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有关黄河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黄河的诗句

第1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气魄___ 山巅___ 澎湃___ 狂澜___

浊流___ 构筑___ 流泻___ 哺育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魄( )____巅( )____宛( )____障( )____

魂( )____颠( )____婉( )____嶂( )____

三.词语填空

不屈不___ 惊涛___浪一___千里 浊流___转

九曲连___ 万丈___澜文明___国 奔腾不___

四.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

1.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__,奔向东南。惊涛澎湃,_______

2.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______!

3. 你是伟大坚强,_______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_______

4. 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 . 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 .为什么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4 .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体验•探究】

六.阅读课文歌词部分,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5.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7.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8.从赏析的角度,任选一句诗进行赏析

七.“黄河”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在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也有许多与黄河有关,请写出几条。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看谁积累得多。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咯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fán yǎn____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òu yì____,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湎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看见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⑤我国历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根据拼音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

2.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是___处。

3.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请概括第四段、第五段的段落大意。

第四段:

第五段:

5.文中加点词语“相传”“之一”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请简要说明。

①“相传”:

②“之一”:

6.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第2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忧国忧民,

3.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4.学会本课生字,

5.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的6个带点字的确切的意思,

6.并能正确理解诗句。

7.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能正确的背诵和默写4首古诗。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景。

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4月5日/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3.练习朗读,

4.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回忆学法,

2.解释课题。

(1)会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

(2)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3)揭题,

(4)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四首诗,

(5)以你们的自学为主。

3.指导学习《赠汪伦》。

A.学生自由读古诗,B.看注释理解,C.并提出不懂的地方,D懂的地方。

E.检查自学情况,F.抽读古诗,G.逐句理解。

第1句:“将欲行”何意?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第2句:“踏歌”何意?忽然听到安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

第3句:“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

第4句:“不及”何意?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

这两句用夸张的说法以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

总结:

A.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B.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背诵这首诗。

指导学习《题临安邸》

A.学生自由读古诗,B.看注释理解,C.并提出不D.懂得地方。

E.检查自学情况,F.抽读古诗,G.逐句理解。

理解第1、2句。“休”何意?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看图理解诗句的含义。

理解第3句:“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酒一样。

理解第4句:“直”是什么意思?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老家卞州了,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

总结。

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4月6日/上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第三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的句子。

3.练习朗读,4.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5.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先背诵后默写前两首诗,个别学生默写,交流。

2.指导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理解课题,(2)简介陆游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3)听录音,(4)初知内容。

(5)解释字词,(6)说说诗意。

第1句。“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如大海。)

第2句。“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五千仞的华山直插云霄。)

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第3句。“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异族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

第4句。“南”、“王师”是什么意思?(他们盼望着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这两句描绘了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

总结:

A.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B.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老百姓的同情。)

C.背诵这首诗。

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竹石》。

布置作业。

第3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李白;诗歌;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260-02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素有“诗仙”之名,他的诗歌飘逸潇洒,极具浪漫主义的创作色彩。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可以说,内敛而平静的意境是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一项重要特点。在研究李白诗歌意象特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李白诗歌浪漫、激越、奔放的特点,还应该研究李白诗歌意象中的含蓄之美,应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李白诗歌。

从总体上看,李白的创作变化多端,他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丰富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祖国山河和美丽大自然的赞美,其风格兼顾俊逸清新和雄伟壮阔。除此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常常使用想象、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搭配李白惯用的意象,往往能够描绘出诗歌里独特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李白的诗歌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诗人,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无论是韩愈、李贺还是苏轼、陆游无一不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交口称赞。

一、诗歌意象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象即是意境。当然,我们现在认为,在诗歌当中两者还是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的,尤其是在现代诗歌中。现代诗歌的创作通常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出现在诗歌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诗人对于意象的使用往往能够有效地烘托出诗歌的意境,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由此可见,对于诗歌而言,意象其实处于诗歌中美学的范畴,诗人通过意象的塑造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甚至通过意象来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以此来丰富诗歌的内涵。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找到诗歌中所描绘出来的意象,并充分把握其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体会诗人蕴含在其中的独特思想情感,更好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独特精神世界。

(二)诗歌意象的特征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表现诗歌内涵和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诗歌意象具有情感性特征。意象本身就具有固定的情感倾向,又兼具了诗人特定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往往蕴含着诗人更深层次的情感,他们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意象之中,既能够符合古典诗歌含蕴的表达方式,又能够利用意象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其次,意象具有含蓄性特征。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含蓄、暗示的特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对于文化的禁忌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涉及到皇家,因此在长久的封建统治时期,诗人约定俗成地使用了一些意象来含蓄的表达某种情感,既能够让人理解,又不容易犯了忌讳而招惹是非。因此,借意象抒情,融情于意象之中,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是历代诗人的一致追求。第三,意象具有丰富性特征。诗人的感受往往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诗人的笔下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往往也是不尽相同的。

二、李白诗歌意象探析

(一)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

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草木类。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李白诗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动物类。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代表诗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外“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诗中的大鹏是作者李白的自我外化,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三是器物类。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关于酒的诗句,最出名的诗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用“莫使金樽空对月”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四是气象景物类。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如《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形象,又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作者李白个性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李白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

其次,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

第三,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三)李白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数不胜数,但是仔细分析李白诗歌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意象的数量很多,但是李白却对一些意象更为偏爱,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更为深厚,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李白诗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意象。

1.李白诗歌意象之“流水”。水无形无态,水又千姿百态。水最轻柔,软如丝绵;水最刚强,滴水穿石。水最有艺术的可塑性,水是李白诗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意象,据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将近四百次有关流水的意象。其中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流水如有情,幽哀从此分”、“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等。李白格外钟情于流水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使用,说明它与李白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联。笔者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其实是诗人比较隐秘的一种表现生命意识的情感。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绝大多数并不是作者单纯的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有的时候流水表达了时间内涵,而这一内涵正是折射出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用流水这一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并非是李白独创的,事实上流水这一意象经过中国数代文人的反复锤炼已经沉淀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2.李白诗歌意象之“剑”。李白不仅是一名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因此在他的诗歌中频繁的出现“剑”这个意象,就显得十分自然。剑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代表的是力量与权威。在全唐诗中,李白笔下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剑”这个意象,由此可见他对“剑”这一意象的钟情。李白从小就学习剑术,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妻子也比作了“拙妻莫邪剑”。李白生活在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代民风开化,国威远扬,因此李白的个人理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歌中频繁的使用“剑”这个意象,也表现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博怀。“剑”这一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还表现了诗人一生都想追求的报效国家的情怀。

第4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学生众所周知,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法、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最后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说形象一点,这种思路就好比自行车的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半径向四周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开放式的思维。

一、深切回忆,引发思考

其实,对于这一思维训练,我早在多年前在兰州师专(现兰州城市学院)上学时,当时给我们讲魏晋玄学的高原老师就常常用过,现回想起其中有一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得当时高老师伴随着上课悦耳的铃声,轻步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举目望去,只见当时她手捧一块黑色的椭圆形石头,她站在讲台上,让我们大家先认真观察这块石头,然后根据它的颜色和形状说说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当时我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她随机板书我们的思考结果,真没想到答案竟然有50多种之多。

记得当时有人说它好像太阳表面的一点小黑子;有人说它好像当年那头黄河象由于饥渴难忍、在黄河边急着找水喝时却不幸失足的那一块;还有人说,它可能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点小石子而已,等等。最后,高老师用清脆的声音告诉我们:“看起来大家想得真不错,你们的思考结果都有一定的道理,这种思维就叫发散思维”。

二、重在过程,自主探究

这学期,我担任我校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挥手时间已经是12月中旬了,当前是语文总复习阶段,这时我在班上要求学生在总复习时应努力做到“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其中这“善于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多想多思考,也就是在复习各个知识点时力争要做到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我在引导本班学生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马诗》时,也尝试着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

全诗内容如下: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本次训练,我选择了两个“车轴”,即思考点一是作者(李贺);思考点二是“马诗”中的“月”。

思考点一的训练过程:

记得在复习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看作者(李贺),由于他在平时做诗时构思精巧,用“鬼斧神工”这一成语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于是后人尊称他为“诗鬼”,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小结,接着我随机出示了提前准备好的表1。

当我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出表一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看后当时很茫然不解,于是,我引导说:“同学们,以前我们听过诗仙、诗圣等,现在我们可以按“诗鬼”这一竖线向右进行思考、研究,进一步充实这一表格,等明天我们上课再交流吧!”记得当时同学们都带着这一开放性的试题,兴冲冲地回家了。

在第二天上课准备交流前,我故意迟去了2分钟,当经过我班教室窗口时,我发现许多学生都翘首以望,在我与学生交流时,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兴奋,如我们班王某这样说:“老师,我知道‘诗鬼’的最上面可以填‘诗仙’,即李白,其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我们班张某那样说:“老师,我昨晚回家问了我哥,他说王维,后人尊称为‘诗佛’,可以填到‘诗鬼’的下面,其代表作有《鸟鸣涧》”;我看到班上的小精灵刘某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说,他饶有兴趣地说:“老师,昨晚回家我查了一些资料,白居易在作诗时构思独具匠心,后人把他叫做‘诗魔’,其代表作有《大林寺桃花》《忆江南》等”。于是,我按照同学们汇报的结果,随机在电子白板上填上了相应的内容,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填空完成了表一,最后形成了表2。此时此刻,我感觉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很可爱,他(她)们很会查资料、也会探究性学习,真的大有“一呼”而“百应”的感觉啊!

思考点二的训练过程:

当看到孩子们的研究兴趣很浓时,我也很兴奋,我再次引导:“同学们,在这首诗里出现了‘月’字,其实挂在天空中的‘月亮’曾引起了古今无数诗人美好的遐想,你能说一说有关‘月亮’的一些古诗词吗?现在给每人3分钟的思考时间,比一比看谁想到的最多?”此时教室里出现了少有的安静,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阵终于有十几人举起了自信的右手,我随机板书了他(她)们的思考结果:有个孩子说:“老师,我知道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知道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还有个孩子直接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说好几句,如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的诗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等等。当听到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我的内心十分喜悦,这充分说明本班的一部分孩子在学习时已经学会了发散思维,且在平时的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多想多思考,值得称赞与肯定!

三、激发兴趣,获得新知

通过这次对班上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我发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学会多思考多总结,真是其乐无穷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以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切入点,教师从记忆教学转为思维教学,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形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做好自己的每一天教学!

参考文献:

第5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江河记述;写意;长江;黄河;湘水

I206.2

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环境关怀中,古人对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水经撰写传统,《尚书・禹贡》《山海经・五藏山经》《山海经・海内东经・附篇》《水经》《水经注》以及《水道提纲》等皆为这一传统的具体体现,对此学界研讨之声不乏。与这种基于理性层面的记述方式不同,另有一种别样的记录江河的传统,这里姑且称之为“写意”。流水既可以被严谨书写,上升为“经”,也可以被审美观照,行之于诗,在古人对河流认知、探索以及渐次亲近的过程中,写意与撰经同等重要,并行不悖。当撰写水经的传统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时,写意江河似乎也不应当被忽视,值得我们返顾一论。本文试在唐诗语境下,以横贯大陆西东的长江、穿越中原腹地的黄河和地处中南一隅的湘水为例,展现唐代诗歌中充满着文人情怀的江河印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流水,性情不同,趣味也不同,此非一个“乐”字可了,品读唐诗意象,见此情形多矣。能够进入唐代诗人眼帘的江河并不多,文学意象较为丰富的大水脉只有长江、黄河、渭水、汉水、湘水等,他如辽河、珠江或闽江,彼时尚远在多数诗人的视线之外。河流大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在诗歌世界里,其灵性、其精神往往通过多个意象体现出来。意象让河流变得诗意,河流因意象而丰富厚重;江河意象的形成固然与其水之清浊缓急、流之长短曲直有关,但主要还是历史文化背景使然。

一、长江:一脉水流,两重遗恨

唐诗中与长江有关的意象很多,如江水、江岸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其中涵义最为丰富和隽永的是江水意象。流动是水的特性,逝者如斯,但在诗人眼中,流走的不仅是水,更是水上所载之舟与舟上济渡之人,而那人,又是刚刚道过珍重依依惜别渐行渐远的至爱友朋。所以,江水意象之内涵与世间情事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便是离恨。水边多别离,非独长江如此,但在唐人笔下,江水着墨最多因而也最为突出。一脉水流咏出两重离恨,仿佛世间所有的离愁别绪,都融进那无语东流的江水中了。首先,诗人以江水喻永恒,恒长但无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数句道出了永恒宇宙与无常人世的强烈对比,永远的江月、恒长的江水把这种对比推向极致,诗人的感伤喟叹在诗行间显现无遗。这是江水意象喻指的第一重离恨――死生之离、终极之恨。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水永远东去,而人类纵然绵长永久,个体生命在存留瞬间之后,却不得不匆匆舍下亲朋故旧、辞别所依所恋,永远地消失离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江水相比,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世间的死生之离日复一日无休止地上演,对应着江水年复一年表情似霜地流过。只要这一幕无情的对比仍在,诗人的离恨便永远不可能消解,这一层别离,留给读者的是关于生命深邃的哲理性的关怀。非但生命如此,历史的风云变幻、朝代的昔更今替在江水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天地一刹。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战场》云:“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吴公台为南朝古迹,位于扬州江都县西北。诗人登古台而“惆怅南朝”,托古咏怀,发思古之幽情;人事已往,惟馀旧垒古台,只有那江水,昔也东流,今也东流,江潮起落,日日如此,任凭诗人洒落再多的惆怅感伤,也留不住它匆匆的步履。

其次,诗人托离情于江水,诉不尽别愁,这是江水意象在唐诗中喻指的第二重离恨――情感之离、久别之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老友与诗人辞别,乘舟东下,诗人久立黄鹤楼头,向舟行方向眺望。他掠过江面上点点帆影,目光惟聚老友所乘之舟,直至孤帆消失在碧空尽处。其时正当百花争艳的阳春三月,长江之上必是舳舻相属、万里连樯,何以仅见“孤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孤帆”者,实乃诗人彼时唯一用心凝神之处,伤别、惜别,千般不舍都在此二字中了。诗歌至此,情意已见,但高明的诗人于诗尾巧用江水意象,再吟七字,将诗意伸足。舟帆行出视线之外,诗人的情感却并未因之戛然而止,那兀自东去的江水,不正似诗人满腔的依依惜别之情,追随着友人离去的步伐,滔滔汩汩流向天边、言虽尽而意无穷。明人唐汝询言:“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1]632诚是。托离情于江水,无江水意象入诗,诗人的言外之意恐怕得不到如此完美充分的体现。这种寓无尽之别情于无边之长江、赋抽象之思绪于具象之流水的写法在唐诗中可谓俯拾即是,伴随着“无情”的恒长,唐诗中不时响起一声声喟叹。上引张若虚诗句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下吟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情在此由自然之景转向了人间之情,这一转变的巧妙实现,得力于有情江月与无情流水的互衬,孤月年年执着守候、江水却日日兀自流走的意境描写与世间男女“郎无情妾有意”的无奈何其相似、足可比照。江水是恒长的,但这恒长中带着大自然的冷漠与无情,任凭人世的聚散离合一番番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且汩汩流淌、滔滔东去。他如韦承庆《南行别弟》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李商隐《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云:“迭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所抒情怀皆属此类。

唐诗中的长江,既有上述鲜明的江水意象,也有夹峙江水的两岸意象,后者主要集中于三峡地区,如枫林、滟堆、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等。诸意象中,属猿啼着文人之色较多,因而文学意味也更浓。此意象常见于江上行舟诗中,所谓“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2]388,举凡游子客愁、失意怅怀、舟人漂泊、生计多艰之悲全由“猿啼”二字起,而这数种悲感,又皆自“别离”而来――客愁因离乡起,失意因去国起,漂泊因辞亲起。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1748这使人听罢泣下沾裳的泪,其实质依旧是离恨泪。因此,猿啼意象在唐诗中的使用,给江水又平添了一层离恨。借猿啼写离思客愁的诗例极多,如僧贯休《三峡闻猿》云:“历历数猿声,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马戴《巴江夜猿》云:“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露滴古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二诗表面上只写猿啼而不言客愁,但不言愁非无愁,实无须径言也,所谓“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者,均是愁苦离恨极深之语。可见“猿啼”或“猿鸣”在长江行水诗中是一个诗意的符号,有“闻猿”、有“夜猿”,有“啼”、有“听”,则“离”、“思”、“愁”、“苦”等情感自见,而诸语皆不必明白道出也。刘禹锡的《竹枝词》似乎是个例外,诗云:“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末二句说愁人自愁,愁肠自断,干猿啼何事?诚然,清猿晨啼,其声本无所谓喜,亦无所谓悲,但愁人若非自悲,又怎能听出悲来?此诗感情深沉,一反常语,也一反常意,离思恨意明明因闻猿而生,却偏说不是此声悲。品其诗味,究其实质,岂非反语正意?因了猿啼又撇开猿啼,其间愁肠百结,比正用猿啼意象更增十倍。

江水可代永恒的自然,反衬出人世之短暂,又可代离愁,喻其不舍,谓其难止。永恒出自无情,感伤缘于短暂。诗人以有情写无情,以无情衬有情,死生之离也好,情感之离也罢,两重恨都从无情中来;而无论流水,或是猿啼,又都在有情之中。江水,原只是一脉长流蜿蜒,却如此生动地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个语码,任其撷入诗行表情达意,唐之诗人赋予长江者,何其多情而生动!

二、黄河:天水豪迈,难求一清

黄河以其奔腾的气势、不羁的性情入唐诗,而唐人笔写黄河者,又以李白最为特出。举凡河水一泻千里之壮阔、撼山动地之咆哮、横空出世之超迈、落天走海之豪放,都能在李白笔下找到非凡的描摹,河水的自然意象因之在唐诗中定格。

著名的《将进酒》开篇即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唐人心目中,黄河之水好似从天而降。这种对河源的有趣认识和诗性定位大概出于两方面缘由:一是古人认为“河出昆仑”,而昆仑连带着天庭西王母的各种传说,陌生与不知导致了神秘和猜测;二是河水自高原冲落,沿途经过龙羊峡、黑三峡、青铜峡、晋陕、崤函等多个峡谷,坡降极大,水流湍激,其势威、其情壮,恰好比银河自九天陡然坠落。当然,河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诗人瑰奇的想象、夸张的语词足以写尽黄河源远流长似从天降、万里雷鸣东走大海的非凡气势。同样以精彩绝伦的诗笔描摹河水之壮阔宏大的还有《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谷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这是李白在华山之巅看到的黄河。河水源长,像一根细丝自天际逶迤而来;然甫出龙门,山开地阔,便豁然奔放一泻千里,洪波滚滚直冲西岳。山阻水势,但见河水咆哮着,劈山开道,奔腾入海,声如雷霆,壮若被激;河面上浪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绚丽斑斓。李白笔落惊天,仅此数句便将河水的神韵――不可遏制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气势、怒涛卷起的色彩、生命跳荡的动感刻画了出来。“气势”是河水的性格,也是其自然意象在诗国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所指。笔写这一意象者,还有骆宾王《晚渡黄河》之“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王之涣《凉州词》之“黄河远上白云间”、孟郊《泛黄河》之“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羽飞作风,惊龙喷为波”、温庭筠《拂舞词》之“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等等。就唐诗中描写河水气势的作品言,不论阶段抑或风格,与李白咏河诗句相较,皆可谓内容无出其外、成就无出其上。

河水入诗,不独在自然意象,亦在社会意象,此其与长江不同之处。自然意象以气势胜,社会意象以悲凉或深沉胜。唐时,黄河上游陇西至河套一带实为胡汉之间的界河,乃边塞所在,渡河即出塞,渡河者多为与胡人作战的将士或边地幕府文人。从这一意义上说,河水又与戍边、边战有关,并进而与边关之思、征人之恨等情愫结下了不解之缘。王昌龄《旅望》云:“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首句“白花原”一作“白草原”,当以后者为是。《(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六・绥德州清涧县”条载:“白草原,在县东百三十里,黄河岸侧。”[4]诗歌之作地既明,则“望京师”、“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云云,其情其景,皆有了着落。唐汝询评曰:“京师辽远,边土萧条,彼马首而东者谁乎?大都皆狄虏也。此出塞之初,周览边庭之景象如此。”[1]648唐氏所解或未可尽信,然昌龄之诗意显豁:河水奔流无尽,可诗人并不想彰显其落天入海永不停息的力量,而是借此抒写渡河者的孤独、寂寞和一眼望不到头的乡关之思、盼归之怨。河水在这首诗中呈现出的是与上一意象完全不同的面貌,不见声之洪势之壮,而是绵长不绝的离恨和凄苦。又有柳中庸《征怨》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王偃《明君词》云:“北望单于日半斜,昭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诗语不仅明确表达了黄河两岸胡汉相隔之意,而且在河水中融入了背井离乡渡河出塞者无尽的幽怨泪,烙进了浓重而悲凉的历史感。

作为社会意象的河水,还有着深沉的政治蕴含。河水在流经黄土高原时裹挟了大量泥沙,所以,“清湛”二字与河水无缘,早在战国时期,“浊河”便是黄河的名称。黄河中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大都沉积在下游,下游河床因此不断淤高,水患严重威胁着下游民生的安宁和祥和。于是,决溢、改道、泛滥、治沙与河水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如影随形。古人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所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人寿促而河清迟,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河水清流,几乎没有可能。河水总是浑浊的,浊时常有清时难,由此,联想到政治清明的难求难遇,“海晏河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君主圣明、天下太平的象征,一如传说中的天下大治即有凤凰朝仪。于是,雄浑奔放的河水因为“圣人出则黄河清”的政治期待而拥有了严肃的政治意义,“临河俟清”或“河清喻治”成为它最常见的社会意象,其诗歌抒写特点是只重意象内涵而无须临河望河,实其意而虚其水,上引李白诗句“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便是“临河俟清”意象径直的表白。有不少唐诗直接喻盛世为河清加以正面颂扬,如张说《东都宴》云:“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杜甫《洗兵马》云:“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颂。”薛逢《九日曲池游眺》云:“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这些诗句逢盛世而咏河清,用朴素的语言极好地诠释了河水“河清喻治”的意象内涵。“河清”在诗人笔下,或用于开启全篇,导引出如泉诗思;或用于总括全诗,使诗意戛然而止。它代表的是盛世、治世、太平和一统,是诗人热烈洋溢的歌咏、激情满怀的颂扬。河水在这类诗中,失却了它雷霆万钧不可阻挡的气势,但拥有了深邃的历史政治内涵。

哲学家认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在诗意的河流之上,人们可以无数次地往返。可以这么说,河流既是自然景观,故而催生了撰经的记述传统;也是文化景观,由此触发了写意的传录方式。从新文化地理的角度看,文化景观不是一个客观“现实”,一个可以在世界的“某处”被发现的“现实”,而是多重现实的并存,意象的河流即是一例。唐人踏进不同的江河,犹如跨入不同的诗意领域,由此引发的感触和诗兴也全然不同:伫立江岸或泛舟江上时,诗人就进入了多愁而有情的水上意象空间;相反,面对着自天际逶迤而来、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无论济渡还是远眺,诗人总免不了因其壮美而感发吟哦,又在浊河岸上浮想期盼河清海晏。而远在江、河之南的湘水,其水体之清绝、传说之凄美,加上多重的历史元素和南来北往的失意士子,给这一文化景观增添了一抹悲怨而又超然的色彩。我们通过水经撰述,可以阅读到不同水系、不同河段在不同地形、不同季节的流淌,字里行间的目移让我们认知江河的自然特性;而当我们解读了唐诗中的流水意象,熟悉了江河诗性的奔流,就能临水而神思,远隔万水千山悠远时空,在唐人笔底诗意的流水中徜徉,和它们情感共鸣。写意之河与撰经之河的不同,或即在此。

参考文献:

[1]唐汝询,选释.王振汉,点校.唐诗解[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牛肃.纪闻“巴峡人”//太平广记:卷328(“鬼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按《艺文类聚》卷7、《太平御览》卷53所引稍异。

[4]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曹寅.全唐诗:卷175[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六)//曹寅.全唐诗:卷184[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陈羽.湘妃怨//曹寅.全唐诗:卷34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卢仝.有所思//曹寅.全唐诗:卷38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裴夷直.赠美人琴弦//曹寅.全唐诗:卷51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贯休.善哉行//曹寅.全唐诗:卷82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陶翰.南楚怀古//曹寅.全唐诗:卷14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李群玉.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曹寅.全唐诗:卷568[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黄滔.灵均//曹寅.全唐诗:卷70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孟郊.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曹寅.全唐诗:卷372[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曹寅.全唐诗: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柳宗元.渔翁//曹寅.全唐诗:卷353[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李中.览友人卷//曹寅.全唐诗:卷749[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1]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曹寅.全唐诗:卷815.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曹寅.全唐诗:卷147[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秦韬玉.长安书怀//曹寅.全唐诗:卷670[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贯休.偶作因怀山中道侣//曹寅.全唐诗:卷836[M].北京:中华书局,1960.

第6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诗词;云雾雨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黄美元,徐华英,等.云和降水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7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词 生物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

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引入诗词,一方面,可使得教学内容活泼,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同时,赋予学生生物学的眼光,从而有更广阔的文学视野,并认识到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对文学创作也非常有益处;对生物学与文学交叉的关注,可以为以后从事科学文学创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从人文的视角去看生物学问题的素材,将生物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

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学

许多诗词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并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是自然世界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这些诗词可看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这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当于简单的科学探究结果并对生命现象进行解释的案例;同时,由于它的短小精悍,语言优美,便于中学生阅读,很适合用于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也可用于作为思考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应用。

有大量的诗词描绘了生物个体的特点。如《诗经·国风》中的《燕燕》“燕燕,差池其羽。”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的诗词则反映了生命现象,例如不同生物之间、或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诗经·国风》“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有些诗词似乎与生命现象无关,却隐含着一些生物学问题。例如,有些诗词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某地,比如三峡的自然环境,这就为我们今天追溯当地的环境条件变迁提供了证据。如李白《下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绅《闻猿》“见说三声巴峡深……始信哀猿伤客心”。这些诗词可以互相印证,表明当时的三峡地区猿猴数量较多,生态环境应该较好。另一方面的例子,如关于秋愁的描绘: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对于为什么会有秋愁,今天的生物学研究已经能够利用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知识去进行解释了。

二、可以由此感受自然与生命之美和诗词意境之美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诗词,在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并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例如,自然界中的蛙鸣,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韵律,感受到生命之美。对此进行描绘的诗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诗人笔下,经过剪辑、组合,再现并美化了这样的意境,使它永恒,使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些“蛙”一直在唐诗宋词中“鸣唱”。

三、如何将诗词引入生物教学

1.导入新课时适当运用诗词,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导入新课。

2.可以利用诗词设置悬念,采用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物种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来启发学生。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呢?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思考质疑探索等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3.编制练习题,引导学生练习。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分析: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否有科学道理?②诗人对“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描述是否完全正确?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反映了( )。

A.地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人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 )。

A.环境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环境改变了生物内部的基因;C.人类的移栽改变了生物的性状;D.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5)“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鸟类的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6)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代诗人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所写诗词中反应的生物问题有时是不准确的,或错误的,1-2题就是以这些诗词为材料设计了辨析思考题,让学生判断和剖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培养其批判精神。3-6题是以诗词为背景材料,以包含的生物知识为考查内容设计的练习题,大大增加了试题的新颖性,既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又渗透了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在生物课堂中恰当地引入古典诗词,既能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生物学信息,又能使生物学教学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学中认真研究这些诗词名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内容,深刻剖析和领悟诗词中所寄寓的生物学美学价值,既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荣膺职场人会背诗句榜首

若论国学,大部分成年人的国学底子可能还是小学积累下的。此次调查发现,当调查“您第一反应背诵起来的诗词句”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绝对高的票数成为大家最朗朗上口的一句诗文。排在第二、三位的诗句分别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紧跟其后的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以及我们学习的第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也是较多职场人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诗句。

除了以上这些简单易记的诗句,也有职场人能背诵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然通过几句诗文的背诵并不能考察到职场人的国学功底,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职场人国学水平的大致情况。对于现代职场来说,国学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的工作中并不明显,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职位的升迁,国学精髓的掌握会给领导、管理、经营等各方面带来有力的帮助。

职场人更愿意免费学国学

那么,现代职场人是否还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国学?

如果有免费学国学的机会,96%的职场人愿意去学学。从交互分析上来看,愿意学习国学的女性比例为98.1%,高出男性4.9个百分点。从调查可以看出,职场人对于国学兴趣浓厚,只是出于现实情况而无法去学习国学。

现在各类国学学习班如火如荼地开办起来了,国学班的费用也不菲,那么愿意花钱去学国学的职场人多吗?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愿意花钱去学习国学的职场人比例达到了42.6%,是个不小的比例。在这四成人中,表示已经在学或者学过国学的职场人比例为13.5%,正打算去学国学的比例达到了29.1%。

三成职场人认为国学有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

大家愿意和不愿意学国学的原因,其实分别代表了大家对于国学的态度。智联招聘调查显示,大家愿意学国学的原因各异,其中认为“学国学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80.5%的比例位居第一;62.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本身对国学就很喜欢;37.7%的职场人愿意学习国学的原因是希望国粹能够更好地传承。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近四成职场人认为国学会有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相信国学的深入学习可从内在增强一个人的个人魅力,同时丰富的学识也是人际交往中很有力的辅助。表示学习国学会有助于自己工作的职场人也达到了三成,具体比例为32.5%。

(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项之和大于100%)

在调查中,有4%的职场人即使有免费的机会也不愿意去学国学,他们不愿意学国学的原因何在呢?调查显示,在不愿意学国学的职场人中,四成职场人认为学国学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三成人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学习国学,同样比例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耐心坐下来学习国学。

六成职场人认为应将国学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中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职场人对国学学习持支持态度的还是多数。在各种观点中,支持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国学的比例达到了65%,居首位。其次,有六成职场人认为应当将国学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比例为60.8%。

第9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古诗教学 独特方法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总体而言,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炼,充满了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

一、 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 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三、 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讲究凝练,即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诗中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比比皆是,所以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领悟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难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

四、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教学时要注意:

1、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过“全”,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2、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

3、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每篇古诗下面都有一个醒目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的原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