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范文

语文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

第1篇:语文教学范文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 、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 、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第2篇:语文教学范文

一、媒体运用要做到适时适度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已经得到了语文教师的认同,因为它确实可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便利,可以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多媒体的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在这里,笔者不认同,我们的多媒体运用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水平来确定我们的多媒体运用,要让我们的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外,要使我们的多媒体运用可以最大化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文本,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找到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最佳的结合点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效最大化。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一课时,一位教师为了创设教学情境,从网上搜集了嫦娥奔月的童话视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大概用了近十分钟,后来又给学生讲述了嫦娥的一些故事。结果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近三分之一,还没有走入文本教学。这就是一种偏离语文教学的主轨道。我们所用的视频一定要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服务,本来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除了生字外,还要让学生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但是,学生却用很长的时间沉浸在嫦娥如何奔月的过程中来,本来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异向思维中偏离了。

上述的教学案例中,就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一堂课只要是多媒体充斥着课堂,那么就是一节好课。其实对于学生双基的培养却没有去过多的关注,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导向偏离的局面。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清楚,我的多媒体的运用的目的是什么,要通过多媒体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我们要先考虑清楚,然后再找准如何来选择多媒体。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我们的多媒体既有利于学生的学,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来制作多媒体来教学。

二、阅读文本要做到有读有悟

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种误区,就是课文一定要精讲,把课文讲透了,让学生听懂了那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把一些本来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的内容也在师生的对话中解决了。这与新课改的精神也是不相吻合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司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无论是自由读还是齐读,是分角色读还是自己读,一定要让学生自由读,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我们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加以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指导,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朗读既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既定思维得到发散与迁移,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学生活动要做到有张有驰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有张有驰,这是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但是我们现在许多语文课堂,都一直让学生在亢奋中度过,学生的活动是一个接着一个,学生虽然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但是由于一直关注活动的精彩与过程,对于文本知识的掌握却在活动中淡化了。所以,我们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要做到有张有弛,“张”就是要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驰”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大脑得到调整。不能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过度,这样,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不利的。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一课时,一是为了渲染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老师,然后再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老师,最后让学生每人说一句对老师感谢的话。也可以做一份贺卡在教师节送给自己尊敬的老师。这样,学生在完成教师安排的一个接一个活动中上完了本节课,学生一直都是在教师安排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让自己的大脑没有得到半点休息。而对于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词句的内涵却没有过多的关注。这样,就有一种舍本求末的感觉。

第3篇:语文教学范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第4篇:语文教学范文

从这个意义出发,认为广义上的教态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态,二是姿态,三是心态。

一.教态之体态

有一组数据体现了体态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体态对于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戏曲届有个术语,叫“四功五法”。四功是指四项基本功,也就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戏曲表演中的五种技法,也即“手眼身法步”,概括的很到位、很传神。前辈艺术家曾说过,“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其实这“五法”应用到教师的教态体态中,也是很恰当的。其中,我们把“法”理解为教师教学所不能背离的规矩和法度,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体态“五法”。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个著名的观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借用在教态中也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就是学生直面的意象,我们把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手眼身法步”表现出来,就是赋予了情景和生命的语言。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就不会是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他们能有强烈的教学内容的立体感,无论对于学生吸收还是记忆都是有着直接益处的。

需要规避的一个逻辑误区是,“手眼身法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系统性的教学体态,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多属性的呈现形式,但一定不要陷入求全责备的逻辑当中。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体态“五法”基本可以呈现出如下标准:恰如其分而不过分,形式生动而不被动,举止亲和而不闭合,避免夸张的语言和行为,避免动作的机械和刻意,保持教学进程的自然流畅性就达到了较好的教态“五法”。

二.教态之“姿态”

这里的姿态上了引号,即此姿态非彼姿态。这个姿态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放下你高贵的姿态”一句里的“姿态”,而非外在的仪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姿态主要还是集中在心理层面。

放下“姿态”,教师就能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学生,这样,我们就能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非传统的教书匠的形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于丹在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化功能的阐释。她讲过,“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孔子和《论语》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有”,她只是从她的角度,提供一个启发:《论语》也可以这样阅读。

对于教学而言,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思想。反思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过于执着于具体的知识点的,让语文和历史、和美学、和传统文化相去甚远、貌合神离。这样的传授,离语文的精髓可以说是谬以千里。

于丹的观点里最重要的核心就在于:她在寻找受众的文化基因,她在寻找受众的心理需求,她把文化引领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受众获得了对文化观点的最大思考;当前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应该知道:在语文的世界里,教师不是传道者,是牵引者,教师的姿态更应该放置在对这门学科的传承和引导上,因为每个人都是语文潜在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语文的基因,而教师只是个领路人。

三.教态之心态

佛学讲“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教态,除了恰当的体态和姿态之外,心态起到了催化剂或制动闸的作用。

大仲马曾经说过:“烦恼与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好的心态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投入更多的专注,激发更大程度的教学潜力和张力。因此,教师应该多学一些调整心理、调整情绪的技巧,把负面的情绪消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这种情绪是产生于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保持正常的教学水准。这样的教态,体现出一种由里及表、由内至外的综合素养,这或许是教态美的最高境界。

第5篇:语文教学范文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如何呢?人们大都认为,语言上的问题自然要通过语言学习来解决,于是所有的课文分析、语言知识和语言练习都围绕着语言学习而进行。更有一些教师习惯于对课文进行机械的语言分析,他们可以非常熟练地指出课文的结构属于什么形式,转眼间会把段落划分直至词句意境分析得一清二楚。至于其语言形式与作者思想有何联系,它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何帮助和启发,却往往被忽视。于是就出现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分得清句子的含义,却写不通完整的一句话,他们可以分析出课文的段落提纲,却写不出文路畅通的作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缺少与课文所体现的情感的共鸣,缺少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成功与喜悦。由于精神的贫瘠,他们只能去搬取别人的语言来堆砌自己的作文,由于缺少使用语言工具的乐趣而把写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应付。因此人文教育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中并未有意体现出来。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悉心观察的品质、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人文教育素材,难道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来感染教育学生吗?那种不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联系作者写作思维过程的教学,难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透视作者的思想,也难以通过思想的发掘去更深更细地品味语言,更难以谈到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第6篇: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性 自身修养 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之文学性),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此,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枯燥乏味的教学,学生不愿听,又有多少效果可言呢?让文学性回归语文教学吧。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呢?我认为,处于语文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文章。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要让语文教学突出文学性,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文学素养低的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多”:

1.多读

就是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中的精美语言,领悟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一句话,要像蜜蜂采花酿蜜一般多读文学佳作,以增强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2.多写

就是多动笔,多出自己的作品,包括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等。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忽视这一点,总以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批改学生作业、作文,而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写作,也仅热衷于撰写申报职称用的教学论文,倘若不是出于爱好,是不会去创作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不创作文学作品,讲授文学作品,就难免会隔靴搔痒。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中学语文教师,既要当教学上的行家,又要当写作上的“杂家”。教学上的行家,这无须多言。写作上的“杂家”,不是说语文教师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说他们要能写各种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写作水平没有诗人、作家高不要紧,只要会写就行。吃过梨子的人,方知梨子的滋味。语文教师有了创作经历、经验,讲授课文,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突出其文学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平时,勤于动笔,各种文章都写过,并公开发表了诗、散文等作品,出版古诗论集、语文教学论文集30多种(含合著、主编、参编);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深受学生欢迎。这就颇能说明问题。

3.多体验生活

就是多走出校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语文教师多体验生活,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文学创作,也有助于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

二、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

过去,对语文教学,我们过于强调以本为本,即不能丝毫脱离教材、教学参考书,过于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学性。这就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可想而知,如此缺乏创造性、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教学,只能造成文学性、生动性的“缺席”,难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产生不了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国家教育部对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要求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学语文教师松了绑,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创性、突出文学性变成了可能。如何强化教学中的创造性,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的看法是语文教师至少要做到“三新”:

1.教学理念新

这是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理念不新,就不可能有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因此,语言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敢于对传统的已经落伍了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说“不”,并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的创新。

2.教学语言新

要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文学性,创新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使之“烂熟于心”,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不会照搬教学参考书,才会创造出富有个性的鲜活的教学语言,告别那种“通过……,描写了……,表现了……”等程式化的教学语言,也才会突出文学性,吸引学生。在讲授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时,教学语言要尽可能优美。比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分析其“于无人处见斯人”的诗艺时,曾有如下表述:看起来,这首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鹊受惊而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还在深夜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

3.教学方法新

繁琐的分析,一味的灌输,机械的练习等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学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一些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我们也可以自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7篇:语文教学范文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教学境界,在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其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借此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古罗马著名美学家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诗人的作品应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可以说,无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还是引人神往的艺术美,语文课中都应有尽有。根据教育对象年龄尚小、世界观还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及分析能力不强,但已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模仿能力的特点,如何将学生引进语言文学乐园,其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程度。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德行品质,能为人师表,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驾驭教材,还要具有必要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美学与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高超的美育艺术。正所谓“已具一斗”才能“授其一豆”。

语文教学涉及很多美育内容,我下面仅从四个方面浅作探讨。

一、语文教学与声音之美的渗透

听觉艺术魅力无穷,耳朵对它的感觉是灵敏的,又是持久的,故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说。

凭听觉感受到美的例子不胜枚举,白居易把音乐的,流诸笔端,运语传情: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白发苍苍的诗人只要乐声入耳便万事离心,其乐无穷。

语文课本上,那“小石潭”的水“如鸣佩环”;那出神入化的“口技”表演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在学习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配有古筝乐曲的铿锵雄浑悲怆豪壮的朗诵令同学们眉头紧皱,空现悲愤,似与千年前爱国英雄血脉共流;同样,听到“奥楚蔑洛夫”那令人发呕的对白,同学们更是心领神会,轻松地认识了契诃夫所塑造的这一欺上媚下见风使舵的丑恶形象。

二、语文教学与色彩美的渗透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善于眸子”。马克思把人类的诸感觉的丰富性,诸如“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动形式美的眼睛”看作是人类的发达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由于生理特点及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看到红色、橙色、黄色等热色和暖色时,就会产生温暖、热烈等感觉;看到绿色、青色、紫色等冷色时,便会产生凉爽、冷静之感,而多种色彩与笔调的综合运用,更会让人体会到各异的美韵。

文学虽然不能直接诉者以视觉感受,但同样很注意光线、色彩的描绘,使文字有了色彩的显现,有明朗与暗淡的区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么热烈、浓郁、鲜明,尽现出江南之春,令人神往!

安塞腰鼓是如此让人神往,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黄土高原那“厚重”的感觉呢?课件上展示的是滚滚的黄河水,脚下是深深的黄土地,近处远处是忘情的陕北人击打腰鼓腾起的烟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雄浑而苍悠;天地间,只有黄土高原,只有安塞腰鼓,绚烂的画面直逼眼球,学生的思绪随之飘飞……

三、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渗透

语文课中出现的许多词语如“花”“鸟”“春天”“冬天”等,可能与普通语言中的词语是一样的,但他们在作家眼中笔下则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

鲁彦在《听潮》中这样描写“熟睡”的海:“海在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我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随着教师充满柔情和呵护的朗读,在大脑中出现“沉吟的大海”“宁静夜空”。朗读时,同学们闭目的脸庞上带着一种温馨与甜美,犹如摇篮中安然的婴儿一样纯真与宁静,他们在自然风光中的相融中体验到一种美好与柔情,此正是作者对“睡熟”之海的感情。在这里,教师“情景交融”的朗读技艺和自身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便成为学生与作者体验“海之柔情”的桥梁。

四、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渗透

人是社会的核心,人的美既包括自然性的形体美(外在美),又包括社会性的心灵美(内在美)。

第8篇: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 实践性; 语文教学; 话剧表演

一、引言

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发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是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调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并反复进行操作、练习,而形成的性质特点。实践性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特点,这是由语言能力的心智技能性和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所决定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所以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

二、话剧表演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教育学依据

与合作性学习相比较, 许多研究发现情境性学习有明显的劣势, 尤其适用于以培养语文情感表达为目的的课堂,通过相关话剧表演, 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达到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们完成了传递、协商、接收等一系列语文表达过程。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在合作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过程中, 进行着一系列的互动行为, 如了解别人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谈话 , 有效地沟通, 解决争端, 与他人一起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等, 从而创造了一个自然的语文表达环境,促进了师生互动, 使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情感应用到真实的表演场景中。合作学习可使学生在有效的交际实践中建立起自信和责任感, 熟悉真实的语境,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三、话剧表演是语文教学实践性的良好体现

语文教学与话剧表演具有在操作方式上的相通性, 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包括神情、动作与话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要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作用, 老师的教学角色既是导演也是演员, 学生主要发挥演员的教学参与角色, 只有师生在教室这个小型“舞台”上共同配合, 演好这四十多分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二是两者具有目的上的相通性,话剧本身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尤其是自易卜生以来的社会问题剧,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可由悲伤的话剧引起, 人们因此会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净化, 从而达到生理、心理上的平衡, 进而培养良好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从此可以看出,话剧除了一定的娱乐因素之外,还承担了一部分的教育人的功能。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学生们通过对语文文化的学习,可以懂得欣赏作品,能力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使得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三是两者的表述方式的内在相通性,语言一般分为诗性语、科学语与实用语。语文教学与话剧基本上都使用的是诗性语,有着一定的语言美。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语文表达丰富化、诗性化,而不是干巴巴的讲解语文知识。语文从本质上讲是诗意的;而话剧也是通过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语言来表现出各个角色的内心情感,即便使用了通俗用语或者科学用语,那也是为着整体剧目的情感所服务的。

四、话剧表演可以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话剧表演涉及到导演、角色分配、编剧以及课下排练等流程,在各个环节中需要学生们充分准备资料、互相配合、积极讨论从而深入思考整个话剧的整体表达的意义和各个人物内心的意义。这样,可以达到让学生充分预习的目的,减少了不必要的课堂负担。比如学生排练话剧《雷雨》相关选段,首先必须掌握《雷雨》的大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还有当学生为了筹备此剧目的整体表演,所要准备的简易舞台背景以及简易道具时可能会进一步认识到《雷雨》作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从而创作出来的,也因为符合了当时大众心里所要诉求的情感,而产生了空前反响。在学生进行表演时,也会因为进入角色,因此对此作品更加印象深刻、以及大大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了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深入的思考。老师在学生们表演后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会更加促使学生对此话剧的认识和相关文章的认识、思考,通过讨论能够带动课堂气氛,以及影响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达到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思考。

五、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对话剧表演的重视

长期以来, 话剧仅成为语文课的点缀。语文教学对课程、课时安排以及教材的限制使得话剧表演在课堂中运用大大受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所有的课时都放在了对课文的讲解上,这样一来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长此以往的教学会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到“真”语文,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主要注意的问题。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话剧课堂能够较好的成为我们达到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我们要大胆尝试,不要让传统的教学思路,禁锢了学生的语文天性。语文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读书看报、应试升学的学科,语文是所有其他学习科目的基础,更是培养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有通过让学生深刻感受文学品的魅力,语文课才能到达真正的目的。

参考资料:

第9篇:语文教学范文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诗意情怀

毅力是人们成长进步和获取成功的关键,但是仅凭毅力是不够的,在很多时候兴趣以及由于兴趣而不断追寻进而获取的满足感才是促使人们长久坚持的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人格的确立以及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不仅想要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渴望获取他人的认同,而且希望能够对人生进行探索。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用趣味故事导入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围绕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世界中的美,体会人生百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诗意情怀,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语文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取心灵上的满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借鉴《朗读者》节目的形式,为学生在课堂中留出2至3分钟的朗诵时间,让学生轮流进行自由朗诵,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朗诵该作品的原因或者该作品带来的触动,给予学生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在使用朗诵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肯定,促使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想、多写,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怀有诗意情怀。

二、采取对话式教学——确立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独白式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为领导者,占据主体地位不同,对话式教学的重点是平等,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发挥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促使人文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对话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要求学生与学生自己,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高中语文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情况,通过对话式教学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取文本中正面的、积极的能量,并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阿Q正传》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询问学生对于该篇文章的感受。而学生的回答通常都围绕着阿Q的搞笑和有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情节,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发现阿Q和其他人物对于革命态度的变化,并组成小组讨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促使学生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引导学生反思自身。

三、重视阅读与写作——形成创造思维

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帮助学生以阅读来滋养心灵,以写作来表达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思维,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阅读和写作的意识和习惯,通过阅读优质的文章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感受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的乐趣,为写作进行更深厚的积累,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用写作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示,促使学生将阅读和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阅读与写作感悟生活。比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周为周期开展文章分享会和作文欣赏课。在分享会和欣赏课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平时阅读到的优秀文章和优质作文分享给他人,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来深层次的体会文章和作文中的内在情感,从而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同时,帮助学生体会生活,塑造健全人格。以刘心武的《一起去看》这篇优秀的文章为例,教师可以将其在分享课中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加深双方之间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