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第1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一、按责任分工、时间节点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责任分工和《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五抓五治”专项行动方案》有关规定,按时报送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进度。

二、没有出现损害企业、服务对象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经济发展环境案例。

三、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复工复产和“六保六稳”有关政策,不存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

四、按时完成单位“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事项填报,政务服务事项按照省市标准规范办理,按时办理办结。

第2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发改局“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和平县发改局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对国家和省、市清理减免后保留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编制了《和平县现行行政事业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和平县现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9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3项,明确了项目名称、设立依据、收费标准等,及时在县政府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切实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确保取消、减免、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二、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目录,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为民营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指导。根据省发改委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地方性市场准入事项梳理相关工作。

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制订印发了《和平县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平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审查内容、审查方式、审查标准和保障措施。按照“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要求各镇、各单位对有关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的文件进行自我审查和存量清理,确保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建立信用联合惩戒措施清单

第3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1.紧抓合法性审查工作不放松,对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重大合同协议、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进行深度审查,针对审查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邀请区政府法律顾问参加论证,切实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2020年上半年审查区政府及区直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类重大合同10份,提出法律意见书3份。

2.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和异议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论证和调研工作,审查区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25份,出具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反馈18份,区政府的文件向市政府备案率达100%。结合我区机构改革后部分单位撤并和职能调整,对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及合法性审核机构进行了审核确认并予以公布。出台了《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3.依法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为切实做好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发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凡是与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相抵触,以及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法律规定、中央精神、时代要求的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定和做法的规范性文件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共计清理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区政府及其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22件,其中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8件,废止规范性文件4件。

(二)合法性审查工作计划

1.严格制度落实。进一步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全面落实《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和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针对部门和乡镇,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步骤,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业务指导,完善检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2.注重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能力,强化业务指导,提升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配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清单审核力度,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第4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上半年,区行政审批办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的要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提升“政务、营商、交易”三个环境,强化“组织、后勤”两个保障,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防疫+服务”两不误,全力提升政务环境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接待群众咨询97000余人次,受理各类办件298363件,办结率99.99%,其中导办、帮办、代办共计2000余件,收到锦旗40面、表扬信42封。

1.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快速行动,制定《拱墅区行政审批办关于做好一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下的行政服务工作方案》。组建“把关”、“分流”、“巡视”、“保障”四支队伍,引进“健康ETC Pro”、红外测温仪等智能设备,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打造安全有序的办事环境。

2.打好便民服务组合拳。一是推行“不见面”审批,以“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等方式有效分流大厅人流。二是建立在线服务专班,实行“线上申请、在线办理、快递送达”模式,引导群众足不出户办事。三是推出“专家挂号式”服务,“一对一”在线办公、“点对点”答疑解惑,设立为企服务热线,开展24小时“5+2”不停歇服务。

3.下好联审联办先手棋。率先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广“购车一件事服务”,纳税人在购车环节可一站式完成交税、保险、上牌、办证等事项,实现“2分钟完成缴税、20分钟验车上牌”。

4.实现群众满意硬指标。对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各进驻单位每日对办件100%回访,做好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管理。在2020年市两率排名(3-4月)中,我区“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6.8%,满意率97%,在主城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第1名。

二、“减负+提速”齐推进,全力提升营商环境

1.全面推进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实施部门联合踏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施工许可办理“承诺制”、开展模拟审批服务,合力加快项目推进。今年以来,累计立项项目59个,涉及投资金额约284亿元;开工项目24个,竣工项目14个;累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地块16块,出让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出让金额约106亿元。开展网上中介机构服务评价125件,合同备案审批12件,申请模拟审批项目14个。

2.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开办企业自助服务角”,统一标识,升级配套设施。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一窗通办、同城通办,材料压减至5份、环节压减至2个。截至目前,完成企业开业登记2232家,免费送出企业公章2378套(含同城通办),发出“同城通办”营业执照399家。

3.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在全省率先做到交地交证“零时差”,将权籍调查优化前置,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并行办理、同步完成。实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41项单套房业务转移登记全面实现60分钟办结。实现工业“标准地”首次登记即日办结,办证申请资料精简50%。今年以来,累计企业办件78件。

三、“数字+监管”促规范,全力提升交易环境

1.探索提速增效新引擎。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一件事”办理,初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零收费、零材料、零跑腿”。截至目前,建设工程进场交易项目 59个,涉及概算额34.52亿元,实现交易总额33.1605亿元,节约资金1.3595亿元。其中超过90%的项目可在60分钟内完成全部开标流程,节约时间三分之二以上。

2.开辟交易监管新路径。推行数字见证新模式,变“工作人员跑腿”为“信息跑路”,实现一人见证多个项目。通过视频远程监督,借助“物理隔离”降低对招标人、投标单位、评审专家人为干预的概率。同时,项目开标现场安排至少两名工作人员远程监管,采用两人相互见证制,使招标投标全过程更透明、公正、绿色、高效。

3.聚焦房产招租新目标。以实现“零跑”为目标,今年6月面向全区出租单位正式推行房产公开出租线上申请、在线即时审核,最大程度方便出租单位。截至目前,共计进场拍卖房产78处,成交55处,实现总成交金额2447.9万元,租期内溢价311.5726万元。

4.打造政府采购新常态。积极做好商品,特别是疫情物资的上架审核;完成我区首个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项目,实现交易额99.7483万元,我区政府采购迈上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政采云一张网协议供应商876家,一张网上架商品数161358件。

四、“严管+厚爱”两手抓,强化服务保障

1.完善政务监察。进一步发挥政务智慧服务(监察)中心在效能监察、电话回访、业务咨询等方面作用,实现对各窗口服务情况的全面掌握、统一协调。截至目前,累计接受电话咨询19150人次,引导(指导)群众网上办10041人次。

2.健全考评机制。修改完善《窗口管理评估细则》、《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评估细则》、《评优办法》等文件,加大考核力度。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持续开展作风效能整治督查活动,加大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

3.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心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物业、午餐等保障工作,将服务工作落细、落实,全力营造安全舒心的服务氛围。

五、“党建+群团”聚合力,强化组织保障

1.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进性,疫情期间机关支部共计出动党员204人次,增援社区防疫工作,累计志愿服务近2800小时。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子成员带头“一对一”服务企业,共走访服务企业27家,为企业上门服务35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15个,收集疑难问题5个,提交专班协调问题8个。

2.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学习强国、西湖先锋APP学习,利用审管通平台,开辟党员之家专栏,展示每期党课内容,建立学习资料、每日朗读、先锋红小二等板块,上传党内规章制度、各类学习音频、先进事迹等,依托信息化打通进驻人员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带动群团共建。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升中心凝聚力。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立足本职工作开展技能竞赛;为加强中心“家文化”建设,开展瑜伽健身、包粽子迎端午等活动,营造团结和谐、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区行政审批办将根据“战疫情、促发展”总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六大专项行动”、“补短争先、提质增效”攻坚活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点工作,对标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

1.明确主攻方向,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接入政务服务2.0平台;推出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智能“秒办”;通过“移动办”“自助机办”“不见面审批”,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推进省级41件“一件事”事项落地应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二是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确保“全覆盖、零许可、数字化、强监管”。三是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依托投资项目3.0系统,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验收“最多80天”。推进施工图自审备案制,落实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

2.围绕便民利企,推进服务提档升级。加快智慧政务大厅3.0系统建设,在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后,统筹推进全区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取号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取号信息系统共享,全区政务大厅“一次刷脸、全域通办”。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取号,实现“在家取号、到点办理”。

3.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交易便捷高效。分步落实远程异地评标室建设,借助“1+N”主副场评标,探索远程异地评标,借助电子监察系统为查处围标串标提供数据依据,净化拱墅招投标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国有房产线上招租,逐步实现我区房产招租各环节电子化。优化政府采购供应商审核流程,加速供应商入驻政采云平台、一张网协议审核及商品上架。

第5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abai”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六“更”要求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近日,淮阴区行政审批局召开政务服务系统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全面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科学谋划新的一年工作思路,动员全系统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力推动淮阴区政务服务再上新台阶。大会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窗口和涌现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行政审批局局长徐建对淮阴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做好2021年的政务服务工作提出六“更”要求:

一是实现营商环境更优化,聚焦营商便利度“全省前列”的进位目标,全力助推淮阴高质量发展走前列,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是实现政务服务更阳光,持续推进“周末预约不打烊”服务,拓展“敬手杖”敬老助弱品牌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办事体验。

三是便民热线“三率”指标更靠前,推行“重点承办单位热线轮岗学习会办”制度,建立便民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协调解决疑难复杂热线问题。

四是代办服务更优质,进一步优化项目代办,明确责任,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挂图作战,压紧压实代办人员的工作责任,不断提高代办工作能力与水平。

五是监管工作更有效,强化“互联网+监管”工作,统一解决平台操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工作有力推进。

六是审改工作更有力,围绕深化改革谋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在新前景下谋划好政务服务转型升级新课程,继续协调好各审改部门做好权力“瘦身”工作,落实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措施,削减企业和群众办事负累。

第6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胡杨大哥”为你整理了这篇商务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商务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谋划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在潘集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先进位,多次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商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和淮南市市级文明单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现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我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主要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好于预期。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2亿元,同比下降20.1%。

二是外贸进出口额。2020年1-8月(官方数据只反馈到8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993.32万美元,同比增长659.1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位。预计全年可完成2600万美元,可超额完成全年2500万美元目标任务。

三是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020年1-10月,完成利用外资1940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1850万美元目标任务。

四是引进市外资金。1-10月份引进市外资金项目资金44.0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4.75%,高于序时进度1.4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引进市外资金52.8亿元。

五是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1-10月份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资金34.4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6.12%,高于序时进度2.7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41亿元。

六是新开工项目数。1-10月份新开工工业招商项目9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招商项目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其他产业类招商项目:1-10月份新开工亿元以上其他产业类招商项目3个。

2020年,全区商务和招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回顾过去五年,我区的商务和招商事业稳步发展,全方位推进。

五年来,经济指标显著提高。全区累计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7亿元,居民消费日益提升。外贸进出口预计累计实现4800万美元,外贸总量稳步提升。预计累计实现外商直接投资8660万美元,外资总量位居全市前列。2016-2020年预计引进内资达311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达14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斐然。

五年来,发展基础显著夯实。一是电商发展势头强劲。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为抓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全区建成村级电商网点31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2个,示范企业2个,示范品牌4个,示范网点4个。组织开展电商培训1001人次,其中贫困户66人次。累计争取省、市电商奖励资金扶持142.4万元。二是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计划,新建、改造菜市场5个,充分保障我区“菜篮子”工程稳定。加油站建设提速,我区运营的11座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和地下油罐双层罐改造工作。三是是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狠抓商务系统内市场、商场、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市场巡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渠道。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圆满保障了疫情期间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

五年来,发展后劲显著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上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次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大会、豆制品展销会等展会,积极开展招商活动。五年来,先后引进华西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淮南固废处置中心项目、正邦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三峡150MW光伏发电项目、阳光浮体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潘集区选煤厂项目、皖江物流综合码头项目、年产26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潘集电厂项目、煤电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年产8000万平方米瓦楞纸板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源泉”。

二、十四五期间项目谋划

1.万盛阳光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由淮南市万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我区珠江路北侧、经五路东侧、黄河路南侧,占地77.45亩,总投资2亿元,其中商业部分占地面积29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工程8000万元,装修近2000万元),建设6层酒店一幢(一、二层为商铺,三至六层为酒店),二层市内农贸市场一幢,三层商铺一幢,配套社区服务等。

2.北城市场开发项目:该项目由鑫马集团投资建设,选址在潘集区黄山北路东侧,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41亩,建设商住一体商业综合体项目。

3.豆腐文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2018年8月份市产发集团斥资3.48亿元投资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86亩,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竣工,设置五大功能区:生产加工区、物流配送区、产品研发区、休闲观光区、公共服务区。建设标准化厂房面积约12万平方米,产业园分两期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蒸气管网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4月份全部建成。拟引进有资质的运营管理企业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倾力打造集豆制品加工、销售、研发和观光为一体的工业游项目。

4.淮南粮油物流园项目:立足潘集区现有农业优势,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在平圩镇建设集仓储物流、粮食加工、循环养殖、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000亩,其中仓储物流、生产加工核心区域110亩。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生产+加工+科技”模式。

5.淮南潘集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由北京中农国发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选址在松江路以北、珠江路以南、泥河路以西、贺疃路以东范围,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总建设规模18万平方米。本项目规划交易板块、农副产品加工板块、物流配送板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板块、商业配套板块、运营保障板块六大核心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招商机制,试行政府购买招商服务,建立中介招商服务奖励机制,开展委托招商。完善招商顾问制度,加强与一些驻外机构、咨询公司中介机构、龙头企业等的合作,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实行产业链招商。鼓励我区龙头企业通过主导产品上下游链接,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项目。

二是壮大招商引资力量。坚持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任用干部,强化招商工作部门的职能,加强招商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把全区优秀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来,努力建设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队伍。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强化亲商爱商意识。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积极联系市政务中心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窗口,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压缩项目备案、立项、环评、安评、土地规划等项目行政审批时间,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全程代办制,为企业提供接洽、联系、申请、办结等全流程精准化的免费服务,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跟踪解决疑难问题,不断塑造潘集区优良营商环境的形象,化被动为主动,逐步从“政策招商”转变为“环境招商”。

四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及时传达省、市外贸发展扶持政策,组织外贸企业的员工参加省、市商务部门关于外贸外资业务的培训和知识讲座,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极组织鼓励辖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参加涉外博览会,扩大外贸进出口贸易。大力培育发展出口企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壮大出口队伍,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发掘,加快外贸进出口企业孵化进度,尽快实现进出口实绩,提高外贸增长点。

五是不断提升消费水平。加快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升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产品,努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新型消费业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农村群众消费方便安全,大力促进消费增长。

六是持续培育限上企业。对全区已符合限上条件的限下商贸流通企业逐户走访动员,促其积极申报,转化为限上企业。同时做好培育限上企业的业务指导及服务工作,对培育成熟的企业,与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协调,将按照限上企业申报标准及时间节点,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十三五期间,已

七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认真排查商贸领域环保和安全隐患,推动商贸领域环保和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加强商贸安全宣传培训演习工作,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自查和隐患整改,严防踩踏和火灾等恶性事件发,确保全年商贸领域无事故。

八是继续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重点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电商化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四、“十三五”期间省级以上荣誉

2018年7月,我区荣获安徽省商务厅颁发的“兴农扶贫先进单位”。

第7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是我从事会计经理岗位工作的第二年,在运营管理部和支行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2018年上半年的柜面会计核算、风险防控、业务培训、技能练习等工作,确保支行会计工作健康、合规开展,现对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做好年终决算后结核对及资料归档工作

组织2017年年终决算的后续核对工作,将年终决算资料梳理归档,对2017年登记薄及各类资料进行装订归档,并及时上交分行运营管理部集中保管;

2、对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进行补收及录入

根据上级行的要求,我行对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进行补收,因数量较多,将上级行下发的数据下发至每位员工,并督促柜员按进度进行催收,对批量开卡的客户,我行组织上门进行集中补收,提高了补收的效率,按时完成了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的补录工作;

3、落实优化企业开户服务自查整改及宣传工作

为响应人民银行号召,组织开展了优化企业开户服务工作,旨在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便利新设企业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我行积极进行开户流程梳理优化,整合开户步骤,开通小微企业开户绿色通道,提高开户效率,进企入户宣传优化企业开户服务,推动改善营商环境;

4、组织单位预留印鉴卡验印及验印记录的排查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我行柜面验印现状、防范柜面操作风险,根据上级行要求,组织对我行758户印鉴卡进行逐户验印排查,得点排查自动验印通过率不高的账户,并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南京分行,近期柜面已更换了扫描仪,逐步将自动验印通过率不高的账户进行重新建印,以提高柜面验印自动通过率,防范柜面操作风险;

5、对4名柜员进行轮岗

为符合银监监管要求,防范柜员道德风险,提高柜员综合业务能力,我行上半年对4名柜员进行了轮岗,在轮岗前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现已适应新岗位要求,柜面核算工作有序开展;

6、做好运营条线全面开展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

全面评估2017年已开展的“三三四十”等排查工作,对照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梳理本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重点评估自查是否全面深入、问题是否真实准确、整改是否及时彻底、问责是否严格到位、发现的风险是否有效化解、制度短板是否得到弥补、制度执行力是否得到加强以及当前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已完成评估及整治第一阶段工作。

7、落实人行235号文要求,推动客户身份识别

按照人行下发的《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在我行证件过期的对私和对公客户,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来柜面进行证件资料的更新,对每位来柜面办理业务的客户,先查询客户在我行系统中预留的信息是否过期,是否完整,对资料过期的客户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对一号多客户的信息进行合并。

8、加强柜员业务理论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每周四按计划进度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学习当周下发的新文件、新制度,让柜员及时更新自已的知识库,用新知识、新要求去指导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管理要求。每次学习随机指定一名柜员带领大家进行学习,提高柜员学习的参与度,增强业务学习效果,利用柜面人员学习交流群,及时转发上级行下发的各种新制度和新要求,方便柜员下班后进行学习和查找,有不懂的问题在群里进行交流讨论,激发柜员的学习热情;

9、做好每月定期核对工作

每月通过抽听录音电话,抽查监控录像、检查柜员业务办理的合规性,检查各类登记簿的保管、会计印章是否与《重要会计业务印章使用保管情况登记簿》相符、抵质押物品是否账实相符、每人保管的重要物品的核对、账户、印鉴卡的核对等,通过每月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柜面业务办理的合规性;

10、强化柜面人员管理

根据中信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人员分工的要求,制订了详细的柜面人员岗位责任制,柜员每日工作流程,对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并根据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每人的工作分工,确保工作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制定了会计差错二次考核办法,对出现差错进行二次考核,对当月无差错及做的规范的柜员进行奖励,对他行发生的差错案例及时进行分析,避免同类业务的发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一、二月份差错控制不力的情况下,后四个月差错率有了显著降低。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主要问题

1、一季度一、二月份后督差错控制不力,超过总行的万分之三的标准,

2、柜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上进心,业务办理效率有待提升,

3、对柜员的日常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发生单位印鉴卡客户联未记账,代客户保管的情况,

4、部分业务未按制度要求进行办理,如国库纸质缴款书业务及02086普通扣划业务,

5、对我行的制度文件了解不够全面,存在知识盲区。

三、2018年下半年工作重点与举措

1、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业务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管理能力。2、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员工,特别是员工思想动态的变化,多与员工进行沟通和谈心,做好带头作用,强化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多向有经验的会计经理进行学习,提升自已的培训能力和带队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充满凝聚力的柜员团队。

4、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合理的配置员工,安排工作,让他们成为业务多面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尽早适应分行4+1的工作要求。

第8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mily412”为你整理了这篇社会保险事业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七星关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按区人社局党组的安排,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任务。

第9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严格项目审批,源头防控污染

按照“轻审批、重监管”的改革方向,对于国家、省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省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污染项目,一律不批,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通过严格项目审批,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截止目前,2020年审批科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9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自行备案项目40个。审批项目总投资约130.9亿元,环保投资约1.8亿元。

(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一是严格执行环评审批豁免制度,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目录》通知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的50个小类行业不纳入环评管理,实行豁免审批。

二是积极落实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的试点范围和工作程序要求,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的17个大类44个小类行业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经企业申请、承诺,生态环境部门不再组织技术评审、评估,在收到环评文件后一个工作日内下达批文,为项目落地提速增效。

三是深入推进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联动,督促开发区完善园区规划环评,同时开展跟踪评价,为以后企业落户提供政策依据。

四是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活动,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及时跟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创优我县营商环境助推力量。

五是开展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重大风险排查工作,掌握风险点,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环境问题及时化解,不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三)配合省、市环境部门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配合省“三线一单”编制课题组完成了省级“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市级“三线一单”编制已启动,我县成立了“三线一单”编制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实行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四)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严格按照市、县“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办公室工作安排,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动态调整,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五)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

以贯彻落实“水十条”为抓手,制定了《2020年度县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制定推进计划,落实推进措施,加强调度督查。

一是夯实乡镇生活污水防治工作。2020年我县新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2个。全县已建成、整合乡镇污水处理站29座,总处理能力9500吨/天,实现了乡镇集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全覆盖。

二是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机构改革后,高度重视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2019年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2020年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开展日常督查检查工作。

三是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将“一法一条例”宣贯工作按照常态化工作管理。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首要任务,完成了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万人千吨水源地水质监测机制。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对我县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规范建设。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结合饮用水水源地实际情况完成了新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明确水源地保护的“红线”,不得逾越。

四是保障饮用水水质量安全达标工作。完善县级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断面(点位)均由市环保局统一规划设置。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两年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定期开展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例行监测工作并及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了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供水厂出水水质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信息。

五是狠抓工业园区污水防治工作。按照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要求,全面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工作。

(六)其他工作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工作,仔细谋划“十四五”重大水污染防治项目,细致制定县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细则,努力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认真办理县委、政府督办事项。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措施,继续严格项目审批,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持续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创建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2、积极配合开展市级“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真正以“三线一单”统领并指导我县经济发展。

3、继续督促园区按照规定时序做好园区规划环评及规划环评的跟踪评价工作。

4、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强化工作调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

5、深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结合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严格审批。定期开展排污口水质监测和巡查,完善“一口一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