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民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
一、引言
由于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并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压力。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是否会停止升值步伐,缓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压力,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大量进出口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些国际组织机构经常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比较各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并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他们都是以“PPP理论在实践中是成立的”作为前提。然而,关于这一前提,自其创建之日起就不断受到各种观点与检验方法的挑战。
二、购买力平价职称论文
(一)购买力平价的产生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最初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Cassel)提出,决定的是即期汇率。其中心思想是:两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来确定。
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学说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1.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即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的。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即商品价格的倒数,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
R=PA/PB
其中:R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
PA为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PB为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以上公式表明,在某一时期,当A国价格不变,而B国价格上涨,则B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表现为一单位A国货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B国货币,即A国货币出现升值,B国货币出现贬值。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按照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确定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当实际汇率与长期均衡汇率之间出现偏差时,实际汇率将不断调整,最终要趋向均衡汇率水平。
2.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卡塞尔认为,在计算绝对购买力平价时,两国物价水平数据的获得很困难,而两国物价水平变动即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率容易获得。
用公式表示是:
R1=R0(IA/IB)
其中:R1代表通货膨胀后两国货币间的新的汇率;
R0代表两国通货膨胀前两国货币的汇率,又称基期汇率;
IA代表A国的通货膨胀率,IB代表B国的通货膨胀率。
(二)购买力平价的发展
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内在的简单性,从购买力的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非常符合逻辑、易于理解;同时,它的表达形式也较直观。所以,汇率水平的分析和政策研究经常用到购买力平价。但其是否成立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早期,它曾被认为是一个公理,随后不断有人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修正。早在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Harrod)就指出,国内外有差异的生产率水平将会导致对绝对购买力平价持久的背离。巴拉萨(Balassa,1964)和萨缪尔森(Samuelson,1964)分别正式地论证了对PPP系统性的“生产率偏离”(Productivitybias):一国可贸易品适用一价法则,因此可贸易品的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有关产业工资上升,从而推动全国性工资上调,但是非贸易品的生产率无法同步提升,因此其成本和价格必然上涨,从而导致该国的相对物价水平上涨。从长期看,实际经济因素的变动(如国内外生产率差异)会使名义汇率与传统购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的偏离。这一修正称为PPP理论的巴拉萨-萨缪尔森修正(BalassaSamuelsonQualification)。
克拉维斯(Karvis)和利普西(Lipsey,1983)及巴格瓦蒂(Bhagwati,1984)也得出同样结论,但是他们强调生产要素的素质差异和生产要素报酬的不同。Niehans(1984)认为,PPP公式中所表示的汇率和价格之间的联系,并不表示汇率的变化来源于价格,争论汇率和价格谁决定谁,没有实际意义。而Frenkel(1978)在使用不同的价格指数验证了汇率变化同两国价格比率之间关系后得出结论:PPP不能作为汇率和价格联系的机制,只能视为研究价格和汇率决定的捷径,不能视为一个完善的汇率理论。但无论如何,经济学家对汇率与物价变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判断给予了认可。
现代购买力平价说包括成本购买力平价、多国购买力平价、事前购买力平价和货币主义的购买力平价说,它们对传统的购买力平价说进行修正和改造。
(三)PPP测算研究
有关世界各国PPP的测算研究主要有:“世界银行Atlas方法”、简化信息方法、国际比较项目、生产法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表。然而,各种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PPP可以针对一国、一地区、一个产业而定。如未特指,则PPP通常是对GDP而言。计算PPP大多使用支出法和生产法。
三、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局限性的原因
虽然有不少文献认为“PPP理论在短期不成立但在长期可能是成立的”,但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并不完全成立。
(一)汇率反映的是两国贸易商品价格的比率
用反映全部商品的CPI来解释汇率的变动,显然存在着一定缺陷,而且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也不同,两国的CPI所包含的商品及其权数也就相差较大,这种价格指数并不严格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求。在一国消费物价指数中包括的商品在计算另一国消费物价指数时可能就没有,这种价格指数是不符合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求的。
(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如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利率和资本流动等其它经济变量,一国实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汇率政策,而不仅仅只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三)与汇率体制与贸易政策有关
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我国对汇率浮动管理的严格程度远高于美国。此外,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管理政策奉行“奖出限进”,致使经常项目顺差十分严重,大量外币的流入导致外汇供求关系严重扭曲,所以体制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变量的影响。
实际上,现代的汇率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另一方面,汇率要为稳定宏观经济、促进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服务,汇率要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手段。但是现有的汇率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却没有考虑汇率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手段的性质。
(四)购买力平价模型所提供的均衡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基年的影响
主观判断或因观察能力、技术和数据不足等问题,基年选择十分困难,基年不同,均衡汇率就不同,缺乏科学性。
(五)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等的存在
Cassel的PPP理论是建立在一个较理想的交易状态下,如不存在交易成本等等,这是与现实中各国的商品贸易不符的。
四、结束语
购买力平价理论描述的是在理想状态下汇率与两国物价的绝对水平和通胀率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所以,虽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汇率向购买力平价仍在起作用,所以该学说至今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由于购买力平价不能很好地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因此单纯利用购买力平价方法来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并据此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来刺激出口、缓解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毫无疑问不可行。即使认为PPP理论是一种决定长期均衡汇率的有效方法,这种超长期有效的理论也不能指导我国目前的汇率改革,难以成为制定汇率政策的依据。因此,我们不应当只局限于购买力平价理论,而应该去寻找一种既能有效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动,又能指导汇率改革的中长期汇率均衡理论。
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应防止其剧烈变动,而使其处于一种温和的变化态势,央行应当仔细观察中美两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和利率水平,立足于国内确定政策工具,并据此制定基于人民币汇率基础之上的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1]陈志昂,方霞.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分析——兼评巴拉萨-萨穆尔森假说[J].浙江社会科学,2004,(1).
[2]窦祥胜,杨忻.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12).
[3]赵登丰.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与实际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范言慧.关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研究综述[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2).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 对西方工具理性批判的反思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 浅议工具理性在教师管理中的失效 论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的走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试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竞合 科学的工具性与工具理性之辩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 营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实践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蜕变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现代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工具理性主义的价值与弊端 工具理性化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工具理性内涵 技术“迷思”:传播行为中的工具理性 论典型经验报道中的工具理性 Blog教育应用的技术探微及其工具理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韦卓民,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3]MACINTYRE. After Virtue [M].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1:52.
[4]刘大椿. “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8.
[5]DECKOP J R.Getting More than You Pay for: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Pay-for-performance Pla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0-428.
[6] 陆峰. 是论文当家,还是成果为重?――代表建言科技评价体系不能“一刀切”[N]. 新华日报,2014-03-13(A5).
[7]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旬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432.
[8]李志锋,龚春芬.“管理主义”阻碍高校学术职业权威[J].中国高等教育,2008(4):64.
[9] 臧兴兵. 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术职业的地位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4-16.〖ZK)〗
[10]〖ZK(#〗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6-107.
[11]沈红. 论学术职业的独特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24-34.
[12]. 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13]约翰・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
[14]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2.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着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着、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着);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快乐激发 兴趣生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7-01
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学科,不少的学校都进行过无数次的课程改革,究竟需要改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历史的地位比较尴尬,于是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平时上课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用笔勾出要点机械的背诵等,创新的东西不是很多。不少的家长和孩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历史就是背诵,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初中学生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历史所占分值也不是很大,这就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历史的学习,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终生发展,我们必须从初一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历史课生动起来。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我是刚转行教历史的,属于菜鸟级别的人物,不过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爱上并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我想首先必须让孩子们喜欢历史老师,因为现在初一的许多孩子喜欢哪门学科更多的是因为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首先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他们交朋友,用亲切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建构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其次我不断揣摩学生的心理,耐心指导学生,循循善诱。当学生取得可喜成绩时.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鼓掌,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我总是毫不吝啬地夸奖他们:“你的表达真精彩!”、“你的口才真好!”“你的知识面真广”等,对待学困生,我总是充满诚心、悉心辅导他们、激励他们,“你一定能说好!”“加油”等话语成为了我的口头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于是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师生合作中,达成学习目标。
⒉教师要有幽默感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我自认为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孩子们不大喜欢一上课就绷着个脸,不苟言笑的教师,小学孩子们并没有接触历史,入门也许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历史呢?记得在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我先不让学生们看书,而是首先在黑板上写下历史的英语单词“history”,然后声明,历史就是许多故事,你看,外国人对于历史的理解,hi―story,分开就是比较嗨的故事,同学们在下面哈哈大笑。然后我又讲了一则笑话:说刚考完试,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老师,这次考试孩子的历史怎么样呀?我以前历史就学的不是太好。”老师回答:“历史在重演。”大家又笑了。然后我迅速抓住时机,告诉大家小学没有学习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是空白的历史,但是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必须学习历史,因为我们要了解历史的进程,总结历史的经验,吸取历史的教训,以后甚至我们要改写历史等等,第一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我相信不少的孩子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历史了。
⒊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96%)的学生喜欢历史课,但绝大多数(91%)的学生不喜欢看历史教科书,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现在的电视剧,电脑流行什么穿越剧,网络上充斥着许多网络小说,孩子们沉迷其中,都不花时间去阅读有关历史书籍,再加上现行的教材中仍是一幅幅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模式化图景:活生生的历史却演绎成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单调、乏味、无聊的课本。所以我重视设计开场白,趣味的导入,让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时,我直接放光盘来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孩子们看的是津津有味。在学习《文字演变》的时候,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篆刻印章,让大家来猜,结果大家积极踊跃,举手发言,极大的引发他们的兴趣。
⒋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来促进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和现实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时,我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时代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一些历史现象和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加以恰当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讲起,将历史知识和实际进行联系,引发思考,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记得在上《诸子百家》中儒家讲到孔子的“仁”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假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摔倒的老太太,你该怎么办?结果大家许多人都说不敢去帮忙,怕被讹诈上,我说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吗?假如摔倒的是你自己的爷爷奶奶,别人都不去帮助,你会怎么想?大家陷入了沉思中。接着到了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时,我又提出:为什么现在这种浩然正气变得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如何来提倡这种浩然正气?我让大家分组进行讨论,不一会大家有了结果:我们需要有爱心、同情心和浩然正气,政府要加大正能量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个人要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大家共同努力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充满爱心的社会。
⒌运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来体会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一般只重视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累计成绩。平时的历史测验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分享合作的和谐。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积极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过程;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考语文;古诗文;现代文;写作
通过理解,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弄清文章的中心所在;通过研读,了解作者的观点、倾向,通过迁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古诗文的历史久远,跨越时空,博大精深。我们对古诗文进行复习时,应以阅读课内古诗文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能理解常见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重点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注解,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等。因此,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教师应让文言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学生对古诗文的陌生感,提高复习效率。
1.创设生活情境,用真实感悟来导入古诗文的复习
古诗文特定的语言环境虽远离我们,但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精神风貌亦与今人有相通或相同之处,我们不妨用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古诗文中的人情世故,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为古诗文的复习做好情感态度上的准备。
在古诗文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复习策略:
1.1 教会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古人的思维过程,用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去体会古人的情感,以己推人,回眸自己,体察别人。如七年级上学期的《童趣》,描绘的是一只大蟾蜍,如果学生不经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片断的回忆,是不容易把握课文中的内容的,只有经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味,才知道童趣的快乐。
1.2 学会从媒体、网络及影视资料来认识古诗文,通过电影或电视中的真实形象来了解文中的主人公,通过古装戏的生活片段来鉴赏和学习古诗文(教育学/学科教育论文 。比如七年级的《木兰诗》,如果学生没看过木兰挂帅这一电视剧,就不会知道花帅为何许人,更不能知道她的长相,对这一则故事的人文背景也就无从了解。
1.3 学会通过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现实客观景象的感悟学习古诗文。如唐诗中的《春江花月夜》:“江人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优美句子,给人以古今一月的时空沧桑感。
1.4 善于挖掘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增添文章的色彩。如古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语言的文化素养,实现对古诗文的活学活用,使古今文体在生活中实现无缝对接,浑然一体。
2.现代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2.1 注意课外书籍的阅读,博览群书是实现语文学习中曲径通幽的有效捷径。只有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才能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形成语言素材。如:课文阅读中对唐诗宋词的鉴赏,阅读文章时个人对文章内容的独到感悟等。
2.2 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学会找原因、提炼文章的情节,深入文章的内部,解剖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能够对作者的前后心理活动进行鉴别,对作品具有更深透的了解和认识等。
2.3 重视阅读方法,以回忆的形式找到关键的词语和中心句子。通过理解,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弄清文章的中心所在;通过研读,了解作者的观点、倾向,通过迁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能斟酌作者遣字造句的意义,清理全文思路的脉络化,用文采精美和感情洋溢的句子等。
2.4 通过对文章的鉴赏,了解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流派及表现手法等,实现对现代诗文的整体感悟。比如: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方法等等。
3.写作技巧的培养
在写作复习过程中,应做好以下能力的培养:
3.1 加强写作立意的训练。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只有立意新颖,方可文采飞扬,立意好的文章能给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感觉。因此平时应进行多方面的阅读和练笔,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合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做出正确的了解。
3.2 加强写作表达技巧的训练。表达技巧包括引用、改写、扩写、缩写、化用、修辞等多种方面,若运用得当,则整篇文章就会变得富有文采和活灵活现。因此,写作时应注意引用诗歌的文言名句,拓宽文章的纵深文学视野,把握与文章相关的历史人物,阐明主要发生的历史事件等。
3.3 加强写作语言规范性的培养,切忌出现生造字和含混词等现象。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层次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的文章能做到段落清楚、结构清晰
语文作为基础型工具学科,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想学好并不容易。作为初中生,平时要加强训练,使自己逐步具备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顺畅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杜威;道德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111-02
杜威在佛蒙特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开始走上了他的学术研究之路。从1884年任教于密执安大学起,开始了他的大学教授生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威开始尝试将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到后来,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创办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进行教育实验,再到后来的哥伦比亚大学,杜威集理论家与实践家于一身,完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构建,其标志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
杜威从其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经验与课程、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等问题,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综合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杜威庞杂的思想中,道德教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许多人都标榜杜威的思想是一种实用哲学、工具哲学、经验哲学。但是按照杜威自己的说法,首先表现为一种“教育上的道德原理”。在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的改造》中,他甚至把哲学的改造也落脚于“道德观念的改造”。在他看来,道德观念的改造是哲学改造的基本前提,而道德教育的实施是实现其理论体系最终目标的根本手段。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含义
要研究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要理解杜威眼中的道德是怎样的道德,要理清杜威实用道德的内涵。杜威指出:“所谓道德,潜在地包括我们的一切行为……所谓德行,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职务中和别人的交往,使自己充分地、是当地成为他所能形成的人。”?q?从杜威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杜威眼中的道德:在他看来,道德是与个体的行为密切相关的,道德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是个体具体行为的显现,因而不是一种呆板、孤立的说教,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观念,也不是一种反复演练的原则。它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特征,而不是少数的、偶尔的行为表现。因而,个体的道德行为不是随意的、任性的,而是长期的、稳定的。
关于道德教育的含义,杜威认为,道德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普遍目的。他明确指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的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对于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r?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杜威已经将道德教育这一概念上升到社会层面了,他所理解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它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仅仅就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其所处的环境,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应做出理智的判断。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杜威对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论述是建立在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批判之上的。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各学科的学习之中获取道德知识,以便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在杜威看来,这是一件孤立的事,能做到与其他的学科毫无关联,它只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强行地将各种道德观念灌输给儿童,显然,这样只能使学生趋于表面的顺从,但不能内化到个体的兴趣之中,进而造成学生道德信念的普遍丧失。杜威所倡导的学校道德教育目的与他所主张的整个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他认为,民主主义作为学校教育的原则,它必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民主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那么相应地,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民主主义社会公民的品格。?s?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学校对学生进行适应环境等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创造环境、改变环境、领导他人的能力。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
传统学校道德教育过程强调的是社会创造道德,并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将其传授给学生。杜威把这种单纯地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育称为直接的道德教育,他认为,这种直接的道德教育只是交给人们一些关于道德的知识,并没有真正考虑将这些观念付诸实践的动力,而且这种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造成了知与行、个人与社会的割裂。杜威倡导知行合一、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观念。他认为,知识的获得、技巧和技能的掌握与品格的形成是统一于教育活动之中的。他指出,道德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即道德教育的心理方面和道德教育的社会方面,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道德教育的心理方面,杜威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引导人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把学生的天性看作是他们道德成长的动力,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它、利用它、改造它,并把它引向正确的方向。从道德教育的社会方面看,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总之,在杜威看来,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和人性养成的过程。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杜威在指出传统学校直接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病态的道德教育、形式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指出传统学校的教学方式是呆板的、僵化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需要有一双耳朵和一本书就行。杜威在指出传统道德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的同时,也指出传统道德教育在教材上也存在着诸如不能从儿童实际需求出发、忽视个体经验等弊端。
针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弊端,杜威提出应该把学校中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间接道德教育。杜威提出的这种间接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三者统一起来进行道德教育的模式。杜威称之为“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
(一)通过学校生活进行道德教育
在杜威看来,学校道德教育要用他的社会价值来衡量。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必须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该使学校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形式。儿童生活在学校里就如同生活在真正的社会中一样,“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t?具体而言,学校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依靠社会化的学校生活,学校的道德氛围才会变得生气勃勃。如果“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u?这也是杜威“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在道德教育领域的体现。
(二)通过各科教材进行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不应该孤立地看待道德教育,把其简简单单地看成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分割开来。学校中的各门课程都有其相应的道德价值,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来源。他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也是各科教学的共同和首要的目的和价值。那应该如何把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应用于各科教材上?杜威指出:“要把一门学科看作是使儿童认识社会生活的情况的一种工具……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副其实的或有教育性的。训练只有在它代表把知识反映到个人自己的能力中去、使他将能力服务于社会目的时,才是名副其实的有教育性的。”?v?很明显,杜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之内,其效果要比单一的道德教育形式好得多。
(三)通过教学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知识传授的方法和儿童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有机的联系,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应该一直停留在吸收和单纯的学习上,而应把重点转移到建造和发表上。学校教学应使学习和教学、品德联系起来,强调合作交流和共同参与,并使儿童逐渐从外部的动机中摆脱出来,乐于去理解他们所作工作的社会价值。这样,儿童的社会精神就得到了培养,道德教育自然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杜威认为,自由是学生发展道德的一个积极的因素,因此他主张活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儿童在这种自由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了乐趣,感受到了快乐,他才能更加专心于自己的学习,而不需要任何的外部刺激。通过具有活力的、创造性的活动,儿童的道德水平也有了提高。同时,杜威还反对道德教育只灌输一些关于道德的观念的传统做法,他认为,专靠道德教育及纸上格言万难收效,惟有将人群互助的本能、爱群的本能、向善的本能,息息由社会于无形中示吾人者、教师与教授各科时,设法亦于无形中深深灌输于学生之脑里。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教育过程之中要综合起来运用,不能单独强调某个方面。
我国从“”时期引进杜威思想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总体来说,毁誉参半。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被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其原因在于,杜威是从反对和改革传统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忽视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弊端阐述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借鉴意义。
[注 释]
?q??r??u?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6页、第379页、第377页。
?s?张瑞玲:《杜威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的民主主义价值取向探析》,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关键词: 地理新课程 学习现状 调查 评估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就曾说:“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及现象数不胜数、学不胜学。地理教学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初中和高中的地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交往的能力。初中的地理课程也为进入高等学校做准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现状做正确地分析与评估是必要的。
1.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习的要求
现在初中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要求构建新型的开放式地理课程。
整个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可爱的江苏——乡土地理》三个部分,分别分布于初一和初二年级。从2006年开始,地理实行统一会考,即各校在初二第二学期的六月中旬按有关规定的统一时间举行地理结业考试。会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如下: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简称“双基”。这是学生探究与创造的物质基础。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能力等六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逐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法这一点。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2.有关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2.1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式,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偏好及对地理掌握的难弱项。
2.2调查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在七年级和八年级12个班分发地理调查问卷400份,每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达98%,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向100位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100份,达到预期效果。
2.2.2运用资料文献法
按照教学现状确立课题究方案,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找出解决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开放式课程。
2.2.3采用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个案研究法。
把理论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教学期间召开座谈会,并听取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反馈,根据反馈做相应的调整,切实做好评估。
2.3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对家长调查(附1)的结果(见表1)。
表1 家长对地理学习的评价
2.3.2对学生调查(附2)的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评价
2.3.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3.3.1家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
他们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副课,不要用占用太多业余时间去学习地理。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究学习效率。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心理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新的地理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3.2学生对地理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56%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一般,32%的学生对地理很有兴趣,不感兴趣的人数很少,仅占1%的说明,大部分学生具备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这也给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信号,怎样通过挖掘和引导,使兴趣一般的多数学生的兴趣潜能发挥出来。
2.3.3.3学生地理知识的来源范围比较狭窄
55%的学生地理知识来源于课堂,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隘,新课程要求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这就要我们平时多开展地理兴趣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要因学习而学习,要有兴趣地学习,这样学习才有效果。
2.3.3.4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足
54%的学生能做到及时巩固、及时复习。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听听课,不能及时掌握课堂知识,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复习时会很困难,感觉无从下手。这就要教师及时复习、巩固。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针对以上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关键是群体的通力合作和端正地理学科学习的正确态度。
3.改革与评估
3.1对学习现状的改革措施
3.1.1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见表3)
表3 新的教学策略主要细化模式
3.1.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总的目标。地理学科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自由提出课题,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研究,分头去查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具体方案如表4。
表4 课程教学教案
3.1.3实行有效的检测手段。
通过地图填充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检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综合能力。设计精而优的填图内容,让学生在填图的过程中学习巩固地理、充分运用地图册来读图、看图、写图,完成教材和图册的衔接。
3.1.4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有的放矢,针对学生难掌握的自然地理内容,针对自然地理的性质,由于其抽象记忆内容过多,可以结合初中生形象记忆较好的特点化抽象为形象,多联系深入,通过做模型、学生动手收集有关资料、观看有关影像资料达到教学目标,优化今后的教学。
如八年级上“水资源”一节。课前作者搜集了大量水资源的图片,配合音乐在课前展示给学生,很自然引入水资源。在讲到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学生难以理解时,可播放一段“农业、工业、生活浪费水”的录像,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生加深了印象。在“生活用水”这点上,为了让学生清楚认识水的珍贵,可开展一次“水价听证会”,让学生主持,大家畅所欲言,由学生自主活动来完成一个教学问题。最后如何节约用水,可设计小组讨论,请代表上台将本组制订的节约用水计划展示给大家,这样一节课就显得生趣盎然,将“水资源”这堂课研究得很透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5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资料及观察的能力。
如七年级“中东”一节,课前播放“伊拉克战争”录像,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中东资料,课上展示。课上学生气氛浓厚,大家都跃跃欲试。当讲到“西亚”与“中东”区别时,让大家看两幅图,说出不同,学生很容易找出它们的区别。然后让学生通过填图,上台点击等活动,完成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
3.2对学习现状的评估
综合评价的具体形式有①书面形式的测验②口头表达③描绘地图④绘制图表⑤读图分析⑥讨论⑦实地观测⑧探究⑨访谈⑩自我报告、小制作、小论文等,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体现评价原则,多项目综合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机制,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丰富的地理知识。
新的课标要求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所以我们力求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由3部分组成:学态占30%、开放式考查占30%,卷面考试占40%。
第一部分:平时学习态度。主要由学生平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决定:如下表
第二部分:开放式考查: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具体如下表:
第三部分:卷面式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比如:某学期的学习评价报告书示例: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地理学习评价
班级?摇 ?摇姓名?摇 ?摇
综合三个部分,建议结果采用“等级+评语”的形式,等级分A、B、C、D四个等级,这种方式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先让学生自评,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评,给学生一个等级评定和一个描述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结语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附1: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
本调查旨在对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了解,以期对现有师资队伍及改进师范生教学素质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绝不会对您的孩子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您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你的真实想法,请务必摒弃中庸主义的答题方式。
一、回答方式
有( )或?摇 ?摇的问题请填写,其他问题打勾(√)选择即可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工作愉快。
1.家庭成员组成(只包括一起生活、参与共同消费的成员):
工作单位 职务 学历
父亲?摇 ?摇
母亲?摇 ?摇
2.家庭月收入:A.600以下 B.600~1200 C.1201~2000 D.2001~3000 E.3000以上
二、期望
1.您小孩的性别: A男 B女
2.您认为男女:A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B男孩比女孩好;C女孩比男孩好
3.您认为男孩与女孩的教育方式:A.大不一样,请举出一些不同之处;B.都一样,请举出一些相同之处。
4.如果您的小孩将来成为地理教师,您会:A非常高兴;B乐于接受;C一般般;D非常不高兴
5.如果您的小孩将来成为地理科学家(天文学家、政府规划人员、水利局工作人员等),您会A非常高兴;B乐于接受;C一般般;D非常不高兴
6.您认为地理课:A建议成为主课;B只是副课但不可缺少;C是副课,可有可无,看学生有没有精力学;D没必要在学校开设,我自己可以教,也可以让孩子看看科普读物就行。
三、认识
1.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经历,您认为,上了中学:A男生比女生聪明;B女生比男生聪明;C一样聪明
2.您认为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A男生强于女生;B女生强于男生;C一样
3.您觉得地理知识:A对生活很有用;B没什么实用
4.您对国家教育部推行的地理课程改革:A不知道;B知道但不了解;C了解;D很了解
5.您对地理新教材:A不感兴趣,没翻过;B不喜欢;C一般般;D很喜欢
6.您小孩的地理成绩:A不清楚,没问过;B很好,班级排名很前;C就这样,不前不后;D很不好,对此,您感到A无所谓;B很高兴;C不高兴
7.您是否鼓励孩子参与地理课外活动或地理兴趣小组:A很赞成;B不赞成;C无所谓
8.孩子做地理课外作业,您觉得:A占用了主课的学习时间,很不适当;B让孩子自己决定,我无所谓;C应该认真完成,各科均衡发展
9.学生购买地理课外书,您会认为:A浪费,没有必要;B无所谓,孩子自己决定;C我会帮孩子挑选地理类教辅书
10.目前我省实行的高考方案,除了语数外三门之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余考试科目,您A赞成;B反对;C无所谓;自己的孩子选择地理作为考试科目,因为(多选):A.据说地理考试比较简单,有利于提高高考总分;B.地理学科的就业面比较窄;C.一些好的专业不收地理高考生;D.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E其他
附2: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调查问卷
同学们,本问卷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地理学习和学习评价的情况。问卷统计结果仅供研究之用,不作为评判学生的依据。本问卷不计姓名。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谢谢。
班级?摇 ?摇
一、地理学科的认识及兴趣调查
1.你觉得地理课( )
A.好理解
B.一般
C.不好理解
D.很难理解
2.我觉得地理课的内容( )
A.容易记忆
B.一般
C.不容易记忆
D.很难记忆
3.你对地理课学习是否有兴趣( )
A.很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4.在你心目中:( )
A.地理是副课可学可不学
B.中考分值少,学地理没什么作用
C.地理知道涉及面广,学习地理可以拓宽知识面
D.有时间就学习,没时间就不学
5.你认为地理知识( )
A.深奥难懂
B.与生活联系密切
C.枯燥无味
D.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
6.你认为学习给你带来( )
A.充满幸福感
B.压力紧张感
C.无可奈何感
D.痛苦压抑感
二、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及方法的调查
7.你的地理知识主要来自( )
A.课堂
B.电视
C.课外书刊
D.其他
8.你在课堂之外,学习地理的情况是( )
A.经常看地理书
B.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C.考试之前看看地理书
D.从来不看地理书
9.平时在上地理课时( )
A.专心听课,认真记笔记
B.有时听课有时做其他
C.经常做与地理无关的事
D.认真听讲,但不记笔记
10.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
A.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B.先自己思考,然后请教
C.绕开问题,等到以后再处理
D.不想处理
11.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如何处理?( )
A.按时且独立完成
B.不能独立完成
C.独立完成但不一定按时完成
D.根本不完成
12.你学习地理的方法是( )
A.及时学习,及时巩固,尽力理解所学知识
B.只是听听课,只求一般了解
C.平时学习似懂非懂,考前突击记忆
D.平时认真学习,考前强化复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解决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
[4]王策三.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成有信.现代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吕型伟.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案例点评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罗正华.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睢文龙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0]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储培君.德育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