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基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势分析;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N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于1986年,年度财政拨款从8000万元起步,到2011年,拨款已超过12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始终牢牢把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准确定位,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淀了雄厚的知识和人才储备。最近三年,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解读最新的变化,以供广大科技人员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参考。
一、明确科学基金定位,加强战略导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明确的定位: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和发挥导向作用。这一定位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好奇心驱动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能够引导科技人员从事国家需求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战略引导是在基础研究资助多元化格局中把握定位的战略需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了三个战略导向: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把三个更加侧重的战略导向贯穿于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及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原始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创新环境战略和卓越管理战略,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度。从近三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来看,基金委从资助模式和资助格局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调整,贯彻了这三个战略导向。
二、优化资助模式,完善资助格局
(一)增加医学科学部
为更好地支持医学基础研究,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经过10年筹划,于2009年底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由原来7个科学部变为8个科学部,部门设置更趋合理。成立医学科学部,有利于我国医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10年起,医学科学部正式受理医学相关项目申报,此举也解决了以前生命科学部受理量过大等带来的管理问题。
(二)经费资助快速增长,资助年限总体增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三条保障经费投入措施:争取财政投入、吸引多元投入、规范财务管理。加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声誉不断提升,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且考虑国际基础研究形势和我国现状,国家近几年连续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近三年财政投入:2010年财政投入104亿元(包含投入新设立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20亿元经费);2011年财政投入124亿元;2012年预计财政投入150亿元。
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近几年对部分类型项目的资助强度和资助期限作了一些调整。近三年资助强度变化:面上项目由30万元增加至80万元,重点项目由200万元增加至300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20万元增加至25万元,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由25万元增加至50万元,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保持在300万元,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由200万元增加至300万元。
从2011年起,部分类型项目资助期限做了相应调整。面上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三类项目的资助期限由原来3年延长为4年;重点项目的资助期限由原来4年延长为5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由原来3年延长为5年;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期限保持不变,仍为3年,但是对申请人年龄作了调整: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推迟至未满40周岁,男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维持未满35周岁不变。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基金委对女性科技人员的尊重,也体现了国家基金委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三)简化限项规定
在2011年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针对申请人既有主持项目数的限制,也有参与项目数的限制;既有高级职称的限制,也有非高级职称的限制;既有项目总数的限制,又有不同类型项目总数的限制;既有纳入限项范围的项目类型,也有不纳入限项范围的项目类型。关系错综复杂,很多申请人没有弄清限项要求,以致要不断咨询单位管理人员,导致依托单位管理成本增加,即便如此,因为超限而被撤销的项目也不在少数。从2011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针对限项规定作了简化,据了解,目前申请人针对限项规定疑问减少了很多,因为超限被撤销的项目也在逐年下降。
(四)加强在站博士后申请基金管理
从2012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求依托单位应提交本单位在站博士后人员的项目申请清单并对清单所列项目统一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在站博士后人员获得项目资助后,延长其在站期限至项目资助期满并负责解决其延长期间的生活费用;或者出站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否则,自然科学基金委不受理在站博士后人员的项目申请。
(五)完善资助格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目前已确立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项目系列,其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其中,研究项目系列以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积蓄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科研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以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近三年针对资助格局作了一些调整:研究系列项目增加“青年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人才系列项目中增加“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扩大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范围,环境条件系列项目中增加“NSFC-新疆联合基金”、“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我国的基础研究之所以能取得长足进步,是因为有一大批为之奋斗的科学家,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仍会加强完善人才项目的资助。
三、完善规章制度,改进资助管理
(一)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制定科学基金规章体系,其中最为广泛关注的有以下六部管理办法:面上项目管理办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地区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二)改进资助管理
1、比对申请书内容,防范学术不端
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避免重复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1年起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提醒申请人注意:
(1)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申请不同类型项目的资助。
(2)受聘于一个以上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通过不同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3)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4)不得将已获资助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提出重复资助申请。
2、2012年度申请书采用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
采用离线撰写申请书方式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除上述类型以外的项目类型均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随着信息化不断完善,将来的趋势是所有的项目都采用在线撰写,结合数据挖掘等先进信息采集技术,申请人撰写申请书将更加方便。
3、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规范化选择
2012年部分学科领域拟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包括地理学(D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及其下属申请代码)和肿瘤学Ⅰ(H1601至H1614申请代码)。上述学科领域项目的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此举能方便基金委更科学选择评审专家,有利于评审的公平公正。
四、结语
本文只是从政策角度去分析近三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势变化情况,更多的变化细节有待申请者在阅读《项目指南》和通知公告获取。
我们相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将会朝着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前进。我们也同样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基础研究事业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根据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和专家评审组会议评审结果,2007年9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议批准资助了如下各类项目:
1.面上项目7713项,资助经费227457万元,资助率为17.13%;其中3年期项目7275项,资助经费223545万元,平均资助强度30.32万元/项;1~2年期小额探索项目438项,资助经费3912万元;
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36项,资助经费61737万元,资助率为19.74%,平均资助强度18.51万元/项;
3.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59项,资助经费10196万元,资助率为19.47%,平均资助强度18.24万元/项;
4.重点项目373项,资助经费63530万元,平均资助强度170.32万元/项;
5,联合基金项目217项,资助经费15380万元;
6.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0项,资助经费3093万元;
7.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25项,资助经费3000万元;
8.科普项目8项,资助经费200万元;
9.创新研究群体29个,资助经费14200万元。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截止9月21日,批准资助127项,资助经费9931万元。
9月20日,经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定,180人获得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资助,资助经费35280万元;80人获得海外和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资助经费3200万元。
9月14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委会批准资助60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65个项目,资助经费9930万元。
除上述批准资助的项目类别外,部分重大研究计划类型项目还在评审过程中。预计全年共安排各类项目资助计划512094.5万元,其中包括联合基金项目中的委外经费11029.5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委同时决定2008年重点项目资助计划约430项,资助经费约79000万元。在随后召开的委务扩大会议上,确定“十一五”首批重大项目立项领域8项,资助经费8000万元。
[中图分类号] G3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8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国,主要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由基金委员会负责实施与管理。基金的评审有着规范的程序,比其他项目申请更公开、公平、公正,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申请者的学术地位。科研人员申报基金项目中标主要靠其多年知识积累和潜心研究,非一蹴而就;但国家资助的唯一依据只有一个申请书,在相同的申报条件下,掌握基金项目申报方法学能大幅度提高立项的可能性,提高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1 背景概述
了解基金的背景资料可明晰申报的范围,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1.1 资助类别
基金资助类别包括:①资助人才(青年科学基金(< 35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5岁)、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在线申请);②资助项目(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青年基金、地区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含面上、重点));③其他资助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又包括面上和重点等、专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随时受理)、通过亚类说明、附注说明还可将一些资助类别进一步细化)。
1.2 资助力度
基金资助力度:1986~2006年,运用国家投入的约180亿元资金,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仅2006年就资助42.36亿元。
1.3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资助体系中主要部分,占>60%基金总经费(2006年达71.89%);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自由申请的资助率(2006年达23.7% );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资助期限3年;2007年平均资助强度提高,但项目资助率与2006年持平。
1.4 机构设置
生命科学学部有10个处。申请者要了解每个处重点受理什么和不受理什么内容,以免好的项目申请投错了“门”。比如:六处主要受理畜牧、兽医学、水产学和动物学的申请项目。七处预防医学学科负责受理预防医学相关的申请项目。生理学与病理学学科负责受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运动医学和内科学的申请项目。营养学科只受理人类营养相关的研究;儿童与少年卫生学科只受理与少年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项目,不受理儿科及妇产科疾病项目;毒理学科不受理药物毒理项目;流行病学科只受理人群研究的现场或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的项目,不受理单纯的实验室研究项目;地方病学科只受理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项目,其他病种须申报其他相关领域,如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毒理学等;传染病学科只受理有关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研究项目,不受理不具传染性的一般感染性疾病研究项目,也不受理有关细菌耐(抗)药、抗生素、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除外)以及与病毒性肝炎无关的肝纤维化等消化内科研究项目;肿瘤学科只受理肿瘤流行病学项目,不受理肿瘤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研究课题;不受理医疗管理和卫生经济类项目。另外,涉及人体研究的项目必须提供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材料。运动医学中关于运动性损伤与康复研究,是指研究由于体育运动造成的损伤及其相应的康复治疗,不包括骨科疾病和创伤造成的损伤与康复治疗研究。八处负责受理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的申请项目。资助范围包括:诊断与治疗学基础、外科学及其分支学科、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本学科“诊断与治疗学基础”申请代码及其次级申请代码“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不受理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申请,请相关申请在其他代码下申请。九处。为报批新药开展的常规研究和制药工艺研究不属于本基金的资助范围。凡是未提供具体方药或穴位的(以保密函件形式列出并提交本学科保存者除外)、或对于仅以某中药或成分为“名”,而无中医药理论思维或研究内容之“实”的申请项目,一律不予评审、资助。十处。资助范围包括:妇科学、生殖医学、围产医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法医学、特种医学和肿瘤学。不受理抗肿瘤药物药理学相关的研究申请。建议口腔软硬组织损伤修复、牙齿生长发育及再生方面的研究在现有的口腔内科学代码下申请,有关颞下颌关节疾病研究在口腔外科学代码下申请,有关种植义齿相关研究在口腔修复学代码下申请,以便于集中评审。
2 申评程序
了解基金的申评程序可明晰申报的环节,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
申请者填写申请书
所在单位汇总申报(网上+纸质)≤3月底
科学部初审(形式审查、初筛)≤5月15日
同行专家(>7万人的专家库)网上通讯评议(3+X)(2006年为50.9%)(一审)≤6月底
科学部提出评审建议≤7月底
学科评审组评审(资助小额探索的非共识项目占5%)(二审)≤9月底
委务会议审批整体资助方案(终审、立项)≤10月15日
3 评议指标
了解基金的评议指标可明晰评审的尺度,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定量评议与定性评议:项目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创新性)、研究目标、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条件、工作基础、申请者的胜任能力。达到以下具体要求可提高中标的几率。
3.1 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有重要科学意义或属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科技问题。学术思想:有明显的创新或特色。理论依据:充分,科学性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清楚,分析准确、全面。
3.2 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范围合适,重点突出;关键问题选择准确。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先进,且有创新性。设计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法):合理可行。研究的预期目标:明确。
3.3 研究基础
与项目有关的研究项目:是原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已具备的实验条件:条件具备。项目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强。
3.4 综合评价
申请者承担以往基金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优秀。项目的创新评价:创新性强,是开创性工作。项目总评:优。是否资助:优先资助。
4 未中缘由
了解基金的未中缘由可避免重蹈前车之覆,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中的项目有相似性,如上述评议指标结果较好;不中的项目缘由各式各样。总结未中缘由有许多,比如:缺乏可行的选题,过大、概念不清。缺乏题目与研究内容的一致性,片面追新。缺乏充分的立项依据,缺乏分析和对基本科学问题的凝练,缺少合理的科学假说和对机制的深入探讨,立项依据限于国外参考文献的简单罗列。缺乏必要的前期工作和预实验,研究设想和假设常常仅停留在文献检索和推论上。缺乏实在的目标,目标过高。缺乏与国家生命科学重大科技需求的紧密结合。缺乏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导致研究内容“大”而“空”。缺乏源头创新,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创新不足,沿袭自己熟悉的领域而使立意偏于保守,盲目跟踪国际研究热点。缺乏清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过于简单,难以判断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缺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相适性。在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设计上,不是围绕解决科学问题选择合理技术,而是依赖高新技术选择科学问题,使项目陷于技术、指标的单纯堆砌,使得研究方法变成了单纯的新技术的堆积。缺乏相关的研究策略,面对具体问题尚不能从国际主流的研究思路出发设计出科学和合理的研究方案。缺乏细化的研究方案。缺乏基本的研究设计要素。缺乏深入的科学本质研究,片面追求新技术应用,没能用最适宜的方法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以新技术定研究内容,仅停留在一般记录的观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缺乏群体研究或不能很好地结合群体开展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刻意夸大研究意义、提升未知的研究结果。缺乏系统的、连续性的研究工作。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有独特的研究材料却未能提出创新的课题。有创新思路,却没有相应的研究力量保证项目的实施。有创新性发现,研究工作却难以继续深入。超项、手续不完备(申请书中的项目组成员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参加,即视为有合作单位,在申请书信息简表中要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在签字盖章页上一定要加盖合作单位公章;申请者如为在职博士生,要附导师签字的同意申请证明材料,且只能通过在职单位申请;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一定要在申请书上亲笔签字等)、不按规范性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非资助范围(与指南不符、承担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者包括执行期为一年的小额探索项目,再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等)等形式审查不合格。不是申请当年1月1日后从官方网站下载的新版申请书。
5 撰写要求和技巧
5.1总体要求
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合理性、严肃性、连续性。选题要点:研究类型与申请基金类型的吻合。定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写作技巧:建议初次申请者咨询资深基金管理者之后再进行申请。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用词恰当。A4纸4号仿宋字打印。附件版面大小=申请书,若原件非A4纸大小,可将附件的原件粘贴在空白A4纸上右侧对齐与其他材料一起装订。外行看了有兴趣,内行看了有水平(意义、目的等内容用科普作家的写作手法,技术路线等研究方案用专业术语)。
5.2申请书结构
5.2.1基本信息项目名称要确切,主题要明了。资助类别、亚类说明和附注说明准确。代码必须使用当年的代码。代码要与申请项目内容相一致。选择最接近的相关学科来投送。寻找合适的相关学科同行评议(利于寻找合适的评议专家以及专家掌握相应的评审标准)。
直接填写代码不可取(在写申请书之前,未认真看项目指南,申请书写完后再回头找代码,以这种方式填写代码,有时会出现项目名称与代码名称可能字面上一致,但是申请内容却与受理项目对应的科学处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有些研究内容可能会涉及不同科学部下属的科学处,但每个科学处支持的研究重点是不同的)。项目名称要醒目,主题要明了。报送学科要准确,代码非指南。代码1指报送学科,代码2指相关学科。基金不支持应用开发。项目负责人工作≥6月/年。单位名称指项目依托单位,需要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摘要(限400字)应详尽明了,避免宣传性语言(研究对象、拟采用的方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已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海外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英文全称填写海外工作单位等信息在个人信息栏目中(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中文全称填写海外工作单位等信息在个人信息栏目中(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5.2.2项目组主要成员人员精干(对立项提出自己想法,并参与具体研究的人员≠提供数据或进行辅助工作的人员)。人数适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工合理、具体。主要成员工作时间>4月/年。一人同期不同单位不得申请或参加。签字须为本人亲笔所签,否则需要正式委托信函。
高级职称限项申请(同一重大研究计划申请或承担≤1项、有重大或重点项目申请和参加≤1项、面上项目申请和参加≤2项、当年只能申请一项、青年科学基金只能负责一项、青年基金(小额)也算一项、一生只能获得1次青年基金资助)。申请项数(作为负责人)+申请项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在研项数(作为负责人)+在研项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2项。非高级职称限项申请(负责在研项目不能作为负责人申请)。
5.2.3经费申请表申请经费额度合理。申请经费实事求是。经费预算要有依据。说明各项的必要性。支出内容有限额比。>5万元固定资产及设备(逐项说明与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协作费≠合作经费(协作费是外单位协作承担本项目部分、单一研究试验工作的经费)。定额补助式资助方式(除重大项目实行成本补偿式资助方式以外)(表1)。
表1各类项目申请经费的支出内容限额比例
5.2.4报告正文面上项目支持在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的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动态,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或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认真构思,自行确定立论依据充分和创新性强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案,开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鼓励开展前瞻性和探索性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得到新的发现或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项目支持结合国家需求,把握世界科学前沿,针对我国已有较好基础和积累的重要研究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特别鼓励具有面上项目研究基础、项目进一步研究有望取得突破的申请者进行申请。重点项目研究要求有限规模、重点突出、研究队伍精干,要求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重点项目不设子课题。应围绕“项目指南”公布的研究领域,进行申请书正文内容的撰写。
报告正文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版面简洁,易于阅读,“摆事实”、“讲道理” ,自由体式(不同类型项目撰写提纲不同。非Word文件录入后打印输出)。选好研究方向――按学科前沿、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选题。要与指南对应――熟读指南和定好题目。与经费相当的规模――做好课题设计。多学科、有梯队――组织好研究队伍。多参加学术会议――让同行专家和项目管理官员了解意义与创新点。核心单位突出――选好合作者和合作单位。
5.2.4.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 000~8 000字):项目名称――体现研究对象、方法和解决的科学(学术)问题。立项依据――详尽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本项研究以及简单的思路。研究方案――具体提出解决科学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思路和步骤。①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基础研究结合科学发展趋势论述科学意义;应用基础研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关键科技问题论述应用前景。要从科学意义或学术意义上陈述重要性,必须阐明充足理由以及理论和学术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人的研究,指出需解决的共性问题)。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文献除外)。
②内容、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内容(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目标,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重点突出,只求解决一、二个学术问题,每个内容细节可详情叙述。研究目标是解决基础性、学术性问题,避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或做一件达到某一指标的具体工作,不是具体做什么事,是研究科学、学术性问题,避免泛泛探索规律的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写,力求准确。③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步骤要具体、思路要清晰)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即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通过保密信函的方式直接寄给学科。实验手段(分析手段用途要明确,忌各类新分析仪器一窝端)。关键技术等。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不能仅就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优势的综合,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④特色与创新:实质性的源头创新思想或思路。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工作基础上)。防止“大”而“空”的倾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背景要论述清楚。提出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科学、严谨地提出和分析创新性内容。研究条件的特色不等于项目的研究特色,更新不等于新颖的学术思想。阐明学科交叉点在哪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填补国内空白不等于创新与特色(对基础研究而言)。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是已有工作基础积累、升华的产物。⑤年度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研究计划要具体(以便评议人了解进度是否合理)。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预期的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基金成果指国家发明专利、学术论文、自然科学奖、人才培养,且表述时按此逻辑顺序。
5.2.4.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①工作基础: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已取得的研究成绩不等于所在单位集体或者导师的研究。②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拟解决的途径。利用国家和部门的重点实验室计划与落实情况。③申请者简历: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列出相关论文(著)所有作者排序、论文(著)名称、期刊(出版社)名称、期刊号、页码、发表(出版)时间等),并按论著、论文摘要、会议论文等类别分别列出。获得的学术奖励情况。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④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其他项目(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拟申请与正在承担的项目的关系与区别(研究任务和重点的简单说明)。其他项目不反映不是好办法。应说明与本申请的关系和区别。承担基金的进展或完成情况(列出较明确的内容,及引用情况、获奖情况、培养人员情况等)。前一结题项目完成情况(附3篇主要论文首页,并须标注是基金委资助项目,否则,应附上能反映基金资助信息的一页。
5.5签字和盖章页
知识产权及特殊的规定(联合资助项目)。非依托单位人参加=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原印。科研处、系、室章无效。申请单位负责人签章(签章人不应是项目申请人和主要参加者)。申请单位盖法人单位公章原印。
5.6附件等
根据项目类型制作。根据申请者实际情况而定。2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信(未获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申请面上项目)。导师的推荐信(说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对项目研究时间的保证、在职单位为依托单位提出申请)(在职研究生申请者)。专家名单及理由的函(≤3位不宜评议)。依托单位正式受聘聘书与聘任协议复印件(聘任期覆盖项目执行期+在依托单位工作≥6月/年)(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农业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第二章第5条)及农业部同意立项证明(第三章第12条)(属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证明(涉及医学伦理学研究)。利用基因工程生物等开展研究(来源证明)。其他实验室赠予(对方同意赠予的证明)。涉及国际合作或项目组成员中有旅居境外的申请(国际合作协议书或境外人员知情同意书)。
6 思维方式
用申报基金的正确思维方式可找对申报的“门”,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中标率。善于发现新现象;善于升华为科学问题;善于提出解决所发现的科学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申请书是写给别人看的(只自己清楚、满意不行,要让小同行、大同行、基金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都认可)。切忌基础研究不基础写成开发、应用;项目名称太空洞当成研究领域;虽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主题,但基本上围绕着主题的,尽管尽力描述,始终无理想切入点,以至看不出研究思路。立项关键欠清楚视同科学问题;研究方案较糊涂等于思路不明。从自己的研究中提炼出基础研究问题,并不是把自己的研究写成基金申请就等于基础研究了。“多学科交叉”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发展都促进不等于简单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把其他学科的相关技术作为工具。有关研究的相关问题:实验动物、伦理问题、遗传资源等。
6.1正确认识基础研究
目标与内容:科学问题是什么(What)。科学本质为什么(Why)。发现新的科学现象。研究方案:如何解决科学问题,如何探索科学本质,怎样发现新的现象,基础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申请基金是自己给自己出题,不仅摆事实,且把道理讲清。
6.2正确认识应用基础研究
科学问题来自应用实践,科学问题应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不是用基金去做具体应用方面的事。
6.3弄清研究属性,基金不支持应用开发
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工程技术研究都有其相应的研究属性,申请人应了解其特点。
6.4申请前注意事项
明确基金委的任务,弄清为什么申请基金,申请书要让别人看懂,仔细阅读指南(导向作用,代码不等于指南),有问题向相关学科提出,与其交流,以获得指导。
1、情况
现在医生晋升职称都需要发表学术论文,尤其是医学 SCI 论文。评审专家指出,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过程中,没有 SCI 、专利技术或其他硬性指标的研究很难获得基金支持。原因在于,基金委在派发基金款项时首先是要对申报个人或申报小组的实力进行评估。当前,国内以发表 SCI 论文为衡量科研实力的准绳,这一现状在若干年内将不会改变。
2、标书合理性与严谨性
光有并不够,还要有一份出彩的标书。一般情况下,能发表学术论文的个人均具备写作标书的能力。但是,很多医生由于时间紧张,草草准备,提交后往往过不了初审。我们发现多数标书在合理性方面存在欠缺。多数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写的有些牵强论.文.服.务.QQ:81995535,多是在阅读中文文献后写出一个并不客观的研究背景。这种标书往往过不了初审。针对该方面的工作,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弥补。针对论文的严谨性,就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注重细节,写出的表述要落实到细节,不能太空,因此,在选题时不宜太大。否则,很难中标。即使中标,势必也很难结题。
3、整体而清晰的逻辑连贯
[关键词]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内皮素1
病变,其管腔直径为邻近正常冠状动脉节段的1.5倍或更高[1]。Markis[2]等将冠脉扩张分为四种类型:1型,两支或以上血管弥漫性病变;2型,一支血管弥漫扩张,而另外的血管局限性扩张;3型,一支血管弥漫性扩张;4型,一支血管局限性扩张。冠脉扩张可表现为胸闷、心悸和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症状[3]。目前还没有冠状动脉扩张的独立性研究,但在接受血管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0.3%~5.3%[4]。
虽然冠脉扩张的发生率较低,但它却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样的临床转归。Harikrishnan等[5]报道,在144名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中,有122名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他们将冠脉扩张合并粥样硬化、单纯冠脉扩张和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心肌梗死、冠心病风险、运动试验和冠心病严重性都没有区别,随访3年后,冠心病事件(心肌梗死,猝死和冠心病相关性死亡)也发生率相同。而随着冠脉造影技术应用的普及,CAE情况越来越常见。但是由于缺乏对其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认识,目前对其认识仅停留于临床特征分析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
冠脉扩张的影像学特点是血管扩张,而NO/ET1系统是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最重要的一对物质,NO的异常升高会导致血管异常扩张。而早在20年前,England等就报道从事烟草工作的工人发生冠脉扩张的比例显著高于粥样硬化[6]。他们的报道还指出,烟草工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含量较高,它可导致乙酰胆碱增加,进而引起NO增加。另外还有研究指出,NO还有促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我们推测血清NO与ET1的异常在冠脉扩张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NO与ET1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行导管检查的患者,根据冠造结果获得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为I组;并按照随机配对的方法,按照日期配对入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D),为Ⅱ组;造影正常者为Ⅲ组(NCA)。冠脉造影的指征是患者存在典型的心绞痛和/或无创检查提示存在心肌缺血的表现。入选患者的饮食和使用的药物相似,并排除既往有心肌梗塞、左心功能不全或者左室肥厚、心脏瓣膜性疾病及近期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定义为收缩压高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mmHg,或现已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定义为空腹血糖高于5.6mmol/L,或目前已使用降糖药干预的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定义为总胆固醇的含量大于200mg/dL,或既往有高脂血症而且目前正使用调脂药物者。吸烟的定义是现行吸烟者,戒烟一年的患者界定为非吸烟。
1.2 冠脉造影:所有患者常规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设备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欧乃派克,所有入选对象在造影前及过程中均未应用硝酸酯类及其它扩张血管药物。冠脉血管造影片由两个不知道患者病史的心内科介入医生进行分析,运用计算机定量冠脉造影分析系统测量扩张冠状动脉的最大直径。根据CASS的定义,冠状动脉扩张定义为非阻塞性病变的冠状动脉扩张后管径超过临近正常段的1.5倍以上,当没有可辨认的正常邻近冠脉时,则取对照组的对应冠脉平均值作为正常参考值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任意冠状动脉有大于50%的管腔狭窄。
1.3 NO和ET1测定:NO试剂盒购于晶美公司,血清NO测定采用Griess法;ET1试剂盒购于R&D公司,血清ET1测定用ELISA法,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连续变量用平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分类变量用百分数来表示;运用SPSS13.0分析所有数据。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分析:收集2005年~2007年于协和医院行冠脉造影的冠脉扩张患者,并收集与之匹配的冠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入选所有冠脉扩张患者,按照日期配对随机入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共入选CAE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配对CAD患者39例(男35例,女4例),NCA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冠脉扩张患者中,男性发病18例,平均年龄为(58.1±9.2)岁;女性发病7例,平均年龄(63.0±5.5)岁;粥样硬化组中男性共有35例,平均年龄(58.0±10.2)岁,女性发病4例,平均年龄(59.5±7.3)岁;对照组中,男性共23例,平均年龄(57.7±10.9)岁,女性发病8例,平均年龄(57.0±6.2)岁。冠脉扩张患者均以胸痛、胸闷症状首诊入院,9例患者有发作时的心电图异常,其中4例表现为ST段抬高(这些患者不合并冠状动脉狭窄),9例患者合并有血流迟缓。单纯性扩张患者有21例,另外4例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狭窄。而粥样硬化均以胸痛、胸闷首诊入院,17例有发作时心电图异常,5例表现为ST段抬高。
表1显示,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冠脉扩张患者糖尿病发病率低,而且患者吸烟与饮酒均较少(P
2.2 血清NO和ET1结果
2.2.1 CAE组,CAD组与NCA组三组之间NO、ET1和NO/ET1之间的水平差异:表2与图1结果显示,CAE组NO含量较CAD组与NCA组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2 NO在CAE与NCA组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发生和未发生冠脉扩张进行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观察NO是否受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的影响,表3显示,NO在除外上述因素后,在CAE组和NCA组中仍有差异(P
2.2.3 CAE不同病变类型中NO、ET1和NO/ET1之间的差异:表4、图2可以看出,四组之间NO、ET1和NO/ET1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2.4 根据CAE不同病变血管数分层后CAE组NO、ET1和NO/ET1之间的差异:表5、图3显示3支病变的血管中NO的水平最高,但不同病变血管支数之间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NO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抗粥样硬化分子[7],它可以舒张血管,还可以减少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趋化因子(MCP)及粘附分子的合成[8];也能降低组织氧化和炎症;抑制促粥样硬化和促炎因子的释放。ET-1能够诱导单核细胞,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粘附分子,加剧粥样硬化[9]。众多研究表明,CAD患者中NO显著降低而ET1明显升高,但NO/ET1系统在冠脉扩张患者中的研究较少。
England等研究发现烟草工人中发生CAE的比例显著增加[6]。而且有研究指出,烟草中含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它能增加乙酰胆碱含量,进而刺激NO合成。本研究表明,较CAD组与NCA组相比,CAE组患者NO显著升高(P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冠脉扩张的病变类型与NO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这可能与冠脉扩张组病例较少有关,从前部分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得到2型病变患者仅2名,4型患者也较少。从冠脉扩张的血管病变数目来看,虽然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可以看出3支血管扩张的患者NO水平较2支和1支扩张的患者高,提示NO可能与扩张的病变程度相关,但这种关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还对三组之间ET1的水平进行了研究,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但是在CAD组有升高的趋势,这和国内外的一些报道相似。这也说明,NO和ET1这对舒缩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在CAE与CAD中起作用。
[关键词] 自然科学基金;药学;生物转化
[中图分类号] R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c)-0015-02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在刚结束的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笔者高兴地发现,与2011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指南中药学资助领域相比,2012年度指南中仍分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几部分,在各部分中增加了一些新的亮点,体现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药学类项目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今将上述几部分中涉及药学研究领域的内容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些归纳分析,以期为广大药学科技工作者提供帮助。
1 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
2012年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与往年相本相似,在药学类项目中,天然药物化学学科、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和中医学学科的研究内容仍然与往年一样保持优势资助学科领域,新增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生物转化,另把中药学从药物学领域中分出,与中医学并列一大学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力度与往年有较大变动,意在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1 天然药物化学(或植物化学)学科
此学科的总体目标是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物,主要研究内容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1];天然产物有效化学成分[2]在植物体内随生态环境、采收季节、时间消长以及发育各阶段的动态变化;生药在加工、炮制及贮藏过程中的成分变化;有效成分的构效关系及为质量标准提供对照品。国内外新药研究历史表明,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为新药研发中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提供结构模式,将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系统活性研究,推导结构与活性(毒性)的相关性,为设计新药目标化合物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更有希望成为治疗重大疾病新药的候选化合物,其活性筛选的成功率比合成化合物更高。广西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理位置,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挖掘广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使其更有效地为21世纪人类医疗保健发挥重要作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必将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学科的资助范围较广,在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的有机化学学科、植物学学科、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的指南中均有资助,可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此类项目的重视和亟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
1.2 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
此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对新药研究由“仿制药”为主向“创制新药”为主的转变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内容主要为国际上药学和生命科学中重要发展方向的关键性科学问题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首先是针对重大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运用生命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的重要理论、思路和方法,寻找、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如酶、受体、细胞因子、离子通道、核酸、糖与糖复合物等)和可能的干预环节(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等);其次是利用与两者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与发掘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此学科的资助范围较广,更突出创新性,如创新药物的生物转化、活性代谢产物的寻找与发现。
1.3 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
此学科是由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组成的综合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学科,重点突出我国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学理论。其中中药学科研究的重点方向为结合中医病证特点,借鉴细胞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思路和技术,阐明中药及复方的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阐明方药与病证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解决中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完善方剂的配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相关性研究、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质量控制、毒-效相关性及中药炮制、制剂的基础研究,使研究体现中医药理论思维特点,开创具源头性创新性学术思想。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药学类指南中,将中药学学科从2011年度的药物学学科中分出,除基本的研究特点外,中药学学科还增加了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研究的内容,说明了对中药药代动力基础研究的高度认识和重视,可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做了较大的努力,同时结合学科国际发展特点,对新领域努力吸收、消化和开拓创新。
1.4 生物转化
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广泛与深入,已知结构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的工作重复率很高,从天然产物中直接分离具有新颖结构、新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困难,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进行各种研究,尝试模拟体内生物环境优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结构。生物转化[3]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药物代谢(drug metabolism),又称生物转化(drug biotransformation),是指药物经过体内吸收分布后,在各种药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生成的代谢物(metabolites)有Ⅰ相代谢产物及Ⅱ相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药理和毒理活性的改变。国内外经历了过去30多年生物转化技术在有机化学成分领域的研究尝试和广泛开展,该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展生物转化研究对于明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发现结构改良的活性化学成分、制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剂型设计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药物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确定代谢途径这两方面,方法有体外代谢转化法(包括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基因重组P450酶系、精细肝切片技术、肝细胞分离及培养和离体肝灌流法)、微生物发酵法和体内代谢转化法。其中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能对各种药物进行非特异性的代谢转化,在模拟生理温度及生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体外代谢研究便于控制、代谢率高、易于对代谢物进行分离提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候选化合物的代谢特征(如酶诱导、抑制、酶种类、活性代谢产物生成等)确定药物的开发应用价值,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首选的被广泛采用的体外药物生物转化法。
2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指南中,医学科学领域在保持2011年度的特色中草药、民族药成分筛选、作用机制及开发应用基础研究主,新增加了生物转化的研究指南,此外还在化学与化学工程科学领域中新增设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结构修饰及其功能研究的部分内容。
可见2012年度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药学类重点项目仍然重点资助天然产物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除对医学院校或医药学研究机构资助此类项目外,还对化学及化工类专业院校或研究机构资助此类项目,说明此类项目资助面较广泛。
综上,在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药学类指南中,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的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和重点项目中均新增加了生物转化研究的资助范围,这对于完善某些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中药起作用物质基础的深层次解释、推进地方新药研究进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均起着重要的意义。作者相信,随着生物转化国内外研究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其研究内容将不断完善和充实,更进一步发挥生物转化在药物研究中的价值。
3 讨论
各地方自然科学基金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的主要渠道之一,体现各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和科学性。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度药学类项目指南,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步伐基本一致,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4],将进一步促进广西药学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良性发展,为广西科技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在药学中的影响力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蕾,刘艳霞,刘俊康.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39-141.
[2]周荣汉,黄文哲,段金廒,等.试论《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的建立与发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1):6-10.
[3]吴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9):785-787.
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申报科研项目、“圈取”科研资金,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将部分作假案例公布于世,较之以前的“内部处理”无疑是一个进步。不过很遗憾,这种公布、曝光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欲遮还羞,隐去了作假人员姓名及其单位名称,致使简报中堆砌着“刘某某”“张某某”“岳某某”等令人猜不透的虚姓假名。
不指名道姓,而以“某某”代之,是为了遮羞,一个个“某某”就是一块块“遮羞布”。这种遮羞手法,往轻了说是信息公开不完整、不彻底,往重了说其实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掌管国家科研基金的专门机构,其手里掌握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的,来自纳税人,是老百姓将自己的钱交给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代管,用于科学项目研究。现在,这其中的一部分钱被人“圈”去了,被人骗走了,而作为“管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不向这些钱的“主人”――老百姓交待清楚到底谁是骗子,谁骗走了这些钱,哪有这个道理?这明显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纳税人,我们有权责问作为“管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怎么看管我们的钱的,其中是否存在不尽责、看管不力等问题。
1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
1.1基本情况2010—2013年,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45项,获资助项目128项,资助金额7923万元,4年平均资助率37.1%,基金中标率屡创新高,2013年的中标率更是高达43.8%。
1.2各类项目分布情况分析本部资助项目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获资助数量较稳定、申请难度适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般项目(面上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另一类是资助额度较大、申请难度高、所占比例较小的重点重大类特殊项目(优青、杰青、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国际合作等)。2010—2013年本部面上项目共获批87项,占所有获批项目总数的70%,获得经费资助合计5065万元,占全部经费的63.9%,平均资助额度为58.2万元;青年项目获批总数为28项,占总项目数的21.9%,经费资助合计622万元,占全部经费的7.9%,平均资助额度为22.2万元(表2)。2010年以来,本部面上和青年基金获批数及项目占比基本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申报基金策略,开始向稳抓常态项目,集中突破重点项目转换,项目申报类别逐渐呈现多样化态势。特殊项目,虽然不同年份波动较大,但总体来看,每年均获批3项左右,4年来累计获批13项,获资助经费合计2216万元,占全部经费比例的28%,这不仅大幅度提高本部科研经费资助额度,而且为长期的科学研究及大成果的产出建立有效保障和奠定充实基础(表3)。
2成果产出
2.1SCI情况2010—2013年本部共发表SCI论文243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论文75篇、10分以上33篇、20分以上9篇。经对所回收的128课题验收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SCI论文共计217篇,平均每项课题2.3篇(表4)。现今本部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数稳步上升,仅2013年10分以上的文章就多达9篇,这表明科学研究在的质量上得到显著提升。
2.2专利和获奖情况本部在积极申请研究项目,加快高水平论文产出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成果转化。4年以来,共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2项,其中省部级三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一等奖3项。4年来,每年获得基金资助项目数和金额稳步增加,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数也在逐年趋于稳定,高水平论文产出增多。然而承担的科研任务与国内顶尖院校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基金项目数学科之间存在明显不均衡,基金使用效率管理以及成果转化有待提高,大成果产出较少等。
3管理探讨
现阶段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及资助经费额度是衡量单位科研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提高科研基金申报的中标率,扭转当前科研工作者重科研、轻管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科研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工作。通过对近年本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和基金中标情况的分析,列举我单位几点基金管理措施,为探索科研管理新思路提供参考意见。
3.1制定基金申报方案打破申报人员格局每年11月份初,召开科室主任会议,对上一年度基金申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启动并部署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帮助广大科研人员熟知本年度NSFC基金申报程序,确定时间节点,明确各级责任人扩展申报者来源;打破以往主系列(助教、讲师、教授)科研人员为组成的单一格局,吸纳符合条件的辅系列科研工作人员、博士后、在职研究生,建立申报人员格局的新常态。针对从未申请过基金的科研人员,各科室必须制定“一对一”的帮带计划,签订帮带协议,落实奖励政策;同时对本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摸底,设定符合申报人员基数,根据学科类别及人员职称属性制定相应指标数。
3.2吃透指南精神避免“合眼摸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是当年基金申报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形式审查工作实施的标准。因此,在开展基金申报、撰写标书工作之前,以“吃透政策、把握实情、贯穿全年”为基本思路,积极组织科研助理、科技人员对指南中基金申报政策、资助计划尤其是较以往有所变动的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在充分了解指南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基金申报工作,避免盲目申请[4]。
3.3定期开展基金申报讲座和培训针对首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人员,邀请资深科研管理干部全面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政策和方针,让申报人员充分了解科学基金设立的初衷、发展战略、政策改变,深入研究申请项目类别、资助内容、申报要求和申报注意事项等,全面梳理科研工作者符合申报的基金项目类别,列出清单,择优申报。邀请二审评委剖析标书撰写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题、摘要、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为标书撰写保驾护航。
3.4逐级论证保质量精挑细选出精品在申报过程中,实行科室,部内,外请同行专家三级把关;科室主任领衔团队对本科室申报标书进行细致讨论,逐项论证,提出意见,进行修改,使课题思路更加清晰明确。部内组织中标率高、获资助项目多的专家教授对本单位标书进行点评,和申请者面对面就撰写技巧和心得体会进行深入交流,让标书更具创新、更具亮点、更具说服力。外请专家对标书进行盲审初评,反馈意见,同时对个别创新性差,课题思路不清晰,低水平重复的课题予以取消申报资格,为切实提高项目中标率奠定坚实基础。
3.5统筹指导资源整合严把形式审查关单位汇总意见后,做最终梳理,加强资源整合,鼓励学科交叉,依靠学科优势,强化各学科和领域间的合作,对一些重点、重大项目进行联合申报,确保项目不出现撞车现象,提高项目中标概率。参照基金委要求,做最后形式审查,组织各科室科研助理进行形式审查培训,对标书进行各科室交叉审查,其中存在问题汇总后集中解答,确保标书在形式审查中顺利通过。
3.6赏罚分明规范管理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针对各学科类别及科室职责功能不同,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制定《基础医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将16个科室分为3类,实施科学管理(以科研为主、科研与教学并重、以教学为主),确保基金工作的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同时,该办法将基金申报和中标情况与科室及个人的立功授奖、科室主任任期考评、个人调职调级、职称评聘以及研究生招生等挂钩,最广泛地调动科室和各类科研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3.7基金项目定期“查房”践行各期考核制度针对现今科研环境中“重前期申报、轻后续管理”的不良倾向,强化中标项目组织实施中的过程管理,规范从任务书编制、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和验收评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每年年底进行年度检查,以及不定期的科研“查房”。以课题汇报形式,联合财务部门,对原始纪录本、科研经费使用、、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考评,以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对遇到困难的课题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解决,保证课题顺利完成;在本年学校组织的中期检查中,27项课题中有20项被评为优秀。
Zhao Hong;Liu Yanqing; Miao Weiju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摘要: 本文分析了建设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必要性和学习型科研队伍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并以我院为案例探讨了建设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实际情况,分析学习型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aulty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research faculty, and taking our hospital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actual condition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research faculty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学习型 科研 队伍建设
Key words: learning;scientific research;facul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308-02
1建设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的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科研队伍、科研经费和研究装备等。其中,科研人员是科研活动的主导,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要素,没有科研人员就不可能实现科研活动的最终价值[1]。
著名学者迈克・富兰说:“变革是普遍存在和持续不懈的,它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目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各领域竞争激烈,科研人员单靠个人力量已无法应对各类研究领域内的知识更新以及对手的竞争,必须依靠一个组织有效、分工明确的科研队伍,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开展更高层级的科学研究。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彼得・圣洁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基本修炼构成的。简言之,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造未来的组织[2]。
学习型科研队伍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不断学习,尤其是强调团队的“集体学习”,并将学习获得先进方法和研究理念运用到科研活动当中,从而实现持续创新[3]。通过建设学习型科研队伍,科研人员才能进行有效的团队学习,沟通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持续创新,促进资源共享,增强科研实力和竞争力,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习型科研队伍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学习型科研队伍应具备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学习型科研队伍开展学习和应变的速度必须跟上或超过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 通过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增强队伍的适应力和竞争力。而且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还要把“创新思变”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尺度,没有创新和创造,就是“无效学习”。
2.2 积极主动,敢为人先学习型科研队伍学习要靠自觉,只有使学习成为队伍成员的自觉行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能真正学出实效;科研要靠主动,积极主动去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积极主动撰写论文,从“要我报项目,催着要申报材料”转变为“我要申报,我要按时按要求主动交材料”。同时,在学习型建设过程中,要促使科研人员端正科研态度,申报项目、参加科研不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术地位,关键是要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始,通过科研对难题进行研究了解,从而攻破难题,从而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不断为社会带来福音,给群众带来利益。
2.3 富有竞争力学习科研队伍在强调信息资源共享、科研成果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实现共同提高和进步的同时,也要营造竞争氛围,只有切实形成“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良好科研氛围,才能不断推动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提高质量,达到提升科研队伍整体竞争力的目的。一要“比”差距,通过“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成果”,切实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明确方向;二要“学”典型,坚持示范引路,用先进典型推进科研,学习先进典型的好思路、好成果。三要“赶”出活力,要积极营造不甘落后、努力争先的良好科研氛围,在追赶先进典型过程中激发参加科研活动的动力。四要“超”标准,要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过程中超越自我,超出一个更高的标准,达到更高的科研水平[4]。
2.4 能够获佳绩学习型科研队伍通过内部的有效组织,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最终获得相应的科研成果,才能够获得社会认可,才能够证明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同时,获得优异的研成果可以作为一种前期积累,为以后继续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增强学习型科研队伍整体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3我院学习型科研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2010年度,我院发表SCI论文18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共9项,资助总经费达247万元。SCI论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衡量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正是由于我院积极创建学习型科研队伍,才促使科研人员在SCI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方面取得了突破。2005至2008年度,我院每年发表SCI论文 2至4篇,2009年度我院发表SCI论文9篇;2005至2009年度,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每年立项2至3项,每年获得资助总经费30至60万元不等。与历年情况比较,2010年度我院发表SCI论文篇数实现了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及资助经费额度实现了飞跃。
3.1 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我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科研管理部门每年都会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学校科研处相关领导到我院举办申报项目的讲座,解析基金委相关政策,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历年申报及立项情况,讲解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对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院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配套经费的管理办法》、《科技工作奖励管理办法》和《关于SCI论著发表版面费核算的暂行规定》等相关科研规定和制度,对每年立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高比例配套经费并给予奖励,对SCI论文版面费进行补贴,并根据论文的影响因子进行奖励,在医院每年的科技表彰大会上还会对科研立项人员和SCI人员进行表彰,激励医院职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及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我院向来注重高层人才的培养,重视中青年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人才机构配置。每年都协调组织召开中青年科技骨干科研专题会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参加会议,了解中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遇到的难题,听取他们对医院科研工作好的建议,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我院每年都会选派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以便开阔视野,提升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大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我院以上相关科研管理制度和具体做法,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建设,成为我院取得科研成绩所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3.2 科研人员积极进取我院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勤奋努力,敢于争先。他们克服了临床工作和家庭事务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利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查文献,写项目申报书,分享经验,完善内容。他们加班加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并根据形式审查的要求进行认真耐心的修改调整,不断完善申报书,最终按时按要求提交项目申报书,促使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项目数量和申报书内容的质量都得到了保证,为我院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成绩的取得做出了贡献。
我院科研成员能够在科研工作中无私奉献,乐于分享成功经验,推动了医院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建设。在项目申报和SCI论著撰写中,科研人员交流讨论,彼此协助他们开阔研究思路,完善实验方案,了解相关政策,分享申报经验,对他们的申报书、论文提出修改建议,促使项目申报书、论文的内容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为我院科研立项和SCI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做好了前期准备。
事实证明,通过学习型科研队伍的建设,我院科研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工作,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敢为人先,具有共享意识,富有竞争实力,与医院广大职工一起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额度实现了飞跃,发表SCI论文篇数实现倍增,在医院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钱文藻.科研管理随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罗春燕.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建设科研团队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81,(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