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文化旅游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旅游论文

第1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盘龙山位于泰安市西南部的乡村,距离城区40余公里,是当地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因为有一条龙卧在那里,所以山没有长高”。在那个村庄,泰山文化已经渗透到每家每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地人被要求谈谈当地的文化时,更多人提到的是由泰山而引发的一系列零零碎碎的习俗和观念,尤以“碧霞元君”“泰山石敢当”的信仰为深刻久远。对于盘龙山上“龙”的传说,人们似乎淡忘了许多,若试图要求当地人讲述这一段传说,只有几位老人能够大致道出整个故事的原委,而对于当地的年轻人来说,传说的细节几乎为空白。他们只知道“西山上盘着一条龙”,须心怀敬畏,不得亵渎。景区开发前,盘龙山是无异于其他地方的荒山野岭,杂草丛生,大石暴露;山腰之上仅保留的少量植被,常常会由于牧羊老汉有心无心的大意而遭到羊群啃食,山上随意丢掉的烟头儿也常常会引起火灾,山上植被由此愈加稀少。虽如此,每每谈及盘龙山时,当地的人们总是充满了内心的自豪。盘龙山文化的影响覆盖周边,在他们眼中,“盘龙山文化不止一处”,还有“石龟”“古槐”“碧霞元君行宫”,以及不远处的凤凰山、龙凤水库等。山的脚下就是村庄。每逢年节,人们都会到山上结伴而游,多年在外的人回到家乡来也必会到山上寻找那个“龙身”,搜寻潜藏在草虫土石中的鲜活传说。

二、盘龙山景区的开发路径分析

(一)文化生态学理念下历史文化的复活

以“文化旅游”为导向的资源开发,常常被理解为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散点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提炼、升华和整合,以实现对当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明确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发成为一个特定地域及其群体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复活是在一定历史周期内,面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客观现实,在本地区文化系统内部通过一系列解构、重构、验证、更新的人工技术活动内容的设置与执行,有效促成区域文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体所形成的抗外界干扰的自适应体系。开发之初,盘龙山景区确立了“盘龙”为中心的文化主题,根据对“盘龙”传说所特有的共同记忆与归属感,将分布在4个村落里的散点化的文化载体纳入到统一的主题当中,以助于实现区域文化更加集中的呈现。景区相继对覆盖范围内的“石龙”“石龟”“千年古槐”“碧霞元君行宫”“龙凤水库”以及“十里长廊”“凤凰山”等十余处景观进行了相关的设计与修建,其具体形式包括对传说的场景虚拟、历史遗迹的复原以及主题公园的附会等物化形式,实现了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文化外显的转化。作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盘龙山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对接

新农村建设不能理解为狭隘的“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甚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如果没有文化与伦理价值系统的引导,只会变成纯粹的物质利益冲动,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精神为动力,同样不会得到持久的发展。盘龙山乡土文化的重构,使当地民众的文化世界变得丰富,迎合了新时代农民对文化内容的要求,并加快了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步伐。盘龙山文化旅游开发对当地新社区建设的有效助推主要表现在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反向吸引上。景区范围覆盖4个行政村,总面积达17平方公里,自2007年左右便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工程,然而,传统村落复杂的内部因素致使整体工程进度缓慢,困难重重。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整个区域内户籍人口数为2500余人,而现实生活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导致了实际常住人口只是以上数字的60%,许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滞留乡村。景区开发前,村内只是初步完成了整修街道、修筑中心马路的工作,少数住户依规划格局建起新宅,却存在着大量的空房旧房亟待解决。盘龙山文化旅游景区开发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返乡人员,为新一轮的家乡建设注入了活力。此外,新农业技术培训使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红薯获得了更高的品质和产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在这个“农村”安家、生活。

(三)对区域范围内新型产业链的有效利用

红薯是泰安市西南地区常见的农产品之一,而盘龙山脚下的几个村庄更是以独特的土壤条件获得了明显的先天优势。在景区开发之前,每年从盘龙山脚下输出的优质红薯接近80万公斤,甚至许多外地的客户不惜路途遥远前来收购。在对此物产资源的深入开发方面,景区确立了建立食品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在这个园区内,对红薯的加工形成了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加工链条,一系列的环节涉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链条。在政府、企业以及相关专业机构的共同开发中,盘龙山逐渐打造出品质优良并深受周边居民喜爱的特色食材“粉皮儿”,树立了具有优势地位的地方品牌。围绕丰富的红薯资源,并结合盘龙山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景区发展起了丰富的副食品、旅游产品、特色餐饮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薯文化”美食系列。相较于“旅游文化”,“文化旅游”的研究似乎刚刚起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旅游’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而国内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研究仍会将两者的事实相混淆。对于两个概念的区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似乎让两者的界限明确了许多。在这样一种学科视野中,“文化旅游”被界定为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而这迥异于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商业目的而迎合游客的“旅游文化”,前者更多地是在关注旅游者知识的追求和一种文化的经历。

第2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一)国内对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二)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第3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材料包括硬质和植物材料2种。硬质材料的使用,应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材料的质地、色彩、形状等特性。使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地方材料的选用不仅可以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还起到了降低建设成本的作用。植物材料的选用,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植物的成活率也有保证,还可彰显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视觉效果。首先草灌乔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效果。其次,树形与色彩的搭配,要突出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

2地域性风景园林的设计实践

2.1项目概况和规划目标

芙蓉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城东南部,地处乌江与芙蓉江交汇地带,为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的聚集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整个场地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盆地地貌景观,且场地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山溪流过,形成了山环水抱虎踞龙盘之势(图1)。周围的山体起伏较大,规划区用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势(图2)。芙蓉湖旅游区由巴渝风情镇、温情土家寨、激情苗寨、怡情仡佬寨、诗情农耕园、湿地公园休闲区构成,它既体现了场地天然的山水优势,又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在景区的设计中把地域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芙蓉湖旅游区的规划目标为: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山、水、田、林、民俗村庄”等旅游资源,注重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的营造中加以继承和发展,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打造新的文化。

2.2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

2.2.1总体规划布局

本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未采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连片发展的城镇布局样式,而是采用我国古代聚落“田+林+庄”的空间形式。通过农田、绿地将规划区内的土地分隔开来,形成以巴渝风情镇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仡佬族民俗文化村为重点的4个功能组团。其中将苗族民俗文化村布局在基地左侧,而土家族世世代代有喜水的特点,故将其布局在基地右侧更靠近山溪的地方,仡佬族的祖先称他们是天上来的民族,将其布局在基地的缓坡的最高部,寓意最接近天的地方,以商业为主的巴渝风情镇,布局在缓坡的最低处,通过环形道路又将各个组团之间连接贯通。该组团方式既没有破坏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还丰富了景观层次和内容(图3)。

2.2.2功能分区

本规划根据用地功能及风貌特征,共划分了6个特色片区(图4)。1)巴渝风情镇。该片区中以巴渝文化为主题,在位于巴渝风情镇码头处,设置一组码头文化的缩影景观。主要通过纤夫主题雕塑以及印刻在地面铺装上的纤夫足迹和川江号子,向游客展示码头文化的历史沧桑。这组纤夫主题的景观设计,既丰富了景观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又为游客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1]。2)温情土家寨。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园,利用园区基地南部河流两侧的地形高差进行分台处理和种植花卉植物,形成层层花田。并于河流之中分段修建景观性拦水坝,提高水位,增加静水面积,形成水面倒影效果。在河流之上还设置了滨水栈道,架设了景观廊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花溪景观。3)激情苗寨。苗人素有对枫树的崇拜,他们把枫树视为苗族的族标。因为苗人世代信奉枫树对其庇佑,故将红枫纪念林设计在苗族风情区入口处的大面积开敞缓坡地带,潺潺的河水从旁边流过,苗族村落散布在其周围。人们置身于高耸入云的枫树林下,仿佛感受到枫树正在向其讲述着苗族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另外利用园区基地地形高差,采用“蓄水成瀑”的方式,形成了水幕墙景观,将苗族历史上5次迁徙的历史镌刻在幕墙之上,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了解苗族历史[1]。4)怡情仡佬寨。仡佬族是以竹为图腾的民族,而竹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又是高雅的象征。本规划利用这一文化现象,将其定位为以文化艺术和养生为主题。利用仡佬族民俗文化村周边的农田,以仡佬族的族花百合花为基础花种在配以郁金香等花卉植物种植,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在花田周边搭建的艺术家客栈与花田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画卷。5)诗情农耕园。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耕园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形成五彩梯田景观,在梯田中矗立瞭望塔,让游客可以登高一睹梯田盛景。除此之外,于农田之中,设置木栈道,既可以近距离接近作物,又不会破坏到作物的生长,游客漫步之上,穿梭于农田之间,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还能聆听到自然界的鸟语虫鸣。6)湿地公园休闲区。以浪漫沙洲为主题,以情侣文化为基调。本规划以苗族广为流传的《小龙女与召赞》唯美动人的爱情传说故事作印子,通过在湿地公园的小岛之上设置龙女与召赞的爱情主题雕塑,并在园内规划情人路、情人树等文化景观,将其打造成象征永恒爱情的文化之洲[1]。

2.3规划内容

2.3.1景观组织

景观组织分为“两轴”和“两带”。“两轴”:东西向贯穿田园风光带,并连接仡佬寨和巴渝风情镇的人文景观轴;南北向贯穿巴渝风情镇的生活景观轴。“两带”:依托规划区内主要河流形成的南北2条滨水观光休闲带(图5)[5]。

2.3.2植物规划

在对原有植被的处理上,以保留为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景区植物进行适度改造。根据每一功能区风格的不同,对基调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应选用季相特征明显的乔灌木,以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所选树种以本土易活树种为佳。

2.3.3建筑规划

1)村落建筑风貌片区。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域性高于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内其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因此,该片区建筑以渝东南传统干栏式木构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上以灰顶为主,屋身保留木本色。在此基础上,土家族和苗族建筑突出吊脚楼建筑特色。苗族建筑融入牛角形的特色装饰符号和突出“豆安息”的建筑构件特点(图6)。仡佬族则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现朴素的建筑特点,简化门窗的装饰构件,在檐口处增加具有仡佬族风格的波浪纹符号构件[6]。2)巴渝风情镇风貌片区。该片区的建筑以白墙灰瓦、大坡顶穿斗结构的巴渝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强化吊脚楼建筑形式(图7)。

2.3.4水系规划

除了规划湿地、池塘、水梯田等大型水景和喷泉景观、跌水景观外,还通过引水穿寨的方式,形成丰富的景观网络,并将浅底、窄道引导的细流不断流淌于人行尺度的空间中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水街空间,创造了富有生气的街道景观。

3小结

第4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文化创意指的是通过创新、创造的手段,为社会大众提供创意文化体验,主要包括电视、广播、广告、艺术品交易、休闲娱乐等。旅游业指的是凭借各种旅游资源和设施,接待客户、提供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娱乐等综合性业务。旅游业中的文化创意是目前市场流行的,是适应游客需求的转变而发生,它是以创造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有文化内涵和特别的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

二、旅游业态发展现状

旅游业的带动性强,与相关产业融合出新的行业,如乡村旅游、旅游房地场、医疗旅游等。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下,各种旅游业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旅游产品,旅游相关形态也与文化创意卖点紧密联系,如山东某楼盘组织的威海旅游看房团,四川九寨沟的表演艺术,以及各种与节庆活动相关的旅游营销、纪念品设计、旅游线路的产业提升都体现了旅游与创意的融合。我国演艺活动主要分为节庆活动与巡演、剧场演出,如武汉光谷美食节、光谷国际服装节,以剧场为基地的实景演出,如宏村阿菊,这些实景演出有大量当地居民参与,并且受益。文化创意是旅游业吸引游客的生命之所在,旅游业需要依靠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围绕文化这条主线开发创意性旅游项目,在文化创意的引领下,以旅游为主,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实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之间的互动性,既能提升文化附加值,拓展产业空间,又能实现产业间的相互融合。

三、旅游文化创意手段

目前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形式主要分为旅游文化园和节庆演艺活动,旅游文化园主要为各类主题公园,如深圳欢乐谷,以科技文化为主题;横店、中视影视基地,以影视文化为主题;昆明云南民俗村,主打民俗文化旅游。通过主题公园的建设,实现旅游产品类型多元化,提高地区知名度,重塑地区形象,增强了地区吸引力。中国的旅游节庆演艺活动很早就出现于各个景区中,大型旅游演艺主要从主题公园中衍生出来,由国际化团队主创并制作的《宏村阿菊》,以古徽州文化为背景,艺术化地再现徽州女人勤劳、贤惠、持家的忠贞形象,全局融入多元化艺术元素,利用电影特技、3D立体成像技术等科技手段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是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化精品工程。

四、创意与设计表现

创意旅游不仅包含体验性旅游形式,而且包括参与互动的创意过程,旅游者可以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旁观,更加注重互动形式,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互动,与相关设施的互动。创意旅游可以使个人或小群体通过投入体力、情感和智力,体验到生产活动的实际过程,获得旅游体验并收获创造成果。如美国的SOHO区,曾经是囤积纺织品的仓库,如今是各种名牌商店、古董店、画廊、书店和餐厅的聚集地。而北京798原先是无人居住的废弃工业厂房区,后来一批艺术家在此从事艺术创作,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意旅游区的设计风格吸收了时下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灵感,形成了以各种艺术形式为主题的产业园,文化趣味性增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艺术园区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多由老旧工业园、居民老街改造而成。武汉昙华林老街原是一个居住区老街,后将部分居民迁出,将老街有序规划,仿古的新建筑与老建筑混合,一些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房屋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集刺绣、艺术工作室、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化街巷,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创意旅游能够成功开发起来主要基于创意旅游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具备文化旅游演艺、开发主题公园,举办节庆文化活动等,通过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开发体验性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最终完成创意设计与文化的融合。

五、结语

第5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一)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

由于落后地区交通不便利,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自由生长,加上不受当地人们的破坏式的开发,这就使得当地的环境优化,民族文化保存的十分完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富集地。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落后地区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4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等等。同时,落后地区往往森林面积较广、森林储蓄量较大,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包括一些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民俗、传统工艺等都是我国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国家政策优势

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区,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当不发达,这种经济和文化的落后,严重抑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一向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西部开发初期,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落后地区扶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口扶贫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条条铁路、公路等应运而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根据我国西部开发工作部署,必须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这为我国落后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传统工艺优势

落后地区往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但是里面流传着诸多的民间工艺,如竹编、剪纸、刺绣、蜡染、乐趣等各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这些工艺往往都是手艺活,蕴藏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地世代相传、经久不衰。这种取之于自然、实用性和价值性高的民间工艺品,吸收了各种民间技艺并与现代化社会元素相融合,这在当地旅游文化的集群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旅游文化商品“经济租”,从而走出落后地区,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落后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一)公司集团集群发展模式

旅游公司或者集团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辅助下,利用公司品牌、网络、资金、信誉等优势,借助工业、服务业、房地产等产业优势,带动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比如云南的康辉旅游集团、贵州的青酒集团等。近年来,多数落后地区为尽快摆脱贫穷,逐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除了旅游公司和集团外,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服务业等不断将触角伸入旅游产业。公司集团集群发展模式主要的特点有三个,首先是以公司和集团为核心层,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当地民俗、民风、历史个性中融入国际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旅游服务设施。其次是旅游产业业务范围较大,能抵御较强的发展风险。第三是这种发展模式对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综合型集群发展模式

综合型集群模式主要是以古镇或者城市为依托,通过大型旅游文化集团、旅游景区企业、当地娱乐、商品服务等,构建比较完善的旅游服务辅助和供应系统。往往分布在行政级别较高的旅游地区,其旅游资源文化十分丰富、综合性强,且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工业、农业等发展十分迅速,比如桂林、大理、凤凰等地区都属于该集群发展模式。综合型集群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尽可能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降低,从而促进集群发展生产力的提升。第二是通过“行、食、住、购、娱”等旅游要素,在面向城镇居民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样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城镇化发展。第三是以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核心,融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并将古镇作为发展载体。第四,通过综合型旅游文化集群发展,为各行业发展创造安全的投资环境,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和方式和创新与转变。

(三)特色产业带动型集群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特色文化产业为出发点,在旅游公司、集团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不断扩展民族文化、景区房地产、购物、娱乐、餐饮等要素层。同时当地农业、工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比如西部某落后地区广泛栽植金银花,其总量突破全面总产量的4/5,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可以结合金银花广泛种植的特点,开展金银花产业观摩、花瑶民俗风情游等内容,不仅将当地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还能通过特色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点,开展相关旅游文化活动,从而带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实现农业、工业、旅游业多赢的局面。

三、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营销

为进一步促进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就需要大力发展当地旅游影响。首先必须根据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特色,结合不同客源选择有针对性的细化客源,比如沿海地区的游客,旅游主要为探险赏奇景为主,能给人以浓厚的幽、奇、险、秀等风景气味。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西部落后地区,他们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独特的传统风俗,因此这就成为了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点。其次是要不断创新旅游营销途径,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媒介,生动形象、快速高效的宣传。同时举办各种旅游交易会,如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旅游文化说明会等,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此来销售当地的服务与产品。比如拉萨的暖冬特色就比较有创意,拉萨在市场上推出有创造性的“18℃”,为各种旅游以及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条摄影路线,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促进了拉萨旅游业的发展。再者是不断开发富有新意的旅游商品,落后地区的民风民俗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旅游部门应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特色与现代化社会元素相融合,大力发展富有新意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购物需求,从而促进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二)集群机制建设

旅游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较长,由于落后地区历史和区位因素影响,使得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普遍偏低,大多素企业难以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求,大大降低了集群发展的效率。因此旅游企业应积极联络餐饮、宾馆、产品销售等企业,建立起上下游分工协作网络,往外积极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提高各行业服务质量,从而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同时,积极引导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等相关合作,鼓励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承担旅游业集群研究项目,从而为旅游公司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建议。当然,在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产业时,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区域文化环境,鼓励各领域企业不断创新,树立诚信制度,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技术以及资金交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实现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健康、长效发展。

(三)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只有技术硬、水平高、素质好的综合型人才才能促进旅游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发展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可以与当地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增强其对旅游、历史、文化等知识。同时加大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学生的实际活动,提高学生旅游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为今后走上旅游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另外,加强在岗旅游工作人员的针对性培训,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文化人才队伍,促进落后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四、总结

第6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一)国内对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意象不强,农耕文化尽失

“乡土情结”是众多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动机,对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的偏好,是实现乡村旅游消费重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强势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弱化影响,另一方面受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保护等意识欠缺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流失,乡村意象弱化。

(二)项目单一雷同,缺乏主题创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经济精英”、“创意人才”有较强的依赖,但根据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人才聚集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欠缺“创意大脑”;其次,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意环节的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普遍是照搬照抄,且不结合本土地域优势及特色,使得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三)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四)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第7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一、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南通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其下属的如皋、如东、启东等地均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在如皋地区140多万人口中,百岁老人高达200多人,其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南通独特的人文与生态环境孕育了悠久的长寿养生饮食文化传统,早在清代就出现了研究食疗、食补的养生专家丁其誉,他在对家乡长寿现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寿世秘典》,从顺应岁时、合理膳食、适常起居、中医调理等方面对饮食养生进行专门的论述,影响深远。如今南通已经出现一批优秀的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如皋的长寿宴多次在国内外养生美食大赛中获得金奖,“三香斋”白蒲茶干、“水明楼”黄酒、如皋萝卜皮、如式香肠、肉松等长寿食品已经畅销全国。

二、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品级高,类型多样

旅游产业的开发离不开优质的资源基础,南通是世界上首个获得“长寿之都”称号的地区,因此可以说,南通的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国际性的知名度,品级相当高,这是开发饮食旅游的天然优势条件。同时,南通的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也比较丰富,各地区特色各异。例如如皋出产萝卜皮、白蒲茶干“、水明楼”黄酒等生态农业食品,如东、启东以海鲜养生食品为特色,海安则以河豚养生饮食为其开发亮点,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差异。

2.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

可进入性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开发条件的重要相关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通网络与设施,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已知的一些长寿之乡往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或者是位于高寒地带,或者是位于偏远的山区,而南通是我国沿海地带唯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这在国际上绝无仅有。经过多年的建设,南通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北翼的重要节点城市,内外部交通四通八达,各旅游点之间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联动,这就为发展长寿饮食文化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3.客源市场

广阔充足的客源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南通发展长寿饮食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这一社会心态在旅游市场上表现为游客对长寿养生类产品比较青睐;另一方面,南通临近以沪宁杭为代表的华东旅游黄金地带,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民众出游率较高,南通的长寿饮食文化旅游既可以从上述地区吸引当地客源,也可以与这些地区的旅行社开展合作,将游览沪宁杭的外省市游客吸引到南通来。

(二)劣势分析

1.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目前南通的长寿饮食产品开发还是以初级的现成食品为主,缺少深层次的挖掘开发。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游客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品尝美味的食物,他们还注重于参与到食品的种植、采集、加工制作等层面,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除了单一的食品之外,还可以涵盖美食节庆、厨艺比拼、特色餐厅、田园观光、食俗食礼、美食文学作品欣赏等多个领域。调查显示,南通的长寿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在丰富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方面做得还不够,独具特色的明星产品、亮点产品还比较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饮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长寿旅游宣传营销体系不完善

南通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长寿之乡只是众多城市名片之中的一个,其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游客往往会在众多的旅游信息中忽略这一元素。此外,多年来南通的长寿旅游宣传主推如皋,已有的旅游线路、长寿食品品牌也主要集中在如皋地区,如东、启东等地的开发就较为滞后。现在南通全市成为“长寿之都”,需要进行统筹安排,在突出打造如皋长寿旅游精品的同时,还需要加快其他地区的旅游营销,营造全面开花的良好效果。

3.饮食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基层服务人员。实践证明,游客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服务接待人员的素质与态度决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游客对南通饮食旅游经营服务人员在专业知识、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表现还不太满意。饮食旅游表面看来是重在品尝美味,可实际竞争力却在于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游客感知文化的魅力则是需要专业服务人员这座桥梁来实现的。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南通发展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当务之急。

(三)机遇分析

1.市场吸引力较大

首先,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素有饮食养生、追求长寿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都热衷于研究食疗养生之法,这就为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其次,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促使各个年龄层次的国人都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过去是老年人偏爱长寿养生类旅游产品,现在这一年龄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都加入了这一队伍,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展符合了这一社会潮流。最后,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人们不但要追求吃好吃饱,更要追求绿色健康无污染,长寿食品已然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2.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适时推出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南通的旅游产品传统上集中于以狼山、濠河、博物馆为代表的观光旅游项目,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这是不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的。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大力推进南通新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出台了相关的扶持奖励政策,这就为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发展机遇。

(四)威胁分析

1.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

根据中国老年学会的评选认定,南通周边还有太仓市、上海崇明、溧阳市等地入选中国长寿之乡,长寿旅游在这些地区也正成为开发的热点。因此,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与周边城市产生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这就需要在产品的开发中做到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与兄弟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合作共赢,避免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

2.食品安全质量保证

在长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各类长寿食品的安全质量保证与保鲜技术是各供应商将面临的较大挑战。食品安全责任重于天,确保南通长寿食品的原汁原味、质量上乘,这直接关系到南通长寿旅游产业的兴衰,更会影响到长寿之都的名声。因此,在今后的开发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在食品的原产地保护、加工工艺流程优化、检验检测等环节加强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三、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在政策法规、环境保障、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多个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长寿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稀缺性资源,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国内知名的巴马长寿旅游区已经出现污染现象,这就需要南通的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先期的整体性规划,防治盲目性的过度开发,尤其要确保长寿食品的安全质量过关。此外,发展旅游还需要交通、住宿、餐饮、服务中心等诸多配套设施,这也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以提高各景点的接待能力。2.拓展与丰富产品的类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出的产品类型是丰富多样的,南通要以长寿文化为核心,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拓展和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除了已经比较成熟的长寿系列食品外,还可以在长寿养生文化主题餐厅建设、长寿饮食文化知识教育培训、长寿文化食谱出版发行、长寿文化系列餐具开发、长寿食材培育基地参观等方面进行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挖掘更多的消费价值。同时,各旅游目的地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从游客的感知角度出发,设计出文化性与体验性并重的明星产品。

3.积极开展多样化营销活动

科学有效的营销活动是促进旅游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吸引广大游客的有力推手。南通的长寿饮食文化旅游宣传既需要制作旅游宣传片、编写长寿美食旅游指南、聘请名人代言等传统宣传模式,更需要拓宽思路,在目前流行的新媒体中寻找突破口。比如:创建官方旅游微博,第一时间最新的旅游资讯,通过点赞、有奖评论等形式与游客展开互动交流;拍摄主题微电影,在主流视频网站上线宣传;在知名网络杂志平台刊登系列广告,以此来提高南通长寿饮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赢得游客群体的青睐。

4.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第8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演唱曲目与动作技巧的失传。柳位高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受时局的影响被迫停止演出,1979年在焦雨普、陈荣德等人的努力下,高跷队重新恢复活动。因此,期间有很多唱曲、演出动作等消逝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活动经费紧缺。柳位高跷队为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没有经济来源。可是在当代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中,高跷队的开支越来越大,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直接导致服装、道具等无法添置。除了少有的商业演出,几乎没有经济来源,队员津贴无法发放。没有系统的传承方法和专业化、全职化的演员。一方面,柳位高跷传承至今,大多是师傅教徒弟,并无系统的传授课程。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在外地务工,传承人数量在急剧减少,高跷艺术的传承出现危机。高跷演出队出现这些现状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经济文化区

(一)地域优势1.交通便利。柳位高跷流传于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东柳位村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南临黄河,北依太行,自然条件优越,处于交通要塞,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誉。东柳位村位于卫辉市的东端,地处卫辉、浚县、延津三县交界。东与浚县的新镇接壤,南依黄河故道白天鹅自然保护区,北邻长虹渠横贯东西。新濮公路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景点集聚。东柳位村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包含众多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有:华北平原最大的一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故道白天鹅保护区;如诗如画的高原村落柳树岭景区等。

(二)政府支持柳位高跷已经于2010年列入新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卫辉市委、市政府和庞寨乡党委、政府及当地群众对柳位高跷的利用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由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群艺馆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正在逐步扩大柳位高跷的影响力。

(三)劳动力优势河南是农业大省,劳动力人口较多。东柳位村的经济来源也以农业和务工收入为主,适龄劳动力充足。结合中原地区的发展态势,劳动力成本较低,这对于建设旅游经济文化区提供了很好的人力支持。此外,经济文化区的建设可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将劳动力留在“家门口”对于柳位高跷的传承同样有益处。

(四)蓝图构想旅游经济文化区将以民间庙会为中心,以农家乐和旅游景点为依托,向周边地区辐射。依据游客来访数量合理安排演出及各类活动。民间庙会将采用中国民间最原始的方式,以柳位高跷、旱船、竹马、扇子舞、打花棍、手工艺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为主要的演出活动。如若仅以庙会作为旅游品牌的话,那它对游客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东柳位村以农业为主,有利于发展农家乐,可以建设成集种植、采摘、烹饪、住宿、观光为一体的农家庄园。在农家庄园开设高跷等民间艺术的体验活动,为游客打造适合的道具,并由专人指导,让游客可以体验踩高跷的乐趣;开设手工课堂,以简单的方式教授游客制作剪纸、布贴画、虎头鞋等民间手工艺品。卫辉市紧依太行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位置相聚且近,每个景区只需一天即可游玩。因此以民间艺术为中心,以农家乐为承载点,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打造旅游经济文化区将会对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第9篇:文化旅游论文范文

1“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旅游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思想,大多注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想法在建筑中的体现的比较直观,古时候的园林较多追求于“自然野趣”,对于人造之物并不是过于推崇,所谓的最高境界就是古人所说的“天衣无缝”“、巧夺天工”。这一思想虽然在建筑上更为直观,但是在文学尤其是诗歌中也有体现,游览诗相比较其它诗歌,更加亲近自然,自然也就更加注重“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思想。关于“天人合一”,老子认为“天”是一种自然状态,没有任何神秘之处,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规矩以及基础,在他的思想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天,天法地,地法人,人法自然”这些说法就体现了这一观点,这是最早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而后庄子对这一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自然从最初就是与人是一体的,人应该顺应自然,遵从天道,他主张人要置身大自然,追求天地之间的逍遥正气“,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就是说的这一点,这也是游览诗追求“天人合一”和纵情自然美学思想的根源所在。在游览诗中,出现了许多“天人合一”、纵情自然的诗篇。李白是中国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通过这一句豪迈诗词,足以可见他是如何的纵情山水。李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览诗和名句,例如,《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灵飘逸;《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象;《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感叹,这些都体现了李白纵情山水的豪迈胸襟。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时期的文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向往,在他的诗歌中,显示出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谊,并且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山水之上,让山水景物有了诗人自己的独特思想,从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这也是道家和儒家在诗歌和旅游文化上“天人合一”的体现。

2“乐游”和“苦旅”造成的不同旅游审美效果

前文已经提到,古人旅游通常是有两种情况组成,一种是纯粹的欣赏自然景物,这时候的旅游者心境多是平和欢快的,自身才华得到施展,并且已经达到或者快要达到人生的抱负,这种游览山水被称为“乐游”。而多数情况下,文人在游览山水时的心境多是不平静的。文人有着自己的抱负,有着自己的坚持,而古时候的官僚制度往往让他们的才华难以施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游览山水就会形成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效果,这样的游览活动被称为“苦旅”。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诗人不同的心境就会形成不同的诗歌风格,但是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占大多数的仍旧是“苦旅”,可以说,当时的文人是将游览山水当作抚慰自己内心创伤的活动,但是尽管如此“,乐游”的诗歌仍旧并不少见。这两种游览活动中产生的游览诗情绪是完全不同的,所产生的旅游审美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乐游”多是旅游者主动接触大自然,对自然心生向往和喜爱,因此看到的景物多是色彩艳丽,惹人喜爱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创造出的旅游文化多是明朗欢快的,这种旅游诗有很多,例如,庄子“此退而闲游江海”;袁中道在《三游洞序》中说“:江声滂湃,听宜远;溪声涵淡,听宜近”;陆游在《金山观日出》中所题到“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这是一种自然地随性地进行游览,因此诗中的情感多是欢悦明朗,积极向上的。“苦旅”是与“乐游”完全相反的游览情况“,苦旅”多是由于文人被流放,被逐官,或者心有郁结,壮志未酬的情况下进行的游览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多哀伤与自身的境遇或者忧心于朝堂和百姓,难以做到随心所欲地游览山水,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苦旅”游览诗歌也有许多,例如,《诗经•邶风•柏舟》中的“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首诗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读者可以深切体会到诗人是借助游览天下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只是这种苦闷却始终郁结心头。不同的游览山水的境遇和心情产生了风格迥异的游览诗歌,这些诗歌虽然在表达效果上截然相反,但是这些诗歌却又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效果,而这样的效果,在古代的旅游文化中缺一不可。

二、旅游活动对旅游文化的贡献

1旅游激发了诗人的审美感情

旅游者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境遇或者心情游览山水,游览活动无论是什么样的类型,不论是“乐游”还是“苦旅”,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审美情感,那就是对于自然景物有着一种难以磨灭的、与生俱来的亲近和眷恋之感,这是人类对于自然景物的天性,而这样的天性并不受任何情况改变。因此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文人内心的苦闷如何强烈,但是在自然面前,仍旧吟唱出旷世的名句,例如,明末遗民刘正学在《炼丹台》中所写的诗句“:家国恒无地,乾坤尚有台。遥闻松顶上,迟暮一猿哀。”这首诗深切地表现出诗人对于明王朝的留恋,对于家国破碎的无可奈何,对于时光流逝年老迟暮的深深哀伤,这首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苦闷,重点并不是自然景物,最多也只是借物抒情,但是这首诗中的语句,尤其是“遥闻松顶上,迟暮一猿哀”这一句,将黄山绝壁孤松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孤绝奇景映衬着作者的苍凉心境,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美景。《淮南子》曰:“所谓乐者,游云梦,陟高丘,耳听九韵六茎,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钓射鹔鹴,之谓乐乎。”将旅游作为玩乐之首,表达人类对于自然景物的亲近爱慕天性,即是如此。

2形成大量旅游文化作品出现的局面

古时候的文化作品出现情况多分为以下几类:宴饮、送别、情爱、赠物、君臣相悦、旅游等,其中旅游是古代文人经常进行的活动,或者说,古代文人进行官职的升贬、调令的下达、民情民俗的搜集这些活动的情况非常多,因此,旅游已经成为文人志士人生中避无可避的事情。在旅游活动中,即使有一些旅游活动或许并不是文人自愿的,但是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经常会思绪起伏,很多时候这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文人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因此,极易对周身事物和自己的内心活动产生感想,并且会有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并且将这一部分的情感流露记录下来,而将这些感想记录下来就是游览诗,也就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文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感想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如,陆游在《登赏心亭》中表现了他在旅游的过程中,看到石头城的风景,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忧国忧民之情“,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这就是典型的对于景物的感想,这样的感想有无数种,无一不是通过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逐渐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

3培养旅游者形成独特的个人能力

在古代,文人要想在仕途上一展宏图,就只有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吟诗作赋,可以说,诗歌或许并不是文人真正发自内心想要学习的,是当时的形势所造,但是不得不承认,文人创作诗歌,让中国的文化多了一种抒感并且流传千古的形式。《汉书•艺文志》中写道“:古者登高而赋……则可以为大夫矣。”在这一本儒家经典中,直接将“登高而赋”作为成为士人,成为大夫的必要条件。古时儒家是正统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教导下,文人已经形成“登高必要为赋”的思想定势,因此,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断刺激文人的情感和感官,不断地引起他们进行诗歌创作的冲动,这样一次次,也就逐渐锻炼了文人的诗歌水平,培养了他们自己作为文人的个人才能。

三、旅游文化与旅游者的美学思想互相联系

古代的旅游文化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山水和园林,山水是代表自然景观,园林是建筑师将心中的山水浓缩到有限的空间中形成,而无论人们对于山水还是园林的欣赏,都是遵循古老的旅游美学,即“天人合一”和“回归自然”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园林十分重视返璞归真和自然野趣,这一点与诗人的思想极为相似。诗人不管是出于何种心理进行旅游活动,但是在旅游的过程中,的确是在欣赏自然山水风光,即使有时是将内心的苦闷痛苦反映在欣赏山水的眼光上,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但是欣赏自然山水这一点是不可抹杀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中国现代的旅游美学仍旧是在遵循着古老的旅游美学思想,现代无数公园和园林的建造都在考虑如何布置亭台楼阁和假山池塘才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古代诗人作为旅游者的美学思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