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研修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培计划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0农村骨干教师义务教育远程教师培训”是我期盼已久的学术盛宴,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充电的机会。2010年11月1日,吉林省“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正式启动,我有幸成为小学语文“国培计划”其中的一员,我非常珍惜难得的“充电”机会,每天班后兴奋地坐在电脑前,观看专家精彩的讲座,与专家和全国的学员虽“远隔千里”,却“近在咫尺”地交流着,切磋着,在教育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受益匪浅。不断的完成课程学习,虚心和同行交流,及时提交作业和研修成果,认真书写研修日记,从中不断得到提升。并荣幸的成为一名优秀学员。
本次培训为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我们农村骨干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的理论指导。主要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教学的一些环节,选择了六个主题作为培训的内容,从写字、字词等基础的语文教学到高级的文综合的儿童作品解读与教学策略。专家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而精辟,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在理论提高了的同时,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有人说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他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与之交流,不断汲取知识养分,语文教师又如一把钥匙:开启向外拓展的知识大门,让他们尽情的去遨游外面的知识海洋。教师更应该做开路的先锋,不但有过硬的文化底蕴,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把这种人文精神用饱满的激情渗透给学生,做一个永不枯竭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我觉得这次培训是最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专家们的讲座中有不少经典课例,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诗意洒脱或智慧灵动或清新自然或朴实无华或巧夺天工或行云流水或浑然天成。课堂上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其实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魅力。点点滴滴的细节传达出他们对课程深刻醇正的解读、对学生博大人文的关怀。所以,从专家们的讲座里我读出了自己的“故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想着自己的课堂。他们的讲座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不是眼前意义上的“学来一点招数,解决我的教学问题”,而是以理论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今年暑假的8月2日到5日,我作为孙祖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名代表有幸参加了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观摩名师的教学光碟。时间虽短,但学习的内容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都是一名农村教师急待的“食粮”;这正如“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故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渊博的文化知识从何而来?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学习才可具备。暑期学习正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这么一个很好的平台。下面我就对暑期学习的内容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或体会,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一、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是顺应时展的根本要求,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积极改变自己已有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期保证不误人子弟。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最大成功在于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从这一要求来说,每个教师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发挥我们的最大的潜能,把自己的所学甚至是所有周围人的所学都授予我们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取长补短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认真学习、取长补短,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而努力工作。
二、准确、深刻的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行文件,它明确的提出了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具体应该达成的各项基本技能和思想培养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握好《课标》就等于找到了自己教学该努力的方向。干什么事都是一样,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课标》就好像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规和矩,我们只要坚决贯彻课标的精神,并为之做不懈地努力,我想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教学这个圆”画好!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如何在语文教学上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近几天学习的一点体会,我知道其中定有很多迷茫和不足之处;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我知道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智力有差异,我也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的。今后我一定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业务学习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这一目标而努力!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xx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分二个阶段进行,为此,我要要感谢校领导和全体小语组同仁们给我这个培训学习的机会!感谢xx教育学院教授与老师传授给了我很多宝贵知识与经验。
今天,我就把这次到在xx教育学院及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学校――福州市钱塘小学培训学习期间获得的一些收获与体会向大家作分享。时间有限,我把印像较深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为,之前我很难得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所以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学习活动,22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可这次培训活动却给我很大的收获和启发。
骨干老师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特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上课、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22天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22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22天。我真的真的受益匪浅。22天来,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也开阔了眼界;还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这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应该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
期间,我听了xx省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专家的讲座,到福州市钱塘小学参加教学观摩与教研等实践活动。名师、专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绎,曾经让我是多么心潮澎湃,心潮涌动,精妙绝伦之处简直让我忘记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动。因为他们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敬业、乐教,如何做一个是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期间,我听了本省其它各地有关骨干教师的评课,交流发言,他们让我感受到我的压力,因为他们说得都很棒,很有水平,。我一一听他们的发言,就他们非等闲之辈,我想:他们平时一定有经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我也体会到我们三明的教研普遍没有我省其它地方做得好。我还听说,xx省的教研活动上不如浙江,下不如广东。因此,xx省教育厅把xx省教育学院确定为基础教育培训基地,欲为xx省培养一大些名师、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师,xx教育学院的工作重点也就从学历教育转变为为xx省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也就是说将来我们中还会有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到xx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目前学院已开设的培训有,小学语文、数学、综合、心理健康、电脑、思品等学科。
培训期间,我的第一感觉是:城里老师的挺辛苦,但他们辛苦并快乐着!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xx教育学院二附小教师何捷,他经常到外地参加全国的教研活动,到外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然而,他每个星期还得身兼主科教学,他的百字作文教学在全国相当的影响,他教过的学生,一个个作文写得一流,他班上的学生发表的作品太多太多了,学生的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在他的班上读书。何捷老师长得挺帅,何捷老也挺辛苦,他是我的偶像,更是许许多多女教师崇拜的对象。连江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副校长)刘仁增,闽侯上街中心小学校长张依芳,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教师高玉他们不但是名师,有些是校长、副校长、但他们都没有离开教学一线,始终都能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无么奉献着,他们都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我实践的学校是福州市钱塘小学。钱塘小学的女教师可多,90%以上吧,因此,有几位哥们问我,你在钱小看到的美女教师不少吧?一定幸福死了,我肯定的说:是的!幸福无比呀!说的也是,我长了两只眼睛,还带着眼镜,不想看美女还真挺难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仅看到她们外在的美,更看到她们的内在美,敬业精神实在让人难忘:她们是多么敬业、乐教,多么上进,相当专业。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我很荣幸的成为xx回族自治区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几年来,多次参加培训。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始终不能忘却专家娓娓动听的讲座和精彩的课堂实录。在几年的培训学习中,我曾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小组专题研讨活动,充当好每一种角色,主动发言,真心探讨。通过培训,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感受名师风采聆听精彩讲座
在培训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尤其是xx老师和自治区教科所田继忠所长,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至今,他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是他们,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二、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为了改变我校当前的现状,我对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制定了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研究》这一课题,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改变了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轻松。使我明白,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18日,我参加了由黔西南州教育局主办、贵州省初中语文名师魏敏工作室、贵州省小学语文名师任保平工作室等承办的暑期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在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聚智厅召开。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充分发挥贵州省语文名师工作坊、工作室,贵州省乡村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各工作室以及名师、教师的交流互动,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州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水平。
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示范课,还是专家讲座,以及互动研讨……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大学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第一天在简短而隆重的开班仪式之后,李华伟老师上了两节示范课。第一节是小学的《声律启蒙(一东)》,第二节是中学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华伟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知平仄、知规则、找韵字、学吟诵,让吟诵为孩子们的美好童年伴奏。接着,李华伟老师作了题为《经典为侣吟养心性》的专题讲座。李老师结合典型事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在阅读中积淀、在教学中成长、在创作中提升的经历与感受以及对学生的成长的帮助。
第二、三天是王兴海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古人读书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古人读书之美。紧接着又听取了鲁子问等几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堂讲座的收获多多,感动多多。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的快乐!
我印象最深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上的《敕勒歌》,课上许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景,画面精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提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节国学课堂教学的示范课。而这次培训中王老师则采用教学目标学生自主选择,“能学多少学多少”“读好,能背诵”。学生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轻轻松松进入课堂。课上,教师面带微笑,态度亲切,语气温和,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带读、个别读、齐读、接读、变换角色读、师生同读、生生互读,以读为主线的教学形式。整节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呵护学生热情,教学容量大,教学效率高,是一节常态下的国学课堂教学的样板课。
“一本课本,一张嘴,就能上好国学课”王老师做到了。“不求甚解,”熟读成诵,这是国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原则。“素读”是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
通过听课及专家的讲评活动,心结以解开,明确了目标,把握好策略,更坚定了自己上好国学课的决心与自信心。
但对我来说,只是偏爱文学,喜欢朗诵,前来只想踏踏实实有所收获。观看完所有的节目不免心生疑惑:为什么有些学校把诵读经典变成了艺术表演?有所不解,但也不便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我的意识里,经典朗诵应以“诵”为主,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让人们仿佛徜徉于知识的黄金海岸。这是第一次经典诵读给我的印象。
朗诵、着装无可挑剔,比去年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很多。家长也来得不少。这样的阵势足以让听众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国魂。通过这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我边看边想:如果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一定变得丰富灵动,也一定会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文也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一、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为了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工作,我县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领导班子会,研究、制定、下发了《沾化县关于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全县及各校分别召开了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动员大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了一是加强教育法律和规范的学习。各中小学分别组织全体教师重新学习了《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让纪律规范深入人心。二是组织学习了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以及给北京大学孟二冬同志女儿的回信。胡总书记给孟菲的深情回信中对孟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是对全国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全体老师深受感动。“孟二冬教授一生不计名利,一心扑在教学一线,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使我县每一老师学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少数教师追名逐利、欺世盗名的浮躁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让自己追求宁静致远的人生意境顿生。三是注意师德修养细节,渐进树立“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观念,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个人修养细节入手规范教师的行为,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我们领略到了一种智慧,一种对自己的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融入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通过组织观看,教师们体察到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还组织教师们观看了《教师礼仪》专题片,引导广大教师规范言行。集中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老师们有更多学习的条件,部分中小学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和光碟,如《爱心与教育》、《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好心态好命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等。
二、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根据全省课程师资培训计划,2008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7月27日在我县拉开帷幕。同时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的教师(农村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共30名,也在山东省师范大学开始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学员论坛、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更新等模块。英语培训课程要适当开设英语口语课,培养英语教师的发音和听说能力。实施沾化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提高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县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8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县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共15个学科。这次培训全县共有407名专任教师参加。
08年新课程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的工作6月份开设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省级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第二期培训班报名我选拔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参加了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农村教师心里健康教育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和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县选派了中小学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并于12月份进行了二级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教师小学76人,中学38人。
为全面提高全县语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经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洽商,沾化县教育局聘请华东师大知名教授、专家对我县初中语文、数学两科教师进行暑期培训。8月11日—13日,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班分别在县实验中学、沾化一中老校区顺利举办。8月11日上午,平金明局长、杨金明委员及华东师大汪晓勤教授、李俊副教授出席数学班开班典礼,王立村副局长、杨福泉主任、郑桂华副教授、沈龙明副教授出席语文班开班典礼。培训班每天授课6小时。全县初中语文、数学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班,各初中语文班、数学班各派一名教育干部带队参加培训。
五位华东师大教育专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讲授各具风格,见解深刻,且紧扣教育实际,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崇高的学术风范,有力地诠释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中国教师精神。参训教师听专家报告,恪守时间,状态投入,如沐春风,一致表示不能再只靠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必须凭借教育科研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三、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师范类待就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几年来共招聘师范类毕业生385人到学校任教)研究制定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
四、教育创新人物。为激励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牢固树立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理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滨州市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滨教[2006]46号)精神,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了“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在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基础上,对乡镇、县属中小学推荐的26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认真评审,共选出6名县级教育创新人物参加市级以上教育创新人物评选。
五、中小学校长培训。2008年新年伊始,按照县制定的“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落实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对全县中小学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展开培训。对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尚未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以及虽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但时间以满5年的中小学校长(含高中校长)进行提高培训,年内培训中小学校长116人。培养造就了一批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的带头人和专家型校长。
六、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全县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县语委的领导下,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创建“普通话示范学校”、“校本示范学校”和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09年教师教育科工作计划
一、为适应新课程实验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工作创新和校长发展,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我县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年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
二、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其中小学四个学科,中学三个学科;安排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和高中校长、教务主任及政教主任素质教育专题培训。
三、配合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展示我县多年来推广普通话和素质教育的成果,组织“中小学生普通话大赛”。按照工作安排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普通话测试和部分教师的普通话换证工作。
四、由单位申报县初审选出部分中小学校参加全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普通话师范学校’和“校本示范学校”评选。
五、加强中小学名师和骨干队伍建设和新课程师资培训。
六、继续做好新任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规范和加强我县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
七、继续组织参加“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八、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研修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九、继续组织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一、努力开创学前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我校幼儿园。为缓解“入园难”问题,我校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中心小学布置各村小开办学前班,做到村村幼儿可入园。为创办一流幼儿园,学校班子与章舍社区领导协调好,在章舍新村预留了5亩土地,准备在三年之内建好中心幼儿园,设计办园规模15个班,可容纳幼儿400人左右。根据经济形式发展需求,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保证学区幼儿享受高质量幼儿教育。加强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二、建立机制,均衡发展
推进河东各村小校舍安全工程,2008年已全部实现学校楼房化,无危房,建立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建设、条件装备等保障机制。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不少于两次,与留守儿童家长电话联系不少于三次。加强非文字科目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坚持全面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制止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依据评价学校和教师。我校实行不定期查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不得搞小学奥赛培训提高教学难度,常规检查中严格控制作业量、考试频次和难度。对于薄弱学校,河东中心小学制定方案,每年职称聘任中,聘到的高级教师要到薄弱学校任教两年。中心小学各学科教学骨干、能手每学期要到薄弱学校上两堂示范课,与薄弱学校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并与薄弱学校教师接对子。
合理确定各村小办学条件、教师编制、办学规模,建立责权一致、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保障下,学校行使办学自。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 坚持德育为先
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我校每学年组织教师在暑假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并要求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布置教师写出个人学结或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杜绝教师推销教辅用书,杜绝有偿家教等现象,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接待来电,一经核实必将严惩。
2.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三年来,我校组织了32名教师参加“国家班主任远程教育”培训,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自2010年下学期徐文根任河东中心小学校长起,学校制订了科学的教师培训、外出学习制度,启动了名师培育工程。2010-2011学年,经过市、区教研室安排,我校派出教师36人次到婺源、宜春、南昌观摩教学名师上课,聆听教育专家讲座。同时要求外派教师每人学习回来要上一场汇报课,组织各村小学派教师听汇报课,课后开展教研探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名师培育工程在组织青年教师上比武课,说课比赛基础上,每门学科选出四名优秀教师,作为名师培育对象,由抚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候选人徐文根校长引领,开展教育科研探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我校名师成长。
3.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保障激励机制
完善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实行教师信息网络管理,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采取边远教师补助制,优秀老师送教帮扶制,近几年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行统一公开招聘考试中,为我校选送优秀青年教师5名。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并落实老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
4.加强教育投入和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监管,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2014年是渝北区实施教师教育“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校长班、中层干部班、骨干教师班,上海、北京、重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培训、影子培训,“国培”“市培”“区培”“校培”整体联动,形成了教师教育的合力,揭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篇章。渝北教师教育“456”行动模式已经逐渐彰显魅力。
一、基于“四个关键词”的教师培训实效性探索
提及“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广大教师基于“繁忙、辛苦、没时间、职业倦怠”等各项理由,各级各类的“培训”已经成了教师心中的“额外负担”。费时费力费钱的“被成长”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被提升”状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培训只有走入了教师心里,培训的价值才能凸显。有效的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什么样的教师培训才能真正给教师带来收获呢?关于这一话题,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四个“关键词”:即 “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 “如何培训”“效果如何”。
(一)多维理解“为什么培训”: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部门要从追问“为什么培训”入手,明确培训需求,把握培训目的和意图,结合区域内教师教育现状,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目标。我们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思考。一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需求分析。任何一个教师培训都要关注项目的“社会价值”,体现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 中发挥什么作用,也就是教师培训项目设计要关注最新的课程改革进程。其次是中观层面的组织需求分析。在中观层面上,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区域内学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培训着眼于“要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是微观层面的学员需求分析。也就是“培训谁”,就需要对“谁”背后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对学员个体培训需求开展深度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使培训主题更加明确。
2014年,我们为全区教师专业成长需求进行“把脉”,区教委成立11个调研小组,先后深入全区108所学校(单位),召集教师代表、管理人员代表、后勤服务人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五个方面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发放问卷,就我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培训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渝北区教师专业成长“五大工程”。
(二)深度分析 “培训什么”:聚焦培训目标和内容
“培训什么”旨在回答“用什么内容培训,要达到什么目标”。培训课程和培训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果说培训需求是培训的现实起点,培训目标是培训的预期终点,那么,培训课程就是起点和终点的连接线路。“基于需求---设计课程---开发资源”是渝北区区级培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在课程的准备、实施以及完成的全过程中,我们采用严格的项目、课程申报审议制度。2014年,我们着眼于“深化课改、德育为先、能力为本”的目标,着力于“研训融合、有效练兵、城乡互动、提尖培优、全员发展”的策略,采取“分层、分类、分岗、分科”的形式,开展了5个大项30个小项的教师培训,共培训干部和教师6668人次。2015年我区的培训项目先由进修校培训部向组织部申报,然后由各项目承担单位写出详尽的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课程设置注重多维目标,兼顾知识、技能和情意三大领域。有以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更新学员理念的“知识课程”;有以参与式分组研讨、学校实践性考察、培训简报、培训心得(作业)等注重实践的“活动课程”;也有以开班和结业仪式、班级活动文化等影响学员的“情意课程”。每个项目由“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学校实践与培训作业”四个基本单元构成,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研修兴趣。
(三)积极探究“如何培训”:着力“走进教育现场”的实践性操作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当前一致公认的方向是“研修合一”――既注重对课堂操作的研究、设计、打磨、操作,更讲究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积淀、增值、涵养、提升。当前的培训我们主要采用菜单式、联动式、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通过开放式开班和结业仪式、专家讲座、小组讨论、案例(课例)研究、学校现场观察(近距离感受学校文化、听课、听学校介绍)、组织辩论会、问题解决式活动、虚拟研修论坛、基地学校影子研修等多种途径让学员“走进教育现场”,不仅增加了学员的研修路径,而且拓宽了学员的研修视野。
在“走进教育现场”的具体教师研修实践中,我们让参训者与名师、名校长以及专家的对话、交流、探究、提炼、引领等,提炼研修主题。如我们在“走进北京小学”的校长研修班中,通过与参训学员、培训者以及研修基地学校协商、沟通、调研,确立了这样的研修主题:从名校崛起看校长的作为与使命、现代校长领导力提升的新动向、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等。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名校”、“基地学校影子研修”等让研修者领略名校文化,学习成功经验,创新办学思路;关注名师、名校长成长历程,解剖名师、名校长成功因素,促进教育家办学;探索名校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基本方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学校合作发展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对话教育理论专家,发掘名校、名师、名校长成长与成功的教育规律和理论基础,共同探讨,互动交流,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理论素养。
我区选择了上海“竹园小学、龚路小学”两所学校为培训基地学校,外派校长、教师参加影子培训,还在区内确定了“渝北中学、实验小学、空港新城小学、长安锦绣实验小学、渝北幼儿园”等5所学校为影子培训基地学校,不仅承担区内城乡校长、教师的影子培训任务,还承担了西南大学的影子培训项目。2014年5月,四川广安市21名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在渝北区基地学校参加“影子培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对话,开阔视野。我区空港新城小学校长参加上海竹园小学影子培训后,把所有的校级领导都带去学习、实践,并以田荣俊校长团队为主持,以空港新城小学为主场,举办了全区的班主任培训班。还通过培训与北京小学吉春亚老师结缘,邀请吉老师到校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授课及指导教师课堂实践,不仅引领本校教师发展,还通过与名校、名师的互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密切关注“培训效果如何”:全程监测和控制培训质量
“培训效果如何”,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关注学员在培训现场的学习反应,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其次,关注学员经过培训后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及其掌握程度。再次,关注学员学习成果在工作中的运用。我们相信,在实现了“研”和“修”的“双翼并举”“双剑合璧”后,学员们必能积聚起“无招胜有招”的底气和功力。
二、基于“五大工程”的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2014年度区教师进修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经费共计395万元,农村中小学按生均公用经费的5%共计853.81万元用于教师培训。我们认为,仅仅有经费保障还不够,关键是要启动教师自身的动力系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度。于是,我们将培训重心下移到基层学校和参训教师,狠抓“五个工程”,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五大工程”即以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为主的“龙头工程”、以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为主的“提尖工程”、以全员培训为指向的“主体工程”、以优秀教师主题研训为主的“特色工程”、以国培市培为主的“示范工程”。从设计上看,“五大工程”既有“点”的提升,又要有“面”的拓展;既面向全体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又重视高端人才的精心培养;形成了“点面结合,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的中小学教师发展新格局。
(一)以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为主的“龙头工程”
我区在北京市、上海市等发达地区的优质名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干部、教师培训基地8个。为提升进修校教研员队伍素质,我们加大了对教研员选培和送培的力度。2014年先后选送了15位中小学教研员赴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培训提高。选送了4名小学校长赴上海参加了“影子培训”,选送了50名中小学中层干部赴北师大参加管理能力提高培训,选送了50名中小学校长赴华东师大参与高级研修培训,组织了40名小学校级干部参加了由第二师范学院承办的任职资格及能力提升培训,组织了67名小学德育干部参加由长江师院承办的德育干部培训,组织了97名幼儿园园长参加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承办的能力提高培训,在暑假完成了311名中小学校长(书记)管理能力提高培训任务,组织了120名校级干部开展了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参与组织了校园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培训284人。
(二)以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为主的“提尖工程”
2014年完成了528名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培训结业工作,评选区级骨干教师300名;开展了第二届名师工作室79名骨干教师研修工作;选送了14名干部、教师到区级影子学校参与培训学习;开展了“未来教育家”、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培养对象的推选工作。
(三)以全员培训为指向的“主体工程”
截止2014年底,除高中语文、数学、化学学科外,其它各层次各学科均已完成全员培训任务。2014年完成80学时教师全员培训的有三个学科,高初中英语、初中政治和化学,共计培训教师425人。完成313名新聘教师上岗培训。完成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培训,81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2014年下期,我区精心制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落实培训时间,分解培训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巧安排。第一期培训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启动,全区1359人参加该项培训。
(四)以优秀教师主题研训为主的“特色工程”
本年度,委托市外高校、全国继教网及培训基地培训的项目有7项:选送了小学语文、数学优秀教师各50名赴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参加培训,选送了375名音、体、美、科学学科教师参加由市内高校承办的紧缺学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组织104名民办园教师参加了保教能力提高培训(由二师承办)。区内培训有两项:组织了1748名学科教师参加了2014年暑期主题教研培训,组织了101名中小学班主任开展能力提升培训。
(五)以国培市培为主的“示范工程”
2014年国培、市培人数多,任务重,难度大,对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影响。在选送工作中,我们耐心地做好基层学校领导的工作,提高他们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尽力克服困难,解决工学矛盾,努力完成送培任务。全年共计选送国培教师149名,国培示范性培训教师118名,市培教师221名,共有141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分别参加“国培计划”、“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英特尔、微软、乐高和中国移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培训。
三、基于“六个名师工作室”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
(一)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
渝北区教委下发了《重庆市渝北区“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了20名未来教育家、30名学科带头人、70名教学名师培训对象的选拔工作,力争打造一批能够引领全区教育发展与改革,并能在全市产生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教师。
(二)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打造“卓越教师”
我区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构建卓越教师专业成长“四结构”模式:一是普教学科共同体、职教综合共同体、区域科研共同体构成的组织形态结构;二是课例共同体、课题共同体、课程共同构成的研修内容结构;三是目标导向机制、制度促进机制、资源保障机制构成的运行机制结构;四是个体研修的自喻文化、同伴合作的互喻文化、专家引领的前喻文化构成的研修文化结构。同时,一些城区学校也建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引领各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点线面”式的发展路线,带动渝北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两届名师工作室成果丰硕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开展教师培训是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很多时候却不如人意。不少中小学教师反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培训,如带班、课堂教学示范,看起来容易模仿,但是真正运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时,却总感觉“形似而神不似”。而纯粹的理论培训,往往又过于高深,云里雾里地让教师们听完后只余“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感觉。
教师培训实践中的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培训理念――技术主义和反思主义的冲突。前者以科学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师发展就是教师对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应用,乃至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教师培训时主要侧重于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培训。后者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师实践的对象是人,教师发展就是其对人性、对社会、对教育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故而教师培训多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深化和拓展。技术派鄙薄理论,反思派轻视技术,两派各执一端,都有失偏颇。因此,从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惟有将技术与思想融合起来的培训,才是有效、高效的。
那么,如何有效整合技术与思想,使培训既超越经验主义,操作主义的局限,又避免“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的困境,这是我们校本培训面临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受《小学语文教师》“辩课进校园”的启发,在培训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该模式分为“主题讲座――课例实践――辩课互动――点评提升――研修反思”五个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在培训中要将技术与思想整合起来,真正实现培训的优质化、高效化;培训初衷是搭建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融合、互通的平台,既让教师感受思想的冲击力,形成自身的教育信念,又能学会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技能和策略,实现学用结合,从而克服传统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模式的基本思路大致可以表述为:思想引领――实践研修――形成教师个人教育信念和行为。
二、“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卷入式培训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与策略
根据技术与思想融合的培训理念,在具体设计培训模式时,我们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在形式上,增加了专家与教师、授课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环节,着力让全体参训教师都动起来,真正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换和内化。在内容上,我们既考虑到要有理论冲击力,又考虑到要有实践的观照,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研究反思。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主题讲座――每次培训由学科专家或骨干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际,针对目前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理论引领。其目的是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寻找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行动。在专家的讲座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
课例实践――由一名教师,根据主题讲座的理念与观点进行课堂教学探索,为受训者提供一套思想和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课程团队的力量,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打造名师提供一个舞台,探索一条培养教师的新路子。基本思路是利用青年教师所在学科组的力量、利用课程培训团队的力量,围绕培训专题的理念,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既体现个人风格,又体现学校教研水平与课程团队的实力,更体现培训专题的理念,实现四者融合,为参训者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
辩课互动――“辩课互动”的核心是个“辩”,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课例为“靶子”的辩论式评课,这是“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一个亮点。其目的在于用辩课的形式,努力创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给参训教师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时空与平台,激发参训教师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与会教师对专家讲座的理念、观点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辩课过程中,正反双方围绕主题讲座,结合具体课例,就是否体现主题讲座精神,各抒己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它给受训教师发出的信息是:我们不仅仅在倾听,我们还要思考;我们不仅仅在思考,我们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里,组织者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建立QQ(微信)互动群,让所有的与会老师都参与进来,都动起来。活动中与会老师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动一动头脑与手指,就可在群中围绕研修模式、主题讲座、辩课观点、课例实践,发表自己的观点……可点赞,可批评……或支持正方,或力挺反方,或提出质疑,或给出建议……在此期间,线上线下,有线无线,短信微信,文字语音,均可频繁互动,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有的是积极的思考,智慧的火花。互动从活动开始起步到活动结束停止,真正体现了全员“卷入”、全程“卷入”的“卷入式”校本研修理念。可谓场上有风采,场下有精彩。需要注意的是:辩课互动应坚持“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原则,正反双方在阐明本方立场、反驳对方观点的同时,能忘其所属,追求真理,从不同角度张扬优点,指出缺点,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发现问题,提出体现讲座主题的有效解决策略,寻找、探讨教学的真谛,使辩课从“对立”走向“趋同”,真正达到“以辩促研”的目的。而不能为了辩个输赢,争个对错,拿真理当谬论;更不能把“辩课”当“贬课”,历数课堂教学的不是,且夸大其辞,一棍子打死。因为辩课的价值,不在于输赢,而在于用辩论这一束阳光,照亮思维的盲区,照亮我们思维的死角,让思想更加敞亮。
辩课发言时,应注意可控性。一是内容可控,必须紧扣主题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二是时间可控,限定每人次的发言时间,让更多的人表达观点;三是结论可控,正反双方最后陈词时,观点应该基本“趋同”,使老师们越辩越清,越听越明。
点评提升――由于我们在辩前有意安排了正方反方,容易像大学生辩论赛那样,各自顽强地坚持己方观点,容易形成哪一方辩手水平高,哪一方就占上风,而不是谁的观点正确谁占上风。容易使受训教师不听倒明白,越听越糊涂,云山雾罩,不知方向在哪里,亦易导致教师对正确的理念、教学策略产生怀疑。此时,由一位既有理论权威,又有实践经验,能让老师们信之服之的名师(如没有这样的名师,可在“辩课互动”后安排一个中场休息,几位能者议一议,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然后再由一位代表发言)及时地根据讲座理念、听课与辩课感受,现场对课堂教学行为与辩课情况进行归纳、评价、提升,进行适时的专业引领,拨“乱”反正,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则能使受训教师更进一步地领会专家讲座精髓,更有效地吸取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可借鉴的好经验、好方法,更有利于把培训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进行更有意义的反思与建构。如此,受训老师则方向明,目标清,培训效益更大;如此,辩者将把辩论当做一种享受,当做历练自己思想的武器,且辩且思,且辩且行!
研修反思――“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主要考核方式,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学习思考,到会老师结合现场学习,撰写研修心得,归纳理论上的收获,可以借鉴的教法,点评、辩课中受到的启发,并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指活动后的微格式教学,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提高自己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卷入式培训模式的基本特点
主题鲜明――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实际需求,选择有价值的培训专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每次活动,组织者要以课程改革或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切入口,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教育创新能力为目的,以“以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为原则,精心策划,着力于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它还需要参与辩课的教师,在主题和辩题确定后,提前一定时间(一般为二周)阅读理论与课例资料,列好辩论要点,做好准备。还要每位辩手带着主题听课,从课例中寻找实践例证,以便辩课时能根据教学现场情况,适时、适度展示。
互动性强――互动环节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谈话的现实感,更主要的是让每一个到会者再起思维的涟漪,引发更深的思考,提升到会教师参与积极性的作用。正如李振村先生所说:“一片没有波纹和浪花的水,百分百是死水――真正的河流和海洋里一定有荡漾的涟漪和喧腾的浪花,这是生命活力之所在!”互动时,台上台下,正方反方,教者听者,有线无线,短信微信,辩者观者动手摇一摇,扫一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情感与理性、常识与偏见、技巧与常态、理念与课例之间,实现智慧碰撞、思维砥砺、观念融合,既加深了对专题、对课例的理解与认识,又发挥了其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潜能,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洞察与分析能力。
学用结合――注重教师操作水平的评价,以写研修反思和微格式教学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力图把培训学习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为了使“学用结合”更有实效,我们在学校建立了研修反思机制,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交流为桥梁、校内总结提升为导向的研修反思机制。要求教师撰写的研修反思要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思考、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启示和感悟,找出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佳的应对策略。通过反思,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形活效显――传统的教师培训,不管是一课多磨,还是异课同构;不论是校本教研,还是教研员调研;其形式不外乎讲座、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这些基本环节。而“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一推出,就以其新颖的形式,赢得了教师们的喜爱。它从过去单一的讲座、授课,单向的评课、总结转而为多层次的递进、互动,尤其是其中的“辩课”环节,一改过去“一言堂”的评课现状:为了顾及到上课教师的面子,不管课上到何等程度,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满脸喜气,搜肠刮肚找好话,连最后的不足也要谦虚地以建议形式提出,话是客套的,评论是总结性的。而今的“辩课”是双方的,是互动的,是针对一堂课的分析、厘清、改进,是过程性的。辩课时,听课的,执教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听课者和执教者之间、听课者与听课者之间就像大学生辩论赛那样你驳我辩,展开思想交锋,寻找有效策略。
操作简便――“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环节清楚,操作简便。不论是学校的校本研修,还是街道、县级教师培训;不论是基层学校的骨干研修,还是高等院校的师资培训,都很适用。主题可大可小,切口可宽可窄,时间可长可短。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本身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而不断学习是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聆听了领导老师的讲座,观摩了名师课堂,使我受益匪浅。
冉冉夏日,多数老师享受着假日,悠然自得的玩乐。可这四位领导教师却在为我们而准备着,为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而努力着。他们对待学习的“韧劲”、敢于实践的“闯劲”、积累时的“恒劲”,都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回首学习内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有以下几点领悟: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这场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我首先认识到自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明确新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框架,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对新课标有更深的理解。我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深入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水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开拓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空间,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将探究活动落在实处。因此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我会精心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具有典型性的活动,由于在《科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或所有可探究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也并非所有由学生参加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它需要教师灵活使用科学教材,精心选择、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科学教育。比如学生通过养蚕这一亲历活动,学生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从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能,也体会到养蚕的艰辛,生命的宝贵。课标中提倡小学生科学学习“以探究为主”,不仅因为探究式学习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所以,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我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器材,或者发动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器材,利用这些器材让学生自己去猜测―讨论-操作-验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真理。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科学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解放孩子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亲近科学,发现科学,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我很荣幸的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几年来,多次参加培训。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始终不能忘却专家娓娓动听的讲座和精彩的课堂实录。在几年的培训学习中,我曾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小组专题研讨活动,充当好每一种角色,主动发言,真心探讨。通过培训,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感受名师风采聆听精彩讲座
在培训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尤其是马兰老师和自治区教科所田继忠所长,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至今,他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是他们,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二、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为了改变我校当前的现状,我对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制定了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研究》这一课题,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改变了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轻松。使我明白,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xx老师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xx老师的《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的教育思考》,xx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的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
短短2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xx老师带来的艺术教育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两位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让我感受了新课改精指导下角色的转变;xx老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但当上班后,似乎觉得学习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纲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正象名师xx老师所说“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觉得就是《纲要》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像以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后者。在老师的引导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
3、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孩子有无数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学习,老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孩子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对于孩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xx主任在课上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我们老师应不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解惑,示范,启迪,教育。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的学习也是从以要我学,到现在我要学,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我把要学的词编入故事,孩子们听了好听的故事,很开心,还边表演,边学习了里面的词,这样情境表演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一学生词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这都原于教师角色的改变,很好的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孩子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孩子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而且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创造一个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儿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新课改让老师改变了意识,变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同时,因材施教的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适当的引导支持,共同达到目的。
今天是十月十二日,不远千里从黑龙江来到魅力长春,感觉还好。走进国培,接待我的是我省的带队老师杜松楠老师和吉林教育学院的娇老师也是我们龙江班的班主任。娇老师给我发了培训的教材和培训学员证。我把随身带的衣物送到房间,四个人一个房间,环境还不错。遗憾的是十一日的开班式没有参加上,还好老师说有简报的,上网也可以查到。杜老师把我带到了培训教室。上午有幸听了吉林省教育学院继教办主任宋海英的专题讲座《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行动研究》。宋主任的讲座,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有效,其可操作性强,听后感受颇多。宋主任从什么是行动研究、教师为什么要研究、行动研究的一般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讲解。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实用性很强,要从实际出发,边学习,边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做个研究型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可以采用这种行动研究模式,应用于工作实践,要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逐渐成熟起来。
今天是十月十三日,我有幸听了吉林省学科带头人张露慧老师的案例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与策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课之前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只公鸡坚定的要学飞翔,到处拜师学飞,走了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一只鹰跟鹰学习飞翔,公鸡每天坚持锻炼,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它也和鹰一样飞上了蔚蓝的天空,它觉得学会了飞翔,就拜别了鹰师傅,雄赳赳,气昂昂的,一步一步的走下了山······这个故事给我一个启示就是要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否则的话就枉费了时间坐在教室听课了。张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座:口语交际的概念、明确口语交际课程新目标、明确口语交际目标体现的理念、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特征、口语交际的教学的基本原则、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使我领悟到了自己在上口语交际课时的不足,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张老师通过“愚人节”、“蒂姆访国”等鲜活的事例,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境,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进行着调控,让学生有话可说,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在今后的口语教学中,我要把张老师所讲授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让学生做一个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人。
十月十四日,今天亲身领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的案例教学《字理识字教学》和专题报告:语文教学根的守望——谈谈字理教学。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字理识字课,从字理教学的内涵、识字教学的根本出路、字理识字的基本要则、字理析词找本义、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在字理析解字词的基础上来品词、品句、品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黄老师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给我们学员全新的字理识字教学理念,以前我上的识字课以为让学生记住生字,掌握字的结构、会认、会写就完成了汉字的教学,正如黄老师所说的这样是“误人子弟呀!”今天我听了黄老师的课后使我的教学思想有了脱胎换骨之感。黄老师不辞辛苦的给我们讲课,在课堂上他汗流夹背,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将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把语文的根留住!用这种字理识字法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
十月十五日,每一天的学习内容都有不同,每天的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可见吉林省教委的教师们的良苦用心。今天有幸听了我省的特级教师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长孟春焕老师《触摸春天》的课堂展示,她是唯一的我省来的培训教师,所以感动十分亲切,孟老师从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品词析句扎实训练语感、体会言外之意训练语感、再现情境,形成语感等方面进行了讲座。我知道了语感就是指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反映出来的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应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当中的不同含义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如果每一了课都能够恰当地用语感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第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十月十六日, 这是培训的第六天,也是这六天中最冷的一天,可我的心是温暖的,吉林教委为我们考虑的很周到,给我们每个学员都发了坐垫。尤其是安排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给我们都是全新的,这是和以前的培训有所不同的。今天与王蕴枫教研员共同参与了《天上的街市》的课例研究的培训,从中我有了新的收获,以前听课就是“一笔、一本”,课堂记录全课,课后评价却不了了之。听了王教研员的讲解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利用课堂观察表进行课例研究,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学生考得有效,这次培训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要多读书,多研究,学会合作,做一名专业化的语文教师。
十月十七日班级开了国培论坛会,多数教师在论坛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十月十八日,今天的我特别高兴,我能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作课,亲身领略于老师的教学风采,于老师气质儒雅,学者风度,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态度和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往都是从网络或是资料上看于老师的课,今天能和于老师近一步接触,感觉于老师真是平易近人,一堂平常的习作课可以看出于老师和学生相处时,多的是一些朋友式的倾听,对待学生很有亲和力,多一些民主式的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可信、可敬、可亲,使师生之间并不陌生,习作中要“放长线,钓大鱼”重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感受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充实的生活,深刻的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朝着目标而努力!
十月十九日,今天没有研修,吉林省教委考虑到我们黑龙江的老师们是第一次来长春,所以放假一天,我们龙江班的学员们很早就乘着轻轨来到长影世纪城,长影世纪城是我国首家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堪称东方好莱坞,是借鉴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游乐园的精华建造而成,团购票是一百二十元一张,这可是自费的呦!感谢我们的班长张楠给我们排队买票,我们在入园处留影。我参观了“银河宫”,里面有电影声音的录制,观众可以亲身尝试给演员配音。 “巨幕影院”长18米,宽25米,超大屏幕3D电影比较清晰的视觉享受,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火山爆发”35分钟的讲解,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非常实验”还是抱怨时间短,但是这是所有节目里最值得体验的,三维立体电影,让人胆战心惊,怕怕怕呀!心脏不好的人建议你还是别看这场。“斗转星移”故弄玄虚地讲什么诸葛孔明,人多,在里面那个挤啊。转隧道是个小亮点,有特技表演,勇敢的报名者能够在荧幕上看到自己飞上天空,留下精彩的瞬间。“玛雅餐厅”看出来中国人多了,也看出素质来了,服务员其实很辛苦了。但是价格很贵呀,普通套餐就100元。“水幕迷城”前3分之二的铺垫很没劲,后三分之一的水幕电影很有特色,水的光学原理吧,我站在第一排位置也不是很好,所以水溅落到身上了。“精灵王国”当看个新鲜吧,看了巨幕影院再看这个就觉得没劲了!“古堡惊魂”失望远远大于期望,根本没被吓到不说,走完全程不到1分钟。还不如哈尔滨文化公园的吓人呢。“英雄秀场”和“急速飞车”没看不做评价。总之一天下来也是很累的。
十月二十日 今天是培训的第十天,身体是有些疲惫,但王蕴枫教研员接下来的主题辩课的形式与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因为这是在以往的各种培训中我是没有接受过的。王佳双老师讲的《天上的街市》这节课在朗读上教师采用了范读、齐读、领读、引读、角色读、默读不同方式的朗读,使课堂教学的朗读的形式不单一,这种方式很好,在引读中需要注意引语,这一点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王蕴枫老师针对王佳双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提问,怎么辩、谈看法、提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学员们展开辩论。
下午听了东北师大附小校长特级教师王廷波的专题讲座《小学阅读教学的深度反思》从阅读教学你教学生学什么?为什么教?教什么程度?什么方法合适等方面进行了讲座,听后耳目一新。平时的教学中只顾着字、词、句、的训练了,朗读没重视起来,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充分阅读,教师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把语文课上好。
十月二十一日,今天上午听了“国培班”的四名学员在二阶梯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汇报。四名学员四种风格,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吉林班的杜鹃老师和龙江班李春雪老师的课堂展示。
杜老师她是一位年轻的教师,课堂上她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读、画、圈、写、用抓重点语句,重点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时,她让学生设计填词练习环节,学生参与意识强,真正的做到了词语积累。李春雪老师是来自我省哈市松北区的一位青年教师,她执教的《开国大典》一课,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极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独具匠心,使学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使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下午听了吉林省特级教师邹春红“学综合学习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认识不到位、资源部丰富、指导不得法等等。只有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避免该问题的存在。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自已身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四位课堂展示的教师相比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吧!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听课学习,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地琢磨和专研,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是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良时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能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次的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友得到了一次发展,让我对教育教学又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以前的教学,我们几乎都是强行灌输。课堂上往往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及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我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我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国培计划”十五天的培训,感受很深,收获很多。这次负责培训的都是吉林省教委请来的一些国家级特级教师,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行动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与优化”、“作文教学指导策略”、“小学阅读教学的深度反思” 、“监守与展望——关于语文《课标》修改的几个问题”、“小学语文提问的设计与生成”案例教学有全国特级教师黄亢美三年级字理识字课还做了专题报告"语文教学根的守望——谈谈字理教学”吉林省学科带头人张露惠老师“口语交际教学要求与策略”五年级古诗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省特级教师孟春焕关注五年级《触摸春天》专题报告: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六年级作文教学《关注小事、关注细节》及专题报告:作文教学要注意三个积累;吉林省特级教师邹春红三年级综合学习活动课《我们都来研究“姓”》及专题报告:小学综合学习教学的几点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前没有培训过的参与式培训《天上街市》课例研究及主题辩课。吉林省教委还组织了我们学员的经验分享、学员课堂教学汇报和教学研讨与点评的互动交流、培训成果汇报等等。
专家们那些具有前沿性、时效性、拓展性的讲座深深地吸引了我,课堂上他们深入浅出,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让我感佩,课堂上他们旁征博引,大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也丰富了我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这次培训如一股清泉,让我补充了许多新鲜的内容,我会把这次培训学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古人云:“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几天培训的点滴体会。体会不够具体,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把在培训期间的日反思日志写给大家,里面有一些专家的亲身事例和感人故事,我得好好回忆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专家们都讲什么了,学习虽然短暂,但给我留下的思索是无限的。
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教研活动 弊病 有效探索
常态的教研活动应是教师围绕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科教学工作展开的一种学习与交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它能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对教研活动还是抱有很多期待。但它不同于运动式的教研活动,也有别于任务式的教研活动。而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常态中,教研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它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只是成了一项既定的研修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
如何克服教研活动的弊端,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调查,寻――常态教研活动的“弊病”
笔者在工作过的三所学校里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搜集并整理了两百多份调查表,发现常态的教研活动还是存在很多弊病。
(一)重展示,轻研究,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问题意识
其实,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态度的问题。
比如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一次课堂展示活动,一位年轻的教师主动承担课堂教学的任务,认真备课、试教,最后面向全体成员展示她的劳动成果。结果其他老师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是模糊地评论一番,找出的也并非是其本质的问题,也没有给予合理的意见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只是隔靴抓痒而已。所谓的那些问题多数也是假问题、伪问题。这样的教研活动,就是重展示,轻研究,使得活动不能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重预设,轻生成,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对生成问题的应变能力
笔者曾去兄弟县市的一所小学参加了主题为“基于预习的单篇阅读教学的内容重构与确定”的教研活动,在讨论教学内容的重构时,某区的一位男教师颇有自己的见解,他提出教学内容重构是否合理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需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师是否能够驾驭?应该说这是当场生成的极具价值的可供探讨的问题,主持人马上追问全体学员:怎么样的内容才是学生能够驾驭、学生能够接受的呢?会场马上沉默了,研讨也就此终结。可见教师缺乏对临时生成的教学问题的处理能力,而这往往会大大降低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重接受,轻参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主人翁意识
教师已经习惯于被培训,在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往往采用专家讲、教师记录的接受模式。记得以前我们学校邀请某校的一位特级教师来校讲座,他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尝试互动,时不时抛出几个可以研讨的问题邀请教师参与。在下面坐着的教师并没有表现出参与的热情,只是几位比较捧场的教师活跃在现场。不难看出这样的互动与传统的讲授模式还是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四)重模仿,轻创新,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打磨精神
近几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和流派精彩纷呈,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各派名师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展示中频频出现,深受很多一线教师的膜拜,于是语文课堂出现了“高仿版”。尤其是很多年轻教师激情有余,思考不足,简单采用“拿来主义”,不分析学生的学情,不考虑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风格,全盘端出。效果可想而知,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很难接地气,缺少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的课堂也是很难有效的。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是“输血”型培训,而我期待的教研活动应该是能形成“造血”机制的活动。教研活动应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合理结构的知识资源,并促使每一位教师通过活动扩大自己的能力空间,能寻找到自己的增长点。这正是当前教研活动有效性改进的关键所在。
二、探索,找――有效教研活动之“良方”
针对教研活动的上述弊端,我们尝试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常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探索,以期突破瓶颈,让校本教研真正落地生根。
(一)问题意识的养成: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解决在教学活动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如果活动的组织者不从教师的教学困惑出发,或者是参与者没有要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激情,那么教研活动就好比是一场没有主角的假戏,要假戏真做还真的很难。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研究主题是否针对教师的教学困惑;二是采用的形式是否能迎合教师的群体需求。
【案例1】
开学的第八周,语文教研大组向学校业务部门提交了一份新教师课堂教学打磨的活动方案。经过业务部门审核,该方案审批通过。具体方案如下:
新教师课堂教学打磨活动方案(节选)
一、申报项目名称:新教师一课多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二、申报项目教研组:高段语文教研组。
三、项目负责人:××老师。
四、现状分析: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缺乏设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在课堂管理、应变和应对各项压力、处理特殊学生的问题、评价学生等方面缺乏实践经验,急需锻炼提高的实践机会。
五、活动目标:通过一课多磨活动,使新教师基本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备课常规,磨炼课堂调控能力,掌握评价学生的基本方法,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六、主要对策措施:师傅全程参与指导,从前期文本的处理、课堂的架构、课后的反思到教学流程的再设计再改进。同一个文本,前后磨课三次。
七、活动步骤。
一磨:徒弟独立备课,师傅提出修改意见,徒弟进行二次备课,执教第一堂课。
二磨:第一堂n执教结束,师傅针对课堂行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徒弟进行三次备课,执教第二堂课。
三磨:师徒再次合作,完善教学设计,执教第三堂课,邀请本组成员全员参与听课。
任何一次教研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能比较客观准确地描述出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活动目标、对策措施,是教研活动策划的重点。
活动的目标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要出现含含糊糊的情况。切记不要出现主题过大、找不到抓手的教研活动,不然,教师在活动中研讨话题难以集中,会出现泛泛而谈而不知所云的状况。比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等等,作为几天的研讨会议的主题都嫌大,更不要说是作为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了,大得让教师摸不着头脑。
(二)应变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问题聚焦
如在组织教师进行以“‘问题式教学’在基于预习的单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教研活动中,需要逐步引导教师关注“课前质疑、课中解疑和课后导疑”。
【案例2】
第一次教研活动,笔者将自己上课的视频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播放给教师们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反馈预习情况,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经过归纳提炼出了以下问题:1.我家跑进来的是哪一种动物?2.还有别的动物跑进家里来吗?3.松鼠为什么会跑进家里来?4.松鼠跑进家来做了哪些事情?5.家里人是否喜欢这只松鼠?6.家里人为这位不速之客做了哪些事情?7.最后这只松鼠怎么了?8.如果松鼠跑进你的家里,你会做些什么呢?
……
视频戛然而止,借着学生自主提炼出的问题,笔者顺势问教师:学生自主提炼预习时留下的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经过讨论,形成了多元的解读:质疑时提炼的关键性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有针对性、有探讨性。总而言之,要去伪存真,要杜绝“假问题唱主角”的现象。
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应该经常抛出一些让教师没有办法准备的问题,现场生成并现场解决。这样经常性地进行“问题聚焦”式训练,能快速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三)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提高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能调动很多参与者的积极性。负责人策划教研活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有效性。要求在策划活动时不仅仅局限于对事务性工作的安排上,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对每个教研组成员的发展空间的营造上,使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各有所长,各有所需,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
【案例3】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
一、研修主题:基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内容重构与确定。
二、参加人员:校内培优工程语文学科成员。
四、磨课活动具体分工情况。
1.该项目总负责人:余××老师。
2.拟定项目具体方案及通知:余××老师。
3.上课教师:周××、骆××。
4.议课评课负责人:余××老师。
5.相关表格的设计、下发、整理(签到表、评课表):金××老师。
6.活动场地的安排与布置:朱××老师。
7.拍照及通讯报道的撰写及报送:孟××老师。
这样的教研活动在策划的过程中,就是有以“参与者”为中心的意识,让组内的教师都有事可做。有些是事务性工作,比如负责各类表格的设计与发放,活动场地的安排与布置;有些是思考性任务,比如负责上课、评课,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实战演练等。整个活动使参与者经历后能充分意识到在参与过程中解决了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
(四)打磨精神的培育:注重后续研究的持续性
教研活动,就像学生参加课堂学习一样,不可能说结束就结束,它没有绝对的起点和终点。它的目标达成是要教师在参与活动中通过打磨,积累经验后才会在无形中提升。
后续工作包括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活动结束后撰写的心得体悟、完成相关的作业等,作为组织活动的策划者都要用心关注,它是活动效果接近真实的反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活动的改进意见往往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案例4】
列举一例活动后的“花絮”――活动结束后教师的活动感言选摘。
“项目经理人”感言:
评课开始了,我忐忑不安,生怕评课现场寂然无声,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作为“项目经理人”,我刚想张口,准备班门弄斧。出乎意料的是,学校老教师抢先发言,对本堂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紧接着,团队成员纷纷就共同关注的细节展开了讨论,那红红的脸颊,那响亮的嗓门,那专注的眼神,不正是人们常说的“积极探讨”吗?大家都怀揣研究的心走进课堂,走进评课的现场,我沉醉其中,被一种浓浓的探究之情包围着,别样的幸福荡漾心头。
两天以后,各“包工头”纷纷将评课稿、签名表、几个磨课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等材料送到了我的手上,活动的通讯报道也挂在了校园网上,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惬意”。天哪!同样是教研活动,回想以前的我总会因此而奔波、劳累,还是顾此失彼。没想到的是仅仅因为模式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作为“项目经理人”的我,虽然也注入了很多的心血,却让我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真是让我享受了一番“坐享渔翁之利”的感受。这都是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给我带来的“福音”啊。
磨课教师感言: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这么多的资深教师一次、两次、三次地听我执教,并屡次给我提出好的教学建议,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很多:在反复磨课中,我发现识字教学远没有我想象的读读写写那么简单;从一类字到二类字,有不同的要求,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读音的落实、字形的掌握再到字义的理解,需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一旦识字学词环节草草过场,必定给自己的课堂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课文读不顺,文不顺则意不达。课堂如断线的风筝,直往上飘,出现浮空不扎实的现象。因此,第一课时,我们的重点应放在识字学词、课文的初步把握上,这是我磨课最大的感受。只有学会教第一课时,才有可能在第二课时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