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基本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秘书”应认定为是一种职务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 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至于秘书是“行政人员”的认定,实际上是对秘书的归属作出的描述。指出秘书是行政人员,一是可将秘书与技术类人员、管理类人员 (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人员),与体力劳动者区别开来;二是体现秘书工作是整个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的观点。
一、转型期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经历了深刻变化。针对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美学如何作出及时而有效的阐释与回应?对此,与会学者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当前国家建设的宗旨,也是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立足点;关注人自身、重视人文价值建构,应是中国学者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曾繁仁指出,实践证明,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所有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当今美学的发展应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关注“人”的问题,以“人”与“人性”探索为旨归,美学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人学。宋一苇强调,从“美是什么”的本体论式追问向“美如何存在”的存在式追问的转变,将美的存在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连,将美或艺术视为人类生存境遇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存境遇,这就是美学的发展旨要。同这种重视美学建构中的人文价值作用、关注人的存在维度相一致,王元骧则阐明了对美学建构方向的见解,即认识论、知识论传统与人生论、价值论传统的融合。在他看来,当下美学研究应重新评估审美的内省性、超验性的理论价值,实现两大传统的融合。这种研究对象的转变,有待新的研究方法产生,即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间性研究”模式。即此,杨春时认为这是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展的要求。
二、当下美学的困境、问题及其转机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转瞬即逝性、娱乐现时性、美感统一性取代了传统的艺术/美学所要求的永恒性、沉思性、超越性。对此,与会学者认为,美学只有不断思考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承认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新变化与新动向并及时作出回应,不断淘汰过时观念,增加历史本身所提供的新的理论因子,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近年来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就是美学研究者对美学现时困境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它突破了传统美学的“贵族性”,开始走向生活,积极关注周围现实,标志着美学开始与生活合作共存。
文艺美学研究作为寻求美学发展的一条通道,在近三十年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王德胜就认为,当下文艺美学研究忽视了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现象,转型中的文艺美学应努力在跨学科研究中走出困境,而重构美学话语、尤其是文艺美学基本概念,正是一个亟待开展的学术工作,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文学艺术的新变化,应成为文艺美学关注的焦点。杜书瀛也提出,文艺美学研究一方面需要对审美和艺术的新现象进行理论界说,另一方面要走出“学院派”,强化其“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对美学研究方式及美学价值的反思,同样是美学走出自身困境的契机。有学者指出,现今美学研究中理论建构与艺术审美实践的脱节,缘于“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的缺乏,因而美学研究应由“外求式”为主导的创新方式转向以“自主式”为主导的方式。也有学者通过反思美学价值问题,强调文学价值是多元价值的统一体,它关注人的全部感性生活,因而不能把美学价值狭义化为审美价值、文学价值窄狭化为美学价值。
三、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美学策略
转型中的中国美学如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彰显当代中国美学的独特性?代迅认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全球化带来了从美学到文艺生活的一系列深刻转型,只有带着中国美学思想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国际美学领域,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发展的方法策略,在于立足本土语境,对中外审美文化现象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和连贯性阐述,寻找超越东西方的共同美学规律。胡家祥强调,将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研究的维度应用于现代美学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学家的审美观念体系和华夏美学观念的历史流变,使中国美学研究获得一种新的特性。陶礼天、祁海文等人则从微观层面,表述了六朝文艺观、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等对当代美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足球教学 五步教学法 自学 尝试练习
五步教学法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动、活泼、积极、自觉的认识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在愉悦的情境中探求认识结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布置下节课学习内容。每节课的结束部分,笔者除对整堂体育课进行讲评外,还布置了体育作业,包括一部分身体素质训练,一部分是下节课上课的内容,这样让学生在未上课之前有了心理准备。足球教学内容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在未上课之前让学生熟悉,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发挥积极而活跃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运动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与衔接。
第二步:学生自学。 自学方法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一向所倡导的。初二是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最有利的时期,学习足球踢球技术之一:脚背内侧踢球,笔者就要求学生自学该动作的要点:斜线助跑跨大步,支脚跨在球侧旁,踢球腿膝向里转,脚尖指向出球方,脚背内侧击球中。该动作的重点是脚面绷直,脚趾扣紧,足尖指向斜下方,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摆,两臂动作自然摆动。该动作的难点是支撑脚的位置合理,踢球腿的摆动协调自然,脚触球的部位准确。学生在自学中,明确了动作的要点、重点、难点,初步对该动作有了整体的认识。
第三步:尝试练习。尝试练习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上课时,由笔者统一安排进行脚背内侧踢球尝试练习(二人一组),通过尝试练习,学生的眼、耳、身手等各种机能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笔者一边观察学生练习情况,一边给予学生指导、咨询,另外还强调学生大胆练习、敢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对动作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得到充实和加深印象。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8分钟左右,集中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的回顾,笔者在学生的讨论中做到“四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点拨。笔者在尝试练习过程中,把两组具有代表性(动作规范与不规范)的学生请出来,让他们做尝试练习,利用他们各自的自学成果,进行脚背内侧踢球练习,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对比,及时肯定动作正确的同学,使学生明确动作规范,指出另一组不规范:助跑不积极,支撑脚位置不正确,击球点不准确,动作不连贯、不协调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自学和尝试练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巩固自学的成果。
第五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笔者通过观察反馈的信息,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结合初一年级已学的动作:足背正面踢球、足背内侧踢球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动作示范时,笔者自信、坚定,表情轻松、自然,动作准确、干净利落,给学生完整的视觉映象,建立起视觉表象。要求学生精细观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边看边模仿,大胆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
足球五步教学法运用时,笔者为尽快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掌握足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下面五个方面要求:
1.着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足球运动的技术、技能,还须下一番苦功夫,通过接触足球,熟悉球性,发掘学生探索足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体育课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笔者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3.先练后讲,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做尝试练习。通过自学,尝试练习和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来。笔者在学生尝试练习时,有意识采取“放”的方法,让他们在练习中“逞能”,充分表现自己,从而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灵活安排尝试过程。由于体育课教学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技能。教师应针对受教育者的特征,按照足球教学的顺序,科学安排尝试过程。导入新课应比较全面、具体、详尽,练习的量在尝试过程中应根据各人的运动能力、运动阅历和运动水平因人而异,各有所侧重。
五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最佳教学时机,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迅速地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提高足球运动的鉴赏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精神。但五步教学法的功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不变的。笔者认为五步教学法还需探索,博采众家之长,与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等相配合,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美学;中国音乐美学;系统性;思维能力
1发掘、展示和重新阐释在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上有着较为深刻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人类文明由来已久,历史的厚重推演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感是人类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重要品质,它能唤醒历史使其在古今关系中绽放光芒。当代美学思想家叶朗在其《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大纲》等著作中提出的系统理论和所作的系统性论述是在学科理论建设的统摄下所作的古今通释。叶朗在其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借唐代思想家柳宗元重要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阐述的“美”不是一种实体化的,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美”与审美活动互不分离;又借马祖道一“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阐明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借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象世界是由人的意识照亮和唤醒世界万物形成的一个充满意蕴的美的世界。认为意象世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审美活动与意象世界是不能脱离而存在的,美感活动产生美,表明美与美感的同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为美学学科理论发展和建设明确了学科研究的对象,作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其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这些思想加以展示并加以重新阐释,发掘中国传统美学在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深刻内容,并着力与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相融,在美学核心理论问题上认为“天人合一”是研究“美”的问题的模式,在审美中人与世界相融合一。而主客二分的模式是人与世界的外在关系模式,主客二分不应是审美研究所依照的模式,是认识论模式。在其美学学科理论的建构中,其在美学理论上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审美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情景相融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感性的,具有完整意蕴的,充满情趣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在审美的愉悦中产生的美感。美学界对美学史的研究着眼于历史中的美学概念、范畴和命题及其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其美学史研究推进美学学科理论建设,在其美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中,善于发掘中国传统美学在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深刻内容,并与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相融,建立中国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和命题在音乐美学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产生、发展、转化所构成的历史形成了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美学史以它们的产生、发展、转化为研究对象。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范畴、命题、思想体系必然长久启迪学科发展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应以敏锐的视角发掘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使得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在这些核心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上予以充分展开。而如何展示及其明确处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思考音乐美学基本原理与基本问题,把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有着较为深刻的思想与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相联系,充分发掘其思想的深刻性,使这些深刻的思想在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上,在音乐美学学科理论建设上予以展开。这种展开会在一系列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上观照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的。带着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历史上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用学科研究方式重新予以显现,在其基础上研究体系化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明确音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体系化的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思想理论。当然,“白马是马”与“白马非马”相斥的窘境我们在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中也会碰到。为了正确处理音乐美学史研究中的古今互用关系问题,立足音乐美学学科理论发展,阐释历代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古今融合,让古今视界在音乐美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度上达到融合。
秦玉海并不愿意把自己关于水的系列作品称作“观念摄影”或者“抽象摄影”,他对于摄影系统的创作与研究,是从拍摄云台山的风景开始的,但系列作品《无香》、《无言》和《无形》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他对于纯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已经内在地体现在了作品之中。同他其他的摄影作品一样,秦玉海以水为母题的系列摄影创作以中国人熟悉的方式传达独特的中国情结;与此同时,作为一位摄影家,他在积极对艺术中永恒性与现代性这对矛盾展开思考。这一切,都使得他对于摄影的探索不同于纯艺术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实践着他“另辟蹊径”的创作初衷。
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西方的代表人物之一瓦尔特·本雅明在《摄影小史》这篇名文中说:“如果要探寻现今艺术与摄影之间的最大特性是什么,那便是艺术品复制相片给二者造成了难堪的紧张关系。……因为和80年前一样,摄影又从绘画手中接下了接力棒。”可以看出,本雅明这里所说的艺术,特指的是绘画,因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绘画作品中包含着一种被称作“灵气”(aura)的东西,而基于技术复制的摄影则不具备这种灵气。与许多画家反对面对照片进行创作一样,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因为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作品,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这种灵气。这种灵气尽管蕴含在镜头所呈现的客观物象之中,但它需要摄影家的发现、提炼和传达,这种工作同样能够呈现摄影家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只是在中国当下的摄影界,受到商业环境和摄影发展状况的影响,商业摄影家大都把自己的职业定位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人员,而艺术摄影家则又往往陷入片面追求所谓“形式感”的误区,很少通过作品去思考一些与商业、形式无关的人类基本问题,这使得很多优秀的摄影家作品中也常常欠缺某种永恒的深度与艺术价值。但系列摄影作品《无香》《无形》《无言》让我们开始关注中国摄影家对于终极问题的探寻。
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用水来象征人类从对于上帝的悖逆中重生得救的洗礼,而在中国文化中,“水”的意象也具有特殊的地位。道家著作《老子》,更是赋予水刚柔相济的本性以很高的人文价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包孕与含蓄,吸引着历代艺术家从源头处开始谦卑的探索,这些探索总是在丰富着人类本来十分有限的理性和想象空间。一位哲人说过:“伟大的心灵总是相通的。一位大哲学家和一位大诗人之间的距离,就远比他与一位蹩脚的哲学家之间的距离为小。”而此时我们可以想见,一位大摄影家、大艺术家所表达出的思想和终极关怀,也完全可以和历代大思想家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感慨的是,这种对话在中国当代喧嚣纷杂的艺术界中已经是久违的了。
只是达到这一切,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秦玉海通过视觉形式对于基本问题的思考与探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借助科学和技术的手段达成的。他说:“它首先是一种科学认识、科学再现的摄影,首先它是一种科学。”这里就涉及摄影、绘画等视觉艺术领域中一个共同的命题,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摄影艺术在20世纪的异军突起,以及它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间以其不可替代的群众基础所建树的影响力和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它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艺术形式,集中代表了时代的艺术精神,以至于在20世纪上半叶就有人惊呼,摄影将杀死绘画。摄影当然不会杀死绘画,但与绘画相比,以摄影作为媒材和手段,的确更有条件表现当下的时代精神。以存在而不是超脱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方式,去与人类远古的智慧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这或许是秦玉海系列摄影《无香》《无形》和《无言》更加内在的一层含蕴。
关键词:艺术观;真理;本源;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5-01
一、艺术本质理论的来源
(一)视觉艺术理论的文化渊源
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而文化是艺术的渊源与内容。现代通过文化来批评艺术和通过艺术来批评文化成为艺术与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文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二)视觉艺术理论的历史渊源
由于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操作手段乃至心情的不同,同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获得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某些自以为是的历史学家对另一些历史学家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在艺术家和历史学家那里可能塑造出不同乃至相反的形象,这一事实不仅证明了历史学的艺术性,而且强化了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审美情趣乃至心情对历史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二、海德格尔的艺术观
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海德格尔认为所谓艺术本源是指使艺术成其为艺术以及如何成其为艺术的东西,即通常所表述的艺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艺术作品去追问艺术的本质。西方美学和哲学追寻艺术本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从艺术作品特性入手;一类从概念中演绎,但是两类方法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出艺术本质。他的艺术本质论打开了我们通向艺术本体论的大门。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在解决艺术木质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语言问题。他认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并不等于说要把所有艺术都归为诗歌或者诗歌的变化体,实际上诗歌只不过是诗意创造的某种方式。诗具有捐赠、建基和开端的特性。所谓的艺术创造本质上是建基上的创造。作为真理之澄明的一种筹划方式,诗之所以可能,在于语言。但是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突出地位。语言不仅仅是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如果说没有语言的话,便没有任何的存在者的敞开性。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分三步揭示了艺术的本质:一、艺术作品作为物;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物,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通过这种方法的分析,海德格尔总结了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展现真理。
三、形式之美
在这些思维活动之中,概括、精炼、抽象而又富于理性的形式语言就是人类在表述世界的过程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创造,它不仅是科学家探索外部形态与内在规则的有力工具,也是艺术家抒发感情与精神的有效表达方式。在希腊美学中,就将形式看成是美的纯粹典型的体现,形式规则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对于敏锐、精确的直感。形式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的分寸和比例最终将转化成美,使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统一在精炼抽象的形式美之中。因此用探究形式的方法来探索视觉艺术的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总结
关键词:基本问题;基本矛盾;道德实践方式;伦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一、基本问题即基本矛盾
伦理学由来已久,但不同的伦理学家对它的基本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伦理学界至少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占多数;②“善与恶的关系”;③“应有与实有的关系”;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⑤“意志自由”;⑥“人的自由和秩序的关系”;⑦“道德规范与意志自由的关系”。①
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它借以建构理论体系的现实出发点或逻辑起点,引导着贯穿其整个理论体系的线索,正是这种基本问题的展开和解决,使得这一学科的范畴和理论内容得以铺陈并构成一个严整体系。可以说,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到该门学科性质、对象和发展方向的根本性大问题。鉴于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伦理学界的众说纷纭,非常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探讨、分析和澄清。
之所以众说纷纭,从客观来说是由社会道德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引发的;从主观来说则是由主体――人的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等的差异性决定的,其中主观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清醒、自觉的探讨和分析,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自己的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进一步说,不仅应该明确自己的指导思想――以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而且指导思想一经确立,更为关键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来进行探讨、分析――即要弄清运用这种思想作指导进行探讨、分析的总的思路和方法。
那么,我们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总的思路和方法呢?
一般说来,问题总是由矛盾引发并由矛盾决定的,问题就是矛盾――基本问题即基本矛盾。联系到我们要讨论、分析的对象,就可以说,科学的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的正确反映。
之所以说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找到、揭示并抓住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正是通过对这一基本矛盾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揭示,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从而建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无疑,大家很快就会取得一致意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所在。
同样的道理,伦理学对象的基本矛盾就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所在。要科学地说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要找到、抓住并揭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①
所以,我们运用哲学基本原理来分析和探讨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总的思路和方法,就是通过揭示伦理学对象的内在的基本矛盾来说明伦理学基本问题,即矛盾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二、关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
要揭示对象的基本矛盾,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因为基本矛盾是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不弄清研究对象,也就无法揭示其基本矛盾。
伦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总体上看来,绝大多数的伦理学家把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究竟是在什么意义、多大范围和何种价值取向上来研究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面对这么多不同的看法,国内一些伦理学家试图进行更全面概括和说明,如罗国杰先生把道德现象归结并分为三个方面,即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刘可风先生进一步把道德归结为相互交叉的两大领域(即道德意识领域和道德活动领域)与三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强调“伦理学更是一门实践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存在于人们日常实践的所有生活领域。”②;王海明先生则从统一元伦理、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的角度,或者说从确立和实现优良道德的角度,把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五个部分,即道德确证、道德主体、道德实体、道德价值和道德实现,并认为“伦理学乃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如何制定和实现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及实现途径的科学”。③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④以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我们的逻辑分析应该与历史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①具体地、历史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把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不是离开社会生活、离开人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去寻觅超人、超历史的纯粹抽象,更不是在超现实的虚幻中去顶礼膜拜圣洁的神灵或神圣的本质;②在社会关系与主体相联的生动实践中去全面把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把握各种道德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而不是以部分代替整体――孤立地去考察主体或者舍去生动的主体而只看他的社会关联。科学的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现实地和历史地发生的全部道德现象或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为研究对象;是否以历史发生的全部道德现象或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为研究对象,正是唯物论的伦理学作为科学的伦理学与其它伦理学的重要区别。
三、关于伦理学对象的基本矛盾
哲学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的伦理学这门“人文类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确定科学的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能为我们分析这一对象的基本矛盾提供钥匙。
一方面,伦理道德是社会道德生活的产物,其根据也必然深藏在社会道德生活之中。我们探讨、揭示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就是要找到伦理道德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根据或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其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现存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的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正因为如此,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象、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⑤“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哲学的建构原则”⑥,“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或者说,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① ,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
把以上两个方面相对照,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反观、透视和理解社会道德生活,我们不难发现:社会道德生活的本质就在于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道德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伦理关系的发源地并构成伦理道德发展的动力;“一旦脱离了实践,伦理学不但没有了思想资料,而且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③ 。马克思曾有过类似的思想,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而道德就“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能力。”④
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道德生活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在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中,最常见、最一般、最基本的道德现象就是道德行为。人们的道德行为不仅一般地蕴含并表现着人们的道德意识,也含有行为据以体现的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而且道德行为还是其它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所借以反映和调节的中心。所以,“道德行为是道德活动领域的根本内容”⑤;“道德行为是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活动”⑥;“伦理学基本说来是一种行为科学”⑦。国外一些学者也曾有过相关论述,如:杜威,“伦理学者,研究行为而辨其正邪善恶之学也”;斯宾塞,“伦理学者,研究一般行为中最进化之人类行为,及其直接间接对于群己福利之促进或阻碍者也”。⑧马克思也曾经指出:社会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原初发生,常常“起初是行动,因此他们还没有想就已经做起来了。”⑨
社会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或者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根源。而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为是实践活动中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和关键环节;人的行为方式或实践方式,作为行为主体、人的行为与行为客体的统一体,不仅是他们统一的基础,而且是他们发展变化的根源;实践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进而最根本的实践方式――生产实践方式内在的基本矛盾构成社会生活最根本的矛盾。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和根源或者说作为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具体说来指的是实践方式或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从实践方式(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实践方式)中找到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源,或者说,才能够通过对实践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分析来说明或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是对的实践观的一个简要概括――已成为我国哲学界的共识。
同样的道理,道德实践是社会道德生活的本质所在,而且作为社会道德生活本质的道德实践具体说来指的应是道德实践方式或道德行为方式。或者说,道德实践方式或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及道德行为的统一体,进而也是它们统一的基础和它们发展变化的根源;我们可以从道德实践方式内在矛盾中找到社会道德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源,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对道德实践(或行为)方式内在矛盾的分析来说明和预测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道德实践(或行为)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按照系列道德结构而深入认识各个道德现象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出发点――道德实践(或行为)方式及其固有的内在矛盾。道德实践或道德行为一旦发生,就必然会存在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道德行为主体与道德行为客体的关系,这一方面构成伦理关系;另一方面是道德行为主体与这种关系(即前述道德行为主体与道德行为客体的关系)的关系,这一方面构成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能力。这两个方面即伦理关系与道德能力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道德实践(或行为)方式。
进一步来说,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其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关系中发生的,并且总要作用于一定的对象即行为客体,从而主客体之间就必然会发生联系,构成主客体之间的某种关系并形成这种关系与原有关系的关系;当作为主体的人意识到这几种客观关系,并对它们进行评价和调节时,主体的行为就成为道德行为,相应的行为主体和行为客体分别成为道德行为主体和道德行为客体,这几种客观关系也就构成了伦理关系。宋希仁先生对伦理关系的这一特点曾作过说明:“伦理是一种客观的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领悟和治理。就是说,只有形成了客观的关系又通过人为的有意识的调节,才能构成伦理关系。”①
另一方面,主体要领悟和调节这种客观的伦理关系,就必然会形成主体与这种关系的关系,而它就取决于或者就主体方面来说就是主体的道德能力,即主体对这种关系觉悟、体认、把握和调节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构成了道德实践(或行为)方式内在固有的矛盾。
产品即艺术品,无论它是否拥有极致的体验和众人的追捧。至多,一个失败的产品,可以等同于一件蹩脚的艺术品。产品与艺术品在本质上的相通性,可以让我们从一种艺术创作的视角来看待产品的研发,从艺术家的特质来付诸产品经理的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的,人具有领域独立的缺陷,即只在某个领域内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在另外的领域内,同样的道理却变得视而不见或无法辨识。所以,我们接下来就以艺术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产品,发现艺术家与产品经理之间的共性。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品经理必须要有艺术范儿。
1、艺术家善于发现世界的美,产品经理则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缺憾”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名言道出了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区别。自然界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简单法则,经过漫长年代的进化发展,演变成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状态,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美。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并且能够基于这样的发现,通过自主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音乐、舞蹈、文学等各个艺术门类,道理皆是如此。
在人类的产品世界里,也拥有着与自然界类似的进化法则。产品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以一种简单、平顺、自然的体验来解决用户的麻烦与问题,而并不是复杂、晦涩和做作。产品经理需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尚普遍存在的“缺憾”,并把这种“缺憾”通过自己的产品,转化为最终生活的完美。对于普通人而言,生活中的种种状况、麻烦似乎就该如此,他们对此熟视无睹,尽管有时候也会抱怨,但仅此而已。产品经理则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
这种洞察力让他能够换位思考,从用户本身的角度去理解困境,从而明确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其他人认为用户“应该”需要什么;这种洞察力让他能够追根溯源,从用户的表面需求出发,层层递进,并直达最核心的本质需求,从而不被千变万化的用户场景所迷惑;这种洞察力让他能够摆脱束缚,敢于创造性地去想象可能的未来,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引导用户而不是被用户所引导。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象一个艺术家那样去仔细观察生活,并创造出美的东西,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需要加倍努力方可达到的目标。
2、艺术家以作品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产品经理则通过产品来展现个性、连接用户
艺术作品一般都带有艺术家的个人烙印,是作者宣泄情感、寄托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外部受众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受众则通过作品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传递的精神内容,这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对话关系。真正的艺术家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因此,不妥协、不世故、不媚俗往往是一些优秀艺术作品的强烈特征。它们不会试图取悦所有的人,只会为一部分受众所接受、理解、欣赏并产生共鸣,而只有这部分受众才会与艺术家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其他人则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
对于产品而言,它是产品经理及其团队所具有的某种想法的对外表现形式,也是连接产品经理与用户的一座桥梁。产品经理会通过产品本身来展现团队所要表达的个性、诉求及愿景,并以此来聚集理想的目标用户群。产品的个性鲜明、诉求合理、愿景美好,就会吸引众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但是,绝不要奢望它会让所有人喜欢和满意。按照20/60/20的比例,无论你做什么、怎样做,总会有20%的人反对,所以,抓住那20%无条件喜欢你的用户,再尽量争取处于中间地带的60%的用户,你的产品就会有相当好的用户基础。相反,刻意去迎合庸众的趣味,迁就与取悦最大多数的疑似用户,都会让你的产品变得平庸而失去个性。
3、艺术的魅力始于技而止于意,产品的内涵则始于能而止于爽
从艺术的物质载体来看,无外乎是一些简单的技法和规则。我们所看到的油画,它是由一系列的色彩、线条、块面按照一定的透视、搭配和组合关系而完成的;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它也是由有限的音阶、节奏、和声按照一定的旋律、快慢和平衡关系而奏响的;我们所研习的书法,它同样是由少数几种简单的笔画、笔法、墨法按照一定的结构、布局和笔势关系而写出的;文学、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也皆是类似。这些微观层面的载体元素本身是机械的,枯燥的,而且很容易掌握;但当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以一定的艺术规律宏观地、整体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其内涵却发生了本质的飞跃,可以传递出相当丰富的精神信息,以至于让人感动。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引用了布朗宁的一段诗:“从三个音阶(三和弦)所构造出的,不是第四个音,而是星辰”。艺术入门不难,只要学会了那些技法和规则即可;但艺术要达到有意境却很难,因为那需要长期的练习和感悟。
产品也是如此,为了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产品被分解为设计上的多个功能点,比如网络连接、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处理、UI显示等等。这些单一的功能点看上去平淡无奇,并无特别,但却象完成一件艺术品所需要的那些基本技法一样承载着产品的整体内涵。产品经理需要让这些功能点先是能用,再不断精进,直到极致。只有在技法精湛的前提下,产品才会象艺术品一样有内涵可言。这种内涵是产品传递给用户的主观感受,它可以是一种外观上的精致,也可以是一种使用上的舒适,还可以是理念上的前卫,甚至是一点点有趣和幽默感。这些感受是我们难以预料也无法控制的,它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带给用户的主观体验,是一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体。产品是否有魅力,不在于它是否能用,而在于它是否让用户爽到。
4、艺术品强调唯一性,产品也拒绝同质化的简单复制
艺术品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上,正如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样。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取决于处在当时随机情境下的作者,比如他的情绪、健康、思想观念、个体技能等个人小环境,以及行业发展、民族背景、时代特征等社会大环境。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机状态,这件艺术品才会被独一无二地创造出来,并作为当时所有情形的一个快照,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某个瞬间。任何人都无法对这所有的一切进行完全重现,即使是临摹、仿造,也仅仅是表面化地模仿它的外在技法,而对于内在的创作思维与内心感受,则无法复制。即便是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创作出两件完全相同的作品,比如莫奈曾经画过的《撑阳伞的女人》,因为时过境迁,每件作品只反映当时那个状态下的世界。
产品其实也强调个性化与差异化,过度的同质化产品往往会引发群氓的竞争。产品的成功除了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与设计之外,存在于产品外部的市场营销、口碑传播、团队运营、用户成熟度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也同样不可或缺。类似于微信、小米、Instagram、Pinterest、Snapchat等爆红于网络坊间的成功案例,也不具备简单的可复制性:功能容易拷贝,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形势却是可遇不可求。
关键词:历史;音乐;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44-01
以苏联的克列姆辽夫、波兰的索非娅・丽莎为代表的东欧的音乐学家们,始终以他们理解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坚持音乐的意识形态性质。
克列姆辽夫、丽莎等人认为,虽然音乐艺术本身有着不可否认的特殊性,但其本质上仍是依据自己独特的媒介手段――乐音,来构建一般的艺术形象,用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因此,各门类艺术的区别仅仅在于物质媒似是而非性质的不同。例如:文学用语言文字来构建形象,绘画用线条色彩来构建形象,建筑用砖、瓦、木等来构建形象如此等等。“各个不同的艺术种类的区别,的确是在于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而这个内容却是共同的。无论是在音乐中,还是在其它艺术中,发展的内容和方向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些内容的表现方式,唯一的共同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的反映方式。”丽莎的这段话表述了这一意思,也就是说,音乐的内容与其它艺术的内容都是一致的,音乐美学的首要任务其实就在于探究音乐如何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即乐音的形式),反映了这一所有艺术都共具的内容(现实社会)。
那么音乐是如何独特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呢?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音乐形象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克列姆辽夫与丽莎等人是有分歧的。克列姆辽夫认为,音乐中的乐音与自然界的音响、人的语言有着密切的现实联系,也即音乐音响源于现实音响、反映现实音响。因此,音乐中的乐音音响具有直接建构形象的能力。例如,我们听到类似鸟鸣的音响,就能出现花香鸟语的视觉形象;听到低沉缓慢的旋律,就能出现与悲愤、感伤有关的视觉形象。因而,音乐形象与其它艺术如绘画的形象是一致的。换句话说,音乐具备描绘性。“作曲家不能无视音乐声音与现实声音中声音原形象、与音乐以外的声音之间的起源上的联系这个事实。否则的话,就不得不否认音乐是一种优美的有物质感觉的和鲜明的形象的艺术。”又说,“音乐形象与任何一种艺术形象没有任何原则性的区别。”
丽莎等人不同意这种见解,认为音乐虽然也利用形象反映现实,但这种反映与其它艺术有不同特点。其它艺术主要通过直接反映的途径,而音乐则是间接的途径。“音乐正相反(与其它艺术相比较――引者)。音乐先是直接地表现运动的某些因素,然后再通过它,以间接方式展示出视觉因素,而这种视觉因素在这里不是提供眼前可见的东西,而是依靠听者的联想与想象。”丽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音乐虽然不能直接建构视觉形象,但由于它表现了运动的形式,因而通过联想与想象可以间接地建构形象。苏联另一位音乐学家万斯洛夫特与丽莎的类似意见认为,音乐形象应理解为表情,表情本身就是与现实的本质相联系,并且由此向视觉表象过渡。
在其它一些音乐美学的重大问题上,丽莎、克列姆辽夫等人的意见基本一致。例如,他们都认为音乐与其它艺术一样,都具有阶级性。这是由于作曲家本人受阶级局限,必然地在音乐创作中表现出来。并且,音乐也应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在音调方面,典型化要求选择最流行的而且是最典型的既反映占统治地位的事物,也反映新生事物的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