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风险

第1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否盈利,在于决策者的选择,但是选择就会存在风险,因为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企业很多都是以负债的形式经营,一边开发新项目,另一边财务投资、融资等。因此,在财务上需要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的意识,不让企业陷入危机中。

1企业财务风险

务风险是指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等不当使得公司利益下降的风险。这是企业财务存在的一类问题。风险存在是客观的,只可能预防和降低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的存在。

财务风险的分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在企业运行的同时,这些风险都会存在。筹资风险,由于经济市场的变化,资金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来需要筹集多少钱,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使筹集的资金不足以项目的发展。投资风险,在投资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我们的投资规模,和最终获得的利润,但可能跟我们所想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偏差很大。经营风险,在企业销售、收购、加工等,都有企业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否盈利是各个方面的,不是一个方面。目前,各个行业迅猛发展,竞争非常剧烈,导致风险更大。

2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不仅仅是企业损失造成的,还有企业盈利的不确定,市场发展的不确定。综合而言促成了今日的风险分析。一般而言,高风险就有高收入在企业经营中是存在的。在信贷行业,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很多企业负债经营,这样可以发展企业项目,提高利润。

风险分析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为以后的风险做好预防。也是对企业经营者敲警钟,一定要健全企业的制度。

形成的原因:(1)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2)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形成企业财务降低防范意识,这是企业的外部原因。(3)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当。(4)财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不正确,导致经营者决策失误,也是一大原因。综合所上,在企业管理经营的时候,一定要有爱岗敬业、不寻求私利、为企业长远思考问题的人,同时,经营者也需要提高经营能力,财务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要提高自身意识,在问题中学会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决策者作出正确有利的决策。

3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健全企业的防范措施

对于财务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会使企业的财务不正当损失。目前,为了企业财务安全,企业必须选拔或培养具有防范意识的财务人员,并健全企业的财产制度,企业内部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让企业利益蒸蒸日上。

3.2强化风险意识

面对企业的风险存在,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树立强化风险意识。在企业的任何环节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各个部门的人员要加强风险意识。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3.3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意识

在投资融资中,要清楚的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适当减轻企业的压力和资金不足这个问题。运用财务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

3.4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

不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也要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提供准确财务信息,企业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决策者的最终选择。为了防范企业的风险意识,决策者要利用科学的知识,利用已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刻研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避免企业有过大失误。

4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之前在财务方面有过很大失利。在企业的财产方面,由于经营者为了获取利润,蓄意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空壳,导致决策者使企业走上不归之路。因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在企业财务中,建立健全财务的防护措施以及预警功能,使得企业的财务安全得到保障,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问题,让企业财务不再有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荣.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湘潭大学,2008.

[3] 陈金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2015.

第2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特征类别防范控制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阐释

财务是指为了重新获取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财务风险即在财务活动中,因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备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讲,资本流通始于货币的垫支、终于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则资本财务风险在本金垫支之时便已产生。在资本流通中,财务风险发生转移和积聚,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既吸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又接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财务风险也处于不断积累状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只是以一种可能性存在于财务工作中,只有条件成熟时,此种潜在的财务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客观性。财务风险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则是客观事件处于变化过程中的特征;严重性。无论哪种性质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其后果都会很严重。财务风险并不是不可触摸,根据企业财务资料理性分析,进而预测、评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能有效对企业财务风险加以防范。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别

(一)按照财务属性划分

1.出资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目标在于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主要内容有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因而出资者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也是一种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静态风险,其包括:

资本投资项目选择风险是指出资者从多个投资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项目进行投资活动,但因知识能力所限、对经济环境认识不足、分析出现偏差等缘故,造成最佳项目误选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是指出资者所投入资本因受投资企业经营上缺陷的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资本经营财务风险是指出资者抱持寻求更大资本回报、预防资本风险的目的,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而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又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经营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其关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而经营者财务风险表现出动态性、复杂性、复合性等特征。

筹资活动风险是指企业筹资的实际结果和原有目标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其具体分为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投资活动风险中,短期投资风险主要是资产流动性风险,长期投资风险是现金净流量风险;当企业收益形成的现金流入远大于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时,股东极可能因现金偏好无法得到满足而做出抛售股票举动,使企业股价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过程和整体影响,而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企业再投资活动将受限,最终影响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

(二)按照财务活动划分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即企业由于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其主要是由于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筹资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即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不能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由于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投资活动包括主业投资及其他项目投资,如果投资项目出现偏差,则会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下降的不确定性。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即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额的日渐增长而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外汇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新表现。

4.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在产品销售出去后,因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金额的不确定性而出现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

5.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因收益所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及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可能性。留存收益、分配股息是收益分配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留存收益在于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则为了满足股东扩大财产的要求,此两方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建立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一)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乃至避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设置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效防范、控制因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内部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周转速度,应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降低不合理资金占用率,实现资本结构合理化;确定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使之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始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加强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将存货总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

(三)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评估潜在的企业财务风险,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风险责任、善于分散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在各部门、各人员尤其是企业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普及风险防控意识,并将此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应包含一套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我国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运用于实际管理中。财务预警系统要求企业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取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充分利用财会、金融、市场影响、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发现某种异兆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乃至规避风险损失。

(五)合理利用风险防控方法

分散法。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应选取分散法,即借助于企业间联营、多种经营、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从而实现收益同享、风险共担。

转移法。财务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即在坚持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转嫁财务风险。

回避法。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企业应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此为回避法。

降低法。在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时,企业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即为降低法。

参考文献:

第3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不可预测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导致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上决策不当导致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者过度负债,进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筹资方面的风险,投资活动、经营活动、收益分配活动等企业各种财务活动中的风险都被纳入其中。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广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按照企业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各种财务活动可将财务风险分为四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由于负债筹资产生的资本成本导致股东收益变动的风险。现代企业大多采用权益筹资或者债务筹资。债务筹资的利息率一般较权益资本成本低,但是必须按时还本付息,降低了资金的灵活性,若企业资不抵债则要进入破产清算,相比较而言出让企业的股权则可避免债务筹资的缺陷。但是债务筹资成本低,还会为企业带来税盾效应,提升企业价值。所以企业既需要债务筹资也需要股权筹资,在两者间如何分配比例即确定一个合适的资本结构,一直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难题。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所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过低导致企业入不敷出的风险。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率,就会令企业遭受投资损失,无法获取利润维持经营。

3.资金回收风险

稳定健康的资金流给企业注入生机与活力。从企业购买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商品或提供劳务再到收到回笼资金这一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资金能否及时且足额回收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至关重要,这就是存在于资金回收方面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受到其收益分配的影响。作为企业财务循环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收益分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来说,如何将净利润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分配是一个难题,固然其间存在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内部和外界环境都存在着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一般来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

1.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最重要外部原因来自于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存在于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自身的管理系统难以随之立即做出改变。结果就是企业不能适应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

2.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也能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草率做出的财务决策由于未经缜密思考、激烈讨论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使经济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损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企业的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下级企业之间关于资金的使用以及管理、调度分配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没有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地监控,结果就是资金没有得到妥善的使用和管理,企业的现金流无法保持健康和稳定。这一现象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很多母子公司的财务关系紊乱。

(三)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风险使企业的损益充满不确定性,它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来影响企业的运行。

1.通过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顺利经营最重要的一环,是最能反应企业健康状况的指标,远比会计上的利润真实准确。一个运营良好具有不俗潜力的企业必定会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

2.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财务风险使企业蒙受未曾预料的损失,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3.对股东的信心和管理层决策的影响。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股东的收益受到影响,对企业的信心会降低,进一步会做出不再续加投资甚至撤资的决定。管理层则因为惧怕财务风险,投资、筹资、经营决策思前顾后,当出现有利可图的好项目却不敢放手投入,一味采取保守的经营方针,企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二、针对各种财务风险的具体防控方法

(一)筹资风险的管理

1.提高盈利能力。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举债筹资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只有稳定的盈利才能保证按时偿还本息。但是,要如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呢?首先,企业要选择优良的市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的恶性竞争中;其次,要改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提升经营效率;最后,要注重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作用。预先做好市场调查,灵活制定定价和销售策略,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盈利收益水平,进而有效防范筹资风险。

2.优化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资产中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比例结构,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固然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过高的负债比例会使企业的破产可能增大,风险升高。在存在公司税的情况下,财务杠杆增加可以利用税盾效应提升公司价值,但相应增加的财务困境成本却会减少公司价值。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分析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wacc这一概念。一般生产性企业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40%-60%。

(二)投资风险的管理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企业应该对优秀的投资决策进行奖励,对失败亏损的投资决策进行惩罚,以鼓励项目决策人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

2.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一个投资项目付诸实施之前,必须谨慎地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从市场前景、受消费者欢迎程度、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等方面综合对项目作出评估,从而判断其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盈利。

3.选择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评估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有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回收期法、折现回收期法、盈利指数(PI)法。净现值法就是将项目的所有现金流折现算出净现值,若大于0则项目可行。回收期法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算出各期回收的现金流加起来等于初始投资额的时间,结果越小说明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越快。内部收益率法先算出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称为内部收益率,用项目的实际折现率与内部收益率比较进而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其实,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的原理是一样的。在现实的投资决策中,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是应用最多的两种方法,因为他们都考虑到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4.动态监控。为了应对频繁变化的投资环境,企业必须及时对项目进行监控,对项目具体的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价,从而使投资决策能够灵活地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保持其适应性。

5.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一般用期望收益率衡量项目的收益,用期望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风险。当要进行投资决策时,应选择期望值高方差标准差小的项目,即收益高风险小的项目。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条件。企业在对客户提供赊购时对其资信状况的要求称为信用标准,通常以对方发生坏账损失的概率作为衡量。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叫做信用条件,其中包括现金折扣、信用期限等。如果企业加速收账带来的好处大于提供信用条件所需损耗的成本,则应向赊购客户提供信用条件。

2.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企业要收回应收账款必须制定相应的收账政策。收账成本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制定收账政策必须权衡收账成本和及时收账带来的收益。其次需要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客户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资金暂时周转不力但未来现金流量良好的客户可以适当宽限,对故意拖延付款的客户必须根据所签订的协议要求其及时还款。

3.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企业应该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详细的调研,并根据结果对信用状况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标准和条件。一般可以用信用分析5C方法来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即根据客户的品质(Character)、资本(Capital)、能力(Capacity)、抵押(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五种要素。而且企业应该多对自己熟悉了解的老客户提供赊购,谨慎地审查新客户。

4.制订合理的赊销方式和结算方式。企业应选择有担保或抵押的赊销方式。这样就算客户违约,企业也能从担保或抵押物中弥补自己的损失,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另外,适当结算方式的选择也能有效降低风险。例如对信得过的客户采取分期收款等风险大的结算方式,可以增进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对资信状况差的客户采取风险小的结算方式。

5.做好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企业应该让财务人员定期处理应收账款的账务,检查对每个赊购客户的应收账款规模、期限,以便在有需要时可以及时函证或催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

1.改进会计核算方法。由于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真实收益的不准确计量,所以企业应当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使用能够正确计算自身收益的会计核算方法。这也包括在具体环境变化时会计核算方法也要随之而改变。例如,当企业的某项固定资产的寿命因为环境变化而延长或缩短,那么企业对其规定的折旧年限就要做出相应变化。

2.合理选择收益分配政策。收益分配政策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企业有良好的投资项目亟需追加投资,那么就需要在先从净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新增的权益资本,剩下的发放给股东,这叫做剩余股利政策。对于那些处于成熟期发展较为稳定的企业,他们会采取每年发放固定或稳定增加的股利,称为固定股利政策。还有的公司每年只发放低额现金股利,但在盈利多的年份会额外发放股利,这成为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收益分配政策,还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具体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盈利状况、现金流稳定程度、股东的需求等要素。

三、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健康稳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量。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人,那么现金流量就如同血液,只有血液的正常循环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样只有现金流量的平衡流动才能使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必须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财务部门应该始终保持对现金流的监控,确保企业的现金都物尽其用,不能过多地被用于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方向上。例如要监督管理层防止其过分地进行消费支出。企业应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控制好所有现金的来龙去脉,保障企业现金的保值与增值,保证现金能用于增加企业价值的项目。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现金流量不健康的企业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必然大于现金流量良好的企业。也就是说,现金流量管理本身就能起到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而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能够更可靠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找出存在的风险并加以预防控制。在实际中,这要求我们对待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时要谨慎,因为从当中我们无法发现企业现金流量的真实状况,也就无法识别隐匿于财报中的财务风险。因此,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大大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4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不当 风险一、财务杠杆诱因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或债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而使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的程度。由于财务危机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因此企业财务危的发生与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直接相关。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运用不好,有时反而会拖累企业。许多企业之所以乐于负债经营是因为这种经营方式对资本利润率起加速作用;可以降低企业总的资金成本;可以防止股东对控制权的旁落;可以转嫁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但是,负债经营在给企业带来上述好处的同时,也给企业带带了风险,从而可能是企业发生损失,导致企业陷人危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造成还本付息风险、导致财务杠杆负效应等。盲目举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内部安排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是企业防范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负债比例较高的财务结构,适合生产经营周期短、资金回流速度快的经营类型,加速周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将大大超过负债成本,此时财务杠杆效益非常明显,负债经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盈利,还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升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而以权益资金为主的财务结构,则适合那些正处于投资阶段,资金回笼尚待时日,丰厚的项目利润将在中长期以后实现的经营。假如财务结构与企业经营的类型与规划发生了错位,尤其是用了短期资金去盈作长期项目,外借内投、短借长投,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必然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赊销政策制订诱因

赊销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企业采取赊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竞争。竞争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在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允许顾客推迟付款,无疑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由于顾客可以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因而更愿意购买企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属于一种商业信用。赊销的功能不仅在于能扩大企业销售,还具有减少企业存货的作用。在一些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征的企业,销售淡季一般都采用较为优惠:信用条件进行销售,以便把存货转变为应收账款,以降低管理费用、仓储费用等支出。赊销的成本企业采取赊销政策是有代价的,即增加应收账款会增加相应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代价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投入,是为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因此,赊销管理的目标就是在采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所产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实施产品或商品赊销;如果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所以,企业财务经理应把应收账款的管理,列为流动资正管理的一个重点。

企业的赊销政策是关于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它是企业基于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认定,对客户给予先交货后收款的结算优惠的一种财务经营策略。企业的赊销政策包括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一是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二是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是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上面我们分析的是单项的赊销政策但要制定最优的赊销政策,应把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将结合起来,考虑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策略的综合变化,将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产生影响。这里决策的原则,仍是赊销的总收益应大于赊销带来的总成本。综合决策的计算相当复杂,计算中的几个变量都是预计的,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赊销政策的制定,不仅靠数量分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由管理的经验来判断决定。

在实际工作中,当企业出现销售的非预期下降时,大多数人往往会采用调整销售价格、产品品种或加强推销来解释,而不考虑财务出现了问题,及时扭转,也容易发生财务危机。此外,当前在很多企业中销售经营与货款的回笼,分属经营与财务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条块的分割管理,人为的破坏了成本费用耗费与补偿的统一,在以订单为主的业绩考核下,经营部门在千方百计寻找客户、打开市场的同时,往往忽略对客户的信用及偿债能力的调查,往往要等到合同完工、产品交付才进行。或企业已发生大量的成本耗费,财务部门等着资金回笼的时候,才发现客户没有偿付能力或缺乏基本的商业信用,这种耗费与补偿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一些企业为了延续下一轮的经营。反过来又去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使更多的企业落人了三角债的陷阱,这种违背成本耗费与财务补偿统一原则的经营,甚至使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三、银企关系诱因

市场经济就是公平、诚信经济,各个经济主体都是平等的,其形成的经济关系也是正常的,以利益均衡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关系。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间却往往会有扭曲,从而形成值得我们反思的经济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银企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利关系。现代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几乎不可能不和银行打交道,除了向银行借款外,企业还通过银行办理各种结算。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银企关系好比鱼水,相互依存,为求得共同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秩序,双方在主要经营活动方面要密切合作,银企是携手前进,建立密切合作的、牢固的伙伴关系。我国企业绝大多数规模不大,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个重要原因,如果单单依靠自有资本的力量,而不是借助外在抑金融或资本支持,最后,很有可能因为资金实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失败。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1筹资环节

为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需要筹措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也不一样。按照所筹资金的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按照权益性质不同可分为股权资本和负债,负债对权益比率反映财务杠杆程度,负债比率越高,股本的收益越高,财务风险就会越大。企业负债经营就必须担负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要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益。

2投资环节

公司进行投资既可以选择投资流动资产,又可以选择投资非流动资产。企业要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投资比例,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流动资产的投资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既有增强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优点,又有获利性不足,影响资金周转的缺陷。非流动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和债券等,具有投资数额大,时间跨度长,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一旦投资正确又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3资金运营环节

目前,在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这样超储积压存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企业还必须支付大笔的保管费用,造成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在储存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善或者市场变动,市价下跌,都会令企业蒙受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使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是一些企业常用的销售方式,是客户提前从企业拿到产品进行销售,而后根据销售情况,再向企业支付货款的形式。企业为扩大销售渠道,有时会在未详细了解客户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就允诺客户,盲目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失控,很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利润分配环节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分配企业的盈利,这就要求企业的分配政策既要顾及股东的利益又要满足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既有复杂多变的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因素,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才能在生产经营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1外部原因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的影响和行业背景。

2内部原因

虽然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2.1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构成。目前,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不合理,或者负债规模过大,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或者举债比例很小,再生产能力不足,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2投资决策不合理

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造成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2.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要涵盖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制度,避免财务漏洞的产生。

2.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财务人员需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规避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1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要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测未来的盈亏状况,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规避风险,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2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化解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运营分析控制

及时纠偏建立健全企业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综合运用投融资、生产、购销、财务等信息,运用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在此基础上,掌握企业运营的效率及效果,并对运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查明原因,对照企业全面预算进行纠偏,加以改进,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4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无法消除也无法回避,它与收益并存,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企业要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加强对筹资、投资等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5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本身具有综合性,故财务风险决策科学化、合理化就成为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及时识别、预测、科学分析各种财务风险,采用合理的方法控制、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实现企业预期目标。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应包括决策内容、决策机构等。

四结语

第6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税务风险 比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活动也面临着相当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获得开展财务活动所需的全部信息,使得其财务活动成果也充满了风险,日益突出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纵观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财务风险而陷入各种经营危机的大型集团企业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日本的山一证券、韩国的韩宝集团、加拿大的伊顿商业集团以及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等都因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而陷入财务危机。

除财务风险外,企业税务风险问题也成为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法制建设尚待完善,企业在调节财务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与税法相悖的行为,既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税务风险。近年来因涉税而导致破产的案例并不鲜见,税务风险激增不仅应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还应将税务风险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之中以便进行系统研究。企业风险中最为常见就是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将这两种风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防范,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

二、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企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含资金筹集、投入、耗费、收回、分配等具体活动,由此从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角度,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资金筹集风险)和投资风险(资金投入、耗费和收回风险)两大类。其中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因宏观经济环境和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或筹资来源、期限、币种等结构因素而使企业的预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不确定性。从资金来源角度,筹资风险可分为股权筹资风险(发行股票时因筹资成本、发行数量与时机等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和债务筹资风险(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而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预期财务成果与实际财务结果间存在差异,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不同的投资对象面临着不同的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具体是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的投资不科学合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如流动资产投资风险中的应收账款风险和存货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具体是指企业将实物或资金购买有价证券或投资于其他经济组织后因市场环境变化、被投资方经营不利等原因使得企业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差异的风险,如有价证券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利弊双重性、财务全面性、相对性等显著特征。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含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及其他风险。其中纳税程序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程序过程中没有符合税法相关规定,出现少纳税、应纳未纳税行为从而面临税收罚款、回收滞纳金、刑罚、声誉损害等风险,或是没有准确适用税法,造成多纳税款从而增加企业负担的风险。如税务账务处理风险、未及时办理税前扣除申请及备案风险。纳税申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少报、多报、不报或不及时报等未正确遵守税法而致使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除上述风险外,企业还可能面临纳税评估、特别纳税调整等其他风险。税务风险具有主观性、必然性、日常性等显著特征。

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都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两者必然具备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个一般特征,除此之外,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特征一致性还体现在两种风险与两种风险收益的相对性,即依据“风险与收益均衡”规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均衡关系。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最明显的差异则体现在前者有较强的客观性,后者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运动的必然产物,其风险成因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客观存在,而税务风险来源于税收立法层面和税收行政方面不同主体对税收制度的不同理解,不同主体的主观差异性决定了税务风险的主观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7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评价

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步确立,风险也相伴而生,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如果对财务风险管理不善,就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引发财务危机。近两年,我国会计以至整个管理领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需求日益强烈,正确有效地识别、处理和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从本质上讲,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有力手段,因此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势在必行。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2.1客观性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环境或客观条件变化的产物。

2.2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风险。对于不确定性的控制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

2.3可度量性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可以用数学尤其是概率统计等科学方法来度量。如果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够度量,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也就无从谈起。

2.4双重性

企业财务风险,既有损失的一面,又有收益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避免风险损失。

2.5全面性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从全局出发,既要探寻各种财务活动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表征及度量和控制方法,又要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进行全面管理,同时正确地权衡企业各种财务关系。

3、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二、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1、风险意识淡薄

之前我们说过,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有财务活动,财务风险就必然存在。在现实的会计实务中,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忽略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风险意识缺乏,片面的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得当,财务风险就不会产生,这是风险意识淡薄的表现。

2、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活动外部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于企业来讲,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难以预见的,因此,就会产生财务风险。

3、内部财务关系复杂

内部财务关系复杂,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内部原因。企业财务活动会涉及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遍布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部门之间,在资金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混乱现象。

4、筹资决策失误

4.1筹资规模不当

企业筹资规模的选择不当,会直接引发财务风险。企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投资规模大,则筹资就要多,投资规模小,则筹资就要少。倘若投资规模大,而筹入资金过少,企业就可能因此而失去良好的获利机会,被迫将已经投资在建的项目停建,这样企业就无法获取预期的收益,甚至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与此相反,如果投资规模小,而企业筹入的债务资金过多,企业自身又不能合理充分支配和运用这些资金,就会造成资金闲置,不但企业的获利不会增加,反而企业资金成本会增加,这就会引发财务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财务危机。

4.2资金来源结构不当

资金来源结构不当指的是,企业筹资总额中,因为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不恰当,对企业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借入资金的比例越大,资产的负债率就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因而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偏差,而未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就会出现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甚至会因不能偿债而破产。

4.3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

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商业信用、融资租赁、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会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选择不正确,就会增加企业额外费用,减少企业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引发财务风险。

4.4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

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债务期限结构的安排是否恰当,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若不能合理安排负债的期限结构,就会令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加大。例如,企业举借大量的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的时候,由于还没有到投资的回收期,难以筹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情形很可能会出现,由此就会引发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破产。

三、如何将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只能依靠对有限资料和信息的分析整合,这样的决策,势必有风险,所以,企业要建立投资风险机制。通常来讲,任何投资活动,都是具有某种风险的资本投入,而在投资收益中,又都相应包含了风险报酬的成分在内。投资的风险程度高,相应的取得的收益较高,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高风险,都能换来高收益。投资者只能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开展投资活动。投资者可接受的风险范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权衡收益与风险的结果。权衡收益与风险,就是利用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价和选择投资机会的一种决策方法。显而易见,在合理确定负债经营规模,和形成合理化经营预期方面,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2、优化资本结构

资本是企业的血脉,企业不可能脱离资金而运转。企业的偿债风险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资本风险大小。在确定资产规模时,要考虑到: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等因素。

3、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在信息时代,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就应当建立一套实时的风险评估体系,甚至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在风险来临时,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在风险未发生时,也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企业要建立:财务信息收集系统、财务预测系统、财务预警判别系统、财务警报系统、财务对策子系统等。通过建立完整、规范化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即将面对的财务风险,做出科学预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科学予以解决。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6

[2]刘丹丹,于研,陈勇.风险值概论[M].上海:上海财务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所谓的财务风险,也被称为融资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对企业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未来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财务活动是企业生存的基本体现,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因此,企业各个环节中都有存在风险的可能。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来说,从狭义上来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损失;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除了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外,还可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一定的机遇。根据风险来源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五类,即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存货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监督,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低下,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安全造成威胁。另外,一些集团企业中,由于企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导致母子公司之间发生财务纠纷,对企业整体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

一些中小企业对资源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往往在销售环节放置过多的资源,关注短期经济收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容易导致资金投入过量,给企业资金带来严重的风险。加上如果企业对成本控制出现偏差,很可能导致短期投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对企业下一步的投资项目发展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较强,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就容易导致企业外部经济紧缩,企业整体的资金面临紧张局面,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中小企业财务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初具规模后,企业经营者就想着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能力,主观盲目性较强,做出极端的错误决策。另外,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查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四)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财务风险控制仅仅靠企业会计实施,会计部门财务预测以及财务风险功能严重缺失,加上企业会计制度缺乏合理性,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都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笔者基于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借鉴。

(一)强化中小企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资产流动性

为了加强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强化企业的资产管理,重点做好现金流管理工作。企业现金流持有量的多少,对企业资产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持有的现金流过多,就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过于保守,没有把握住发展的机会;如果现金流持有量过少,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企业发生资金紧张现象。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从长远利益出发,控制好企业持有的现金流量,确保企业具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第一,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发挥管理艺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第二,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素质,对财务风险、漏洞等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第三,不仅是企业领导层,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乃至于全体企业员工来说,都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财务意识,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全面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优化企业投资,准确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在投资前,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确定一个明确的范围,确保企业优势的发挥;其次,在投资决策前,需要对投资项目市场份额、市场前景以及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同时做好必要的市场调研等,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确保发挥自身优势;再次,需要确保投资项目在未来市场环境中能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确保企业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最后,需要对投资时间、投资品种进行严格控制,投资周期越长,存在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发展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主观投资、经验投资是导致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会大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除了找准市场定位外,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还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体系。将投资项目进行量化指标预测,继而制定出最佳的企业投资方案。严格的按照投资方案进行生产与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上述措施外,中小企业还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应对汇率浮动对企业造成的风险进行规避。具体的规避手段包括合同货币的合理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保值操作、经营多原化、财务多元化,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通过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

四、结束语

第9篇: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现状;对策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况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管理和控制企业资金往来的重要活动。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财务控制是首当其冲的表现形式。一个良好的企业内控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和日常财务会计的信息,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有序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规划方面的能力,最终做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企业财务内控的功能

企业财务内控在公司治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跟企业财务内控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分不开,在公司具体运营中,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保证企业财务工作顺利进行。企业财务内控是一项计划性和技术性并重的工作。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全面分析,提供给企业财务管理合理准确的数据信息,可以使每次的评估做到有效性和针对性,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最大程度为企业财务管理“保驾护航”。

2 独立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特别是财务内控管理部门要求与其他部门严格区分开来,以保证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可以保证财务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企业的组成部门都要与“钱”打交道,这更需要保持财务部门的独立性。通过财务内控管理的形式,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给予各部门财务方面一些中肯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3 、财务工作方式的优化与升级。以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会计等核算型,这不仅造成工作量的繁重,效率也不高,错误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横空出世,使财务工作的模式开始逐步转型。财务内控体系更侧重于管理和优化,诸多财务信息已经在财务内控体系中可以找到,财务人员只需及时地对财务信息进行核实和分析,就能得到相应地信息和数据。继而为企业的工作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避免或较少潜在的财务风险。这也是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财务内控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普及度还不高,真正在企业中的执行力度不广,原始的“会计记账法”在中小企业还广泛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财务内控与公司规模相悖

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内控越健全。例如,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那么多财力和机构来施行财务内控制度,很难做到对财务的全面控制。即使能够建立一定规模的财务内控,可能仅仅出于保护财务信息和财务安全的目的,至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长远规划可能很难涉及到。

(二)财务内控组织机构的不健全

通常,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相应高管组成了一个企业的基本结构。但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董事会及高管权力过于集中,交叉管理和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财务部门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至雇佣几个会计就组成了财务部门,或者会计直接兼任内控工作,这种趋势长期以往,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更是遥不可及,企业实现财务控制就成了一句空话。即使有些大型企业建立了健全的财务部门和财务内控科室,某些领导权力的过于“庞大”,也使财务内控形同虚设。

(三)财务内控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

财务工作是关乎企业直接经济效益的核心,因此企业内控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来管理和操作。专业人才可以更快了解公司财务制度,执行力也更强。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人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或者仅仅懂得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这对构建财务内控体系是极为不利的。还有的内控人员思想僵化,理念无法与时俱进,仅仅了解简单的算帐和记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出纳”和“会计”是不够用的,内控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基本常识,还应该了解财务方面的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有效地监督

对财务内控监督不力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内部负责审计或监督的部门人员素养偏低,无法做到时时监督,事事监督;第二,企业监督人员受到企业行政部门的制约,企业的监督无法做到独立自主;第三,企业监督大多是“事后法”,没有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做不到防患于未然;第四,缺乏有效地外部监督,例如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等。

三、构建企业内控体系的对策

(一)设置专门的的审计部门或科室

保证企业财务内控部门的独立性,就必须设置有一定权威性和独立性的部门。同时,企业应制定相关规定,限制企业行政部门对以上部门的干预,使企业内控部门能都够独立自主地制定财务计划并监督财务计划在各个部门的运行,规范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完善企业的自我约束制度,最大程度为企业财务管理“添砖加瓦”。

(二)努力提升财务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在具体财务工作中集中表现为内控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应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凡事应以公司的利益为核心,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品质,杜绝“权力寻租”的现象的产生。其次,加大内控人员业主素质的培训。企业内控体系的建构,必须依靠一批业务熟练,理念创新的工作人员。内控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和会计基本知识,还应该熟悉和财务内控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之中。

(三)健全企业监督体系

企业财务内控工作是企业日常性的工作方式之一,它不仅和资金打交道,还和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交集。建立健全对企财务业内控部门的监督,可以有效限制其“财政大权”,提高执行力和财务工作的效率。有条件的企业,可在企业内部设立实现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机构,加强对财务内控工作的全面即时性监督。这更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健全监督体系,要把事前监督的核实,事中监督的审查和事后监督的反馈三方面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减少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促进企业有序而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显重要,这种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企业管理层加大对财务内控的关注和投入,逐步重视财务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合力,如此做法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准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催化剂”。笔者相信,企业财务内控必然有一个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水源.关于目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5).

[2]邓慧丽.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辽宁经济,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