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小论文范文

科技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小论文

第1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2011年的世界学生运动会的脚步声越来越大了,证明大运会要来临了。做为居住在龙岗区的一员,应该为大运会做一点贡献。正好我最近发明了一个叫毛巾自动风干器的东西。

在大运会时有一个项目‘‘游泳”在游泳后必须要用毛巾擦一擦,不过参加大运会的大学生太多了,总不能买太多毛巾了,所以我发明了毛巾自动风干器,当一名运动员把毛巾擦完后,毛巾已变湿了,这时我们可以把毛巾洗干净然后拿去晒,不过要过很久后才干,这时毛巾自动风干器就派上用场了。

把“仪器”装在通风的地方,加上风向计可随风转动,所以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漏斗口总能对准风向,确保有足够的风进入漏斗。风进入漏斗后就顺着管子吹向毛巾。做法十分简单,先准备;漏斗、风向计、管子、剪刀。我们先把一个漏斗安装在风向计上,然后用管子和软管把漏斗和毛巾的不锈钢连起来,最后把不锈钢上钻上一些小孔。这样一个毛巾自动风干器就做好了。由于每个小孔都是对着毛巾的,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吹干

嘘,让我们倾听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脚步声。

第2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月食是由月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度。古代月食记录有时可用来推定历史事件的年代。中国古代迷信的说法又叫做天狗吃月亮。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於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红铜色。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不过看月全食必须在晚上看,而且观看月食的机率比日食的机率少的多。

关于月食,还有一个故事: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着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着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着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朱行小学五年级:贝贝

第3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研究生科技小论文格式写作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来写,其实论文的写作都是有技巧的,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的论文写作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研究生科技小论文格式写作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一、科学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

1、科研思维:我老板一直跟研究生说“一定要做scientist,而不能做technician”,然而这一点往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容易被忽视。一般都是老板提出新idea,然后分工,每个研究生可能仅做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是按照到导师的思路逐步去做,再加上研究生本身在实验操作上可能一开始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用新环境和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可想而知,最终仅仅培养出一位“优秀技术员”,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尤为突出。但是,科研思维就像人体中的包含大脑的躯干,更加像是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离开了他,最终科学研究将会停滞不前。

2、实验技术:有很好的idea,没有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强的技术人员,科研思维也会变成“空想”。也许我们均没有国外实验室那样高顶尖的实验仪器,有的实验室还可能没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全靠研究生一届一届地带着的干,时常会出现技术脱节。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若实在实验条件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搞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通过科学思维来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

二、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得更多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在我接触的研究生同学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十分突出,不知是当前独生子女带来的、还是深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足所引起的。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学会了许多实验技能。“在帮助别人实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老板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能都不知道,这会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时常发生。如果在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实验挫折的重蹈,更不要学他人的其他优点了,永远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没能充分结合实践,最终是难以超过他人、难以成功的。——掌握了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对方谦虚,我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也可能从中学到他还没掌握或没理解的问题;但相反,我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而且他也不会让你说的多,否则他就不叫“骄傲”。一次,我的一位师兄的论文答辩PPT,老板要他给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下,我是十分认真地通读了几遍,提出了我认为十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没想到他找了十个相应的理由把我的建议一一否决(因为我自己还没答辩,也可以理解。但我参加过国家级PPT大赛和给大学生多媒体上课),我只好忍痛点头说他说的有道理。后来,论文答辩的当天,导师把他PPT看了一下,提了许多和我一致的意见,唉!——做人也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这方面很欠缺。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我见得太多了,从书本上的“伤仲永”到我亲眼所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等,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效力。

三、科研实践中技巧汇总——详见下文

1、如何为申报基金奠定基础?

1)科学研究离不开各种基金资助。科研工作者可能会经历校/院/所基金、省/市教育厅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国家863和973、国际合作项目等等申报,这些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可能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基础。

2)在学生时代,我们只要把学习成绩弄好了,只要发表几篇论文足以毕业了,“我行我素”不一定会影响到你什么,更加感受不到周围的巨大压力;但进入社会后,如果你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地埋头苦干,可能很难快速地实现你的终极目标。人在不能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只能不断地学会适应环境;对人的成功来说,情商和智商都十分重要,需要双重发展。

3)结合以上几点,打好基础的方法:一方面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与你本专业同仁的交流,如通过你以前的老板、同学或现在的同事、领导等等,通过交流,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知识,甚至是前沿领域,同时也可让人家留下你的好印象(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同等情况下,可能会优先资助你)。当然,选择考博或出外进修可能更加方便与牛人的交流,可以考虑。

2、如何顺利开展长期实验(慢性毒性实验)?

1)长期实验的特点是:实验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一旦实验成功,受益很大,发表文章也颇受欢迎;当然,也有很大的风险,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为何开展长期实验?首先,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研究离不开长期实验的开展,如肿瘤、高血压、成年疾病胎生起源学说验证等。其次,许多新化学品的慢性毒性评价需要开展长期实验,如一般毒性中的慢性毒性和致癌作用评价等。最后,急性毒性实验仅仅代表某一化学物的急性毒性,不能代表该化学品的其它毒性。

3)要顺利开展长期实验,必须做到:首先,研究设计全面,包括研究目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质控、实验指标的确立、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难题等。其次,做到各方面充分准备。课题负责人和成员要多请教相关熟悉专家和老师,让他们传授经验和教训,同时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合理安排、动物和试剂的预先订购、实验过程的盲法进行、定期对前面实验的总结和下一步实验的计划等也要准备。最后,慢性实验中收集的生物材料十分珍贵,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或其它生化实验之前,若方法不成熟,可以用急性染毒处理收集的材料先进行实验,当方法成熟之后,再对珍贵的慢性实验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另外,一定要密切观察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反应,尽量避免实验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灵活应对实验中的不良意外发生。

3、如何为课题组开辟新方向?

1)尽管我年资不大,但是我研究生阶段经历了三次研究方向的改变:肝脏毒性研究——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神经发育毒性研究。前两个方向分别均发表了2篇SCI论文和好几篇中文论著,每一次的更换方向,我都从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研究相关的精华。所以,我还是有许多经历与大家进行分享。

2)研究生为导师开辟新方向的难点所在:导师本人可能也对这个新方向不熟悉、研究生本身对科学研究把握能力有限、研究生实验时间较短(一般1-3年)、许多新的实验平台需要建立、对本方向的研究动态尚需要时间来不断学习等等。

3)研究生想为课题组顺利开辟新方向,必须做到:首先,大量阅读与新方向相关的中外文文献,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一点十分重要。其次,逐步建立新的实验平台,由易到难、由宏观到微观,甚至可以先重复别人的研究,以验证你所建立的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设计前和实验期间要多与该领域的专家、老师、同学请教,同时经常与导师探讨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或许过来人的一句话会让你豁然开朗,少走许多弯路。另外,开辟新方向的研究生最好先发表1-几篇论文垫底,以防影响顺利毕业。因为开辟新方向是有风险的,倒不是一定失败,而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很难说一定在短时间能。

4、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实例:本人几年前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一窍不通,完全从0开始,更不要谈有创新思想。但是付出、交流、努力、再学习的全过程,让我初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真谛。例如,几年前我给大学生上课,只能是理论加理论,学生很乏味,但我尽力了,学生也可谅解。现在给学生上课,我经常结合科研实践,大谈专业前沿知识,能全程把握课堂的学习气氛。当然,更主要我也发表几篇SCI论文、获得过国家级奖励,让我很自信,也鞭策了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再学习。

2)我从过去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足到现在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研究内容,如成年疾病的胎生起源学说的进一步验证、纳米毒理学、组学研究、毒物的兴奋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等等。总结几点如下:自我上进的心、多与自己导师和其他有影响的老师交流学习、多参加国内/国际大会进行交流、大量阅读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外文文献、定期阅读高影响因子的文献(如nature、science、cell、Plos等,他们中许多文章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研究内容的导向)等。

3)宏观上,一味重视研究基础,那无科研基础、但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研究者永无出头之日。我曾看到一普通学校的老师的早期标书及其后来标书的申请过程,第一份标书他一点基础没有,但标书很好,评审专家给了他小额资助,正因为这一资助,后来他连续获得两项面上项目的资助,现已经发表几十篇SCI论文。若开始扼杀了他的第一份标书,我想他后来很难建立很好的科研基础。我认为每个人的研究基础都是从0开始的,而不是像海归或大老板那样有基础。国人为什么一直拿不到诺贝尔医学奖?我想这可能是主要原因,太看重以前的工作基础,扼杀了许多人的创新思维。

5、如何提高实验技能?

1)勤动手。这一点刚从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可能不好适应,因为本科生实验多是老师准备好,学生只要做一下就行了。而研究生阶段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束整理收拾等均需要自己动手。研究生阶段有许多方法值得学习,如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常规的试剂配制、动物的选择和染毒处理、生物材料的收集等,这些都离不开不断地动手锻炼。

第4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现在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五(十)班五年级:刘焕琪

第5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的小能人,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给小科技小论文过

夕阳的余辉透过霞云,洒在江心,形成一线闪烁的金斑。科技小论文过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历史人物,给孔子的一封信,草

第6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DEA模型

论文摘要:以DEA模型为理论工具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对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最后对研究结论的相关政策含义予以阐释。

在全球化的竞争新时代,区域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的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和较量,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层面的竞争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目前区域竞争模式已经从资源、资本要素导向型转变为科技创新导向型。无论是区域内产业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长期创新累积的结果。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重要驱动力。因此,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区域创新效率是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是形成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效率研究而言,Coelli(1996)指出两种方法最具代表性,一种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另外一种就是随机边界法(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FA)。与SFA相比,DEA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更加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区域创新活动错综复杂,具有典型的多投入一多产出生产关系特性,因此本文将选择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予以定量评价。

1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1.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EA模型最早由Chames等(1978)提出,称为CCR模型,假设条件为规模报酬不变,CCR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综合技术效率;后来,Bnaker等(1984)对CCR模型进行延伸,提出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即BCC模型,该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除以纯技术效率即可得到规模效率。由此可见,DEA模型不仅适用于评价决策主体(DecisionMakingUnit;DMU)之间的相对效率,而且可以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视角进一步解构综合技术效率。此外,DEA模型还可以用于效率优化研究,分析每个DMU的闲置投入与产出亏空,进而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与具体程度。

DEA模型具有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基本形式:投入导向模型力求在现有产出条件下使投入最小化,而产出导向模型则力求在现有投入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投人具有灵活可调整性的特征,本文拟采用投入导向型DEA模型。对于DEA的数学原理本文不再赘述,主要评价DEA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概要地讲,DEA方法对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不具备严格要求,投入、产出变量的权重由数学规划根据样本数据产生,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关键是该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因此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DEA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法分离随机因素和测量误差的影响。综合考虑DEA方法的特点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特性,本文认为应用DEA方法研究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1.2Tobit回归分析模型

Tobit回归模型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Tobin(1958)率先提出,又称截断式回归模型(CensoredRegres.sionMode1)。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被解释变量为截断数据,即被解释变量都大于或者小于某个确定值。由于区域创新效率值介于0与1之间,区域创新无效率(效率值的倒数减1)则为从0到无穷大之间的左界截断数据,若以普通最zb-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将是有偏且不一致的。鉴于此,本文选择Tobit回归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证明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出的Tobit模型参数将是一致估计量。

1.3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科学合理地选择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于有效地使用DEA模型十分重要。依据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应该主要从资本和劳动两个角度去衡量。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拟采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代表劳动指标、科技经费代表资本指标,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专题统计数据。从区域创新产出的视角来看,本文拟选择专利申请数作为产出的衡量指标,按照专利的不同类型,具体由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三个指标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本文将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作为决策评价主体,以2005年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实证研究

2.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基本评价——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从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平均效率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如表1所示),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66;与此同时,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1,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3,这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效率值远高于纯技术效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无效率,虽然规模无效率也存在,但它并不是影响综合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

综合技术效率是对决策单位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从综合技术效率值来看,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是CCR模型的有效决策单位,位于CCR模型的有效生产边界上,这表明对于这些省市而言既不存在纯技术无效率,也不存在规模无效率。除上述五省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尤其是山西、安徽、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小于0.5,明显偏低。

纯技术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以既定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与决策主体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从纯技术效率来看,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地区的纯技术效率也为1,表明其位于BCC模型的有效边界上。这表明地区综合技术无效率的根源主要在于规模无效率,也就是说该区域创新无效率主要是由于创新资源投入规模不当所引起的,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提升。

规模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现有生产规模结构与最优生产规模结构之间的差距。由表1可知,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率也为1。这表明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的区域创新系统并不存在规模无效率,这些省份创新无效率的主要根源在于纯技术无效率,其效率的改进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提及的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市之外,其他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同时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这些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的双重作用,其效率应该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管齐下。

2.2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为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发展差异,本文分别考察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状况,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2005年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0.80,远高于中部(0.62)和西部(0.56),这说明东部是我国创新效率最高的区域,中西部地区次之。从纯技术效率来看,东部地区为0.84,仍然明显高于中部(0.64)和西部(0.65)。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东部还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均明显高于纯技术效率,这表明纯技术无效率是三大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共同根源所在。

2.3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进

效率优化是效率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效率改进的定量研究,分析各区域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与投入松弛量,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从而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数据支持。

(1)投入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投入导向型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边界标准,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现有产出不缩减的前提下,投入应该大幅度降低。本文将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等不同层面①来考察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目标改进状况,

如表2所示,如果全国各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均达到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那么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区域创新活动保持现有产出不降低的前提下,科技经费平均应该降低27.13%,科技人员数量应该降低32.73%。这表明目前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投入拥挤,即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对比研究来看,就科技经费而言,东部地区拥挤程度最低(20.10%),西部地区拥挤程度最高(51.46%),已经超过了50%,中部地区居于两者之间(35.07%);就科技人员数量来看,东部地区拥挤程度也是最低的(21.01%),中部(49.96%)和西部(49.46%)拥挤程度基本上相当,均接近50%。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拥挤程度远高于东部地区。

(2)产出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产出导向的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标准,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既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应该大幅度增加,

从全国各区域的平均水平来看,在现有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当所有区域均达到产出导向BCC模型的有效边界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应分别增加50.1%、41.83%、125.18%。这说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很大,但从另一个层面也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现实状态下存在大量的产出亏空。

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对比分析来看,东部地区潜在产出增长比例相对最低,这与该区域目前相对较高的区域创新效率有关;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各项产出均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要增长3倍以上(345.78%)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而西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则分别至少要翻一番,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这说明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出亏空现象,中西部地区产出亏空程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各区域均应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资源的管理能力、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这将十分有效地改善该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大幅提升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

2.4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鉴于被解释变量的截断性特征,本文将以Tobit回归模型作为理论工具,分别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人员)、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外商投资状况(外商投资总额)、区域技术市场发展状况(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方面考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nefficency表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无效率值;c表示常数项;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FI表示地区外商投资总额;Market表示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Investment表示地区科技活动经费;Staff表示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β1一β5分别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在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Tobit回归式中,常数项和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等解释变量具有统计显著性。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以及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所阐释的是外部环境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效率的影响。首先,随着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将逐步由要素、资源主导阶段转向科技、创新主导阶段,区域经济对于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将更加有动力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换言之,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将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其次,随着地区外商投资总额提高,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改善。这说明在地区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注入,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强烈地影响着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此外,地区技术市场交易额提高,表明该地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途径更加便捷,这将对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促使其在同等投入下得到更多的产出,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是从投入的角度考察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不具备统计显著性,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将有可能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这一统计结果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视角再次验证了前文的结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这说明虽然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区域创新活动产出的增加,但是由于目前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因此投入的增加很可能会由于加重投入闲置现象影响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进而带来区域创新效率的降低。

3研究结论

第7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频、课件、图片,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既直观、形象,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扩充了教学容量,提升了教学效率。 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物世界》,学生观看的同时出示布置有学习任务的幻灯片,提出问题: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如何生存?看完后请学生汇报,动物靠吃小动物或植物生存,具体是肉食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植物等。再次观看《动物世界》,观看的同时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具体的是谁吃谁?看完后再有学生汇报,教师则用箭头表示出来。学生写完之后,告诉他们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叫作食物链。

再出示幻灯片,布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请将所有关联的动植物用箭头连在一起。学生写完后在展台前使用投影仪汇报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灯片出示下一项任务: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就可吃多种食物;把动物世界里的动植物连接起来就像一张网。此时,向对学生解释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顺势利用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能够答出,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播放关于池塘和田野中视频,让学生观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灯片出示任务: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包括哪些食物链和食物网。播放视频,进而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充分应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再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生物,因此保护一种生物就等于保护了许多生物,应该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开始保护地球”的结论。该堂课,通过让学生多次观看不同的视频,并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比只使用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学习更生动、合理。这样做法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生成性问题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具备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全部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网络技术可以辅助解决这一问题。师生都无法解答的课堂生成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例如,在讲授“我们周围的材料”内容时,有学生提问“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这并不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玻璃的成分”关键词,找到相关答案,让学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艺等内容。

三、辅助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出明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但是有些观察方法教师难以表述,学生也很难理解并正确操作,这时利用教育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授“温度表的读写时”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掌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的要领。教师可运用Flas形式让学生观看,再亲身示范,矫正学生错误的读数方法。有些实验受时空限制,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完成,就需学生回家实践,但学生的能力不同,有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把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片段,再进行有机组合做成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模仿实验。以讲授种子的发芽实验为例,教师课前可以把种子每天发芽、生长的情况拍成视频或照片,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也能获知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其中包括绿豆芽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以及植株的高度等,进而得知绿豆发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师的这种操作方法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具有实时、直观、形象、实效的特点,可提升学生实验探索的效率。

四、利于合作学习

第8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在过去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学科的特点,使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比方说,在教学过程当中,假设教师只是凭借文字与语言进行讲授的化,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其的动力与兴趣,有些学生则会出现上课做小动作、打盹等一些不注意听讲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和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用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讲一些与信息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够对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一个逐步的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研究《声音和视频处理》这节内容时,学生在生活当中也会接触到一定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比方说在网上看电影、在网上下载歌曲等,但是学生可能并没有视听软件的应用和制作方面的经验。基于此,教师可以制作WebQuest的专题学习网站,和学生一起开展针对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选取学生们都较为感兴趣的手机铃声作为活动主题,围绕手机铃声以及手机MV的制作来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与视频的处理,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欲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点,要去想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更乐意去学、爱学。教师可以以游戏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不知觉中得以提升。例如。在组织学生制作“视频”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段成龙和邓丽君穿越时光的MTV《我只在乎你》,这两位人现实当中是天人两隔,但是成龙为了缅怀这位故友,也为了弥补生前不能与之合唱的遗憾,让别人通过视频编辑技术将这一经典一幕重现了。教师就可以结合此段来刺激学生之间展开小组合作,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接着,再让每个小组都利用视频编辑技术也来一次时空穿越,视频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班级或者是学校。此时,学生们也会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去探究、去操作,学生们也都能够积极参与,一起来完成这项学习任务。

四、依托情境,构建知识,激活思维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迅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际学习情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在情境当中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比较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也都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数据库系统当中存在的联系,让学生在创设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探究《数据库系统》这一章节的基本概念课中,教师首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到的一些内容与收获,比如说体验网上数据管理带来的优势,然后再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逐渐引入到新课中来。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网络游戏,接下来要探究的这一知识点里面也存在着数据管理的问题。学生们一听到游戏,精神立刻抖擞起来。接下来,教师再向学生讲解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个软件,要想把游戏玩好,首先就需要熟悉这个软件所具备的一些功能。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边玩边学,师生一起进入到互动的活动当中。学生们也能在互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切实地去体验游戏的功能,逐渐摸索出存在的联系和关系。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勤于巡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活动结束之后,师生再一起交流一下自学的成果。学生查询“宠物排行榜”,找出宠物宝宝玩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并且再给予适当的奖励。教师再简单地向学生介绍Access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方式,然后再进行同步演示。学生们也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宠物的名字与等级。而且还产生了疑问:是不是用Access改一下这个数据库的文件,在“宠物世界”游戏中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教师也要对学生们这种如此敏捷的反应能力与知识迁移的能力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然后再及时地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互动活动当中去探究。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去分析、探究相关的知识。所以说,根据情境来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也是构建高效率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式。

五、结语

第9篇:科技小论文范文

本文作者:张颖工作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高校科技人员整体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8387人上升至2009年9768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从2007年的98.22%到2009年的97.93%下降了0.29个百分点。这一组数字表明,天津高校中,科技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从事科研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总体比重上并没有上升,而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高校的科研整体实力趋于减弱,这一数据的背后也反映出,天津市高校在科技人力资源储备中隐藏着弱化的危机。2、科技经费投入2007年拨入经费总额为1495776千元,政府拨款所占比重为57.57%,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所占比重为34.53%,各种收入中转为科研经费所占比重为7.89%,2008年拨入经费总额为1885954千元,政府拨款所占比重为60.23%,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所占比重为33.40%,各种收入中转为科研经费所占比重为6.36%,2009年拨入经费总额为2114392千元,政府拨款所占比重为54.89%,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所占比重为37.45%,各种收入中转为科研经费所占比重为7.66%,天津高校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经费总额呈纵向递增趋势。政府拨款是天津市高校科技经费最主要的来源,虽然从绝对量上政府的投入在每年增加,但相对比例上,2009年较前两年有了大幅缩水;而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所占比例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但2008年略有下降,仅占比政府投入一半多一点。这说明天津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还未走上以市场需求为主的发展之路,地方企业对高校科研的认可度不高。随着我市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此项经费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我市高校各种收入中转化为科技经费额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天津高校提供的科技服务等比较少,因此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的额度少。

1、科技论文及专著产出分析2007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科技著作277部,99920千字,发表学术论文16024篇,其中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的论文所占比例32.16%。2008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科技著作283部,92111千字,发表学术论文15969篇,其中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的论文所占比例31.72%。2009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科技著作288部,60182千字,发表学术论文14700篇,其中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的论文所占比例38.18%。自2007年以来,天津市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然而天津高校近年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并且比例达到了30%之多,这说明我市高校的科学技术活动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逐步扩大。高校出版科技著作虽然提升数量有限,但基本保持增长趋势。2、科技成果产出分析2007年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共获奖122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市级奖励90项。2008年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共获奖131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市级奖励101项。2009年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共获奖1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市级奖励96项。对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来说,天津市高校所获得的国家三大—50—奖数量少,而获得的市级奖励每年都有百项左右,说明我市高校科技水平和实力函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即对高校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实际运用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商品化及产业化的全部活动和过程。1、专利授权2007年天津市高校专利授权总数为566项,专利出售合同数为7项,合同金额4620千元。2008年天津市高校专利授权总数为553项,专利出售合同数为24项,合同金额10125千元。2009年天津市高校专利授权总数为611项,专利出售合同数为50项,合同金额6986千元。天津高校专利授权数总体数量仍然不多,2009年相对于2007和2008年度有了明显提升,但这与高校科技成果数量相距甚远。因此,强化高校科技人员专利意识,加快专利申请步伐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天津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和出售金额却一直表现不佳,2007年度只到达了个位数,三年间只有2009年专利出售合同数达到最高,出售合同金额数波动性也很大,2009年50项专利出售却只有6986千元的合同金额。2、技术转让2007年天津市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33项,成交金额为7855千元,实际收入为3730千元。2008年天津市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48项,成交金额为12955千元,实际收入为8528千元。2009年天津市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222项,成交金额为47077千元,实际收入为34552千元。天津市高校科技产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技术转让指标,近两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无论是技术转让合同数还是实际收入总额都达到三年间的最高峰值,分别为222项和34552千元。然而技术转让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这反映出天津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距离较大,经济结合度差,转化困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对于天津市高校科技投入能力、科技成果产出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个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天津市高校整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近年来逐步提升,较北京、上海等地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相比较而言,天津市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