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原理范文

经济学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原理论文”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原理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原理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第2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68-02

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可以使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升。即便如此,学生在接触经济学原理这门课后,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学效果与预期差别太大,学生想学又畏惧它。因此,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与研究形成一套既可行又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 “想学又畏惧它”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比较重视专业课和实训课,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很小。经济学原理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课程,一学期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教学,并且完整、生动,教师难以完成此项教学任务,学生也不可能完全吸收精髓,只能大体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至于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当前发生的经济社会问题,那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经济学原理教学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二)从经济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入手分析

众所周知,经济学原理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由于经济学的理论点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性较强,一旦掉队后面学习的内容很可能就跟不上。由于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只要涉及到关于数理逻辑的部分自动就放弃了,导致经济学原理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手分析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 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大多数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当今经济形势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就觉得很枯燥。个别专业的学生,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没有系统地学习经济数学或高等数学等课程,但经济学原理这门课需要这些领域的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借助数学工具尤其是边际分析法时,教师往往先把导数讲明白再讲边际分析法,费时又费力。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原理时不会像对待专业课,一般只是听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很少有预习且课下翻阅前沿的课外书籍和资料拓展知识面。

(四)从课程的教学模式入手分析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虽然很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分析当今经济问题,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应付考试。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达不到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许多课程都根据所学的理论课程配备实训环节,但是在高职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缺乏这一块,整个一学期就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做习题,要么讲几堂案例分析课,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样的知识的汲取可以说是没有成效的。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特点的缘故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效益始终在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思考

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教学质量是授课教师最关注的,学生掌握这门课的精髓并运用于实践中进而提升能力,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经济学原理课程学习的现状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与整合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管理问题能力,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不能像本科院校一样全面系统地去安排,必须进行调整和整合。

我对三届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发现教学效果提高不少。调整思路如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课时占了一定比例,教学时数在40~60学时,在一个学期内要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一并介绍,这就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并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对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要“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思想进行取舍。教学中微观的比重应大一些,在讲授时重点讲经济学基本理论,如经济学的起源、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等,尽量结合一些实例来讲解,淡化理论,重在应用。比如涉及高等数学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要淡化,通过一些案例讲授经济学原理;联系中国国情,力求洋为中用,力求本土化。在授课过程中用的数据、案例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经济学原理的体系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相对于高中的课程来说是从未接触的,而且其中涉及大量的概念,原理、理论,初学者往往感到迷茫。因此,需要结合经济学原理的课程特点研究一下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探索,得到以下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1.教学方法中要重视课堂导入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经济学原理理论性较强,抽象且枯燥,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节课讲这个内容、跟上节课有什么关系、这节课都讲点啥、能学到什么,那么学生心里会有个方向,思路就能跟上老师。

导入课应力争做到切题、生动,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趣”中学习,在“乐”中求知。

比如,在讲需求理论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做个游戏:假如有一台掌上电脑,要调查一下本班的销售状况。先出价5000元,愿意买的同学举一下手,清点人数并通报;把价格降到3000元,买的同学举手,清点人数并通报;现在把它降到1000元,愿意买的举手,并通报。接着问学生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学生自己说出这个规律――需求定理,并且告诉学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此作为开头引入新的内容。结果表明,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觉得经济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就会认真学。

2.讲授过程中理论要联系实际,可以增加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

孔子有句话叫“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要想学好经济学,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经济学理论往往比较抽象,有的时候还需要加以晦涩的定量分析来说明,使学生们望而生畏,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定义、理论,用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些事件或是更直白的语言来解释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

比如,当我们在讲授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时,会用很复杂的图形进行讲解。通过我对三届学生的教学实验发现:用复杂的图形讲解后,由于学生看到图就觉得很复杂,当时就放弃不听了,只有那些坚持听的同学最终明白了形成的过程;而配以简便的图形,把厂商比喻成“狼”通过嗅出“利润”的角度去解释“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行为怎样形成长期均衡”,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听明白,而且有兴趣听下去。

3.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很多老师会倾向于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但由于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的特点,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比如在教学公式推导、曲线的生成等逻辑性较强、内容抽象的课程时,必要的板书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传统黑板教学模式的优势,是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上基本是一致的,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而且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学生有个思考的过程。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两个角色,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因为老师一面要操作电脑,一面要组织教学,老师关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受到削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对会少一些。上课时老师要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学生中去,讲课时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授课的语音不仅要准确,更要抑扬顿挫、做到优美动听,富于感染力。

所以, 对于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我们要取其长补其短。

总的来说,在高职高专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要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扭转“学生想学又学不进去”的现象,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学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2]郑红玲,王洋.有关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8).

第3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整体经济运行的三个原理,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社会经济整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在有机联系中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协调功能;

2、经济运行机制是协调经济运动过程的经济机理,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3、经济运行机制是有规律地按一定的方式运行而发挥总体功能。经济运行是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__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双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种情形之一:1、没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负差距,就是信息过剩;2、虽然有信息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自己能够消除(自力消除);3、虽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对方之间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第5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不管是国际范围经济与贸易还是学术交流,大都需要英语交流。对大学来说,英语交流技能的培养在我国各级教育培训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部2001年第4号文件专门对大学本科的双语教学做出了指导性规定,即“本科教学要创造条件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虽然目前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不少,但是有关“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尤其对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影响方面的研究依旧较为匮乏,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1.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经济学双语教学研究文献不多,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经济学/双语教学”为主题搜索,只有20多篇相关文章,如刘玲(2008)结合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看法;肖建武(2005)就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曾江辉(2008)就经济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这些研究都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仅有一些与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水平相接近的以地方性学院为对象的研究,如:古广灵的“地方院校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2005)。这些相近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独立学院是在依托普通本科高校的基础上,引进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教育,相对前者而言,其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研究刻不容缓。

2.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意义

(1)“经济学原理”课程本身特点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国原版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强,而这一点恰恰是多年来中国教材中的薄弱环节。国外教材中还大量配以各种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经济学知识体系和理论来源于西方经济理论,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国内本科教学通用的教材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2)培养复合型优秀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需要。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英语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做为三本的独立学院的学生一部分由于要继续考研深造,而考研必须过英语这一道门槛,考上研究生后从事学术研究需要查阅大量英文资料,更要学习英语;由于考研比例相比偏低,很多学生毕业后到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就业,这对英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济学双语教学能够使独立学院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培养其阅读经济学经典英文著作和英文资料的能力,为今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基础。

(3)通过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探索,培养教师教学的国际化视野。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采用英文教材,进行中英双语教学,旨在通过此两种语言媒介和语言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来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创新,在传授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达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3.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着重点在于对独立学院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相关经济问题。

(2)语言目标。让独立学院学生掌握经济学的英语专用术语和表达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读懂本课程的英语教学资料(包括经济学英文教材和相关经典论文),并能用英语就本领域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进而做到知识目标和语言目标协调统一。

(3)课程体系方面的目标。在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一要力争国际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尽量使用英文,使用国际上最好的英文原版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教学过程应尽量与国际接轨,力争达到国际化;二要实现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前阅读、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复习和深入讨论等环节网络化;三要力争规范化:强调语言表达规范、理论表达规范、研究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规范。

二、影响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1.师资力量的强弱

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转换、中外学科理论体系和业务处理差异的协调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较高的教学过程控制技巧等。然而,目前独立学院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师资严重短缺,当然教师对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不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学生英语水平

由于独立院校招到的学生英语成绩整体水平不是太高,接受能力不高,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通过我院2008级经济学专业学生英语过级情况可发现,到大二最后一学期,英语过级率还不到50%,从而影响到了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3.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力图合理安排它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能反映“经济学原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又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能将基本原理和知识与基本方法有机结合。具体到“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而言将使用权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其中有微观与宏观二部分,宏观的知识结构体系更为国内外所认同。其中微观部分主要有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要素市场、福利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又可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和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4.教学方式

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英语随机提问,鼓励学生英语作答。这种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并可节约一定课堂授课时数。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举。课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全部采用自编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等,中途穿插相关电视专题讨论节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提升了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势,如传统黑板板书推导有它的独到之处,这也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再如现代教学方式。因此,现代教学方式并非完美,传统教学方式亦有其独到优势。

5.课外参考资料获取的难易

实现师生课后互动,教师课程信息和课程文档,网上批改作业、答疑等,学生按照课程进度提交练习、提问、下载各种资源等,并可开展网上讨论,师生网络交流很便利,这种课外网络互动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工作。

三、提高独立学院“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升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水平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

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前提。为提升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必须实行独立学院的人才工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其次要注重学院内部人才的培养,造就相关学术骨干,这两者要有机结合,其中要把内部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我院经济学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发展潜力大,知识接受能力强,学院应更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到国内外的高校进行深造,特别是到国外高校进行深造,这样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必然会大幅提高,从而能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

2.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创造良好氛围

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整体英语水平不是太高,接受能力也因此不高,要保障双语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里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经济与法律系的2008经济学专业为例,2008级经济一班36人,大学二年级结束时的英语四级通过人数为18人,通过率为50%,六级通过率仅为1人,为2.8%。这种状况对经济学原理的双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仅仅是课堂上的双语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创造良好氛围,让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为语言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习惯,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可打破有限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从而达到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3.建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教师课外指导

为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外,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重要参考书目,特别是重要外文资料,并抽时间给学生答疑,帮助其理解,以充分利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网站。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即建立一个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实现师生课后互致动,教师课程信息和课程文档,网上批改作业、答疑等,学生按照课程进度提交练习、提问、下载各种资源等,并可开展网上讨论,师生网络交流很便利,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良好,促进了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网站,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和理论资源。

4.教学手段与方式要多元化

针对独立学院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双语授课宜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借助中文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尽可能地扩大与英语接触的过渡式英语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在课程初期阶段,基本思想用英语讲授,理论以中文讲解为主。随着学生对英语与专业的逐步适应,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以英语讲授为主。另外,理论内容英语授课要有选择,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中英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中文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以理论理解优先为原则,用中文讲解。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境式教学的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前选择与课程相关情境内容并查阅资料,然后小组研讨,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报告其核心内容,其他学生提问并参与讨论,也可让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讨论过程中鼓励但不强求学生使用英语。此外,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好学生激励机制,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英文发言、提问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有效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成绩的评定中引入激励机制,如英文演讲就给其平时成绩加分10%,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

第6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一、背景与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使企业面临不断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往往力不从心,要取得竞争优势,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外部合适企业联系,把非关键业务交由他们完成,这就是业务外包。在外包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软件外包,现在,软件外包已成为所有海外大公司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外包出去,比如美国大公司像通用电器、美洲银行、联邦快递、Target、American Express等等,把软件开发和编程外包给其他的国家或地区的“打工仔”。

软件外包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全球软件产值的1/3需通过对外发包的形式来完成。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国际软件外包市场年增长速度高达29.2%。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总值为4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将增长为25亿美元。软件本身的市场投入巨大,而且颇具吸引力。2004年北美市场包括软件开发、外包和采购在内的投入就在1140亿美元。

中国的软件外包增长来自于国内需求,绝大多数是希望定制软件以满足特殊需要的中小企业,而国外软件外包业务只占到业界收入的10%,而印度是70%。日本客户通常寻找最便宜的应用软件开发商,而不是最好的设计,他们占到了中国软件外包业务收入的65%。尽管有成本低的优势,中国软件服务企业的运营利润率平均只有7%,因为很多项目的规模都低于最优规模,供应商往往在价格上竞争。

欲分割这块大蛋糕,中国软件业需好好的思考,从而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谈大单,接到单。我现在就用经济学中一些常用的原理来分析一下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

二、木桶原理分析

经济学中,有个很有名的木桶理论,该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多少不是由最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软件外包用木桶理论解释,企业可以把最短的木板交给其他企业制造,提高该木板的整体高度,从而提高容量。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它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只取决于能力超群的某几个部门,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本企业应该确定它的“长木板”―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如果某项业务不是自己的核心业务,也就是我们说的“短木板”,但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重要,那么可以把该项业务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从而企业能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创造核心优势,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些国家的大企业特别是美国的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怎样加长“长木板”,大力发展附加价值高、自己拥有垄断优势的核心业务领域,而将不创造价值或创造价值较少、其他企业能够比自己干得更好的“短木板”外包或剥离转移出去。比如美洲银行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的主要业务金融业务,为了更好的进行他们的工作,必不可少的要运用到网络与信息系统,而这些与信息有关的工作又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与强项,所以他们把这部分外包给那些能更好完成这些工作的信息技术公司。类似于这样的软件外包在美国的大企业是很常见的。这种精干主业、优化产业供应链,重塑企业核心业务的软件外包活动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竞争能力,竞争中使那些仍然坚持产供销一体化的全能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战略将主要围绕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能力来制定。或者说,只有提高“短木板”的功能与效率才能使“长木板”发挥出它最大效用,“短木板”是“长木板”的前提。

三、囚徒困境分析

用博弈理论的囚徒困境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势均力敌的两企业组织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结果应该是合作,基于理性人假设下的势均力敌的两个个体或组织不合作博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故此,势均力敌的两企业在彼此博弈中应互通信息、进行合作。如若合作,即是双赢的模式,此时彼此的现实收益最大化,两方收益之和也最大。因此,如果企业的某项业务或价值链上的活动存在着与市场上其他厂商或外包商一样的实力,企业完全可以一体化参与竞争。当竞争力不均等的两企业在彼此博弈中,强势企业的最佳选择是非合作博弈,此时能实现比合作更为理想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对于一些在信息方面比较弱的企业,他们就会把这部比较弱势的部门或流程外包给专业从事信息公司,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给我们中国的企业创造了机会,国外大企业纷纷把一些初级的编程工作外包。我们也接了一些单子,但是中国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商必然不满足仅仅提供初级的软件编码、软件测试等初级外包服务,逐步向软件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实现从初级外包服务提供商向业务合作伙伴的角色转变。这将是“鲤鱼跳龙门”的精彩一跃。

四、范围经济的考虑

先看看范围经济的概念,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说明的是企业产品多样化从而降低成本的现象。它来源于企业对纵向生产过程各阶段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信息的充分利用。首先我们可以把不同阶段的产品看成为不同的产品,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即使只生产和经营纵向生产过程某一阶段的产品,它掌握的技术、经营知识和信息并不只限于本阶段,为了使生产和经营正常进行,它必须了解或掌握上、下游各阶段技术特点、经营特点和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无成本的,因此这些成本是要计算的,这就存在着不同产品范围经济的可能性了,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例子是世界商业史上的多样化企业的形成大多数是通过兼并或收购的办法进入新领域,它们的优势正在于它所拥有的这些无形资产,更主要的是因为企业自己具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营能力,完成这些活动无需增加更多的技术投入等等,利用被兼并企业在不熟悉的领域寻求发展。则企业是否选择软件外包的一个考虑因素是看它所掌握的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程度和信息费用的大小。

五、中国软件外包业的道路

第7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网格;信息检索;资源分配

中图分类号:G35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77-01

一、网格信息检索中三大功能组件

网格信息检索系统由搜索管理器、索引器和查询处理器三个服务功能模块组成,。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如下:

(1)搜集管理器(CM)

CM通过网格信息检索服务组件搜集和管理需索引的源文献。搜集管理器搜集本地和远程的文献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存放于本地存储器。通常搜集管理器要把这些本地存储按照特定规则提供给客户。这里的客户通常是指索引器(IS),索引器将对这些源文献进行索引。

(2)索引器(IS)

CM将源文献组织起来提供给IS,IS对CM提供的源文献进行索引、创建数据结构等预处理,这些预处理为后期的搜索作准备。IS从CM那里获得源文献,并加以标引建库,然后提供检索功能,而且其检索界面和传统检索系统是兼容的。

(3)查询处理器(QP)

QP负责管理查询和检索结果集,其主要功能包括对用户提交的查询请求进行扩展等预处理,此外还要将查询请求发送给多个IS进行处理。QP的典型应用是作为独立IS和CM的搜索接口,其中IS和CM可以不依赖QP进行动态管理,检索接口可以由QP单独组成,也可以由IS和CM协同组成,这样便于单独访问CM和IS。

CM、IS和QP都是计算密集型的,都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如何为这三种组件合理的分配计算资源,以使得网格信息检索系统高效的运行,是决定信息检索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对计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会存在一个组件长期占有某些资源而不用,其他的组件此时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可用的问题。

二、资源竞争模型构建与价格策略

在网格信息检索系统中, QP、IS和CM三个服务组件作为资源消费者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提到的没有足够的资源可用的问题而彼此竞争有限的计算资源。这种竞争表现为这些网格消费者需要购买网格资源以使完成各自的任务(例如搜索、分词和匹配计算)。每个组件必须在其他组件可能的出价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最优出价。

图1三种组件对资源的竞争

现在我们采用组合投标的方式匹配多个请求方和提供方的资源。如图1所示,假设当前网格中有p∈?个VO资源作为提供者,信息检索系统周期性地当前拥有的资源数量及价格。CM、QP和IS作为消费者,采用投标方式选择所需资源。针对多个消费者的资源请求,我们来着重讨论提供者的分配策略,分析一种信任度资源分配机制,其主要特性如下:

(1)资源提供者根据消费者的投标报价、信任度及完成时间的约束,构造效益函数;

(2)资源VO共享资源,获取更高的信任度;

(3)根据当前资源的供需和负载状况,自适应地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4)最大化资源的聚合效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互动机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供应与需求的满足,也为资源的优化组织和发展提供某一方面的基础。

在不同的前提和目的下,基于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定理,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的供需达到均衡状态时所需的条件、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以建立相对有效的价格模型。

我们可以采用公式计算资源的均衡价格,P=P+δ(W-G)和ε分别表示价格调整速率和迭代终止参数,当资源的供给大于资源的需求,即W-G>0时,下调价格;反之,上调价格,并且价格升降的速度与|D-S|成正比。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价格调整过程称为摸索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构造李亚普诺夫能量函数的方法证明Tatonnement过程收敛于均衡价格。

三、价格资源分配

在网格信息检索体系中,每个信息检索服务组件必须在其他组件可能的出价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最优出价。这种竞争和决策行为正是博弈论要研究的问题,其结果是一个纳什均衡,它可能不是各方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它是在已给定信息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定义如下参数:

(1):信息检索服务组件i的任务序列。

(2):当服务组件的资源充裕时,以的价格卖出k类资源。

(3):当服务组件有剩余资源时,为了防止某一组件长期占有某一资源,强制其卖出的k类资源量。

(4)bik :信息检索组件i对k类资源的出价。

(5) pk:当前信息检索系统对k类资源的最高标价。

(6) si:信息检索服务组件i总的虚拟资本量。

(7) Bk:所有信息组件对资源k出价的总和。

(8) Rik:服务组件i获得k类型的资源量。

(9) Rk:总的k类型的资源量。

网格信息检索服务组件投标可以追索为:在有限的虚拟资金Ei下,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服务组件i为获取k类资源的预算资金不能多于Ei,因此有图2公式(1);对k类资源的出价更不能大于估计的系统对Pk类资源的最高标价,于是有图2公式(2);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取资源的比例一定要大于资金投入的比例,得到公式图2(3);当组件有过剩的k类资源时,可以将此类资源以适当价格卖出,此价格肯定不能高于系统最高标价,此时有公式图2(4)和图2公式(5)。

图2

信息检索系统服务组件的具体价格博弈过程为:

(1)系统(卖家)查看当前资源状况,如果资源相对比较充裕,那么系统就自动降低单位资源的标价,例如降价10%,反之,就提高单位资源价格。

(2)计算需求资源的种类和量值,根据对资源的需求强度r和自己的虚拟资金量,计算出此次投标的预算资金,可增加的预算资金量sx,其中r为区间(0,1)之间的值,r越大则需求强度越大。

(3)根据历史情况估计其他组件对资源的需求强度r。

(4)依据上述三个过程以及公式(1)-(5)对资源进行出价。

各信息检索服务组件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博弈竞争资源的,当然系统可能会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有些组件资金较少,那么在出价上占不了优势,而其本身对资源的需求又非常强烈,此时,系统就可以依据需求强度出售资源。

参考文献

[1]李伟,徐志伟,卜冠英,查礼.网格环境下一种有效的资源查找方法.计算机学报,2003,26(11)

第8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制度的定义、作用及变迁机理

    马克思是最早研究经济制度的学者之一,他明确提出: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有效的制度,它能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科斯也指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制度安排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的配置以及产出的构成都将产生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也将对产出产生影响,人们需要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虽然马克思与诺思等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时代背景也各异,但是他们都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技术(生产力)和制度(生产关系)共同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实绩。

    诺思从人类分工及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制度的产生过程,他认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能够节约生产成本,但是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逐渐递减,这种成本的节约,会被由于信息不完备和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带来的边际交易成本的逐渐增加所抵销。因此,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就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的制度,从而降低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备性和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的交易成本。无论是正式的规则,还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规范,其变迁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是否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被视为是制度创新所带来利润,但这些潜在的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信用制度的组成部分

    从制度的定义我们可知,制度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也就是行为规则。其形式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那么信用制度就可以定义为与信用相关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行为规则。由此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与信用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实施条例、契约、操作机构、道德习俗、意识形态都被纳入到信用制度的范畴中来。这个定义的内涵远大于通常意义上以信用法律法规及体系结构为主体的范畴。参照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划分,也可将信用制度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信用法律:由国家政权的,宪法、经济法中关于信用的相关条款及专门针对信用问题的信用法。信用法律规定了信用活动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与规则,其他任何规则都不得与其相抵触,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

    (2)信用条例:由经济实体或组织制定的信用相关规定及条例。例如由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信用协会、信用中介等机构的指导其管理与经营行为的信用规定。

    (3)信用文化: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不同于法律、条例等正式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明确的条文及强制力量而是通过舆论、集体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来规范信用活动。

    (4)信用执行机构:保证与信用相关的各项约束可被执行的组织。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两种。

    信用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科斯、诺思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已明确指出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与变迁收益,即变迁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但是变迁自身也需要成本,变迁最后能否成功,就取决于变迁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这可看作是制度变迁所需遵循的基本规律。

    1.信用法律

    信用法律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发达国家都有针对信用颁布的详尽法律,而我国的信用法律却还处于缺位状态。回顾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产生的历史,其的时机,都是信用交易额猛增、各种信用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社会各相关方面对国会适时出台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提出了强烈要求,于是政府开始着手制订。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在他们信用法律的70年代,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逐渐加强,信用交易额猛增,由此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信用法律,信用活动得不到规范,导致信用秩序混乱恶化,在企业信用上出现了“三角债”、拖欠银行贷款等问题,在个人信用上个人消费信贷迟迟无法发展,不仅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这种情况已迫切需要出台一部信用法律,以规范各类信用活动,降低信用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潜在收益为信用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但要使信用法律真正得到颁布实施,这动力还必须足够大,以补偿信用法律产生的成本。从表面层次看,信用法律的成本只是制订法律过程所需付出的劳动成本,但实际上这成本只是次要的,信用法律的主要成本是克服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所需付出的成本。混乱的信用秩序虽然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但必然也会为部分组织或个人带来利益,与信用问题相对应,在我国当前信用状态下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可划分为三类:拖欠银行贷款的企业;拖欠其他企业款项的企业;拥有大量坏账、竞争力薄弱的银行。除这三类主要既得利益者外,还有恶意商业欺诈者等依靠信用法律缺失而牟取利益的组织或个人。

    2.信用条例

    信用条例由于并非国家政权颁布,通常也不由国家政权来强制执行,因此其层次低于信用法律,是作为信用法律的补充而存在,以更详尽且更具针对性的条款、更狭窄的适用范围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根据信用条例组织的类型,可将信用条例划分为银行类与非银行类。

    银行信用条例由银行行业协会、指导机构或银行自身制订,用以规范银行及其客户在信用活动中的行为。银行信用条例对内应做到防范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相关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对各职能部门及员工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和相互制约。非银行信用条例的制订者主要有地方政府、各生产经营组织、信用中介机构等。其制订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其在信用活动中的利益及其内部的正常信用秩序。

    信用条例因为缺乏足够强制性,因而其制度变迁成本只以制订、推行制度所需付出的信息成本、组织成本为主,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信用法律。

    3.信用文化

    信用文化包括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往往起着不逊于信用法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信用法律的执行成本。诺思提出,意识形态对信用法律等正式约束是一个决定因素:“信仰结构通过制度——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转化为社会经济结构”,甚至“有效率的政策如果被认为是不公平的,那么将产生政治上的反映,使得(有效率的)改革停止或倒退。”

    信用文化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遵循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信用文化直接以一种“信用观”的方式指导人们的决策行为,其目的是在于节省人们为保证交易公平所付出的信息费用。信用文化为达到其保护交易公平的目的,所凭借的机制是维护契约的完备性,只是信用文化是通过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成本较低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而非详细指定书面契约文本。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信用文化对不同交易者的约束力不同,这种约束力又会转化为交易者对信用文化的虔诚,即对信用文化对自己及他人的约束能力的信赖。这种信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所以个人信用文化来源于社会信用文化,但社会信用文化又是由个人信用文化所组成的,两者间是个体与总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循环,又是反馈。通过这种循环反馈的机制,个体信用文化与总体信用文化会趋向于统一。简而言之,讲究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不会形成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而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也基本无法培育出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

    从具体层次来说,信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来构建。

    4.信用执行机构

    前面已经指出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两种: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是分别与信用法律与信用制度相对应的。

第9篇:经济学原理范文

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

经济学理论知识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经济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学研究一直是各国大力倡导的研究工作。其中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所写的《经济学原理》,是当今世界上权威性很高的经济学著作,这本著作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流行,在经济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中较为著名的是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该原理从本质上对经济学进行了论述,对于现实的经济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大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中作者所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为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曼昆所写的十大经济原理:(1)人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十大经济学原理分析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在选择资源时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进行最优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权衡取舍的过程。比如在日常的消费的过程中,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相切时,由于消费者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就需要对多种商品进行权衡取舍。在选择过程中,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喜好以及商品的价格进行选择,这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主要表现。同时机会成本也是权衡取舍的一种表现形式。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需要对可以选择的方案的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比较,最后做出选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会成本。在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中,机会成本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和睡觉中选择时,当选择学习而放弃睡觉时,这时候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睡觉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3.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边际最简单解释就是衡量自变量的变动所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关系。比如在沙漠中一个人很口渴,当看到绿洲并且有大量的水喝时,他喝的第一口水可能是挽救了他的生命,因此第一口水给其带来的效用最大,当继续喝水时,水给他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带来了负面效用,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因此一个理性的人需要考虑边际变量,当效用为零时停止活动,放弃选择。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一个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成本或者收益发生改变时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企业中对于员工采用奖金激励的手段,就会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在当前销售工作就是采用低底薪和高提成的激励手段,激励销售人员做出更多的业绩。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尽管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专业化和分工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好处,但是专业化和分工不能使每个人都享受到不同的产品与服务。比如面包师不能使用打铁匠的生产出的铁器,打铁匠也不能享受到美味的面包,贸易的产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通过对各种产品制定一个价格,进而拿到市场上与其他的商品进行买卖,这样就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当今世界的贸易也是如此,可见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享受到不同服务和产品,改善了每个人的状况。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利润、价格以及企业家。市场经济既具有好处也存在的弊端,市场经济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使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市场经济就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总之,市场经济利大于弊。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成果

市场经济指导的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于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不均衡时,政府出面就可以调控资源,把市场经济带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国富论》中论述了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该国家生产物品和劳动的能力。一个国家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创造大量的物品和劳务,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当政府发行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货币是一种物质交换的媒介,货币量的发行应当与国家实际的经济实力相符合,这样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有效解决失业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加大投资或者促进私人企业扩大生产,这样企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失业率。但是在这一期间要做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取舍,在保证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失业率。

三、结语

通过对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提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缺陷,就是这样也不可否认其对于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参考文献:

[1]喻晓东.关于微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若干教学问题――以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