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第1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 ),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 龙岩 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学院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近些年,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必须看到,这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2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内涵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 “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 “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 “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趋势。钱纳里对 1950 年到 1970年约 100 多个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要求,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新”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三、新的发展路径――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总结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坚持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下,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集约发展道路,从城镇数量的增加到城镇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保护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完善城镇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和创新功能。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字体现在关注人,注重人。相对于传统城镇发展模式,“新”是指城镇化建设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更重视内涵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一种城镇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跃迁。

参考文献:

[1]周十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2]姚士谋,崔功豪,许学强,等.按科学发展观市视我国城镇建设的大局[J].经济地理,2009,29.

第3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差异

引言

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中国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新常态要点的提出,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均享、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歧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正因为原有的城镇化内涵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偏离,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用而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断补充,最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个官方定义: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放弃原来只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开始专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也在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进而形成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陆大道(2014)指出长江经济带凭借着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具备着与海岸经济带完全不同的优势,提出我国应该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其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在最新的《长江经济Х⒄构婊纲要》也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的城镇化,追求更加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人口城镇化,依托大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地位重要,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度成为热点地区,所以将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赵永平(2013)、王新越等(2014)根据已有的对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政府材料解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是将人作为城镇化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追求土地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2013)、王千,赵俊俊(2013)、段进军,殷悦(2014)、宋连胜,金月华(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城乡统筹规划:也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的城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的享受、社会管理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由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相关文献出现了多种评价体系。在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随后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依靠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的提高并不能显著的增加城镇化(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日益丰富,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影响越来越低阴,以张少辉(2004)和陈延军、赵炜林(2011)认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发展速度才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因素:孙长青,田园(2013)、杨惠珍(2013)、王际宇等(2015)分别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情况、集约发展、民生问题等等:孙雪(2012)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促进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根据这些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质量:戚晓旭等(2014)、吕丹等(2014)在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前人的基础上对于新型城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共享。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关文献往往会选择对某一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如张少辉(2004)、杨洋等(2015)、钟茂初(2016)等;由于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从邹辉、段学军(2015)已有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肖金成,黄征学(2015)从目前城镇化程度、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对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做细致分析。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缺少针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研究,且主要局限在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源与影响因素上,特别是对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研究不深,研究对象多为省级区域。本文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对于长江经济带包含的60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重点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传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偏向于“硬件城镇化”,对于诸如提升居民幸福感、内涵增长等概念重视不够,而新型城镇化的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最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尝试性描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一级指标下,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2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诠释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其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主要突出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突出该区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和强度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突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方面主要突出城市人口幸福感、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1)生态文明

城市所处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在人类进行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只有对这些垃圾、污染物做好达标处理和控制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才能推动人与城镇环境和谐相处。在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又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导致环境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开放度,有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城镇的辐射力,进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因此,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的指标。

(2)经济城镇化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产生,另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开始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外资数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将排水管道长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年用水量、移动电话用户、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指标。

(4)公共服务共享

在当前的发展时期,“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这表现在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聚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键。因此,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医院数、高等学校总数、在校学生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指标衡量评价新型城镇化中社会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①,计算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四)指标体系计算实证结果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过程,本文将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按流域分为三部分,并分析2004-2014年11年间的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得到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三、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时空分布分析

根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分别从整体、城市群区域、地级市3个层面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一)整体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折

就宏观层面而言,11年间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平均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15.30提高到2014年的30.24,11年间提商14.94,年均增长率为7.05%,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接下来将分别根据区域的时空差异详细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二)各区域城市群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表2分析对比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内部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得分变化情况,就中观区域层面而言,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最低,并且上游和中游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但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之间发展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根据发展阶段可做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初期),2004-2006年,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并不大,并且均稳步提高,综合得分提高幅度均处于1.00-1.50,其中下游地区的增速较快,中游的发展速度与下游接近,而上游地区增速较慢。;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总体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状态,较上一阶段发展增速加快,上游地区的增速开始增加,逐渐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同步,至2010年底,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达到最小:而之后的2011、2012年是其增速最快的时期。第3阶段(均衡发展期),2013-2014年,三个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了评价值停滞的现象,而下游地区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与中下游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上中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而且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这种差距和矛盾一方面与我国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政策等相关。

(三)地级市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变异系数逐渐增大,由2004年的0.54增大到2006年的0.67,达到最大值,此后几年变异系数减到最小,为2010年的0.51,2011年又_始增大,直到增加为2014年的0.56。纵观整个研究阶段,所选取的长江经济带5 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在研究基期较小,首先经历第一阶段的大幅度上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突然下滑,最后差异性又逐渐增大,在研究末期新型城镇化水平又出现不均衡状态。可以看出2006、2012和2014年5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不均衡,2010年区域差异性最小。

另外当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具体比较时发现,上海、苏州、南京等下游沿岸较发达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攀枝花、宜宾、乐山等上游欠发达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从各地区2004 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发现,近11年来所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各地区的城市在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加严重,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变做出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四条促进我国长江经济带型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应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采取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的治理策略。根据上中下游区域城市群评价的分析可知,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具有较强吸引力,因此要将妥善安排外来人口作为工作重心并落到实处。根据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推进外来人口落户和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健全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

第4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地方曲艺;保护;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涵义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新型工业化作为支撑动力、统筹兼顾为原则,从而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偏重于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其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目的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建造高楼大厦和城市广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其所强调的重点是全面提升城镇的内涵,要求城镇化由过去偏重人口数量、建设规模等数据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的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文化消亡等等。现在我们必须总结经验,从思想上明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涵义的把握,不难发现其所具备的四个主要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一些地方政府不顾

自身实际,盲目为城镇化提速,单纯地追求人口数量和建设规模的城镇化,这导致城镇化的发展步入了片面城镇化的误区。最终使城镇化发展不但脱离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造成了环境的大量破坏,冲击了地方的文化建设,而且违背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新型城镇化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人口、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突破片面城镇化的局限。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集约化、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以集约化、生态化为发展模式。集约化发展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对城镇内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使城镇结构得到优化,功能得到完善、内涵得到加强。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弊端被凸显,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刻不容缓。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人口、资源和产业等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共同增长。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又是极为脆弱的,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的,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其损失不可挽回。新型城镇化要求走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和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现状,反之,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是功能多元化,体系合理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功能多元化,城镇是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多个方面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第一产业逐渐过度到了第二、三产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于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会带来新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的聚集会给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体系合理化,城镇体系是指区域范围内通过多个空间关系密切的小城镇组合而形成的城镇组群,城镇群在聚集和辐射功能上都具有着强大的效应,这是以往的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体系合理化的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形成的,是体现我国客观实际的,其要求在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结构完整、聚集和辐射能力强大的城镇体系。

4.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

一直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在供给数量和供给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城乡二元制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城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对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城镇化增加了难度,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严重阻碍,影响城镇化质量。故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中地方曲艺建设的要求及现状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对文化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往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人口、规模等数据指标,忽视对原有地方文化的保护和新城镇的文化建设,不仅造成区域内原有文化资源遭到极大破坏,而且导致新城镇缺乏文化服务体制支撑。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在文化建设上也要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城镇文化体系。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建设。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看,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保护文化资源,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等重要责任,在以往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文化资源破坏后损失较难挽回,文化保护亟待加强,而城乡二元制的影响则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比例失衡,公共文化体系较为混乱。新型城镇化要求文化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资源保护力度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要进一步缩小。从文化产业发展来看,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形成产业效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就现状来看,新型城镇化为区域内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笔者选取绍兴莲花落这种在浙江绍兴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作为案例,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曲艺保护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对其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绍兴莲花落是绍兴当地一种以说唱为主的地方曲艺门类,其以唱词说白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而著称,在绍兴民间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绍兴莲花落已有百年多的传承历史,期间几经沉浮,有过辉煌也经历低谷。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曾扎根于绍兴农村的莲花落也走到了命运攸关的历史节点。绍兴莲花落的生存现状可以归结为四大方面,每一方面都与城镇化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联。

1.观众人口流失

绍兴莲花落观众人口的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绍兴莲花落的铁杆受众以中老年为主,一部分原来钟情于绍兴莲花落的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传统曲艺上,为此,这部分的观众人数不可避免地处于下降趋势。其二,随着城镇化大潮的掀起,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其生活方式和娱乐消费的观念开始转变,城市也为新居民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娱乐选择,这导致莲花落这种娱乐方式的边缘化。其三,在城镇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绍兴人接触到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各类多媒体形式,对绍兴莲花落这种传统曲艺文化失去了兴趣。

2.绍兴方言面临生存危机,莲花落传承遭遇尴尬

绍兴莲花落的载体就是绍兴方言,绍兴方言一旦面临生存危机,直接关系到莲花落的生死存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心城市开始扩张,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外来务工者大量涌入,使得普通话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绍兴本地方言的生存空间被压榨。绍兴方言的危机还在于青少年对本地方言的漠视,很多青少年已经不会说绍兴方言了。这使莲花落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而在传承上,传统莲花落艺人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莲花落艺术,学徒们也把从事绍兴莲花落艺术当作一种生存方式。而在城镇化大潮下,城乡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们的就业观,择业观发生转变,认为从事绍兴莲花落行业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绍兴莲花落从业者的日渐减少导致人才的断层,从而使莲花落艺术的传承面临尴尬。

3.创新力度不足,难以把握城镇化新机遇

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使人口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让普通民众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处于日益扩大,蓬勃发展的状态,但绍兴莲花落这类传统艺术无法适应新型观众群体的需求,导致虽有机遇出现却无法把握。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这种机遇不仅没有成为莲花落重塑辉煌的关键,反而使莲花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榨。

4.政府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城镇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如绍兴县就提出要着力建设文化强县。政府的扶持为绍兴莲花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才培养体系、演出市场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彻底解决。政府资金的投入只能缓解一时之急,短时间内可以保护莲花落这种艺术不至于消亡,但要走出困境仍是力有未逮。

绍兴莲花落文化的尴尬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地方文化大多在农村扎根、发展,当城镇化大潮袭来时,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由于这类草根文化大多经过数十百年的积淀很难在受到冲击时立刻调整自身加以适应,所以在城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濒临消亡危险。

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曲艺保护和发展对策

地方文化的保护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来有效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是城镇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紧跟城镇化发展步伐。在具体操作上,以绍兴莲花落为例可以采取三方面的主要措施。

1.资源保护科学化

绍兴莲花落在绍兴地区影响较广,相关文献资料大多散落在民间,无法得到专业的保护。在文化保护时,应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普查,收集相关的文献、曲目、音像资料,建立专业数据库。对将濒临失传的老唱腔进行抢救录音,对口口相传的老唱词进行书面整理,对老艺人的表演技艺进行录像保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是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应当在这方面适当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2.发展模式多元化

停滞不前的文化注定要被淘汰,科学的发展才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地方文化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促进其发展。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创新,多元化发展。就绍兴莲花落其本身而言,需要对其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创新,尤其需要出新作,出精品。传播方式上,莲花落也要对传统的面对面表演方式进行创新,传播渠道要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莲花落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文化传播,扩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3.梯队建设专业化

能够得到良好传承的文化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文化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绍兴莲花落需要建立人才梯队培养的专业体系。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培养接班人。政府在人才培养上应当给予更强力的支持,比如在中小学学校中适度加入地方戏曲学习的课程。

第5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行为;制度创新

1.前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已经指明。[1]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已经成为一种必经途径和重要方法。因此,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坚持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政府作为这一发展模式的推行主体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并且积极推动相关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扫除障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政策保障。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意义

国务院总理最近反复提出,城镇化是我们未来最大的需求来源,以及未来经济平稳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未来的经济部署中都将强调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的必要性就更加突显,是我们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2.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社会文明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其主要涉及人口的城镇化、产业的现代化、社会的文明化和城镇规模及数量的扩大化。[2]与传统城镇化相对而言,新型城镇化抛弃了旧的以政府为主导,片面的追求经济GDP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考虑整体的全面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向现代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变化和转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科技、新技术为推动力,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完善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管理水平,使更多的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2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十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新型城镇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总理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等日用消费品、对住房和汽车、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会形成巨大需求[3];再次,新型城镇化对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对于推动新型产业、新型工业化以及工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于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生产率,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实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4]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行为转变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作为主要的实施主体,担负着重要的协调和促进推动作用。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各种利益资源交错的系统,因而在具体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求政府坚持适度调控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依法行政原则,这样才能使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1思想观念的转变

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求领导干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转变作风,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把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铭记在心,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以真诚之心和清廉之风,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通过改善民生的实际举动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本色。

3.2职能配置的转变

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本身肩负着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以及文化职能等各种职能之间的合理协调与配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依据地区的资源状况、地理位置、人口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因地制宜的发展和探索出不同的城镇规划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3.3政策法规的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策法规作为指导和规范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本地区具体的政策法规与总法规的协调匹配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具体的政策法规,以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给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法规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3.4调控方式的转变

政府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方式主要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借此契机积极推进自身行政改革,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规范市场秩序,针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如资源利用不充分,城镇环境遭受破坏,农民的正当利益受到侵犯时,应该积极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干预,从而协调各部门和各方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4.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相关体制和制度创新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遗留的问题,导致在体制和制度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如农村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

4.1农村土地制度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经营权30年不变,一方面对于稳定和发展农业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农地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征地规模比较大,使大量的农民失地,然而由于征收标准比较低,同时农民缺乏非农就业的素质和机会,这些因素造成了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应该创新农村用地,提高耕地的占用成本,使城镇化用地建设更多的利用非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做到“确保被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

4.2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建立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虽然几经改革,但是还是没有打破这种二元分割的局面,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等。同时,现行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对农民的双重剥削,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客观上演变为以城市居民、农民和农民工为主体的“三元结构”。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成为势在必行的制度创新。十以后,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落实中央已经指定的相关政策,放宽落户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

4.3就业制度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我国自50年代初实行劳动用工制度,原则上只负责城镇非农人口在城市的安置,而不允许农村人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目前,这种就业模式有很大的改观,但是农民就业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的劳动力就业,设置各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条件和障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尽快打破城乡分割,废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使农民具有与城市劳动力想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

4.4公共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

城市中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和保险的机会,保障性住房等。由于城乡教育制度的制约,使许多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村劳动力面临是进城务工还是在家照顾子女的矛盾,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纳入社保范围,扩大农民社保覆盖率、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着力争取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5.结论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共同推进的城镇化,我国是人口大国,即使城镇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还是会有几亿人口在农村生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新型城镇化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应该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同时加强宣传,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采用综合治理,统筹协调,集约利用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城市承载着历史,也孕育着未来,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人们对城市寄托着美好期待,让我们共同承担起这一时代和历史的使命。[5](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12):12-14.

[2] 齐冬红.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定位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82.

[3] 谈中国城镇化进程[J].中国翻译,2012(06):109-110.

[4] 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村发展,2011(8):8-10.

[5] 吴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03):88-91.

第6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挑战并非来自于反对者,而是来自于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分歧。虽然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一个极热的概念,但对于“新型城镇化到底包括什么内涵?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政策?”等多个问题,实际上没有结论。在我们看来,新型城镇化属于发展问题,虽然并无明确的反对者,但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分歧已经对这一战略形成挑战。简而言之,新型城镇化虽然已经有了战略地位,但这个战略却无法变成具体的政策落地。

最新信息显示,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拍板在高层仍未定案。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文件,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草案现在仍未公布。时至5月,但被誉为“最高规格”会议的全国城镇化会议召开时间一再推迟。据知情人士透露,会议一再推迟的原因可能是高层对已具雏形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不满意,草案可修改的空间还很大。据透露,新型城镇化规划草案有望在7月会审。此后,国内将出台总体规划,各相关部门在年末会推行一批配套政策。

看起来,国家发改委对新型城镇化政策出台已经有时间表,但这是否就代表国内对新型城镇化已形成共识、很清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呢?显然不是。在当前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讨论中,“人的城镇化”已经成为有共识的核心。这是相对于过去“物的城镇化”、“房地产式的城镇化”而言,但如何实现“人的城镇化”?

虽然国务院已经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列入今年的重要工作安排,但在我们看来,这反而使得新型城镇化成为一种缺乏清晰核心策略的发展理念。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新型城镇化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比如:新型城镇化与发展产业是什么关系?新型城镇化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新型城镇化如何解决“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如果涉及大量建设,钱从何来?如何避免新型城镇化走上房地产化的老路?新型城镇化如何应对城镇化率提高带来的风险?在不同的城镇化率之下,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应该如何制订?……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型城镇化恐怕很难落地。

第7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摘 要 城镇化已成为社会进程中的主流,可拉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陵区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地矛盾等

>> 重庆市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六枝特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迁安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问题及对策 涪陵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 东胜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规划问题探讨 大兴区城镇化面临的矛盾及有效化解途径探讨 沈阳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新型城镇化发展保障措施 探讨小城镇及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利问题 玉林市城镇化跨越式发展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城镇化进程中“半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制约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甘肃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雷增,毛义宏.高陵全力打造渭北工业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先导区示范区[N].西安日报,2014-7-1(001).

[6] 高陵.推进城镇化建设3年内将建32个农村新型社区[EB/OL]. http:///2013-03/25/c_115152251.htm,2013-03-25.

[7] 到2020年高陵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将达75%[EB/OL]. http:///content/2013-04/02/content_8864885.htm,2013-04-02.

第8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格局

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完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处于新型城镇化逐步渗透并推荐的中间时刻,必须把握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又要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稳中求发展。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集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城镇化。全面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发展过程保证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功能完善等方面。新城镇的“新”就是要以提升城市的综合文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中心,逐步使城镇发展成为宜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是发展城市,大拆大建,而是要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农民不断减少,农民不断向城市转移。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挺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时下存在不可小觑的困难和问题,具体上讲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着:

(1)资金支撑较弱,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脱离经济支撑而发展城镇化建设几乎于痴人说梦。就河南省目前状况来讲,全省无主导产业,大型集约企业数量较少,就长远发展来讲,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2)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平衡,局部发展势头高涨,也有部分城乡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乡总体规划不近科学,成模板的粗线条规划较多,但体现全省特色和个性的规划几乎没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均出现趋同性。

(3)现有城镇功能不近完善,不满足居民各项需求,基础设施不健全,城镇化建设是涉及到居民户籍管理、个体劳动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但眼下配套政策缺乏,勉励的政策不多。尽管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居住的政策,但在还存在较多不健全,有待政府提高。

三、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的指导原则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强和提高,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迫在眉睫。

(1)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民众更新观念,政府加强引导工作,形成加快发展的综合动力。

(2)做到统筹兼顾,适度发展,科学规划,逐步推进,构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主要研究制定具有河南省优势,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总体规划。

(3)市场引导为主,产业依托为辅,为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发展必须依靠产业依托,城镇发展需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四、优化新型城镇格局的主要措施

(1)高起点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要有科学的定位,要站在一定高度,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提出主要措施。突出城市特色,立足科学定位。河南省要依据新的调整后的总体区划,立足于现有的基础条件,建成区面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规模等,结合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科学明确定位,制定详细的规划制度。从而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地区。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要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框架,构建城市竞争平台。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主要城市要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自我均势,从速建设新县城。加快构建河南省大市区道路交通分布。完善主要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修复,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充分发挥郑州的枢纽工作,加快建设郑州到全国各地高铁及高速公路,并加大力度建设省内高速公路,逐步落成以郑州城区为中心的通达无阻的交通网络。

(2)以产业支撑为引导,逐步提高省内综合实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只有经济提高落实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城镇人口集中转移、扩大规模和完善城市各项基本工程。强化产业支撑。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振兴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健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点,解决城市人口扩张带来的就业压力。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3)注重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品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总要思想。这是城市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创新,以新的城市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人、发展人、提高人,必然会给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加强城市综合整治。要通过加强综合管理,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努力打造河南文化品牌,并加强对外宣传推介,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高效能经营城市。一是继续深人搞好土地经营。二是经营城市基础设施。要尝试大胆引人BoT(建设―经营―转让)、Bro(建设―转让―经营)、B00(建设―经营―享有)等新型融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企业和国外资本。

五、结语

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将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关键性特征。安阳市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对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以至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涵。本项目通过对安阳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分析,研究优化布局提升安阳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于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咨询课题(2010ZDKT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转型 以人为本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更应以人为本 浅谈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人为本、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化的都匀探索 广联达软件: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思考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刍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民福利研究 “以人为本”的县域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郭理桥: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居民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城市关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客关系”:兼论城市融入研究的理论和视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见厉以宁,中国式小康有三个标准,安居乐业最重要,。

(4)交叉证实,即是将样本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数据进行探索性研究,用另一部分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见James C. Anderson,David W. Gerbing,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Vol.103, No3,411-423,pp412。

(5)本文关于统计指标的评价标准,均参考自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2]李程骅.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7-22.

[3]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4-10、113.

[4]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3,(12):7-12、85.

[5]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6]Senlier, N., Yildiz, R., & Akta, E.. A perception survey for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quality of life in kocaeli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life satisfaction with the European citie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9,( 94): 213-226.

[7]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30-34.

[8]丁桂节.走出城市异化的困境[J].山西建筑,2007,(1):7-9.

[9]徐选国,杨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20.

[10]Adam Okulicz-Kozaryn,City Life: Rankings (Livability) Versus Perceptions (Satisfaction) [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DOI 10.1007/s11205-011-9939-x,2011.

[11]郭先登.关于城市化“以人为本”主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05,(2):183-186.

[12]邱小维.人本取向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1):6-11.

[13]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1-5.

[14]谭日辉.社会空间分化对城市居民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天府新论,2010,(2):95-98.

[15]樊美筠.城市应给人美感和归属感[N].环球时报,2014-01-14.

[16]汪军,许秀川.城镇化进程中务工农民的归属感:265个样本[J].改革,2013,(8):70-77.

[17]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VTPI), Community Livability: Helping to Create Attractive, Safe, Cohesive Communities./ tdm/tdm97.htm,2010.

[18]Carlos J. L. Balsas,Measuring the Livability of an UrbanCentr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J].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4,(1):101-110.

[19] 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06,(5):43-47.

[20]吴殿廷,赵林,高文姬.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37.

On the Evaluation of PeopleOriented City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LI Aiguo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