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七岁了,个性比较强,根据这两个月来,总结了孩子的学习习惯,配合学校在家里进行教育,针对性的列出了以下了几点:
第一,陪伴孩子学习。
在孩子做作业时,特别是在听写拼音、生字、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放下手里的活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
第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她应尽的义务。
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观念,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同以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孩子吃不用愁,穿不用愁,唯一的事情就是书读好了。我们还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样,孩子对学习的愿望就会增强而且持久。
第三,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
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对于学英语,可以这样举例: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和他们聊天交流。给孩子讲故事,把孩子吸引到知识的海洋里。
第四,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好。
同学校联系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们都有关爱孩子之心,积极参加学校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和老师进行交流。
第五,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
我称过孩子的书包,重7.5斤。打开书包发现里面书本、卷子、学具、废纸等胡乱叠放,让孩子找一件物品,她要翻腾一阵儿。于是,我有意识地检查孩子书包,并建议孩子把物品归类摆放,按课表安排准备学习用具。这样,孩子慢慢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从而也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
第六,安排好时间和空间。
孩子应该有一个作息时间表,平时的作息时间应与周六和周日有所不同。在家里孩子应该有一个使她感到舒服的学习地方。
第七,制定学习计划。
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要有所行动,制定学习计划是行动之一。要帮助孩子确定重点和目标。多和别的家长交流。
一、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珠心算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无意注意占优势。但他们具有好动、好奇、好新、集中注意的持久性差、容易对有趣的、新奇的、色彩鲜艳的事物以及教师富有情感的表现产生兴趣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常紧扣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机调节教学频率,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1.手指操。这是一种配合美妙音乐,发展儿童小肌肉群为目的的活动。打算盘要求儿童手指灵活,头脑配合协调,所以,我常把手指操放在珠心算的准备活动中,既增添了珠心算教学的趣味性又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可谓一举两得。
2.游戏。这是我较常用的教学形式。如在学习五到七笔一位的珠算题时,我和学生玩起了“开锁”的游戏。教师报出题目,请学生听珠算算出答案作为开锁密码中的第一位数,全部算对就能开出相应的锁;另外在复习凑数、补数的时候我和学生围成圈同唱“凑数歌”,同做拍手游戏“拍补数”(师:我拍1,生:我拍2,师生:1和9,补成10)。在有趣的游戏状态下,使孩子们都较为轻松、自然地掌握了知识。
3.多媒体辅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演示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破五减时,拨珠方法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就在实物投影上示范拨珠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拨珠的正确方法,便于学生快速地掌握要点。
二、利用喜闻乐见的训练方式保持兴趣
珠心算的技巧形成中,不论是指法训练,还是珠心算的能力训练,都要通过何止千遍、万遍形成的,儿童久练是有厌倦情绪的。“难巩固”是珠心算的一个特点,指珠心算技能形成以后,如果不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是会退化的,也就是说:要保持较高珠心算水平,必须坚持练习珠算。例如自然数1到100连加,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百折不饶的练习,向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练习时,一定要打破纯粹的“机械训练”,要采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新的训练方式,这样他们就会在喜闻乐见的训练形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习惯了在教室内上课,进行加减听心算的练习时,我带着孩子们走到操场上,分成两组采取接力跑的形式进行听心算:每组只有听心算对了才能开始接力跑。“接力跑?”这不是体育课才有的项目吗?孩子们一听,顿时就来劲了!在广阔的天地里,孩子们全神贯注、群情振奋、摩拳擦掌,个个愿意尽情展现自己的听心算能力,人人自觉表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团结协作。真可谓走出去海阔天空,玩一阵精彩纷呈。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提高兴趣
在珠心算教学中我常常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利用孩子好胜不服输的特性,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兴趣。
1.利用比较激发热情。珠心算教学中每次计算演练,在学生之间都会发生得数对与错、耗时快与慢、手法拙与巧之分。因此,教学中运用对比十分有效,每次练习我都及时把两者寻找出来,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然后引导分析,探导缘由,激励先进,引发效法学习的热情,形成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处于不甘示弱的氛围中。
2.利用竞赛激励志趣。生生之间的竞赛,是让他们自选出实力相当的选手展开竞赛,每一组的的获胜者都给予一定奖励,哪怕是额头上一颗小小的红五星,也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不断激励自己去超越小伙伴。另外,老师是孩子比较崇拜和学习的楷模,所以师生之间的竞赛使他们信心倍增,都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老师。老师的一朵小红花,小伙伴的一次掌声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激励,都将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的源泉。
关键词:小学音乐; 农村;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43-01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在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应引起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者的高度关注。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几点见解: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是教育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多年以来,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问题受到了很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在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直是广大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头疼的问题。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因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意识上没有重视音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
在很多的农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把小学音乐看成“副科”,而重主科、轻副科的思维定式又长期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中,这就导致学校、教师、学生都不热爱这门学科,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把音乐课当作是自主学习课或是作业课,很多教师更是把音乐课上成其它课,使得音乐越来越被忽视,在意识上还不能正视小学音乐学科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得当,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即使有部分教师积极的去开展了教学,但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能有效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引起学习音乐的兴趣。
3、教学设施差,师资力量缺乏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都较为落后,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的投入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农村很多地方都存在教学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农村小学的学习条件较差,必要的硬件设施匮乏,从而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音乐课堂枯燥无味。加之缺少接受正规教育的音乐教师,这就使得学生没有专业教师的带领,没有专业的学习器材,即使有些学生对音乐有点儿兴趣也投师无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长期的保持。
二、培养农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的有效措施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乎升学率的语数英,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对学生同样重要。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学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认真揣摩和实施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方法,从自身做起,积极的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正确看待小学音乐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使学生爱音乐、爱生活。
2、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完全靠教师的要求约束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因此必须通过课堂的吸引力来让学生投入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和感受。农村的教学条件虽然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但这也不能起决定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一些和教学条件关系不大的方式去创设一些有活力、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游戏、竞赛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轻松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创设音乐情境,不仅可以在教室内,同时也可以在楼道里利用空间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例如,可以在楼道和教室的墙上张贴著名音乐大师的画像(画像可由学生、教师合作制作),如贝多芬、肖邦、聂耳等,配上每位大师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启迪。只有学生长期处于学习音乐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渐渐发现音乐的美,发现音乐的独特,才能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反应人们心理的一种方式,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是音乐的源泉。特别在农村,很多民间音乐艺术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很多民间的音乐文化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广。在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农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身边的音乐艺术,感受一些创作在自己身边,发扬在多代人身上的民间音乐杰作,使学生能有效的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中处处有生活,音乐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比较一些农村民谣和现代流行歌曲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改编,在使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培养农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一个长期过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一个成年人一旦走进婚姻殿堂,就意味着他(她)应该准备好要承担家庭和抚育下一代的责任。工作、结婚、生子都是人生重要转折的标志,对于任何一对夫妻来说,如果决定要生孩子,就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放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上,培养孩子不仅要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孩子健康成长到工作、谈恋爱和结婚生子时,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会倍感人生的短暂。当然,孩子能独立生活并能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能给父母带来了无尽的宽慰。
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他存在的价值首先是他今后在这个社会上要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他并不是依附家庭的寄生虫和啃老者,家长要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从思想上剪掉他的脐带,使他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和行为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想、有责任心并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不断奋斗的人。
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下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力,使之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成长
培养孩子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力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有一定辨别事非的能力,家长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当孩子遇到生活中的摩擦时,比如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时,家长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教育他们做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从而让他们逐步学会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辨别事非的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逐步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生活态度,同时可以让他们改掉人性自私及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诚然,人的自私及以自我为中心是天生就有的,但是它应该有个“度”,不能让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过度膨胀。如果这样下去,孩子长大走向工作岗位后就很难融入一个集体中去,并且会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私行为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而感到不知所措,产生痛苦的心理。
如果在生活中父母一味顺从或袒护孩子,不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这样家长会完全失去对孩子教育的能力。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迟早会脱离父母,融入社会,那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非常重要。当自己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能够处理好自己相应年龄阶段的生活,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体现在两方面。在学习上:父母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在生活上,父母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能因为“心疼”他们而失去锻炼他们这种能力的时机。如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鞋子和袜子等。
(一)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1.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起,很多老师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怎样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大部分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把自己变成了主角,采取查出孩子作业错误后边讲解边做出答案的方法,虽然家长感到自己很负责也很付出,但收效甚微,因为家长把孩子改作业的错变成自己在改错,同时还养成孩子不动脑筋依赖的不习惯。家长在给孩子检查作业时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主体,要根据孩子作业中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纠正错误的方法。比如家长可以先检查出孩子的作业有几处错误,然后让孩子自己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并改正。如果孩子犯的是知识性的错误,再给孩子讲解。如果是过失性错误要让孩子自己纠正。为此,最好让孩子各学科都准备一个改错本,把每次的错误改在本子上并写出反思,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做作业的质量会慢慢提高,随即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2.家长要善于提升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孩子在学习中有大的进步时,家长要欣赏他,表扬赞美他,但是也要让他戒骄戒躁,不可骄傲自满,刚愎自用,这样可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在学习上的成就,所以,在孩子学习进步时一句鼓励或赞扬的话,会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学习起来效率就更高。
学习兴趣要从小培养,在小学阶段,广泛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轻松地完成平时的学习任务,那么培养他们高效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然而,高效学习能力来自于孩子对学习的认真、热情和兴趣。在语言学习方面,家长可以采取激励加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实践证明,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他就自然喜欢上了阅读。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当孩子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不能放弃,然后和孩子共同探讨,如果家长能力有限,就要让孩子和老师探讨,这样可以让孩子体验动脑筋思考问题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这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艰辛付出。当然,如果孩子在小学呈现出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并具备了高效学习的能力,那么他今后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能力就会比其他孩子强很多。
三、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当孩子上初中时,他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作为家长应该帮助他们让规划更加清晰,同时树立目标。换句话说,定位自己的人生,通过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并为实现目标制订计划。
孩子上高中后,他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具有更清晰的认识,意志力比以前更加坚强。当孩子满了18岁时学校会对他进行成人教育,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要具备判断自己未来人生走向的能力。这时他们从思想和行为上会显得更加成熟。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孩子一生中非常辛苦和很重要的阶段,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关键词:培养 思考 独立 兴趣 自信心。
一、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教学生会预习,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
二、培养孩子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增长学生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上课时学生要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子自己的观点。
三、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订正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担负并不是不要布置作业,适量的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家长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独立完成。有的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习惯让家长陪着,形成了做作业依靠家长的习惯。我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当然有困难的问题可以请教家长),孩子能做好的事,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养成生活、学习对父母不依不靠的好习惯。并做到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卷面洁净。完成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答错题自觉及时地订正。
四、培养孩子制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毛病大部分是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应该怎么干。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五、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订阅多种书报,做好阅读笔记,并且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
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她的阅读习惯的:第一,我在孩子的床头、学习桌、客厅的沙发上随意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这样孩子随手都能够拿到书看;第二,在睡觉前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感兴趣时告诉她是从那本书上看到的。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对书产生了兴趣;第三,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做榜样,空闲时间家长拿出报刊杂志阅读,孩子也会学着拿起她的读物来看。这样,我们便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了。
当然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配合家长,耐心细致的给孩子做出表率,让孩子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让孩子在书籍的引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培养孩子充满自信心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鼓励他:“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洗衣服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做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至关重要。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真笨、你不行”,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多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自信心。再次,我们要创造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 这一点我觉得家长比老师更重要,在家里家长给孩子安排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扫地、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他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若要问现在的孩子最想要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自由自在。
什么是自由和自在呢?就是他的生活和学习,处在自觉、自愿、自由的状态中。
目前的家庭教育有两个严重的误区,一方面是溺爱,与溺爱相结合的是单纯的智力教育而忽视情商教育。另一方面又对孩子专制,不民主,处处管理到,处处管制到。
这两种误区结合在一起就是“强行塑造”。像捏泥人,家长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至于孩子的天性、规律,家长考虑得很不周到。
获诺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讲过一句话: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自己更不曾考过第一名。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
“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我对这种生活非常羡慕,现在有几个家长敢于做到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呢?
回忆我自己的人生,回忆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影响,我以为他们对我的最大恩惠,与丁肇中先生讲的那句话一样,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从来没有管理过我的学习。那么,父母给我的影响是什么呢?他们从小培养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只此而已。
儿童由于天生的素质和一定的生活环境,肯定有他自己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要讲究一点艺术。好的家长培养孩子在智力、德育等各方面都比较出色,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把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不是仅有一个简单愿望就行了,重要的是讲究方法。
第一,要一步一步来。
想让孩子由不学一样东西到学一样东西,由学习注意力不是很专一到非常专一,由平常比较调皮散漫变成注意力非常专注,想在一天之中实现,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孩子表现得不太符合理想的时候,就把这个努力放弃了,只说明我们原来的预计太理想化。
第二,要靠启发、引导的方式。他一开始不是有点兴趣吗?要继续引导它发展,有八个字要注意。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艺术的工作,就是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欣赏
什么是欣赏呢?家长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欣赏孩子正在学习的东西。孩子在学画画,你欣赏他画的画。孩子在写字,你欣赏他写的字。他在下棋,你欣赏他下的棋。
任何东西在没有学习之前,孩子会觉得有意思,一旦开始学习,必然要付出劳动,付出努力。付出劳动不被欣赏,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因为孩子毕竟太小,他不能完全凭理智来学习呀。
所以,要欣赏。
夸奖
孩子正在下棋,不管他下成什么样,要找人和他比一下,让他赢两盘。你要夸奖他。不夸奖他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让他像大人一样,为了未来的前途而进行智力开发,努力学习,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欣赏,没有夸奖,你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就是一句空话。
鼓励
孩子下棋的时候有输有赢,赢的时候夸奖他,输的时候就要鼓励,对不对?我们现在水平不够高,但可以继续努力。
榜样
欣赏了,夸奖了,鼓励了,还要榜样。
榜样是什么呢?或者父母自己做榜样,或者给孩子寻找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而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你的个人品德,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孩子对待每一件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知识是日积月累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幼儿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父母在思想上要达成一致,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少看点电视,多陪陪孩子,多看报看书,我一休息就带女儿去书店看书,我们一起阅读,与孩子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慢慢提高他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经常带她到户外活动,让他增长见识,另外在生活习惯上也要从小就培养她从细节做起,生活上要有规律,物品摆放要定位;写作业时要一气呵成,不能边写边玩;画画时要认真不要东张西望等。我相信将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养成此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自信心。在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势必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方说老师教的儿歌其他孩子会,他不会,你不要责罚他,伤他的自尊心,而是要以平和的态度去告诉他以后要认真听讲,大人都喜欢认真听讲的孩子。同时他做得好,做父母的要夸他,说他做得
腰鼓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群体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豪放洒脱、坚毅威猛、张弛有序、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的鼓点节奏,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它所体现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点美在给孩子们美的感染、美的认识、美的教育、美的追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学校教育,腰鼓活动不仅能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启迪孩子的智慧和心灵,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因此,以腰鼓特色为契机,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在一年级教材设计中,丰富的腰鼓活动认识,能激发低年级孩子学习腰鼓的兴趣,进而认识腰鼓各部分配件,认识腰鼓的鼓点,感受腰鼓的节奏美。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协调能力,还为孩子设计了如何佩戴腰鼓这一课。孩子们喜欢表现,喜欢表演,我们在低年级为孩子设计了腰鼓的起式,鼓励孩子表情自然,面带微笑,自然大方,穿着端正。孩子在了解了腰鼓的各种基本敲法后,有了强烈的敲击腰鼓的兴趣,我们接着为孩子编排了观摩活动和游戏活动,通过观摩激发孩子学习腰鼓的愿望,为孩子以后的腰鼓学习打下基础。
在一年级教材设计中,我们让孩子接触了腰鼓的传说,了解腰鼓的各种文化,让孩子了解腰鼓的各种服饰,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再次提升孩子学习腰鼓的兴趣。接着编排了一些基本打法,比如:基本鼓点、腰鼓起点、结束鼓、原地踏步等,再将这些基本打法练熟后让孩子进行创编结合起来打,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并且培养孩子的审美观、表演能力。还有一些游戏活动的设计我们也编排在教材中。
小学低年级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腰鼓课中活泼好动,对乐器都充满好奇,非常喜欢尝试,但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稳定,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转移,所以,如何吸引孩子注意力,如何在课堂中调控好孩子的纪律,是我们的腰鼓课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观摩中激趣,游戏活动中鼓励
在低年级的腰鼓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孩子观摩活动,通过观看老师和哥哥姐姐打腰鼓,激发孩子打腰鼓的愿望。另外,教学中,常常穿插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将简单的腰鼓动作韵伏其中,为孩子以后的腰鼓学习打下基础。
二、通过腰鼓文化激发孩子学习愿望
在低年级腰鼓教学中,为孩子讲讲腰鼓的故事、腰鼓的由来,让孩子接触了腰鼓的传说,了解了腰鼓的各种文化,了解了腰鼓的各种服饰,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可以提升孩子学习腰鼓的兴趣。
三、大量儿歌的运用,帮助孩子记住腰鼓要点
儿歌朗朗上口,好听易记,低年级孩子非常感兴趣,非常喜欢。面对低年级的孩子,腰鼓教学如果书面语言不断,没有创新和改革,孩子不仅觉得深奥难懂,而且容易丧失对腰鼓的兴趣。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编排一些好记的儿歌,帮助孩子掌握动作要领。比如:腰鼓的鼓带比较难穿,通过儿歌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穿鼓带的方法。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儿歌:
穿鼓带歌
鼓带系一头,
穿、绕、拉,
抓住另一头,
来回穿三次,
鼓带穿好啦!
孩子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就比较容易地把鼓带穿好了。还比如低年级孩子因为年纪小,背鼓带和拴腰带也显得比较难,我设计了这样的儿歌:
背鼓歌
提起红带带,
挂在右肩上。
挎鼓在左腰,
鼓带系右腰。
系成一朵花,
美丽又漂亮。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很难的动作也变得容易起来。
四、通过腰鼓活动展示,培养孩子自信
学校经常进行一些腰鼓展示活动,通过腰鼓展示欣赏,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气质。
五、高低年级结对帮扶,借力形成良好氛围,有助腰鼓教学
腰鼓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成资源,让已经学会的高年级孩子带低年级孩子,以点带面,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教学,不仅培养了高年级孩子兴趣,提升了高年级孩子自身能力,还让低年级孩子更感兴趣,生生互动,化解了教学难题。
[关键词] 家长 对孩子 进取精神 培养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20多年,深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地形成素质教育网络,否则素质教育很难受到明显的效果。在此,就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和家长一道共同探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既要注意智力的开发,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目前状况,许多家长只重视发展孩子的智力因素,孩子学语时就让读a,o,e,蹒跚学步是就让学“1+1=2”,紧接着就让读唐诗,说英语等。忽视了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以致造成有的孩子智力虽好,但感情冷漠,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缺乏志趣爱好,做事漫不经心,贪求安逸,甘居下游;或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一言以蔽之,缺乏进取精神。这对他们的成长以至将来的事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劝告家长,必须重视培养孩子进取的精神,切莫等闲视之。
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呢?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要做: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让他们树立切实可行的追求目标。如一次成功的节日表演,一次对客人问话的流利回答,一次使家人满意的美餐,某种实验的成功,参加考试或比赛的好成绩等等。抓住契机,因势利导,鼓励进取。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把进取心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产生巨大的推动,才能具有“废寝忘食”的精神,甚至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例如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就立下了走遍“三山五岳”的志愿,他从22岁就开始了考察旅行,直到逝世,历时三十四年,几乎年年在外游历,走遍我国东半部十六个省市。他不正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才产生了这种“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伟大力量吗?徐霞客这种志在五湖四海的抱负正是童年时代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由此可知,孩子如果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那么他们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就会朝着自己确定的奋斗目标奋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还必须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那么一个人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我国画坛巨星徐悲鸿,齐白石,无不是在学术或事业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要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如订阅各种书报杂志,画刊,购置各种文具用品,买来音乐英语朗诵等录音磁带,以满足孩子学习上的需要。从客观上激发学习兴趣。
再次、孩子的进取精神不但与兴趣有联系,还与动机,意志,性格相互联系着。就拿“意志”来说吧,它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自觉的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完成。做父母的要关心,了解,体贴自己的孩子,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他的困难在哪里。但只能是“启发”而不能“代替”。教育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要轻易就问,要先动脑筋。当孩子问及父母时,只能问“我这样做对了吗?”而不能问“我应该怎样做?”启发引导孩子先做后问,不可先问而后做。这样要求孩子,就能帮助孩子克服依赖思想,不断培养他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逐步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四、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还必须注重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高尚的品德。养成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尊重他人,这就有一个情感问题。何为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还有对事物或人的正确与否的辨别等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形成了懒惰思想,压制了进取精神。体现在待人感情冷漠,处事自以为是,争抢,霸道,或无所谓,在学习上任其发展。试想,这样的孩子有进取精神吗?家长应当及早认识这一问题,随时随地,无时无刻讲些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感人事迹。如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孝”有可取之处,一代伟人一生尊敬老师的事迹有口皆碑,外国居里夫人也是尊敬的楷模,凡此等等都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的好材料,让他们从小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为进取精神的培养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