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庭筠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来源:文章屋网 )
论文关键词:运用关联理论,大学听力教学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取得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还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的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一.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言语交际、认知有关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以及教学界等其他领域带来较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人类语言交际的解释关键在于关联。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即说话人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过程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理解是按照相关性的原则进行的,要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先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然后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关联理试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交际双发各自的谈话意图会被对方识别?为什么交际双方配合得如此自然,既能产生话语,又能识别对方的话语?答案就是:交际双方说话就是让对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第二,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发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的格式,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是说要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
听力理解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言语声波在听者的耳蜗内转变为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听觉神经把讯号传到听觉语言中枢,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辨别和分类。大脑把这些信号转化成有意义的单位,运用已存储的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解释。同时利用一些非语言性知识(背景知识,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等等),去思考、假设、预测,并验证和随时修改假设,寻找最佳关联,从而准确理解说话话人的意图,成功地进行交际。Rost是最早提出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听力理解模式的学者之一。他提到听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有选择地听话语的。Rost(1990)根据关联理论提出了关联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并将之归纳为4个重叠且相互依赖的听力理解阶段: (1)听者激活理解话语所需的可能的知识; (2)听者有选择地听话语,同时通过语音、句法、词汇分析揭开话语的命题含义; (3)听者给话语提供一个可能的语用含义; (4)听者把已释义的命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层级表征并把它们存在长时记忆里小论文免费论文下载。从Rost的模式可看出,听力理解是一个既涉及到利用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自下而上的处理,又涉及到运用背景知识并结合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自上而下的处理的认知心理过程,最终目的就是寻找关联链,揭开话语的语用含义。言语交际基本上是一个涉及明示---推理的合作过程。听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有选择地听话语的.这种有选择地听话语,是以最佳关联性为原则的,即选择最相关的语境要素组成语境。完成对话语的解释。所以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的语境要素进行推理的能力对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听力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概括和预测等能力。教师可以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有系统、有重点的听力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教师应扩大信息输入面,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听到新信息最终都要和头脑里已有知识发生作用,寻找关联性,才能理解。学生知识越丰富,大脑进行推理判断所要的时间越短,判断越准确。如,“Little Mary i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 “The Apple of one's eye”的字面意思是“某人眼里的苹果”,在这里,“apple”指的是“瞳孔,眼珠”。瞳孔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的格式,失去瞳孔,就变成了瞎子。所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它来自《旧约.申命记》(Deuteronomy)第32章“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里的瞳人。”但如果不明其摘要特别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课堂上使用的听力材料应与学生有适当程度的相关性。最好是选择真实的视频听力材料。另外,听与说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通的。听力课堂上还应注意加强听说相结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变听与说脱节的情况。老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外面对面的英语听、说练习,使学生的听说技能相互促进。这不仅有助于交际者熟悉各种词、句的不同用途,还有助于提高通过明示行为推理其背后意图的能力。简言之,英语听力实际上是一个根据关联理论,结合语境假设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三. 总结
关联理论指导听力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转变,关联理论能将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其理解能力,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Rost.M.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M ]. London: Longman,1990 .[2]Rost M. Introducing Listening [M ]. London: Penguin, 1994.
[3杜福兴.也谈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5(03).
[4]胡觉明.听力理解中的意图推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5]何自然,等.关联论.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冉永平,何自然.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许是内心苦闷的沉积,她再也无法忍受了.
绿翘.她乖俏可人的贴身丫鬟.
李亿.她满心挂念的相思情郎.
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十指相扣,缠缠绵绵.
温庭筠.她自幼倾慕的诗人.
温庭筠.她尊敬仰慕的师父.
温庭筠.她.深深爱慕的男子.
然而, 温庭筠却不接受她.他可以教她作诗,却不能与她相爱.
她明白.已二十六岁的她与十三岁的绿翘已不能相比.
她的咸宜观也是气愤之作.这样一个女子,太过知性,太易冲动,误了自己的一生,毁了自己的一生.
她本该拥有美好的未来.或许,她也会成为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之一.或许,她也会一生清白,干干净净直至入棺.
可她不甘心.她要全长安的男人为她疯狂,为她癫痴!
那是绿翘,李亿带给她的伤.
那是温庭筠带给她的痛.
众人言她放荡,亦有人为她悲悯,言她一生悲凉.
或许,她是个勇敢的女子.
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放弃一生.
她杀了绿翘.有时,太过知性,亦太无忍性.
头落地的那一刻.她看到了他的眼泪.
是他.他的温飞卿.人群中,他跪地而泣.
1、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2、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数量位列第4。
3、杜牧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於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翁方纲 诗学理论 雅俗观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29-01
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雅俗关系有着丰富的理解,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钟嵘《诗品序》云:“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古人以朱为正色,以紫为杂色,比喻正与偏两者之间的斗争关系。唐代殷瑶《河岳英灵集序》云:“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雅体”即正体,“鄙体”即俗体。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绝句》云:“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呒好问笃信儒家诗教理论,要求语言合乎“雅正”、“纯正”的标准。明代陈献章:“作诗当雅第一,忌俗与弱。予尝爱看子美、后山等诗,盖喜其雅健也。”清代诗人张笃庆:“诗,雅道也。”由此可见,雅是古人普遍遵守的规范。
翁方纲作为学者型诗人,做诗与论诗都注重对“雅”的追求;体现覃溪这一审美准则的,是《石洲诗话》中对“伧气”、“伧俚”、“伧俗”的批驳。据笔者粗略统计,《石洲诗话》中关于“伧气”、“伧俚”、“伧俗”的论述有二十多处;“伧”即俗,与“雅正”相对。
一、诗歌用语的雅正
(一)反对用语直白、粗直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云:‘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奠相忘。’顾况《弃妇词》乃云:‘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今日辞君去,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直致而又带伧气,可谓点金成铁。”
在翁方纲看来,唐朝诗人顾况的《弃妇词》与“乐府双璧”之一的《为焦仲卿妻作》相比而言,虽然顾诗化用古语,但用语却过于直白而带有俗气,远远不如原诗用语平实有韵味。
“诗以温柔敦厚为教,必不可直以粗硬为之。……外此则如东野、玉川诸制,皆酸寒幽涩,令人不耐卒读。刘叉《冰柱》、《雪车》二诗,尤为粗直伧俚。”
覃溪认同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原则,主张用语温正平和,但反对用语粗直无味。唐朝诗人刘叉著有《冰柱》、《雪车》两首诗歌,这两篇作品多用生僻字,总是让人产生“怪诞”之感,历来被评为险怪诗作的代表。翁方纲认为诸如此类的诗歌作品是粗俗不雅的。
(二)反对用语孱弱、浓艳不雅
“欧公谓:‘苏子美笔力豪俊,以超迈横绝为奇。’刘后村亦谓:‘苏子美歌行雄放。’今观其诗殊不称,似尚不免于孱气伧气。未可与梅诗例视。”
欧阳修、刘克庄认为苏舜钦(字子美)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雄放豪迈,但翁方纲却持反对观点,他认为苏舜钦的诗歌用语过于孱弱,导致伧俗不雅,不能与梅尧臣相提并论。
对诗歌用语浓艳、纤巧的诗作,翁方纲同样加以批驳。“飞卿七古调子元好,即如《湖阴词》等曲,即阮亭先生之音节所本也。然飞卿多作不可解语。且同一浓丽,而较之长吉,觉有伧气,此非大雅之作也。”
“飞卿”指的是唐朝诗人温庭筠,“长吉”指的是李贺。温庭筠写诗效法李贺,其诗歌风格浓艳,具有李贺诗歌风格的特征。但翁方纲认为温庭筠诗歌的浓丽与李贺相比较,只是外表华丽,气格却流于孱弱,导致伧俗不雅。
二、诗歌艺术手法的雅正
“刘宾客之能事,全在《竹枝词》。至于铺陈排比,辄有伧俗之气。”要想理解翁方纲对刘禹锡的这一评论,我们还必须弄清楚“铺陈排比”的含义。在《石洲诗话》卷一中,翁方纲论述到:“诗家之难,转不难于妙悟,而实难于铺陈终始,排比声律,此非有兼人之力,万夫之勇者,弗能当也。”“铺陈终始”是指诗歌内容的组织,“排比声律”是指诗歌用韵,而这两方面的成功开展必须依靠恰当的艺术手法,因此,翁方纲在这里论述的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问题。那么,“至于铺陈排比,辄有伧俗之气”是指刘禹锡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达不到雅正的要求。
三、诗风的雅正
翁方纲注重诗歌风格的雅正,尤其反对那种狂妄自大的诗风,这一点体现在对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批评之中。
“诚斋屡用辘轳进退格,实是可厌。至云:‘尤萧范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牵白石作先锋。’叫嚣伧俚之声,令人掩耳不欲闻。”
翁方纲认为杨万里《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一诗中的前四句把诗坛比作疆场,使用诸如“拜”、“牵”之类不雅的文字,使得诗歌充盈着“叫嚣”之气,导致诗风伧俚不雅,令人厌恶。
“石湖、诚斋,皆非高格。独以同时笔墨,皆极酣恣,故遂得抗颜与放翁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做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其实石湖虽只平淡,尚有近雅之处。不过体不高,神不远耳。若诚斋以轻儇佻巧之音,作剑拔弩张之态,阅至十首以外,辄令人厌不欲观,此真诗家之魔障。”
通过对杨万里与范成大(石湖)的比较,翁方纲认为范成大的诗作虽然平淡,但尚有雅正可言;而杨万里的诗歌却流露出一种叫嚣、狂放之气,不令人耐读。在翁方纲看来,这种种狂放、狂妄自大的诗风,是诗歌创作的大忌。
四、选材的雅正
翁方纲对雅的重视,还表现一个方面,即他认为在编选诗歌集时,要注重选材的雅正。这一点很好理解,诗歌作品既然有雅、俗之分,那么诗歌选集固然要挑选那些雅正的诗作。在《石洲诗话》中,覃溪多次批评清代吴孟举所编选的《宋诗钞》,认为吴盂举选材不够雅正。
“逢源诗学韩、孟,肌理亦粗。而吴钞乃谓其高远过于安石。大抵吴钞不避粗犷,不分雅俗,不择浅深耳。”
“逢源”是宋朝诗人王令,王令的诗受韩愈、盂郊的影响较深。但是,在翁方纲看来,王令的艺术手法过于粗疏,达不到雅正的标准,而吴孟举却认为王令超过王安石,因此,翁方纲认为吴孟举没有严格按照雅正的标准编选《宋诗钞》。
“顾秀野《元百家诗》,体裁洁净,胜于吴孟举《宋诗钞》远矣。犹嫌未尽审别雅俗耳。如关系史事,及可备考证者,自不应概以文词工拙相绳。”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将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作一横向比较,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为以后的复习迎考提供参考依据和复习建议。
二、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特点。
1,诗歌品类。古代诗歌本应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诗、唐诗、宋诗、唐宋词、元曲、元明清诗歌。对照2012年17套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命题所选诗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的诗作(含词),偶尔也选用金元诗歌,明清诗歌则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今年没有选用(以前偶有选录)。这是因为,在文学史上,人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繁盛与巅峰。
2.作者情况。高考选用的诗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则是十分陌生的。从2012年高考所选18首诗歌(浙江卷是两首诗)来看,张九龄、贾岛、温庭筠、杨万里、秦观、晏几道、元好问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补之、李益、张耒、李纲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銮、王寂、白珽、曹伯启则是我们不熟悉的作家。总体看来,熟悉的作家还是多一些。
3.题量分值。一般设2个小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试卷中设了3个小题。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庆卷和福建卷),广东卷和浙江卷均为7分,全国课标卷和辽宁卷均为11分,江苏卷则为10分。
4.诗歌内容。高考命题选用的一般是中学生没有接触到的诗歌或者出现在课本、读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内容就显得陌生而新鲜,这样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选拔。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共有两首,我们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结果江苏卷却选了其第一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从2012年高考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远怀人。如全国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及江苏卷温庭筠的《梦江南》。
(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3)羁旅愁情。如山东卷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启的《子规》。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
(5)风物写真。如广东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国大纲卷修睦的《落叶》、北京卷金銮的《柳堤》、天津卷杨万里的《野菊》、浙江卷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
(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的《望江南》。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举18首诗歌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包括描写和抒情两大类型;
①描写。如全国大纲卷《落叶》第1小题涉及角度变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题涉及动静结合,广东卷《余杭四月》第1小题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虚实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苏卷《梦江南》和辽宁卷《初见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现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松立与叶落的对比,全国课标卷《思远人》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的映衬、四川卷《子规》的烘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衬托与对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衬托,等等。
(3)修辞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的拟人,重庆卷《鹧鸪天》中“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比拟。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红光里涌银山”的通感和比拟,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中“边雪藏行径”的拟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比喻和比拟,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医春寒”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中“爱惜芳心莫轻吐”的比喻和比拟,辽宁卷《初见嵩山》中“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拟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还有几道涉及赏析语言的题目,属于“炼字”型。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四川卷《子规》赏析第二联中的“空”字的韵味,等等。
6.亮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比较鉴赏。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的湖北卷将刘敞《登城》与苏轼《望湖楼晚景》进行比较,2012年的江西卷比较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教材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2012年浙江卷则比较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异同。
(2)探究。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思远人》第2小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西卷的比较鉴赏也可看作是探究题)
(二)试题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广大考生的语文素养。江西高考命题人甚至提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思想,多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综观2012年全国17套题的诗歌鉴赏题目,笔者发现,这种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所命试题也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方方面面,考点分布均匀,题目难易适中,答案简明规范,题量和分值较为合理。而比较鉴赏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则是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一大亮点,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注意。
尽管命题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考生的实际阅读鉴赏水平还是比较低。以2012年江西卷为例,第(1)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98分,第(2)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67分,累加起来平均只有3.65分。可见,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咏柳》(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凉州词》(唐代)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越调】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
关键词:韦庄;词;情的积淀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文人,诗词创作都很杰出,然正史无传。关于韦庄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其作品校注本、研究专著、年谱均已面世,且版本较多。
韦庄以六十六岁入蜀为分水岭,入蜀前以诗歌创作为主,入蜀后以词创作为主。从韦庄的诗歌中可以大致窥见他入蜀前的社会现状和他自己的生活轨迹:少年时无拘无束,中年时颠沛流离,目睹了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了求食求仕,漂泊于大江南北。而韦庄的词和“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词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内容大多写男女相思、离愁别恨、留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个性情感的抒发。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注重抒情的传统,这种传统集中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和音乐有不解之缘。温庭筠的伶工之词是诗和乐的再度结合,它的代言体式、应歌娱人、乐主词从的地位,使得词的主体抒情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词中最初的情感是一种不具有个性特色的类型化、普泛化的情感,并以此奠定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其中的“情”专指男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这是说温庭筠的词美在辞旬;韦庄词美入内里,情真意切,笔力也从温婉中有所摆脱:李煜的词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可见韦庄的词中已经不是单纯描写男女,也不是单纯为了娱宾遣兴,他的词中比较鲜明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王国维又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其实,在李煜之前,韦庄的词中已经开始抒发文人士大夫的个人情感,他将身之所遇,目之所及,心之所感一并付之于情,将飘零之苦,乱离之思,思乡之情,抒之于词,从而使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像诗那样成为抒发士大夫的主观情志。韦庄词中的个性化情感,除了抒发男女之情之外,还有身世之感、乡关之思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的思考。唐末五代动荡的社会现状,大半生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为韦词提供了丰厚的情感积淀。
七十五岁的生命长度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已经很长了。韦庄有长寿的福气,但是没有享福的运气。终其一生,韦庄有五分之四的时间是处在困顿窘迫、颠沛流离的状态。他出生于没落的世族,少年时居长安、下两地,“孤贫力学,才敏过人”;“疏狂不拘小节”,也有过“昔为童稚不知愁”(《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的无忧生活。但是这无拘无束的少年时代一结束,他便迎来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坎坷困顿。黄巢之乱,韦庄离开了家乡长安,为了求食求仕,开始了十几年流离颠沛的生活,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陕西、河南、山西、安徽、润州、东阳,衢州、江西、湖南、湖北,辗转飘零,颠踬困顿。尽管如此,在其艰辛曲折的人生经历中,韦庄始终未泯经世济时之志。他以志匡尧舜自许:“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闲动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表达出平定战乱,中兴唐室的志向。然而,韦庄虽然志怀远大,但是家道中落,“要路无媒”,屡试不第。晚年及第,又逢国乱,最终留仕西蜀。他的一生,虽志在功名,但是除晚年短暂的显达之外,并没有特别建树。唐末五代的乱世,让韦庄萌生了济世的情怀,但是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又注定了他的理想抱负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矛盾就使得忧时伤乱成为其诗歌的重要题材。其弟韦蔼《浣花集序》说他“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韦庄从一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出发,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社会的动荡现实。他还特别崇拜杜甫,六十七岁时,于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其作品集名为《浣花集》,其序日:“辛酉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虽芜投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成其处,非敢广其基构耳”,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杜甫的诗篇。韦庄如此钟情杜甫,是因为杜甫感时忧世的沉郁气质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对他有重要影响,他也渴望能成为杜甫那样的圣人。
韦庄大半生飘零坎坷,多在其诗中直接地抒发个人情感。入蜀以后,韦庄迎来了短暂的显达时期,这期间生活安定富足。生活的变化引起了心态的变化,韦庄的创作重心也由前期大量创作“言志”的诗转向创作应歌娱人的词。由于词婉的本质特征,加上词最初的娱宾遣兴的功能,韦庄的词难免要写男女之情。然而,生命的痕迹是不能被磨灭的。生逢乱世的切肤之痛和深厚的情感积淀,又让韦庄在词的创作中不知不觉地融入了诗“言志”的因子,这就使韦词具有了个性化的情感表现。他虽然在蜀国位极人臣,但还是常以“杜陵归客”自居,加上大半生流寓他乡,所以念念不忘故乡。《归国遥》(一)这样写道: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他在这里抒发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独之感、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以及欲归归不得的怨恨之情。紧接着《归国遥》(二)又写道: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
佳作集锦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品茗共赏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描绘了一幅初春早行图,抒发了在外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全诗的核心在于渲染晨行之“早”,但是通篇却没有出现一个“早”字。诗人巧妙地通过“鸡声” “茅店” “月” “人迹” “板桥” “霜”,这六个富有“早行”意象的名词,构筑了天尚未明、春寒料峭时旅人独自出行的冷寂的意境。这种名词组合的诗歌手法叫作“列锦”。不过这不仅不影响情感的传达,反而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景况:破晓鸡鸣、东方未明时分,山月未落而洒下清幽月光;早春地面仍被薄霜覆盖,旅人拉着马匹摇晃着铃铛走过吱呀呀的板桥,踏碾过霜痕,留下淡淡的踪迹绵延向远方。
颈联的描写继续强化了“孤”和“早”的意境。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积压在地面,车马走过沙沙作响,没有人烟。然而此时,枳树的白花已经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诗人用了 “明”字来凸显“早行”所见。
作者极力写早行,那么他匆忙出行归向何处?原来是令他魂牵梦萦的故乡杜陵。昨夜一梦,诗人梦回杜陵,梦中“凫雁满回塘”,春天到来,春江水暖,大雁都扑簌着翅膀飞回来了,在池塘中戏水。大雁归来与自己尚在漂泊的境况,温暖的梦境与现实的孤冷形成鲜明对比,让古今万千旅人读来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