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关键词 教师视角 提高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以教师讲解、学生问答为主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即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实施;教师完成了教的任务,学生完成了学的任务,师生共同进步。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的实现程度直接体现教学的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说,教学工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一方面,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实施,进而达到更加出色的水平;教学相长,师生得到共同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实施的越有效,就越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甚至促进整个教学工作的的进步与发展。鉴于此,我们必须好好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简单地讲,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发扬以往课堂教学的优点并且改进不足之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找到这些优势与劣势。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先来探讨一下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会制约班级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学校的整体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管理制度也会制约班级教学的发展。

第二,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教学经验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水平。

第三,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对象,是课堂教学水平的直接反映者;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气氛,尤其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

在以上三个因素中,很显然教师与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再加上我们很难左右来自学校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把探讨的重点放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影响因素上。进一步讲,作为一名教师或者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研究自己并改善自己,另一方面则是研究学生并影响学生。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教师应该如何改善自己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者说怎样的教师才会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有效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一些条件

(一)专业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有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熟悉本专业知识的教师,知道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理解和掌握所教科目所必需的,以便将其整合应用到有效教学之中。他们在教学中更善于把准确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他们也更善于进行知识迁移,把真实世界与课程中的相关主题联系起来。

(二)教育类课程。在正式执教课堂之前,教师所学的教学法课程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在职业生涯中对教学的原理和技巧的领悟,教师的教学模式会不断更新。然而,如果没有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是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的。

(三)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更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教给学生知识,更懂得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也更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教学有效性看,当教师第一次被认为是“富有经验”时,这个节点出现在从教后的三到八年内。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

1.对所从事的专业充满激情。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以情感人,教学艺术也不例外。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爱,对自己所教专业充满激情,并有为之不懈奋斗的追求精神。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至多能成为一个教书匠,却成不了教学艺术家。

2.具有现代人的思想素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人们要开拓进取,而不是因循守旧;要具有独立意识,而不是唯书唯上;要有民主精神,而不是独断专行。要勇于抛弃自己头脑中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以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保证教学成功所必需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广泛的兴趣、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而且还同该教师的对教学工作的全面把握能力、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机智有着直接的关系。

4.具有善于了解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如果教师没有或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因此,每个教师必须从关爱学生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了解、分析、教育学生的能力,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二、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先实现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教师想象为汽车司机,学生就好比是汽车上的乘客,完成教学就是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如果汽车开动不了,那么即使司机有再好的驾驶技能也没有用。同样,如果学生没有投入到课堂中来或者课堂失控,那么即使教师有再好的教学技能也是没用。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管理;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课堂管理是教师用来解决课堂秩序问题的行动和策略。事实上,有效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不会着眼于控制学生行为,而是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从而为教学奠定基础。我认为,教师要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提到课堂教学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管学生;其实不尽然。我认为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首先是教师的自我管理;一个教师如果连自己都管理不好,又怎么能管理好学生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管理包括意识自控、情感自控、语言自控和行为自控。

1.意识自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善于意识自控的教师,往往可以正确了解和评价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和行为,并进行相应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在注意教学的同时还要进行自我观察,善于从观察学生的表情反应中来观察自己,并及时调节与控制教学。

2.情感自控。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语言表达,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情绪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绪,是教师基本的职业修养。首先,不要将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这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其次,不要让学生的情绪左右自己;时刻保持冷静,冷静才会理智。再次,要注意情感的公平表达;避免对好学生的偏爱和对差等生的偏见。最后,教师应该保持用积极高昂的情绪来教学;这会激励和感染学生保持积极的听课情绪。

3.语言自控。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学语言必须是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否则就是传递错误知识、误人子弟。其次,教学语言的表达要准确和规范;否则也会影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再次,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思想性,在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生动性,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应该运用真情实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行为自控。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行为往往不易被自己察觉,但却是导致学生课堂分心的主要因素。为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包括自己的举止、谈吐以及行为习惯,时刻谨言慎行。

(二)课堂纪律管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搞好课堂纪律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所谓的课堂纪律好,并不是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绝对的安静,一切听从教师指挥;更不是严格控制与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过多的控制只会加强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与抵触情绪。课堂纪律只是用来约束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从而促使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也就间接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利于教学的原则下,教师应该给学生最大化的自由,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2.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的特点。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不是囚犯;其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遵守课堂纪律成为学生的习惯;再次,和法律的性质一样,纪律针对的只是少数人,所以惩罚措施要慎重并且灵活;最后,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也成为管理人员。

3.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纪律管理的关键。有着良好师生关系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是比较好的。即使有个别学生有违纪行为,教师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个暗示,就可以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几乎不用课堂纪律去发挥作用;这是课堂纪律管理的高境界,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三)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各种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而迅速的做出判断,并且妥善处理。教师这种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就是教学机智。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具备教学机智无疑会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机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处理教学疑难的机智。这类事件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建议: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胡乱回答,误人子弟。其次,要学会“低头”,向学生说不知道并不丢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但课后一定要去追寻答案,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再次,采用恰当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课堂的正常教学中来。

2.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估计,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建议:首先,要沉着冷静,稳定自己的情绪,切勿手忙脚乱。其次,承认自己的失误,并及时纠正;绝对不能错上加错。再次,对有些错误,力求在不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及时纠正,做到不动声色。

3.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这类事件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突然出现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建议:首先,要情绪冷静,先把偶发时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其次,要善于引导,把偶发事件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再次,要发掘偶发事件中的教育意义,变坏事为好事。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管理的水平,增强自己课堂管理的能力。只要做到了这两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学生。尽管站在教师的角度,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学生来增加对他们思想的了解,加深对他们行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考虑到学生的存在因素,从而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更全面而有效地的把握;间接地,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研究学生并影响学生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主要因素

鉴于我们探讨的焦点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所说的研究学生,关键是学生的课堂行为。而我们只要了解了它的影响因素,自然就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有一个比较和深入的把握;进而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理的成熟造成行为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逐渐成熟,成为“小大人”。因此,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

1.学生对教师的期待更高了。幼儿园的小孩,只是希望老师可以带着他们玩耍,并且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他们对老师很依赖。但进入中学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不喜欢教师管自己;他们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人格魅力。

2.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小学生在一起更多的是为了玩耍,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玩伴。而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生之间会形成一些小团体,甚至是“小帮派”。

3.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对于小学生,你只能用学习的好坏来评价;因为他们都是活泼、可爱,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而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渴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张显自己的个性。

但是,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的不统一,必然会导致学生行为的差异。

(二)性别的不同造成行为的差异。有数据表明,女孩子触犯校规、校纪的现象要比男孩子少得多;而且在学习方面,出现厌学、逆反情绪的难题,女生也少于男生。

(三)家庭背景的差异造成行为的差异。这里讲的家庭背景主要是指家庭的经济背景。当前,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市场广阔;以金钱的多少或富有程度来评论个人的成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一方面,家境好的学生在获得优越的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会更加轻视学习对自身的意义,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家境差的学生会在困境中奋进,他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学习对自己的重大意义,反而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助力。

四、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出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下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几种常见的学生不良行为。

(一)目中无人。有时候学生听到教师的话会做出傲慢无理的反应;最典型的就是在教师讲话的时候把头扭向别处,甚至对教师的命令公然违抗。建议:首先,遇到这种状况,教师绝对不能发火。其次,做出果断的反应,让学生知道粗野的行为对自己没有效力。比如,忽视它的存在;教师故意表现出懒得理这个学生的样子,回过头继续讲课。对于后者,教师需要判断学生发难的源头是你的命令还是借题发挥;若是由于命令则调整自己的命令即可缓解学生的情绪,若是故意捣乱,可以参照前者的对策。再次,尽可能地把问题冷却,延后到课后解决。到时学生已经冷静下来,教师也可以对事件做详细而全面的解读。

(二)武力侵犯教师。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高中,不过,类似事件毕竟还是小概率事件。一般来讲,事件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男孩子,而且体魄比教师还要高大魁梧的多。试想,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打架,不论谁对谁错,教师的处境都是很尴尬的。所以,对付这类事件的第一步就是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要与学生发生身体冲突,尽量拉开彼此的距离。因为,学生除非是下定决心要和你干一架,否则的话,在进行了第一次攻击行为后,他就已经胆怯了;只要你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冲突就会得到缓解。然后,就是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就是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这显然对于事件的解决又进了一步。最后要强调的就是问题的解决要本着宽容的原则,不要总是想着惩罚;当然,对于惯犯,那就需要校长去处理了。

(三)学生之间的打斗。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但发生在课堂之上还是非常少的。通常情况下,教师只要出面制止,学生的打斗行为就会停止;关键是如何妥善处理 。建议:首先,让打斗双方都有发言的机会。若双方已经冷静下来,可以当堂处理;若情绪仍然难以平复,可以让双方先去办公室 ,再做了解与处理。其次,除非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要惊动学校领导;即使自己处理的时候,也要以调解和教育为宗旨,不要轻易使用惩罚措施。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有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学会一些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技巧。这样,我们就可以综合把握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探讨的课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思考和总结的永恒课题。本文从一名教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了教师自身的素养以及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另一方面探讨了学生的特征以及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希望可以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个小结,希望使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同时也希望可以给其他的教师以及对此课题感兴趣的同仁们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友松主编.教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2]罗明基主编.教学论教程[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第2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一、影响高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因素

1.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测和分析,最终给予形成性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两方面:一方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师要注意五个原则:即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正面表扬与批评教育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2.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有效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因为教师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流程,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耽误了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一定要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好教学设计,以积极的教学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学习过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比较繁杂,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掌握感知正确信息并收集的能力,正确处理并将其表达出来,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实施有效教学的动力——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动力。在每节课后,师生都要反思课堂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从中找到自身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要反思教学过程,即是不是符合学生实际,是不是将教学内容全面呈现给了学生,有没有遗漏,重、难点处理得是否得当,而且要反思教学效果,即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没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

二、提高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1.适时、合理、全面的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并且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教师能够发现在教学中出现的优势与不足,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适时调整和改善。所以,教学评价一定要适时、合理、全面,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学评价的具体方法包括:激励法、协商法、建立成长记录袋等。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激励评价法,即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得到正面的评价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①提问要有意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本单元、本课时所讲授的主题进行,要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发问,那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考。所以,教师要遵循授课思路,根据课堂实际提一些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主动思考教师的提问,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有效形成。

②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有层次,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要求,难易搭配,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问要有创新性,要有深度;对于中等学生,提问要有提高性,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差生,要提基础性的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③提问时,教师不仅要注意态度和语气,而且要抓住提问的时机。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他们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回答不太理想时,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按照自己的思路前进,学生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学生回答错误的答案,教师也不要指责、呵斥,而要慢慢地进行引导。提问也要抓时机,在不需要提问的时候乱问一气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抓住关键点,即教学重点处、突破难点时、知识相似易混处和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进行提问,才能发挥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3.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①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首先,教师教学时要尽量使用英语。“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教师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活动,并且用体态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就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英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开放思维,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第3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激发兴趣;教学;措施

G633.91

一、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学习兴趣可提高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效果

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内驱力,是学习动机的内部来源,使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其外部表现为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解决问题具有独立性。其内部表现为:注意的广度、持久性提高;回忆的再认、再现能力增强;思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水平。实验证明,在两组学生中,第一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认识内驱力,学生自发指向认识对象;第二组用讲述、灌输法,学生在指令下机械记忆。第一组方法对教师而言费时费力,而且在教学刚刚结束的测试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并无显著差异,甚至有时第二组要优于第一组。然而,在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再做一次测验,检查知识保持的程度,此时,前一种方法的优势就会凸显。兴趣可以弥补天赋的平凡,也可以使智能优秀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成绩。

2.学习兴趣可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降低疲劳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为,“知道自身就是一个激起生动的、不可熄灭爱好的最令人赞赏的、惊讶的奇特进程”。学习者的学习爱好可使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充满热情,构成积极的探求欲望,对信息加工处于无意识的自动化中,或自动控制状况,学习中无须调集太多有意注意,对毅力尽力调集能量的需要降低。一旦问题解决,内涵根究的需求也随之出现,学习者会发生轻松、满足的心情体会,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乃至学习环境发生接收、亲和之感,较少或防止焦虑、恐惧、惧怕被处分、惧怕失利等负面心情,降低疲惫度,苦学变成乐学。这也恰是我们在新课程变革中倡议的自主、开心的学习状况。

二、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用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课程是在初中内容基础上对生命科学的再认识和拓展,是从可视的宏观教学转入微观的分子和细胞,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再加工和发展。赫尔巴特说:“同旧有知识相关的新事物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而我们全然未知的事物是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的。但是,凡是熟知的事物尽管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注意是不会永续的。可以引起我们最大兴趣的事物是知与未知的混合物。”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此为依托,学生不会感觉所学内容是空中楼阁,而是水到渠成地迁移接受,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又进一步催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可先演示实验“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学生有初中化学所学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加催化剂,而感知和理解酶的作用就顺理成章。如在讲“免疫调节”时,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到世界闻名的“泡泡男孩”大卫・菲利浦・威特,他们都是怎样发生的?是免疫系统出现了哪些问题才导致现在的结果?他们的免疫系统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和免疫调节相关的信息,对此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以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把兴趣视为“隐性的学力”,兴趣的广泛性与强度意味着一个人未来学习的潜力。因此,兴趣要激发,更要培养。不同学科都隐藏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巧妙实施。如高职在讲“高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时”以游戏情景导入,数三角形个数,由几个到几十个、几百个,学生都可以直接数出来,当数量增加到几十万几百万时怎么办?一时间学生激动万分,建议纷呈,有的画正方形样方,有的把印有图形的纸折成多等份,还有学生用水杯盖子画出图形取样……由此引入估算法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

3.利用课堂小游戏激趣

针对学生上课小专心听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比如,“开火车”,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上《全神贯注》这一课时,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通^学习,使学生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以及从中学雕塑家罗丹那种对工作认真、一丝小苟的精神。这一课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大意是“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竟然忘了他请来的客人茨威格”,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理解“全神贯注”我认为是难点,那么怎么突破这一难点昵?我先找了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来让学生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但这样效果还是小尽如人意,我就想是小是来个角色表演。我一说分角色表演,学生们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大家都踊跃举手,争着抢着担当角色。我叫了两个在班里比较幽默的男同学进行表演,没想到扮演罗丹的男同学把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塑像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出乎意料。表演完后,教室里一片掌声,学生们个个乐得小得了。表演完后老师再问“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学生们都小难理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化难为简,老师小用强调专心听讲,小用组织课堂,所有这些已经吸引了每个学生。

三、结语

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并让他们真正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探求知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教师积极探索并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与方法,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新课改过程中,这显然是每位教师要积极探究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第4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弊端,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这样的课堂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让学生对地理课堂失去兴趣。而要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广大地理教师就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基础知识,广泛接触和学习课外知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效率上,更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化教学的主体,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每一次参与课堂活动或问题交流时都能使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在讲课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讲课的效率,改变备课的方式,争取从精从简,减少讲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从而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使师生都感到愉悦和轻松,这样的课堂便是有效的。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明确教学主体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对于这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被尊重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堂上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利用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可对不同小组的问题结论给予评比、补充。例如,在对全球气候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气候名称分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把这些气候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写下来,然后教师给予补充。这样就能够增强课堂中的竞争感,让学生产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愉悦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考更全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控制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思考的方向,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例如,在学习洋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备课时明确重点需要记忆的洋流名称,在课堂上重点提醒并举相关实例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洋流名称的目的。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记忆的重点,进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

教师要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而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设计合理的课堂问题来供学生思考。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充分地投入学习,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每一个课时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来源与扩展。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以便人人都能学有所获,获得不同的发展。

4.加强与学生交流,善于对学生评价

教师不仅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还要注重课后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及教师的看法,进而便于教师优化、改进自己的教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种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内心的想法,了解教师讲课的动向,有利于学生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师益友的关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具体来说,评价学生能够帮助地理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和意见。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当学生失败时若只是一味地进行批评,就很可能加强学生的挫败感,甚至会使学生一蹶不振,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鼓励学生在学术的高山上不断攀登,不畏失败,尽可能地让学生从失败中找到自我,在失败中一步步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只有学生的信心得到建立、热情得到激发,课堂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魅力,让学生享受知识、接受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应对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相信经过广大高中地理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实践,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变得更加有法可用、有迹可循。

参考文献:

1.张小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

第5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

一、创设情境课堂,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同学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产生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镶嵌一课时,就设计了很多图形的摆设情境,许多建筑物都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人人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再由学生自主探究,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交流中突破难点。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提问题的人,往往是积极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对问题的好奇,促使学生引发内在的需要,自主地去尝试、探究、感悟,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问题的本质。问题的发现,不仅使课堂上处处闪烁探究、创新的火花,更使学生进入到深层次的学习探索阶段。学生在自读、自问、自悟、自解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尝试性探究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的过渡。例如在《统计》教学中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你们在家中哪些事情需要统计?”学生们大胆猜想,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合作小组,建立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4―6人为一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每个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于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

四、关注学生情感,进行有效评价

1.评价形式应具有民主性和多样性

要使评价具有实效性,首先要创设民主评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其次,评价形式多样化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可采用单向评价,即师评生、师评组、生评生、生评组;双向评价,即生生互评、组组互评、师生互评;自评,即生自评、师自评。教学民主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心情愉悦,乐于接受知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就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环境。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做孩子的朋友,到孩子中去,一起玩,一起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心交心,“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学识的厚积薄发、人格魅力,对生活美的追求,都会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2.评价方法应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学活动中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活动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为了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客观公正性,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评价方法,如评价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倾听别人意见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否有礼貌地质疑、解难,能否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否主动参与讨论,是否有较好的领悟、归纳别人观点的能力,等等。

3.评价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

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应使用丰富的、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语言,师生的交流也是彼此情感的交流,教师亲切、鼓励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热情洋溢的表扬语言,能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老师的“没关系,老师想你是不小心说错了。”“仔细想,你一定会说出来的,老师相信你。”“你是很棒的。”……都能让学生感到别人对他的尊重,从而诱发学习热情。

第6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的有效性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亲昵的动作、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带动他们的情绪变化,诱发学生的情感投入。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有效的教学探究活动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设计,间接的认知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有效性低。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情境的有效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要注意:

(1)、问题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2)、问题要有现实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

(3)、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当堂课的学习内容。

(4)、问题要有思辩性――能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

(5)、问题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

2、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有效探究活动体现一个“独”字

所谓探究的独立性,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一数学现象或某种数学规律,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全程灌输转化到由活动小组中个别学生讲解,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中,不但要重视小组长的作用,而且对不善于思考或观察事物、对事物现象变化较迟缓学生的参于与感悟,要对他们的思考“创设”一个独特的环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数学,体现学生探究的独立性。

(2)、有效探究活动重视一个“导”字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从探究中获得新知。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早,以致使学生丧失了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有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或不应该,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又因教师的指导不够充分,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3、捕捉有效的动态生成资源

叶澜教授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合理取舍,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捕捉“疑惑”资源

新课程教学非常注重互动交流和质疑问难,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了哪些“原始资源”,还有哪些疑惑可以作为新问题教学的“生长点”,并顺着学生的疑惑延伸下去,通过解疑、释疑来推进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真实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反映自己学习的意愿,教师及时地捕捉这种“非预设生成”的见解或疑惑,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能给学生带来探究的欲望,学习的有效性也就在探究中得以展现。

(2)、捕捉“错误”资源

课堂上的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课堂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课堂本应是个充满错误而且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出思维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捕捉 “意外”资源

新课程的改革倡导了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的情况。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巧抓各种有价值的“意外”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去研究,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有时候学生偶然迸发出的独特思路,是教师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但教师若以赏识的态度,巧妙点拨,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成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从而促成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有效的开发,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教师可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1)、评价要找准落脚点

积极的鼓励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可一些过多的、笼统的表扬,就导致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如“很好”“真不错”这种评价虽然是表扬性的,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却帮助不大,因为他们不明白对在哪里,好在哪里。学生则无从获得真正的成就感、惊喜感。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如“你的方法是最简单的”“你的数学语言描述是最准确的”等。

第7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质量要求。这些目标和任务要在具体而又数量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去贯彻和落实,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尊重和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不是不可改变的《圣经》,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与本地区的特殊性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物理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物理”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将文本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导入情境创设得精彩,就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迅速进入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上《行星的运动》这节内容的时侯,我从“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讲起,从布鲁诺受火刑到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位置观测记录,再到开普勒对第谷观测资料的研究,怎样经过4年的刻苦计算,先后否定19种设想,最后总结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全体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参与讨论,整堂课进行得很成功。事实证明,情境创设得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认识问题的主动性与迫切性,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们发现探索问题的方法和在探索问题中所面对的种种困难与艰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层次性、广泛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应处理好下面四个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学优生,转化学困生,使其共同提高。

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

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四、精心设计实验

新的物理方法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高中物理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中体会发现物理规律的乐趣,还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加明确、具体的认识。如在讲胡克定律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型变量成正比,这一定律的得出就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用实验得出,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思考需要哪些仪器,在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老师可以一边提示一边总结,最后把总结的方案以实验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这个定律的得出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最后的结论学生不仅能记得更加牢固,而且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五、给予学生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

第8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机,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1.快乐导入,活跃课堂教学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可以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课堂活跃的切入口。开头的教学方式有多种。有从故事、游戏开头的,以趣为始;也有从生动问题开头,以疑为始;也可以从文学语言开头,以美为始;还有讨论式、问答式等等。学生被生动的开头感染,课堂就顿时活跃起来。导入要求新颖独特,简单明了,切忌嗦冗长,要很快切入主题。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千克的认识》采取了谈话交流,注重体验的形式进行教学:

师:这个哈密瓜约有几千克?

生:这个哈密瓜约有3千克。

师:这个柚子约有几千克?

生:这个柚子约有2千克。

师:看仔细了!(老师停顿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枣子)这个枣子约有几千克?(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要笑呢?

生1:我觉得一个枣子太小了。

生2:我觉得一个枣子很轻,说它有几千克不太合适。

师:一个枣子有多重,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克。

体验数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共同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上面的教学片断,从学生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真切地感悟到了使用"克"这个计量单位的必要。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愿望。

2.运用幽默,活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中的幽默恰能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之功效。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一节练习课上,我让学生填合适的单位,一张床的长度是2(),有学生说是2厘米,我没有马上肯定对错,而是开了个玩笑:"老师第一堂课就讲过,同学们的小手指甲的宽就是1厘米,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任务,晚上睡觉时就睡在自己的小手指甲上,看看有谁能睡得下。"学生们哄堂大笑,进而那个说错的同学马上说:"我知道了,不是 2厘米,而是2米!"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又比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少数学生由于粗心、马虎,在读写整千整万的数时,不是少写少看一个0就是多写多看一个0,在订正作业时,我强调:"小朋友们的眼睛看数字时一定要小心,不然会出笑话,假如妈妈吩咐你去买标价为1200元的电视机时,如果你不小心把1200元看成了12000元,那个给你卖电视机的人肯定悄悄的窃喜'我发财了!我发财了!'" 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气氛中,明白读写整千整万的数要仔细。这就是教师幽默、形象的发挥出来的教育功能。

3.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4.联系生活,活跃课堂教学

第9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教导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初始阶段,同时也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初中数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不好,整个大厦就会倾覆。所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探讨的问题。该文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看法,具体如下。

1 分析初中数学的课堂现状

1.1 单调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宜教育教学的发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所以,初中的数学课堂非常需要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获得更直观的知识信息并且产生兴趣,而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原理,才能够在计算相应的问题,然而老师只是用抽象的语言、单一的讲授法多次的重复算术原理,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老师甚至会向学生反复的讲解一些抽象的应用题,但是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语言,从而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不变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宜教育教学的发展

现今仍然有很多教师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每节课都是自己的个人表演,他们在上课前已经做好所有的准备,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过程,造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阻碍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教学其实包含了教和学两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从而得到锻炼学生的探索、挑战能力,掌握知识原理,形成良好、健康心理品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那么相应的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学生无法从内心接收并自觉的进行思考,从而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发展。

2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有效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进行教学可以全面的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在九年级就已经引入了函数这一概念。一般情况,学生可以参考课本上函数方程计算一些简单的函数,一些教师会告诉学生一些公式,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这种方法只会让学生认识一些浅显的概念,既不知道函数的来源,也无法理解截距、对称轴等相关知识。这种表层涵义的理解学生又怎么能够触类旁通呢,所以,教师必须改进方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所以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数形结合也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所给的函数题画出函数图形,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函数的性质、概念等,从而加速理解这些抽象难懂的题目,把抽象知识变为了具体的知识。当然,这也为接下来的高中函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真正深刻的理解数学难懂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授初中函数,并且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改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的提高。

2.2 转变理念,端正态度

教师在教授初中数学时,应该有一个和谐、全面、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学生的情感领域和知识领域均进行关注。特别是,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把灌输式变为激发式,把教师主导变为教师引导,把学生被动变为学生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教学效率得到稳定的提升。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先举出一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应用题,让学生根据这些应用题列出式子,随后比较各个式子之间的异同,最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彻底的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从深层次理解一次函数。

2.3 渗透思想,培养兴趣

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只有提高兴趣才能创造成绩。因此如何培养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单纯的记忆、模仿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我们应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此,教师在讲授初中数学时,可以多举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土地面积的丈量、存钱的计算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对数学的喜爱。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符号口诀来表述数学思想。众所周知,数学中有很多的符号,教师可以通过编一些简单的口诀对某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思想进行表述。例如,教师在讲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可以有口诀,同小取小,同大取大,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还没有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小小的顺口溜,即容易记忆,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增强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4 分层教学,稳步提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但是,很多的教师都长期采用压缩新课课时、加快教学进度的方法,从而可以有更多的实际进行总复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法,过短的学习时间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造成学生无法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采用推进式分层教学法,学生循环渐进的进行学习,可以让更好的接受所学的知识。把考试命题方向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认识发展和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按照难易程度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完成作业的喜欢,同时还避免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

2.5 激励学生给学生不断添加动力

教师的表扬和称赞,在学生眼里,是值得在同学好友间炫耀的事。我们可以利用中学生的这种“虚荣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变成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快乐学习的思想。中学生心性还不成熟,指责的话往往会起到反作用,而表扬却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更容易听进你的劝告。

实际上就是我们大人也都爱听称赞的话,何况学生呢,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交流,学生们积极性高了,感兴趣了,自然就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否则,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对学习的内容不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一节课下来,听不进去,也从不动脑,过了几天,这节课的内容也就全都抛到脑后了。

2.6 建立多元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