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评价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近些年取得了快速且平稳的发展。2011年建筑业产值已经突破11万亿,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依托于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外部环境,更是依赖于建筑业内部市场秩序的形成和浩瀚的建筑业活动,其中合同管理的趋于规范,有效的促进和保证了各类建筑业务的进行。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所以今天就是一个合同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合同类型、合同行为、合同过程和合同关系等为主构成的合同管理与信息化的全面融合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然,合同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复合体。
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1. 合同基本概念
根据《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经济组织(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之间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指发生民法上效果为目的的一切合意,如物权合同、准物权合同、债权合同和身份合同等等,狭义合同仅指债权合同,本文论及的合同是狭义的债权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类型包括建筑施工合同、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15类(图01)。
图01 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合同类型
以上这些合同管理涉及到的主要组织包括业主、供应商、银行、保险机构等,施工企业与其互相之间存在多种合同关系(图02),其中与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与供应商之间的资源采购合同是施工企业主要处理的合同关系。
图02 主要合同关系
2.合同内容
合同的通用条款包括当事人名称、标的物、数量、质量、价款和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与形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其中工程合同是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业主不同的项目采购模式(如传统采购模式DBB、设计建造模式DB、设计采购建设模式EPC、项目融资模式BT/BOT等),签订的工程合同内容条款也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是以DBB即施工建造模式为主,标准的合同模板(GF-91-0201)也主要服务于这个模式。它包含了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组成合同的文件(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合同通用条款、合同专用条款、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书等)、合同生效等内容。
3. 合同生命周期
任何合同,其本身存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它从合同策划开始,到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直到合同结束为止,在合同全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图03)分别包含不同的管理内容。
图03 合同生命周期
合同策划阶段主要聚焦于确定合同基准,合同签订阶段的目标则是找到合适的契约对象,合同履约阶段则是双方按照约定推进合同行为,合同结束阶段则要按时关闭合同,进行评价总结和归档,做到持续进步和提升。
建筑企业是典型的项目驱动型组织,项目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成败。沿着项目管理的5个阶段,不同阶段合同管理的内容是项目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图04)。
图04 合同按项目管理周期分布的业务重点
4. 合同管理层级和管理重点
从合同管理视角看,与工程相关的合同占了大多数,这些合同管理按照层级划分,存在着“企业管合同”和“项目管合同”两大类型(图05)。
图05合同管理层级
具体到企业和项目各个职能部门,他们在合同管理中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图06)。
图06 不同职能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职责
其中合同审批、合同交底、合同变更和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点。其中合同审批包括审核业务风险、审核法律风险、审核财务风险等;合同交底则是依相关人了解合同、统一理解合同的需要来推动的,它以合同内容为核心,以合同核心条款为主要解读对象,特别是目标与责任落实到人,达成共识,交底还有利于发现合同问题,并做到事前控制;合同变更与索赔(包括反索赔)更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可分解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来高效处理,比如向业主索赔,事前要预测工程风险(如工程多业务交叉作业,图纸“交汇打架”情况等),做好策划;事中详细记录发生的事实,并及时形成文件提交相关方,行使属于施工企业的主张性权利;事后进行索赔文件的及时整理和归档,以便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对于反索赔则是及时总结分析,以备下一步更好的规避合同风险。
正是施工企业的项目分散、执行多环节、环境变量多样、管理分层等特点,决定了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管控要点和管理成败关键点。
5. 合同管控成败关键点
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有关键要素,合同管理中的组织保障、成本管控、风险控制、数据沟通和知识积累等(图07)是做好合同管理的关键,一个关注都不能少。组织保障主要是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结构,落实具体责任到人,明确时间等约束条件,同时建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成本管控则要抓好合同签订基准,做好过程的变更和索赔等工作,对于业主则是增加收入,对于供应商等则是严防“被索赔”,控制好合同支出,降低成本;风险控制则是抓好合同审批关,在合同执行各个环节要加强检查,降低执行风险;数据沟通则是及时形成台账和报表,积累项目数据和分析结果,呈报给相关人,做出及时的决策;知识积累具体内容包括合同模板、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等积累,它面向持续提高,为合同管理的能力提升服务。
图07合同管控关键点
其中风险控制和数据沟通尤其重要,过往合同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的不全面、不及时、不畅通是导致合同管理失控的主要因素,如何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数据沟通效率是合同管理成败的关键要素。
二、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
合同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它的实施会横跨多个业务,纵向涉及多个管理层级,持续时间又长,还会在多个物理空间进行,多数情况下又是多份、执行着多个不同类型、多个阶段的合同,在不同的场景下面向多个组织、多个角色,满足着多样化的需求…显然,没有一个能够满足专业化、个性化和一体化的合同管理平台,对于今天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而言,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确实存在着不小的挑战。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它的引入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 核心需求
从合同管理业务本身出发,并结合信息化本质特征,合同管理系统主要聚焦于满足“合同审批、决策依据、履约管控、标准规范”等需求(图08),它要贯穿合同全生命周期,同时满足企业上下多个层级的业务需要。
图08合同管理系统的核心需求
2. 合同管理系统框架
基于对合同管理整体认知,它在施工企业内部要满足企业战略管控、管理控制和具体执行等三层需求(图09),其中战略管控层侧重于合同指标分析和合同经营分析等,管理控制层则要满足合同审批、合同台账、合同事务、风险管理等需求,而执行层则聚焦于合同策划、合同起草、合同交底、合同履约等工作内容的需求满足。
合同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业务,它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经营管理、知识管理等密切关联、相辅相成,这些管理系统的统一集成应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它们合力支撑了企业整个运营在信息化手段下的高效进行。
图09合同管理业务信息化应用架构示意图
3. 合同管理信息化范围
具体实施信息化,首先要切分好范围。笼统划分,合同可以分为收入合同和支出合同。对于收入合同而言,合同管理信息化的范围不同于合同(管理)生命周期本身,收入合同管理信息化一般从“工程承包合同履约”开始,到“工程收款结束”为止,履约之前的项目跟踪、合同谈判与签订、合同交底等通常都被划归“施工企业营销管理信息化”范畴。对于支出合同而言,则通常把合同签订、合同结算、合同纠纷管理和合同信息积累等涵盖进来,具体合同履约过程、资金支付等皆归于“项目管理信息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范畴。
当然,这些范围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专业”视角,具体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系统会与其他业务系统建立“集成”关系(图10),“专业+集成”是解决包括合同管理在内的任何一种业务信息化的基本准则。不同的企业,既有的信息化基础和实际管理范围本身的切分不同,合同管理信息化需求必然不一样,信息化建设范围也就会存在差异。
图10合同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示意图
作为应用方,我们先划分清楚合同管理信息化的“边界”,是启动IT规划、应用选型或自行开发合同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否则,范围的不确定,沿具体事务的无限递延和关联下去,合同管理信息化必然会演变成为一个无边的企业管理系统,范围确定是防范此风险的关键。范围确定后,就会进入到具体的执行实施环节。
4. 合同管理信息化实施
再好的想法都需要落地,只有变现才能收获价值。合同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与前期需求分析和规划一样重要。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信息化合作伙伴选定和系统应用上线等内容。
信息化供应商的选择不同于一般的资源供应商,它更强调被选对象的专业性,要纳入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层级去推进此事。考察信息化供应商要从专业性、公司在此类业务的占比、案例、信息化技术等角度综合评定,最终选择一个能够支撑企业当下合同管理业务需求并能满足持续发展需要的、有实力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企业内部也要做好准备,从企业高层的重视、中层职能部门的资源支持和一线人员的动员开始,分步骤的推进实施。最终上线应用,发挥应用价值,实际的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才是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5. 合同管理信息化应用绩效评价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有各种资源投入,建设过程也会面临各种风险,目标收益能否实现,绩效评价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成为一种基本需求。且评价标准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之前先行确定,这把标尺是在实施过程中和最终结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通过评价来反映信息化如何支撑合同管理业务在新模式下的应用价值,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合同管理信息化过程评价,另一个是对合同管理信息化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实施的总体思路是要依靠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它要确定评价目的是为了决策需要,如是否支撑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否提高了业务推进的效率等等。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参考成熟的评价标准体系是一种少走弯路、防止问题变复杂的最有效方式,如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272-2012),其主旨鲜明,其倡导从五大指标即业务、技术、保障、应用和成效等进行综合评定,其别强调发挥作用的“成效”,没成效的信息化绩效结果就是零;合同管理信息化的绩效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过程测评和结果评定。
信息化是为管理服务的,如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合同业务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任何一个企业的合同业务活动及其相关信息都能随时记录在案,都可以按照管理者所希望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分析,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被获取;不仅合同管理业务,随着建筑企业其他业务信息化的拓展和深入,完全可以做到整个企业运行的“了如指掌”,换言之,企业的整个运行就可以实现“透明化”。正是基于这个前提,实现整个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化和微观管理的宏观化成为一种可能,进而可以实现有信息的管理和决策,也必然为企业谋求更大、更平稳、更科学发展奠定基础,恰恰这种信息化在业务管理中的应用支撑能力的提升对于众多建筑企业都是必要的,更是需要的。
---------------------------------------------------------------------
参考文献:
1.【日】内田贵著《契约的再生》,中国法制出版社
2.周宏仁著《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
3.【美】Harold Kerzner著《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4.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年鉴》(2009年)
5. 陈小君编著《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李启明邓小鹏编著《建设项目采购模式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政府投资公路项目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建立
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在通用评价指标体系下,结合公路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公路项目投资效益的优劣程度进行供科学、合理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公路项目投资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路项目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行分析,对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以及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并举例说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分析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原则、评价内容以及指标设置:
(一)评价标准
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主要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指的是我国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规范所强制性规定的、必须达到的要求,主要包括相关行业和部门并颁布的法律规范。非强制性标准主要指的是计划标准和历史标准,计划标准主要指预先制定的项目目标、实施计划、项目预算、工程定额等数据。来源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文件、概算文件、资金计划文件等;历史标准主要指的是以往年度的实际水平,例如历史最高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等。
(二)构建原则
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
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公路项目建设各阶段目标有直接关联,能够正确反映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2、重要性原则
应当根据公路交通行业特点,使用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系统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资金在公路项目支出上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以定量分析为主,针对不能使用定量化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的,需要运用客观性描述与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4、经济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易于理解、有较强的适用性,交通数据的获得及经济数据的取得要考虑实际条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评价内容
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公路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立项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运行阶段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1、立项阶段的评价事项
立项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并进行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了达到预定建设目的,分析项目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主要通过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论证,选择最优的路线方案、技术方案、投资方案,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并满足社会经济效益需求。
2、建设阶段的评价事项
主要包括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材料和设备采购管理阶段以及工程施工管理阶段。
(1)设计阶段
公路项目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路项目预定效益的实现。
(2)招投标阶段
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按照招投标法要求,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结合项目规模,制定合适的招标方案,确定合适的承包人,并采用适宜的合同类型和计价方式。合理的合同类型和计价方式保障项目节约成本与实施质量等相关目标的顺利实现。
(3)施工管理阶段
施工管理阶段是从项目计划转变为项目实体的全部过程,划分为施工技术方法、施工环境、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管理。
3、竣工验收阶段的评价事项
竣工验收阶段,结合财政部门相关法规及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要求,对项目的实际成本、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等进行的全面系统性的考核。
4、运行阶段的评价事项
运行阶段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公路项目的运行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通过对项目实际效果和项目目标进行对比,进而对项目建设目标实现的情况进行判断分析。
(四)指标设置
以上对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事项进行了分析,下面,对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基础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为了实现政府投资公路项目建设目标,需要对建设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依据相关的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设定二级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规划选址、施工图设计、项目开工、资金下达文件、付款依据、项目竣工验收等指标。
2、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进行衡量,管理责任主要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监理制以及项目资本金制(根据投资模式选用)等。
3、项目资金管理和内控指标
项目资金管理主要以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审计准则以及财政部门的监管要求为出发点,确保资金的安全、合法使用,将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情况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内控指标主要反映内控系统与责任机制是否健全、是否科学管理,通常情况下使用定性指标。
4、项目建设目标指标
公路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目标和项目建设目标:项目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投资等方面;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包括公路项目通行服务能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某一级公路建设项目绩效逐项分析评价。
项目概况:该公路建设项目全长9.3km,新建特大桥1座(长1100米),项目总投资为23000万元,由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投资(省级预算)。
(一)项目过程的评价
1、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的评价
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批复文件、施工图设计、招投标资料、资金计划文件、支付依据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资料齐全,且建设程序履行良好。
2、基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
通过对五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项目法人责任制,代建公司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履行项目法人职能;招投标制,设计、监理、施工等采用公开招标,其标底的编制与招标工作的流程均符合法律规定;合同管理制,严格的遵循相关的制定合同文本,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实现对合同的有效管理;工程监理制,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监理公司;资本金制,该项目投资均为省级预算资金,故不考核此项。
(二)项目目标评价
1、工期目标
工具开工令及监理认证文件,项目实际建设工期约为28个月,计划工期为24个月。项目的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相比,延长3个月,占原工期12.5%(3/24×100%),分析原因:由于地方拆迁受阻影响工期。
2、投资目标评价
项目资金按进度到位及时,支出依据合规,无截留,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核算规范;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
3、质量安全目标的评价
经省级质量监督部门认定,该项目建设质量整体优良,无重大质量事故。
(三)项目影响的评价
1、经济影响
根据交通量调查,该项目建成后,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交通能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促进了汽车维修、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数量明显增长。
2、社会影响
经专家评定,,该项目给该区域提供了比较方便快捷的客货运输,促进了沿线地区从农村向城镇化的发展,并带动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3、环境影响
由于该项目占地、拆迁范围控制的较好,没有出现超规模的占地现象,并通过运用绿化种植被等方法,对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度和影响都比较小。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构建原则、评价内容以及指标设置进行分析,政府投资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水平、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预〔2009〕76号文件
[2]朱衍强.公共项目绩效评价[M].中国经济出版社
[3]李娟.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及运用[J].财会研究.2012,10(11):51-53
[4]刘宏洲.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障碍与对策[J].市场研究.2009,03(12):96-98
[5]赵东升,卞德禹,卢伟荣.建设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8,05(11):71-72
[6]鲍良.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企业合同信用评比方式,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合同信用评价机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企业合同信用评价”是指,由本市企业自愿申报,经企业合同信用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对该企业申报期内的合同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由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根据评估报告认定该企业申报期内的合同信用等级的评价活动。
本办法所称“促进会”是指,由企业自愿组成,以倡导诚信守约、提升企业合同信用水平为宗旨,认定企业合同信用等级的社会团体。
本办法所称“评估机构”是指,具有资信评估资质并采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工商局”)指定的数学模型和软件,从事企业合同信用综合指数评估的中介组织。
第三条(认定原则)
企业合同信用评价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四条(职责)
本市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由市工商局统一规制、指导和监督。市工商局负责制定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的规则,监督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的过程,指导评估机构开展企业合同信用综合指数评估和指导促进会开展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工作,采用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的结果。
市促进会负责年度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指导区、县促进会开展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和管理工作。区、县促进会负责开展企业合同信用管理的培育、辅导,受理企业参加合同信用等级认定的申报,审核企业申报的资料,根据评估报告认定企业合同信用等级。
评估机构应当采用市工商局指定的统一评价标准(包括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并出具企业合同信用评估报告。评估机构可以应企业的要求,为该企业有偿提供咨询服务。评估机构对被评估企业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申报条件、评价内容和等级
第五条(条件)
企业合同信用等级申报认定的主体条件为:
(一)本市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二)开业已满两个会计年度;
(三)具有本市促进会会员资格。
(四)具有本年度认定资格。
第六条(认定内容)
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的内容为:
(一)企业合同管理水平,包括: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合同管理各级负责人职责落实情况;合同管理人员岗位资质情况;合同管理人员业务考核情况;合同条款的规范和格式合同的应用水平;合同签约率。
(二)企业合同履约能力,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
(三)企业合同履行状况,包括:企业合同履约率;企业合同变更率;企业合同履约率变动指数;企业合同履约客户满意度;企业之间逾期账款比率;企业逾期贷款比率。
(四)企业社会信誉。
(五)认定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认定等级)
企业合同信用等级分为A、B、C三等和AAA、AA、A、BBB、BB、B、CCC、CC、C九级。等级含义为:AAA,很好;AA,优良;A,较好;BBB,尚可;BB,一般;B,欠佳;CCC,较差;CC,很差;C,极差。
第三章认定的程序
第八条(提交材料)
申报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应向企业注册地促进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市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申请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三)《企业合同信用评估报告》;
(四)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企业合同信用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审核、拟定)
促进会依据本办法审核《企业合同信用评估报告》,拟定申报企业的合同信用等级。
第十条(征询意见)
促进会将拟定为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名单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在15日内了解企业在申报期内的经营活动中有无下列情形: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促进会应对反馈的意见认真核查,作出是否调整拟定等级的决定。
第十一条(认定)
促进会根据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认定申报企业的合同信用等级。
第十二条(等级认定期限)
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两年开展一次。在不开展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的年度内,如有企业需要对合同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认定,可由促进会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该企业的合同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认定;如该企业继续参加下年度的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仍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
企业合同信用评价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分类管理相结合。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结果为A级以上(含A级)的,如实行年检申报备案制,该类企业可予以当场备案通过。
第十四条(档案管理)
促进会应对参加合同信用评价的企业建立企业合同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查阅、查询。
促进会应对参加合同信用评价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并归入该企业的合同信用档案。
第十五条(等级管理)
如发现企业在申报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促进会应认定或重新认定该企业为CC或C级,并在下一个认定年度内不受理该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认定的申报。
未取得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证明的企业,伪造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证明从事经营活动的,促进会应予以记录、存档,并在下一个认定年度内不受理该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的申报。
已取得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证明的企业,冒用其他等级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促进会应予以记录、存档,并在下一个认定年度内不受理该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的申报。
第十六条(再次认定)
企业自取得合同信用等级之日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促进会应及时对该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进行再次认定:
(一)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因自身严重过错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等严重违法活动的;
(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十七条(公示)
促进会可向社会公布合同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的名单;经市工商局认可,促进会也可向社会公布“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名单。
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分类管理中被认定为三、四类企业的,不得公示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也不得认定为合同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
促进会可向社会披露有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所列情形的企业的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不予采用)
第一,石油合同管理系统存在风险。在石油合同管理中存在着一种其他合同管理中罕见的风险――合同管理系统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波动、政治因素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影响,最终给合同管理系统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应当注意的是合同管理系统风险并不受企业自身所控制,属于不可控制风险、不可预测风险范畴,在全面风险管理中也被称为系统风险。合同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使得石油企业合同签订常常处于无序状态,最终导致了企业合同管理和风险规避的难度都大幅度上升。
第二,石油合同监督方面存在风险。在合同的签订之后,一些石油企业不注重合同的跟踪监督,导致合同的执行和实施得不到有效的跟踪处理,给石油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部分石油企业的履约意识较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往往还面临着违约风险。在某些情况下,石油企业因为对自身管理不到位导致合同履行难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
第三,石油合同签订和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或者管理合同时,往往因为条款的合法性和恰当性而给合同带来一定的问题和风险。由于法律上的风险带来的经济利益侵害将会将石油企业带入到合同纠纷的旋涡,最终可能因为经验的不足而导致纠纷问题处理的不当,产生经济利益损失或者名誉损失。
二、规避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策略
(一)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清晰的权责关系
首先,要建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石油企业应该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企业领导应该承担起建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积极地进行部门建立和资源分配,对合同档案保管和中大?济合同谈判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签订专用章,将合同的归口管理落在实处。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明确各部门的沟通职责。企业要清晰地划分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实时沟通、定期了解。
再次,要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在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石油企业可以针对合同管理各个层面进行职责划分,确定各部门签订经济合同的范围和条件,明确合同审批流程和权限,并对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设置详尽的流程以供遵循,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坚实地落实各项制度。
最后,要注重合同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地进行资料整理和更新,根据合同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来收集、整理和保存档案资料,各部门还应该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建立合同台账。
(二)有效地规避合同管理系统风险
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进行国际形势变化预测,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将风险管理和企业管理有效融合的方法和对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在考虑市场现实状况和综合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考虑签订事宜,分析合同签订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可能潜在的风险,及时做出风险评估和预警方案,提升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合同管理能力。石油企业应当针对合同管理系统风险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化和有笑话的管理方案,让合同管理能够有章可循,使得各个合同管理部门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无形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合同签订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有明确的记录和记载。除此之外,石油企业还要加强对合同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以便胜任将来更多的合同管理工作。
(三)进行事前调研、做好源头管理工作
第一,对采购需求进行审查。在实施采购活动之前,石油企业首先应当对采购需求进行调查,论证采购目标的合理性,如果合同涉及到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复杂的法律关系,还要组织技术专家、财务人员和法律专家参与到合同的签订过程之中来,力求使得采购需求合理合规,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的购买。对于不同金额和不同重要程度的采购合同,要采取不同级别的立项审批流程。
第二,加强合同订购的前期审查。石油企业需要在签订合同前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资质情况、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进行详尽的调查,论证其是否能按时履行合同、合同履行质量高低以及产品质量保证程度,将合同风险降到最低。
(四)注重合同审查,强化监督程序
首先,要注重对合同的审查。合同的签订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文本、合同约定事项进行严格地检查,避免出现漏洞,留下风险隐患。
【关键词】合同;造价纠纷;处理
前言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量与规模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快速向高大方向发展。随之产生的围绕工程造价计价方面的矛盾或纠纷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几乎无一不与工程合同管理有关。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正是以合同约定为依据而实施计价管理的。全面贯彻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旨在将工程计价融入市场竞争机,使之更有助于工程计价控制,有利于维护项目参建各方的合法权益,真正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与此同时,对工程施工合同及合同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密的要求。从拟定合同条款、合同签订至合同执行,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才能为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消除造价纠纷创造条件,确保高效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一、紧抓工程合同管理,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造价,对于某个工程项目而言,是指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包括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而本文所说的工程造价,不论对于建设方或是施工方,主要指建安工程造价。其中,工程的承包价则集中于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约过程中形成与确定。在工程招标与评标活动中,无论采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选择综合评估法评标,都将围绕工程造价展开,选择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和实质性要求的合理中标价为合同价载入建设工程合同,确认了某工程最原始的工程造价根据。工程合同所涵盖的工程计价方法、工程价款拨付、调整与竣工结算等全部的管理内容,形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计价的重要法理依据,支撑后续施工全过程的计价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迅速有效地解决计价纠纷,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为发承包人为完成约定的建安工程产品、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其主要内容是约定工程合同价款。合同条款是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攸关合同主体各方利益,招标人在拟定招标文件中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条款的编制质量,充分满足我国现行招标投标法、清单计价规范等法规要求,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依照各工程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合同类型。发承包人应结合工程实际、自身条件及市场因素,本着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以严谨、周密的作风,重点商量约定涉及工程造价的计量计价、工程计价定额、合同综合单价调整、设备材料价差调整、变更签证、调整结算等最易产生争议或纠纷的条款,明确约定计价调整范围和调整办法,明示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与风险比例,在合同专用条款中一一载明,以加大合同的可操作性。而不能掉以模糊,给执行合同增加难度。不得隐含索赔条件或隐藏漏洞。不得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或违背中标人意愿的合同,从源头上杜绝纠纷隐患。约束承包双方各尽其责,确保工程合同的有效实施。
二、避免或減少造价纠纷,完善合同管理是关键,
承包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条款的酝酿、洽商等准备工作是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和有效履行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施工周期长、环境地质条件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材料多样等特性以及市场因素影响,势必给工程合同管理带来挑战。当原有的一些合同条款与工程计价实际需要不相适用、或意愿表达有差异,在执行计价过程中可能存在争议时,则应结合原合同条件进行补充或调整,以进一步完善合同,深化合同管理,避免因合同管理缺失而引起造价纠纷。
由于原合同条款不足或疏漏、前后不一致或因工程项目变更调整等原因导致同一合同条款有不同的解释,将影响造价控制或工程计价并可能产生纠纷的,合同管理方可以启动合同动态管理程序,及时汇同合同当事各方沟通协调,在原合同框架内,结合实际,根据需要,采取补充合同、协议或会议纪要、说明等措施延伸合同内涵,逐步充实合同和完善合同管理,对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合同管理难或执行合同难的问题与计价纠纷,是十分紧迫和需要的。对合同条件的适时调整充实,同吋也兼顾扩展控制工程造价及计价依据的完备性,更有利于日后的相关计价纠纷处理。
三、充分依据合同约定,合理处理好造价纠纷
工程合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约束合同当事人各方的经济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其中,根据合同约定条款,妥善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各类工程计价争议,是合同管理服务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近年来,我国致力贯彻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了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要的工程计价办法改革。按计价规范的解释,工程量清单应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有关标准、规范、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而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无论是招标人编制的招标控制价格还是投标人投标报价,均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结合相应计价依据进行编制,且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包括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除规定费用和税金以外的全部费用,同时包含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在清单计价规范“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条款规定: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形式。即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包含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约定条件内固定不调整,而在约定条件外允许调整,但调整方式、方法应在合同中约定。这就是说,对于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准确、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准确合理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报价的重点是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确定。完整合理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是严格执行计价规范、正确描述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我们根据清单项目特征进行列项组价,再回过头来复核清单项目特征,确认综合单价完整组成。如果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甚至漏项,错误,就必定引起施工过程中的更改,都会引起争议,产生计价纠纷。因此,完整准确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才是最终形成合同协议书签订时的合同单价,它在合同约定内是固定的。
当然,清单的准确、完整性责任在于招标人。而在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组价中产生漏项甚至错误的责任则在投标人了。划清了责任,才能积极消除纠纷隐患,有效管控计价纠纷。分清是非,得以妥善外理分歧或纠纷。
(二)、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另一最容易引起计价争议的表现为如何合理分摊价格风险和执行风险比例。现以材料、设备采购为例,材料和设备采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大,其比重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于钢材、水泥、砂石等用材份额大,价格高昂、主要受市场物价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按照风险共担和合理分摊原则,由发承包双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结合施工阶段实际来商定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风险范围或幅度,在合同中界定和明确,而不能要求所有风险都有承包人承担或承担无限度风险。业主与承包商均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最新的施工情况和材料价格走势,结合分析已有的价格资料积累或同类工程价格管理信息,对材料。设备采购予以准确合理定价。同时通过跟踪服务,约法三章等措施,规范合同管理不留活口。着力扼制有约不遵、有法不依的行为,杜绝工程计价争议苗头,控制工程造价。
(三)、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工程变更而导致变更签证或索赔,是最常见、最容易产生计价纠纷的突出因素。有变更必有签证,必然产生索赔。索赔主要为工期、费用两个方面。无论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必然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应变化。由于变更工程计量和计价方式多为业主和承包人的争议焦点,在此,笔者以为,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积极防止发生计价纠纷,应当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上下功夫,增强变更事件预测控制。从深入细化施工图设计着手,力求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内容少变更甚至不变更,更要防止盲目变更。对发生了的变更应当迅速落实变更指令,缩小因工程变更而造成的损失。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更,详细而明确载明变更的计价方法、定价原则、取费标准等内容,并界定变更责任,强化合同约定管理,预防产生扯皮或争议。对于影响不大且变动价款数额较小的项目变更,可经发、承包双方协商签证,快速处理争议;而对于影响工程计价较大的变更,如建筑结构变更,还需经过设计方的书面确认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约定,由甲乙双方协商落实工程价款变更。
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而产生的索赔。必须查明索赔性质。索赔责任,通过合同约定的有关条款理赔。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在我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通同合同条款中的索赔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对于非自身原因或过错而造成的工期延误、费用损失,理应向责任方提出要求补偿损失的权利要求。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的环节,必须对索赔和反索赔进行研究,将索赔条件写入合同,支撑具备正当索赔理由的索赔纠纷事件获取充足证据得以合理处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工程造价。而有效实施工程价款计价管理,防止计价过程中产生计价纠纷与合理处理计价纠纷的基础在于高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同样是一把多刃剑,只有强化和完善合同管理,不断总结积累,丰富管理经验,才能为控制建设投资,扶正工程计价秩序、避免或降低造价纠纷直接、及时提供充足的法理依据,通过协商、调解等办法妥善解决计价纠纷。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为工程项目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公路 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管理
一、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养护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且在作业区域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二、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三、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四、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1.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普通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指标转变,对普通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一、政府效益审计的内涵
(一)效益审计的概念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效益审计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三个目标紧密相联,有时交叉在一起,并无明显的区分界限,实际工作中更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在审计中可以对这三个目标有所侧重,但为保证审计的客观性,通常会将三者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二)效益审计的特点
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效益审计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面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目标不同
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而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方向不同
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历史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而效益审计有可能是对未来情况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多数情况下,效益审计要对未来提出改进建议。
3.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具体的会计制度,效益审计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
4.审计方法不同
由于审计目标的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审计所运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化。而效益审计项目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审计对象范围也十分广泛,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效益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开展效益审计的意义
1.开展效益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
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今天,在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如果能对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那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准确,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提高。目前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重视经济效益,不算经济账,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政府的效能下降,并为某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方便。尽快开展效益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2.开展效益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国家公共开支的成倍增长和公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众多人口增长,经济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的生长基础和社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受限制。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们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如若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种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宝贵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某种挥霍?对政府受托责任的考评应该定位在投资效益上。投资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安定、民心的凝聚力等。
3.开展效益审计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
现代社会是民主化的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理所当然的为人民办事。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尽快开展效益审计,是维护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现代化强国所必备的一个有力措施。
二、政府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的,由于政府效益审计目标多样化、审计对象范围广泛,因此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效益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一)审查和评价经济性的技术方法
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即是否经济节约地获取和投入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审计人员在审查评价经济性时要关注资源获取和投入的时间、种类、数量、质量、成本和相关的决策、管理等方面。
1.投入合理性的评价
合理的投入要有助于产出,有利于产出结果。在投入合理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项目的设立和批准是否符合一定的立项和审批程序,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事,防止不合理的投入。
2.投入充分性的评价
充分的投入是项目及时和高质量完成的保证,包括及时投入和足额投入两个方面。在投入充分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由于资金不充足、不到位而导致项目不能按时开工、工期拖长、逾期未建成、占压资金、资产闲置等各种损失浪费的现象发生;是否存在由于投入的不充分而变更设计、降低质量、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等。
3.投入时机恰当性的评价
准确地把握投入的时机是决定投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投入时机恰当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在投入前是否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投入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
4.投入管理和控制的评价
规范化、科学化的投入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投入管理和控制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在项目管理方面,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如基建项目中的招标投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是否对资金实行了全面管理,制定了资金管理具体办法和使用规定。
5.利用量本利关系对投入进行分析评价
量本利关系是指数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利用量本利关系对投入进行分析主要是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来分析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水平,进而对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盈亏平衡点是指不盈利也不亏损时的业务量水平,即收入等于成本时的业务量水平。
(二)审查和评价效率性的技术方法
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来反映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率使用资源的特征是:一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一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更多的产出消耗更少的投入。审查评价效率性时可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工程分析法。
1.成本收益法
成本收益法在分析计算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比较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货币金额关系,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收益是否超过成本。成本收益是评价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均能以货币金额准确计量或估计的情况。
评价效益性一般使用收益与成本的比值(收益/成本)。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收益超过成本,比值越大收益越大;如果比值等于1,说明收益与成本相等;如果比值小于1,说明收益低于成本,比值越小资金的使用效率越低。
2.成本效果法
成本效果法分析成本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寻找既定目标的最经济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最好效果。与成本收益分析不同的是,成本效果分析的成果用实物数量表示而非货币金额,适用于成果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效率性时,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直接将成本效果比值与标准相对比;二是当成本相同或较固定时,可以只比较效果;三是当效果相同或较固定时,可以只比较成本;四是当效果提高(降低)成本也加大(减少)时,可以比较每单位增加(减少)的效果所引起成本变化,即使用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的比值。
3.价值工程分析法
价值工程分析法是用成果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来衡量所得到的价值(价值=功能/成本),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或获取它所具备的必要功能。与成本效果分析不同的是,价值工程分析以功能分析为核心,目的是在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成本最低价值最大。价值工程分析法适用于产出成果不能以货币金额和实物数量来计量,而可以按其实现的功能来分析的情况。
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法时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是否存在既提高功能,又降低成本的途径;二是当功能相同或固定时,可以评价成本降低的可能性;三是当成本相同或固定时,评价功能提高的可能性;四是当成本与功能均提高时,评价功能的增加是否超过成本的变化;五是当成本与功能均降低时,评价成本的减少是否超过功能的变化。
(三)审查和评价效果性的技术方法
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产出的结果和影响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审查评价效果性时可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目标评价法、目标成果法、标杆法、评分法。
1.目标评价法
在审查和评价效果性时,由于要将产出与预期的目标相对比,所以采用目标评价法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可计量且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或目标不具体,会导致许多损失浪费和效益低下的情况发生。
2.目标成果法
目标成果法是根据实际产出成果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该方法将产出成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联系起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出成果与目标的差距或成果的偏离程度,查找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失误和问题,分析其原因,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
3.标杆法
标杆法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与同类事项中一直领先或做得最好的其他同类单位或部门相对照并借鉴其实践经验。标杆法的核心是确定最佳实践标准。
标杆法适用于存在先进的类似单位或部门能够作为基准,对这样的单位或部门事先进行过详细周密的考察,并且能够确定需要对照或借鉴事项的情况。
4.评分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现状;程序和方法;地勘企业
[DOI]10.13939/ki.zgsc.2016.38.173
1 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构成。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上述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该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2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近年来,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新修订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指出,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这表明在我国,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评价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活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则是内部审计的监控对象,内部控制审计按其范围划分:①全部内部控制审计:指针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审计,包括对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②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指针对组织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业务活动的某个环节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审计。
3 地勘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3.1 建立审计委员会,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地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模式为总经理领导,这种领导模式的独立性相对较弱,颁布的基本规范中明确“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内部审计部门应隶属审计委员会和企业最高管理层,这样才能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3.2 制定适合本企业经营特点的内部控制标准评价体系
地勘企业可以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准则为基本框架,结合本企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内外部环境和风险水平等实际情况,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来制定具体的内控评价标准。内控评价标准应具有完整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内部控制的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订。
3.3 确定重点管理领域、业务和流程环节
地勘企业的重点管理领域在于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项目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物资供应、人员及设备的配置、工程质量、安全措施等业务和流程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合同管理的签订是否公允、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合同是否遵循诚信原则严格履行等需要企业建立合同履行情况制度,完善的控制制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物资管理过程的关键点在于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置等环节。
3.4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目前,地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掌握财务知识,对其他环节的控制如物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管理知识缺乏,对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方面知识懂得的更少,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5 转变审计职能,创新审计思维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内部审计就必须改变过去将精力投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查证上来发现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而要深入管理和经营领域,着眼从制度上、体制上解决和完善,提出客观、科学的建设性建议,就要转变内审职能,创新审计思维,从事后审计前移事中审计、事前审计,把违法违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企业的免疫力。
3.6 运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
内部审计领域运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改变过去以检查历史业务-记录和内部控制系统历史运营情况而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传统评价模式,把审计的重点放在未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企业为降低风险进行的管理活动上,结合企业目标,评价企业现有的控制措施能否将其存在的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
4 地勘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1)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和类型来制订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组成员,实施审计调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制订实施方案。
审计调查可采用“点面线”方法。所谓“点面线”方法,就是在审计调查中,听到或看到某一管理现状之后,通过横向的全面了解、纵向的连线分析,最后确定其控制环节是否完整、控制点是否有效。
(2)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及初步评审,通过查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文件,组织机构图、记录等资料;采用调查问卷、查询、观察等方法,来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3)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①审计人员按照内部控制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方法和步骤、范围和数量及分工,采用查阅、询问、核对、盘点、分析性复核、审阅证据、穿行测试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根据现场确定的审计重点,对照内部控制规定的业务流程步骤、控制点和监督检查方法,抽取一定的经济业务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是否执行以及执行的程度。
②审计人员将测试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被检查单位或部门已有的改正措施)记录于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或当事人在工作底稿上签字确认。
③内部控制审计组组长指定专人复核工作底稿,提出复核意见,必要时重新进行测试。
④进行现场总结,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应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做出内部测评结果,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形成审计结果。
(4)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结合相关管理层的自我评估,综合分析后提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确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并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
(5)后续审计。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实时进行后续审计,检查和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和采纳审计建议情况,实现内部控制审计全过程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一、引言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从内部控制发展过程来看,如何实施内部控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理论和实务的热点。内部控制是一个由设计、实施、评价、整改构成的动态过程,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2010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从制度层面对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但是对于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有关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相关的可操作性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英美等发达国家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早,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构建内部控制框架和建立数学评价模型。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陈汉文(2008)指出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具备的特征,并对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两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骆良彬(2008)采用AHP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杨洁(2011)运用工程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按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确立了综合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和模型;张兆国、张旺峰、杨清香(2011)以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为导向,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对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张先治、戴文涛(2011)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构建了由董事会内部控制评价、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政府监管部门内部控制评价组成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按内部控制目标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基于对外披露目的。从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按照评价目的不同,可以把内部控制评价分为:财务报告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完善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披露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评价目的不同,其评价模式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处于探索并逐步完善的阶段,更多的企业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不是为了审计或对外披露,而是不断改进、完善内部控制。本文从完善内部控制角度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研究。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涵
内部控制评价就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何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美国COSO认为,内部控制系统如果能够合理地保证经济实体的经营目标得到实现、财务报表可靠、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则是有效的。加拿大COCO认为,有效控制取决于内部控制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我国《评价指引》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设计有效是指实现控制目标所需要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执行有效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正确执行。陈汉文(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有效性不同的内部控制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保证。”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内部控制能否合理地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若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目标的实现,则有效,反之,内部控制是无效的。
内部控制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企业一定时期内部控制合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或水平而进行的评价活动。内部控制的评价需要解决五个问题:“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含评价指标)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如何?”不同的评价目的,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有所不同。
三、基于完善目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
我国《评价指引》第二条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描述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指引》主要是满足企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要求,把企业决策层,即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作为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
内部控制的评价目的不同,其评价主体应该有一定差异,如: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其评价主体是外部审计部门。基于完善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其评价主体应该是包括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首先,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系统,目标多样化,牵涉部门和人员多,《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应该是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评价中,由全体员工参与,容易收集到真实而充分的证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其次,从完善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内部控制评价目的是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状况,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改进和优化内部控制系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体员工参与可以不断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划分一定的层次。在评价主体中,董事会领导内部控制评价,是评价的责任主体;管理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各部门的基层人员具体执行内部控制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
我国《评价指引》要求企业根据《基本规范》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也是围绕五要素展开的。基于完善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其评价内容应该围绕五要素展开,同时要考虑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建设情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控制活动设计不完善,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切实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但从当前看,评价和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控制活动和手段上,特别要关注企业重点风险领域和环节、以前年度出现问题的领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的出台,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该指引共18项,可分为内部环境指引、控制活动指引和控制手段指引三类。从完善内部控制来说,其评价可以按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控制手段来开展。
(三)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细化,是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从完善内部控制目的来说,评价指标可以结合相关规范,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本文结合《基本规范》、《应用指引》和《评价指引》,给出适合于一般企业的评价指标。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在指标的设置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按内部控制要素或业务流程设置,另外一种是按控制目标来设置。按要素或业务流程来评价,比较直观,可以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情况,但是缺乏综合性,各要素或业务环节有效,不能说明内部控制整体有效,也不能说明是否达到控制目标;按控制目标来设计,综合性强,能够说明企业最终的经营情况,但企业的经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整个经济形势、客户经营状况等,企业经营状况好,不一定内部控制就完美无缺,相反的,也不能说明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企业只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实现。因此,本文认为基于完善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应包括两类,一类是过程型指标,另外一类是结果型指标。
1.过程型指标
过程型指标,是反映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执行的指标。学者的研究较多的是按内部控制五要素设计,这种评价把内部控制看成一个整体,有利于评价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但就像前文中分析的一样,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入,内部控制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控制活动中,按五要素进行评价比较抽象,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发现各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我国《应用指引》分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控制手段三类,企业内部控制也往往以制度形式体现在业务流程中。因此,评价指标按内部环境、控制活动、控制手段设置,更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建立和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控制活动是企业在对风险进行评估后,为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所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各种控制措施都体现在各项业务中,企业的业务环节一般包括:资金活动、采购活动、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控制手段是内部控制的“工具”,涉及企业整体业务和管理,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过程有效性的指标由内部环境、控制活动、控制手段一级指标构成,对一级指标又进一步分解,形成18个二级指标(如表1)。这样的指标体系和企业实际的控制制度相吻合,便于对照检查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指标设置有一定的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情况对二级指标进行增删,若企业没有担保业务、业务外包,可以不要该项指标。
2.结果型指标
结果型指标是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效果的指标。对于结果型指标,可以按业务环节设置,如对销售环节,可以设置销售额、货款收回率等指标,这种设置方法有利于详细考察部门业绩、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但有些业务环节不容易找到指标,且某些指标不是某个业务环节可以控制的。因此,反映结果的指标,围绕内部控制目标设计更合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包括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资产的安全性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是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最直接的目标,可以通过企业常用的反映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及企业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来反映;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是考察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用一定时期企业被相关部门罚款的数额和次数来反映;资产的安全性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类资产的盘亏和毁损数来反映,另外,资产减值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资产的减少;报告目标是反映企业是否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报告的编制有无故意或非故意的重大错报,甚至舞弊行为,可以通过重大差错的更正数、重大会计舞弊行为和重大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行为来考察。
根据上面的分析,构建了4个反映控制结果的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析,形成16个二级指标(如表2)。
(四)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基准。
对于过程型指标,只能定性描述其标准。各项二级指标,企业可以按照《应用指引》和企业实际,确定主要风险点,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和观测点,便于相关人员做出判断。设计和执行情况可以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档次(或者三个档次),每个档次确定一个分值的权重区间,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由于二级指标较多,限于篇幅,本文以一般企业都有的对于企业非常重要的销售业务为例进行说明。销售业务的风险主要是: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确,销售渠道管理不当,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等,可能导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销售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根据以上主要风险点,设计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观测点(如表3)。
对于结果型指标,给出二级指标计算方法或确定方法(如表2),以预算数、行业数或历史数评价作为标准,实际数与标准数比较后,赋予一定的分值,和过程型指标一样,分值也设置一定的区间。
(五)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即采用一定的方法运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获得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很多学者使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评价过程科学,评价结果准确,但是相对比较复杂,一般企业由于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难以实施。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多因素加权平均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企业把过程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的满分都设定为100分,然后层层分解,各二级指标都赋予一定的分值。在对内部控制评价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二级指标的得分。以销售业务为例(如表3),假设企业设定的销售业务的分值为10分,每个观测点分值为2分,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权重给出了各观测点的得分,则销售业务的总得分为7.6分(为各观测点得分之和)。各二级指标得分之和就是所属一级指标得分,对一级指标进行汇总,就是过程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的总分。
把内部控制评价总分得分设为S,在上述评价指标中,反映过程的指标得分设为P,比重设为a,反映结果的指标得分为C,则某企业内部控制总得分用计算式表示为:
S=P*a+(1-a)*C
其中:a介于0%~100%之间,可以由企业组织有关专家讨论后确定。若确定为70%,即表示过程评价占70%,结果评价占30%。
P=■pi; C=■ci
计算出的结果可以分为五档:S≥90,内部控制设计合理,非常有效;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