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范文

对外贸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贸易

第1篇:对外贸易范文

英文名称:China's Foreign Trade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贸促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954X

国内刊号:11-1019/F

邮发代号:82-95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2篇: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商务谈判概论

1.1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第3篇: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总额;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地理结构;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0(C)-0323-02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每年都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9727.6亿美元,约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9.2%。正是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又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文将从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商品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

首先,从贸易总额和贸易增长速度方面来说,我选取近三年来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做以说明。

2008―2010年全国进出口简要说明表

(数据来自商务部统计网)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2009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严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很高。到了2010年,经过一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和政策调控,对外贸易又有了迅猛的增长,增长幅度达到34.7%,总量十分可观。

从世界角度看,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贸易国,仅次于美国的32000亿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国的地位。

其次,从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伙伴主要有:欧盟,美国,东盟十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和印度等,包含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

具体来说,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797.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进出口总值增加1156.24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1.8%,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6.14%。

美国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二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853.4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0.83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29.2%,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2.96%。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是作为互相依赖的国家,不论从总量还是从增长速度来讲,美国都与我国息息相关。

2010年以来我国与东盟地区双边贸易日益活跃,截至目前与东盟发生进出口贸易值较与日本发生贸易值十分接近,全年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累计达2927.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97.6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7.5%,东盟十加三的相互合作成效显著。

日本作为我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977.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0.02%。但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对日贸易逆差地位,2010年对日累计贸易逆差额为556.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6.19亿美元。日本福岛发生地震并引起核泄漏等灾难以后,中日间国际贸易或许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同时也会促进两国的贸易交流。

第三,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来分析。

首先看一下我国2010年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统计数据。

我国2010年主要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对外商品结构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优化显著。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2010年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出口9334亿美元,增长34.5%,高于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0.5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8.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38.69%,比上年同期分别高出0.3及8.6个百分点,显示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对外出口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且增幅较大。虽然我国出口商品中,原材料及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依然占较大比重,但是我们的出口结构也在逐渐的优化,我们也在逐渐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其次,外贸发展趋于均衡化。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很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如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致使贸易顺差过大;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贸易伙伴发展不平衡,进出口贸易伙伴过于集中。2010年以来,我国致力于扩大进口,缩小贸易顺差,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介绍,我国今年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而且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区域发展和贸易伙伴都朝合理的方向发展。

最后,金融危机带来的转型效果显著。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虽然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明显下滑,但危机也带来了“契机”,我国的外贸形成了一波出口结构升级的新趋势,一些企业已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提升设计能力,扩展产业链由低向中高端发展,自主经营布局全球高中低端产业链,以及在营销领域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等,为我国出口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以上就是我从贸易总额和增长速度,贸易地理解构,贸易商品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2010年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从各种指标、各个角度的分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正在不断升级优化,而且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对外贸易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快改进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缺陷和不足,尽快将我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作者简介:秦杰(1988― ),籍贯河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参考文献:

[1]王绍媛.《中国对外贸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冯宗宪,张文科.《国际贸易理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4篇: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TBT;贸易技术壁垒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09-02

一、开放式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技术壁垒的出现

所谓开放式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一方面保持国内市场总体对外开放乃至扩大开放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又根据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公益性、社会性、程序性等类诉求为依据,以专项法规的定向约束和管理体系的特别设计为手段,以对国外竞争者设置制度化的市场障碍为目的,在市场开放的同时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局部性保护。随着开放式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贸易技术壁垒也得以兴起,并且日益成为开放式贸易保护的一种主要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出于安全、健康或环保等原因,各国政府经常需要制定强制性的产品技术规章。有时为了便利产品的使用,政府也会制订非强制性的产品标准。被广泛接受的产品标准可使制造商采用统一的设计、机器和原料,从而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同时也保证了质量。但是这些规章和标准有时会变成不合理的贸易壁垒。

二、TBT的表现及特征

(一)贸易技术壁垒(简称TBT),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字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贸易障碍阁。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对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健康或安全、自然环境及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加以保护,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技术标准方面的规定运用不当,却极易起到贸易壁垒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各国技术法规、标准各不相同,人为地造成国际贸易障碍;2、有的技术标准对国内外采取双重标准,抑制外国产品进口;3、技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限制。商品在进出口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常常会导致复杂的、旷日持久的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在履行了这一系列复杂程序后,即使认定有关商品符合规定而准许进口,这时该进口商品销售成本可能已经大为增加,从而失去与本地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与普通的关税壁垒相比,TBT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1、隐蔽性。TBT虽然也表现为法律形式,但更多的是行政法规或行业标准和惯例,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透明度不高,难于监控;2、虚假性。TBT往往打着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幌子,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3、广泛性。TBT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以致于我们很难对其内涵作一个准确的界定;4、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标准,把发展的不平衡导人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

三、TBT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应对

在众多国际贾易产品中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而言意义非常重大。从国内来看,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长期过剩,农民增收困难。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人。从国际上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低下,集约化生产不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劣势。加之近几年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不断增加,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一时间我国农产品贸易成为TBT的重灾区。总之国内外形势都要求我们加强针对我国农产品的TBT的研究。

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才可能突破贸易技术壁垒取得主动:

(一)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开发,增加抵御TBT的能力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农产品加工水平落后,附加值低,卖不上高价,且产品差异性小,具有较大的替代性。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中,初级农产品占80%,深加工农产品仅占20%,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这样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利的后果。其一,由于我国出口农产品附加值低,为了维持出口贸易值的增长,不得不大幅度增加出口数量,而出口数量的激增,又给了进口国运用TBT加以限制的理由。其二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使一整个农产品出口体系显得尤为脆弱,一旦受到进口国TBT的打击,容易出现全行业性的严重亏损,给国内相关产品生产的农民带来很大损失,加大了国内农业产业的风险。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一定程度土可以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比如,鲜活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旺季不仅价格低而且很难出口。如果通过农产品的加工、保鲜等措施,放到淡季出售,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我们要正视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加工比重低,多数加工企业设备老化、产品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的现实。尽快对现有的加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运等先进配套设施。还可以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吸引国外公司到我国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打人国际市场,减少遭受技术贸易壁垒的风险。

(二)发展绿色农业,减少进口国施加TBT的借口

在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上,安全、环保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场以尊重自然、保障健康为前提,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旨在采取一切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无害食品的农业绿色革命正悄然兴起。绿色农业不仅将是一国内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砖码。针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消费需求转向健康、安全、天然食品的现状,也为应对某些国家设置的绿色TBT,应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有机安全食品。就我国现状而言,尽管我们已完成了《大白菜》、《蕃茄》等有关贮藏技术与商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但总体上我国农产品生产缺乏健全配套的国际标准,激素和农药残留问题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中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这样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容易授人以柄,为一些TBT的不恰当适用提供了口实。为了尽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们应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制: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规格标准体系和新的安全标准,例如加大1509000和15014000认证制度及:HACCP管理体系的引人力度。另外还要加强有关技术设施建设,为出口农产品提供监测服务,保证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有效监控。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突破TBT中争取主动

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品牌的经营建设,一味在价格上拼杀,结果事倍功半,价格日趋走低。这时一些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就在质量上做文章,导致一些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严重败坏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伺时也为我们突破国际TBT的限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具体做法首先要切实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役有了质量也就没有了品牌。大力发展品质好、档次高的农产品,做好农作物种养期间的营养平衡与调节,推动农产品优质化的进程。其次要注重运用一定的营销战略。一个名牌产品的产生仅仅有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辅之以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从国外的经验看,农产品名牌的形成需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市场调研,按市场猫求制定可行的市场开拓策略。再次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现代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要求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必须做大做强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而在选准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创造名牌产品之后,还要以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培育支柱产业,扩张市场,从而提高品牌的营运能力。总之,强大的企业、优质的产品、一知名度高的品牌才能使我们在打破国外TBT封锁中取得主动。

参考文献:

[1]王海峰.WTO法律规则与非关锐壁垒约束机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2.

[2]朱揽叶.关税与贾易总协定国际贾易剑纷盘例汇编[M].法律出版社,1995:87.

[3]江林,王玉平.关贾总协定法律体系运用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03.

第5篇:对外贸易范文

当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人们普遍担心,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能不能经受住这场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各国对外贸易总量普遍下降、出口乏力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以传统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并严重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出口能不能独辟蹊径,继续保持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增长?

2009年过去了,“中国制造”不仅没有在世界上退潮,相反,通过实施一系列刺激对外贸易增长的重大举措,中国在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外贸寒冬中率先复苏。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中国对外出口涨幅终于由负转正,结束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13连阴”,开始正向增长。

“危中寻机、变危为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临严峻的对外贸易形势,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外贸出口的重大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08年底以来,国务院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环保节能的产品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鼓励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贸易低碳化。

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同时,正式启动了自2002年以来开始建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这一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必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海闻:世界贸易三足鼎立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对世界贸易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海闻:首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对中国是有利的,可以在贸易区内发挥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特点,改变以往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状况,开拓新的市场。同时,中国的加入会极大促进全球贸易环境的进一步开放,使其他国家也能从这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共赢。

其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也改变了全球的贸易格局。原来的两大自由贸易区一个是欧盟,一个是北美,此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填补了亚洲的空白,与之前的两个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

白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记者:低碳经济对中国外贸而言意味着什么?

白明:对于正在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中国来说,哥本哈根会议无疑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这就是一定要彻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近些年来,在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方面,我们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实施了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等重大举措。可是,面对着后哥本哈根时代减少碳排放的全球化进程,中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显然还任重道远。

第6篇: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烟草对外贸易“走出去”战略

一、我国卷烟对外贸易环境分析

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卷烟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菲莫国际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以及帝国烟草公司等四大跨国公司占据国际卷烟市场将近70%的份额,在一些欧美等主流市场,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掌握了全球卷烟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卷烟出口主要集中于周边地区,且没有区域优势,对国际市场格局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中国烟草要突破重围,充分实施“走出去”战略异常艰难。

二、我国卷烟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烟草行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国际卷烟市场拓展工作成效显著,境外卷烟销量持续增长,2015年境外销量同比增长15.6%。在国际市场上卷烟销量超过了韩国。重点出口品牌更加清晰,前五位出口品牌的外销销量占境外销量的40%以上,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重点出口市场更加稳定,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增长3倍,中东市场增长了1倍。此外,中国烟草与跨国烟草公司战略合作项目不断深化,成立了中烟英美烟草国际有限公司、中菲瑞士合资公司等,在国际卷烟市场积累了一定经验,具备了较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控烟舆论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各国相继出台提高进口烟税、素包装、禁止广告促销等政策,更加不利于新品牌的进入,全球卷烟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竞争环境日趋严峻。而中国烟草拓展卷烟境外市场是以各个工业公司为主导的,自主选择市场,自主选择品牌,自主进行营销,不同工业公司在同一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总体竞争能力存在隐患。

三、促进我国卷烟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策略分析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卷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要做好长远规划工作,落实相关调研,准确掌握国际卷烟市场的真实信息,保证战略规划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其次,要善于借鉴成功案例,学习国际烟草巨头的成功经验。再者,要充分整合国内资源,做到“一致对外”。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来提升中国卷烟的综合竞争力。另外,要夯实管理基础,增强卷烟销售网络终端建设水平,以此来提升硬实力。当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稳定的内部环境支持,可通过以下策略为“走出去”战略建立基础。

(一)充分发挥中国烟草管理优势

我国烟草行业采用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为核心的烟草专卖制度和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要将行业这个特点运用好,发挥集中优势,形成合力。由行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为主导,研究卷烟对外贸易的全球布局,统一规划国际市场,在各工业公司中,挑选若干合适的强势品牌,有针对性地进入该市场,着力发挥工业公司拓展市场的积极性,寻求单点突破,再由点及面,辐射周边市场。改变目前缺乏统一规划而产生的国内品牌同一市场的无序竞争。

(二)加快烟草企业国际化发展部署

首先,要以兼并、收购为手段,学习跨国公司做大做强的经验,实现烟草集团国际化管理。通过国际并购,可打破贸易壁垒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可减少资金投入,能够充分利用国外现有的销售网络和现有资源;可规避法律约束,避免当地政策风险;可优化品牌结构,将发展趋势好的品牌纳入自己名下,整合竞争性品牌。其次,要对国际市场消费习惯进行充分研究。

(三)进一步整合现有境外市场资源

目前中国烟草在境外的企业、公司有20多家,2015年境外生产销售卷烟已经达到80万箱,占境外销售的44%。这些企业是中国烟草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宝贵资源。要逐一进行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这些企业的人员、渠道及技术资源,努力打造好中国卷烟拓展区域国际市场的基地。中国烟草在境外还有一批有实力的卷烟贸易合作伙伴。要按照国际卷烟市场长远规划对他们进行调研分类,对那些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经营有方的合作伙伴,巩固和发展合作关系,建立起真正的双赢贸易模式。

(四)做好人才战略储备拓展

卷烟的国际市场,就必须参与到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去。所有的竞争最终都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中国烟草需要培养懂市场、懂外贸、懂营销、懂法律、懂金融、懂财务的复合人才。在重视对现有驻外人员使用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招聘各国人才为我所用,拓展当地市场。

四、结束语

在卷烟对外贸易战略部署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国际市场动态,制定出科学、合理、可靠的长远战略计划,同时要不断提升烟草行业的硬实力,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赢得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谢竞.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烟草“走出去”的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22

[2]吕玮加.新形势下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第7篇:对外贸易范文

品牌一词的英文“brand”,原意为“烧灼、烙印”,最初人们用这种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区别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手工艺人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印记,以便区别于其他产品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美国现代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谓品牌,就是指一种关于某种商品的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又或者是以上这些的混合运用,以区分于其他竞争者或卖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图形标志。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第8篇:对外贸易范文

2006年以来,在国际市场供求两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中国商品进出口保持了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海关统计,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达到1593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5%。

综观一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一)进口增速回升,但顺差继续扩大。

受国内投资一度急剧膨胀,又在宏观调控下放缓的影响,上半年进口增长大幅回升,下半年逐步平缓,前11个月进口商品总额71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上年同期高约4个百分点。同期出口商品总额8750.4亿美元,增长27.5%。由于出口增长速度仍大大高于进口,所以前11个月贸易顺差达到156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成。全年外贸顺差将创1700亿美元以上新高。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前11个月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出口继续大幅增长。机电产品出口496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38.7亿美元,增长30.4%;纺织品和服装出口1306.4亿美元,增长24.7%。与此同时,资源性商品和高能耗、高污染商品出口量减少或增速放慢。同期,机电产品进口3876.3亿美元,增长了23.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241.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6%。由于国内相关需求强劲,国际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进口资源、能源商品数量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其中,进口原油617.2亿美元,增长了42.5%;成品油146.5亿美元,增长58.9%。

(三)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

前11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87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出口3748.1亿美元,增长31.4%;进口3032.9亿美元,增长19.7%。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5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4621.7亿美元,增长23.5%;进口2918.5亿美元,增长18.4%。

(四)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势强劲。

前10个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5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7.6%;进口3828.6亿美元,增长23.2%;全年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将突破万亿美元。前10个月其他性质(主要是私营、股份制等)企业出口1715.1亿美元,增长42.2%。国有企业出口1558.2亿美元,增长10.6%。其他企业的出口金额第一次超过了国有企业。

(五)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

前11个月除了对日本出口增长稍慢以外,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对美、欧的贸易仍然保持较大顺差,而对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则继续存在逆差。

二、对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的预测

综合相关权威部门的数据分析,我们认为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在不发生大的意外情况下,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和增长速度、对主要市场的贸易额、主要商品的贸易状况有望达到如下预测结果:

(一)进出口总额和增长速度。

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21000亿美元,增长20%左右。出口额将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1500亿美元,进口额为9700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21%左右。贸易顺差预计为1800亿到2000亿美元。

(二)对主要市场的贸易状况。

欧盟仍将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将达到2400亿美元,增幅比2006年高12个百分点左右;自欧盟进口1100亿美元,增幅与2006年基本持平。2007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将达到2500亿美元,增幅与2006年大体相当;自美国进口720亿美元,增幅比2006年低5个百分点左右。中国与美、欧的贸易顺差仍将呈增长态势,这主要是由双边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决定的。中国对日本和东盟等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也将继续平稳增长。

(三)主要商品的贸易规模。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2300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7000亿美元,进口530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800亿美元,其中出口3800亿美元,进口3000亿美元;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出口增速有所下降,出口额将分别达到540亿美元、100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

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不发生大的变化,我国进口原油、铁矿砂、成品油等大宗商品的增速将放缓,进口额分别为720亿美元、22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

三、2007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支撑外贸增长的国际环境没有大的改变。

在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高利率政策抑制下,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慢,但是仍将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国际货币基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最近预测为4.9%。美国经济虽然受到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影响,但是按目前表现应当只是一次温和的调整。欧盟经济增势强劲。日本经济逐步回暖。预计2007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GDP增长率为2.6%、2.1%和2.4%。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增长。国际市场油价已经回落。国际贸易仍将保持活跃,贸易量预计增长7%以上。从长期看世界经济仍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整体经济形势依然乐观。

(二)国际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显著上升。预计明年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价格仍呈强劲上扬趋势,将刺激投资,新增产能也将陆续释放,一些主要商品供求矛盾可望部分缓解。2007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产能将比2003年增长14.7%,将对抑制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一定作用。此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仍将影响未来的价格水平,比如天气、自然灾害、地缘政治、恐怖活动、罢工及美元汇率走势等。

(三)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2007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形势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增长速度预计在10%左右。近几年投资热形成的充裕产能正在释放,煤、电、油、运紧张状况缓解,出口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而进口在投资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带动下也会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在结构优化中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四)产业转移及出口挤压效应仍将发挥作用。

我国具有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容量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较完善、劳动力成本较低、社会政治稳定等优势,未来一段时期中,中国仍将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许多产业被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形成新的出口能力。此外,虽然我国内需增长较快,但是许多产品仍有较大的供给富余,从而继续对国内企业产生强劲的“出口挤压”效应。

四、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看待贸易顺差?

在经济全球化愈益深入发展的当代,各国间相互依存日益强化,形成你中有我、相互渗透的世界分工与合作格局。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外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需要重新考虑和定位。如双顺差问题。首先,我们是结构性顺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加入了WTO以后,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把这里当作其全球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中国对欧美的大量顺差情况看,由于美国本土制造业占其GDP的13―15%,欧洲是20%,所以他们需要大量进口。这是造成结构性顺差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肯定,较大的顺差与外汇储备,对我国是一件好事。多年来我国所追求的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正是通过迅速增长的世界市场份额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实现的。从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进口在一段时期中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往往大于出口。因为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及国内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零部件等,对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加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必过分强调顺差的问题,为进出口设置人为的障碍,否则容易使我国错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二)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形式多样。

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正在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延伸至其他产品,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从反倾销等传统手段扩展到利用知识产权、绿色环保标准等多种手段进行保护。迄今,欧盟已经发表三道“绿色指令”,将对我国电子类产品出口造成重大损害。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因此,贸易摩擦的形势依然严峻。

(三)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对外贸的影响。

从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看,尚没有对国内企业造成过大的成本上升压力。企业对外提高售价和内部降低成本的余地存在一些空间。但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依然广为关注,对企业消化人民币升值的能力、人民币升值对不同产品的影响要密切关注,深入研究。

五、保持我国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不宜再过多出台政策调控出口。

除了加工贸易政策、出口退税、外资政策外,相关管理部门如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朝紧缩出口方向努力。考虑到当前的政策发挥作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滞后期,因此短期内不宜过多过密集出台新的限制出口政策。

(二)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进一步发挥和强化进口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可以考虑有步骤地取消对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国内短缺资源性产品(如石油)征收的进口环节税,降低部分消费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的进口环节税。

(三)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目前情况表明,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在考虑采用汇率政策调控贸易平衡时需要慎重。

(四)建立和完善对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及价格的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对能源、铁矿石、农产品等商品的需求增加,加大了我国民经济运行的风险。建议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及价格监测预警分析系统,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大宗商品交易的竞争力,争取更多重要商品的国际话语权。在保障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持续供应的同时,积极应对和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价格风险。

第9篇:对外贸易范文

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总体表现良好,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到8013.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出口额4435.33亿美元,进口3578.07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8%和19.1%;贸易顺差857.26亿美元。前5个月一般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同比增长29.1%,而加工贸易增长只达18.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3.3%,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只达22.2%;一般贸易进口增长24.4%,而加工贸易进口只增长11.9%。一般贸易顺差达到360.3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达到906.6亿美元,一方面说明国内产业对外需的依赖依然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际化生产布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再从进出口企业性质来看,无论增长速度还是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以及非公有经济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最快,贸易顺差的贡献也最大,而国有企业仍然保持贸易逆差形势,说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安排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很大,我国单方面很难改变贸易顺差的基本形势。

从双边贸易格局来看,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东盟和韩国依然是我国前六位最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对美贸易顺差达到598.5亿美元,对欧盟顺差也达465.3亿美元,对香港特区贸易顺差214.9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108.8亿美元。贸易不平衡的区域结构也基本没有改变。对欧美贸易顺差将继续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话题。

二、 减顺差等宏观调控措施开始见效,但不平衡

通过关税杠杆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并增加其进口初见成效。前5个月,能源矿物类产品的出口下降了1.7%, 而进口增长了50.1%。特别是煤炭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折。2006年11月,在取消煤炭出口退税的基础上,我国将煤炭进口税率由3―6%下调为0或1%的暂定税率,同时对炼焦煤加征5%的出口关税,从而对煤炭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这些调控措施见到成效。2007年前5个月,我国净进口煤炭367万吨,去年同期为净出口1068万吨。我国长期保持的煤炭净出口局面已经发生历史性转变。煤炭净进口形势也没有替代国内煤炭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份,国内煤炭总产量达到6.86亿吨,同比增长13.8%,我国煤炭净进口量只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很小部分,煤炭净进口不会对国内国际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但净进口能否持续,以及占总消费比重多大合适,则是需要继续研究的新问题。而且,煤炭净进口量的增加,其主要贸易伙伴是越南和印尼,这也有利于我国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并由此带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

但一些资源性产品的进出口结构仍不合理。如,成品油出口达到647万吨,同比增长22.2%,相反成品油进口只达到1479万吨, 只增长了4.5%。纸及纸板的出口达到143万吨,增长了48.3%;相反,同类产品进口177万吨,同比下降3.2%,纸浆进口只达到354万吨,同比略有增长。钢材的进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也很突出。前5个月,钢材出口达到2744万吨,同比增长116.7%,相反,钢材进口只达到728万吨,同比下降5.9%,铁矿砂进口增长21.4%。这种进出口结构对我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能源消耗都是不利的。

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对142种资源性商品加征出口关税,特别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对国内部分稀有有色金属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这些措施能否收到应有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

三、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出现可喜现象

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到25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占出口总额比重为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占出口总额为28.4%。令人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实现了量增价升的形势。如印刷电路出口额达到35.9亿美元,商品数量同比增长22.8%,但出口金额增长了31.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额达到449亿美元,商品数量下降0.1%,出口金额增长了36.2%;电话机出口额达到141亿美元,出口商品数量下降2.1%,但出口金额反而上升了13.5%。其他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出现量增价升现象的还有:空调器、手用或机用工具、集成电路、电线和电缆、汽车和汽车底盘、集装箱、半导体器件、塑料制品、鞋类、橡胶轮胎等。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前5个月对外贸易运行形势总体表现是良好的,保守估计全年外贸总量增长速度仍将超过20%,总额将达到或接近2.1万亿美元。外贸顺差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仍将超过1800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出现是国内国外两个原因的结果。从国内看,是近几年国内储蓄增长快于国内投资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促使贸易顺差持续出现的基本因素。持续的贸易顺差,从国民经济运行机理上分析,是在国内投资不能吸纳国内储蓄情况下的一种资源(商品资本)流出,但这种资源流出主要是劳动要素,因此对我国是有利的。从国外因素看,贸易顺差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后,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转移,实行生产国际化和价值链控制的结果,它们把贸易顺差留给中国,但把利润的主要部分拿走,目前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还无力改变这种基本格局。我们的减顺差任务是在上述约束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在微观和细节层面上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应把减顺差与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结合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我国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如何参与全球采购,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减少贸易顺差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开发全球采购市场并把它与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落实到每个商品目录中。我国究竟需要多少个“净进口”商品项目,需要逐个研究并确定下来。通过这些不断增加的“净进口”商品目录来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态势,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从而达到减少贸易顺差与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运用关税手段调整进出口结构要有配套措施

这个措施在一些商品中已经见到成效,如煤炭。但是否在其他商品中也见效,这还要取决于别的因素,如国际市场的需求因素以及国内产能的消化程度。现在国际市场对我国低附加值普通钢材的需求很大,价格也很可观,加上国内产能又很大,这在客观上会抵消关税调控的作用,因此要研究采用别的配套措施,如对此类出口企业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采用技术进步措施,提高产业水平。我国目前处在进口原料,加工初级制成品的分工阶段,钢铁贸易是最鲜明的例子,它对我们的挑战是环境和耗能的制约,但我们又不可能超越这个分工阶段,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运用经济杠杆应对和解决环境和耗能的挑战,而不是单纯限制出口,也不是利用关税增加财政收入。

(三)使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措施和激励政策惠及非公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