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张海迪的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砼工程冬季施工方案、措施、质量保障、
一、砼冬季施工质量保障管理与组织措施
1、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及火炉管理人员组织技术业务岗前培训,学习相应作业范围内的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与气象台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信息,提前接收数日内天气变化信息,以预防寒流突然袭击,项目部设专人负责与气象系。
3、组织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0C时确定为冬季施工。暖棚内气温、砂浆气温需做记录。项目部设专人负责。
4、所有供水管道用50mm厚岩棉管保温,管外加两层玻璃丝布缠紧。
5、现场准备好温度计,做好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
6、砼试配:由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化验单,以此施工。
7、现场准备好足够的保温覆盖物及围护物。
8、准备好足够的简易碳炉,必要时现场增设简易碳炉烧碳以达到必要的温度,确保工期与质量。
9、水泥库要用塑料布和蛇皮布封闭。
10、搅拌站棚内设一炉灶,用水箱烧水,水箱容积以20m3左右为宜,机棚除出入口外为全封闭。
二、砼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保障技术措施
1、冬季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
2、冬季施工的砼配制、搅拌、输送:
2.1、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用水量,此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不底于P.O 32.5。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掺加高效防冻剂,剂量为水泥用量的3%。
2.2、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
2.3、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
2.4、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2.5、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
2.6、砼的输送泵管应用50厚的岩棉管外加2层玻璃丝布进行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
2.7、混凝土拌合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制时间应取常温拌制时间的1.5倍。砼卸出拌合机时的最高允许温度为40℃,低温早强砼的拌合温度不高于30℃。
2.8、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9、冬季施工输送混凝土搅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措施。
3、冬季施工的砼浇注:
3.1、混凝土浇注前,清理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常温。
3.2、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砼结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
3.3 砼出罐温度、入模温度及养护温度
砼出罐温度:10℃以上
砼入模温度:5℃以上
砼养护温度:2℃以上
3.3.1 现场砼测温及养护方法:为保证冬季施工砼质量,必须对大气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和养护温度进行监测,并有测温记录。严禁浇水养护。
3.3.2测温点的布置:在墙、柱、梁、板上布置相应数量的测温孔,测温孔应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等特殊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或墙厚的1/2;测温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妥善隔离, 温度计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小于3min,并用海绵封住温度计与测温孔的缝隙。
3.3.3 冬季施工测温的项目和次数: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5次,并测出最高、最低气温。
3.3.4 浇筑初期每2小时进行一次测定,8小时后每4小时测定一次,超过临界强度4天后,停止测温。
3.3.5 单项工程测量完毕后,测温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统计温度记录,并注明结构各关键部位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交付技术部门作评定结构质量和强度的依据。
3.3.6 按有关技术档案的管理规定及结构的部位和等级情况,将测温记录归档,以作为工程竣工的移交记录。
3.3.7做好冬季施工砼的保温养护
4、冬季施工的砼养护: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和掺加防冻剂法养护。
4.1暖棚法养护:此方法适用于本工程框架施工
1)在建筑物周围用钢管搭设大棚,用棉帐篷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上盖棉帐篷布。
2)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必须将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
3)暖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增加煤炉的办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对煤炉进行检查,填加燃煤,保持棚内温度。
4)暖棚内应有一定的湿度(由实验室测定出具),当湿度不够时,要向混凝土面及模板洒水或覆盖润湿草帘。
4.2混凝土外掺防冻剂养护法:
1)混凝土外露表面采用彩胶布加草袋进行覆盖,在负温情况下不得浇水养护。
2)混凝土养护初期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时,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时要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温度不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
5、混凝土拆模:
5.1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拆模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
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以下要求时方可拆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板、拱 ≤2m 502―8m 75>8m 100
梁 ≤8m 75>8m 100
悬臂梁(板) ≤2m 75>2m 100
5.2、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胶布。
5.3、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得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6、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
6.1、冬季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满足一般混凝土规范要求外还要满足下列要求。
(一)
不被挫折击倒的贝多芬
正当贝多芬带着维也纳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赞扬“不久将扬名世界”,踌躇满志地想去掀开音乐史上新的一页的时候,命运之神,开始同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家开起了玩笑。
命运之神,开始用无休无止的“嗡嗡”声来彻底搅乱贝多芬的听觉神经。这太残酷,它将摧毁他毕生的追求,他整个年轻的心灵中被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所充满。他来到无人的旷野中,对着上苍,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悲愤地呐喊,请求上帝垂怜于自己。
1802年10月的一天,贝多芬来到一个叫海利根的小村庄。半年时间里,为音乐而生的贝多芬竟然没有和音乐发生过任何关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拿起笔,想留下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文字。
然而,贝多芬毕竟是贝多芬。他有博大的胸怀,他有深邃的思想,他有倔强的性格,他有蔑视一切的勇气,他有他的伟大的使命。在这挫折面前,他苦苦的思索后,终于醒悟:“假如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我要同挫折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决定向挫折挑战。耳朵聋了,但贝多芬用心抓住了人类精神上最崇高的声音。听不到声音了,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深刻。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创作中,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是一种崭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
1803年,贝多芬继他的《英雄变奏曲》之后,完成了著名的《英雄交响曲》。
1807年,贝多芬创作完成《命运交响曲》。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
贝多芬的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最后归于虚无,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挫折作斗争的勇气、意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它们是不朽的。贝多芬用他的经历与作品向世人宣告:不服从命运安排的英雄,在同挫折的抗争中,战胜了命运。
(二)
坚忍不拔的诺贝尔
1864年9月3日这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活泼可爱的小弟弟,另外四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
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设备,一个青年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神秘的试验。他就是在大爆炸后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大无畏的勇气往往会令死神也望而却步。在令人心惊胆颤的实验中,诺贝尔没有连同他的驳船一起葬身鱼腹,而是经过多次试验,他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一时间,诺贝尔生产的炸药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的订货单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摆脱挫折。
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运载炸药的火车因震荡发生爆炸,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著名工厂因搬运硝化甘油时发生碰撞而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的民房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巴拿马,一艘满载着硝化甘油的轮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颠簸引起爆炸,整个轮船全部葬身大海……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被吓倒,没有被压垮,更没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坚忍不拔。在奋斗的路上,他已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诺贝尔把挫折踩在了脚下,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科学界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在为人生的理想不懈地奋斗,但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我们极易选择放弃和退缩,那将一事无成。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若夫日出而林____开, ____,晦明变化者, ____。
(三)
自强不息的张海迪
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
还不到6岁,张海迪突然得病了。是脊髓血管瘤!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张海迪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
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张海迪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尽管张海迪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除了语文,张海迪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张海迪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开始了农村生活。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张海迪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奋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我在书上看了张海迪阿姨的感人事迹后,深受感动。
张海迪阿姨很不幸,在她5岁时,突然患了脊髓病,导致她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因为患了脊髓病,所以她不能上学。她14岁时,就和父母到关东去了,在关东,她还自学针灸医术,无偿的为乡亲们治病。她虽然不能上学,但她很坚强,在家自学了小、中学的全部课程之后,有攻读了大学和研究生硕士的课程。
在残酷事实面前,她没有被击倒,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自信,而是勇敢的面对。1989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文小说,编著了《轮椅上的梦》、《绝顶》等小说。等她把译稿交给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的流下了热泪,并热情的为她写下了《路,在一个瘫痪的姑娘脚下延伸》。
虽然,她是个残疾人,但她还是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他们的光和热。
关键词 小麦;自然灾害;应对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78-02
淮北地区是安徽省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小麦高产攻关和高产创建等活动的开展,小麦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的70%以上,产量占85%以上,为全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小麦生长期间常出现干旱、冻害、倒伏、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1 干旱
1.1 干旱类型
(1)播种期干旱。淮北地区小麦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如果这段时间发生干旱,一是影响播种,造成播期推迟;二是播后不及时补墒,就会造成出苗不齐,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1];三是小麦出苗后,若出现干旱,对小麦的根系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使次生根少而短,严重影响冬前分蘖。
(2)越冬期干旱。淮北地区小麦越冬期一般从12月20日开始,2月10日结束,约50 d,若此期发生干旱,易发生冻害,同时影响根系下扎,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3)拔节―抽穗期干旱。拔节―抽穗期是小麦生殖器官形成期,也是水分临界期[2]。若出现干旱,影响小麦生长,降低有效分蘖数、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严重影响产量。2013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近1个月未降雨,导致小麦株高比常年矮10 cm左右。
(4)灌浆成熟期干旱。灌浆成熟期小麦需要大量的水分进行养分的吸收、积累和输送。此时若发生干旱,由于水分供应不够,就会造成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
1.2 防御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无水源和一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灌溉站、机井无法使用的问题,配套完善灌溉设备,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2)耕作保墒。淮北地区秋季9月下旬一般都有一次降雨,可进行深耕深松,以保墒蓄水。也可采取前茬作物适当晚收,边收边整地边播种,为小麦播种出苗提供良好的土壤墒情。
(3)科学灌溉。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浇丰产水,不浇保命水。注意在以下3个时期灌水,一是入冬前灌水,可有效提高地温,防止冻害发生[3];二是小麦拔节抽穗期灌水,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三是扬花期灌水,小麦抽穗后不能缺水,旱时应浇足扬花水。同时选用抗旱剂、保水剂减缓干旱的危害。
2 冻害
2.1 冻害类型
(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可分为严重冻害和轻度冻害。严重冻害可造成主茎和大分蘖全部冻死,或者整株冻死。轻度冻害是指仅部分叶片或叶尖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完好,对产量影响不大或很小。
(2)倒春寒。倒春寒是指小麦立春后进入返青拔节时期,发生倒春寒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天晴阳光照晒后便逐渐干枯。已进入雌雄蕊分化期的小麦易受冻,处于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的幼穗,受冻后影响不大。
(3)低温冷害。低温冷害是指小麦进入孕穗挑旗阶段,该阶段处于含水量高、组织柔嫩时期,抵御低温的能力低,若遇最低气温5 ℃以下时,就可能受害[4]。低温冷害小麦茎叶不受害,无异常表现,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造成结实率和穗粒数明显降低,最终大幅度降低产量。
2.2 预防措施
(1)选用抗寒品种,适期播种。淮北中北部应选用弱冬性或半冬性品种,南部可选用半冬性和半冬偏春性品种。 在小麦品种推广上,要有2~3个不同类型的主导品种,按当地前茬作物腾茬早迟,对小麦播种期进行合理安排。
(2)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一是旋耕地块播前或播后要镇压,遇旱一次灌足水,促使根系下扎。二是适量播种。播量过大,麦苗密集,窜高生长,易遭受冻害,应采用半精量播种技术,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5-6]。三是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提高小麦群体综合素质。
(3)灌水防霜冻,加强防护措施。霜冻前可对麦田进行灌水保温,在有喷灌条件的地区,霜冻前可以对小麦苗进行喷水,调节麦田近地小气候,可有效防御霜冻;对晚弱苗麦田撒施暖性土杂肥和泥炭等农家肥,保护分蘖节不受冻害。
2.3 补救措施
(1)冻害的补救措施。一是为促进小麦小分蘖迅速生长,生产中及时追施氮肥。小麦冻害较轻,叶片冻枯,分蘖没有冻死,为增加土壤温度,早春要及时划锄,为促进小麦返青,增加小麦分蘖成穗率,起身前进行浇水追肥。麦田大分蘖、主茎冻死的要分2次追肥,第2次在小麦拔节期,每次施尿素150 kg/hm2 [7]。二是为防止小麦早衰,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在春季第1次追肥的基础上,根据小麦生长状况,在挑旗期或拔节期进行追肥,以增加有效穗、千粒重。
(2)倒春寒的补救措施。早春发生倒春寒,及时施用氮肥,进行浇水,以促进小麦多分蘖、大分蘖,提高成穗率,降低冻害对小麦的影响。
(3)低温冷害的补救措施。低温冷害发生后,及时追施肥水,喷施叶面肥,保证小麦正常生长,提高粒重,降低损失。
3 倒伏
3.1 倒伏危害
小麦倒伏后,茎秆的输送组织受到创伤或曲折,养分、水分运输不畅,同时茎叶重叠,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削弱,造成千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倒伏愈早,影响愈大。灌浆前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一般减产20%~50%,灌浆后晚期倒伏的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10%~20%。
3.2 倒伏类型与原因
(1)根倒伏。土壤耕作层浅,土壤结构不良,播种太浅或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深,次生根少而细弱,常常发生倒伏。
(2)茎倒伏。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增加氮肥用量,追肥、灌水不科学,或栽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造成基部第1、2节间过长,茎秆细软而缺乏韧性,在出现大风雨时,茎下部极易弯曲或折断而出现倒伏。
3.3 防御措施
(1)协调群体结构。为控制群体数量,形成良好的群体与个体,适量播种。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半冬性品种基本苗以240万~300万株/hm2为宜。
(2)合理运用肥水。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同时,严格控制基肥氮素比例,氮肥基追比例5∶5或6∶4,拔节肥时间掌握在第1节间定长时施用,尽量不施或少施返青肥,以防止群体过大和基部节间过长。
(3)科学化控。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前后用5%烯效唑600 g/hm2,或国光矮丰600~750 g/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
4 干热风
4.1 干热风的危害
小麦遭受干热风危害后表现为茎叶灰青色,炸芒干枯,穗子也脱水青枯,迫使籽粒瘪瘦而无光泽,导致千粒重下降,产量和品质降低。一般千粒重减轻2~4 g,严重时可减轻5~6 g,造成5%~10%以上的减产幅度。
4.2 干热风的指标
在小麦乳熟期,气温在30 ℃以上、相对湿度在30%以下,且有2 m/s左右的微风,为轻度干热风。气温在35 ℃以上、相对湿度在25%以下,风速大于3 m/s,为严重干热风,对小麦危害较为严重。
4.3 防御措施
一是适时浇灌,在干热风出现前3~5 d灌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灌水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不可在最热时间灌水。二是用0.3%磷酸二氢钾在小麦孕穗至扬花期进行喷洒,提高小麦植株磷、钾含量,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三是结合后期病虫害防治,肥药混喷,一喷多防,达到杀虫、防病、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品质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胡圣发.自然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79.
[2] 王朝亮,史素英.灾害性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2(2):61-62.
[3] 张婧霖.阜阳市小麦生长期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预防办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50-52.
[4] 刘淑君,牛秋平,李明娟.灾害性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和预防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3(10):8.
[5] 申秀平,刘傻,周鑫.自然灾害对小麦生产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2):19.
许多名人,不都是经历了无数的不幸,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吗?如张海迪,杏林子……都是受到病痛的折磨,他们在病床上度过人生中大部分美好的时光,在这病痛之中,他们大可以选择“轻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却选择了“珍惜”,因为他们知道大自然赐予他们生命,唯一教会他们的语言是“珍惜生命”。
可如今社会中,有多少人都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忽略自己生命的重要。闯红灯,爬栏杆,这些事常常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张海迪,杏林子的事迹告诉我们:生命在肉体上是柔弱的,但生命在精神上需要坚强。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许多人不懂得怎样珍惜生命,所以也不会珍惜匆匆流逝的光阴,许多人一生中都在做一些无谓的事,到年迈的时候,回首往事,后悔就晚了。
当然,有了这点概念性的认识远不能代替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还要找出一些能够丰富概念认识的细微感受来补充这一形象。于是,我与编导及摄制组的主要创作人员一起来到山东聊城。我急于了解海迪在生活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聊城的当天下午,我们就来到海迪的家。推开门,看见她正坐在一张床上,我惊讶地望着她,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她完全不象电视中的样子。她的背是S型的,如果不靠双手撑住,根本不能直起来。但她的脸上没有愁容,她开着玩笑跟我打招呼。我们很快就象好朋友似的聊起来。她思维敏捷,热情真诚,常使我忘记了她是一个残废人。我简直不能理解,她哪儿来的这样充沛的精力。
我象海迪家的成员一样,与她在一起生活了十天。她每天几乎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我们谈论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也谈我们各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海迪对我讲起抚育她成长的尚楼大队的乡亲们,讲那里的人,讲金线河畔绿色的庄稼。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一种火热的激情,一种对生活的爱。我被她感染了,有时一谈就是六七个小时。我对海迪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剧本中玲玲的形象,在我头脑中也渐渐地立体化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促使我想马上开拍。
我们来到海迪曾经生活过的尚楼大队开始拍摄第一集。一进村,满目是土黄色。路是土路,房子是土坯垒的,树木也不茂盛。我看到的是穷,一点儿美也没有。我奇怪,这样落后的地方,海迪为什么说美呢?剧本第一集,也描写了玲玲喜爱农村的心情。为了找到准确感受,我利用拍摄空余时间,跟村里的孩子们学编草辫,跟姑娘媳妇们拉家常。慢慢地,乡亲们跟我熟悉了。我了解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跟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时,村里的人和景象在我眼里开始美起来。我理解了,因为海迪对这儿的乡亲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她才爱这里的一切。
我牢牢记住,我要创造的是一个让人信服的艺术形象,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人是有喜怒哀乐的,我让自己该哭就哭,该笑就笑个痛快。我理解玲玲是个有特殊个性的正常人,而不是只有满嘴道理的“英雄”。在剧本中,有不少表现玲玲思想深度的大段台词。开始,我觉得很别扭,认为不好处理。和海迪接触以后,我了解了她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的态度,我就有了处理这些台词的办法。这些大段的独白,是一个有奋进心的姑娘的心声,是她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推动她前进的力量。难道不是这样吗?年轻人爱思考,也容易动摇自己的决心,在实践中常常要重新检验自己的看法,不断地鼓起奋斗下去的勇气。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些大段的独白,我都能具体切身地感受它。我把它们处理成发自内心的感受,边讲边思考,这样就给了这些台词丰富的激情。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之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够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做到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够做到志存高远!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张海迪,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沉沦,她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最终熟练地掌握了几门外语,并用高超的针灸技术为别人治病。她用非凡的毅力,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感动中国的洪战辉,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洪战辉的父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不堪生活重负的母亲离家出走,面对年幼的弟弟和嗷嗷待哺的妹妹,这名年仅12岁的少年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艰难困苦并没有压弯他稚嫩的脊梁,反而砥砺他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拮据,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婉拒好心人的捐款。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海伦•凯勒,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用毅力之光趋散了生命的黑暗,她的名字已成为坚强意志的象征。
一、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拓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为学生引荐了一批名人和伟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他们的精神,在品词析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拓展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时,学生读后知道霍金在全身瘫痪,失去说话能力,只有大脑能够思考的情况下,完成了常人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并且在物理科学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令世人称颂。为了让霍金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我在教学时设置了逐层深入的谈话话题:(一)谈谈自己生病后,是怎样对待学习的?(二)说说张海迪生活、学习的难处,夸夸她的身残志坚。(三)自己与张海迪、霍金相比,谈感受。拓展至此,学生对霍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相关经历,使之与文本中的人物经历进行对比,学生在换位思考中,入情入境地感受,对文本中的人物精神的认识也就更深了一层。
二、 利用文本留白,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比较、对照、引申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詹天佑》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他的杰出才干与爱国之情。课文中对他在修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仅作了简单介绍,我根据这个留白,搜集了补充了以下资料: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不禁为之感动,对詹天佑更加敬佩不已。
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在文本的空白处挖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有效。
三、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拓展
教材中有些事物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就需要丰富课程资源,可借助网络进行拓展延伸。
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时,为了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我和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星、云、石”的图文、影像资料,制作了一个“大自然的文字”的专题学习网站。在这个网页中,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对教材进行适当有效的拓展,开设了“知识迁移”“拓展应用”“名言古诗”“学生留言”“友情链接”等栏目,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知识迁移”这个栏目中,搜集了不同的星、云、石、鸟的图片,可谓精彩纷呈;在“拓展应用”这个栏目,设计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为“时下,野外旅游已经受到许多游人的青睐,但野外旅游若有不慎,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你在一个森林里迷路了,你如何依靠识别大自然的文字而找到方向,走出森林呢?”学生还可以通过“友情链接”栏目去了解更多的百科知识,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从小学升入初中以来,不知什么原因,我认识了“她”,觉得和“她”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从此我与“她”形影不离。以后,我上课不举手发言了,做作业也不认真,经常犯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在乎,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很自然,我的成绩就一落千丈。
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我原本想去报名参加,可“她”却让我放不下,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数学竞赛,偷偷的去触碰“她”迷恋“她”,被“她”的魔力所吸引。
在我正陶醉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令我猛然醒来的故事:我的几位同龄人同样迷恋“她”以后,深夜不归家,身上没钱了就去敲诈同学,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醒悟了,我不再迷恋“她”了,对”她”提出了分手。“她”,就是——网吧!
“失恋”后的我,一时间感到非常痛苦,但我学会了“移情别恋”。我恋上了学习,恋上了班级。我从学习中找快乐,从失败中找坚强。在这次暑假中,我买了几本厚厚的书籍,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和国的青春记忆》等。高尔基、张海迪、张广厚、任羊成等一位位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了我,他们已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还参加摄影比赛活动,为班级争光,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现在的我,身心都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愉悦,爱上网的同学你也尝试着“移情别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