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1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本土化;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儒家文化;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6―0040―08

一、引言

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规范性和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然而,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的行为和心理烙印。正是基于这个角度,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正统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杨国枢(2004,自序)曾指出,“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放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正因为当前的经济学根基于基督教文明下的心理及相应的行为机理之上,因此,当前的经济学仅仅是“西方”经济学;这里不仅从地域上是指其源于西方,更主要从文化上是指它适应于西方人的心理和行为机理。

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能够在经济学领域作出较为显著贡献的大多是西方人或者是具备西方化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这些著名经济学家的国籍和工作地点之所以会有这种时间和地域上的相对集中,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如林毅夫所说的是“由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相反,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学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本土性,而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已经被世界经济中心的国家及其本土学者或具有相通文化背景的学者所掌握。事实上,如果仅仅从国籍和工作地点的角度,我们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华人(甚至是日本、韩国等)在美国的大学中却一直没有取得较为“令人刮目”的成就,而像以色列、印度乃至拉美、东欧以及来自非洲一些国家的教授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取得的“非同凡响”的声誉,甚至造就了一批“世界性”的顶级大师(这些地区出生的人都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如果从文化角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经济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微观心理学和宏观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而这些国家与美国文化更为接近,更容易基于本身的行为心理发展某些经济学理论。而华裔的学者根本没有这一切身的文化感受为基础,无法把理论推理和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因此,往往只能在与经验事实相对脱节的数理或计量方面有所发展,而对以社会经济现象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则力不从心。默顿就提出了一个“内部人原理”:“外部人”不论是多么小心或有学养,原则上都无法接近社会或文化的真理,因为存在一种结构性的限制使他没有能力了解异己的团体、文化和社会。是以本文尝试就女性主义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以及对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启示作一分析。

二、女性主义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

在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女性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有成就的女性经济学大家则更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不在于流行的说辞:女性的逻辑抽象能力较低,因为女性在经济学领域中所占的比例要比在数学或自然科学领域所占的比例还要小;相反,根本上在于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特质,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性别结构缺陷。事实上,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心理之上,但却并不是反映了所有西方人的共同心理,而主要是建立在具有强烈扩张和征服欲望的男性的心理基础之上,从而具有非常强的偏见,这严重限制了女性对经济学的贡献。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兴起。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地,女性更为现实,更注重人情,更富同情心,更愿意进行合作而不是争夺,从而行为上也更少破坏性。这也可以通过圣经中的两个故事加以说明:亚伯拉罕为了某种抽象的上帝之命令而情愿牺牲自己的儿子,而所罗门王时的那个妇女在儿子命在旦夕时宁愿放弃真理也不愿目睹儿子被杀。然而,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却逐渐形成了男性主义中心观,以至人类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概念也按性别呈现出等级形态,其中,男子特质占上层,在主体和方法上被评价较高的东西都与男性特质联系在一起,而被评价低的则与女子气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在于,西方世界深受斯多葛主义的影响:世界是遵循数学法则和“自然”法则合理地运转的,每个人都可以认识并掌握这些法则,因为他们都拥有上帝赋予的理性才能,都可以以同一种机械的方式进行思维,从而得出相似的推论。后来,牛顿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牛顿模式:整个宇宙决定于几条简单的、永恒的数学规律;由此推演,人类凭借理性就可以认识支配道德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美学领域的规律。同时,尽管上帝制造了理性之钟,但还是有一部分被遗漏了,这构成了情感和非理性王国;为此,牛顿模式又将世界分成两个部分:被理性统治的主要部分和统摄非理性的次要部分。正是基于这一学说,所有不遵循理性、不遵循机械论的数学原理的事物都是他者,是不重要的、第二位的、不真实的,它受到理性世界的监管;显然,由于男性往往具有更硬的“理性”,而女性也是第二位的,因而男性就有权把“理性”强加给那些缺乏理性的创造物。

尽管主流经济学提倡的科学化路径以期排除价值和道德因素的干扰,或者将道德问题存而不论;但

是,它并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而是存在强烈的规范色彩。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经济学论文往往体现了经济学家的个人、社会以及政治位置等特质,有人甚至说,所谓的客观知识其实不过是那些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拥有更强大势力人的知识。显然,由于经济学领域男性占了比在物理学或其他社会科学中更大的比例,因而主流经济学实际上也就反映了男性的看法和处事态度。譬如,根据纳尔森等人的看法,经济人一词“economic man”本身就是男性经济学家群体的产物,他体现了男性“masculine”的行为方式,而无法涵盖女性“feminine”的行事方式。因此,我们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先天就是有缺陷的,它并不能说明全部人类的一般行为;尽管经济学界热衷于使用“经济人”一词,但却很少对它的真实含义以及起源进行梳理。在某种程度上,“经济人”一词本身就已经成为实用性和政治性的,目前许多人以此来装扮其研究的客观性,只不过是借此来推行他们自己的主观观点,其中就包括男性对女的控制。因此,女性在经济学界之所以数量少、贡献低,这主要与不同性别和文化下的学者对主流经济学的自发认知有关,从而与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特质以及它与不同类别的人的亲和性有关。

一方面,就男女双方在行为特征上的差异而言。一般地,与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内在心理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从而表现在学术上也会有所差异;显然,女性与男性在行为特征上往往相差很大,从而也就会对其学术取向产生影响。譬如,女性忍耐性更高,往往会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在人际关系中也更为忍让,以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更愿意采取迂回沟通而不是争夺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女性的道德推理显示出“相互冲突的责任”意识,而不是发自“竞争的公理”,这种认知能力决定了“它是一种与周围关联的、叙述性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有条理的、抽象的思维模式”;为此,女性特别注重“关爱的行动”,往往围绕着对“责任和关系的理解”,往往设法建构“联系之网,人际之网,它们通过交流得以维系”。正因如此,女性往往不热衷于抽象规则的研究,而更关注规则带来的社会后果,关注人的应得权利;相应地,她们往往偏好于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本经济学、心理经济学、文化经济学以及福利经济学等的研究,而这些方面则属于经济学的边缘分支。

另一方面,就理论本身隐含的修辞特征而言。一般地,如果理论内含的修辞与研究者的行为特征相符,那么就更有利于该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发展;因为他从事此方面的研究是源于内心自发的,而其他人则需要经受刻意模仿和学习过程。显然,当前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基本上反映了男性的看法和处事态度,因为它强调人的控制、征服、机会主义等。事实上,与女性的“责任道德”相反,男性明显地表现出“权利道德”的倾向,它立足于“对分离的而非联系的情调”,立足于“对个体而非基本的关系的思考”;并且,男性还使相互冲突的秩序保持一种机械的、量的平衡,而这种秩序又是以等级化的价值观为基础的。正因如此,尽管女性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可以取得显著成就,但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却要小得多;究其原因,男性从事主流范式的经济学研究是源于内心自发的,而女性则需要刻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当然,这不是女性的错,而是主流经济学所内在的偏见所导致的,应该归咎于当前经济学的畸形化发展,因为主流经济学包含了太多的男性主义特征。而且,女性在现代主流经济学领域建树不多的现状,并不意味着女性并不适合从事经济学研究;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将有助于优化经济学的基本特质,使经济学回到更为合理的研究轨道上来。

其实,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主要与早期工作场所(工厂)和生活场所(家庭)的分离有关,而主流经济学源于对市场争夺行为的刻画,“经济人”也是与当时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男特质相符的。早期社会中,男性从事市场的竞争,从而日益变得好斗;而且,由于在企业组织等工作场所的活动往往都是被规定好的,男性的性格也逐渐被异化:价值理性日益萎缩而工具理性日益偏盛,从而产生了类似经济人的人格。相反,女性则被孤立在家庭之中从事家庭实务,尽管重复性的家务劳动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却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以培养多样化的性格;特别是,在妇女的主导下家庭往往成为置身于残酷争斗的市场之海中的无数个相对平和宁静的栖身岛屿,从而女性的性格更为平和和宽容。而且,盛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像兴盛于美国的现代主流经济学那样以工具性的经济人为理论基石,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美洲早期殖民者主要是一批极具扩张冲动的新教徒,他们世俗化功利主义心理更为突出;后来尽管有大量的其他移民进入,但由于缺少了原先共同体的庇护,从而也只能遵守业已树立起来的市场争夺规则,从而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特征。

当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充足以及女性越来越从家庭走上社会,社会行为主体成分的这种变化也就会对市场上的行为机理产生影响;与不断变化的实践相适应,经济学的行为假设也应该有一个相应修正过程:应该越来越多地把女机理纳入进来,不能把女视为非理性的而排除在经济学研究之外,而是要通过借鉴女性的行为来重新界定理性的内涵。然而,主流经济学却顽固地维持着传统的自然主义思维及其经济人假设,在这种传统下,妇女基于本性的理解当然就与之不相适应;这正如费波尔和纳尔森指出的,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别影响了他对社会事物的感知,影响了对问题相关性和重要性的评估,从而也就影响了认知原理的解释。正是由于主流经济学打上了深深的男性沙文主义,它的评价标准有利于男性而不利女性:不仅主流经济学主要体现了男性的话语和思维,而非对女的刻画和世界;而且,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学术规范和原则也是由男性创造或制定的,这种规则和思维也就支配了学术的发展走向和学术人员的构成。事实上,当今西方学术界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但不幸的是,男性主导的西方社会观念却往往把男女之间的这种行为差异仅仅归因于他们的生理差别,从而确立了经济学研究对女性和女性活动排斥的合理性;只是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建制,与纯粹生理意义上的性别没有必然联系。

可见,正是由于社会心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双方在经济学上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不是因为女性本身的行为有问题,而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思维和规范本身就是片面的。费波尔和纳尔森就指出,“无论如何,承认经济学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影响,就意味着对主流范式的总体否定和对客观性追求的放弃”,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以提高经济学的客观性”;事实上,“女性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出现,并不是因为经济学太客观了,而是因为它还不够客观,因为太多的假设和方法论思想在没有经过全面的批判性审查之后就开始被主流经济学团体视为普遍而客观的了”。正因为如此,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对数学化、客观化的科学认识论发出了深深的质疑,他们认为,当前这种流行的科学至上主义会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

质世界还是生活世界物化为它者,女性注重协作的互动行为对社会的破坏性更小,更适应于与自然世界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正因如此,他们强调科学本身就是主观的,应该把人的认识和情感结合起来,要强调科学的整体性、和谐及复杂性而不是简化轮、统治和直线。推而广之,不同的社会文化下的人们的行为机理也是不同的,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也应该存在差异,否则必然是有局限的,这从东方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上可见一斑。

三、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要求和思维

上面的分析表明,女性在经济学领域贡献之所以不足,主要不是因为抽象数理能力的欠缺,而是一种与文化相联系的社会性别属性差异所造成的;显然,如果男女之间这种社会性差别推广到不同特质的文化之间,那么,就可以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文化适用性进行反思。

其实,尽管一些海归学者将国内经济学水平低归咎于经济学人的数学功底差,但这却不是主要原因;事实上,不少海归经济学者却都曾承认,海外的中国人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学不下去的,林毅夫更是认为,“外国的经济学家相比,我国年轻的经济学者通常数学较好,在这方面有比较优势”。同样,主要也不在于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正越来越大:不仅近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在逐渐增加,而且,在数学领域华人的贡献也有目共睹。相反,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人士在行为方式和社会气质上的明显差异,而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和分析工具都以西方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为基础的,从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走向和人员构成也必然受西方所支配。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男女的社会性征和东西方人的行为机理联系加以分析:从整体上讲,西方人具有明显的男性特征,这表现为侵入性、个体性和占有性;而东方人则更多地表现出女性化的行为特征,这表现为合作性、社会性和共享性。例如,东方人更为强调抑制自己的需求,强调社会和谐与合作,也特别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因而中国社会相对于西方社会来说历来也要平和得多。正因如此,当前中国人学习和研究体现西方心理的主流经济学也面临着与女性学习和研究那种体现男性认知观的经济学的相同困境。

因此,中国经济学人对经济学贡献不足,不是因为中国人的数学水平不高,不善于使用计量回归等分析工具,更不是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不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对社会的认知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制度与主流经济学宣扬的存在巨大差距。正因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说与儒家社会的行为机理相差很大,这种学说是外在于中国人自身的生活的;因此,中国人没有西方人那种深入肺腑的感觉,无法把理论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往往难以产生能够燎原的思想火花。而且,即使深受儒家熏陶的学者花了很大努力去学习现代主流经济学,但对“经济人”的行为特征的刻画以及由此推衍的社会现象的认识依然无法达到西方人那样的深度,从而无法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作出被主流“认可”的贡献。实际上,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知行合一”和“主客同体”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试想:如果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不是从自己切身的体认出发,而是可以接受外来的一套假设和学说,怎么可能深入地剖析社会行为的内在机理呢?由此可见,强调普遍适用性的现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着如何重构其脆弱的文化基础这一问题:正如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出现是为了揭示并消除经济学研究中的性别偏见,使经济学更好地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世界一样;为了消除当前主流经济学中对东方社会文化和行为的歧视,也有待于真正建立在中国人行为机理之上的中国经济学之振兴。

一般地,现代主流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它根植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一元论思维:一方面,它强调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和社会后果中的物竞天择,并通过还原论把人的心理还原为动物心理;另一方面,它把人仅仅视为一个经验客体,是自然的一部分,终极价值判断是给定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先验理性和经验实证的色彩。但显然,中国人的思维却完全不同于西方人: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而且,基于先验的理性主义思维,西方社会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往往是脱离经验的,也可以游离于实践之外;正因如此,尽管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远不相符,但主流经济学依旧把它视为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并以此来建立模型探究人的行为。相反,儒家社会往往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对人类行为的认知,从而特别强调知行合一,理论不能脱离实践;正因如此,它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不合理的假设,使得理论日渐逼近实践,并为实践提供指导。事实上,在盛洪看来,经济学与科学存在着重要区别:经济学惟有提出对所有人都有利的方案才能为人民服务,而科学则可能会被部分人用来损害别人;显然,由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主义”的精神,因而如果能够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起来,那么就可以使得经济学更像“经济学”,并能够抑制西方科学和工具理性膨胀所潜在的两方面危害:一、利用科学方法通过损害别人来增进自己的利益(如改进武器),二、诸如对社会的建构等对科学的不当应用而损害所有人。

但不幸的是,当前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都是西方的,以致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显然,在没有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不将理论契合在中国人的行为机理基础之上,即使出现了本土化的声音,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仅仅是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依然是西方的。譬如,林毅夫在《本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一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他对如何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具体的经济问题的看法,但他依然认为我国经济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国际化,而研究的对象的本土化则是研究成果国际化的一条主要通道。当然,他认为,在对本土现象进行研究时,需要“弄清楚哪些是产生我们所观察到的重要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背后的主要经济、政治、社会变量,然后才能构建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来说明这些重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已经意识到了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不同。但是他并没有深入到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人性和行为机理问题,而仅仅是关注约束变量的不同。

杨国枢指出,“美国心理学因能有效探讨美国人之个人主义文化内的心理与行为,所以是一种本土心理学――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这种本土心理学是从美国自己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脉络中自然发展出来的,所以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发心理学’或‘内发心理学’。与此不同,西化的中国人的心理学是一种被美国人本土心理学所扭曲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脉络中自然发展出来的知识体系,因此是一种次生j生或衍生性的‘外发心理学’。外发性的中国人心理学难以有效探讨中国人之

集体主义文化内的心理与行为,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只有内发性的中国人心理学,才能提供有效了解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知识,才能作为发展全人类心理学的良好基础”。显然,在西方的“内发心理学”基础上产生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同样,也只有以中国化的“内发心理学”为基础,才能产生更适用中国的本土化经济学。正因如此,尽管林毅夫…等人都曾预言,“最迟到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研究在世界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将随之提高,而当我国的经济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之一时,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很有可能转移到我国来”;但是,笔者却认为,如果不改变当前盲目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风气,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社会文化有机契合起来,那么,即使中国经济如目前一般再持续发展20年,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仍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更加不要提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

四、简短结语

第2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本土化的原则

必须注意的是,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并不是越美观越好,越丰富越好,其创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前提。

(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则

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是通过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环境的互动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获得身心发展的。因此,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

1.内容广泛。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思维开阔,多角度、多方式地进行选择和设计,应该避免单调。如一些小型私立幼儿园常常只在墙壁张贴一些动画图片、识字图片,以及一些简要的规章制度,这样的设计难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难以引起幼儿关注,互动也不容易发生,最终不能多方位促进幼儿发展。而如果在幼儿园设计各类区角,从墙饰、挂饰、教玩具全方位进行环境创设,让环境丰富多彩,从而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可以让幼儿得到多方面发展,才可以让幼儿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与环境互动的空间。如厨房、医院、建构区、植物园、图书角、运动区等等。此外,还可以进行主题设计,如春天来了,把幼儿园的墙壁、棚顶、地面及角角落落装饰上春天的景色:温暖的太阳、广阔的大地、绿色的小草、多彩的小花、奔跑的小动物等,让幼儿来到幼儿园便感受勃勃生机,同时也能够认识和了解春天。

2.贴近幼儿认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要考虑贴近幼儿认知,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幼儿园所创设的环境如果离幼儿生活较远,成人化严重,会减少幼儿对它的关注度,会因此削弱它的价值。

3.色彩丰富。研究表明,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相反,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等令人不快的色彩环境中婴幼儿,则会表现出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等特点。因此,幼儿园环境应该以淡蓝、黄、黄绿、橙等好看的颜色为主进行创设,避免大面积使用黑、白、褐等难看的颜色。此外,所设计的内容要符合造型简洁、概括,制作简单易行的原则。抓住主要特点,突出表现即可,这既适合幼儿理解、认知,也符合幼儿园定期更换主题内容的现状。

(二)安全的原则

生命高于一切,幼儿的安全永远是教育的实施的前提,而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健康领域永远放在第一位。因此,幼儿园环创也必须首先考虑幼儿的安全问题。它涉及到材料安全及作品的安全。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健康环保的,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不具有尖、硬等特点,要保证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不会受到伤害。

二、环境创设本土化

《纲要》规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该提倡本土化,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材料、身边的风土人情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一)内容本土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光、历史传承各有不同,这便造就了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而如果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学活动中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一方面丰富幼儿学习内容,让幼儿能够了解自己身边的风土人情,认识自己的家乡,同时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从幼儿培养,这种本土文化的影响将根植于心,陪伴孩子一生,甚至影响孩子将来的人生选择。例如,我们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在季节轮换之际,引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季节为主题,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春天,以绿色为主,在墙壁和地上绘出或者粘贴上手工制作的灿烂的太阳、开满小花的青草地、柔软的柳丝、呢喃的燕子、欢乐的孩子,屋顶是湛蓝的天空,悬挂多多白云,点缀飞机,与燕子齐飞。特别是冬天,北方的雪更应该是环境创设课程不能缺少的内容:剪纸雪花,贴在窗玻璃上;打雪仗的场面、大雪覆盖的小房子和松树等画在墙壁上;屋顶悬挂雪花。此外,节日风俗、本土特产等等,都可以作为环境创设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中。

(二)材料本土化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本土资源,因此因地制宜选用材料来装饰幼儿园,不但取材方便,节省成本,也能够促进幼儿对本土物产的深入地了解。例如,南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竹子进行手工制作,北方的学生可以利用桦树皮、松针、松树塔、树根进行环创;秋天到来后,庄稼的叶片、秸秆、五彩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都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材料。此外,本土的沙石、泥土等都可成为可利用的材料。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了新的用途,学生毕业后将能够以本土化思想为指导,利用这些材料与幼儿一起创设环境,会使得幼儿的新奇感倍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图书馆,利益平衡

1. 引言

按照的观点,利益就其本性而言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不同的利益彼此之问会存在冲突,而利益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不法本能会导致各种利益在不断激化的冲突中同归于尽,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有必要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使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源共享是人类互惠交换行为的一种,是一种打上经济烙印的行为。共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首先表明一种关系,共享关系联系着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人群,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相互之间协调行动,并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资源共享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在这种群体性行为背后,资源共享本质上是利益的共享。

利益共享的关键在于,必须处理好空间利益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M .胡佛说过,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对于利益共享的相关者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只能是一种负担。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某一个图书馆的资源为其它图书情报机构共同享用的活动。实质上指人类以文献为工具,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1999年1月,全国124家图书情报机构的代表云集北京,商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发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倡议建立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标志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三大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即教育部领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科技部所属的“国家科技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服务系统”、文化部倡议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迅速,我国的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就喜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维持共享体的长久性,在共享体内如何维持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虽然资源被利用对社会越有益,但是信息共享不是无条件的。所谓共享,可以认为是资源在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的流动。但并不是说共享是无条件的,倘若使用方不需要该资源或其不愿花费代价接受该资源,“共享”是不能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资源共享的条件是:拥有者愿意将资源共享,使用者主动接收共享资源并且不损害彼此的利益关系。不论拥有者共享资源,还是使用者接收资源都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不是无止境、无范围、无限制的全部共享的。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每项资源在进入共享前,都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将该资源更新的人工处理成本、硬件设施成本分摊、实现共享的软件成本分摊,这三部分被认为是资源共享预处理成本。

假定条件:

(1)信息资源共享成本只考虑预处理成本;

(2)信息资源共享收益只与信息资源共享范围有关,并初步认为线性关系;

构造成本收益函数:

C= C(q)=C

R=A*q

其中:q:信息共享范围;

R:与q成正比;

C:预处理成本,信息一旦共享,不论共享程度如何,都必然产生预处理成本,该成本固定,与q无关。

函数曲线如下:

第4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

1、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第5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当前的学校德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凸显出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尽管我们德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着随意性、零散性、灌输性的倾向,德育的实效性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体验化、参与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创新,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实践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中小学德育的未来和希望。

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力图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这种借鉴学科教育课程化的优势(任务明确,组织有序,实施适切,检测可靠),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缺乏实效性、难以评估的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或许正是解决当前德育存在问题的最佳途径。

金陵中学的“德育课程纲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及课程评价的导向性。这充分说明,金陵中学的德育工作正朝着回归生活世界的目标不断前行“德育课程纲要”关心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与需要,关怀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促使“知情意行”高度融合,从而彻底改变德育的工具理性价值,既直接面向实然的“生活世界”,也指向应然的“理想世界”,实现了德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当然,德育课程对个体发展的功能还是有局限的,因此,德育课程应注意与其他德育途径,如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相互配合,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

金陵中学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开拓了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使学校德育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经常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必将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化,成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朱小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第6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育德;路径

学校教育要立德树人。全程育德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课程育德是全程育德的最重要途径。体育课作为一门从小学到大学的通识课程,应当担负起课程育德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农村高中体育课,更应当将育德作为重要的内容。农村高中体育课的育德有以下三条有效路径。

一、教学内容和育德内容深度融合,形成有效路径

“关爱、责任、规则、公正、尊重、合作、坚守”等是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要让这些道德品质在学生中得到传承。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无论是队列队形、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还是游戏、地方特色课、各类活动比赛,都能融入这些道德基本品质教育。特别是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更要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样,德育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课程育德落到实处,育人无痕,接地气,不空洞,有效果。

二、教学情境与育德情节有机组合,形成有效路径

按照课程标准,高中阶段主要以学分制呈现。农村高中体育也正在推行“走班制、社团”等方式进行常规授课。学生在体育课接受德育教育形式相对较分散。体育授课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情境,置入德育情节,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专题教育,引发高中生对德育的思考和践行。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充分体验、感悟、升华,在单元教学结束时,结合德育情节,适当进行总结、提升、拓展,育人有心,引导学生内化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三、教学过程与育德细节紧密结合,形成有效路径

高中体育教学中,坚持、理解、合作、公平等是教学过程中随时闪现的德育细节。但农村高中学生合作、公平的深层次培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高中生已形成的较能吃苦耐劳、自尊心强、追求进步等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与学生优秀品质相关联的德育细节,进行固化。对公正、合作等更高层次的德育品质,要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对个人或群体,针对性地对德育细节进行雕琢、升华,逐渐形成学生的健全体格、完整人格、高尚品格。雕琢成器,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第7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德育教育之所以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由素质教育的使命所决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为这一目标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的就是德育教育,因为在中学阶段,学生们的人格的可塑性最强,所以中学德育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以求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促进中学德育工作的进展。

一、认清素质教育本质,改善中学德育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离开了这个灵魂和核心,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现今时代,青少年中的道德缺失,往往是从起码的道德无知和缺乏伦理教养开始的,是从人在自己成长的一定阶段不懂得人类文明的起码知识,因而是逐渐陷入道德无知的泥沼开始的。因此,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地、全面地完成智育的任务,就必须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德育的使命是渗透在智育之中,指导智育的方向,使它具有思想的、道德的、精神的、政治的价值。学校由此承载了更多的使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育教育工作既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它的实施工作就要求有一个完备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大部分。软环境主要指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和思想水平等;硬环境主要指那些为了配合德育教育的进行而配置的教学设备,如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信息、活动场所和参与机会等。从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环境看,这两方面都存在问题: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另一方面从各种设施看,目前的中学大多数还没有专门为搞德育而设置的设施,偶尔搞一次德育工作也只是因陋就简走走形式而已。因而,创造一个协调的德育教育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环节,增强德育教育的抗环境干扰能力,成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中学德育灌输教育模式

中学德育对象的主体化,是当代中学德育最基本的特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以成人的逻辑对待儿童的哲学,把儿童作为成人来对待,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世界。在教学目的上,关注教学的外在目的,忽视了教学的内在目的;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权威大于一切,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强行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方式整齐划一、严格统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或束缚。教学评价上,只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注重考试的选拔功能,评价方式过于死板生硬,致使学生陷入大量的“题海战术”,为了追求高分数而苦学、死学。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而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实现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式道德实践模式转变。中学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反映在中学德育思维上,是“学生是德育主体”的思想得到了确立;反映在德育教学实践中,是要求将德育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因为中学德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而德性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就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人际关系。 转贴于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只有真正反映生活、触摸生活,才能真正认识生活。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最真实、最稳定,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 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今天的中学校园里,许多使教师和家长焦虑的问题学生大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说,中学德育遇到的许多实践问题其实不过是心理教育问题,因此理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目前中学德育的范畴。当今的中学德育强调以构建学生和谐人格的人格教育为核心,要求不仅要对中学德育的内容进行革新,而且要在方法上引入和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而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影响较大的德育理论,大多是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或大量的科学观察、测试和数字统计等实证研究为基础的,这对于我们改造现行的中学德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推动了我们超越传统中学德育的经验参照性,大胆尝试和运用这些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将中学德育内涵提高到新的维度。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推进课程改革,拓宽中学德育教育途径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回归生活世界,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我国学校德育课程大致由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三大块构成,由于历史原因及社会原因,当代青少年道德生长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深度破坏和极度恶化,传统课程已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所以,重新建构道德环境迫在眉睫。要让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三个方面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共同构成发展学生道德素质的立体课程体系。建构起这样的德育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培育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锤炼学生持久的道德意志,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潜意识的自主认知、自感、自觉行为、自然意志,形成道德品质。

德育环境课程的建构也不能忽视教师的自身道德素质建设和学生家长的道德建设,使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在以教师和书籍为文化教育核心的时代,人们常把学校教育称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把教师看作中学生的人生导师。而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中学生已越来越多地从家庭、社区、伙伴和现代传媒等多种渠道获得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在中学德育中的作用已难分伯仲。中学德育途径的多样化,最突出地表现在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及其所传播的思想观念信息对生活各个角落的渗透。这一方面为当代中学德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另一方面也对当代中学德育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按市场化规则运作的现代传媒使当代中学生学到和掌握了众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包括充斥着暴力甚至黄色内容的不良信息。因此,如何占领和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这一当代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已成为决定我们中学德育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8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存在偏差。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教育重心偏离,本末倒置;重视物质满足和技能培养,轻视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重言传,但方法简单粗暴,轻身教,且不能率先示范。传统家庭美德对于引导青少年处理与家人、师生、同学关系,甚至将来组成家庭后处理夫妻、子女关系,进入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中学生心理特征,继承传统家庭美德的优良基因,构建传统家庭美德在中学德育的实现路径。

2传统家庭美德的优良基因

2.1人伦要求

我国传统家庭美德规定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强调人的权利和义务。传统家庭美德规定了父子有亲、夫妻和睦、兄友弟亲、朋友有信,规定了父母、妻子、孩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睦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现代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孩子成为家庭主导。长辈的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娇蛮、自私自利的性格。有些中学生在校是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回家却成为“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视父母沉重的家庭负担。父母不能满足自己要求时,耍小性子,或以不理智行为对抗。因此,在中学德育中,需要进行传统家庭美德的“孝道”教育。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主动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分享、助人为乐的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传统家庭美德的“朋友有信”、“兄友弟爱”等内容对独生子女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2.2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勤奋努力;节制物质欲望,简朴生活。当代青少年攀比现象严重,重视物质追求,非名牌不穿,非名牌不用。甚至有些青少年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花费在了虚拟的网络游戏中,追寻网络游戏带来的满足感。部分青少年好逸恶劳,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因此,应在青少年中进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提倡艰苦奋斗,要求青少年保持勤俭本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劳动观。

2.3家国一体

儒家强调人生在世,要以“立德”为本,而“立德”要以“孝”为本。在家为“孝”,在国为“忠”。以“孝”促“忠”,以“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古代“家国一体”的思想蕴涵着强烈爱国热情、报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协作精神差。在笔者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学校召开运动会,报名学生寥寥无几。追问原因,学生认为,参加运动会太累,学校不会给予物质奖励,不划算。因此,将“家国一体”思想融入中学德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中学德育中凸显传统家庭美德

3.1升华传统德育精神,丰富学校德育内容

第一,继承“孝”的美德。“孝”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学校的“孝道”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愚孝”,它不仅要求子女要孝敬父母,也要求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学校也要与家长积极沟通交流,向家长灌输“民主”的观念,引导父母积极与孩子交流沟通,尊重孩子选择。第二,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精神。“自主、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青少年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我国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淡薄,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同时,家长对孩子干涉过多。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积极培养孩子“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继承弘扬勤俭美德。部分中学生铺张浪费、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在中学德育中贯彻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父母的不易,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以及人生观。第四,加强责任感教育。当代中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淡薄,传统家庭道德中“家国一体”的思想,渗透着浓厚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中学德育中加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家国一体”思想,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2拓展德育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家庭美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将传统家庭美德精华渗透到各学科内容中,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师在组织德育的过程中,要以教材内容作为切入点,将学科教学与中学德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意识的诱导,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时,要增强教师德育观念,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以身作则,将德育落到实处。

3.3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作用

借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传承传统家庭美德。举行家庭德育主题演讲,让同学自主准备,学生在准备内容过程中学到大量的传统家庭德育方面的知识,在演讲过程中明辨是非。也可以用文艺表演、黑板报的形式宣传传统家庭美德。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感受、学习,使中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家庭美德。在价值多元背景下,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实现对青少年正确引导,在中学开设哲学和心理学的选修课、建立心理咨询室,让科班出身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室的教师,服务于青少年。

3.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统一阵线

第9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教;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2002年2月,同志针对中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时说:

“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2006年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现在许多学校对德育工作已做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体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及新课标教育理念,必须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确保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一、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地位不高

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社会上功利主义造成德育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2.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实际

在中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经常用政治课代替。德育教育的目标只停留在“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上,内容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不够;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接受能力,没有满足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要。另外,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中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方式简单灌输、途径单一

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说教”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曾有报道:在某班开展的学雷锋会上,孩子们讲得热泪盈眶,可会后没人擦桌子;某校的献爱心活动,孩子们喜滋滋地把金额大的钱换成小的,比赛谁献的次数多。这无疑是对学校德育教育的讽刺。简单、单向、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灌输教育是教条教育,没给孩子留下主动思考、选择与行动的空间。真正的德育教育是要求学生学会一种理念,用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4.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

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的不足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上,至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及健全的人格已被忽视了,这种满足于只抓外部行为而忽视内在思想情感培养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此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5.德育定位追求名利、缺乏实效

在教育思想上,教育部门及其领导未能真正确立全面素质教育观,采用考分制,以学生学习成绩衡量教师、学校教育质量,以分数评价学生好坏。在这种导向下,德育的定位只是教师教、学生考,在教学效果上只是追求分数,不是教给学生道德的理念。学生只是简单的记诵,把提高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样德育教育就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化功能。

二、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师德建设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的榜样是无穷的。如何切实、适时地开展师德建设,我有几点建议。制定师德建设计划,如把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道德行为问题列为重点整改内容;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定期举办师德评优活动,设立师德建设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师德理论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如心理辅导,专家座谈,下乡助教,文娱活动等。

2.德育教育思想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和教育对象的研究。一是根据社会形势确立德育内容,找准影响中学生思想的热点及敏感点,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二是适应学生需求搞教育。中学阶段,学生思想求上进,精神求充实的欲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他们的需求,及时主动地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上。三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搞教育。

3.德育教育遵循稳妥恰当原则

对学生教育要自然贴切,不留一点斧凿形迹。表扬要恰如其

分,批评人不能过头,切忌急风暴雨整人压人,而应用“润物细无声”的态度和热情去感动学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正确地影响别人。在教师恰当稳妥的教育中,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4.传播载体从单一模式向立体转变

在现代化教育形势下,中学德育教育要树立时空观。如形成多样化德育教材,以书本为主,辅之声像、计算机软件、实物教材等;要探索多样化德育形式,以思想政治课为主,辅之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参观调研等形式;要确立多样化的德育课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网络电教课堂、社会课堂、文化和科技活动课堂等;要运用多样化的德育资源,特别要重视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

5.实现学校、家庭和社区德育教育网络化

学校在组织好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人员、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水

平,使各方面密切配合,最终达到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6.借鉴别国德育教育模式

美国中学用于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方法分成三部分,即价值澄清、行为修正和道德认识能力的发展。价值澄清的关键是确定个人珍视而又愿意维护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做不同选择的后果和意义,提供他们思考价值的机会。行为修正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基本的道德行为,修正过程要求学校和父母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行为一致。发展道德认识能力,主要是教授道德推理,重点是围绕着各种道德规范讨论学校环境里产生的现实问题。这样的模式使美国近30年来德育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