人物,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就《一代宗师》而言,人物对白较王家卫的其他电影而言算是比较多的,却对人们理解其中深意来说尚显得支离破碎。少量的言语将大量的肢体动作和眼神所传达的含义衬托的更加含蓄、深沉,也引发了观众们情感上的联想和共鸣。
2《一代宗师》中的模糊美学
2.1情节模糊模糊美学是对电影意境表达的一种处理方式,而王家卫在很多电影中都采用了这种技巧,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制作风格。像之前的《花样年华》一样,《一代宗师》带给观众的感觉是看过之后明明有种感觉,却又说不出来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这种感觉尤其在感情发展和打杀情节的演绎上较为明显,比如宫二跟叶问、马三之间的情感纠葛、宫二的断发复仇以及抗婚等等,除此之外,在动作上还有宫父入葬、雨雪里的对打和拼杀,这些场景在王家卫善用的慢镜头特写下,让人除了眼花缭乱之外,很难再研究出什么思绪,更摸不清电影的发展线路。对此,王家卫曾说自己重点做的是电影结构而不是剧情,因为不喜欢让观众一眼看穿剧情发展。其演员在电影拍完前都不知道结局到底是什么。这种模糊的情节设定方式也就使得多种发展版本的想象成为可能。在如何将人物以更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王家卫也有自己的设计方式和习惯,他对演员有个要求就是不要去模仿剧本设定的角色,而是根据自身的形象来把角色演活。比如梁朝伟来演叶问,会塑造一个怎样的武术形象,而章子怡扮演的宫二,又会赋予原型一个怎样的新意。这种艺术设计方式给了观众更高的欣赏性,也给演员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2.2结局模糊在王家卫看来,模糊的艺术美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而在设计创造时也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这种思想风格从其本身的日常行为就可看出端倪。一如其影片的模糊性的表现方式,他总是戴着一副墨镜出现在公共场合,旁人无法看出他的眼神、表情,更猜不透他的思绪,这种神秘感却更能引起人们的猜测。但是《一代宗师》的镜头不仅呈现出模糊设计,还有一些让人倍感疑惑的地方。比如人们在观看前主观性地认定叶问就是题目所指的一代宗师,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无论把宫二、叶问亦或是宫父当作一代宗师,都有其能解释通的理由,因而,这就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就体现出王家卫电影的另一个特色:参与性。王家卫的电影从来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结论来告诉观众前因后果,而是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甚至观看过后自己联想,对所有可能性结果进行猜测。《一代宗师》这部电影也是这样,导演用尽可能复杂的艺术呈现方式为每个镜头提升美感,并通过近景和特写的大量使用给予演员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梁朝伟等实力派演员能够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尽情发挥自己的演技,因而也为王家卫的电影摄制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2.3节奏线索模糊除上述地方以外,《一代宗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节奏发展的线索比较模糊,仿佛一直有东西操纵着剧情发展,但是观众却找不到这个线索是什么。对此,王导演曾经说过,掌握电影节奏是其在临开机时常常会去做的事,其方式就是循环收听电影中的音乐,通过音乐的节拍来掌握电影的发展节奏。因此,对节奏的把握在其电影制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同类的《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再到这部《一代宗师》,观众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某种节奏在引导整个电影走向,然而为了不让观众一眼猜中结局,这种节奏也被导演模糊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王导再通过对电影镜头焦距的调节方法来制造理想中的画面,就又给观众带去一种模糊美学的感官体会。
3《一代宗师》中的唯美武侠
每部电影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如言情、武侠、悬疑和文艺等等。《一代宗师》在大众看来,被规划入武侠片的范围内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作为一部武侠片,就少不了讲述武林恩怨情仇的故事内容。而武术打斗情节的呈现、人物的心理气场以及武林学术氛围的打造都为这部电影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因为这部电影在王家卫的设定中,不只是为了讲述武术精神,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沉浮。由此可以解释,那些造型华丽的功夫,只是反映电影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通过台词也有所表现:“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时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就别重逢”、“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通过武林人士的一生,展现给观众的是那些朴实无华的人生哲理。从这一点看,这部影片的语言是相当具有美感的。王家卫的电影哲学远远大于电影故事本身,这也是其电影艺术美学的独特之处。因此,观众不应对王家卫的电影故事情节和结局斤斤计较,而要在思想情感上与影片产生理解和共鸣。不过,王家卫在时间结构上运用的是编年体以考虑时代观众的接受性,这也是为了不影响观众的思绪和时间逻辑。然而导演还在不同环节对特定角色的发展状态和情感变化做出不违背自身风格的安排设计。
4《一代宗师》中的诗意美
《一代宗师》这部电影不仅对内容进行了叙述,还着重设计了每个镜头画面的诗意美,这也符合王家卫一贯的电影风格。镜头特写和场景细节里的灯光铺设为其电影增加了一丝华丽、一点诗意和一种超现实的风格。在宫父入葬途中的雪景、叶问大打出手的雨夜以及宫二复仇的火车站这些场景和宫二与叶问对视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流转都体现出对诗意美的着重刻画。尤其是叶问和宫二对打在金楼时的招式和每个表情都被进行放大处理,使人们仿佛又看到李慕白与玉娇龙在《卧虎藏龙》中所进行的对招画面,这几个特写镜头清楚地向人们展示出了比武两人之间潜在的情感,这种似有若无的暧昧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下,为观众呈现出别样的花样年华,如同辛弃疾所写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一代宗师》对电影艺术美学发展的意义
《一代宗师》是王家卫对自己认知里的武侠进行描述和展现的电影,其中也反映了他对电影发展的一些思想,如“一个人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将眼界大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等等。这都可以说明的是,想要创作出一个优秀的成品,势必要付出专业的技巧和一定的精神体力,没有精心的准备就不能创造出杰作,不要为了求速度而忽视电影的质量。这些思想都在王家卫的亲身实践中得到阐述。《一代宗师》这部电影在初入内地发行时得到的反映褒贬不一,且很多专业评论家和大众对此片报以置疑态度。虽不乏有熟悉王氏电影风格的影迷对此片大加赞赏或报以喜爱,但也有许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题材内容、情节设计以及整体连贯性给予了负面评价。由于这部电影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因此许多人开始探讨优秀电影应具备怎样的标准。《一代宗师》能够引起热议的原因,主要是在王家卫导演的美学风格上,影片至少展现了两种美学趣味,一种是武侠的视觉展现,另一种则是武侠精神文化的品评。在这个雅俗共享的年代,艺术家们也不能忽视观众品味的调和以及冲突,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民众对电影文化的需求。而公众本身也应协调好个人品味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由于对电影水平的思考和研究有助于促进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华语电影的良性发展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内容上来说,《一代宗师》以叶问和宫二的人生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在历史沿革中他们两个人的命运,以及两个人点到为止的情感。而从电影的主题思想上来说,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国人在面对磨难时的坚强品质,这一点就有观众没有体会到其深意。对观众来说,电影优劣与否就在于故事情节是否完整且表达清晰,对电影的艺术性进行欣赏和分析就不是观众的职责所在了。许多观众认为《一代宗师》的人物关系纠缠不清,故事情节不连贯且缺乏逻辑;也有观众把直白的描述故事看作是普通级别的电影,而有水平的电影就应该将内容和艺术氛围呈现给观众。对于电影应该讲情节还是讲意境,重内容还是重情怀,这一争议导致人们对《一代宗师》的看法不一,但是,急于下定论是不科学的,评论一件事物的好坏还要看时间的验证结果。不过能够对电影艺术水平展开研究和讨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有助于华语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而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许王家卫自己所坚持的电影艺术风格和创作追求不能满足所有人——尤其是乐衷于观看叙事类电影的观众的需要,但这并不能表示这部电影其本身具有劣质性。众口难调,没有一部电影可以达到十全十美的效果,作为电影制作人,只要导演出具有专业水准的,高规格要求的尽可能满意的电影,就是为自己的作品填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观众可以对电影中的不足提出意见,但也应对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汗水表示应有的尊重,以维护华语电影的健康发展。
6结语
关键词:影像本位;视觉本位;表征;电影研究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将《火车到站》搬上银幕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现实事件的复制品;7年之后,美国人埃德温·波特拍摄了《一个消防队员的生活》,出现了一组活动影像,一个影像中出现了“救火会”前的门铃,门铃下面是一张“有火警请拉铃”的告示,接下来的一幅影像是一只正在拉铃的手。这样影像间出现了意义传输,出现了叙事。这一简单的现象引起了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讨论:从电影是杂耍还是艺术,到电影是语言还是符号,再到电影是精神症候还是意识形态;关于电影的隐喻也从画框到窗户,再到镜子。整个电影理论的发展史再现了20世纪哲学与审美的发展史,电影成为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哲学、美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演武场,电影理论由此而成为“显学”,但所有这些讨论都围绕着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展开的:电影是什么?
这些讨论事实都维系着各自的理论立场和出发点,如果将这些理论放在同一个出发点的平台上进行讨论,其结果只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此.将这些理论各自的出发点弄清楚是电影研究的基本功。
一、从“电影是什么”到“电影研究是什么”
当安德列·巴赞将他的论文集题名为《电影是什么》时,显然是一个关于电影本体论的设问,但当这一设问成为电影理论研究的基本命题时,我们实际要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作为电影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电影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通常有两种电影:一种是现象复制品的“电影术”,另一种是“复杂叙述体系”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电影又有“片种”的分类,克莉斯汀·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就将电影研究对象限定在故事片、纪录片和动画片,这也几乎是大部分电影史写作方法。麦茨认为:“考察故事片也就直接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由于电影遇到了叙事问题,它才逋过后来的各种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意手段”。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谓“电影术”的影片与后来的故事片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的共同性在哪里?麦茨回答说:“但是在电影总体的要素之中,有一个特殊的与其他要素极为不同的、在其他艺术中并非单独存在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影像的论说。”(2)影像既然成为电影的最基本要素,那么也就回答了电影研究的出发点,即“本位”问题。
“本位”问题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汉语语法研究是在沿用西方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西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提出“本位”问题以应对长期存在着的以西语结构硬套汉语语法结构的误读,以此区别汉语与西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基本单位。所谓“本位”,如我国学者所说:“对于什么叫‘本位’,各家的理解并不相同。可以指最重要、最根本的单位,作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的单位;可以指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还可以不止一个;可以指语言基本结构单位,语法研究的‘基本粒子’。”将“本位”概念应用于电影研究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位问题的价值在于尊重语言的独特性,将本位概念运用到电影研究中,同样是为了要强调尊重电影以影像为基础这一特殊性。作为传播的媒介,电影影像作为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是完全不同的。麦茨说:“就语言来看,有口头语言和文学的分别,两者泾渭分明,但电影只有一种,电影就是‘电影’而已。”正是电影的这种语言和艺术双位共存的特性,使得电影很自然地与文学结亲,麦茨说早期的电影家们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思考电影的,原因就在此。也正因为此,影像所包含的确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的混杂,必然给电影研究带来本体论的困惑,影响了电影研究的对话基础,因此,提出影像本位,正是为了解决电影研究的共同基础,即出发点问题。
而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电影本体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理论等更关乎人类发展的核心意义:世界已经进入到图像时代或景观世界的阶段,视觉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核心形态。电影所体现的影像视野,作为图像时代的表现形态,实际上已经不再囿于艺术领域,而更广泛地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认知的基本出发点。因此“电影的独特性”的命题使得“电影是什么”这样一个设问成为跨越历史空间的常命题,并非是“音乐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这类问题的翻版或延伸。
二、电影研究史中本位问题的历史回顾
电影导演说:“其实电影和小说在阅读上是不一样的……所以用镜头去思考与用文字去思考一样,是独立的。”电影理论家说:“整体来看,电影首先是一桩事实,它牵涉到的问题包括了美学、社会学、符号学,以及理解和领悟的心理学。一部电影不管好或坏,首先,它是一部电影。”人们接触电影的方式有许多种,不可能只有一种,不同的理论与批评出发点与归结点并不相同,但事实上都在回答“电影是什么”这一设问,但它们的结论同它们所持的理论本位是一致的。
德国心理学家明斯特伯格作为最早的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者,是从完形心理学原理角度人手对电影进行研究的。他实际上讨论的是观影经验与心理感知机制的过程,他将电影的运动看作是一种“幻觉”:“这里运动的经验显然是由观察者的心理造成的,而不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爱因汉姆作为明斯特伯格的理论继承者,则从影像与视像的差异入手,提出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据。这里,他将视点从观众转向了影像,但仍然是以影像为基础,以观众为归结点。在方法论上,他并没有将这两者区分开来:“大脑为了把握外部世界,必须完成两次工作:一,必须获得有关它的信息;二,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我们发现,心理学派的理论出发点是影像/客体与观众/主体双位共存的。巴拉兹·贝拉是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提出电影的文化意义的:“这并不是说,人类将要掌握代替说话的聋哑人的手语,而是要掌握对正在直接用人体表现精神的视觉表现能力。于是,人再一次变得可见了。”巴拉兹提出来了电影的叙述、表达问题,至少在功能上将电影看作是一门语言。持相近观点的是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善于以电影形象去进行思考,想象出一个事件日后由若干片断组接起来而有顺序地出现在银幕上的样子;把真实事件只作为素材,从中选取一些富于特征的要素,然后用这些要素创造出一个新的电影现实——这就是电影导演工作的特点。”爱森斯坦同样是从叙事、表意的功能出发,将蒙太奇看作是一个表达思想的手段。本质上,蒙太奇学派也是一种电影语言学派,镜头及其组合只是电影的词法与句法。蒙太奇学派试图找到意义表达的最基本单位,但是他们将意义建立在画面的联系与冲突中,忽略了、甚至贬低了影像画面自身独立意义的认定。
安德列·巴赞从本体论和心理学机制两方面考察影像:“影像本体论和影像心理学构成了巴赞的电影生产元机制理论,这是他的美学体系的支点,也是他对电影的基本认识。”在申明影像的本体论意义的同时,巴赞仍然沿续的是传统的心理学解释,将理论视点转向影像的后段程序:观众心理的意义;而克拉考尔则是将视点引向影像的前段程序:物质现实。克拉考尔似乎肯定了影像的客观性,却在无意中成为了“具体现实的”被动纪录与展示,影像的作用反而被淡化了。
米特里同样将电影看作是一种语言,他的成就是分析了影像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特殊性:“从未有人认为电影是完全意义上的认识,电影主要还是更完整的、更纯粹的、与某种意义或某种审美价值相联系的‘感悟’。这是一种直觉认识,……它与理性认识很少相似。”他第一次肯定了影像的能指与所指的同一性是电影的最重要的特性:“影像的第一层意义便是被再现物的意义。……作为‘再现体’的影像并不表示任何附加的东西。它仅仅是展示。”他同时又指出:“影像可以超越它所映现的这个事实:再现形式成为它所再现的事物的某种具体符号(信号),同时,又是‘凝聚了’被再现的现实的一切潜在特征和‘一切存在潜能’的相似体。”在肯定影像的意义的同时,他同样引进了心理学因素:“……因为这种‘蕴涵’是以一组心理的自动性为依据的,而心理的自动性又是以涉及感知和判断的心理反应为依据的。”
麦茨吸收了米特里关于影像意义的研究成果,认为影像是无编码的信息,他首先在影像中确立意义要素:“在电影中,意义上的单位元素——或者说要素——呈现在影像中的,不但繁多,而且连续不断,即使最聪明的观众也无法全然掌握。大致而言,只要大约了解主要的要素,大约掌握其中的主要的意义,再笨的观众都是能够粗略理解一部影片的。”但就影像的性质而言,他指出了由于视觉景观所带来的能指与所指的同一性,影像没有双重分节,但从叙述的角度他提出了影像符号具有直接意指与间接意指两个层面:所谓直接意指(外延)是指影像或声轨重现的景观与声音,而间接意指(内涵),则指由附着在影像符号外延涵义上的纯美学的安排,如“风格”、“样式”、“象征”、“诗意”等。
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将影像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从本位的角度提出了影像符码三层分节说。他将影像分为静态的三层分节与动态的三层分节。影像作为一个符码自身是不具有意义的,在影像中能指与所指是同一体,那么在作为符码时,影像只是一个能指,它的所指是潜在的,沉睡着的,因此,影像在符码阶段是没有所指的能指。而影像进入电影创作,符码进入重建阶段,它的所指才会被激活,这个激活过程是由导演、观众、社会群体、文化形态共同参与完成的。因此,影像的双重性不是双位共存的问题,而是前后两个阶段的关系问题。这样不仅解决了影像意义的传送问题,而且为影像本位提供了理论根据。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视觉文化成为电影理论研究的重心,在这一过程中,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来源。拉康是从主体确认的角度探讨人的认知问题的,拉康说:“主体就是我在世界之中的在场模式,只要把它唯一地还原为存在一个主体这样一种确定性,它就变成了能动的歼灭力量。事实上,哲学沉思的过程把主体推向了变革历史的行动,并且围绕这一点,通过能动的自我意识在历史中的变形来规范这一自我意识的构型范式。”拉康主体还原设定为意识优先原则,由此提出其人手的途径为“凝视”,“在视觉关系中,依赖于幻觉且使得主体在一种实质的摇摆不定中被悬置的对象就是凝视。它的优先性——主体一直以来也是因此而被误解为依赖于它的存在——就源于它的结构本身”。正是基于凝视的特性,拉康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我将镜像阶段的功能视做‘心象’功能的一个特例。这个功能就是要在有机体与现实之间——或者,如他们所言,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关系。”显然,拉康的意识理论是建立在视觉的基础之上,由此影响到阿尔杜塞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理论和随后的鲍德里的“洞穴”与“梦境”理论与齐泽克为代表的后现代电影研究。
但是,艾柯与在拉康基础上做出独特贡献的德勒兹关于影像研究的成果更值得重视。吉尔·德勒兹的两部著作:《电影1:运动-影像》、《电影2:时间-影像》重新诠释了柏格森的感知理论,他从影像与思维关系的角度展开对影像的研究,既包含了艾柯关于影像的确定性原则,也融合了拉康关于影像的认知因素。德勒兹的研究确认了影像作为思维模式的独特性,将影像从观看对象中解放出来。这样,影像作为研究的本位,它的“节奏”、“调性”这些确定性因素就成为影像自身“创造力”而被肯定了。
从本位原则出发,我们大致可以将电影研究史上主要的研究理论分为六类:
第一类,以明斯特伯格与爱因汉姆为代表的心理学派。他们的研究是从影像的心理基础人手的,是一种影像本位,但他们的影像观是与心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类,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等人同样重视影像自身的重要性,但他们更强调影像之间的联系、组合、冲突对意义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他们实质上是一种组合本位论。第三类,巴赞与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也同样是从影像入手的,特别是巴赞强调了影像的本体论原则,但巴赞是从本体引申到了原始心理情结;而克拉考尔则将影像与自然联系了起来。
第四类,米特里的语言学派。米特里明确提出了影像的双层性。
第五类,符号学派,麦茨提出了影像的重要性,但他在面临影像分析困惑时,转而将重点放在组合段理论上了。而真正直面影像本位的是艾柯和德勒兹。
第六类,受拉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影响的后现代电影的代表。他们在实际上是一种视觉本位论。
如果将这六类进一步归纳的话,大致是三类:一是影像本位;二是组合本位,三是视觉本位。如果说,后两类“组合本位”与“视觉本位”的分歧不大的话,那么第一类“影像本位”即对影像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歧义。
我们看到,多数理论家们在对影像的把握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影像画面的双位共存性,这种双位共存,或者将影像与观众联系在一起,或者与被摄物联系在一起,影像并不具有独立性。将影像与视像(表征)混淆在一起,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从视觉本位出发的表征原则。因此,他们的影像观,其实与艾柯的影像理论是有重大区别的。艾柯的影像符码三层分节说的价值正在于揭示了影像的确定性关系。与艾柯一样,真正坚持影像本位的还有从影像创造力人手研究的德勒兹。而视觉本位则是建立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上的。.视觉是人类五种感觉(视、嗅、听、触、味)中最为高级的感觉,它的感知行为远离身体的物质性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视觉本质上则表现出一种权力关系。因此,视觉本位具有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电影研究从视觉本位出发,则自然地包含了影像的确定性与视觉的不确定性共存的困惑。
三、影像与表征问题
电影研究的不同本位是基于不同的理论目的的。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影像本位还是视觉本位都是建立在电影叙述功能上的。电影的表情达意的功能,促使人们考虑导演与观众在电影意义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但我们看到,如果将电影看作是一门艺术品,就要关注影像的审美作用;如果将电影看作是一种语言,就会关注影像的联结与结构;如果看作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影像必然会社会化;如果是一种文化,影像则是它的表征……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当将影像活动看作是一种正在日益成为我们社会认知的主要形态的话,影像本位不仅是电影研究的本位,同时也是认知的本位。这一本位的核心要求就是影像的确定性。尽管在上文已经涉及到了影像的双位共存问题,在这里我们还要进一步将影像与表征作深入地区分。
在表征研究中我们看到,意义是附着在图像、句子、思想上的,影像同样如此,它的引申义也是附着其上的。那么,影像就是一种中介物。以影像本位为电影研究的起点与出发点,就是为了强调这样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的价值:电影研究中只有证明中介物发生变化了,文化环境与历史语境的变化才是可信和可能的。相反的证明方法都是虚假和臆想的。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偏离电影本体,电影只是作为其理论的素材或佐证而已。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作为一个影响力逐渐扩大的而且是全世界观众都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对全世界各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的途径。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取得成功,电影片名的作用举足轻重。为了更好地突出电影片名上述的作用,译者往往费尽心思,在两种语言及文化中寻求一个交点,或者是平衡点,使二者可以合理转化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电影片名的特征
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外语电影,其中以英语电影居多,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广受欢迎,这其中一个好的片名翻译功不可没。不同语言影响下的电影片名的特征也不尽相同,现简要论述。
(一)以英文为主的西方电影片名的特征
1.是以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表现
西方国家的历史相对较短,而且由于西方国家近代以前很少形成较大的统一的国家,没有一个被广大人民接受为主流的文化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所以西方国家的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各成一派。由于各个方面的研究历史不长,所以思维方式比较注重表象特征及其规律。这样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表现在电影片名上就是比较简明扼要,也相对比较随意。傅雷认为“西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1]。西方文化更加倾向于强调细节,看重局部要素的精度和细度,从分析局部进而扩展到全部,重分析、重局部的思维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文化导向反映在片名上就是经常采用人名这个极具个人主义特色的线索作为电影发展主线。个人主义在英文电影中得到了极大的反映,例如SUPERMAN(超人)、SPIDERMAN(蜘蛛侠)、BATMAN(蝙蝠侠)和007等各种一个人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西方国家经久不衰,整个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为了主角而编写,除了男女主角和主要的配角外,很多其他配角基本难以在电影中表现自身性格和特点,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英文片名结构相对随意
英文电影的片名相对比较随意,短则一个单词(如Avatar),长则一句话(如The Englishman Who Went up a Hill but Came Down a Mountain),而且很多电影以人名命名,如果观众在看电影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的故事,那么就会有很多疑惑,直到看完电影才知道电影所讲内容。
(二)以中文为主的东方电影片名的特征
汉语经过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往往透过所谓表象深入本质,更加注重意合。因此,中文电影的片名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拘泥某种形式。汉语电影片名有时喜用动词词组,使之更具有动感和气势,像曾经获得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和最近大热并且票房很高的《让子弹飞》。同时,中文电影的片名有时喜用类似于成语的短语,形象生动并且深入人心,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表达庄重、喜感等不同的情感,如《霸王别姬》《河东狮吼》等。所以,在我国近些年来比较成功的电影案例中,除了极个别情况,如《叶问》,以人名命名的很少。
二、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
需要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电影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表达形式。如果过分注重其艺术性,就会忽视其商业性,进而无法保证票房,这不利于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法保证其内在的艺术性在观众之中的传播和影响。但是如果反之,过分注重其商业票房,就会容易形成肤浅的电影业的风气,只看重票房,忽略了电影业应尽到的社会责任。因此,要二者兼顾。这样的情况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就要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历史、地理、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多方影响。东方注重内涵,西方注重表象;东方注重综合,西方注重分析;中国人重感觉,西方人重实证。[2]在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影响。中国人对题目的要求是概括,对影片的主题有提炼和点睛的作用,同时兼顾艺术性,如《非诚勿扰》《倩女幽魂》等。欧美人更加倾向于强调细节,看重局部要素的精度和细度,从分析局部进而扩展到全部,崇尚简洁、随意,喜欢以主角或者主要事件等为片名。如Forrest Gump、 Mr.and Mrs.Smith、Avatar等。
(二)不同文化之间的审美观念中的侧重点差异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审美观念的载体,审美观念对民族语言活动具有导向作用。[3]中国传统美学中不可忽略的一种表现即为对称,这种表达手法在我国的建筑业、书法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受我国诗词等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喜欢用对偶这种表达形式,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文化形式在电影中的表现也很多,如《东邪西毒》。东方以意合为美,西方以形合为美。所以,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就要考察不同的文化中的不同美学侧重点。例如,英文电影Youve Got Mail、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 Speed等分别翻译成《网络情缘》《廊桥遗梦》《生死时速》,堪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经典之作。
(三)电影本身的特点
电影要想吸引观众来看,创造高票房,片名的重要性有时会大于其他各种宣传手段。这是受电影本身的特点即商业性制约的。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要适当地考虑其商业特性,不能一味地忠于原文,要学会融会贯通,使之可以实现其宣传的作用。这种特性就要求译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译出合适的片名。英文电影Hilary and Jackie译成《她比烟花寂寞》就被广大观众大呼贴切、到位。题目非常具备吸引力,又因为和著名作家亦舒的作品同名,具有强烈的中文特色,最大限度地吸引了中国观众。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策略
现在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主要有两种,即归化法和异化法。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4]。也就是说,以读者的角度为主要侧重点。而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4]。即译者更加倾向于从电影原本语言的角度。
(一)归化策略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法主要使用意译、补译和创译等方法,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从中国观众和汉语习惯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东方文化、审美和思维方式,从而使电影片名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和心理,尽最大的可能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以此为基础提高电影的吸引力。
归化策略的应用可以将影片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介绍给观众,并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迅速记住并回味长久。[5]下面简要列举一下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并且传播较广的英文电影,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Die Hard译为《虎胆龙威》、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具有很强的东方味道。另外,除了简单的四字短语,还有部分归化法翻译的电影片名是使用的非四字短语,例如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
(二)异化策略及其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在英文电影的翻译过程中,异化法就是保留原有的英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述特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陌生感可以给观众一种“洋气”的特殊体验,因为它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音译等方法。
异化策略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也不乏经典之作,例如,RainMan和《雨人》、God Father和《教父》、The First Blood和《第一滴血》、The Lord of Rings和《指环王》、Chicago和《芝加哥》、Gladiator和《角斗士》、Crash和《撞车》、Da Vinci Code和《达•芬奇密码》、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和《加勒比海盗》,等等。
(三)两种策略的相互关系
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两种方法具有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观众的文化和审美需求。归化策略翻译的英文电影相对比较深入人心,因为中国观众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看过《埃及艳后》的中国观众,通过对汉、英版的电影片名的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Cleopatra的故事。
异化策略则更加侧重于西方文化和语言的表达。异化策略可以直接性地向中国观众呈现西方文化和语言特色,提高其领悟能力。例如经典电影The SevenYear Itch的内容是一对夫妇在结婚7年后的婚姻危机,被译为《七年之痒》。后来中国观众总是使用“七年之痒”这个词来形容婚姻危机,源自于此。所以不得不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异化策略除了让汉语披上了“洋气”的外衣之外,也增加了部分原来汉语没有的内容。
文化是全球性的,是不断传播的,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翻译也没有严格的答案,在两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改变。所以在两种策略的选择上,需要兼顾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不能过度重视商业价值,为了吸引观众而随意乱译,但是也不能直接异化,不考虑中国观众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四、结 语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工作,难度很大。翻译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不要仅仅拘泥于方法的选择之上。每种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异化翻译就要给观众充分展现异域文化,归化翻译就要注重传达影片的内涵和文化。译者还要做到尽量与其他电影工作人员尤其是编剧的心态和理念相近,并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进行再创新,从而翻译出广受好评的经典之作。相信随着文化全球性的进程和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水平不断提高,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一定会更加频繁,世界性的文化背景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琴.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3).
[2]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美学家黑格尔于1817年提出“艺术终结”的观点。美国艺术评论家丹托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并于1984年发表了《艺术的终结》。丹托还在1993年发表名为《艺术终结之后》的专著。从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本文作者并不完全赞同“艺术终结”的看法。艺术还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进。人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艺术并没有终结。笔者认为“艺术终结”终结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传统的艺术观念。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涵盖多种层面。作者认为艺术终结体现在以微电影为代表的“后现代美学”有别于“传统美学”。微电影是长片电影的进化,电影艺术并未终结,而是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如今,电影影视界没有对微电影给出明确定义,本文作者认为微电影是有电影属性在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影视短片。
二、微电影的类型
由于制作团体的不同,赋予微电影的属性也不同。人们对于传统电影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方法都可以对微电影进行分类。像按照题材分类、拍摄方式分类、行业特点分类等。本文主要依据行业特点,把微电影分为艺术微电影、商业微电影、商业艺术微电影。艺术微电影有较强的原创色彩,主要体现拍摄者的情感,没有商业性质。例如,《天堂午餐》《红领巾》《李献计历险记》等都是优秀的艺术微电影作品。商业微电影具有营销性、广告性。它主要用于商品促销,和企业品牌理念的塑造,带动消费者消费。例如,《把乐带回家2013》《66号公路》《18岁的勇气》等都是典型的商业微电影。商业艺术微电影,它以表现艺术为主,在电影中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原创的前提下,少量展现商业诉求。如《老男孩》《父亲》《指甲刀人魔》等微电影,在故事情节设计上并没有加入商业元素,充分展现原创性,只是在片头或片尾引入赞助商或冠名者。
三、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审美主体
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既是微电影的审美主体,也是微电影的消费主体。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观众的审美心理与诉求直接影响着微电影的创作内容,这使得观众在审美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微电影传播的途径较多,尤其是网络传播方式被观众广泛采用。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使观众摆脱了传统荧幕观看作品的被动状态。在互联网上,观众拥有观看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权,主体能动性被充分体现。新媒体平台突破了传统的观影模式,观众可以自主选片、自主定时、自主排序,甚至观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自己拍摄微电影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二)镜像美学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自由性和平民化特征明显。当前,许多微电影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某个名导电影或者主流新闻媒体的调侃和搞怪。创作者通过用诙谐、幽默、直观的表现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和国民思想。通常来说,微电影的创作者往往用微电影来表明自己某个立场或者观点,且该立场和观点能和大众产生共鸣,否则其将淹没在新媒体的丰富内容中。譬如,《画皮》恶搞版微电影,故事情节改为对毒奶粉凶手的抓捕,恶搞内容风趣幽默,在舒缓观众时候压力的同时,也反映当前社会食品安全堪忧的现实。如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已经被当作反映社会现状的镜子,且其站在大众的视角评论时事,因而能与大众共鸣,使大众能接受微电影、认同微电影、发展微电影。
(三)梦幻美学
微电影较之传统电影播放时间短,很多微电影只是创作者的灵感片段。创作者在微电影中加入数字技术,会带给观众梦幻感,使观众产生错觉印象。例如,郭思文导演的动画微电影《溶》,全片采用喷墨式的方法,结合音乐进行构建画面,体现水墨画的中国气质,全片短而精,梦幻色彩浓郁。再如《裂变》采用多重复手法,阐释人与世界的裂变,视角单一,但画面内容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变化。便携式高科技产品进入大众生活,使观众从微电影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创作者。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也给观众提供了便利条件,观众在看完微电影后还可以进行直接评论或用转发等形式和他人交流,进而也为微电影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文化适应;汉译;适应论
随着经济、信息、文化的全球化,世界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文化的交融和引进输出也尤为繁盛。其中英文电影的引入是最突出的文化交流现象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国产电影带来的有限观影感受和内容,进而追求英文电影。由此,英文电影的翻译便随之蓬勃而且重要起来,尤其是电影片名的翻译。影片片名的翻译同一般的文本翻译不同,需要起到广告作用,吸引观众。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止于一片之宽,如何把影片片名翻译好,使其既能达到贴近影片内容,传递主题信息,通顺流畅,富有审美价值,又能达到广告效果,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此外,影片翻译稂莠不齐,中国之大方言之多也造成许多电影片名出现“一名多译”的局面,这样的纷乱繁杂让影片片名质量得不到稳定的保证。本文试图在文化适应论的角度,从审美心理适应,典故习语借用,和宗教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影片片名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电影片名的特征
(一)英文电影片名
1.语言特征。影片片名需要达到广告效果,讲求精简易懂。所以影片片名一般较短,采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就英语语言本身特点来说,名词简短容易让人记住。所以英文影片许多以名词命名,其中包括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等,如“Jane Eyre”,“Waterloo Bridge”,“Cars”。此外,为了不让片名过于单薄,部分片名会采用词组方式命名,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其中也以名词词组居多,比如“Gone with the Wind”。
2.文化特征。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宗教文化,另外一个便是俚语习语和典故了。有些影片片名为了剧情和让本土观众印象深刻的需要,会采用本族俚语习语或者与宗教相关的词语来为影片片名,如”Seven”。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影片片名翻译时,有一定的难度。其一,译者需足够了解英语语言和其国家的文化,否则不能准确翻译影片片名导致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缺省,如Rambo: first blood,起初翻译成“第一滴血”,于原片名而言不符,因为原片名是出自于英文的习语,首战告捷的意思。
3.审美特征。影片在起名字时,为了让大众片名印刻在心里,会采用一些艺术形式让影片勾起人们的审美感受。这类片名一般采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反语。然而,由于英语语言是逻辑性强且偏理性的语言,这类片名在英文电影中较少出现。
(二)中文影片片名
1.语言特征。中文影片片名和英文片名一样,都需要语言精简易懂。然而,中文片名一个很大的语言特点便是追求朗朗上口,故而多采用四字成语,如《卧虎藏龙》。
2.艺术文化特征。汉语语言很丰富,而且人们都喜欢运用各种手法,化用诗句,化用典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化用成语等艺术手法。如《一枝梨花压海棠》,《窈窕淑女》。
根据以上中英文影片片的特征,总的来说,英语语言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再加上中英文化差异,翻译时应当要注意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使英文影片片名的译名适应汉语文化特征。
二、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无论在哪种分类方法中,都少不了三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和音译。在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直译加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法。在此本文主要基于直译、意译和音译这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来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一)直译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直译是英文电影片名最主要的翻译方法之一,也是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源语最接近的翻译方法。电影片名往往起着传达整部电影主题的作用,通过电影片名,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电影的主要信息,所以为了不失去原文本所具有功能,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有时我们需要保留或尽可能再现英文电影片名的形式或特点,这时就需要译者对英文片名进行直译。例如:American Beauty《美国美人》,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Braveheart《勇敢的心》,Little Women《小妇人》,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加勒比海盗》,Despicable Me《卑鄙的我》,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
(二)意译
意译主要是指翻译时抓住内容和意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Oliver Twist 和Forest Gump 分别被翻译成了《雾都孤儿》和《阿甘正传》,而不是翻译成英文片名所对应的人名,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过于生硬的翻译,又传达了比原文更多的信息。又如:Mission: Impossible 《碟中碟》 Inception 《盗梦空间》 Fast and Furious 《速度与激情》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片名的意译不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内容和意义上,有时甚至比原文更能体现电影的主题,传达更多的信息。
(三)音译
所谓音译法,就是按源语的发音规则,直接翻译成与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文字语。这是电影片名最简单、最方便的翻译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英美影片中,常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其中有些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其人名、地名早已为众多的民族所熟悉,所以翻译时可直接采用音g法。例如: Avatar《阿凡达》,Titanic《泰坦尼克号》。
Jane Eyre 《简爱》 David Copperfield 《大卫・科波菲尔》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文电影片名音译的对象主要是人名,地名,以及事物的名字等特殊名词。
除了上述三种翻译方法外,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种,译者在实际操作中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要灵活变通,结合两种或多种翻译方法。
三、适应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维索尔伦( Jef Verschueren) 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提出了语言适应论( Theory of Adaptation)。适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
维索尔伦的适应论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把英文的片名翻译为汉语,即是一个从英语向汉语转换的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合适的片名翻译与正确的语言选择是有很大关系的,也是基于语言的适应性。以1985点到2015年这三十年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情况来看,直译所占为极少数,而大多数都采用了意译等翻译方式,而有些汉译片名完全与原英文片名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电影情节而来的,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电影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方法。正如维索尔伦指出,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也体现出了翻译为了符合文化因素所做的调整。电影片名在整部电影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大多为适应观众所处的文化而与原片名不能一一对应。在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如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审美特点及宗教因素等的影响,电影片名呈现多种翻译方式,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给电影观众呈现出了最适合电影内容,而又与中文习惯所相符的汉语片名,这正是维索尔伦语言适应论的充分体现。
四、总结
对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以及国人对英文电影需求的增长,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且值得深究的话题,此外,英文电影片名所饱含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潜在的商业价值也为进一步探讨其翻译方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本文旨在灵活应用前专家、学者对翻译理论与策略已有的成果之上,结合小组成员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例分析,为当前外文电影引入市场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通过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例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建设性结论:
(1)中英文电影片名在语言、文化和审美特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差异做到最大化相融;
(2)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主要采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的方法,实际运用时应结合英文电影本身的特点采取和结合不同的方法;
(3)文化适应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实际翻译中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的电影片名越容易被国人接受。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12.
[2]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139.
1.1明确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内容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中,电力营销稽查主要是针对电力营销工作行为进行开展的一项规范化监督与事故问题检查的工作行为,结合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中,针对电力营销开展的电力营销稽查情况,容易出现较为混乱的情境或者是状况,这多是由于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范围不明确,或者是电力营销稽查过程中对于电力营销中的不良现象,稽查针对性不够明显,从而应用电力营销稽查提高电力营销效率庄叶盛磊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201800导致在电力营销稽查应用情况下电力营销的效率仍然不高,因此要明确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内容。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求电力营销稽查人员要对于电力营销稽查的内容进行熟悉和把握,才能够保障按照电力营销稽查的内容要求进行工作开展。
1.2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电力营销稽查的性质与目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分为对于电力企业的内部监察管理以及进行外部检查实施、建立电力营销稽查制度、制定电力营销稽查计划、进行电力营销稽查信息的反馈等。首先,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开展中,对于电力企业进行内部的监察与管理实施,主要是针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进行纠正或者是督查,以对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比如,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中,电力工作人员的电力用户用电数据记录不正确或者是出现数据记录错误、缺失等,甚至一些电力工作人员进行电费的私自截留等,都需要借助电力营销稽查的内部监察管理,进行杜绝和规范,通过进行电力用户用电数据核实与用户用电费用收取对比等方式,对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察与督促,保证电力工作人员规范开展工作。其次,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的外部检查实施中,主要针对电力营销中的电力用户,进行非法用电行为以及用电市场的规范与检查,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利益,保证电力用户的用电可靠性。结合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的经营与发展状况,由于电力用户的规范用电意识比较薄弱,或者是用户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不高等,导致电力营销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偷电、窃电等不规范用电行为,对于电力市场的规范发展以及电力用户用电利益保障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利影响和作用,需要通过电力营销稽查中的外部检查实施,来进行用电市场的督查与规范。再次,建立电力营销稽查制度,对于电力市场的经营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因此,电力营销稽查制度建立也是电力营销稽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制度的建立中,需要结合电力营销稽查的设计情况,以规范和有秩序的开展电力营销稽查为目的,通过设立电力稽查工作小组,建立电力营销稽查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在规定时间进行电力用户用电情况以及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电表安装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以保证电力营销相关行为的规范化。最后,电力营销稽查中电力营销稽查计划的制订,主要是针对电力营销稽查本身的长期性、系统化、动态性的性质特征,通过电力营销稽查计划的制订,逐步实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目标,提升与规范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行为。而电力营销稽查中的信息反馈内容,主要是根据所反馈信息对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价,以从真正意义上对于电力营销行为进行规范,及时对于电力营销稽查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处理。
2通过电力营销稽查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的方法措施
结合上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在应用电力营销稽查,进行电力营销效率提升过程中,应注意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素质提升与控制管理、电力营销稽查异议制度健全以及电力营销稽查行为要求与规范的制定上,对于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实现科学与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对于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效率进行提升,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首先,应注意对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通过对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合理选择,在满足电力营销稽查工作需求上,保证电力营销稽查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进行电力营销效率的提升。通常情况下,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营以及管理工作开展中,电力营销稽查作为一项针对电力营销业务的工作行为,要求进行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电力营销稽查预案综合素质,在能够在电力营销稽查中进行各种事项以及情况的处理和应对,从而实现电力企业营销效率的提升。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选取与任用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合理的人才选拨与任用要求和制度,尽可能的进行成绩优异以及综合素质比较高、并且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完善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体系的构建,并进行实际稽查指导,以提高和保证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质量,实现电力营销效率的提升。此外,在进行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选拔与管理中,还应注意加强对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多种形式实现电力营销稽查人员工作能力的锻炼提升,促进电力营销稽查以及电力营销的发展提升。其次,应注意结合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内容,对于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开展中,存在问题和异议的工作项目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保证电力营销稽查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实现人本工作实质,提升电力营销效率。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电力违规事件的复杂性与隐藏性特征,电力营销稽查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对于稽查工作的态度不认真或者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工作过程中以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对于电力稽查采取一刀切,对于电力当事人的意见或者是异议等,不进行考虑,造成电力营销稽查本身的科学与公正、合理性受到怀疑,严重影响电力营销稽查的质量效率,因此需要在电力营销稽查中进行相关异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充分对于电力稽查工作中的意见以及异议进行处理,保证电力营销稽查的质量,提升电力营销效率。最后,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开展中,还应注意对于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建立电力营销稽查规范与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和规范内容进行工作开展,以在规范化工作开展基础上,完成和实现电力营销稽查的目的,提升电力营销效率。电力营销稽查行为规范是进行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制度,在电力营销效率提升以及电力营销稽查质量保证上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在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结合当前电力营销稽查的实际情况,电力营销稽查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没有明显的工作标志并且稽查手段单一、行为粗暴,导致电力营销稽查形象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电力营销稽查的质量效果,需要对于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而建立并健全电力营销稽查行为规范,是实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规范化有效方法。结合实际,电力营销稽查行为规范包括对于稽查人员着装以及日常行为、工作态度等的规范。
3结束语
近几年拍摄的一些影片,比如《和你在一起》、《求求你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等,片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来自于“乡村”和“城市”——这一二元对立的物理空间,他们在其中一个空间里“邂逅”,伴随着故事的延伸折射出不同的道德准则和精神生活,而且人物性格冲突的结果是来自“乡村”的人(刘小春、刘成等)基本上坚守住了生活的信仰和人性的温暖,并顺利完成了对“城市”人(江老师、莉莉等)的“超度”,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洗心革面。这无疑也是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这里,“乡村”扮演了“城市”拯救者的角色,成了“城市”人的道德绿洲和精神家园。同样是对乡村文化的肯定,但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影片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当我们视“乡村”、“城市”不仅是对立的精神空间而且是对立的社会空间加以审视时,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思索。
【关键词】乡村城市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空间城市化
一文本分析:从《和你在一起》谈起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讲述了刘小春在北京学琴的经历以及和莉莉、江老师的交往。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即以舒缓宁静的镜头勾勒了江南小镇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比赛,刘小春来到了繁华的北京,首先进入他视野的是莉莉,在他惊讶、羡慕的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莉莉的奇装异服以及妩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极端“暧昧”的,但不管是“二奶”还是“小姐”,她都是一个缺乏真情、金钱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乐主义者。但在和刘小春接触的过程中她的言行却逐渐的发生变化,当得知小春卖了小提琴给她买那件大衣的时候,这种别人对她从未有过的好,给她内心以强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车站送行时,已经是一位穿着朴素、温文尔雅的“良家妇女”形象。江老师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有时候还爱沾小便宜,但却有着对艺术纯洁的炽热之心。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和小春、刘成相处的过程中打开了封闭已旧的心门。在最后一次给小春上课时,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头发,温暖的阳光从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终抛弃了过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无疑问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师的精神生态环境,让他们的人生观发生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影片开始描绘的美丽的江南小镇,就不应该忽视刘小春身上“外来者”的文化胎记,他的天真与淳朴浸润着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莉莉的漂泊、江老师的孤僻则与这个喧嚣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个“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乡村”是光明的。这是导演有意为之,如果说是音乐沟通了他们的心灵,那这音乐也是来自乡村的音乐、感恩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比赛、为了得奖演奏的音乐。所以当莉莉、江老师向小春报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个美丽和谐的乡村文化表达着感谢并主动靠拢。另外,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小春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而选择了和父亲在一起、和“乡村”在一起,他用行动证明没有被这个城市同化。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乡村”(江南小镇)和“城市”(北京),来自两个空间的人裹挟着迥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空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来自“乡村”的人对“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与“乡村”的碰撞中选择后者的价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着,典型的有《求求你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
《求求你表扬我》是黄建新最近导演的一部颇具内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发生在杨胜利、杨红旗、古国歌和欧阳花四人之间。杨胜利是早年的劳模,奖状贴了满满一墙,特写镜头下从奖状上我们看到了的头像,那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标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补助,但他全捐了,现在得了重病,为了不给国家浪费钱,坚决不治疗,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杨红旗能受一次表扬。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憨厚执着的杨红旗到报社找到记者古国歌,说自己曾经救过一个叫欧阳花的女大学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时候,要求在报纸上登报表扬他。但古国歌在调查青春漂亮的欧阳花时,她却否认了这件事,并且称杨红旗在诬陷她。就这样,杨胜利老人走了,他没有看到儿子被人表扬。后来证明是欧阳花在撒谎,但在古国歌面前她为自己做了这样的辩护:“为什么死死的缠着这件事情不放?……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时“已经分不清对错”的古国歌放弃了记者之一职业,来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经失踪的杨红旗推着他“去世”的父亲杨胜利,他们相视一笑,这一笑使古国歌悲凉的心灵无比温暖起来。
影片中,杨红旗与杨胜利是来自“乡村”的,杨红旗老实憨厚、体贴孝顺,杨胜利一生奉献、不图回报,“什么时候这墙上能有一张奖状是你的,爸也就心满意足了”——渴盼儿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国歌、欧阳花都是城市中人,我们不能肯定欧阳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诚意,但古国歌的彷徨足可以说明他受的冲击之大,从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读出在邂逅杨胜利——这一死而复生的乡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胜利”、“红旗”、“国歌”试图要把我们领入仿佛很久远的时代。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业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丽是一个惯偷,但因为怀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让她有了悬崖勒马的冲动。在其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来自河北一大山里没有父母的傻根无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坚信——狼都没有伤过俺,人会害俺?人怎么比狼还坏?”正是他的毫无戒心,使本来已有悔意的王丽找到了人性回归的扶梯。在这里我们固然无法武断的认定王丽、王薄的所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导演选择了一个来自“乡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样充满着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来帮助王丽实现灵魂的涅槃,同时帮助导演完成这次叙事,这选择本身即是对“乡村”的肯定,因为他(导演或者王丽)无法从“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冯小刚的影片中,这种力量除了在《天下无贼》显现,还出现在《手机》里——严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张扬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亲”老刘长年累月的开着澡堂,他坚信澡堂不仅能洗干净身体,还能洗干净灵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为误会从深圳——最具商业气息的城市赶来。父子两人最初的关系是冷漠的、紧张的,大明不赞成父亲开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刘犯病,大明只有留下来照管澡堂,正是从这时起大明才真正开始接触洗澡,开始了解父亲,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老刘在水中怡然离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会有商业区在这里建起来。影片其实叙述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充满古典意味的父亲是传统人情、亲情的化身,他的澡堂为人们提供了吐纳众生的暖气融融的大家园;长子大明则是离家出走、下海经商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号指代,他最初对父亲“洗澡业”的拒绝既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乡村”的背叛。当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继承父亲的精神遗产,我们于是看到乡村文化最终冲破了大明——城市符号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与以上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麦丽丝导演,2002年)、《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导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刚导演,1999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导演,1998年)等。
二两种态度:满怀希望和“老人”的离去
在这些影片中都存在着“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尽管有些影片的“乡村”没有直接出场,比如《天下无贼》、《美丽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没有通过镜头得到影像化的显现,但它们在意义的层面上没有缺席,仅仅是隐身而已,这种隐身与置换有时候是艺术因素与非艺术因素相互妥协的策略。总之,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带来的“乡村”气息让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乡村”成了他们精神的绿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导演都对乡村文化表现出向往和留恋,给以肯定和讴歌,但在这一共同的旗帜下,他们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从影片中我们能读出导演或兴奋、或沉重、或发现希望、或看到绝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经历了成长的阵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十字路口上决绝的选择了后者。影片以慢镜头来铭记小春和父亲击掌相庆的那一瞬间,来铭记莉莉和江老师朴素的穿戴和温馨的笑容,加上周围被感染的群众,这一“大联欢”的画面赢得了大家的热泪,也温暖着大家的心房。导演对刘小春的回归,对莉莉、江老师的转变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也为乡村文化的明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影片《天下无贼》中,傻根荡涤了王丽、王薄的贼性,唤回了他们的人性,为了让他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王薄甚至牺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来,他依然活在他的梦里,坚守他的信仰,继续感染着身边的人。
除了《和你在一起》、《天下无贼》,希望的曙光还在《天上草原》、《玻璃是透明的》等影片中闪烁。同时,在对待乡村文化的前景上还有另外一种忧虑的声音,在这一些影片中,有着非常典型的一个原型意象——“老人”及其离去。“老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积淀,他们作为家中的长者在特定的象征化语境中也就成为某一文化存在的证明,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乡村文化的精神气质,有着传统道德发出的人性呼唤,是一种权威和向心力,他们的离去,无疑也是一种终结,他们的死给影片蒙上了悲凉的色彩。
《求求你表扬我》中的杨胜利老人是最典型的,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寄托,其淳朴的爱国情怀和对儿子的朴素要求让古国歌、也让观众唏嘘不已,但他坚守的这种信念在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欧阳花那里轻而易举的就被“解构”掉了——“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导演让杨胜利死而复生,给古国歌一次想象性的抚慰和心灵忏悔的机会,但这个美丽的空想无疑“以乐景写哀”更添了影片的悲凉。他的死带走了所有的印有头像的奖状,带走了一个众人渴望奖状、渴望为别人着想并被别人肯定的时代,一种迥异于城市天空的心灵空间。《洗澡》中的老刘视开澡堂为最幸福的职业,在这里,青年人重归正途,家庭和睦如初,老人得享天伦之乐。他是澡堂最坚定的守卫者,也是澡堂这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卫者,尽管他最后的人生旅途改变了大明的人生航向,但这却阻挡不住澡堂的灭亡,阻挡不住城市的扩张。当这一澡堂消失的时候,与之相伴随的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也就一并消散在城市的上空,大明的转变固然给乡村文化以希望,但我们同时感觉到这希望在商业浪潮面前的无力和渺茫。《手机》中严守一的“奶奶”也是意义深沉的符码。她一直生活在老家里,是严守一的牵挂,而她对严守一的嘱托更深沉。她知道费墨胸闷,就托人给他捎了红枣,说“枣能补心”,费墨说:“这枣吃下去,责任很大。”就是这位让人感觉到“责任”的老人还是去世了。
综观这两种态度,同样是在对乡村文化的肯定的前提下,后者比前者多了忧虑,也多了思索。它在给我们营造温馨美丽的影像家园的时候,并没有回避改革带来的阵痛和生存的创伤。特别是《求求你表扬我》这部影片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已经升级到一种仇恨的种子。
电影是要给观众营造一个美丽的梦并帮其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但现实主义的影片不是孤立的存在,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拨动的应该是社会上最敏锐的那根神经,尤其是有一定票房收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但当观众都心甘情愿并理所当然的认同它所给定的价值取向时,特别是当我们将乡村——城市作为社会空间来思索的时候,后一种态度——对乡村文化前景的忧虑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回味和沉思。
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和各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缩影,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精神文化层面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热情逐渐褪去。通过对我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英文经典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处理,对英语专业学生英文经典阅读的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根据236名在校大三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有21.19%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读过英文经典著作。这说明英语文学经典阅读作为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对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正逐渐失去吸引力,但事实上,在探索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道路上,英语文学原著经典阅读依然散发着不老的生机和活力,而不应被遗弃。选择在校期间粗略读过一本以上文学经典著作的学生占59.75%,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学生中有63.98%的学生认为阅读文学经典对提高英语专业能力有很大帮助。这说明,从认识上来讲,大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十分认可,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也尝试通过英语文学经典阅读提升英语专业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学经典原著阅读成了走马观花,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经典阅读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众多。问卷调查显示,69.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极少数的同学会花费超过两小时的时间来阅读文学经典,这组数据显示了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最基本的阅读时间无法保证,这也恰恰是经典阅读在传统教学中稳固地位遭到质疑的最重要原因。从学生自我查找问题的情况来看,55.09%的学生认为经典著作难以读懂,而没有耐性,但真正能够融入其中的学生会感到,英语文学原著经典承受了漫长时间的考验,散发着独特的语言魅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在阅读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积累上的薄弱造成学生在面对经典著作时阅读困难。35.59%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紧张,没有时间读经典。通过分析大三英语学生课程不难发现,课程的安排远没有紧张到难以抽出阅读时间,但是这个原因被抛出,归其原因是由于互联网及各类娱乐活动占据着大学生的主要课余时间,文学经典很难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学生主动挤时间阅读的积极性不高。11.44%的学生认为经典著作和考试并无直接关联,这说明应试性教育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于部分学生的思想中,在英语学习中轻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重应试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12.7%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阅读经典的氛围,虽然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很高,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们对于学校层面关注经典阅读的期望。
二、文学经典阅读对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多数学生认为英文经典阅读运用于生活的不多且对提升英语专业能力作用不够明显,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英语文学原著经典中千姿百态的社会画卷,从方方面面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这些社会文化知识,适当地感受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特色,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增长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印记对词汇、语句乃至整篇读物的影响,社会文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语言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这就好比自然环境对其中生物的影响一样与生俱来、不可磨灭。归纳起来文学经典阅读对英语专业能力有着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提升读、写等专业技能文学经典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相对狭窄的知识面,而且对促进学生读、写等专业技能也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发散式的阅读可以推动学生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超越自己知识范围的字词、句型和表达。在彻底弄清这些疑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便会对这些疑点有一定的掌握,学生会通过查阅工具书熟记一些生字词,通过摘抄等方式掌握一些地道的英文表达。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将优美的句型更好地运用于写作中,以此提升写作能力。读与写这些专业技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继而又可以更好地运用于阅读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文学经典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作为教师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平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著名的文学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思维存在差异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对相同的情节提出不同的看法。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正因如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对文中细节的标注和思考、读后感的撰写,学生对文学经典独特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体现其创造性思维。
(三)拓宽学生视野,加强文化差异概念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原著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社会文化体验,感受纷繁世事,领略异国风情,从而增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感性认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应该对运用这门语言的国度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经典的过程,根据文章中所描写的独特行为方式对英语国家会有更深的了解。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与自己在母语中已获得的知识也会产生相应的比较,这会加强对文化差异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三、提升文学经典阅读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一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不仅是理解经典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需要。真诚地尊重经典,静心地阅读经典,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不仅培养读者的人格,而且提高其语言文字素养。这才是英语文学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质量,学生与老师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为此付出努力。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从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英语经典文学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能够保持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认为所读名著对英语专业能力提升不够明显、感觉从阅读所获得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不多等等。“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不难发现,学生对英文文学经典阅读缺乏兴趣是导致英语学习现状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尽量选择可读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使学生读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同时应该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程度的专业能力来引荐不同难度的书籍,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学经典。此外,学生也要设立详尽的阅读目标,规划好阅读书目、阅读数量和阅读时间等。在确立好目标之后要付诸实践,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落实计划,使阅读英文文学经典真正成为一种兴趣爱好。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当学生对阅读文学经典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一定要辅以良好的习惯才能将兴趣真正融入文学经典阅读之中。调查问卷显示,24.58%的学生阅读英美文学经典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看书,少数同学会做一些摘抄或者在书中进行批注,只有不到20%的同学会在阅读之后写一些读后感。这些数据显示学生在进行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误区。不难发现,学生从文学经典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大方面取决于阅读的习惯,如此泛泛而读,必然造成阅读文学经典对英语专业能力提升不够明显的结果。因此,英语教师要在帮助提升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做好领路人,帮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在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在书中进行批注,将有疑问之处着重标记,或者遇到有感而发之处可随笔标注一下自己的观点。在读完之后,教师应告诫学生切勿将书本立即抛之脑后,应及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此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标注自己不甚了解之处,多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来加强理解,也可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一起探讨书中精彩之处,集思广益,以此来体会书本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英文广告典故翻译文化传达
广告既是经济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因其所具的特殊效用,已逐渐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而发展成为非常规范化的专用语言。现今英文广告翻译属于新兴的翻译领域,译者需具备语言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甚至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更需注意译文中的典故因素。典故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不了解其出处,读者势必会感到一头雾水。典故的来源很多,本文从源头为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的典故进行探讨英文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以期实现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
一、源自希腊罗马神话的典故
希腊罗马神话那种“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倾倒了无数的哲人和文学家,也因而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即使是现在,神话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文化生活;许多希腊神话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词汇中,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
在英语的广告中,就常可见到利用希腊、罗马神话典故中的人名或喻意,以满足英美人崇尚神话中英雄和神灵的文化心态的实例。例如:美国的耐克(Nike),就是借用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Nike,达芙妮(Daphne)品牌的鞋借用希腊神话中风姿绰约、艳丽非凡的月桂女神的形象,中国的Anta(安踏)运动鞋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地神之子Antaeus,还有意大利马莎拉蒂(MASERATI)汽车的商标:一个椭圆中入一个三叉兵器,相传这个兵器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纳丘(在希腊神话中则称波赛顿海神)手中的武器。它显示出海神巨大无比的威力,隐喻了马莎拉蒂汽车的快速奔驰的潜力。这对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畅销十分有利。
这些商标的音译在进入我国市场时,保留了原来语言的风味,翻译内容新颖,充满异国情调,提高了读者接受文化差异的意识。不难看出,以上例子让我们领略了原来语言的风味,但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后面的文化背景,仍然不知其意。因此,在翻译时,在采取异化翻译方法的同时,如果加注与此相关的文化背景,则能让读者享受不同文化的同时,真正懂得其中的内涵。二、源自《圣经》的典故
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圣经》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典故、警世喻理,不了解《圣经》,就很难实现英文广告的商业价值。译者需先根据原广告的文化背景理解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再根据译入语的文化特征将之对译成能让译入语消费者读懂、看懂的广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例如:州农场保险公司所做的广告Likeagoodneighbor,StateFarmisthere(StateFarmInsurance),便是借用《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37—40节中“Lovethyneighborasthyself”(爱邻如己)的训导,于是可译为:州农场保险公司,亲如近邻。这样就把州农场保险公司可以随时为客户服务的宗旨表现得一览无遗,亲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的归化翻译便于理解,但可能剥夺了读者欣赏异国文化的乐趣。所以,归化翻译虽适合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习惯,但在传递、借鉴外来文化方面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温州奥古斯都鞋业有限公司在打入美国市场时,社会效益就不错。该公司以基督教历史上的圣徒“奥古斯都”命名,“奥古斯都”(Augustus)这个人名,原来是拉丁文的形容词“崇高的”、“神圣的”意思。后来这个名称成了罗马帝国皇帝的尊称。而基督教的教父“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也有类似的名称。基督教认为,哪位教父虔诚,册封他为“圣人”。广告商这种把顾客尊为“圣人”、“上帝”的理念打的就是一种心理战术,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广告活动不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介质。这种翻译绝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一一对应,而应在照顾原文深层结构的语义基本对等,功能相似的前提下,重组原文的表层形式,巧妙地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为了跨越语言文化理解的障碍,借用归化、异化的概念来说,“说到底在文化传达问题上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是为了最终使得读者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这样,既保持了民族本土文化的精神以及民族本土语言的风格,又消除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差异,达到语用上的等效,保证了跨文化交际的实现。总之,对英文广告中的典故翻译,方法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参考文献:
[1]李靖舒: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跨语言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7卷第5期,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