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感知教材,提出问题
小学课文的突出特点就是中心明确。在导人新课,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中讲了怎样的一对父与子?从哪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来?从这句话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句,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课文的目的一一为什么说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从而形成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和兴趣,达到问题驱动的目的,使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二、探究学法,启发自主
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非常重要。我在学法指导上是这样做的:首先通过运用交谈的方式提出,要知道课文中为什么说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准备怎样学习课文?学生说要读书,要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细细体会、要边读边想……为了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效,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简要概括后,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补充说:还要特别注意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去体会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爱。这样为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了学习方法上的困惑,使学生明确了应该怎样学。
三、自主学习,合作指导
语文素养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锻炼发展起来的。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关照“学困生”,对学生学习给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学生是否能够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实践的关键。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学习实践后,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交流,对问题进一步明确,对自主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汇报交流,帮助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要注意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为此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一是请同学们按着课文的顺序汇报你从哪里体会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二是结合学生汇报中提出来的重点词句进行综合性语文技能训练。我采取的教学策略为一汇报,二谈感悟;三设点训练、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质量。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总结学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你记住了课文里哪些重点句子?课后你准备怎样做?使学生养成总结反思、自我进行学习规划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品质不断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28
通过语文教学,小学生应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在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要构建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需要的小学语文课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新型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性,使其更具生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小学生爱玩,对学习缺乏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和增强,应该先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面着手。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广泛的兴趣,所以教应该让学生的兴趣点聚焦于语文学习。经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编者所选用的课文都是一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的文学性很强,包含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和赋予探究价值的科学性文章。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性和近于生活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口味”。既然,教材都如此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更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的前提下选择教学内容。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个体发展的需求。所以,学生是课堂主体,应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以贯之的原则。学生只有形成持续有效的学习内驱力,才能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月光曲》,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富有画面感。让学生通过诵读细细体味优美的音乐、美丽的月色和宁静的环境。以文动人,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的丰富意蕴。又如,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笔者以问导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一开始通过对屋内和对大海的描写进行比对,描写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艰苦的生活。提问:渔夫家境如此窘迫,为何还说渔夫家“温暖而舒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自主思考和交流。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多媒体,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教学节奏缓慢,严重违背小学生学习的特性和习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毛病,为我国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条件。同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僵化的状态。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为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能够以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语文。
再以《月光曲》为例,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钢琴曲,让学生先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情感。然后在揣摩情感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此外,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例如,《穷人》故事性较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在特定的角色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在多样化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千变万化,学生也会更主动投入于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来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有效性。
三、设置师生交流环节,实现生成性的课堂
在新课改下,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拥有主导权。小学生渴望表现自己,获得认可,虽然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在新课改的洗礼下当下的教学相当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教学并不是要批量生产“教育产品”,而是要塑造个性化的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表达。鼓励学生谈“怪想法”,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学生踊跃发言的局面,才有可能摆脱教师的提前预设,而临时转变教学思路,出现更出色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致。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提前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有关地震的感人事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交流和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出人性是善良与美好。师生是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师生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重视教学评价,做好教学反思
对新课标的理念,很多教师是一知半解甚至扭曲,为了追求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似乎变得简单了。教师们常以模糊、空泛的问题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殊不知这样的提问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不断反思,觉得我们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设计与处理上更应该细化,不仅关注文本的细节,就是钻研文本,深入到每个细节;更要关注教学细节,如细小的教学语言、环节,文本的词句、训练点等,这是动态生成的细节,需要教师及时去捕捉。抓细节处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一、深入文本细节,挖掘深层情感
1.挖掘“空白”。在钻研教材时要努力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不同,面对文本的空白,他们的感受体验也是不同,学生的个性也随之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这样的课堂是灵动、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的交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师生依托文本,结合自身体验,不断寻求空白、填充空白、创造空白,并为学生留下空白。
2.留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是最不起眼,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但是它能帮助人们表现自己的情感。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强调除了要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内涵之外,也不能放过标点符号。课堂上留意并捕捉“标点符号”,会给教学带来许多精彩。
在教学《地震中的的父与子》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父亲为了救孩子艰辛及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教学“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在反馈时,学生更多的感受是父亲的辛苦、疲惫,他们的体验还是浅层次的。于是笔者又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这时才注意到标点符号的变化,读的时候感叹的语气自然出来,发自内心的体验也一下子喷涌而出。
二、品读点亮细节,促成精彩感悟
文本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要解读文本,就要从准确理解每一处词句入手,去还原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笔者对句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的朗读进行指导。
师:看来青年作画真的已经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了。谁也能忘我地来读一读?
第一个学生的朗读强调了“越来越多、赞叹、议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有的学生说:“那位青年画鱼画得太活灵活现。”有的说:“青年把鱼画得很生动,像真的鱼游到了纸上。”)
第二个学生的朗读故意突出“融为一体”且语速较快。
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融为一体’应该读轻点慢点,因为青年画得太投入,他满脑子是鱼,已分不清自己和鱼。”又有学生补充:“他画鱼已到了忘我的境界,读得慢一些才更能显示出“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教师又进行了总结:看来我们要把课文读得有感情,读得有韵味,必须要先读懂课文,仔细推敲课文的语言文字。
朗读细节处理要巧妙,过分注重技巧的朗读没有内在情感,我们需要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学生评价朗读,在评价中就慢慢丰盈了“融为一体”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感悟。
三、捕捉教学细节,感受灵动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意识
目前,不同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语文教育的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将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进行培养和教育出有能力进行创新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为高效的途径和必经之路。必须将创新作为培养目的,才能最大的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扩充,将知识学深,学精,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将生命意思的可能性在小学语文中加以体现
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将生命意识加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对生命产生尊敬,在学生不察觉的状态下将这种教育以最大的方式教育到学生的学习中。
(1)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在培养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且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对生命的意识进行体悟,了解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意识加入到语文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2)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对生命意识的领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像《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大量的文章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探讨。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一类课文的讲解时,要主要侧重点,对其中的价值观和深刻意义进行挖掘,使学生在对课文学习的同时也认识到生命与生命的意义。
二、怎样在小学语文的授课中将生命的意义加以体现
1.将矛盾法运用在授课当中,将学生主动学习的好奇性激发出来
学而始思,思而源疑,对于大部分小学同学的好奇性,授课时通过运用矛盾法,设立悬念,制造冲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疑问,并且产生知道答案的欲望。并且在产生疑问的同时,对文章所表现的意义进行反思,积级调动学生的思维。好奇心是一个人产生探索欲,产生研究发明的智慧源泉。好奇心理是所有的发明家必备的心理,并且只有存在这种好奇的心理,才能使人们勇敢的在事业成功的路上踏出第一步。并且好奇性是人名对于接受新事物和探索新事物的第一心灵体现。人们都说,兴趣对于教育来说是最好的引导武器,那么好奇性则是这种武器最好的导航。是这行好奇性将你的兴趣提升到最大,引入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的领域。因为有了这种性格,我们才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大自然的美丽。郎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铸造了文学家和诗人。这种观点正好印证了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举世著名的科学大师,艺术家,和发明家都是有着一颗好奇心的人。
2.在课余生活中感受生命之光
在小学教学中,生命意思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在整个学生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之光。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各种活动更是对于生命形态学习的最好方式。在课堂教育上我们可以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对思想的殿堂进行眺望,但是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更能使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并且投入到更深的生命活动中,并能使我们和学生一起感悟这个世界和人生的生命之光。还能更深刻的感悟生命之重和生命之坚。将这种课外的感悟成为一个生动亲近的生命教材。
3.在写作之中将生命教育进行升华
古希腊人将“认识你自己”刻在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警醒自己,在小学的教育中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加以思考,并且在文章中对自己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社会,人生的不断认识,不断提升。
在小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创作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生命产生积极的兴趣。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地震,泥石流,非典等,教师可以以此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学习,进行思考,从而对生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日记,随笔的记录,详细了解自己身边的生命状态,提高生命的质量。
综上所述,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主导意思,使其自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制定符合学生时期心理特点,内心情况的教育方式。虽然小学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深厚的工作。但是对教育进行创新也是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其加入新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向着科学,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创新与语文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将教育创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并且在一定情况下为语文教学做指导,才能使语文的教学方式得以改革,水平得以提高。老师尽可能地营造有助于学生全员参加的学习氛围与上课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带领学生踊跃地进入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进入学习过程里,学生不但增长知识,又掌握了智慧。很好地感受到了加入之趣、思考之悦、成功之喜。这样,学生才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里学会主动思考。
参考文献: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制订的的,如果脱离开教学目标而随意地确定教学方法,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字、词、句的理解和记忆,那么教师必须对字词句讲解到位并做一些抄写,运用的练习,该让学生背诵的必须背诵的流畅无误;如果一堂课重在掌握篇章的结构和布局、写作技巧,则需要教师逐段分析讲解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味课文、讨论体会,这自然离不开朗读、问答和讨论。如一位教师教《景阳冈》时,将“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教师采用了自读法、讨论法、表演法,让学生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动词,揣摩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无畏的品格,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因而有各自的方法要求。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诗歌等不同类别课文,各有各的讲法、读法。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就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单元的课文,具体的教学方法亦可灵活多样。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会人物分析,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体会人物品质和饱含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既要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占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学中,可运用朗读指导、赏析词句、品读感悟、想象延伸、情感渲染等多种方法。《慈母情深》则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评析人物能力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独立品析人物,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且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中可运用披文得意、自我感悟,联系生活、加深体验,反思文本、内化情感等多种方法。《学会看病》是略读课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教学中可以通过品析、辩论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在选择教法之前,教师首先应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及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
三、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每一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因此,执教之前,教师应对自己做一个反思,深入寻找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去进行教法上的选择。幽默风趣的老师,可以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和形态活跃氛围,激活思维;驾驭课堂能力强的老师,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书法和绘画天分较高的老师,可以用漂亮的粉笔字和流畅的简笔画,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引领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浓厚的艺术味道。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语文教学中,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根据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
一、课堂生成的资源化
课堂是一个五彩的世界,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阵地。农村学生的思维虽然不如城里学生那么有条理,但其中也不乏智慧的火花,只要教师善于把握,一样会让课堂出现耀眼的光环。如果我们认真地把它们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来处理,会为语文教学挖出一个宝藏。在教学《隆中对》一文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学学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主要讲诸葛亮忽悠了周瑜。”一语既出,满堂哄笑。我当时眼前一亮:这个学生不一般,这个答案不一般,这个“忽悠”不一般,不能仅仅一笑而过。细究之下,“忽悠”这个词这几年很流行,学生受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奇怪。不过,这个词一般是用在开玩笑的话语中,不能用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位同学用一种自己的独特理解来活用生活中的语言,是一个积极学习语言的好例子,一定要保护这个同学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但又得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首先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不同凡响,匪夷所思,思维活跃。但同学们为什么笑你呢?”这位同学回答不上来。我便让那些发笑的同学来说说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说:“‘忽悠’这个词含有玩弄的意思,用在这里有些贬低了诸葛亮。”这位同学想想,也自觉不太恰当,笑了笑,脸上有些微红。我提示他,能不能把“忽悠”这个词换换。后来他就想到用“制服”。大家都觉得比较满意。这样处理,既保护了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又让大家学习了语言的使用,明白了语言文字的感彩,可谓“一箭双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仿写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学生仿写往往思维受局限,这就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活学活用,有的学生就能学以致用,为其他同学开辟一种新的思路。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文章中有一个关联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我让学生用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一个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不必说巍峨的崂山,也不必说具有国际化大城市气派的东部,单是那小小的百花园,就有无限趣味。”我听了后,大加赞赏:“能把课堂学过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恰当的用关联词联起来,这是一种高明的创新。”从此以后,我经常让学生针对课文的具体情境进行仿写。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仿写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什么样的课堂受学生的欢迎,什么样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1.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2.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在创新精神上,教师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三、词语的具体形象化
无论是谁,都应当承认学生学习语言时的个体差异,但学生对具体的事例都怀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中国的历史悠久,典籍典故浩如烟海,即便是一个阅历不深的青年教师,也为我们让词语具体形象起来提供了足够的来源。讲革命先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乐观,讲了这样的事例:“有一个石学士,此人心胸宽广,做事不拘小节。有一次,他乘车外出,由于他的车夫不小心,马惊了,把他一下子从车上摔了下来。车夫心惊胆战地扶起他,请求他饶恕自己。这位石学士说:‘幸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这会可惨了。’”同学们听了后都哈哈大笑。我进而告诉学生,乐观就是在处境艰难的时候,仍然开朗笑对。
四、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亮点
这种想法,源于我自己的一次教学实例。在讲《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我当时设置了一个句子的重点理解:“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表现出很纳闷的样子问学生:“只有一个词,作者却都用了句号,作者是不是用错了标点符号?如果没有用错,那么哪位同学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在我的引导下,一个学生补充道:“我在客厅里等着父亲,一看表,已是七点一刻,但是父亲没有回来。又等了很长时间(这是作者的感觉),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我又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七点半了。”其他同学也是类似的答案。我紧接着问:“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学生用本课的成语“迫不及待”来回答。我又让学生读这几句话,学生的兴趣明显地高涨。读书的热情高涨。几遍下来,几乎人人能熟读成诵。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两篇文章《诺曼底号遇难记》《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找出与此相似之处,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期望语文教学能立竿见影,学过的好东西能成为学生的东西,那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然指日可待。这节课给了我一个极大的鼓舞:抓住课文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在幡然醒悟中欣喜地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这样他们就会过目不忘,就乐于学着应用。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尽力在每课中找出一个有特色的地方,让学生思考,研读,体会,做到“质疑——豁然开朗——喜爱——成诵。”
一 、内容补白,升华情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教师要巧用文章中的段落、语句,创设情感留白,引领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很容易形成内心共鸣,这种真切理解和个性化的感悟是老师的讲解无法替代的。
我曾经听过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一课,这堂课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王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时巧妙的“补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凭借丰厚的语言功底,引导学生用心领悟,用情体会,用想象补充,给语文课堂注入了一溪滋补之水。因此,课堂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堂焕发着生机活力。下面这个教学环节,让我现在回忆起来,都是记忆犹新的。
王老师上完了这首词的上阙,学生们都还深深沉浸于词人在征途中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情形中。王老师却话锋一转:在纳兰性德的心里,他的家乡又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你在作者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在《琵琶语》的伴奏中进行补白写话,王老师则用舒缓的语调提示学生想象词人在家乡生活的种种可能性。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调动,一幅幅具有个性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乡村乐居图”“朋友畅谈图”“院中赏月图”“儿童嬉戏图”……词人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可是现实却是“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 ”这么巨大的反差,词人怎能不“聒碎乡心梦不成”?怎能不思念家乡啊!对于这一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王老师独具匠心地抓住“故园”二字,进行内容补白,令学生荡气回肠,唏嘘不已,真正地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课堂变得有灵性,有生命,有诗意。
课后,我深切反思,何谓有效课堂?这是多么真切、实在的有效课堂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时常深入不进去,转化角色进行换位思考,能把学生引领到第一人称的“我”,让学生和课文的主人公融为一体,是一种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样,学生不再单纯是为解答问题,而是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主人公,学生自然会有感而发。“聒碎乡心梦不成”学生理解不了,老师也很难讲清楚。王老师巧妙采取转换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展望诗人家乡温馨祥和的画面,这样今昔对照,何须老师多言啊!
二、标点填白,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标点符号熟视无睹,不加重视,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常常被用得无趣无味。其实标点符号不该是鸡肋,许多课文往往用标点符号设下空白,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能读懂课文中的语句是水平,能读懂标点符号是高水平,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标点符号为研读点,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充实“空白”,连接“空白”,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我抓住“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询问学生,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独自一人面对巨大的石块,面对破碎的玻璃,是怎样挖的?还会遇到什么困难?父亲是怎样想,怎样说的?在学生想象交流中,一个不顾一切救儿子的伟大的父亲形象更加丰满了。此时,让学生再读这句话时,已是“润物细无声”了,饱满深情不说,甚至有的学生眼中还含着泪花。
这小小的标点,既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
三、结尾留白,余音绕梁
课堂结尾并不是一堂课的“终曲”,而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曲终”之时,教师可以在课尾设置留白,留下一串“省略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作更进一步的推理延伸。这样课虽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愚见,根据教师对知识需求的急迫性与知识本身的难易特点,可以将教师知识视野划分为三个层次:平行知识视野、前行知识视野、纵深知识视野。
一、 第一层面:平行知识视野
所谓平行知识视野,指的是与当前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能看得见摸得着、马上能产生效能的知识视野范畴,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是与自身教育教学进程齐头并进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右:教学亟需――时事新闻与课本拓展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兴趣的调动。要使学生感受到课本上学习的不是陈腐的知识,而是鲜活的、是资源的精选本,使之始终有兴趣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自己的思考,或者借助于教师的指导打开面向世界的一扇小窗户,这是教学中绝对的难点,也是最迫切需要突破却乏人关注的盲点。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思路是强调时事新闻的引入。试以几个新闻热点来举例:
比如,小学数学老师颇为苦恼也被人非议很多的“抽水放水”之类的问题,可以引入举国瞩目的王家岭透水事故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进水口,出水口,这些游泳池中无聊的同时出水同时又放水的把戏可以被生死攸关的透水量与抽水量的对决来替代,吸引学生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可以在雅安地震中找到感性的土壤。无论什么课,总有个新闻或者旧闻能对得上号,总比雷同甚至无病的课堂有意义得多。
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思路是把课本涉及的知识进行拓展进而引申出其他的知识。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怀念的是初出校门担任常识教师的时光,只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就被科学课取代了。在那段时光里,我虽然没有多少课堂教学的技巧,也没有很好的组织教学能力,但那仍然是让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无它,因为那样的课堂向学生展示出的是课程五彩斑斓的一面。那时的常识是涉及地理、历史、天文、物理、生物的大杂烩,而每一堂课,我几乎都把它变成八宝粥。我总是在课前仔细地阅读教材,从中寻找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点,然后大量搜索相关资料,使自己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惊喜,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保留着兴趣――我相信,不管现在教学方法的导向如何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也因此,在我后来任教语文与科学的岁月里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备课习惯。
2.视野向左:学生之爱――书籍博览与影音资讯
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能否了解学生,能否团结学生,能否让学生认可教师,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无疑应当对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与电影等略有所知,这样才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也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我们对学生描述《仙剑奇侠传》中景天和邪剑仙的赌局而无动于衷的时候,当我们对学生描述假期中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而不知所云的时候,我们与学生的距离虽然很近,但实际上却非常遥远,借用泰戈尔的话说,那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前面,你却不懂得我的心,宛如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不管是《梦里花落知多少》、《盗墓笔记》还是皮皮鲁、查理九世,不管是周杰伦、李宇春还是林志炫、吴莫愁,不管是《哆啦A梦》还是《爱情公寓》、《生活大爆炸》,如果我们要赢得学生的心,能够与他们有相同的气息,就要尝试着与他们同呼吸――即使是暂时的、偶尔的,也总比仅沉浸于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世界要好。
二、 第二层面:前行知识视野
所谓前行知识视野,指的是与当前教育教学相关的、无意中闪光表露但不是与每一堂课都非常密切的知识视野范畴,关注的是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养成,是推动教育教学进步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后:涵养之源――历史典故与地理风俗
俗话说得好:瞻前顾后。远行,不能只看前方,还要看看后边的来路。
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的载体记录。当我们对历史洞若观火、对典故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拥有的是一个成功者典范的宝库,一个误区的雷库,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与一种超然的心态。让《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激情蔓延,让百家讲坛老树开出新枝,让《史记》、《春秋》、《资治通鉴》古韵浸润我们的心田,也让《历史的横截面》、《美人如玉》、《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样的草木能在园圃里自由生长,让秀者自秀,杂者自惭。
而地理风俗等于让我们在纸上阅尽宇内海外、大江南北,虽谈不上知之甚深,虽然纸上得来终觉浅,虽然媒体也不能真正替代我们的足迹,但我们能够在《徐霞客游记》、《山海经》、《水经注》或者国家地理频道中找到那些斜阳寒鸦、流水孤村、大漠落日、长河月圆,也能够去了解那些奇异的风土人情、迥异的地貌生物,对我们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信息、佐证着的教学内容,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视野向前:远见卓识――科学探索与社会研究
每个学生都拥有创新的意识,都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这种想象驱使他们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必然会向他们当然的指导者教师发出询问。而我们就要在宇宙探索、基因排序、克隆人、UFO的世界里尝试着给他们一个答案。同样,我们探索社会的发展、了解未来社会的建构形式,则是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路,让类似于《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薛定鄂》、《南渡北归》、《于丹说庄子》、《中国农民调查报告》等书籍盈满我们的书柜吧――我们需要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身份,而它的标识叫文化。
三、 第三层面:纵深知识视野
所谓纵深知识视野,指的是看似与当前教育教学无关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的知识视野范畴,其关注的是教师深层次素养的养成,是成就教师自我的知识素养。
1.视野向下:扎根土壤――学科知识与教育性知识
把这部分知识放在这一层面似乎会让人意外,但是前提是,第一层面中的课本拓展已经囊括了教学中对于本学科知识的几乎所有要求。拥有第一层面的知识视野就基本上已经能适应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但真正要成就自我、磨砺自己还需要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教育性知识上下苦功,使之积累、凝聚成实践性知识。薛瑞萍老师的成长就很有典范意义,她从寂寂无名蜕变成能与窦桂梅唱和的名师,依靠的便是对近20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的精研细读。
人的心性、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当我们惊喜于工业化的无土栽培时,往往忽略了土壤无可取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这个博大和深厚是需要台下十年功才有可能企及的。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一书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的教师风范:一个历史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科学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昆虫学家;一个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名小说家。当老师具有如此的底蕴时,任何课堂对他们来说都是举重若轻的,只需要稍稍锤炼教学技能就成了。
这样,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去学师的课堂,却总是学也学不像了。公开课前,我们“磨课”,冀望通过不断地磨练自己来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诸多变数。但最终实施时,却往往受困于教案的小井而忘记了周围广袤的天空和大地,没有“生成”,更谈不上“生本”。这不只是学生素质的现实差距,也不仅仅在于课堂的设计与教学基本功的距离,而在于没有那种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底蕴,也就失去了挥洒自如的底气与流畅,也就失去了自信与洒脱。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2.视野向上:提升境界――艺术寄托与哲学思索
人生是需要境界的。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因为谁都需要生活的境界与思想的境界。在这里,我分别为他们找一个代表――艺术与哲思。
艺术爱好与水准除了对艺术老师是基本需求,不予置评外,对于个人来说,艺术更是让人闲有所得老有所乐的好东西。无论是书法、绘画、器乐、篆刻,还是歌唱、表演、文学创作,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之上的寄托。而对教学来说,这样的爱好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李吉林老师就说:“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歌朗诵会,创作舞蹈,我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古语云:“有其师,必有其徒。”我们的身边想必不乏师父多才多艺、弟子同样兴趣广泛的例子。
哲学提升思想境界,让我们闲有所思,老有所得。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踏进同样的一条河流”的断言发人深省,现代哲学“龟兔赛跑,乌龟永远追不上兔子”的命题则让人寻味。哲学的思索多了,人生就有了历经沧海般的意味,拥有了苏轼“凉天佳月即中秋”般的情怀,再抱着这样的心态来教育,自然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52-02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交往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学中交往,不单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和丰富的过程,还是其道德品质、良好品格形成的过程。由于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原因,课堂也必定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的渠道。而“爱”在课堂中的意义是可见的! 其所牵涉的内容是广泛的,既体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反映了学生的内在心态,学生正处在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身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所以“爱”的教育就像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不可缺少。
一、爱在生活中缺失
没有亲身经历过,并不能感受到爱的缺失是多么的让人心痛。我们学校有些孩子住得比较远,是在学校吃中餐的。小童因为身体的原因,每天的中餐是外婆送到班级。我们看的人都觉得这外婆真好,小朋友们也羡慕有一个这么好的外婆。可是,小童的态度从来都是很冷淡,每次面对外婆的叮咛都是随便应付,甚至是大吼大叫,推着外婆赶紧走。这时我就在想:难道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外婆对他的那份爱吗?难道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不应该懂得什么是爱吗?还有一次,我经过操场,看到一个同学在跑步时不小心跌倒了,不少人笑得前仰后合,却没有人伸出手把她扶起来,这个同学只能含着眼泪,揉揉膝盖,自己爬起来。事后我反思了好久,为什么竟没有一个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反而是当作笑话看,这只能说现在的教育缺失一种东西,那就是爱。那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断反省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什么?我想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学生内心充满着爱,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爱在教材中体现
虽然爱的教育不见得是万能的,但没有爱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就有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文章,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编写人员选择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几篇课文,选编课文的同时,还添加了许多关于爱的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由于作者处理的匠心,留下空间让读者去体会、去想象、去延伸。
三、爱在课堂中飞扬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又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会相互感染和影响。
(一)在朗读中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必然占据很大一部分,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在这一环节做好情感的渗透。在朗读体验中,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来感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同时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懂爱,教师必须以情动人,要把全部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投入到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学生在动情的时候,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的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们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可以抓住“吃惊”进行阅读指导。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此时,吃惊的仅仅是母亲吗?大家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吃惊的?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来反复强调我的那份――吃惊,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通过分析这几句话,使学生懂得了母亲的那份辛苦,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把理解的用朗读来表现出来,来体会作者的心酸、心疼,从而使学生对母亲产生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二)在情境中体验
“情境”教学,是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也是在新课改下产生的新教学手段。“情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新课改要求的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二十韵》中提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语,把学生情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那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说明在情境教学中,导入语至关重要,导入语如果设计得巧妙,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情境可以设计得非常精彩,但课堂是变化的,有时候的突变情境,处理得好,将会更加精彩,更加感人。在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中,有提到这么一个课堂情景,一位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难过。”这个学生说完之后,就傻傻地站在那儿。课堂突然出现的这么一个情景,并不是这位老师创造的情境。可是,这位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瞬间,她走近那个孩子,把那孩子搂在怀里,并讲了一个“珍珠贝”的故事。此时此刻,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在座的同学能感受到什么呢?一种情,一种心灵的抚慰。这么一个搂的动作,这么一番话,抚慰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它同时抚慰着其他的孩子。让孩子在这么一个情境中上课,能不受感动吗?
(三)在思考中感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盘活学生潜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这对学生理解“爱”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后练习中,让学生去探讨“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又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通过分小组思考讨论,而产生的思想火花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父母的爱。
(四)在冲突中升华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 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冲突”和“合作”是两种最值得关注的形式。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合作中都存在社会冲突, 完全和谐的社会合作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冲突的群体即使存在,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语文课堂中,必然存在冲突。冲突有很多种形式,教师应正确把握冲突,恰当的利用冲突,解决冲途,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情感得以发展, 消极的情感得到克服, 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我们仔细发现,都能从一些生活小事中发现,父母对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但是,有些孩子会因为某种原因,不理解父母,心情会比较压抑,这时候的情感冲突不利于学习。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交流,把感受说出来,通过口语交际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写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对父母说说心里话,并读给他们听。并回家后做一份感恩作业,化感知为行动。还有召开主题班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感恩教育行动。这些方式,适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利于增进其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为他人考虑,这样,情感冲突也解决了,爱也在无形中充满了学生的心灵。
当然,爱的教育不仅仅如上文所述,真爱无限。学生通过体验各种各样的人间真爱,可以认识到真善美,从而带来情感的愉悦,行动上的自觉,灵魂上的净化!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2]肖国玲,朱峰.《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中的“找回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曾双武.课堂教学呼唤有效冲突[J].中国教师,2009.01. [6]潘雪萍.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冲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6).
[7]唐瑾.让爱与教育同行[J].成功(教育),2009.03.
[8]李锦贤.“在教学交往活动中渗透‘爱’的教育”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教育导刊,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