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教学方法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方法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方法设计

第1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意义 步骤 设计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包括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发展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言论,通过实践来消化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探索发现的要求。

一、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高中地理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地理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讲课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无法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自己只需要把控好全局即可;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学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机融合起来,使四者之间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打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引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别,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评价提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再通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探究方式将自己整理的信息表达、分享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步骤是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是一种奇妙的地理景观。情境的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要使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题,教师就需要对情境进行精心设计

(二)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后,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课题。可以是课本中固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式教学要分析的对象。

(三)分析探究讨论

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探究的方式。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对于内容复杂、相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四)得出结论

在探究讨论过后,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总结问题答案,总结学习成果。

(五)迁移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美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以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

(一)导入课题

太阳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放射着能量,那么我们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辐射能量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南北半球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的植物类型?这和太阳辐射有关系吗?

(二)提出问题

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提出问题一:看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学会读坐标图。

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提出问题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问题三: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学会读景观图和统计图。问题四:描述这两个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设计意图:由生物量差异进一步拓展到动物、气候等要素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提取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出评价。

(四)归纳总结

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一般说来,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其相应的生物量也大。

(五)迁移拓展

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十分丰富,是生物的乐园。你们能解释一下热带雨林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吗?

第2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产品设计;教学方法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相联系,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深入人们生活的产品宣传绿色观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实现绿色理念的全面推广。当下,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是推动绿色设计理念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一、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严重、难以解决且已经对社会发展造成直接阻碍和影响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与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工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的生态平衡因为这些问题而逐步被打破,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也逐渐模糊。这些问题对于各国而言都是大问题,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加以控制和解决。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就是绿色观念,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注重保护环境,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同时要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健康的消费理念等。绿色设计理念重点包括产品设计中的产品性质设计、产品功能设计和产品质量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以及材料的重复利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有助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控制环境污染。绿色设计理念的出现代表社会整体意识的改变,同时也代表现代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提升。由此可见,绿色设计理念对于社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二、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主要是在教授产品设计方式、设计重点、设计原则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产品设计知识的过程中重视绿色设计并掌握绿色设计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教师要详细分析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关键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案,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偏差,稳步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产品设计人才。1.产品设计教学中绿色设计独立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绿色设计独立化。在产品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将产品设计知识教授和设计理念实践分为明确的两个板块,导致绿色设计理念与产品设计无法有效融合。学生在产品设计练习过程中刻意应用绿色设计理念,出现了不可实施、过于理想化等问题。如,教师在教授矿泉水瓶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讲述矿泉水瓶的设计重点、设计内容等设计知识,包括矿泉水瓶形状的视觉性、商标位置的美观性等,然后教授相应的绿色设计理念知识,如矿泉水瓶的材质选择、标语等。学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设计偏差,如,只考虑绿色设计理念,采取淀粉等可降解材质,而忽视可行性;或者只重视矿泉水瓶的形状、商标,而忽视绿色设计理念;等等。这种教学形式直接导致学生将产品设计与绿色设计理念的学习分为两个板块,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偏重其中一个板块,导致设计结果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较低。此外,教师若缺乏绿色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就会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无法发挥作用,这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2.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理论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理论化。一些教师采取口头教授的教学方式,全程掌握课堂走向和课堂节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些教师所采取的实例教学是利用固定的成功案例进行解析,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理论化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绿色设计理念和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的必要性的理解较为模糊。一些教师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偏向于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目标逐渐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偏离,导致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抽象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弱。产品设计教学的发展因此受到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也受到了抑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设计技术、设计技巧、设计想法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缺乏创新意识。3.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不踏实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不踏实。一些教师在大致讲解了基础知识之后,直接讲解各种方案和各种案例,让学生直接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并提交产品设计方案。教师所寻求的只是设计与自身讲解案例的契合,不重视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如,在购物袋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粗略讲解购物袋的基础设计知识之后,讲解可回收的各种环保材质的购物袋设计案例和伸缩性良好的、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设计案例等,然后让学生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购物袋的设计。该教学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基础不稳固,对于设计的理解逐渐往模仿、借鉴方向转变,产品设计创新越来越少,其设计思维被固定在一个范围内,难以取得突破。同时,一些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绿色理念的认识较为浅显,无法深入理解绿色设计理念,更难以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和生产。

三、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探究

通过探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能够明确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和发展方向。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操作也能够进一步得以确定,笔者力求完整地进行阐述、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全面展示有效的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式,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建议。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的兴趣和产品设计能力。1.设计教学融合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绿色设计理念与产品设计教学融合。具体操作是在产品的功能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阐述该产品的功能设计方向、方式,还要具体分析实现该功能的操作,即在实现该产品该功能过程中所利用的设备、材料以及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应尽可能地降低污染、能源消耗和成本,还要注意分析该功能应用过程中的环保性和有效性,设计具体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案例的使用频率和完整度,保证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空间。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提升学生吸收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产品的性质设计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的硬度、弹力等性能,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的可回收性、重复使用性和可降解性等,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的能力,对于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促进产品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授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分析成本、性价比等基本因素和基本关系,还需要全面分析制作工艺中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情况,分析所选择材料的可行性和环保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自然地融合绿色设计理念,保证设计的环保性、合理性和创新性。2.设计教学实践化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另一个有效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化,即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合实践教学。具体操作是校方通过考察,确定合作的企业,确定学生实践和实习的场所,给予学生充分的设计空间和设计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增加实践经验,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为具体地了解理论知识和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的具体情况,同时调动对于设计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新颖的设计和巧妙融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方案,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获得与专业团队共同设计的机会,这样既能够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3.设计教学稳步化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教授产品设计和绿色设计理念的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阐述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继而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基础知识包括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原则、注意事项、设计基础操作和设计技巧等。学生要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培养自身的设计能力,稳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结语探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大量的产品设计人才,实现绿色设计理念与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这对于实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松梅.绿色设计理念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美术大观,2013(12).

第3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材料化学;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以一般尺寸通用零件的设计为核心的基础设计性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与材料化学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该课程知识面广,具有“关系多”、“要求多”、“门类多”、“公式(符号)多”和“图表多”等特点[1]。“关系多”指该课程与多门先修课程关系密切。在课程的学习中需要用到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材料成型基础、理论力学等多个先修课程的内容来解决通用化的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然而,由于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该课程的部分先修课程,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同该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讲授学习,这就造成课程和知识体系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要求多”需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从零件的强度、刚度、寿命、工艺、经济性和安全性等诸多方面统筹考虑。“门类多”则是指不同的零部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设计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公式多”是指计算多,有解析式、半解析式、经验的、半经验的及定义式,不同公式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符号多”、“图表多”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符号物理意义以及图表的正确识别和应用。由于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在以往的知识构架中没有相关的概念,学生学习基本符号、公式和相关设计计算的难度较大。此外,针对于抽象的机械构型和物理运动方式,构思并分析其结构和运动过程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该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2]。1.2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往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多以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材料化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与其他专业知识架构之间的差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基本读图能力、零件的精度要求、理论力学中的材料应力、应变、刚度、强度等多方面基础均较为薄弱。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和简单的实物教具等途径很难直观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机械构型和运动过程展现给学生,进而很难在课堂上引发学生共鸣,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比如在齿轮传动章节,直齿轮的啮合传动相对简单,传动过程较为容易理解;但是斜齿轮和锥齿轮的传动过程则相对复杂,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这一部分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相对于文字或公式较多的多媒体课件,包含flash动画、视频影像的课件内容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复杂运动过程的理解。对于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强度校核等问题,学生学习仍然较为吃力。比如V带传动设计、螺纹连接设计和强度校核等内容,不仅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设计问题,同时计算过程复杂,一般需要用到多个公式并查询数个参数图表。这就导致学生在零件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知所云,丧失学习兴趣,难以达到人才培养大纲既定的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2教学内容的再组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2.1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材料化学专业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工程知识能力的和创新素养,其专业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只需要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公式以及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情况即可。比如,在滑动轴承章节中涉及到的“流体动力理论基本方程”和“油膜承载机理”的推导过程。这一推导计算过程中涉及到流体力学、微积分等知识,超出学生的已有知识范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该内容可以酌情略去,保留液体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即只需要让学生明白液体动力轴承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学生学完后能够运用这一基本原理进行相对应的工况分析。经过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获得感和成就感。基于以上分析和考虑,在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教材中内容进行适当缩减显得十分必要[3]。在综合考量学生学习能力和课时安排的基础上,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在保证知识体系完备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内容的再组织。轻理论分析,重应用实践,力求讲授内容少而精,深入浅出,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2教学方法探索。目前,多数机械设计课程的讲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缺点。比如,“满堂灌”式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课堂氛围较差。不仅如此,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不能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机械设计课程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安排合理的课程设计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强调学生主体,增加课堂互动。学生始终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有效参与是课堂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调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结合课程特点和章节内容特点,尝试适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果[4-5]。比如在学习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一节时,教师先对一个典型的轴系固定形式进行讲授,抛砖引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给出其他组合设计中轴系时如何实现固定的,最后则由学生完成其他组合设计内容的讲解[6]。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置身事外”。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显著增加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的基本情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河南城建学院“学在城建”网络教育平台,教师课外在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时间学习。部分简单知识通过这一线上平台后,作为学生预习或自学的内容。课后,通过平台上传相关习题测验,进行教学效果把控。此外,教师在平台教师端口还可以掌握学生在课下的学习行为,而且能够对学生课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将这一评判结果与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挂钩,进而带动学生课下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依据平台反馈结果适时调整后续课堂的教学内容。(3)重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7]。基于专业培养目标适当调整课程设计内容,并将其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关联,不仅有助于机械设计课程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此外,新颖的设计题目能够避免学生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课程设计结果。比如,电极材料涂布机减速器的设计,这一课程设计完成的先决条件在于学生了充分解电极材料涂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极材料涂布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参数的收集。通过参与这一课程设计,不仅能够加深其对新能源材料相关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够满足机械设计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4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基础会计学》是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入门课,表现出专业术语多、概念枯燥、解释抽象、财务处理内容多的特点。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是其教学难点和重点,主要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和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教师要通过仔细、深入地揣摩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精髓,做到难易程度的区别把握和融会贯通,设计严谨的教学环节,为学习者排除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帮助学习者轻松驾驭教材,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迁移。

(一)会计基础理论——循序渐进习题教学法 循序渐进习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将关联性极强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合理设置练习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强化, 以巩固知识、练习技能。《基础会计学》的理论知识以会计定义、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为主线展开,内容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学中可采用循序渐进的习题教学法来实现师生互动, 突破教学重难点。其具体做法为: 选择30项左右的涉及两个会计科目的企业经济业务, 按照课程进度布置作业。学习者借助一个载体实现了从经济信息到会计信息的转换, 对会计的定义具备一个形象的认识,为后续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结构、 借贷方向以及分录编制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会计业务处理——模象直观教学法 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认知活动。教学中,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可组合使用,即通过图表的模象直观帮助学习者从视觉上直接感知教材内容,言语直观帮助学习者概括和理解学习内容,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图解教学法。图解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其内在联系和区别,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简单易懂,直观形象。结合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根据学习认知过程,形象展示会计教学流程,并将理解难点予以图解化,动画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充分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双篮子结转教学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习者对于企业账务处理中会计账户之间的结转仅停留于表面的机械式记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提出了“双篮子”结转教学法理论。“双篮子”结转教学法是指把会计账户中涉及结转的相关会计账户设定为两个篮子, 结转的过程就是把归集的相关内容从一个篮子(账户)转移到另一个篮子(账户)的过程,其接受方与被转移方的借贷方向一致,即从借方转到借方,从贷方转到贷方;减少的过程则需要在被转移方账户相反的方向记录。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设计的账户结转很多,以材料采购账户和原材料账户的结转为例进行说明: 将材料采购账户视作A篮子, 将原材料账户视作B篮子,A篮子的东西转移到B篮子,则A篮子的东西减少了,B篮子的东西增加了。A篮子即材料采购账户减少记贷方, B篮子即原材料账户增加记借方,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原材料”,贷记“材料采购”。

(三)会计实务——手工记账实务教学法 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学习者学习内容归纳的特点之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贯彻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习者的专业实践能力。手工记账实务教学法可帮助实现此教学目标,其基本内容包括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的填制和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二、借贷记账法在采购业务中的应用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是基础会计学教学难点与重点,采购业务的教学可称其为入门教学。在该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仔细、深入地揣摩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精髓,设计好教学环节,做到难易程度的区别把握和融会贯通,为学习者排除障碍,为后续的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和分配业务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分解——帮助学习者实现对教材直观与知识的感知 工业企业采购业务的教学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采购账户与原材料账户的关系及结转,材料采购的支付结算。 其中,材料采购的支付结算可采取现购、 赊购和预付款三种结算方式。

(二)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多途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难点的讲解,需充分激发学习者潜在的学习愿望,蓄积各种能量实现有效突破。

首先,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1)详解材料采购账户和原材料账户。

A.提问:为什么要分别设置材料采购账户和原材料账户(即必要性)? 企业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 因支付结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和相关采购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时间上的不一致, 需分多次归集记录材料的采购成本;此外材料采购完毕为了能够准确的界定各种原材料的总采购成本,需设置原材料账户。 即材料采购账户记录采购过程,原材料账户记录采购结果。

B.材料采购账户和原材料账户的结转——双篮子结转教学法的应用。材料采购账户和原材料账户之间的关系表述为:分次归集、一次结转。

(2)材料采购的支付结算及其相关会计分录。

A.材料买回来了,钱没有了,怎么办?(现付)

B.材料买回来了,欠钱了,怎么办?(应付)

第5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1.1体能与技能相结合

合理、科学的篮球教学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又能发展体能的。这里所指的体能发展与教学中所说的单一地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田径手段不同,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身体素质的发展,还包括身体协调性、力量等。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技术与战术更符合实战的要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赛场。

1.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

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高智商的竞技项目。在赛场上总会有很多突况发生,这就需要队员具有高超的智能应变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决定并予以行动。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智谋性在竞技场上所展现出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因为队员在比赛中时常要利用谋略赢得先机。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篮球教学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此方法能否很好地将篮球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此方法能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此二者缺一不可。

1.3对抗性和灵巧性结合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与灵巧性相结合的益智型运动项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于篮球特性的认识只停留在对抗的层面上,但这并不能否定灵巧的重要,实际上,若想在篮球赛场上赢得主动权,就需要将对抗性与灵巧性完美结合。灵巧多变是在主动避免激烈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合理、巧妙地运用速度的变化,为自己创造空间、时间、位置等方面的优势,在赛事中赢得先机。篮球运动事业发展到今天,进攻与防守战术可谓均衡发展,想要单纯的利用灵巧度和对抗性去赢得比赛已经很难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贯彻灵巧与对抗相结合的方针,以便学生更快地领会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2有效教学方法的种类

2.1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其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发现学习”,特点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材料、自行实践、自行探索等。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积极地发现、探索、思考,帮助其更快地掌握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积极实践探索的精神。通常,发现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勇于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感受实践的经历,收获学习的快乐。此外,布鲁纳还说,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严谨地陈述某个问题来引导学习者,从而提升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转化能力的过程,而序列是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掌握的陈旧的程序,其直接决定着学习者能否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采用发现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时,需要保证其设定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规律。

2.2循序渐进教学法

篮球教学工作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其所要遵循的“守则”颇多,主要包括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生理活动变化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篮球运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以以上规律为基准,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最终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学制度,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授技术的初期,教师要选用那些较为简单的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严把质量关,要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当然,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原有的简单的教学方式就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技术要求,这时,教师就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技术调整,或者重新设计,以保证教学的成效性。

2.3因材施教教学法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能够很快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有的则不能,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层教学、分级评价、分级评分的区别对待。例如,对于身体素质好、领悟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接受难度更大、技巧性更强的训练;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则要慢慢培养,最好是加强辅导,以帮助他们扎实地掌握理论基础。此外,对于那些偏执地认为理论知识没有太大作用的同学,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告诫他们理论才是实践的基础,只有端正态度,认真学好理论知识,才能更好、更快地运用到实践当中。

2.4重点教学法

所谓重点教学法就是让初学者在篮球练习的过程中重点掌握一两项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运用这些技术与他人进行对抗性比赛,并在比赛的过程中掌握篮球的其他的战略。如果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一定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战略战术的了解,让其更迅速地投入到比赛中。

2.5互动教学法

师生互动是提高学习效率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加强课堂效果的主要手段,更是必然的教学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视频的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讨论运用了哪些篮球技巧、在什么情况下可选择采用这种技巧等问题。或者,教师还可以选择图解这种较为直观的课堂互动方式,通过对图中所示动作、技能的讲解与示范,加快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2.6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主要以从易到难的游戏为主线,完全摒弃了传统教法的单项教学法,这不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更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在游戏教学法的施行过程中,要求每一个游戏过程都要安排学习基本战术,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与体会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的绝妙之处,之后再辅之以教师的引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的目的。

3结语

第6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108-03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高层及大跨建筑物拔地而起。钢结构由于轻质高强、建造周期短、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多数外形新颖、奇特、大跨、超高的新型建筑都离不开钢结构。教育部于2010年6月份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是首批试点专业之一。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类课程,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李方慧等[1]在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认知能力;贾玉琢等[2]指出当前钢结构教学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弊病,并从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入手,探讨并实践了钢结构课程实用的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同时开设了钢结构基本原理、建筑钢结构设计和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这三门课程各有侧重点:钢结构基本原理侧重钢材的基本性能和构件强度、稳定和刚度的计算方法;建筑钢结构设计课程侧重各种常用钢结构体系的设计原理、受力分析、设计方法、加工制作和防腐蚀处理等内容;钢结构课程设计则主要训练学生运用前两门课程知识,通过对给定命题的钢结构单体进行设计实践以巩固专业知识,为学生以后从事工程设计和提升专业素质做好知识储备。目前,不同的高校对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轻型门式刚架和钢屋架两种形式。

一、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特点

针对四年学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一般钢结构课程设计开设在第七学期,即在学生学习了钢结构基本原理和建筑钢结构设计课程后,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必要专业知识。但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不同于其他年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第七学期对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往年总是有部分学生为复习考研课程而缺课,即使上课也是心不在焉,最终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不知道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其次,大四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很多用人单位为充分考查学生能力要求学生先到单位实习。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学生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因此选择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到单位实习。这批学生最终也不能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第三,近些年来,钢结构设计软件发展很快,很多工作均可由计算机代为完成。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PKPM系列软件中的STS模块,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3D3S软件,从10年前完成主要计算到现在可完成主要的施工图,设计人员仅需要输入少量设计参数即可完成设计优化、计算分析和施工图绘制。软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量减少了工程师的重复劳动,但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并无益处。学生由于对设计软件过分依赖而对设计理论不熟悉,导致最终对计算结果无法准确把握和判断。

(二)教学目标

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通常为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考核多以卷面成绩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对课程设计显然并不合适。作为钢结构基本原理和建筑钢结构设计的后续课程,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开设是建立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给定命题的钢结构单体设计过程,要求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通过计算书和施工图进行考核,以适用、安全、经济、合理作为设计作品的考核目标。

二、改进方法

(一)分步和互动式教学

钢结构基本原理和建筑钢结构设计两门课程是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先行课,由于不同的教师授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在讲授钢结构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学校将课程设计安排在建筑钢结构设计课程完成之后的下个学期,往年的授课方式主要为三个阶段:理论部分讲解、计算分析阶段和施工图绘制阶段,最终按提交的设计图纸和计算书质量进行考核。由于教师在理论讲解时不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能按照平时授课方式讲解课程设计理论,难以针对课程设计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学时的限制,学生在匆忙完成图纸和计算书后即是学期结束,即使教师发现图纸和计算书中有很多问题也来不及让学生修改。

为准确把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完成课程设计需要补充的知识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如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一无吊车的轻型门式刚架设计,在第一节课上,即有学生指出门式刚架的结构体系和计算方法在建筑钢结构设计课堂上已经讲述,但只是一带而过。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课堂内容及时调整,考虑到各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在结构的内力计算方面并无大的差异,仅将门式刚架与其他结构体系的不同之处重点讲述,然后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计算分析,并在下一节课上随机抽查2~3名学生在10分钟内用ppt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通过演示及时发现学生计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有目地重点解释。学生为准备演示ppt,会仔细阅读教材及相关设计材料,独立地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发现问题,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

(二)工程实例的引入

随着近些年来钢结构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学生对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实际工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以照片形式展示国内外已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典型实际工程外,还可将常见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与校内钢结构建筑物实体相结合,将书本理论知识与身边实际工程结合,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

此外,虽然学生之前已完成其他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但是由于钢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其他结构体系差异很大,无法将钢结构实体用施工图完整表达。鉴于此,笔者精选一套严格符合现行制图标准的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施工图,从字体的选择、图面的布置到钢结构施工图绘制的要点一一讲解,要求学生从结构布置到节点详图分步完成,每次课堂均安排2~3名学生演示自己完成的工作,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并从中发现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与引导,学生最终完成的图纸图面较往年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正确的设计理念

由于钢结构表面经防腐蚀处理后美观大方,很多建筑师选择将钢构件暴露在室内。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作品,结构的安全可靠是基本要求,结构的经济、美观和便于施工也是结构工程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往年的钢结构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截面过大、板件厚度太厚或太薄、连接处截面不等高或不等宽等问题。从学生的计算书来看,所选截面强度、稳定、刚度等均满足要求,但是有的截面应力比太小造成材料浪费,有的截面连接处截面不等高、翼缘不等宽造成外形层次不齐,有的所选腹板厚度太薄使焊接质量难以保障,还有学生为减少工作量以等截面H型钢替代经济合理的楔形截面。虽然笔者在理论部分的讲解中反复强调这些问题,但是学生在最后提交的作业中这些问题仍然会重复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只重点讲解了构件的强度、稳定和刚度等关于安全性的训练,而忽视了结构设计还应考虑的其他关乎结构整体性的因素。因此,在截面优化、校核的过程帮助学生校核所选截面的适宜性,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设计理念。

为避免学生因截面选择不当而引起的设计不合理,笔者在这次的教学方法改革中通过部分学生的ppt汇报发现并提炼共性的问题,同时将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讨论、相互排查,确保每位学生对常见错误有明确的认识。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讨论,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大部分内容,若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再通过重点讲解进一步促使学生将知识点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四)考核

与一般卷面考核不同,课程设计以最终提交的图纸和计算书为考核依据,图纸一般要求AutoCAD绘制。为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每年的课程设计均按一人一题设置,但即使这样,仍很难杜绝抄袭他人图纸和计算结果的现象发生,作为教师如何区分便成为难题。因此,笔者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作为考核依据,学生的ppt汇报和课堂的问答均能有效地反应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合提交的图纸和计算书,能较为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考核。

三、结语

文章从钢结构课程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了适合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根据课程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方慧,田春竹.钢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35-137.

[2] 贾玉琢,李曰冰,龚靖.钢结构实用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5):34-36.

Teaching methods of steel structure design course

CHEN Junling1, JIAO Yufeng1,2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2.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Henan Province, P. R. China)

第7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 室内设计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能力 情景模拟 教学改革

1 室内设计课程在环艺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经济、人文等学科领域知识,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重点骨干课程,是该专业整个教学的核心部分。专业与课程的教学研究越来越重要。

室内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艺术设计生涯的起步。这门课程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之前,尽管学生学了一些专业基础课做铺垫,但是对于室内设计还是无从下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即通过讲述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选择以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为模块分项作课题内容,使学生综合把握室内设计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技术经济等基本要素,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和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 室内设计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对教学体制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和需求。明确要求学校的教学理论要结合实践,走校企结合办学之路。传统教学分为理论和课程实训两个部分,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的作业,如此这样进行循环教学。在指导同学毕业设计时发现有很多学生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时无从下手或很吃力。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以前学的课程都是纯理论的,学生没有接触市场的机会,缺少实践的磨练,自然难以设计出好的“作品”。

3 创新室内教学的形式和方式

3.1 明确教学目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目标定位在于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室内设计师,教师一方面要按照学科制定的目标去完成教学计划,另外还要与时俱进,要求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做足设计以外的功夫。

3.2 加强实践环节。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师要品味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设计出感人的东西。如果主要做家居设计,应尽量多带学生去看一些样板房,多到一些材料商场,家具商场看看,了解一些材料的新趁势,多尝试结合不同客户的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在教授公共空间时,多带领学生去一些公共空间去看,去体会,去消费。没有实际生活体验的设计作品,是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的。

3.3 增加快题设计。快题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这对学生以后应聘、考取注册室内设计师非常有益。当然,组织大量的专家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扩大交流,可以让学生对时代及社会的需求有更多的敏感性。最后,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倡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再关注一些群体真正需要设计师去完成的课题。

4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特国际英语就是运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英文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将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导入,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般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结合《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目标为通过对室内设计相关知识的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室内装饰工程方案设计、方案表现和施工管理等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能胜任室内设计企业、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等相关企业的方案设计、图纸制作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根据多年教学摸索,实施模块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多种特色教学教学模式,找到适合本专业特性并且符合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法。这种授课方式不受技术设备的影响,主要是根据模拟演练方案中确定的角色、任务、时间、步骤、背景等,实施人工演练。针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模拟设计公司工作环境,设计师谈判技巧,模拟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工作环境,探讨情景,通过角色互换模拟设计师和客户的角色关系深入了解和学习设计案例等。角色演练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相同任务、相同角色,尔后在不同地点同时实施角色演练,使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一个角色所代表的实际岗位的地位、作用、处境、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增强设计理念,丰富设计阅历,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体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只有学生的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文化艺术涵养、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都提高了,才能设计出精品。

5 结语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教改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新的教学行为模式的过程。但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如何使之有效地运用和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才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结构产生了新的需求,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文章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项目规划课题(JG2013010061),课题名称: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导入】

参考文献

1 刘琼.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与设

计,2009(2)

2 罗林.试论建筑学人才素质型教育教育观念的内涵.建筑

第8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利用教学中学生为本的思想,激发教学法的各项优势,并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分析研究中举例说明导向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模式,且通过实践让教学过程呈现出来,以期完成教师的积极教学,学生的积极学习。

关键词:

产品设计;课程行为;教学

一、引言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将职业活动看成教学的导向,学习中不仅要动脑也要动手,并把以人为本当成教学活动的重点。另外,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不同是学生始终被看成教学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分析、理解知识内容。

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存在本质区别。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客体。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更为重视讲练和灌输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课堂客体地位,因而当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喜爱的内容时,学生极易产生厌烦情绪。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将学生看成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当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人员。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听讲和做笔记,更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并接受教师设定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与途径。运用该方法,教师将由原有的知识传授者变成教学引导者,且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充当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评估学习全过程。

三、教学项目的设计

产品设计教学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密切联系,特别是各个环节衔接部分要处理得宜。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开展教学,原因是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广泛,从艺术到人文再到科技,各个学科需要融会贯通,需要结合知识内容开展创新教学模式。选择匠心独运的题目,让教和学相互依存,进而将教师的导向和学生的主体学习融合在一起。第一,分解教学目标是要求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能有自己的主题,学生在实行项目教学法时,由于目标过于“宏大”,所以实施起来无方向感,导致项目实施目标模糊,不清楚自己的每个步骤需达到的标准。若运用目标分解法,就能清晰地知道每个步骤所要达到的标准,且能分析出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总目标与分目标间的关系确立。行为导向教学实践进程中,为给学生搭建良好的事件平台,可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建立小型的广告公司,让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项目法,且利用广告公司中丰富的项目建设目标以及技术资源是实现计算机课程目标的最佳方式。第二,情境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者处于良好学习环境时,能调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研究:其一,情境模块教学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境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为学生安排真实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氛围中;其二,情境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任务模块,学生可借助此模块教学,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任务模块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预设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地跟随教师思路进入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探寻问题就能获取问题的答案,整合信息;其三,情境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模块是成果模块,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成果模块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作品重新定位自己的研究,并提出新的见解。

四、方案实施

以2015年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的官网命题为例,开展具体的方案研究,命题是创意家居设计。本次比赛的要求是建立系统化学习体系,并将任务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逐个突破。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笔记本,分化学习内容。比如,为满足行为导向的要求,就需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开展新的图形创设,其中所要完成的两项任务分别是:手绘创意草图、头脑风暴中模拟场景、单反相机的光圈运用。学院为便于学生完成任务,为学生提供摄影设备,便于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教学法的体验。虽然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主导,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适度指引也尤为重要。为契合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学分组不应将学生简单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自由地进行学习,需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小组活动的全过程,且教师需始终活跃在其中。组合成一个系统化的团队,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团队协作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整个流程中的听觉、视觉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并做好说与做,最后圆满地完成实训任务要求。借助实训活动的各类体验,巩固平时知识要点学习,补充欠缺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现有的知识传输。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参与到现场竞争中,若集体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需经历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教学中若完成设计和实施阶段后,评价则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施环节。关于评价最为常用的方式是考试,通过考试可以对教学的目的和方法有较强的导向,并能通过试卷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但需了解分数只能代表学生的一方面学习情况,学生的其他方面考察也要通过合理的评价测试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能力,故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课程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

六、结束语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观点。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更能在学习中,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学习的要点,借助讨论、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客观的评价。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全部教学中,密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作者:胡萍 干静 单位:四川大学制造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学方法设计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DOI]10.13939/ki.zgsc.2015.20.192

1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机械专业的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机械制造和工艺方面的技术工人,故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们的工程意识。在机械行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中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绪论中主要内容是机械设计的内容、意义、任务和方法。依照惯例老师按教材罗列一番,强调一下它的重要性就结束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将绪论开在实验室或工厂,就汽车发动机或牛头刨等实物或模型进行讲解,既结合了连接部分(螺纹连接、轴毂连接)、传动部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又把它的特点、应用、装配以及运动和动力分析作了简要介绍,让学生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明确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分析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械设计的工程概念,又使学生以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在讲授绪论的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而且使学生对机械设计产生了学习兴趣。

2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而由于我国教学体制约,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要使他们明白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很困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图、文、声、像的多媒体教学已走入课堂,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在教学中可借助录像插播、计算机多媒体、投影幻灯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些问题。

例如本课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将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得到遥杆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和导杆机构。在缺乏有效实体演示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三种机构运动规律和应用会模糊不清,混淆概念,起不到对知识理解和应用。如果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学生们可以在屏幕上清晰直观地看到三种机构的运动规律,学生在掌握这些机构的工作原理后,还可以鼓励他们把这些原理灵活地推广到实习和实际应用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诸多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教学是近年逐渐推广的一种新方法。它在机械设计中使用的突出优点是:在绘图软件的支持下,计算机能将数据经过信息的传递转变成形象化的二维或三维图形,并能实现动画演示。例如螺栓连接中关于预紧力、外载荷和残余预紧力的变化,光靠讲解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听了也不是很理解,往往是教师在黑板前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很茫然。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上不去,达不到教学目的。而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通过计算机形象逼真的演示,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 借助比较法巩固所学知识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 “同”和“异”关系的思维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思路,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认清事物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把握事物本质,便于掌握知识。

例如带传动和链传动知识的学习:带传动和链传动同属于机械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并且都能实现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但由于挠性件类型和特点不同,又使得它们传动有不同之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型带传动会打滑,具有过载保护作用,而链传动虽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但可以在酸、碱、油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带传动和链传动传动比都不恒定,但两者引起的原因不同,前者由于弹性滑动,后者由于多边形效应,而弹性滑动和多边形效应又分别是两者的固有属性。但弹性滑动和多边形效应产生的原因又不同,前者由于带有弹性和带两边有拉力差,后者由于链与链条的多边形啮合所致,为减少固有属性的影响,两者采取的传动措施又不同,前者用于高速传动,后者用于低速传动。通过这种比较方法的应用,两种传动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便会一目了然,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注意各章节规律性内容的总结和归纳

对于《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零乱,比较难学。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机械设计基础》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比如对机械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一般都遵循下述规律:介绍此类传动的类型―传动特点―传动系统主要构件的分析―失效形式―选择材料―安装使用维护等。为强化规律性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教学伊始,就注重向学生灌输这种规律性的学习脉络,并在随后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强化和内容的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