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创新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创新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创新管理论文

第1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财务管理机构与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然而,在许多企业中,财务机构的设置还有一定的欠缺,其工作的有效性低、灵活性差。同时,企业中的一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于适应于当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不熟,实践也不丰富。以上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

由上述可知,我国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本文在此提出了几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面的提高做出一些贡献。

(一)提高企业的建设队伍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研究中,首先就要研究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的使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内容。另一方面,要不断的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重视知识资本、信息资本,逐步打破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束缚。

(二)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

企业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根据。所以,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当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加强对资金预算的重视,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认真分析和研究。

(三)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与此同时就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多风险。因此,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建立防止意外事项影响资金缺失的资金储备量,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决策的项目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明确其可行性。此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从很多其他方面进行,但是不管从哪方面进行,在企业中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度设计、职位设置、机构设置三个层面的工作。制度设计层面,要坚持预防为主,查处为辅,注重权力间的相互牵制,同时设立必要的补救措施。据此建立起以会计权责的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组成的一系列度体系。以上仅仅只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方法,然而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很复杂,所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因而还需要更多财务管理方面的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三、结语

第2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

物业服务企业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在做好基础和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和经营工作的同时,必须在思维、意识、观念、方法、行为等方面有别于一般人才,具有强大、持续而突出的创新性;必须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从常规中发现新意新奇、从日常中做到新颖别致、从简单中悟到新法新意、从平凡中趋新趋高。但是,由于现阶段的物业服务企业的起点较低、制度不完善、竞争无序化,在许多“先天不足”、“后天不规范”限制下,导致企业专业性、高素质的从业者严重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相对短缺,优秀人力资源两极分化较严重,创新型人才明显不够。

2.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素质的现状

因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滞后和迟缓,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之初的从业者大多从房管局或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行而来,还有许多与物业管理毫不沾边的其他行业人员也从事物业管理。这些人员不仅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欠缺,对物业服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态势也不清楚;缺乏基本的职业化素养、技能和能力,只想管理而不会管理、只为经营而不会经营、只说服务而不做服务,更别说创新型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特质和特能了。即使是后续进入企业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中专生、高职生、大学生,他们虽然知晓物业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熟悉一般的物业管理模式和规程,清楚物业管理的基本运行规律和操作方法,初步可胜任物业管理服务的日常工作、简单服务,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认识与实践的偏离,往往使他们缺乏从事专业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指令按部就班行事,达不到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虽然一些物业服务企业从业者参加并通过了物业管理员上岗证、物业管理部门经理、物业管理师等资格培训和认证,但是由于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培训时完全是应付国家的要求、企业的期望和从业者的需要,因此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仍然达不到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执业标准和要求。

二、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不足不强的原因分析

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是普遍现象和共同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也有认识和观念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业者转型太慢

物业管理在紧跟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虽然成就巨大、业绩显著,但是由于物业管理行业从业者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物业管理市场职业经理制度仍然处于真空,以及从业者专业学习基础缺乏、兴趣不浓等原因的大量存在,使得从业者的素质、能力和创新性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原来“半路出家”的仍在半路上奔波而未到“家”,原来转行转岗的还在“行”外打转、在“岗”外转悠,未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2.社会供应偏向

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已深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校,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也举办了物业管理培训,应该说是可以满足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仍然存在“招人难”、“空位多”问题,仍然只能围着现有从业者的内部培训打转。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无意从事本专业,即使暂时以此为业,也不安心工作,最终都会“跳槽”;更何况现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学历教育尤其是高学历教育的学校还不多,招生数量也很少;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大多是现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即使有一些新加入者也是为了找一份工、混一碗饭,因而要想这些学员有大的改观和提高,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3.思想认识误区

当前,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整个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的认识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和误区。比如,认为物业管理行业低人一等,物业服务企业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是“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才做物业”;认为物业管理是“管家”,“管家”就该无条件服务、无条件听话、无条件满足;认为物业管理就是搞点儿卫生、收点儿费用、护点儿秩序、修点儿故障、帮点儿小忙,有没有无所谓、在不在不紧要。因此,现实中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者来说,“打板子”的事情要受得、挨“耳刮子”的事情要忍得、“伤面子”的事情要兜得,好事不沾边、坏事粘身边、恶事传天边。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将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深深地打上了“低人一等”的烙印,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一个低下甚至低劣的位置,致使很多人不愿加入这个队伍,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出现更无从谈起。

4.收入待遇偏低

物业管理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以及被社会误解和不看好,使得物业服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的。加之国家规定从事单纯的物业管理只能是微利(企业虽可通过多种经营而多利),物业服务企业是服务企业且大多是民营企业,这对处于初级阶段而又不太懂服务、只想盈利的大部分企业创办者来说,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薪酬待遇支付给从业者。同时,由于物业管理用房和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在物业接管时未达到或不符合一个企业运营所需的场地、环境和条件的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创办后承接的管理区域或项目时,必须进行方便其管理服务所需的相应配套投入,这无疑增加了本来就实力不雄厚的物业服务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对企业从业者的薪酬待遇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5.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较少

人力资源投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从业者的素质、知识、经验、能力、技术,确保从业者健康、安全,给予从业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条件,在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所进行的资金、实物、劳务、服务的投入,是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投资。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投入,包括人才引进、稳定、管理、激励、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人力资源本身的投入,包括对人才的脑力和体力开发、健康和安全保障、思维能力创新、成长进步等方面的投入。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的问题主要有:

(1)意愿性不强。

企业要么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全新性认识不足,缺乏意愿性或意愿性不强;要么因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从业者流动性大而不敢或不愿进行人力资源投资;要么思想上很重视,但行动性意愿不强;要么只有培训员工的投资意愿,没有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优化环境、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投资意愿。

(2)方式和内容单一。

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简单投资,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较少,或不太注重。在人力资源管理投入方面,基本上是内部培训,没有或很少有脱产进修、出国考察、异地交流、带薪休假等人力资源投资方式的混合使用、灵活应用。而内部培训也大多是上对下式的指令性、任务性训话,很少开展“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即或有“请进来”式的培训,也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或专题,培训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有的企业虽然也“送出去”,但是只是参加一些会议,时间半天或一天。

(3)对象和时间受限。

物业服务企业虽有脱产进修、出国考察、异地交流、带薪休假等人力资源投资方式,但参与对象大多是企业“老总”,有的放宽到“副总”,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企业经常采用的内部培训方式,往往是对员工进行临时性的短期培训,企业不愿或无力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投入;而且参加培训的只是高层领导者、表现突出者、中层管理者,一般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根本无缘接受培训。

三、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从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可持续性着手,从人才的内部挖掘和培养、外部引进和留用着力,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加快从业者转型的步伐、克服社会供应偏向和思想认识误区的弊端,以高投入、高收入、好福利、好待遇的企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迅速加入,使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选择、培育、增加有着更大的空间。

1.加大与企业有关各方合作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力度和强度

物业服务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与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教育系统、社区组织、社会机构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相应的创新型人才适应与其有关各方的关系稳定和发展。因此,在物业服务企业自身有许多困难或限制的情况下,加大与这些有关各方合作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力度和强度,既必然也必要。企校合作、企社合作、企企合作、企政合作、产学研合作、工学合作,都是值得尝试的培育人才的模式。这些合作可采用战略联盟、项目对接、科研平台、培训基地等方式,旨在实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共同培养、交互利用。这方面亟需企业下工夫,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还是处于被动地接受学校、社区等派人派工的状态,不能还是以“只为利、不为人”的合作态度消极接招、被动接手,不能还是嫌麻烦、不愿接受学生学员的进入、项目课题的流入、机构组织的介入。

2.建立健全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快速成长的制度体系

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有一套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按照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观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在两方面下工夫:

(1)非正式制度体系。

非正式制度是指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非正式制度体系,应包括非正式制度认知、接受、体验、应用、升华等方面的文件规定和实施安排。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只有对物业服务企业乃至物业服务行业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道德习惯、作风规范、愿景信念等做到了然于胸、有所感悟、运用自如,才能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发展生命体,才能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助推企业。比如,一些企业的岗位培训、职务培训、升职培训等升级版或高级版,就是一种较好的非正式制度建设举措,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2)正式制度体系。

这方面可参照或借鉴的经验较多,在此不赘述。但笔者认为应强化三点:一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发掘、开发与任用制度。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物业服务企业要在众多普通员工中找准具有可培性、可塑性的创新型人才,除了这些人才自身的诸多表现标新立异、独具特色外,领导者的慧眼、慧智、慧思甚为关键。对所找到的准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经过一定的印证、打磨,发现其新其异,然后才能放心、放胆、放手使用。当然,这些都需要制度做保障。二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保留和成器制度。与一般员工不同,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在任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培养机会、训练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出管理、服务、经营的创新性,以及思维、方法、技能、手段、观念等的创新性,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艺、能力素质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升华和彰显,最终成大器、成好器。而贯穿于这个过程中的各环节、各方面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当前,企业人才流失是个普遍现象,是人力资源学家、组织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等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制度、营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流失。按照法约尔在其《一般工业管理》(1916年)中提出的“任用期稳定”原则,留住现有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三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声誉、形象和竞争制度。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对一个物业服务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名片或标志,他们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声誉塑造、形象设计的过程。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声誉影响和维护机制、形象设计和宣传机制,以使所培养出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声誉、形象需要。同时,对不符合企业声誉、形象要求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甚至对企业声誉、形象产生严重影响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企业应建立配套的惩处和淘汰制度,以形成人才正当、良性竞争的局面,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有利益。

四、结语

第3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化。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弱化。企业领导对于员工的管理主要依据个人经验,有的领导对员工缺乏人性化关怀,这种随意性的管理让员工无所适从,不适应企业长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要求,对员工缺乏岗位职业培训。有的企业对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奖励还依靠领导对其评价,这样就造成了员工与业绩的偏离,员工薪酬与福利偏低,就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失去了经营活力。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中对人力资源观念滞后,缺乏合理开发人力资源,这样在动态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就变得迟缓。

2.企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跟上时展的变化。然而,有的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还是生产工艺或服务上,都没有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进行改善。这样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就脱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也能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企业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提升,就难以实现信息化的办公。还有的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与公关,这样就失去了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效果。还有的企业没有重视网络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就难以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这样就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企业还没构建知识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要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知识特征的管理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社会这样的变化趋势,仍然坚持原有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不行满足复杂经济环境的管理新要求。对于缺乏知识特征的企业组织来说,就不能进行动态与开放式的经济活动,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不能依据规模效益来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要考虑到消费需求的变化,要以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就要使企业重视生产工艺流程,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动向。但是,缺乏对知识经济环境的分析的企业,其生产决策与终端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诉求相分离的格局。此外,知识经济也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创新力,要求企业技术与员工知识不断更新,但是,一些企业做不到这样的主动变革,就被市场所淘汰。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构建良好的劳资关系。企业要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企业要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和权益。企业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还应建立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公正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也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这样无形的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实现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增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在信息时代,企业应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中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企业应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信息技术的人才,提升企业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管理组织执行力,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网络信息化还能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业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构建知识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前,信息化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使产业发展迅速。这样就必须促使企业构建知识型企业,采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给予员工尊重,通过提升组织团队的知识能力,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来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和优化企业运营流程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对终端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企业应当通过建立终生学习式企业的方法来稳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

三、结语

第4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产品竞争可以说是价值竞争的有效载体,因此,要想进行产品竞争,首先应该对它进行定位。就目前的竞争情况而言,已经不再允许企业再进行扩大或者遵循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了,而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市场进行划分,从而在偌大的市场环境中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所谓产品竞争策略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将要上市的产品和市场中现在已经拥有的产品进行比较,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跟进。那么,该如何在上市前期选取合适的产品进行竞争,这和企业自身的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真正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目前这种产业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依靠产品的生产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为这种情况会间接导致企业亏本甚至会导致资金无法运作,因此,为了能够摆脱这种情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策略上的优化,比如:采取产品优异化策略,通过对优质和劣质产品的比较,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该对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行相应的提升,这可以说是优化过程中最首要的目标,就拿当今的苹果手机来说,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技术,仅仅上市的几年,就将手机领导者打败,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具有一定的创新开创性。当然,这一手机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它的竞争策略,由此可见,产品的技术和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产品竞争进行策略上的优化。

2优化价格竞争

一般来说,企业中最为常用的策略就是价格竞争,该竞争也是体现企业总成本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只要产品的成本比别的企业低,那么,它的价格也就相应较低,如果只是单纯地对价格进行降低,则属于自杀。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价格上的竞争,企业就应该在对产品进行生产时,使自己的成本降低,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相关产业链进行分析,对那种可以增加价值的环节采取措施进行增强,对于没有必要的环节可以适当地删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价格竞争过程中往往都会对经营策略进行相应的转变,比如随着电脑兴起的360杀毒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价格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做好的产品,这可以说是人们普遍的希望,但是,希望往往还是希望,不会成为现实。就目前而言,面对这种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要想拥有相应的客户量,还是需要适当地对价格进行让步,比如360杀毒软件,它是一款免费使用的软件,这一市场营销策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卖杀毒软件,而是为了让人们在免费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更多的客户量,以便为以后的软件上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正所谓,有了巨大的客户量就相当于有了较大的潜在收益。因此,适当地对价格进行调整,还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3优化促销竞争

所谓的促销竞争也就是使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对客户产生最有利的价值,也可以说是产品价值的一个过渡。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毕竟不同程度的客户在对产品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价值观不同。比如:那种看起来就对价格不是很在乎的客户,他们往往只是关心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如果厂家对其进行降价,他们也许就会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或者是服务降低了,因此,针对这种客户,就应该着重讲解它的质量和服务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促销出去。在对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时,还应该有着相应的精确度,就目前的网络促销而言,它们之所以那么火就是因为网络促销有专门的软件来提升它的精确度,从而增加厂家广告的访问量。然而,现实中的精确度也有着自己的优化空间,比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重要的拜访频率等。要想对自身产品有一个良好的促销,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方法,因此,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针对性地对促销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并且,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人性的关怀,比较新颖的促销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产品进行促销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一定的社会公益。比如:在《纽约时报》中对进行宣传的这一广告,就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人性化的促销活动,毕竟的归属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促销很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使国人达到共鸣,所以,这一市场营销方法不仅仅只是达到了自身产品的促销效果,还实现了社会公益的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4优化渠道竞争

企业在对产品进行销售时,只是单纯依靠自己的市场环境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着相应的销售渠道,正所谓:渠道为王,没有好的渠道,再好的产品也不会有好的市场。因此,一个好的渠道对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对渠道进行创建的过程中还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情况下,对商品进行销售时,往往会使用商,当然,这只是针对小中型企业而言,那种比较大型的企业还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己的渠道。就拿目前社会中的王老吉和加多宝来说,它们之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毕竟当初王老吉的渠道一直都是由加多宝所掌握的,也正是因为加多宝掌握着大量的销售渠道,致使它接触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间接说明渠道为王的道理。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对于一个完全没有销售渠道的产品而言,无论做得再好,拥有的客户量再多,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就等于用自己的品牌给别人做了嫁衣,在市场竞争中又创建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并且,这个竞争对手还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这一教训对目前市场中的加盟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对渠道进行相应的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自身所拥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在对产品进行配送时及时、费用低,并且没有一定的剩余量,这样才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物流系统。当然,在对物流系统进行创建时,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建,特别是根据物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而定,那种拥有强大物流系统的企业在市场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在对销售渠道进行优化时,还应该适当地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以便在促进自身产品销售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总之,创新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价值竞争策略并不是固定的,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当然,这还需要相关市场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策略上的不断研究,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更多策略促进市场竞争,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结语

第5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缺乏定位科学、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框架。(2)科技项目管理涉及的各类文档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科技项目立项、实施、验收、报奖等各阶段涉及大量相关文档,但没有规范的编制说明与典型范例。(3)科技项目管理各阶段上报材料文档命名不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涉及大量的电子文档报送,缺乏统一的文档命名规范,增加了各级科技管理人员的审核工作量。(4)缺乏系统性的科技项目管理培训教材。由于针对电力专项的科技项目管理缺乏专项的学习和培训,科技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项目管理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目前科技管理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项目操作的程序和各项要求掌握不够,对规定、流程理解不深,业务能力亟待提高。(5)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为例,2008年以前年专利申请量只有2~3项,并且专利申请质量不高,发明专利授权几近空白。

2精细化管理措施

2.1构建覆盖各层级的科技创新网络

通过构建覆盖各层级的科技创新网络,形成层次清晰、定位科学、分工明确、产研协同、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体系组织架构以地县供电企业两级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工作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以涵盖全部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市县两级科技创新工作网络、科技攻关小组和劳模创新工作室(课题组)为实施主体,以包括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产业单位的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伙伴为外部支撑。在科技创新网络的构架下,国网湖州供电公司有效地开展了科技论文写作、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项目规范化管理培训等工作。同时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技创新调研,加强项目过程管控和科技成果培育。

2.2编制科技项目管理全过程标准化文档模板及典型范例

科技项目管理模板的编制,应从立项、实施、验收、鉴定以及后续的成果报奖各个阶段,对材料模板进行规范。

2.2.1项目立项阶段文档

立项阶段需要项目组编制的文档有可研报告、项目估算等。要求项目组对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对同类项目国内外研究水平进行分析比较,项目开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解释,并对项目的内容和方案、目标和成果、预算和进度等多方面进行说明,尤其是项目的预算,必须按照项目估算编制的要求开展,确保项目能够顺利立项。

2.2.2项目实施阶段文档

项目实施阶段主要编制的材料是项目任务书或实施方案,以及服务采购相关材料。任务书是项目组和主管单位签订的合同类文件,是后期考核项目实施情况的依据。项目组在编制时必须认真仔细,既要根据综合计划以及可研报告的要求进行,确保项目成果最大化,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服务采购材料包括采购申请表、服务概算细项、技术规范书、技术评标详评表、以及投标人资质要求等。需要项目组人员对服务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说明采购的必要性、采购服务的资金、采购服务的相关要求(即技术规范书)、服务采购招标的评分标准以及投标厂家的相关资质要求。

2.2.3项目验收阶段文档

科技项目实施完毕,项目组认为满足验收要求,可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验收。验收阶段,项目组需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汇报,需要编制的材料包括验收申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使用报告、效益分析报告、经费使用报告、审计报告等。其中,工作报告需要对项目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取得成果、人员贡献、资金情况、实施进度、效果分析、后续推广等进行全面的介绍,验收专家组,尤其是非对口专业的专家评委通过阅读工作报告,可以对项目有大体了解。技术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需要项目组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如实报告。

2.2.4成果鉴定与报奖阶段文档

成果鉴定、报奖阶段需要编制的文档除鉴定申请与报奖申请外,与验收阶段总体相似。通过验收的项目,其成果鉴定和报奖材料可以直接使用验收时的材料,如果支撑材料在后期有所增加,也可加以补充。

2.2.5典型范例的选择

典型范例从湖州供电公司以及3个县级公司历年实施的科技项目材料中选择。通过对近年来科技项目文档材料的梳理,选择相对优秀的材料,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订完善,编制出一套相对规范的科技项目全过程文档材料,作为典型范例供参照。

2.3规范科技项目各阶段电子文档命名

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地县一级供电企业的科技文档命名规范,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节省归档和查询时间。

2.4编制科技项目管理培训教材

科技项目管理培训教材分两部分,即科技项目管理文档模板和科技项目管理典型范例。编制科技项目管理模板,如果仅有各类文档的编制说明是不够的,为了方便有效地层层落实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还需要明确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流程和节点,对项目全过程的资料进行梳理,阐述科技项目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意义,以及项目中各类人员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职责。

2.5深化知识产权管理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年度指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实现知识产权的深化管理。每年开展专利申报调研摸底,指导各单位挖掘科技成果和QC(质量控制)成果的专有技术,制定专利申请、授权年度计划。根据需要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和操作实务相关培训,联系专利事务所与申报单位衔接,同时注重发挥公司科技创新网络的作用,及时跟踪、监控专利工作进度,对专利工作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知识产权深化管理要求对知识产权年度指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制定组织架构的每个阶段设置工作流程。知识产权年度指标管理对专利调研、专利征集、专利培训、专利申请、专利授权5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科技项目可研立项时的知识产权问题、科技成果开发转让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合理选择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问题、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等6个方面。同时,制定与落实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使之与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福利等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实施效果

(1)实现了科技创新网络的一体化全覆盖。科技创新网络对内依托2个主体,即以市级和县级公司两级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工作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以涵盖全部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市、县两级科技创新工作网络、科技攻关小组和劳模创新工作室(课题组)为实施主体。对外寻求有力支撑。寻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产业单位的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伙伴为外部支撑,以“借脑”为手段,通过互利合作,谋求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自身“育脑”。(2)科技项目管理全过程标准化文档模板及典型范例的编制,以及科技管理相关电子文档的规范命名,保证了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质量,提高了科技项目实施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了科技项目的全过程标准化管控,提升了科技管理工作的精益化水平。(3)科技项目管理全过程培训教材,为科技管理人员及项目参与人员进行科技项目管理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参考手册,通过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和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的多期科技管理专项培训,有力促进了员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4)通过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在专利申请和授权两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4结语

第6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对创新意识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企业每天都会遇到无数问题,面对的客户也是不计其数,所以要求企业每天都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意味着需要创新意识,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便离不开创新思想,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定不能长远发展。有很多企业对发展创新意识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匮乏,缺乏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相对较传统,谈不上有什么发展。

(2)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企业是承载着一定风险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需求的瞬变等都使得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要是没有做好一定的防范准备,就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具备防范风险意识的企业是无法做好风险的应对措施和补救方法的,这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没有树立成本观念,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当前很多企业都呈现出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树立成本观念,成本控制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参与,企业应该做到投入较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样就使得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4)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绩效对企业直接起到影响作用的就是企业的绩效成绩,确定着企业是否能走向成熟。要想在无数企业中占领优势,就必须具备核心的竞争能力。例如:创新、品牌、人才等。这些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就会进一步的上升,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控制好成本和压缩能使得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创新作为企业生存能力的体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品牌代表企业的巨额资产,给企业提升了极高的影响力。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对策

(1)以人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提升竞争能力,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提升和创造更好的企业优秀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做到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培养,为了方便员工进行更好的相互交流,应给员工配备比较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要求更好的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这样能全面的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优势。

(2)增强创新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更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也能增强适应能力。企业要想增加新鲜活力,就需要建设新的经济框架,要想企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创新。

(3)加强风险管理企业要想顺利发展,就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加强管理财务部门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还要对市场信息、政府信息、国际信息等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可靠证据。也要对企业的整体风险意识进行强调,给普通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使员工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使得员工提高为企业拼搏的意识。

(4)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的良好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建设和发展分不开,所以要想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更好的制定和实现,就应该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更加重视和创新,要想保住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运行,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进行考虑,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结束语

第7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乡镇企业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

坚持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思想上的指导,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主导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迁,外部环境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坚持组织结构管理。管理组织结构包括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三大部分三部分形成树状结构,使得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更加的清晰化,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完善。坚持管理制度。制度能够规范各个组织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普遍的适用于各个人员,是企业的一般准则,最终起到的是约束作用。同样管理制度还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坚持作风管理。作风管理是管理各个组织成员的价值取向,约束在作风管理下的行为,个人的作风管理受到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影响。通过作风管理使得企业成员形成以企业为重的观念,坚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目标。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决策,不同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个人的决策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决策者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完全取决于科学的管理结果,决策是否正确,决策者能否正确判断,这对企业的成败也具有重要影响。

2.乡镇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是转变观念迫在眉睫,逐渐形成以管理的唯一主题,成为当今时代的特点。过度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严重的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创新已然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的课题研究对象。新的世纪,企业之间逐渐形成虚拟的合作,合作网络集团,供应链合作,国际战略联盟,不只是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是技术合作的专业技术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合作,整合资源,弥补的缺陷与局限性。员工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是竞争的优势,同样是重要的资源,员工的互相协作、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能力等成为企业培训的核心。

二、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1.管理观念的创新。

传统的管理理念会使企业越来越落后,严重的违背市场的发展规律,只有采取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可持续发展。同样高管的创新理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管们必须明确责任和义务,坚持管理掌握和了解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才能不断的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

2.企业组织的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全新的理念,新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现阶段乡镇企业多采用集权制,组织结构采用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导致协调性和应变能力较差,所以新的组织结构能够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的长远,组织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进行技术创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可以使资源配置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并且改善高耗能、污染重的问题,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具有科技含量。技术的创新更加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更加需要人才的支持,如何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是企业获得效益的重要途径。新世纪,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了解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出优秀的产品。

4.坚持营销方法创新。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是企业面临的挑战,国家化的市场环境必须运用各种营销的方法,掌握市场行情和消费观念,明确市场定位,采用多变的营销方式,推销出自己的商品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服务体系的创新。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服务体系的不断深化和改进。例如进行网络技术,搜集与乡镇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市场,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完善乡镇企业的服务体系。

5.健全规范的人事分配制度,人员构成成份比较复杂。

员工缺乏积极的行动性,领导管理较难很难管理,不敢管、搬不动,甚至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很多员工劳动态度不好,技术不好,待遇分配不平衡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劳动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创造性。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关键,现阶段乡镇组织宏观调控及审计、监察管理。坚持巡查,科学地、客观地、明确地、定岗、定员,进行直接的劳动定额分配管理。公平,实现公正,公开的竞争,适者生存,坚决杜绝人员腐败,如不适应工作条件,就直接下岗。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进入较完善的阶段,规范的、合理的人员分配制度是企业具有坚强执行力的重要标志,它是乡镇企业经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结语

第8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1.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新型技术的应用不足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科技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当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加强了对产品的附加值的提升。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以及管理技术的限制,使得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够,并且也没有积极加强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价值得不到提升。

2.对员工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对员工的管理是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变成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一种比较生硬的管理模式,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不够,因此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潜能没有被完全激发,最终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效率不高。

3.企业的组织结构冗余

企业的组织结构冗余,会导致企业不同层级之间的人员沟通出现障碍,使得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传递,因此一些问题一直被搁置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得到解决,需要企业的决策层进行决策,但是由于组织机构比较冗余,使得很多问题的传递效率偏低,很难及时将问题传递给企业的决策层,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时代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要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相比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济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基础是技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产生以及发展都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支撑的,其中有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和传输、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维护等,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技术服务的支撑,信息技术化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2)企业经济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相比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而言,其管理的形式是虚拟的,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需要在企业部门的相关场所中进行,但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化的、电子化的管理方式,实现一种在线管理。

(3)企业经济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所覆盖的范围是有限的,各种企业经济活动的完成必须要在实际的场所中,然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则利用互联网的特性,使得业务内容的范围以及业务办理的距离有所拓展,在网络上完成相应的业务办理。

2.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之所以可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与它自身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有助于企业经济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企业经济管理相对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活动而言,各种管理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运输管理、储存管理等,管理过程比较复杂,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可以缩短一些业务处理的时间,提高各种业务处理的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

(2)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而言,这种管理模式是全天候的,任何用户在网络上都可以进行自己的诉求的传递。比如对于某零售企业而言,零售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零售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全天候服务,因此可以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3)降低企业经济管理中对各种实际的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必须要有办公的环境,要有各种办公设施,比如各个管理部门都要设置相应的办公室,对各种办公设备进行购置,但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更多的是对互联网的依赖,对于实物设施的依赖程度会降低很多,因此可以降低企业经济管理中对各种实际的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从而减少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成本。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1.转变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网络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需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改革。信息化管理与人们的传统思维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要想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与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发挥其作用,首先需要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进行改变当前有很多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老旧,对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比如很多人担心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虚拟性、未知性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也不愿意使用现代化技术参与企业经济管理,这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阻碍。因此,在现阶段应该要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相应的宣传,对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企业经济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以及优势,从而加深对新时期全新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认识,促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经济管理模式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2.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解之后,进行统一协调的发展。比如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企业产品的市场进行了解,然后制定相应的生产规划,从而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再比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也是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内容。

3.加强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各种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比如办公的场所、办公物资等,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遵循无纸化管理,对各种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加高,对实物的依赖减少,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尽管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注重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技术设备、通信技术设备的配置,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国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网络基础设施还是很缺乏的,比如有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并没有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电子信息设备等,使得企业经济发展规模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比如各种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才能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作用的发挥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管理手段和模式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对人力资源实现更好的管理,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潜能被激发。柔性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分析,了解人力资源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帮助人力资源解决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可以投入更多热情到工作中。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加强人员的合理配置,加强人员的配置,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加强新员工的选拔,二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能力培养,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为了壮大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队伍,为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关怀程度,给员工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拥有一份好的心情。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义职位的需求,从而按照职位的需求给人力资源具体的评价。同时也要在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中进行需求分析,促进人力资源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最终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5.加强企业组织机构的完善

企业组织机构的完善是确保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织机构出现冗余现象,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尽量降低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冗余性,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改善,对企业中的一些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的职能机构进行压缩,可以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基层人员可以和企业的管理者或决策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对话,将基层人员的问题反映给企业的领导者,从而有助于领导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6.加强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安全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保证其安全性。从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安全管理层面来讲,当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网站,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也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因此增加了企业经济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并且能够根据安全管理的目标、内容等制定相应的技术支持方案,促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安全性的维护。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问题要及时的制止,同时,还应该要加强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法律的手段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进行规范,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结语

第9篇:企业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理论;企业管理;趋势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回顾

自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企业管理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和组织管理四个阶段,实现了两次大的飞跃:

(一)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从1769年一直持续到1910年,这种管理的性质是非理性的,经营者完全依靠个人的经验和直觉作出经营决策,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可循,各职能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属师傅领导直线型组织形式。大多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

直到191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之父”泰罗就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劳动效率进行了“动作与时间的研究”,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阶段迈向了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家不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进行管理,取而代之的是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如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就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1916年,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等一般管理14条原则,其管理思想的一大重要内容是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模式是理性的,其特点是以法治替代人治,组织形式由直线式转为职能式,管理性质属纯理性,主张人为经济人。强调“数字化”管理手段,实行任务管理方法,重视采用数量模型和逻辑程序进行方案决策。

(二)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二战以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脑力劳动在管理中的地位的突出,科学管理在实践中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人的忽视,造成工人对工作的厌烦、劳资矛盾的激化等。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管理学者们开始从微观上研究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软件”影响因素。由梅奥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及其与周围人的关系。这一结果奠定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等。他们认为管理过程既是决策制定过程,又是创新和执行的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带有强烈的无法测度的个人感彩,很难单靠严密的组织计划和机械的数字化管制方法加以掌控。他们还强调企业要充分运用“软”性的管理因素,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提出了完整的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的企业管理模式。相对于科学管理来说,其特征变化主要表现在:(1)管理的人性假设前提不同,文化管理把人看作是自我实现人和观念人,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认为人有着巨大的潜能有待开发。(2)管理的中心不同,由科学管理的以物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旨在尊重人、培养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最大限度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3)组织形式由职能型转为学习型。(4)激励方式由外激转向以内激为主、外激为辅。(5)管理性质由科学管理的纯理性转为理性与非理性结合。

之后,1990年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他认为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保证。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虚拟组织,该组织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达到全球企业合作目的,一旦合作意向达成,合作关系即可解除。虚拟组织非常灵活,能迅速获取全球资源,同时还可避免剧烈的环境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二、现代企业管理行为与传统企业管理行为的比较

现代企业管理行为与传统企业相比,在生产管理与经营等诸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一)人与物的管理上不同。传统企业管理重在管物,重在对物的分配、调度、安置、收入、支出;而现代企业管理重在管人,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重在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与此同时,现代企业管理还注重人与物的匹配,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效能的发挥。

(二)管理的理念上不同。传统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以周密的制度约束确保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现代企业管理注重人的素质、人的协调、人的激励和人的自控,旨在通过较高的领导层素质和员工素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自律自激机制,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三)管理的内涵和目标上不同。传统企业管理行为总是针对某一管理要素实施,不管是在对问题的揭示上,还是在对问题的分析或处理措施的制定上,基本上是直观的线性思维、单维的平面式管理;而现代企业管理行为是针对多个管理因素实施,注重多维的立体式协调处理(如销售问题必须与生产技术开发、人员安排、制度分配、经营方向、市场定位等相联系)。多维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此外,传统的企业管理对产品的质量保障只着眼于生产过程中,而现代企业管理则着眼于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建立起全员参加、全过程展开的全面质量理体系。

(四)市场营销方式不同。传统企业管理在产品销售方向的选择上,一般着眼于区域内、部门内市场或既定的市场,这种市场营销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因而称其为小市场营销;而现代企业管理则与之相反,产品销售方向选择的是大市场营销观念,强调市场营销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和行政界限,跨区域甚至跨国境进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开展营销。而且,它强调市场的多变性和可引导性,企业可以引导消费,创造新的产品需求市场。企业的市场开发和创新是持久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时空是无限的三、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是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源动力。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一)战略化管理

科学正确的战略构想关系到现代企业的兴衰存亡;而战略研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客观事实的实际了解、分析能力和预测技术的发展。因此。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左右组织或企业成败的长期计划和战略进行研究,必将成为管理中突出的热门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庞大而纷呈多变。管理所涉及的因素日趋复杂。整合多方因素,现代企业的管理战略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1)在投资战略上,大量投资主要向人才培训、激励创新、知识产品及服务等方面倾斜;(2)在竞争战略上,注重保护知识产权这一利器,把蕴涵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3)在经营战略上,围绕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制定;(4)在成长战略上,则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日本松下公司靠大量生产的“自来水哲学”和仿制为主的“后发制人策略”,长期保持服务优质和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成为世界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企业领导一年中要花大约40%的时间去研究战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说:我整天没有做几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规划未来。:

(二)信息化管理

企业管理者发挥各种职能作用,都要以掌握大量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前提。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生产技术、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等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伴随着电子商务、虚拟公司等新的营销方式和企业的兴起,企业管理正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信息管理正成为企业竞争致胜的重要法宝。传统的企业管理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对信息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处理要求。对现代企业处理信息的要求,首先必须及时掌握必要和准确丰富的信息,并正确地加工和处理、迅速地传递和分享;其次强调把信息融合到产品和生产服务过程及企业的整个经营与管理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决策。

(三)人性化管理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相对下降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必将成为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看作是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人是管理活动中的决定因素,因此,管理活动中必须体现人本精神;管理方式上,更加强调柔性法,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能力,通过激励人、鼓励人,以情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企业的长效发展机制。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曾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人”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说: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且多次宣称“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