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趣的动物和植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第1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氧驱动雾化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气动雾化吸入器1台,氧气瓶1个,供氧装置1套。

制作过程:把气动雾化吸入器除面罩以外的T型管、雾化罐、气源导管各组件连接好,把雾化器T型管非出雾端的盖子祛除。将呼吸机管道在进气螺纹管与Y型管连接处断开,把雾化器T型管接水平接入其中(注意出雾端与Y型管连接,不要接反)。将雾化器上端的气源导管和氧气瓶连接。

患者及环境准备

操作前耐心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操作台保持清洁。

遵医嘱选择合适雾化液加入雾化瓶中。

的选择:协助患者去合适的,有创通气的患者把床头抬高,采用半卧位,此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了气体交换量,有利于雾滴在支气管内沉降。不宜采取半卧位的可用仰卧位,但此卧位不宜药物扩散。

氧气流量的调节:氧气瓶内不加蒸馏水,宜保持干燥。据临床观察氧流量以6~8L为宜1,流量过小使雾量过小影响药物弥散。流量过大会造成会咽部不适和氧气管管口暴脱。

预防交叉感染:雾化吸入器应每位患者固定一套,严格清洁消毒。氧气瓶和呼吸机管道定期消毒更换,预防交叉感染。

雾化后护理:应用本法雾化后配合拍背吸痰,及时排出痰液有利于病情恢复。

优 点

保证患者连续有效的治疗,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中因无法雾化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脱机雾化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了患者健康的早日恢复。

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取材简单,价格便宜。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本法制作简单,操作迅速。

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本法可做到每位患者固定1套吸入器,避免了交叉感染。

讨 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产生治疗效果。由于气雾分子量小,可使药液进入较小的气道,发挥良好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稀释痰液,减轻水肿,消除炎症等的效果,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应用本法在雾化的同时不影响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能更好的改善通气不足缺氧的状况。而且雾化器的口径和呼吸机口径一致,使雾气完全进入气道,雾量更加集中,有效的到达气管和气道深处2,从而达到满意的雾化效果,解决了使用没有雾化吸入器的呼吸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难题。本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有幸读到了《森林报》这套科普读物。这套书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森林之门,让我在有趣的森林王国里游历了一番,让我受益良多。

《森林报》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特别,你可别以为它是份报纸,它是一套描写动物一年四季是怎样生活的书,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分为四本书。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有愉快的事情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有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森林中新闻。而《森林报》这本书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一年四季森林里的变化和情景。因此《森林报》也被称为"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和"大自然的颂诗".

《森林报》讲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动物的情况,比如鸟兽鱼虫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林中大汉"麇鹿也会打群架,候鸟会大搬家,还有秧鸡会徒步走过整个欧洲。春天,万物复苏,冬眠的动物伸了伸懒腰,陆陆续续地起来了,森林里也变得热闹了。夏天,正是昆虫活动的好季节,鸟儿忙着孵蛋繁殖后代呢!秋天,是动物储藏食物准备过冬的季节。冬天,到处白茫茫一片,但聪明的猎人能够找到动物的藏身处。

读了《森林报》这本书,不仅让我获取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让我了解很多的有关飞禽走兽和昆虫故事。如鸟的蛋是什么颜色的,植物怎样"躲避"自己的敌人。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的确,森林中的趣闻也不比城市少!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去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的奥妙,还让我们懂得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好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

《森林报》带我走过一年中森林的每个季节,带我与森林中的动物们玩耍,带我走遍森林的每一个角落,让我感受春天的气息、夏天的阳光、秋天的风儿、冬天的雪花,这片大森林里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这套书让我爱上这片美丽又和谐的大森林!

森林报读后感600字(二)

这个寒假,在读了《森林报》后,我再次见到了记忆中的动物朋友,比如:凶残而又贪婪狼、可爱而又温顺的梅花鹿、健壮的狗熊等;当然也再次忆起了我的植物朋友,比如:高大的云杉、矮小的白杨、白桦等。总之,带给我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我心情舒畅。

让我先来谈谈植物吧。植物们争先恐后从土里钻出来,纷纷想霸占身下的土地。请看: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一片又一片野草覆盖了土地,而云杉也从土里长了出来,由于野草太多了,它们与野草的根互相搏斗,随着这场激烈的战斗,有无数的云杉死去,也有无数的野草消亡,最终云杉终于拔地而起,浓密的叶子,遮住了曾经照耀野草的阳光,不过几个月,"野草军团"就全军覆没了。随之,一批批"云杉军团"崛起。几百年过去了,人类到这来砍伐云杉,没过多久,一批又一批的"野草军团"又大张旗鼓,招兵买马,占领了失去多年的领土。

若干年后,又出现了两大军团,"白杨军团"和"白桦军团",它们也与野草抗争,最终茁壮成长。而先前被砍伐的云杉,在几年中默默积聚力量,在黑暗中挺了过来。它们的身高很快就超过了白杨与白桦。最终,在这场土地大战中,云杉以顽强的精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看来,植物的生长也要靠自身的努力呀!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平时做作业时,一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而云杉却能在黑暗中悄悄生长,直至傲然挺立,这种植物的顽强精神为我指明了方向。

众多的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丰富多彩,那么动物呢 成群结队地飞来救助同伴野鸭,凭个人力量就敢袭击鸽子群的游隼,为了在"美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力量和能力的雄琴鸡,为了捕食假装死去的蜘蛛,为了解除好奇心不顾死活的大雁,为了称霸而横冲直撞的麋鹿……因为这些可爱、有趣的动物们的参与,整个大自然变得精彩纷呈、异常生动。

走进《森林报》,跟大自然中的生物一一握手,深情拥抱,感受它们的生机勃勃、变化成长,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书中描绘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充实了我的寒假生活,希望我未来的学习生活也能像森林中的动植物们一样精彩连连。成了一只活泼、快乐的小天鹅。他的身上也有我的影子。生活中我也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这些秘密给我带来过烦恼和快乐。但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些小秘密,我的成长过程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恰恰是成长过成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秘密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森林报读后感600字(三)

大自然的美,令人心旷神怡。大自然里有壮美的山川,旖丽的湖海,还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可爱小动物。《森林报》刚好把大自然完美地呈现出来。

《森林报》里写了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里各种有趣的动物植物,还有不同的景色,那些美景真让人向往。她的作者维比安基把大自然里的各种景物描写的生动可爱,使读者身临其境,不忍释手。

维比安基小时候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间、海边或长或短的驻留。在那些地方,他逐渐和大自然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识别野兽……他也学会了怎样观察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事。

维比安基笔下的大自然和城市很不同,城市里高楼直插云霄,鳞次栉比,那些钢筋水泥有时会让人莫名的感到压抑;而大自然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你永不会感到厌倦,因为她是那样的多姿多彩。

大自然里的动物和城市里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也不同,动物园里的动物吃了睡,睡了吃,吃专用的饲料,一生都被关在阴暗狭小的铁笼子里,禁锢了自由,失去了天性;大自然里的动物,自由,快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虽然大自然里也暗藏危机,但是这样的生活是不受拘束的,比在城市里,在饲养场里的动物好得多呢。"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融入大自然后,也许你会真正体会出这句话的意义。

我爱《森林报》,我爱大自然。请大家都珍爱自己身边的一切关乎自然的事,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森林报读后感600字(四)

今天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叫《森林报春》。我经过饶有兴趣的一番品读后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春季里大森林中多姿多彩的动物故事。这些动物也干的热火朝天,它们也忙着做自己的事,干自己的活儿。在热闹的大森林里,也每天会发生不同的故事。作者经过采集把它们整理成了引人入胜的《森林报》。

今天的我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基本的认识。而森林报能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使我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界的生存奥秘。人的生活中也有报,却从未像森林报那么精彩。为什么?正是因为报纸只登人的事,却从未让大家看到整个世界,只看到一点蒜皮,你能快乐么?正是这种与"世"隔绝,剥夺了人们快乐的权力。比如说,在报纸上你能看到"森林之夜"、"斑l的巢"、"天然屋顶"啥的新闻吗?

第3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努力践行 “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70-01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文章以《海底世界》一文的教案为例,讲述的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思想。

1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2、学习作者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学生学会写具体的方法。

3、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口头表述能力,能用流畅、较严密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过程

2.1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大海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媒体显示波涛汹涌的海面)蓝蓝的海面一望无际,海鸥在自由地飞翔。起风了,海浪跳跃起来。同学们说一说对大海的印象,好吗?给同学们一小段时间的自由表达,各述己见。

2.2学习新课

师:大家出口成章,真行!但是,海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带学生表演)那让我们穿上潜水衣,背上氧气瓶,跳下海去吧!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精读第三启然段。

(1)指名读。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3)现在让我们一同再来奏响这美妙的海底乐章。

(4)齐读第二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动物特点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引导体会海底动物的特点,指导朗读。

(2)让我们再来通过朗读分享这些动物们有趣的活动特点(齐读第三自然段)

(3)这一小节,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举了5个例子,(板书:举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总写的这句话就叫——中心句。

(4)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而且——引读第一句。海底真是……

3、联系文本,激趣导读,体会海底的植物美(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再来看看植物。

(1)播放:海底植物

(2)看了录象,再看看课文,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海底的植物吗?

a植物色彩多种多样,有……,有……,有……,有……

b植物形态各不相同,大的……小的……

(3)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也与你分享。

4、以点促面,丰富知识,学习第六自然段

(1)、引读。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海底的植物有的漂浮在水中,那些地方除了有植物,还藏着什么?(指名说)

(2)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2.3总结升华

1、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海底有三多:动物多,植物多,矿物多。从这个角度看:海底真是个………的世界。从字里行间还发现了六大“奇”:海面上动下静;静中有声;暗中有光;动物活动方式多样;植物差异之大;海底高低不一等,从这个角度看:海底真不愧是个——的世界。难怪作者写道:(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第4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填字成词,然后按要求分类。

文质(

) 仪表(

) 虎背( )腰

神采(

) 满面( )风 垂( )丧气

( )步如飞 活( )乱跳 大( )大( )

( )声细语 巧舌如( ) (

)动听

1.“垂头丧气”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言辞巧伪,说得美妙动听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动大脑

请你补全与动物有关的三字常用语,看看什么样的人被比喻成什么样的动物。

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龙

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

3.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

5.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

6.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羊

7.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

8.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

阅读实践

有趣的种子旅行

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樨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黏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常利用椰子壳等漂浮物来传递信息。

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枝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读后思考

1.用四个字概括出种子有趣的两种旅行方式。

2.从全文的内容看,“种子旅行”的含义是什么?

3.请你介绍种子旅行的另一种有趣的自然方式。

第5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要问我是怎么仿写《“小伞兵”和“小刺猬”》这篇科学童话的?首先,我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识――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最近《动物世界》又播放了科学家的新发现――鲸鱼体内有未退化掉的小腿骨,这也是鲸鱼是哺乳动物的最新证据。其次,我仿用文中的写作方法,主要运用拟人手法,让鱼类像人类一样开研讨会,让小鲸鱼、金枪鱼和鲨鱼都像人一样有表情、会说话、会思考,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把我所知道的科普知识告诉大家。

灵灵老师:

聪明的小作者陈奕阳知识广博、仿写灵活。他首先创设一个情境――鱼类首届研讨会那天,小鲸鱼被挡在门外,再通过他和鲨鱼博士之间的对话,巧妙、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许多科普知识都可以写成生动有趣的科普童话呢!例如: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像是具有“特异功能”?什么是昆虫?动物或植物会自卫术吗?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冬眠……快选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仿编一个科学童话故事吧!

“海洋鱼类首届研讨会将于明天开幕,请各类鱼前往参加……”一头小鲸鱼看到了这幅广告,第二天一大早便兴致勃勃地赶到会场。

哇,会场内已经聚集了许多鱼,有金丝鱼、比目鱼、马鲛鱼、剑鱼……小鲸鱼正要进去,门卫金枪鱼上前疑惑地问:“你好像不是鱼吧?”小鲸鱼不高兴地说:“谁说我不是鱼?我叫鲸鱼,有鱼鳍、鱼尾。”小鲸鱼一边说一边摆动着尾巴。

正在这时,鲨鱼博士游了过来,问清原因后,耐心地解释道:“小鲸鱼,你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小鲸鱼不服气地打断鲨鱼博士的话:“我不是鱼?那我怎么长得跟鱼一样?”

“鱼是用鳃呼吸的,你是用肺呼吸的,你的鼻孔长在头顶上,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浮上海面呼吸。”

“鲨鱼博士说得对,我浮上海面呼吸时,鼻孔喷出的气还会冲出一股水柱,就像喷泉一样。”小鲸鱼心想,接着问道:“我既然不是鱼,怎么会在海里生活呢?”

“在遥远的古代,你们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这太离奇了!”小鲸鱼惊叫起来。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你们的祖先就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了。又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演变,你们祖先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变成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生活。”

小鲸鱼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哦,还有一个最新信息,科学家还发现你们体内有未退化掉的小腿骨头呢!”鲨鱼博士补充道。

“谢谢鲨鱼博士,我得回去告诉小伙伴们这个惊人的消息。”小鲸鱼说完便游走了。

第6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关键词]音乐 魅力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69-01

一、音乐的起源

关于人类音乐的社会起源,可以追朔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1]随着人类的劳动和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的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原始音乐的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而诞生,随着人类的消亡而终止。

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一)音乐有治疗和康复作用

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利用音乐为病人减轻疼痛,称“音乐是灵魂之药”。音乐疗法20世纪中期在美国正式兴起,以1950年美国成立音乐治疗协会为标志,已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达上百种,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音乐治疗进入亚洲,目前,在日本和我国台湾较大的医院都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在我国80年代就进行过“音乐手术”[2]。如65岁的孙霞在治疗白内障手术时医生为她播放了《军港之夜》这首歌曲,在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的她一直听着轻柔的军港之夜,降低了对手术的恐惧。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首次推出了“音乐手术”,而后音乐手术在其他的临床实践中也进行了推广。

(二)音乐能促进动物发育

音乐促进动物发育的历史还要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寿恩博士进行的一次有趣的实验说起。寿恩博士在动物园里演奏大提琴,同时观察动物的反应,结果发现,蟒蛇昂首静听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摆动;蝎子起舞并伴随着音乐的抑扬变化,表现其兴奋程度。此外,熊直立静听,狼恐惧嚎叫,大象愤怒,猴子不断地点头,做出各种姿态。动物虽不具备人对音乐的那种审美和鉴赏能力,但它们能“欣赏”音乐,这说明了音乐的感染力既普遍、又原始,因此有专家认为,音乐确实影响动物的生理及其行为的变化。[3]

在动物中音乐造诣最深的当首推鸟类,这不仅在于鸟的声音响亮,而且还在于他们唱的曲调风格多样富有韵味。有人专门研究过鸟的鸣叫,在这些声音里除了表达警告、求偶等意思外,还夹杂着很多重复的不可思议的优美歌声。野云雀能发出许多音符,这些音符能编成三音和五音乐句,而且歌曲变化无穷。对于动物的音乐感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动物追求生活美的本能,动物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音乐能影响动物的心情行为变化。早在许多年前,国内外就有人发现,在给奶牛喂食和挤奶时听音乐,可以加大奶牛的进食量和产奶量。2007年媒体在河南省偃师市候氏镇布家村奶牛养殖场看到有一位少女在牛棚里对牛弹琴,经养殖场主介绍,奶牛每天听两小时舒缓的音乐,可多产奶5%-16%,这也是音乐的作用。挤奶时放音乐,可促进奶业分泌,增加产量,喂饱后放音乐,可促进奶牛吸收和消化,增加进食量。

(三)对植物的影响

一般人认为“草莽无知”,认为植物既无大脑又无神经,不具备视觉和听觉功能,不懂什么是美好的音乐。但事实上许多动植物都是懂得音乐的,音乐对它们可以起到神奇的功效。植物会感受音乐,并能起舞。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样,会产生电流,植物体内如同一块活电池,音乐能使植物体内产生电流差,从而产生电流。植物细胞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各种途径在植物体内传送。传到植物体内的声信号可以变成电信号,从而使其具有感知能力。同样的植物电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改变有影响,利用处理杂音的方式能将植物体内的电流变成声,在改变成音乐后,可发现不同植物能感知不同音乐。[4]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音乐家擅长弹琴,对不同音乐颇有研究,并会作曲。他看到一种虞美人草听到《虞美人曲》就会把叶子蜷缩起来,他见此十分惊喜,又弹其他的曲调进行比较,虞美人草没有反应。[1]

植物能听音乐,当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会加快生长,法国科学家把耳机放在了番茄上,每天放动人的音乐,番茄长到了2斤重;苏联人听说此事,依法炮制出了2.5斤重的萝卜和蘑菇。英国人用音乐培育出1.3公斤和2.5公斤的卷心菜;给西红柿每天听音乐,结果产量增加4倍;印度给水稻听一种“拉加”的东西,结果水稻产量增加了25%-60%;对生产烟叶施以同样的做法,结果产量增量5%。无数实验说明,不同频率的音调能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都来热爱音乐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让音乐为我们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林惠芬.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溯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3.

[2]张娜,刘春英.音乐疗法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及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8.3.

[3]邢艺凡.音乐疗法的文献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第7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一、走进生活,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1.从孩子们身边取材,可以作为他们很好的探究对象

培养孩子们科学探究事物应从孩子们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与奇妙,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他们知道科学就在身边。

(1)有趣的玩具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也是孩子们探究的对象。孩子们对那些玩具充满了好奇,他们玩够了,就想拆开看个究竟。对于孩子们的举动,大人们会感到困惑,所以,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去玩,适当给他们讲讲玩具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拆装、探究,让他们知道玩具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爱惜玩具。

(2)多种材料是幼儿探究所需要的。幼儿时期尤其需要通过各种感官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来认识材料的特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为幼儿提供与水、沙、石、泥、面、颜料、纸等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和条件,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立有关的知识经验。

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图书

各种媒体和图书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一大途径,是探索大自然的工具。色彩绚丽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孩子们喜欢听和喜欢看的,也是指导幼儿喜爱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引导者。当幼儿认识了一种事物或现象,他们会将自己的体会讲给同伴听。如果是没见过的或不懂的知识,他们会去寻找。生活创造科学,科学指导生活。幼儿通过媒体把一些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绘画讲述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让科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1.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探索

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在大自然中,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遐想、去探索。在组织孩子们的春游活动中,让孩子们找春天,当他们找到迎春花时,手舞足蹈,好像发现了奇迹,他们认真地数着花瓣,观察着花的形状,有的嘴里还念念有词,用诗歌来对照他的发现是否正确。孩子们甚至产生了联想:“迎春花落了以后它会飘向哪里?它会结种子吗?”孩子们一连串的联想就是探索的过程,我们要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这样,就会使幼儿对研究产生兴趣,因此,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就会使孩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学习。

2.带孩子们走进植物世界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探索,孩子们感受到植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土质、阳光、温度和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应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和探索植物。可亲自带领他们在室内外种植,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引导他们种植和护理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和他们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发现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生长和变化规律,而且可使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

3.关爱和研究动物

人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特别是孩子,他们对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爱。孩子们通过对小动物的饲养、观察、照料以及与成人和同伴的交流,会有很多相关的经验和信息。他们会发现人和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孩子,小动物需要人照料着渐渐长大,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居住的环境不同,行走和防御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可轻易地杀死或消灭一个小生命。可引导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经常观察花园里、草地上、田野里的小生命,了解他们的生长与行动、进食等明显而有趣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但对于害虫,要想办法消灭。在活动中也会有情感想象,如在一次绘画写生活动中,一个孩子看见树上有虫子把树叶都咬了,他在画中设计了一种叫“雷达”既环保又卫生的消灭害虫的武器。

自然界与人们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使他们充分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因此,要教育他们保护环境,关爱植物。

三、让科学活动和其他活动相融合

第8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看着它们跳跃着的可爱身体,我忍不住好奇地问:“螳螂,螳螂,为什么你全身都是嫩绿绿的?”

螳螂回答:“因为和树叶的颜色一样,这样就可以逃避敌人的追捕!”

我又问螳螂:“你的手臂为什么像镰刀?”

螳螂回答:“因为我用它来割草呀!”

我对螳螂说:“你的脑袋上为什么有两根胡须?”

螳螂回答:“因为我要用它来探测前方有没有机关!”

我又问螳螂:“你的眼睛为什么像药丸?”

螳螂回答:“因为这样我可以清楚地环视四周。”

我又问螳螂:“为什么你的腿那么有力?”

螳螂回答:“因为如果我走不动了就可以跳跃!”

在动物世界,有太多奇妙的事情发生,总吸引着我们想多看看它们,多去探索它们,多陪它们一起玩耍!

(指导老师:赵苏苏)

趣味连连看:

大自然中的许多动植物朋友,能带给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灵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几个具体例子吧。

1.水母拥有“顺风耳”,科学家们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做出预报。

2.根据蝙蝠超声定位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3.科学家仿照变色龙,制成了一种既能自动改变颜色,又始终与环境保持一致的军装。

4.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5.屋顶的瓦片模仿动物的鳞甲。

6.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第9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范文

食虫植物捕获的大部分猎物为昆虫和节肢动物,大多生长在土壤贫瘠特别是缺少氮素的地区,酸性的沼泽和石漠化地区是它们生活的“天堂”。

据植物学家统计,能够吸引和捕捉猎物并能产生消化酶和吸收分解出营养素的食虫植物,占据着植物界的10个科约21个属的630多种。此外,还有超过300多个属的植物具有捕虫功能,但因为它们没有“消化”这些猎物的能力,所以只称它们为“捕虫植物”。

食虫植物偶尔还能捕食小型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所以“食虫植物”也称为“食肉植物”。

食虫植物捕食猎物各有各的“魔法”,它们中最有名的“植物猛兽”当数有着“捕虫魔法师”之称的猪笼草。

猪笼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而我国海南地区仅产一种,名叫“奇异猪笼草”。在马来群岛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生长着大量形态多样、极高的猪笼草,尤其是在婆罗洲的山地雨林中。但大多数猪笼草都为当地的特有品种,甚至只出现于几个山区中。

由于猪笼草分布范围的狭窄和当地交通的不便,导致它们中的一部分很难再次在野外观察到。大约有10种猪笼草的原生地仅局限于一些孤岛或小群岛上。但奇异猪笼草的分布范围却极其广泛,从印度支那半岛到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都有分布。目前,全世界的猪笼草约有129种。

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为地生植物,是攀援状的亚灌木。猪笼草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

猪笼草是怎样使用“魔法”捕捉虫子的呢?

原来,猪笼草的绝密武器正是它那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的瓶状物——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所以被称为“猪笼草”。在中国的海南又将这只笼子称作“雷公壶”,意思是指它像酒壶。

猪笼草有了这只捕虫笼后,再在笼盖的复面分泌出一种有鲜果香味的蜜汁,诱使虫子上钩。小昆虫嗅到阵阵香气后,就像吸了似地奔向小笼子,当它们刚刚踏足叶上的纤毛,就像坐滑梯般滑进了笼里,一下便成了“笼中之虫”。

接下来,猪笼草便开始“吃”掉这些虫子了。原来,它的叶子相当于动物的胃,叶子上有一层消化液将昆虫溶解,随后叶子开始摄取营养。当昆虫身上所有的养料都被吸取以后,叶上的触须便渐渐松开,圆叶也恢复了它原来的位置,胶液又在日光底下发亮,等待另一只昆虫上钩。

在美洲,会吃虫子的奇花异草多生长在从弗吉尼亚州到得克萨斯州的一段弧形地带中。这一地区炎热潮湿,适合食虫植物生长。这里有美洲近90%的食虫植物种类,在墨西哥湾地区还发现了最凶猛的食虫植物。生活在水中的沉水植物狸藻,便是最凶猛的食虫植物之一。

相比于猪笼草的“捕猎魔法”,狸藻的猎食方法另有一番风趣。墨西哥湾狸藻植株呈翠绿或黄绿色,有一根长达1米以上的柔细的主茎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生都在水中度过。它几乎没有根,茎也很细弱,全身叶片裂成一条条细丝状,好像许多乱七八糟的绿色头发。

夏天,从茎上会抽出一根花梗,露出水面,在花梗头上开放出几朵蝴蝶似的黄紫色小花。狸藻的叶边上长着许多小口袋,这就是它专门捕虫的工具。

这些小口袋构造别致,每个口袋都有一个和外面相通的口子,口子上还有个小盖子,盖子上又长着4根有触觉的毛。当水中小虫游到小袋门口,只要轻轻一碰,小盖就向里面打开了,小虫一游进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因为这个盖子只能从外面向内打开,而不能从里面向外推开。

不过狸藻不能像其他食虫植物那样分泌消化液,所以一定要等那些自投罗网的小虫们饿死和腐烂后,才能慢慢吸收利用。

狸藻捕虫囊的构造十分有趣,在囊口有一个能够向内开启的活瓣,囊口边缘生长有几根刺毛,这些刺毛可随水漂动,旁边还有一些小管子,能分泌出甜液。狸藻就依靠这些捕虫囊来捕捉水中的小生物。

狸藻的捕虫囊生于匍匐枝或叶的基部,多数成扁球形半透明状,直径0.25~10毫米。捕虫囊开口周围长有触角,用以吸引小生物,并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将猎物引至捕虫囊口。捕虫囊开口处有可以开合的膜瓣,膜瓣的外侧长有感应毛。

有人曾亲眼见到一些水蚤、孑孓等小生物为寻找庇护被狸藻捕虫囊分泌的蜜汁吸引到捕虫囊口,当它们一触碰到狸藻的感应毛,狸藻那原本半瘪的捕虫囊便迅速鼓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力,同时膜瓣打开,将囊口的水连同猎物一起吸入囊中,并迅速关上膜瓣,整个过程只用了约百分之一秒。

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也有狸藻生长。但相比于墨西哥湾狸藻的“大胃口”和“口袋战”,我国这些狸藻的“食虫功”只能算“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在森林沼泽地里的绿色青苔中,容易见到一种开白花的食肉植物,它就是茅膏菜。

茅膏菜别名龙芽草、山胡椒、胡椒草、珍珠草、露珠草等,生长在我国长白山、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南部等地区,为我国独有的食虫植物。它的每片叶子上都长着一层浓密的绒毛,每根纤毛的顶端都有一颗亮晶晶的“水滴”。蚊子或苍蝇若不小心停歇在叶片上,绒毛就向下弯曲,邻近的绒毛也跟着帮忙逮住猎物,同时蚊蝇又因被“水滴”粘住而无法脱身,只好乖乖就擒。

跟猪笼草、狸藻的“捕虫魔法”相比,茅膏菜也不甘示弱,以其独到的“黏液卷压功”在“植物猛兽”排行榜上争得一席之地。

有趣的是,要是俘获品个头较大,茅膏菜的叶子就会自动对折起来夹住它。假若一片叶子对付不了俘获品,别的叶子会前来相助,决不肯轻易让猎物逃脱。这说明,茅膏菜有像神经那样的传递反应,捉到猎物的信号能沿着布满叶子的叶脉管向四方传递。

科学家曾将长仅0.2毫米、重仅0.000822毫克的一段头发放在茅膏菜的叶子上,叶面的纤毛也会立刻弯曲,纤毛的这种感觉灵敏度叫人吃惊。

据研究,茅膏菜分泌出的消化液竟能消化肉类、脂肪、血、种子、花粉、小块骨头甚至是牙齿的珐琅质,真是不可思议!

茅膏菜本身是有叶绿素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养活”自己,为什么它还要残忍地捕杀昆虫呢?难道它“难耐清贫”,想吃荤“打牙祭”?原来,茅膏菜也有它的苦衷,它的根系极不发达,只能靠捕食昆虫来弥补氮素养分的不足。

人类若遇到茅膏菜,也得小心:它“五毒俱全”,根、茎、叶、花全有毒,叶的水浸液触及皮肤,可引起灼痛、发炎;家畜误食可出现氢氰酸中毒症状。同时,茅膏菜也是一种药物,用它的球茎外敷伤口,有止痛作用,可治风湿和跌打损伤。

茅膏菜科中有一种名叫“毛毡苔”的食虫植物魔法高超,居然跟动物一样有辨别能力,能分清落网的是“美味”还是“沙子”。

毛毡苔生长在“潮湿”的岩壁石缝间,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1至24厘米,夏天抽出一个花茎,开着白色的小花,圆盘一样的叶子平铺在地面上,像一个莲花座。它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带或潮湿的草原上,因为那里的小虫和蚊子特别多。毛毡苔中的“宽叶毛毡苔”还是我国台湾的珍稀食虫植物之一。

关于毛毡苔的辨别能力,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把一粒沙子放在它的“魔掌”上,起初它的绒毛有些卷曲,但很快就发现落在它的“魔掌”上的不是它需要的美味佳肴,于是又迅速把绒毛伸展开来。

毛毡苔和猪笼草、狸藻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捕虫笼,只有几个带有能分泌黏液腺体的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