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第1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教育也是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责任。[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接纳自己的疾病,正确认识疾病,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向患者传达积极的心理支持信息,使患者以积极的求医行为改善不良的情绪[2]。临床护理人员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成为病房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查找病房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措施,以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不足

当前临床护理编制严重不足,致使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完成基本护理工作量的同时,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实施健康教育。

1.2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部分临床护理人员深受旧护理观和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延续重治轻防的陈旧观念,对病区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防治以及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导致服务意识缺乏、教育方式单调、教育内容泛化,更无法进行积极的经验总结和合理的创新。

1.3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不足

护理健康教育是交叉性应用学科,医学、护理学、教育学、人际沟通及礼仪、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均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当前护理队伍年轻化现象较为普遍,参加工作时间短,知识面狭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参加进修及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技能老化,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1.4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经验不足

实践中采用的方式简单,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有些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内涵产生误解,将其同卫生宣教等同起来,无法针对不同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1.5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工作是由许多环节紧扣而成的,临床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遇到不同病情、不同个性的患者,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差,致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没有信任感,导致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1.6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明确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管理滞后,在人员培训、规范实施、评价标准及方法体系上均不完善,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 对策

2.1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

针对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聘用护工。护工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并严格规定护工只能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非技术性的生活护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人力资源成本,缓解护理人力配置不足的现状。

2.2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通过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主动履行护理健康教育职责,使护理人员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2.3 鼓励学习,提高技能

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知识和技能领域教育,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护理健康教育必备的技能,才能适应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职能部门要重视、支持临床护理人员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参加短期培训、学术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及自考函授班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学以致用。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房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护理人员仍需提高认识以促进护士主动宣教意识,加强学习以促进护士掌握宣教的内容[3]。

2.4掌握技巧,营造和谐

病房健康教育要实现内容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护理人员就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使患者愿意接受护理人员传递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掌握知识灌输的技巧,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如示范、讲座、交流、开展主题活动日、健康教育专栏、制作健康教育手册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5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有关职能部门应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落实责任、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周密组织实施计划,定期检查和效果评价,及时找出不足,纠正偏差,使健康教育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考核方案要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病区护理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控制,通过护理查房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发现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到每个执行者,不断改进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2.6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她们的工作热情,使她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秀梅,洪静芳,韩培华.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6.

第2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积极心理健康理念的广泛传播,全国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实践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他们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提升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状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和教育的重心是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等为任务的一门学科。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对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以及这项工作的逐渐深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突出问题。

1、缺乏针对性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普遍缺乏针对性。一是在理论研究上受西方影响较大,我们所运用的方法、技术、手段多数借鉴于甚至完全照搬欧美国家,并不适合我国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可信度低,二是在针对对象上也有偏差,有的用成人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则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三是在适用范围上,普遍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际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有的学校甚至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泛过滥,学生了无兴趣。

2、形式化倾向

目前我国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冷淡,效果并不好。

3、重调适性心理咨询,轻发展性心理辅导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放在了解决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却忽视了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走入了重调适性心理咨询,轻发展性心理辅导误区。实际上,只有通过发展性心理辅导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及时消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异常情况,帮助学生充分开发潜能,提高适应能力,更好地发展自我。

三、提升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1、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

为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来源进行分类,有意识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对新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方面适应性的调查。对男女生则放在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女生相对温和、性格内向等心理特点。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信息交流,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应加强发现问题的途径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研究,形成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学院管理干部队伍为枢纽,班级心理委员为信息源的信息网络体系。

2、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辅助活动

定期举办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讲座、开展有关知识竞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优班级评比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学院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介,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利用墙报、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即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对挫折、表达思想和情绪能力及学会各种心理求助能力。开拓网络心理咨询渠道,为学生更好地排忧解难。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公众号,建立大学生实时传送新闻的媒体,开展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游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一点点向更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发展。

3、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特殊问题的学生,工作重点应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性教育,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以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将星.论华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创新――基于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0(1):78-82.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24-126.

[3]杨莉萍,刘甜.芳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4-147.

第3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里已经比较常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与此同时,幼儿心理教育也存在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程式化,忽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儿心理教育,达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

1.2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

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

1.3 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心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只有孩子们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孩子们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的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教育,对一些思想比较自闭的幼儿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4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 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服务模式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资金、人员、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困境。针对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对策建议,给我国推进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提供借鉴。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宣传途径单调。社区居民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接收主要通过电视、报刊,以及社区宣传窗等途径。而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居民来说,一些高科技的途径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他们来说,社区所采取的一些活动是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知识的唯一途径。在与社区居民的访谈中了解,社区在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还有宣传单、手册,色彩单调、简陋、不新颖,引不起关注;墙报、展板只使用一种文字,限制了居民的观看;条件限制,电子媒体使用得少等,这些不利因素都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单调。健康教育的形式过于单调、机械、形式不够生动、活泼,往往只停留在理论讲解上,欠缺说服力,不能直观、真实的反应问题,不能贴近居民生活,对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吸引力就不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没有充分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单方面灌输,忽略了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一个季度换一次板报内容和偶尔的健康教育课,难以唤起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社区居民对其信任度不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匮乏,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是以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为依托组建而成。由于待遇不高、工作条件比较简陋等原因,难以招聘并留住高职称、高学历的医护人才。现有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全面,缺少全科医生,缺乏最基本的预防和保健人员,更别说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了,重利轻防的观念,导致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和健康干预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楚不到位,缺乏健康教育工作的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机构的任务分配。

(四)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健康教育意识。社区中的群众生理状况、生活条件不同,知识结构有差异,因此对保健的需求和提供服务的条件也有不同。目前我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形式是多样的,有咨询活动,举办讲座,向居民派发资料,定期出版宣传栏等。但由于针对性不强,内容单调,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因此居民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低。讲座的对象也较单一,多是中老年人,因此受教育的范围受到限制。

二、完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栏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健康教育领域所的第一个公告,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因此,宣传栏内容要渗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要有更多的医学科学知识与自我保健知识,使观众从中受益;当然,在版面设计时,应融医学知识与艺术于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由浅入深,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接受健康教育知识中,同时也享受到艺术的美,让观众一看便知道其中的医学道理,使其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改进或引以为鉴。 还有利用好社区健康教育的阵地,在候诊室,全科诊室,输液室放置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免费取阅;定期开展视听教育,利用幻灯、录像、有线电视,为社区居民与病人提供较形象的直观的画面,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的教育。

(二)增加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要让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如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等,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在讲座前10分钟教做降压操、糖尿病运动操、糖尿病患者烹饪比赛、组织减肥运动项目、高血压患者松静训练、更年期妇女体育活动等。让居民群众参加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就能获得双重的收益,甚至更多。还有可聘请一些水平高、经验丰富、口才好、沟通能力强的各级医院的专家到社区来进行健康讲座,尽量使用多媒体讲课,做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增加讲座的吸引力。应针对人群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内容、地点开展健康教育。结合给社区居民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就医等机会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三)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应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鼓励在职学习、晋升职称,引进所需人才,进行个人的绩效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强化现有在岗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等能力的培训;采取措施从高等院校引进当前健康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学历高、能力强的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四)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意识。在社区“六位一体”的全科医学服务中,健康教育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人群疾病发生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易接受、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全科医务人员应当把居民的健康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史命,把社区的健康教育作为快乐的事业。让健康教育在社区得到重视,必须首先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转变居民健康观念的目的,就是通过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吸引高学历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一线,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广泛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理念,自愿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动治疗。

参考文献:

第5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今后的研究将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多种方式相结合,继续探索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347. 

第6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3+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56-01

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1]。通过对我院患者所接受的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现总结出健康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以及管理对策与各位同仁交流。

1 存在的问题

1.1 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 虽然开展整体护理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被纳入了护理工作范畴,但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许多护士的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把完成治疗、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看成护理工作的“硬指标”,而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当成“软指标”。而且有的护理人员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健康教育程序的概念认知模糊。

1.2 健康教育缺乏技巧 病人刚人院,对环境的变化及角色的转变还未适应时,护士就行人院宣教,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病人身体状况存在疼痛不适、呼吸困难等情况下,很易使病人对教育者及教学内容感到厌倦或抵触;对病人的感知能力、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时,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1.3 教育内容与形式简单化 护士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语言指导多,操作指导少,方式单一,内容不适用,对不同需求的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的内容,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1.4 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临床护士普遍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且知识结构陈旧.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培训。护士缺编又严重,而患者的护理需求又不断增加,整体护理引进后,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多,护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及较频繁的大小夜班轮转,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繁忙时段护士根本无时间去对患者进行具体的健康指导,更谈不上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上述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2 管理对策

2.1 转变护理观 护理人员要从狭义的传统的护理中跳出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上约束,进入全新的具有现代健康观,现代医学观、整体观、系统观、社会观、心理观、预防观的“大护理观”[2]。在未来的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地开展。

2.2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工作。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积极倾听,尊重患者权力,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在患者沟通中,护士通过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耐心,来创造一个充分信任感的气氛,并通过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信任感,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护士才能准确收集到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时解疑答惑,解决患者所需。

2.3 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达到有效指导 护士熟悉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另外,有些患者出于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类型及心理状态的不同,对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因此。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分时段进行宣教,避免在同一时间内一次性灌输,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4]。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2.4.1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要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能力,就要学习护理伦理学、心理、人文知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并能学会关心他人[5]。在医院营造一种充满爱心的尊重,关心满足患者的需要为中心的文化环境,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信念和态度,突破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的局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健康工作,担当起医院健康教育、健康保健、健康促进的重任。

2.4.2 规范训练提高开展健康教育能力 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组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系统讲解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深刻理解其概念的内涵,把握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特别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阶段性。另外要进行严格的专科训练,突出教育内容的知识性,通过系统的专科疾病知识的培训,使之建立全程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掌握教育方法的技巧和原则,其重点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实现教育的个体性和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个体需求的教育计划。

2.5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 避免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各病区制定专科健康教育路径,指导护理人员按计划和时间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路径,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逐项落实,以防遗漏,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健康教育工作连续、规范、具体[6]。

3 小结

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与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时机、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护士沟通技巧等因素有关,并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对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进行分析,探讨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边调查、边分析、边改进”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因人、因时实施健康教育;制定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引导护士掌握沟通技巧等,使患者健康教育有效性得到不断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燕华.在深化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9(4):87―88.

[2] 黄平.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素质的培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0(8):71.

[3] 郑淑君,张振路,何穗芬,等.医院健康教育服务部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37.

[4] 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9.

第7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问题 健康 对策 人生观

我们国家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从90年代开始,开始不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多次经过专家呼吁和尝试,才有所发展。目前已经深入推进。取得了一定效果,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但是局部地区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有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夸大其词,没有那么严重。

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其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加之当代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身心脆弱,正值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我们大人也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源自于社会的压力、学习的压力。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采取专业的疏导。在美国对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要求非常严格,值得我们去借鉴。不仅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五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而我们国家在小学设置上并没有专职的心理教育老师。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过分注重应试教育,课程单一。应试教育在我们国家根深蒂固,老师授课都是按照书本的既定内容,往往忽视心理教育,考试、作业繁重,对学生疏导少,客观上造成学生压力过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不良情绪反应也以说教为主。长此以往影响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应该不受传统教育束缚,建立适合学校校园的健康心理教育模式。

根据课程设置合理设置心理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自我教育,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到达科学育人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跟进的过程,不能单凭几节课,几个讲座就能达到目的。当今的小学生心态极为复杂,教学过程难度可想而知。课程设计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多些感悟和体会。在课堂上采取正确的疏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让学生自己讨论、个人展示、游戏、表演、运动会等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

2.小学生惯性的养成。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

3.依赖班主任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学生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复杂的环境,是一门新课程,客观上对老师要求很高。甚至比语数外教学都难,必须针对固有的课程制定专门的长期计划,放在突出的位置。有的学校老师年龄偏大教学结构单一,小学生心理教育程度认识不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教学方法单一。再加上被平时被应试教育牵制,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形成不了科学性、规范性、长期性的系统教育。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制定适合的教育方针,减轻老师和学生的应试压力,对老师采取定期的培训,学校针对学生多搞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第8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为此,要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要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各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遍地开花,我国大中小学生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视之为因特网综合症(AD),表现为健忘、沮丧、烦燥、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经常走神、心情压抑等症状。在大学生中,主要有网络恐怖、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占领网络阵地,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 转贴于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3.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4.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学;策略研究

前言: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使高中生在健康上没有得到重视,学校往往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我国的体育教师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高校的体育健康上出发,完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

一、当前高中体育健康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后,我国对于高中学校的体育健康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校重视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对于学生的体育健康与身心发展的观念上却没有足够的认识。

(一)改革形式化严重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许多高校在进行体育健康上的改革,然而目前的改革不过是形式上改革,而实质上却没有什么变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案,只是表面说进行改革,而实际上还是没有落实具体。这也跟我国的高校体育所设立的检查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检查体系不进行时时监督,学校也就不会重视。

(二)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较弱

在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受到高考的影响与自身相关知识比较匮乏等原因,或是身体素质较差等等,对于体育健康活动缺乏兴趣,不愿意参与到其中,或者是由于认识不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等等。

(三)家庭方面的影响

学生在高中阶段,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主观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好,直接放弃体育锻炼。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与体能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使的学生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意锻炼,家长也放纵孩子,甚至阻止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的认识。

(四)过于局限于传统模式

教师过于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现如今,很多教师都是由专业的体育学校毕业的,在接收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教师的思想上已经形成了由教师直观讲述并进行演示,最后直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就只重视学生的体育技术上的锻炼而忽视对学生体育健康的讲述,另外由于长时间的教课模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使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排斥的心理,不愿意上体育课。

二、高中体育健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体育”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积极倡导学生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理念,把体育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实践,让学生明白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体育离不开生活。所以在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从主观上接受体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标准,此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情感,采用适宜的教学办法,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健康锻炼。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采用灌输式,往往只重视教师教的,对于学生所学的却并不关心,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学生没有积极性,上课也就无精打采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随着新课改的开展,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进行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办法,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教学质量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是改变教学模式的基础,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离开教学质量谈改革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使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将体育健康教学推向更高层次,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制度,在进行体育健康的授课过程中也要根据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制定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帮助高中生发挥个人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健康锻炼的益处,并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把体育健康教学融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身为体育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讲述理论与技术,而是应当多方面的引导学生进行锻炼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够依然拥有坚持锻炼的毅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要及时的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形成一套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体系。此外还要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所以需要不断地增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尽量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从而实现我国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

结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所以在高中体育课中进行健康教学,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在不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在体育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身为体育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及理念,使学生达到长久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 明刚.高中体育健康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