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短期投资范文

短期投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期投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短期投资范文

(1)采用单项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时,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的划转

例1:假设甲企业采用单项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1999年6月30日因股票c市价明显下跌,为避免变现损失而划转为长期持有。

股票的有关资料如下:

成本890000元

市价890000元

跌价准备40000元

账面价值850000元

在划转时,甲企业应做如下会计凭证: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5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4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c            890000

上例中,划转日恰在资产负债表日(6月30日为中期报告日),此时股票c的市价正好等于其账面价值。但是,若股票c于7月26日划转为长期股权投资,而当日的股票市价为840000元,则甲企业应首先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补提跌价准备10000元。甲企业应做会计处理如下:

补提跌价准备:

借: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00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10000

划转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4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5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c             890000

如果7月26日划转时股票c市价上涨至860000元,则应做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6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4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c                890000

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0000

(2)采用类别比较法或总体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时,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的划转

如果企业采用类别比较法或总体比较法计提跌价准备时,企业只能确定某类或全部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而某一项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无法确定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划转就只能从总体上冲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例2:接上例,假定7月26日股票c的市价为840000元,则无论采用类别比较法还是总体比较法,甲企业的划转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4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5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c             890000

如果7月26日股票c的市价为870000元,则划转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7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票c       2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c                  890000

如果7月26日股票c的市价涨至895000元,则依据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应按成本890000元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划转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c       890000

第2篇:短期投资范文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短期投资 确认 计量 会计处理

我国小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促进小企业发展,并发挥其重要作用,财政部于2011 年10 月18 日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 号),对适用范围、科目设置、会计计量与确认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解释。同时,小企业除了从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获取收益外,越来越注重通过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来增加财富。因此,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这类投资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短期投资的确认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其目的是通过有效投资手段使闲置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小企业依托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等获取收益。因此,确认短期投资的条件为:一是公开市场上能够自由交易并且有确定的市场价格;二是剩余资金以持有投资的形式存在,并且保持获利性和流动性。

小企业对短期投资进行会计核算时主要设置:“短期投资”科目,该科目应按照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应收股利”科目,核算小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收利息”科目,核算小企业债券投资应收取的利息;“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小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二、短期投资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沿袭使用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概念,未使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概念,不要求对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短期投资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取得短期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购入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作为短期投资时,其入账价值是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即:

借: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

贷:银行存款

假若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此时,两者均不应计入短期投资的成本,需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即:

借:短期投资――股票(或债券)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例1】 滕海公司在2011年3月11日收到一笔现金回款60万元,一段时期内,此笔资金无需投入至其他项目,故于2011年3月21日将该笔资金用来购买家乐公司股票10万股,其中股票交易的手续费、佣金等相关费用1.8万元。

假设滕海公司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后续均依照此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不再特别说明),那么取得家乐公司股票投资时的会计处理:

借:短期投资――家乐公司股票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假若,该股在购买时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3.5万元,则:

借:短期投资――家乐公司股票 565,000

应收股利――家乐公司 35,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持有短期投资期间的核算

对于小企业持有短期投资的期间,所投资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即: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另外,小企业实际收到在短期投资时取得购买的包含已宣告(或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即: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例2】 (接【例1】)假如滕海公司在2011年3月31日收到购买家乐公司股票时发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2011年9月21日,家乐公司宣告每股按照0.3元发放现金股利;2011年9月30日,滕海公司收到家乐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那么可以做以下会计处理:

(1)2011年3月31日,滕海公司收到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5,000

贷:应收股利――家乐公司股票 35,000

(2)2011年9月21日,家乐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家乐公司 3,000

贷:投资收益 3,000

(3)2011年9月30日,滕海公司收到已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投资收益――家乐公司股票 30,000

3、出售短期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在出售其短期投资时,借记科目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处理,贷记科目则需对以下三类进行会计处理:需处理的短期投资账面余额;投资中存在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未支付的债券利息;出售价款与账面余额、相关税费等之间的差额。即: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例3】 (接【例2】)假如2012年2月29日,家乐公司宣布每股按照0.1元发放现金股利;2012年3月5日,滕海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家乐公司股票10万股,获得款项62.3万元,其中股票交易的手续费、佣金等相关费用2.1万元。那么可以做以下会计处理:

(1)在家乐公司宣布派发现金股利后,滕海公司所持有的未被支付现金股利为:0.1*100000=10000(元);

(2)2012年3月5日,滕海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家乐公司股票。

借:银行存款 623,000

贷:短期投资――家乐公司股票 565,000

应收股利 10,000

投资收益 48,00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企业在处理短期投资业务时能够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三个不同时期的会计处理,下面将以实例对短期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做出详细的解释。

【例4】 2009年8月3日,晨曦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日购入惠利通公司股票1.6万股,支付价款合计19.58万元,其中,用于支付投资交易所须的相关费用共计3800元,取得时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现金股利2250元。

假如,2009年9月14日晨曦公司收到惠利通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250元;2009年10月8日惠利通公司的股票以每股12.78元收盘;2010年2月12日晨曦公司继续持有惠利通公司股票;当日,惠利通公司的股票以每股10.98元收盘;2010年2月23日晨曦公司又以20.34万元买入惠利通公司的股票1.8万股;2010年5月18日晨曦公司卖出所持有的惠利通公司股票1.2万股以便流动资金周转,获得款项14.38万元;2010年6月4日惠利通公司宣布以每股0.18元支付现金股利;2010年7月6日晨曦公司收到惠利通公司支付的2010年现金股利;2010年7月30日晨曦公司将现持有的所有惠利通公司股票转让,获得款项25.57万元,其中股票交易的手续费、佣金等相关费用4383元。据此晨曦公司可做以下会计处理:

(1)2009年8月3日,晨曦公司购入惠利通公司股票16000股;

借:短期投资――惠利通公司股票 193,550

应收股利――惠利通公司 2,250

贷:银行存款 195,800

(2)2009年9月14日,晨曦公司收到惠利通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250元;

借:银行存款 2,250

贷:应收股利――惠利通公司 2,250

(3)2010年2月23日,晨曦公司又购入惠利通公司的股票18000股;

借:短期投资――惠利通公司股票 203,400

贷:银行存款 203,400

(4)2010年5月18日,晨曦公司卖出惠利通公司股票12000股,获得款项14.38万元,其中售出短期投资账面价值=1.2?鄢(19.355+20.34)/(1.6+1.8)=14.01(万元),相应地,投资收益=14.38-14.01=0.27(万元);

借:银行存款 143,800

贷:短期投资――惠利通公司股票 140,100

投资收益 2,700

(5)2010年6月4日,确认惠利通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18?鄢12000=2160(元);

借:应收股利――惠利通公司 2,160

贷:投资收益 2,160

(6)2010年7月6日,晨曦公司收到惠利通公司支付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160

贷:应收股利――惠利通公司 2,160

(7)2010年7月30日,晨曦公司将现持有的所有惠利通公司股票转让,此时售出短期投资账面价值=2.2?鄢(19.355+20.34)/(1.6+1.8)=25.685(万元),相应地,投资收益=25.685-25.57=0.115(万元);

借:银行存款 255,700

投资收益 1150

贷:短期投资――惠利通公司股票 256,850

三、短期投资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变动分析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短期投资的核算相对简单,在核算中运用历史成本和类似收付实现制的处理思路,而《企业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体现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两者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投资成本在取得短期投资时的处理方式差异;二是公允价值的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方式差异;三是“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在出售短期投资时的处理方式差异。

可通过短期投资核算差异对比表(见表1)反映出各会计期间的不同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尽管两者核算方法不同,但是这个投资环节对损益的累计影响是一致的,只是对各会计期间当前损益的影响不同。

【例5】 2008年7月21日,乐天公司购买擎天公司发行的债券用于短期投资,支付款总计33.25万,其中用于支付各项相关交易费用4354元,已到期利息8146元。另外,该债券的票面面值为32万,并且每半年派息一次。乐天公司短期投资可进行会计处理见表2。

四、结语

短期投资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在遵循基本原则与简化要求相结合的前提下,采取有针对性的会计处理措施,确保企业短期投资会计处理的质量和水平,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第3篇:短期投资范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 短期投资 公允价值 会计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短期投资确认

新准则中规定只要满足下面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就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辩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金融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而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可见,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有一定区别,但本质含义没有变化――持有期限较短。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与短期投资计量

1.两者取得时会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相关的交易费用及税金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账户,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计量,相关税费也作为短期投资的成本,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相同。

例1:2008年11月1日,A公司以963万元(含交易费1万元和已经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2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120万股,占B公司0.3%的股权。

新准则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600000

投资收益 10000

应收股利 20000

贷:银行存款 9630000

原准则会计处理:借:短期投资 9610000

应收股利 20000

贷:银行存款 9630000

原准则进行会计处理要比新准则多确认1万元当期利润,且当期资产也多确认1万元。

2.两者持有期间会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确认“投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在实际收到时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例2:沿用前例1的资料,若B公司2008年12月1日宣告并同时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03元。

新准则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36000

贷:投资收益 36000

原准则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36000

贷:短期投资 36000

新准则当期资产没有变化,当期利润增加3.6万元;原准则当期利润没有变化,当期资产减少3.6万元。

3.两者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而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于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账户,但市价高于成本的差额,根据谨慎性原则不作会计处理。

例3:沿用例1的资料,若B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股价为8.2元或7.9元。

新准则会计处理:

(12月31日股价为8.2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0000

(12月31日股价为7.9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000

原准则会计处理:股价为8.2元不作会计处理,股价为7.9元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收益(961万/120万-7.9)×120万 1296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29600

在股价为7.9元时,新原准则的会计处理没有大的变化,但在股价为8.2元时,新准则处理的当期利润相对原准则增加了24万元。

4.两者处置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确认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账户,同时将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账户。而原准则中规定处置短期投资时,按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确认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税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涉及的纳税事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印花税,一个是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是在交易发生时由证券公司代扣代缴,相关处理并不复杂。企业发生印花税时直接记入当期损益。较为复杂的是企业所得税。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只有实际实现的投资收益才予纳税,未实现的收益不纳税,由于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既包含了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也包含了未实际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以必须对利润总额进行相应调整,才能得到正确的应纳税所得额,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

总之,只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税收有关规定,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点,把握总体要求,就能正确处理好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和纳税事项。

参考文献:

[1]丁晓燕.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及相关问题解析[J].特区经济,2008,6

第4篇:短期投资范文

关键词: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投资行为;盈利能力;业绩水平;财务困境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所谓企业投资行为,一般指企业为了获取未来价值增值和预期报酬而预先垫付一定量资金用于增加或维持资本存量的经济行为。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内容,企业投资行为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金融理论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研究,认为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能获取决策所需全部信息进行无偏估计并实现最优决策的理性决策者,揭示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明显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符,因而这一假设受到严重质疑,于是行为金融理论便顺势兴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心理层次。行为金融理论指出,行为主体存在各类认知偏差,在进行跨期选择 时,容易出现短视偏差,令行为主体的时间偏好率 发生改变,相对于长期投资更偏好于短期投资;或者令行为主体预期收益率不再是某一常数,短期收益率明显高于长期收益率。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控制权,使其心理过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更直接、迅速和强烈,若管理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则企业投资行为也会受到相应的显著影响。

目前,对管理者短视偏差形成原因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认为除了管理者自身原因和企业内部原因外,企业外部原因也会引起管理者短视偏差。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来看,无论是在股改前流通股本规模较小,可流通转让的社会公众个人股所占比例较低的情况下,还是股改后全流通得以实现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入市不是看重企业真实的投资价值,也不愿意长期持股来参与或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是偏向于进行中短期操作,以便在短期内获得股票买卖价差而盈利。即便有部分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企业的现金股利收益,也因为企业现金股利派发几率小以及股利支付率远低于其预期而有所失望。因此,执行“购买并持有”战略的投资者较少,进行短线投资或投机的更多。企业的短期盈利增加能够令其股票价格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股权投资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以短期内买卖股票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股东青睐于管理者以短期利润提升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催生的股东短期利益压力迫使管理者迎合股东需求,导致管理者短视偏差,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鉴于此,本文考虑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基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以2003~09年间沪深市场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检验管理者迎合短期股东需求所引起的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考察短视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企业风险及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影响。

二、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经典投资理论,最佳投资决策是指在一定的投入资本限制下,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在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影响下,企业不遵循最佳投资决策,反而因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延迟甚至放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资项目,往往表现为以牺牲长期价值为代价提高短期利润以提升股票价格[1~3]。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会侵害股东的利益,而且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正如Gracia的研究所示,存在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企业往往会出现高的财务杠杆(尤其是短期借款)、不正常的利润增长以及较低的客户和员工满意度[4]。

一些学者对引起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Bushee[5],Murphy[6]以及Liu[7]等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短期交易、证券分析的短期集中性、股票价格对长期项目信息的鲜少反映、近期攀升的股票报酬、风险厌恶、流动性限制等是管理者短视偏差产生的原因。Bebchuk和Stole(1993)[1]以及Nyman[8]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推导,认为股东基于对短期信息的关注设计出一系列的制度,以保障管理者与其利益相一致,因此诱导管理者做出迎合短期信息需求的投资决策,而使企业对长期项目投资不足。Kaplan和Minton认为,造成管理者短视偏差的潜在原因是管理者的职业考虑,即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造成两者间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具有一定信息优势,其为了提高自身职业声誉和报酬水平,就有动机追求短期效益,制定违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9]。Graham, Harvey和Rajgopal[10],Bhojraj和Libby[11]以及Cheng, Subramanyam和Zhang[12]的研究发现,为达到分析师季度盈利预测,管理者容易产生短视偏差。Cadman和Sunder以IPO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拥有风险资本的公司提供的是短视激励,而受短视激励的管理者对股票长期收益率要求较低,导致企业投资短期趋利倾向[13]。李秉祥和薛思珊则认为,管理者具有管理防御行为的动机,从而导致企业投资短视行为[14]。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缓解管理者短视偏差,减少企业短视投资行为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在公司机制设计方面,早期文献提出通过合理制定管理者薪酬来缓和管理者短视偏差,并鼓励管理者选择长期项目进行投资[15, 16]。Meulbroek等认为,企业引入的诸如“金色降落伞”计划 等反恶意收购条款能起到契约机制的作用,能使管理者降低短视倾向,从而使企业长期投资明显增加[17]。Dikoli, Kulp和Sedatole发现,企业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合同可以有助于减轻管理者短视[18]。Thevaranjan, Joseph和Srinivasan利用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基于财务指标的激励(总利润)并不经常引起管理者短视,而基于非财务指标的激励(客户满意度)并不总是能缓解管理者短视[19]。Holden和Lundstrum以公司引入长期期权为事件点,通过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公司实施管理者的股权激励计划后,管理者短视偏差得到缓解,公司长期投资(包括研发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20]。在外部治理压力方面,Wahal和McConnell以1988~94年间2500余家美国公司为样本展开研究,发现财产、厂房和设备支出与研发支出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增加[21];而Samuel认为,研发支出与机构投资者持股负相关[22]。Johnson, Ryan和Tian认为,执行“购买并持有”战略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权有助于减轻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短视偏差[23]。Edmans认为,大股东的增加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短视投资行为[24]。Duruigbo认为,投资者的频繁交易行为引起管理者的短视偏差,有价证券交易税、资本利得税和固定股息有助于控制股东短视,进而有利于管理者抵抗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缓解管理者短视偏差[25]。在管理者本身特征方面,Lundstrum以管理者年龄作为管理者老练程度的变量,发现管理者老练程度与企业长期投资存在一定关系,说明为减少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短视行为,需重视管理者选择[26]。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集中于研究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产生原因、管理者短视偏差对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的影响以及缓解管理者短视偏差的措施等。对管理者短视偏差影响企业投资后产生的经济结果,比如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改变、企业风险与财务困境产生的可能性等鲜少涉及。并且由于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度量存在困难,实证分析远远滞后于理论研究。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上短期投资者较多,本文基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实证研究投资者频繁交易引起的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着重探讨投资行为改变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以及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改变。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股东以盈利为目的持有企业股票。按照盈利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股东分为两类:一类股东期望通过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带来其自身财富的增值,以持有股份较高的股东以及执行“购买并持有”战略的投资者为代表;另一类股东寄希望于短期内股票价格的上升,通过短线投资或投机获得盈利,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都属于这类股东。企业中后一类股东的存在易于对管理者产生短期利益压力,令其产生短视偏差,倾向于迎合股东短期利益的需求,忽视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不遵循最佳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忽略或延迟实施创造企业长期价值的长期投资,转而更加注重以短期利润增加为目的,但不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资项目,通常表现为企业大幅减少研发支出和包括所有权、厂房、设备等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短期投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企业在短期投资水平上高于其他企业,且管理者短视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资水平越高。

企业通常最关心利润和价值的创造,而忽略可能面临的风险。但是,企业风险伴随着企业活动产生,仅重视企业利润而忽略风险,很可能令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境地。管理者短视偏差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产生相应经济结果,不仅表现在企业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变化上,同样也表现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改变上。

企业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债权人还是股东都十分关心盈利能力。持续稳定的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又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企业业绩水平是企业通过对有限资源高效率和高效果的利用所达到的组织目的。为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有效增加企业收益,提高企业业绩水平,除了将企业资源投入到主营业务中,管理者还热衷于将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金融投资决策是理性、科学的,有助于增强企业短期利润。但是,管理者短视偏差存在时,管理者不考虑闲置资金充裕与否,一味大幅减少企业长期投资而增加短期投资的行为,并不是基于企业财务考虑需要而进行的理性投资。这样,一方面容易分散企业有限资源,占用正常经营资金,减少主业投资,降低竞争力,导致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降低;另一方面令企业收益受股票指数波动影响,当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吞噬企业利润时,进一步加剧盈利能力的降低,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所谓财务困境,通常指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的状况。对于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企业来说,其投资行为很可能是在不考虑自身及市场实际情况下的非效率投资,据上述分析,这种非效率投资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破坏长期竞争力。同时,在股东短期利益压力下产生短视偏差的管理者在企业投资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润,往往会忽视风险控制。因此,在未来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下降、风险控制忽略的双重作用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

假设3: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增大企业风险,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公司。因为研究所需的股权集中度和两权分离度数据在证券市场披露的时间较晚,直到2003年才开始在国泰安数据库得到提供;并且本文需要滞后一期的数据以考察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而大部分公司至今仍未披露2011年年报。所以考虑到实证研究相关数据的可得性,选取的样本观察期为2003年至2009年。对样本进行处理,剔除2002年12月3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以排除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影响,剔除样本观察期内被特别处理(ST)、特别转让(PT)的公司及缺失严重的样本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最终得到5586个观测值,为本文研究的总样本。相关数据取自“CSMAR交易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 6.0。

(二) 变量设定

1. 管理者短视偏差(Myopiat)的度量

作为管理者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管理者短视偏差难以量化,这也一直是一个研究难点。由于本文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出发,考察管理者迎合短期股东需求所引起的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结果,因此参照刘端和陈收的研究,采用反映股东交易频繁程度的换手率指标表示股东短视程度,以间接度量管理者短视偏差[27]。

股票换手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2. 企业短期投资行为(SInvestt)的度量

为消除规模因素影响,采用当期短期投资与期初总资产的比例衡量企业短期投资行为。关于短期投资的度量,2007年之前采用“短期投资净额”,而之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净额”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净额”三个科目之和。

3. 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度量

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主要采用下期每股收益(Epst+1)和下期托宾Q值(Tobin'Qt+1)这两个指标来衡量。(1) 每股收益为企业净利润与总股数的比率,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结果和获利能力,衡量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2) 托宾Q值经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企业业绩水平的重要指标,检验管理者短视偏差与托宾Q值的关系可得到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业绩水平的影响。托宾Q值采用企业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例来计算。其中,市场价值是企业所有财产所有权的市值(包括股票市值和债券市值),比较难确定的非流通股股权市值采用流通股股价代替计算;而资产重置成本则用资产总额来近似代替。也即本文中,托宾Q=[每年最后一日收盘价×(A股流通股股数+非流通股数) +净债务市值]/期末总资产。

4. 企业财务困境(Riskt)的度量

采用Altman构建的5变量Z-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综合风险值(Z值),可以系统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资产规模、财务结构、折现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分析和判别企业运行状况和财务困境,诊断和预测2年内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72~80%,在国际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公开上市交易的制造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或者非上市企业),Z-score模型系数需做相应调整。本文参照姜付秀等的研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值作为财务困境度量指标[28]:

计算得到的Z值越高,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越好,越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反之,Z值越低,则企业的风险越大,越可能面临破产。学者们对众多国家的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判断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Z值在各国间存在差异,但是各国“财务困境组”的Z值平均都低于临界值1.8。因此,本文以1.8为临界值来判断企业财务困境状况并设置虚拟变量Risk,若Z值大于1.8,则Risk取1,否则Risk取0。

5. 控制变量设定

由于企业投资行为、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以及企业风险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相关理论及文献,本文还设置了一些控制变量,具体见表1。

(三) 实证模型

为考察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验证假设1,本文以短期投资SInvestt为被解释变量,管理者短视偏差Myopiat为解释变量,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为考察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影响,验证假设2,本文分别以下期每股收益Epst+1和下期托宾Q值Tobin'Qt+1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管理者短视偏差Myopiat、企业短期投资SInvestt和两者的交叉项 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

本文的假设3涉及三个变量:企业财务困境、企业投资行为与管理者短视偏差,且变量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例如,短视管理者的投资行为会影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而企业财务困境又可能影响到企业投资行为。鉴此,为考察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影响,验证假设3,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如下:

其中,式(6)为风险方程,被解释变量为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用虚拟变量Riskt表示。解释变量包括管理者短视偏差Myopiat、企业短期投资SInvestt和两者的交叉项 ,用以考察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短期投资与企业风险关系的影响。式(7)为企业短期投资方程,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短期投资SInvestt。解释变量为管理者短视偏差Myopiat和上期风险Riskt-1,用以考察管理者短视偏差和企业上期风险对企业短期投资的影响。

五、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 管理者短视偏差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回归结果

表2是多元回归方程(3)的估计结果。由表2可知,不管是截面数据还是考虑了时间趋势的面板数据,管理者短视偏差指标的系数都显著为正。由此可见,股东短期利益压力引起的管理者短视偏差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相比于其它企业,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企业在短期投资水平上较高,并且短视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资水平越高。上述结论支持假设1。

此外,从其它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从国有银行取得贷款,有更多的资金可以进行短期投资。国有股比例越大,企业除了拥有更广泛的资金来源外,还存在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投资机会及更广的投资空间,因此更可能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短期投资;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持续融资能力越强,可以相应的增加短期投资;董事会规模越大,对管理者与股东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越有效,对管理者非理的监督力度越大,短期投资得到适当控制。

(二) 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的短期投资影响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回归结果

利用截面数据对多元回归方程(4)进行参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

由结果可见,在不同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指标下,企业短期投资的系数都为负,而且显著,说明短期投资越大,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越弱,业绩水平越低。以下期每股收益为度量指标时,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短期投资的交叉项显著为负;而以下期托宾Q值为度量指标时,该交叉项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强,意味着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降低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支持假设2。

由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可知,非国有控股企业员工积极性较高,竞争性较强,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越好。企业规模越大,会计业绩越小,市场业绩越大。账面市值比越小,企业成长性越强,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越高。企业自由现金流越充裕,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越高。股权越分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问题越严重,股东对管理者决策的控制权越小,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存在负面影响。

(三) 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的短期投资影响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回归结果

利用截面数据对联立方程模型(5)和(6)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从风险方程来看,企业短期投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它因素不变时,管理者非短视偏差企业的短期投资能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因为理性科学的短期投资有助于增强企业短期利润。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短期投资的交叉项显著为负,说明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短期投资与企业风险关系有负向的作用,即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存在削弱了企业短期投资减少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作用,增大了企业风险。总体来说,Myopiat*SInvestt和SInvestt的系数之和“α2+α3”为正,表明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不会加大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因为企业短期投资能够令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利润,使得企业暂时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债务。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3。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持续融资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高,资产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经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低;账面市值比越小,企业成长能力越强;自由现金流越多;两权分离度越高,董事会监督职能越能有效发挥;股权集中度越大,股东与管理者间问题越小;每股收益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强,遭受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低;资产收益率越大,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则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越小。

从投资方程来看,管理者短视偏差的系数显著为正,与前文结果一致,表明控制了内生性后,结论仍保持稳定,再一次证明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上期财务困境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上期风险对企业短期投资存在影响,上期风险越大,当期短期投资越小,说明企业以前风险较大时,即使是短期管理者也会谨慎进行短期投资。

六、结论

本文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出发,采用沪深两市2003年至200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者短视偏差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体从企业短期投资及其经济结果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1) 股东短期利益压力引起的管理者短视偏差显著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管理者短视偏差的企业在短期投资水平上高于其它企业,并且短视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资水平越高。

(2) 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强,表明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降低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

(3) 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削弱作用越弱,意味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但是由于企业短期投资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利润,使得企业短时间内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债务,所以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并不会加大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和丰富了行为金融领域的研究,而且突破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产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传统解释,为加强企业监管,保持企业持续竞争力,实现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证据。

参考文献:

[1] Bebchuk L A, Stole L A. Do short-term objectives lead to under- or over-investment in long term project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3, 48(2): 719-729

[2] Laverty K J. Managerial myopia or systemic short-termism?: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ial systems in valuing the long term[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4, 42(8): 949-962

[3] Asker J, Farre-Mensa J, Ljungqvist A. Does the stock market harm investment incentives?[R].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iversity, 2010

[4] Gracia E. Corporate short-term thinking and the winner-take-all market[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2003

[5] Bushee B J.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8, 73(3): 305-333.

[6] Murphy K. Stock-based pay in new economy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34(1-3): 129-147

[7] Liu Y. Do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composition influence managerial myopia? The case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D]. Thesis (Ph. D.),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6

[8] Nyman I. Stock market speculation and managerial myopia[J].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14(1): 61-79

[9] Kaplan S, Minton B, How has CEO turnover changed? Increasingly performance sensitive boards and increasingly uneasy CEOs[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6

[10]Graham J, Harvey C R, Rajgopal 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40(1-3): 3-73

[11]Bhojraj S, Libby R. Capital market pressure, disclosure frequency-induced earnings/cash flow conflict, and managerial myopia[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1): 1-20

[12]Cheng M, Subramanyam K R, Zhang Y. Earnings guidance and managerial myopia[R]. SSRN working paper, 2005

[13]Cadman B D, Sunder J. Investor myopia and CEO horizon incentives[R].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14]李秉祥, 薛思珊. 基于经理人管理防御的企业短视投资行为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11): 55-60

[15]Jensen M C, Murphy K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2): 225-264

[16]Dechow P, Sloan R.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4(1): 51-89

[17]Meulbroek L K, Mitchell M L, Mulherin J H, Netter J M, Poulsen A B. Shark repellents and managerial myopia: an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108-1117

[18]Dikolli S S, Kulp S L, Sedatole K L. The use of short-term contracting to lengthen the CEO horizon: Do shareholder influences and board effictivebess matter?[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6

[19]Thevaranjan A, Joseph K, Srinivasan D. Managerial myopia and non-financial measures: the cas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mitigating hard-selling[R]. SSRN working paper, 2008

[20]Holden C W, Lundstrum L L. Costly trade, managerial myopia, and long-term investment[J].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09, 16(1): 126-135

[21]Waha1 S, McConnell J J. 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xacerbate Managerial Myopi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0, 6(3): 307-329.

[22]Samuel C. Does shareholder myopia lead to managerial myopia? A first look[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10(5): 493-505

[23]Johnson Shane, Ryan H, Tian Y.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fraud: The source of incentives matter[J]. Review of Finance, 2009, 13(1): 115-145

[24]Edmans A. Blockholder Trading, Market Efficiency, and Managerial Myopia[J]. Journal of Finance, 2009, 64(6): 2481-2513

[25]Duruigbo E. Tackling shareholder short-termism and managerial myopia[R]. SSRN working paper, 2011

[26]Lundstrum L L. Corporate Investment Myopia: A Horserace of the Theorie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2, 8(4): 353-371.

第5篇:短期投资范文

各种投资方式比较

处理短期大额资金的方式很多,但根据市场关注度及风险程度,仅对以下方式进行比较。

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两种,其年利率分别为0.81%和1.35%,比活期利率高出许多。如100万元资金,国庆节期间存10天的活期,其收益为100万×0.36%×10/360=100元,若存7天通知存款,其收益可达100万×1.35%×10/360=375元。

优点用钱时可随时取款、刷卡消费及买卖股票等。目前,多家银行均有电话通知存款转存和通知存款自动转存服务,可通过电话或网银,来实现资金在储蓄账户之间的划拨。

风险指数

适合人群 近期要支用大额活期存款且知道其支用确切日期的投资者。

投资起点人民币5万元或外币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账户,并持续7天(台)以上,可按7天通知存款来计息,满7天后,本息进入下一个通知存款期。

注意事项银行按照通知存款利率每7天自动结息,并在扣除利息税后,将本息合计金额自动转存为新的通知存款。支取之前须向银行预先约定支取的时间和金额,手续相对繁琐。应事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好使用资金的时间,以便事先通知银行。不少银行规定,7天通知存款的计息周期为7天,存够7天或其整数倍才能享受规定的利息,若支取时不满7天,仍按活期利息计算。

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1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及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优点

其资金安全性及流动性高,一般年收益率维持在2%左右。较活期存款来说,收益可观。节假日期间,虽不能进行买卖,但所持有券种的利息收入依然存在,具有准储蓄的特征。相对手续费不菲的债券基金而言,货币基金没有申购赎回费。此外,货币基金可随时申购、赎回,提出赎回申请后2天内款项可到账,且没有类似利息税一样的扣除。

风险指数

适合人群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年内有大宗消费计划的投资者。

投资起点

目前市场上发行的货币基金,95%以上投资起点都在1000~5000元,近期发行的货币基金,投资起点均在1000元左右,增加数额一般无倍数限制。

注意事项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前的最后一个开放日申购或转换转入的货币基金份额,不享有该日和整个节假日期间的收益。应避免在节假日前一天申购货币基金。举例来说,2010年9月30日申购某一基金(10月1~7日为法定假期),按规定其收益从下一工作日,即10月8日才能开始享有,而若在2010年9月30日赎回该基金,其享有的收益可以计算到下一工作日,即10月8日截止。

黄金

黄金投资具有较大风险,其价格主要随美元汇率、国际原油价格以及国际政治形势的波动而波动。近期来看,黄金走势明朗,值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大量避险资金买入黄金,同时,对金价影响最大的美元维持弱势也为其提供了支撑。

优点好的行情支撑是最大的利好因素。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来说,可参与适合短期操作的纸黄金和黄金T+D。

风险指数

适合人群纸黄金适合喜欢稳健收益、对金价走势有一定判断能力的中小投资者;黄金T+D实行带杠杆机制的保证金交易,多空双向均有获利机会,对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投资起点 纸黄金只能通过做多获利,门槛较低,一般为10克/手。黄金T+D手续费比纸黄金低,但交易起点为1000克/手,保证金比例为10%。

注意事项应结合全球经济形势和黄金供求关系进行理性分析(基本面+技术分析),学会规避和分散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可继续持有,买入实物黄金,或者在T+D产品上继续持有多单。需注意的是,许多银行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需谨慎投资。各家银行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衍生品标的,并确定不同的投资方向和组合比例,其收益率难以做到与黄金价格走势一致。投资黄金挂钩类产品比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期货及黄金T+D更为复杂。

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以1天、3天、7天、14天、1~3个月最为常见,其流动性高,风险低。一般来说,7天期限产品年收益率在1.45%~1.65%,14天期限产品年收益率为1.48%~1.75%。主要针对股市空档期的节假日,可吸引从股市暂时撤出的大量资金。比如招行日日金、日日盈理财产品,前者投资于央行票据、国债、企业债等较稳健的产品,后者加入打新股功能。再如浦发银行推出的针对春节理财的产品,根据起点金额的不同共分为3款:10万元起点档的年收益率1.78%,100万元起点档的年收益率1.88%,500万元起点档的年收益率达1.98%。另外,针对股市周末空档期,中行甚至推出“博弈”之周末理财产品,理财期3天,每周四发售、周五下午3:30销售结束,当天起息,次周一到期(遇节假日顺延),周一早上即可到账,年收益率为1.2%~1.4%。

优点一般来说,可选择到期赎回或滚动投资,申购资金T+0日起息,赎回资金T+0或T+1日到账。相对货币基金来说,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回款更快,申请和赎回基本与股票市场交易时间同步。与通知存款相比,无需提前通知银行提取资金,可随时支取。收益方面,一般根据金额的高低收益有所不同,年收益率通常为1.78%~2%,一般投资于信用级别高、收益稳定的投资工具,较通知存款优势明显。比如投资额为100万元,期限为5天的收益分别为;活期100万×0.36%×5/365=49.32元;7天通知存款100万×1.35%×5/365=184.93元;光大假日盈端午理财100万×2.5%×5/365=342.47元。

风险指数

适合人群近期要支用大额资金但又不知支用确切日期者,或需要快进快出交易的大额投资者。

投资起点 各银行、各产品均有所不同。

注意事项购买理财产品要确定资金闲置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如

果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就不适合此类产品,其利息甚至不比定期存款。

非专业人群:短期产品是较佳选择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在收益和风险具有较明显优势,是普通投资者较理想的选择,但这类产品需要货比三家,选择相同期限产品收益高者。另外,产品期限、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是否提供保本条款,以及相关风险等需事先了解。

流动性高≠无条件赎回

要注意细读理财产品的赎回条款,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对产品的赎回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对于资金到账的时间差、赎回费率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要详细了解。有些短期产品锁定了7天、1个月或3个月等固定期限,中途不能赎回;有些则设置了提前赎回条款,能中途退出。若发生大额赎回,净赎回额超过该理财计划上一交易日余额30%时,有些产品规定银行有权拒绝赎回申请。

预期收益率≠实现收益率

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自然应选择收益率更高的产品,但一定要正确看待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率,充分认识投资风险,切勿把最高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可能实现的收益率。目前发行的很多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并没有保本承诺,大部分为浮动收益。在购买时,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看清是否有银行出具的本金保障条款和风险描述。

计息期≠资金占用时间

第6篇:短期投资范文

期指带来选股机会

齐鲁证券分析师认为,股指期货推出的临近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来说,机会与风险并存,尤其是市场运行到如今的相对高位,部分股票已经存在结构性泡沫。那么,股指期货推出之际,经历一定幅度调整之后的权重股或将积聚一定上升空间。具体来说,沪深300中具有相对估值优势的股票在一段时间内将有不小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如何把握股指期货推出前夕的投资机会呢?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首先,股指期货推出前期,指数成分股仍有活跃机会。

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风险对冲工具。同时,机构投资者对成分股的更多配置,才能使其在现货、期货操作中把握更多主动。

相对于无指数期货时代,增量资金的介入、存量资金对组合配置的调整,都将加大标的指数成分股的投资,使得标的指数成分股面临比非成分股更多的投资机会。预计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仍有望面临较大的活跃机会。但对于股指期货推出时可能引发成分股的调险,同样需要提前作出应对。

其次,指数型基金表现值得关注。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表现普遍出色。但由于标的指数成分股数量普遍较多,投资者对具体个股的表现和机会难以把握。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成分股数量多达300家,普通投资者要完全复制指数,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在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区域的情况,不同品种所存在的波动风险也各不相同,使得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单一指数成分股时,往往会面临较大的个股波动风险。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指数型基金,特别是沪深300指数基金,将是分享股指期货推出前夕,标的指数成分股溢价的一个理想策略。

再次,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和证券类个股存在交易性机会。股指期货推出将有望为有资格参与其中的期货类公司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随着股指期货推出日期逐渐临近,参股期货公司的A股公司已经逐步成为短线资金追逐的热点。

同时,股指期货推出后,短期可能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交易量,但中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同样具有吸引场外增量资金入市的效应,也有望给证券类公司带来更大的盈利增长空间。对于证券类个股,尤其对于那些控股参股期货公司的证券类公司在后续市场中所面临的成长性机会,继续值得投资者关注。

不能决定市场走势

在股指期货出台后,A股市场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股指期货推出对国内A股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微妙。平安证券认为,总体来看,由于股指期货买空卖空的双向交易机制会影响人们的市场判断与交易行为,有可能引发甚至加剧现货市场的短期波动。而且,由于股指期货推出短期内会出现交易转移现象,分流市场资金,因此可能会引发国内A股市场的调整,但不会因此改变A股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

由于国内股指期货在推出初期仍然带有试验与试探的性质,交易合约单一,单位合约价值偏高,而且中金所对单一投资者的持仓数量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等等,这些因素可能会限制参与者的数量,影响交易者的热情,故短期对市场资金的分流将不会太显著。

“考虑到A股市场目前如此高的估值,预计股指期货运行后大盘短期受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将会起到助涨助跌的加速器作用,但并不能决定股票市场走势。”国泰君安表示。

内在估值因素将对成份股价格起到有效制约。海外市场波动、流动性状况变化、宏观经济景气下滑以及管理层与股市投机者博弈的复杂性,都不支持权重股长期高估。

研究表明,从已经推出期指的市场经验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一般并没有改变现货市场的总体势;但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现货市场都出现了幅度大小不同的调整,其中韩国KOSPI200指数和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是延续前期的调整走势,下跌幅度巨大,而标普500指数和日经225指数则是在长期牛市中出现短期调整。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指数不管变动的方向如何,都有加快变动速度的趋势,指数波动幅度加大。

根据美国研究者对美国股市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

或有“瀑布效应”

第7篇:短期投资范文

生日终于到了。那天早上我闭着眼睛,静静听着卧室外的一切动静,很久了,没有一点异常的动静。我不想睁眼,我在等着最后的奇迹。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我不想等了,反正去年的生日就没过,今年无所谓了。还好我没抱多大希望,所以也不会有太多失望。我平静地穿好衣服,跟往常一样去洗漱、去自己找早餐吃。

走出卧室,我像走进了一个陌生人的家。房间收拾得好漂亮,墙上、玻璃上还吸着好多小气球,茶几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瓜果,还有一个不算太大的蛋糕,蛋糕上写着:宝贝儿,生日快乐!这个好诱人的蛋糕前,坐着一个精心打扮过的人,不用猜,是妈!妈笑着,妈居然在笑!我好久没有看见妈这么开心的笑过了,一时间,我有点受宠若惊,愣在那里,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生日快乐!”妈边说边从身后拿出一套包装精美的书,是礼物!

“妈,谢谢!”我终于笑了。

“来,咱们点蜡烛!”妈帮我插好蜡烛,又说:“许个愿吧!”

我双手合十,虔诚的许下了心愿。然后一口气吹灭了蜡烛。

“许了什么愿?”妈问。

我笑笑,神秘的说:“愿望已经实现了,我只希望它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我的愿望的确实现了,那就是,我希望妈快乐。

吃完蛋糕,妈帮我擦擦嘴,一副好满足的样子从我的脸上流露出来,今年的生日我过得太高兴了!

“去给你爸打个电话吧,他肯定也想着你呢。”妈一脸平和的对我说。

“嗯?”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给谁打电话?”妈自从和爸分开后,一直都是禁止我和爸爸通电话的,除非是让我去骂爸爸。

“以前你过生日,你爸次次都想得很周到,他不会忘的。打电话给他,和他出去玩玩。”妈显得很正常。

一时间,我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没想到,离异对妈的打击虽大,但她还是没有忘记我,她还是在乎我的!我真得太高兴了!

我拨了电话给爸,爸一听是我的声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生日快乐!你妈让你出来吗?咱们去公园,给你过生日!”

第8篇:短期投资范文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

(一)简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总是从机会研究开始的。所谓机会研究是指鉴定投资机会,寻求投资用于哪些方面才能产生最大利益的研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现有自然资源、生产及技术条件、市场情况等进行研究,以寻找投资机会设计投资方案;二是对拟定项目的发展前景和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果,以决定项目是否具备投资条件。通过机会研究,提出投资设想,出具项目建议书,开始对项目正式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经济研究。根据1983年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总论(项目背景及研究依据等)、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建设条件和选址方案、资源状况、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劳动组织及人员配备、预计效益等。

(二)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1.审计切入点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之后,如确属可行,应向有关部门申报,待批准后即进入项目设计阶段。这里,对可研报告的批复实际就等于做出了项目决策。因此,审计的切入点应放在可行性研究完成之后、正式批复下达之前,以便为最终的投资决策服务。

2.审计要点

对建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包括两层含义,即审查和评估。

对可研的审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有无项目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等;二是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项目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设计方案和估算的投资、成本和利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对可研的评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的必要性(市场、资源和技术);二是建设条件(原材料、燃料等供应是否落实;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建设地址是否合理;是否有相关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相应的地质水文资料是否清楚);三是经济评估(建设投资估算、成本估算、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利润预测、投资回收期估算以及投资方案的比较等);四是技术评估(工艺技术是否先进适用;引进设备是否符合国情;新技术、新设备是否安全可靠等)。

二、初步设计阶段的审计

(一)简介项目初步设计

设计是指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同时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在我国,一般大中型项目采取两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是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所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是编制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确定工程总造价、制订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审计

1.审计切入点

初步设计文件按照规定必须报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设计文件批准后,不得擅自改动,凡修改涉及初步设计主要内容的,必须报原初设批准部门同意。因此,笔者认为将审计的切入点放在初步设计报批之后、正式批复下达之前是比较合适的。

第9篇:短期投资范文

丈夫半夜“骚扰”,

妻子厌烦之极

丽芝和董双从小是同学,上中学时就彼此暗恋,读大学虽不在一个城市,但爱情的力量还是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大学毕业后他们一起去深圳,相依相伴打拼了四年。

2004年5月,丽芝第二次怀孕了,董双不愿让心爱的人又去医院受那份罪,决定结婚。就在这时,董双的父亲一个电话把董双和丽芝招回湖北孝感老家,并热热闹闹地给他们举行了婚礼,让他们搬进早就准备好的新房。随后,董双的父亲安排董双打理家庭企业,根据丽芝的专业和意愿,推荐她到朋友的公司,上半天班拿全额工资。

丽芝生下儿子小双后,婆婆守在身边照料他们母子。三个月后,婆婆就把小双接走,把宁静和快乐留给了他们夫妻。

一切仿佛在梦中,仅仅在一年之前,丽芝还在深圳为奖金分配不公跟老板吵架,考虑跳槽,担心孩子降生后的一系列麻烦事。那些日子,她特别脆弱,总感觉委屈,周末回到租住处,总是先抱着董双哭一场,哭买不起房子,哭未婚先孕遭同事白眼……转眼间,什么都有了,什么也不用愁,她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幸福的日子里她整天想着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让他们的爱情更美满幸福。为此,她把家里的电器、家具重新摆放,玻璃擦得锃亮,之后换窗帘、撒香水、插鲜花……期盼着丈夫归来。然而董双总是很忙,常常深夜才回家。更让她生烦的是,夫妻亲热时,她往往还没找到感觉丈夫就完事了,留给她的是山一般的背脊和如雷的鼾声。她委屈得睡不着,想起在深圳时,那个“左左右右三个门,进进出出十八人”的出租屋,别说亲热,连接吻都战战兢兢、慌慌张张,但她和董双的爱情却是那样的浪漫甜蜜、充满刺激。如今什么都有了,心里反而空荡荡的,麻木得没有一点感觉,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抱怨和拒绝,使他们不断发生争吵,夫妻感情明显出现了裂痕。

一天深夜,丽芝好不容易睡着,董双回家的开门声又把她惊醒了。听着丈夫在洗漱间不时传出的声响,她心里烦透了,加上丈夫上床后又来打扰她,她心里的火直往上蹿,终于忍不住把藏了好久的话说出来:“人家一等夫妻分房睡,二等夫妻分床睡,三等夫妻同床睡,我们再怎么也算一二等夫妻吧?被动应付你难受死了。我想分床睡,找找感觉。”

见丈夫侧过身去就发出了呼噜声,丽芝推醒他,大声说:“听到没有?你现在就搬到耳房去睡,以后别动不动就来烦我。”

董双懵懵懂懂地回过神说:“分就分吧。就怕我的生活没规律,继续影响你。”

丽芝气呼呼地说:“你越来越自私,一点也不管我的感受,老是半夜三更回来干扰我,弄得我第二天没有一点精神。以后你到耳房睡,不到十天半月,不是我有那个念头,你别想敲开我的门,不惩罚你,不长记性。”

丈夫“死缠”,

妻子坚持“性惩罚”

丽芝感觉自己的空间大了,自由多了,再也听不到丈夫深夜回家时烦人的响声,再也不用担心梦里被丈夫折腾醒;想要时给丈夫暗示,不想要的日子,把房门死死拴着。她感觉分床睡很舒服。然而,睡在耳房里的董双却受不了,他忙到深夜回家,没有一杯开水,没有一个应声的人,静得只能听到墙头挂钟沙沙的响声;洗澡找不到换洗的衣服,就穿脏衣服凑合,饿了啃包方便面。更让他受不了的是长夜的寂寞,睡不着,憋得浑身难受。

那天深夜,他听到妻子开门上厕所,趁机溜到她的床上,缠着要跟她睡在一起,丽芝撵他走,生气地说:“我刚睡了几个好觉,你又来破坏,烦不烦啊。”

董双赖着不走,恳求说:“分床睡我不适应,我想回到你的床上来,贴着你才能睡着。再说,我的毛病改多了,回家比以前早了,洗漱尽量不弄出声响不咳嗽,等你睡着了,我再睡还不行吗?”

丽芝一点也不让步,边把董双往床下推,边说:“你不要死皮赖脸好不好。在深圳打工的时候,我们常常个把月不在一起都适应,现在反而不适应?说穿了,你心里又在想那事,我来例假了,绝对不行。”

董双的情绪被丽芝破坏了,脑子反而清晰起来,他接过丽芝的话说:“在深圳,我们没住房,没正式结婚。现在住在一个屋里,你天天在我眼前晃,叫我没法不胡思乱想。”

见董双赖着不走,还振振有词地跟自己辩论,丽芝又给他下逐客令,说:“不适应慢慢适应吧。你不回耳房,我去耳房。”

董双走出房间,感觉特别窝火,满肚子的怨气好像不泄出来这一夜就过不去。他又返回妻子床边,压着声音说:“做夫妻如果不能相互容忍,彼此接纳,还要一板一眼约束人、惩罚人,这日子还有什么过头?我早出晚归拼命挣钱有什么意思?”

丽芝觉得丈夫是在故意找她的茬,干脆打开床头灯,针锋相对地说:“你要我接纳你,你怎么不体谅我?明知我的睡眠不好,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半夜三更来找我的麻烦,无边无际地折磨我,这就是你的容忍接纳?”

灰溜溜回到耳房,董双顿时感到:这要命的分床睡,让他们夫妻感情更加疏远。可一想到自己和丽芝往日的感情,又想自己的确影响了她的睡眠,心里的气消了许多。

他暗暗发誓:要努力适应妻子,不到她规定日子,不是她高兴的时候,不敲她的房门,不上她的床。

然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夫妻,要想完全做到按章行事实在很难,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长期处在被冷落状态的董双,发誓不到一个月,他就开始变卦了。半夜,他忍不住又去敲妻子的房门,恳求她说:“你是我法律上的伴侣,别的事可以找人代替,这事儿非得找你啊。”丽芝顽强坚持自己的规定,不到她需要的日子,丈夫再怎么敲门,她像没有听到似的无动于衷。

董双深受烦躁煎熬,恨妻子又离不开妻子。

2006年中秋节下午,董双买好月饼提前下班,打算带妻子一起去爸妈那里吃团圆饭。一进家门,见丽芝穿着半透明的丝质睡衣在擦地板,屋里满是鲜花的芳香,董双的情绪顿时飞涨起来,他轻轻走过去从背后搂住丽芝。怎料丽芝非但不给他面子,还狠狠地一把将他推开说:“你有多少精力耗不完?上个星期天你喝多了酒,赖在我房里不走,我才依了你。你老是这样得寸进尺跟我耍赖,真是不要脸。”

仿佛猛地被推到冰河里,冻得心尖战栗。董双顿时来火了,气得脸色发紫。他把墙角的花盆摔得粉碎,将泥土往地毯上踢,边撒野边愤恨地说:“家里没快乐,摆样子干

什么!分床睡就分吧,偏偏还要拿性要挟人!夜里不开门,白天不让拢身,还骂我不要脸,我受够了!”

见丈夫疯疯癫癫的样子,丽芝竟然平静地说:“好哇!你受不了,想爱谁爱谁。”

董双气的情绪失控,一巴掌打到她的脸上,怒不可遏地说:“如果我快要死了,要你献点血给我,肯定比杀你还难受。我要你这样的老婆干什么?”

受了委屈的丽芝大喊大叫,要跟董双拼命,之后又把她的房门拴上,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开门。董双心里不安,请母亲过来跟她说好话,最后又让儿子小双给她跪下,她才起床吃饭。

丈夫拒绝亲热,妻子心慌拆了另一张床

这次激烈争吵,把董双对丽芝的感情全吵没了,他恨恨地想:人世间的夫妻到底谁缺谁?自己凭什么要死守着这个该死的婚姻?然而,生活的现实只能允许他在心里想,他必须面对这种欲罢不能的夫妻生活。于是,他们依然在一口锅里吃饭,依然让妻子给他洗衣服。然而他却锁上了心灵之门,不跟妻子多说一句话,不再陪她去购物,更不会半夜三更去敲她的房门。夜里睡不着,他就上网聊天,向朋友倾吐婚姻的不幸……把心里话都告诉朋友,好像身边没有妻子,家里住着两个陌生人。

夫妻俩心灵距离越走越远,彼此都有一些说不清的担忧和恐慌。

2007年3月的一个周末,丽芝突然在董双的枕头下,看到叠得方方正正的衬衣和内裤,她忐忑不安起来,记忆中自己并没有给丈夫买过这种衬衣和内裤,而且丈夫从没有耐心叠衣服。她不安地追董双问:“你什么时候买的这种衬衣?谁帮你洗的?”

想到丽芝撒起泼来什么都不顾的性格,董双躲避着她的眼睛,装出平静的样子说:“难道只有你们女人会买衣服,会洗衣服?”

丽芝紧盯着他,突然说:“相信是你买的,也是你洗的。那你现在亲亲我。”

董双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掩饰着内心的惊慌,说:“两年多来,你什么时候像这样对我开过绿灯?我就是一条狗也让你教会了,你虽然是我的妻子,但不是我的菜园门,你的门不是能随便进的。我求怕了,不想再讨贱挨你的骂,也不想再看你的脸色。你走吧,我明天还要出差,想早点休息。”

听着丈夫绝情的话,望着他变得有些陌生的眼神,丽芝顿时有种不测的预感,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她扑到丈夫怀里,想用眼泪讨到丈夫的一点温存,然后逼问丈夫:“你跟我说清楚,你在外面是不是养了女人?”

董双生怕惹怒了妻子不好收场,搜肠刮肚地找理由否认:“分床睡到今天,我已习惯了,我的‘’早已减退了。你想想,公司的事又多又杂,我整天忙得很,哪有那个心思,你不要胡思乱想好不好。”丽芝不相信丈夫的话,当即采取紧急措施:把耳房里的床拆掉,要丈夫回到她的床上和她睡在一起。

然而再睡到一起时,丽芝却发现丈夫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不仅没有一点激情,而且他的身上好像总能嗅到另一个女人的气味。她的疑心越来越重,整天惊慌失措,坐立不安,只要丈夫一回家,她就问他去了哪里,跟谁在一起,是男人还是女人……

夫妻关系进一步恶化,见面就吵,吵得董双渐渐回家少了,后来干脆不回家了。

见婚姻面临破碎,丽芝焦虑万分,她决定要弄清是哪个女人把董双的魂勾走的。

丈夫出轨寻爱,

妻子后悔不已

2007年6月9日下午,丽芝去婆婆那里看望儿子,返回时,突然拐向丈夫的公司。保安显然不知道她和董双的感情出了问题,如实对她说:“董总开车给晓芳姐送沥青去了,她家的楼顶漏雨。”保安见她发呆,又说:“晓芳姐年年是优秀员工,前些日子,董总把她调到办公室当了文秘。”丽芝听得脸色苍白,深一脚浅一脚回到家,坐在沙发上久久发呆,心里恨恨地想:“董双背叛了自己,那个经常开车接送儿子的晓芳,也许就是他的情人!”

然而,她很快又了自己的猜想:晓芳比自己大半岁,看上去却像大很多,长得也不如自己漂亮,没有什么魅力,她凭什么抢走自己的丈夫?常跟美女打交道的董双怎么会看上她?不可能,绝不可能。

她满脑疑虑,却找不到一点证据,坐卧不安,整天给董双打电话,最多的一天打了18个电话。

2007年7月22日,丽芝看到回家拿衣服的丈夫,正捧着她和儿子的相片发呆,顿时想到,这可能是丈夫提出离婚的预兆。她贴在董双身边,心碎地说:“我们再不分床睡了,我再不让你孤单,不让你难受,我天天陪着你,只要你回家住。”见丈夫冰冷得没有一点回应,她伤心得流下了眼泪,挣扎着说:“你说过,我们要一辈子不离不散的。”董双悲怆得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出了门。

丽芝不甘心,发誓要弄清楚是哪个女人把她的丈夫变得如此绝情。于是,她悄悄跟踪丈夫。终于在董双办公室,丽芝看到晓芳正跟丈夫手拉手说着亲热话。见丽芝突然出现,晓芳吓得四肢发抖不敢抬头。丽芝顺手将一杯水泼到晓芳脸上,转身走时,她对董双说:“你是堂堂正正的男人,何必这样偷偷摸摸,真爱上了,你们就结婚啊!”说完大哭着走了。此后,董双再也没回过家,守着空空的大房子,丽芝才真正感到了孤独和寂寞的滋味,她反复地回想着自己与董双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是啊,以前自己做得太绝情了,是自己活生生把董双送给了别的女人啊,可如今,还有办法挽回吗?

2007年8月5日,丽芝突然从客户那里得到消息,董双组织员工卸货时,不小心从卡车上摔下来,摔断了四根肋骨,半个月前就住到了武汉协和医院。丽芝感到一阵阵心酸,董双已不把自己当妻子了,出了大事也不让她知道,不让她料理。她匆忙赶到协和医院,找到病房不见董双人影,最后她从四楼的窗口看到,晓芳正扶着董双在草坪上散步。

一种耻辱感顿时涌上心头,又是晓芳,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的丈夫啊!然而,当她走近董双,见董双胸部绑满绷带,沉重的身体几乎全部倾斜到晓芳的肩膀上时,她顿时想到这是苦难的搀扶和充满信赖的依靠,她知道自己已经落败。想到这个时候任何过激的言行,只能让董双更加憎恨自己,让夹在中间的孤苦的儿子雪上加霜,因此,她努力克制住了自己。

她轻轻地走过去,对晓芳说:“你累了,让我来搀扶他。”

丽芝扶着董双坐在草坪上,人没开口,泪水就涌了出来。爱也好,恨也好,生活在一起久了,突然要分开,她心里在流血,她哭着说:“你不给我一点挽回的机会,我也失去信心了。你想什么时候办手续,我随时去!”

董双的心里也很难受,他说出了掏心窝子的话:“我爸把企业交给我,同时也把银行的大笔贷款交给了我,我的肩上总是沉沉的,不敢有半点马虎松懈;在外面辛苦了一天,回家到时屋里死一般静,没一个说话的,没一点快乐,感觉很孤独,难受时就用冷水淋身子。所以,就是公司里没事我也不想早回家。晓劳这时就陪我说话,弄东西给我吃,有时一陪就是几个小时。她从没有勾引我,也没有任何出格举动,除了陪我说话,就是帮我洗衣服。那晚,我敲不开你的门,一气之下,开车去了她家,敲开了她的门。我们没有想过结婚,她更没想要拆散我们的家。你的那一杯水,促使我铁了心要离婚,跟晓芳结婚!”

见丽芝哭成了泪人,董双干脆把最后的话都说了出来:“我在精神和肉体上都背叛了你,过错是我,我想给你重新买一套房子,你还要什么随你说。总之,我们好和好散,平静地去办手续吧。”11月15日,丽芝陪着刚出院的董双到民政局办协议离婚。

笔者询问他们婚变的经历,劝他们和好,要他们冷静一些日子,不行再来办离婚也不晚。结果,他们都说冷得不可救药,没有回旋余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