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基础设施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设施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设施论文

第1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1.1技术路线万州城区电力基础设施网络的健康评价分三个步骤.第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原理,构建现状和规划两个网络.第二步,根据电力基础设施健康运行的要求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计算模型,建立计算指标和评价模型.第三步,计算两个网络拓扑结构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计算数据,得出结论,提出电力基础设施规划网络的优化策略.

1.2研究方法及网络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发源于计量社会学,用于研究社会活动中不同行动者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原理是将行动者作为“点”,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线”,从而构建一张行动者“网络”.由于其原理清晰,操作简单,目前在城乡管理结构、产业集群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社区社群网络及工业园区结构等领域均有运用.在万州城区电力基础设施中,各级变电站及其他线路节点被认为是“点”,“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线”,“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线路设施.“点”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计为“1”,不存在连接关系计为“0”,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了现状与规划两张空间拓扑网络关系图(图5和6).社会网络分析模型与传统线路接线图(图2和3)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能清晰地表达出设施网络中电器元件的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更为直观的表达出基础设施网络整体的拓扑关系,涵盖网络整体结构及单个设施的网络特性评价.相比于国内外电力网络研究中常用的网络图模型、Agent模型、物理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或投入产出模型等传统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擅长于网络个体间关联关系的分析,即能表达网络结构的整体特征,也能反映个体在整体的位置,以及描述整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缺乏网络间关联关系分析能力的不足.对电力等工程型基础设施网络的健康评估、规划布局等问题,更有针对性.另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技术过程更简单,研究结论也更简明.

1.3评价模型与指标通常,工程型基础设施网络的健康程度取决于网络自身的拓扑结构合理性和运行状态的效率与稳定.万州城区电力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数据表明,影响网络结构的健康因素有网络完备度和凝聚度、网络层级关联度、局部稳定成份比例以及网络节点脆弱性等4个方面.网络健康运行则应该维持荷载在整个网络中的均衡分布,避免容载比过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密度、凝聚子群、K-核、Lambda集合、切点和中心度等计算模型可以对这些指标予以对应的定量计算.由此,建立健康评价模型和指标。

2计算过程

2.1网络拓扑结构评价1)网络整体完备度网络密度公式可以测定网络整体完备程度,计算公式。P为网络密度,L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接数,n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节点数.现状电网整体完备度为0.0493,凝聚力系数为0.308,节点间平均距离为4.038.规划电网整体完备度为0.0271,凝聚力系数为0.277,节点间平均距离为4.245.由此,现状电力网络的整体完备度及凝聚力系数均小于规划,节点间平均距离大于规划,说明现状电力网络的完备度优于规划(图5和6).2)网络局部稳定度“K-核”(K=1,2,3…)是建立在点度数上的凝聚子群概念,表达一个子图中的全部点至少与其他子图中的“K”个他点相连.由此,“K”值越高、“K-核”占比越高,则该网络的局部稳定成分越多,网络整体也就越稳定.现状电网中,“2-核”共有19个,占网络整体的35.85%,其中变电站节点9个,线路节点10个.规划电网中,“2-核”共有58个,占网络整体的59.79%,其中变电站节点35个,线路节点28个.规划电网的“2-核”成分明显高于现状,局部稳定性有较大提升(图7和8).同时发现,变电站A17在现状与规划电网中都不是“2-核”成分,急需提高其稳定性.3)网络层级边关联度“Lambda集合”是网络整体结构稳定性的评价因子,通过网络中某2个点的“边关联度”指数给出定量测量.边关联度指数可标记为s(i,j),等于为了使得这2个点之间不存在任何路径,必须从图中去掉的线的最小数目,该值越大二者之间的关系越稳健.由Ucinet软件计算可知,现状电网有1,2,3,4和5等五个级别,边关联比例分别为100%,50.94%,33.96%,11.32%,3.77%;规划电网有13个级别,边关联比例分别是100%,73.20%,54.64%,37.11%,27.83%,20.62%,11.34%,8.25%,6.19%,5.15%,4.12%,3.09%及2.06%.对比发现,现状电网50.94%的边关联分布在“2”以下,规划电网54.64%的边关联分布在“4”以下.由此,规划电网的边关联度指数(s)更高,整体稳定性优于现状(图9和10).4)网络节点脆弱性“切点”是网络中联系的关键节点.一旦去掉,网络将分离成多个独立的部分.分析切点在整个网络的占比,可衡量网络的节点脆弱程度.计算可知,现状电网中“切点”占比为30.19%,规划电网为25.77%.两者在节点脆弱性上的差异性不明显(图11和12).

2.2网络运行状态评价为避免网络局部出现过载,需要使直接荷载与过境荷载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荷载在网络中处于均衡分布的状态,需要对网络运行中上述两种荷载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估.1)直接荷载均衡度①节点荷载压力度数中心度用来衡量单个点在网络中占据的核心性,该值越高越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荷载压力.度数中心度可以分为两类:绝对中心度与相对中心度,前者根据与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数目,测量出来的中心度可称为“局部中心度(localcentrality)”,后者是前者的标准化,适用于对不同规模的网络进行横向比较,本研究选择相对中心度作为衡量节点荷载压力的指标.公式为Dss(n1),(2)式中,Ds为相对度数中心度,s为与某一节点直接相连的对象数,n为节点数.计算可知,现状电网A19(500kV),A11(220kV)的相对中心度最高,其值分别为0.19和0.17;其次110kV变电站节点A1,A9,A13,A12,A7及线路节点a29,其值分别为0.11,0.09,0.09,0.09,0.09和0.09.上述节点相对其他节点而言,面临着更大的荷载压力.规划电网A19(500kV)的相对中心度最高,其值为0.22;其次A11(220kV),A1(110kV),A9(110kV),B12(220kV),B33(220kV),A13(110kV)和A12(220kV),其值分别为0.15,0.13,0.12,0.11,0.10,0.09和0.09(图13和14).分析得知,现状电网A11(220kV)有过载风险,虽然规划电网增加了2个220kV变电站(B12,B33),但并未降低现状A11的过载风险.②网络荷载压力“度数中心势”能评价网络的整体中心性,可评估网络运行中荷载的整体分布情况,防止网络出现局部失衡.2)过境荷载均衡度分析中间中心性测量的是一个点(线)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上其他点(线)的中间.在网络中,中间中心性高的点(线)需要承受更多的过境荷载压力,容易出现过载问题.中间中心性主要通过“中间中心势”和“度数相对中间中心度”予以测定.前者适用于评价网络整体,后者衡量单个节点的中间中心性.对比可见,规划电网中线路的中间中心度有所下降,过境荷载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可以看出现状电网中间中心度高的线路主要集中在A19(500kV)及A11(220kV)变电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了供电的层级关系,规划电网在增加了500kV变电站B17后这种情况并未得到改善,相反使得A11及A19周围过载线路更为密集,因此规划电网在进行与B17配套的线路设计时存在缺陷.

3结论与讨论

3.1研究结论上述计算可知,万州城区电力基础设施的规划网络整体上优于现状.首先,虽然现状电网在整体结构上比较完备与紧凑,但由于线路布置方式等原因,规划电网具备更高比例的局部稳定结构,电网的整体稳定性更强.其次,荷载在规划网络中的层级分布更加合理,尤其在220kV变电站层面上的荷载分布更加均衡.第三,过境荷载在规划电网的全网分布更加均衡,过境荷载过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是,规划电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新增加的500kV变电站在网络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存在使用浪费情况.其次,荷载在220kV变电站上分布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现状网络中220kV变电站的使用情况未产生改善作用,该部分变电站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第三,A19(500kV)等节点存在较大的过境荷载压力.第四,新建线路主要围绕着变电站A19(500kV)及A11(220kV)进行扩展,并未从整体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第五,A17等变电站在网络中处于不稳定部分.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从电网拓扑结构设计与工程加固等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予以调整和改善.

第2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确定投资份额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措施。

一、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现状

1.政府投资逐渐转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在发展国家经济时,政府和市场有着明确的分工:凡是由市场提供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应当由市场提供,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解决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遵循这条思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职能不断转换,逐步从盈利性行业退出,从事个人和企业不愿从事、无力从事和不能从事的事务。相应的,政府的投资重点也开始逐渐转向基础设施建设。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99,2000,2001,2002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分别为2116.57亿元,2094.89亿元,2510.64亿元,3142.9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6.050013.190o}13.28%和14.250o}’},投资总额不断提高,投资比重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2.中央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某些跨区域或外溢性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投资的积极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通常会采取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的方式对地方进行补助,目的是为了协助地方政府完成仅靠地方不能完成的项目.地方政府本应积极配合完成项自建设,然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很多时候会利用中央对投资项目的关注,与中央讨价还价,尽量减少地方的投资份额;或者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以较少的投资总额获得中央的审批,在项目建设期间又要求中央追加投资,导致中央的投资额远远超过预算.另外,中央政府有时会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单方修改或终止合同,使地方政府遭受损失。.

对中央政府而言,如何确定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额,达到既能完成宏观调控的目标,又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省投资额,尽量缓解僧多粥少的状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博弈模型

1.基本模型介绍

投资之初,对于如何确定双方的投资份额问题,本文将用一个讨价还价模型来分析中央与地方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双方决策的博弈行为。

基本模型如下:中央和地方均为理性人,即中央和地方政府会按照各自效用的最大化来进行决策.博弈的基本规则:博弈中有两个参与人,中央政府(甲)和地方政府(乙)。假定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遵循以下顺序:首先由甲提出一个投资分配方案,对此乙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如果乙拒绝甲的方案,则他自己应提出另一个方案,让甲选择接受与否。若甲接受,则博弈结束;若甲拒绝,则甲提出新的方案,由乙来选择。如此循环.在此循环中,只要有任何一方接受对方的方案,博弈就宣告结束。如果方案被拒绝,则被拒绝的方案就与以后的讨价还价过程不再有关系。每次一方提出一个方案和另一方选择是否接受为一个阶段。

2.具体模型分析

(1)模型的假定

①地方政府知道中央政府投资额的范围和最低数额,地方政府可以据此确定自己的投资数额,因此这是一个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问题。

②中央的目标是在不超出预算支出的前提下,使各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同时使支出成本最小;地方政府的目标是追求支出成本的最小化.另外中央政府还需要承担基础设施的外滋性问题,因而有一定的额外成本,而地方政府则不需要.

③由于中央政府需要投资的项目很多,它不可能在一个项目上拖延很长的时间,而时间的拖延会增加双方的机会成本,谈判不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因此,假设博弈只进行三个阶段。

④讨价还价每多进行一个阶段,由于谈判费用和利益损失等,双方的成本都要增值一次,设增值率为so凡>0,令s=1+so,总投资额为to“元。

(2)博弈过程

第一阶段,中央政府(甲)先确定方案,自己出s1,地方(乙)出106-s1,乙可以接受或不接受。若接受,则双方的投资为s1和106-s1,若谈判的结果是乙不接受,则开始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由乙确定方案,甲支出s2,自己支出106-s2。由甲选择是否接受此方案,接受,则双方支出为s2和106-s2,若甲不接受则进行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甲提出自己支出s,乙则支出1O6-s,此时乙必须接受,双方的实际支出为s和106-s,这个博弈过程可以用博弈的扩展形式来表述.

(3)模型的求解

我们采用逆推法解此博弈。

在第三阶段,甲出价。,乙必须接受,甲乙双方支出分别为扩Xs和兮X<106一:).因为博弈只进行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乙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选择接受。

在第二阶段,乙很清楚,进人第三阶段后,甲必会出。,则乙只能出护X(1Os一。),甲实际投资为了Xs。为使投资成本最小,则乙的投资106-s2不能使甲在第三阶段投资更少.因此,乙在第二阶段能让甲接受的最高投资额必满足sxsz=护xs,即Sz=sxs。此时,乙自己的投资为sx(lossxs),又s>1,故比第三阶段乙的投资额要小一些。

在第一阶段,甲在开始讨价还价时就知道第三阶段自己的投资是护x5,第二阶段的投资是Sz=sxs,且自己的投资仍是梦x5,此时乙会满足于最小投资额sxclofi-8Xs).如果甲在第一阶段就允许乙的投资额为sx(106-8Xs),而自己又能投资的更少,这种方案对甲而言最好.只要令s1满足to‘一sl=sxclosxsxs),即S1=los-losxs十护xs.此时,乙的投资与第二阶段以后的投资不变,而甲的投资却比第二阶段后的投资更小.从而,在第一阶段甲出资金sl=los-loftxs+护xs乙方会接受,双方的投资额分别为s1’=to‘一losxs+s}xS,s2’-losxs-s}xS为该博弈的均衡解。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三阶段博弈存在纳什均衡解,即中央与地方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能够达成共识。将这种共识形成合同,中央与地方政府就没有理由在对资金纠缠不清了。

三、博弈模型的分析

1.对占的分析

由于S=1十筑,而80>0,从而s>1。故对s1’-1O6-1O6X8+b’}xs,当s-}1+,即&-"o+时,当时(5X105)/s<l,sl’单调增加,即甲的支出越来越大。对于s1’-106-106X8+b}Xs,s2’单调递减,即乙的支出随着谈判成本增值率的降低在不断减少。当((5X105)/s>1时,则乙的支出递增,而甲的支出递减。

2.对s的分析第一种情况,当中央的投资额s之5X105,此时成本增值率乱>0。当成本增值率逐渐减小趋近于零时,s1’单调递增,s2‘单调递减.说明若中央的投资额超过5X1OS时,随成本递增率的增加,中央有弊无利,对地方越来越有利。因此,相对地方而言,中央更不愿拖延谈判时间,希望早点做出决定。而地方可以利用这种状况,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但地方政府也明白,若自己要得太多,可能给中央留下不良的印象,中央会因此而减少投资额,转向投资其他地区,也可能影响中央对地方以后的投资,所以地方政府也不敢要求得太过分。因此均衡解可能发生的变动是中央的投资额稍大于。1’,地方政府的投资额稍小于s2’。

第二种情况,中央的投资额sW5x105,当成本增值率趋近于。时,s1’单调递减,s2’单调递增。说明当中央的投资额只能小于5X105时,随成本增值率的减少,对中央将会比较有利,此时地方政府可能采取行动与中央妥协。中央政府的投资不会大于s1"。

以上分析是在假定中央和地方均是理性决策者的前提下做出的。针对上述情况,中央和地方在共同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时,可以更精确的知道彼此之间合理的支出划分,杜绝地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投机取巧以及各种门类的“钓鱼项目”.

四、结论

第3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摘要: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5-2004年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长期存在唯一稳定的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长期不同步所致。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良性互动。

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发达和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Patrick2Bond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提高等;间接效应包括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石爱虎、霍学喜认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体现为物质基础效应、效率提高效应和结构变动效应。[1]樊胜根研究发现,降低扶贫率和提高农业生产率起作用的13项因素中,增加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投资的作用居于第3位(教育和农业科研居前2位)。

林毅夫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3]有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共识,而关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利用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检验,以期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有效性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LnGDP和LnFund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利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协整方法[7],用Eviews软件对残差进行ADF检验,以判定其平稳性。对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其结果为:

LnGDP=7.65+0.66LnFund+μR2=0.9089ADR2=0.9032F=159.7045采用ADF检验法检验方程残差μ的平稳性,结果如表2所示。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残差为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

施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说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它确定的是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即如果变量X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那么X的过去的和现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助于改进对变量Y的预测。其数学检验模型为:

其中εt为零均值非自相关随机误差项;α,β为系数。原假设为:H0:βj=0(j=1,…,n),若原假设成立则有:

令非限制性变量(4)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1,限制性变量(5)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2,则F(SSE2-SSE1)/nSSE1/(T-n-m-1)应服从自由度为(m,T-n-m-1)的F分布,其中T为样本数量;n、m分别为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决定的X和Y的滞后阶数。如果接受零假设H0,则X是Y的非格兰杰原因;而如果拒绝零假设H0,说明X是Y的格兰杰原因。

对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其结果如表3。其中,F值为检验统计量,P值为检验的概率值(P≥0)。若P值小于0.05,表示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否则,因果关系不成立。表3中P值一个大于0.05,另一个小于0.05,意味着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只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原因[5];但由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双向因果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以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

二、原因探讨

基于有效性检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虽然从短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经济增长是互相促进的。这与世界银行1994年给出的基础设施存量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经验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之所以不能验证这一结论,除了战略选择失当、投资效益低下、布局不尽合理且忽视技术进步的原因之外,主要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长期不同步。

(一)财政支农资金长期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投资建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1985-2003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在“八五”时期为3%,“九五”时期为5.6%,2002年为7.3%;财政支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56.7亿元,但财政支出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78年为13.4%,20001年为7.7%,下降了5.7个百分点。

(二)信贷资金不足

现阶段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对农业的信贷任务。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和回收周期较长,收费较低有时甚至是无偿服务,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农业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慎贷”和“惜贷”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1995-2003年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最高比例仅为7.1%。

(三)乡镇负债严重,无力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县乡(镇)财政负担,然而,由于我国县乡(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同时乡(镇)的财政负债已十分严重,依靠乡镇集体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农业税制改革,取消“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一些乡镇对农业公共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根据有关规定,“一事一议”仅限于村级,而且必须是由村里兴办的农田水利设施、人畜吃水设施、村庄道路建设、植树造林工程等全体村民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公共性设施和项目。而这项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年人均不能超过15元。由于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能力十分有限,要求村民自筹资金或举债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难以被认可,即使有些村社开展议事,也大多是“议而不定”或“定而不行”,造成急需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兴建,过去利用主渠道“两工”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毁坏后又无力修复和管理。

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导致:(1)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社会先行资本”的本质特征。(2)由于资源约束,不能同时或在短期内建成农业基础设施体系,而只能有选择性地建设某些子项或小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

模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发挥。(3)农业中的许多重要基础设施本来就依赖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或者本身就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或者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在农村和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延伸。在现行城乡二元制度或非制度性的障碍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关联效应和投资乘数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小。(4)伴随着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个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甚至趋于下降,在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和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发挥。

三、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不仅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而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早日实现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良性互动。

(一)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业基础设施则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6];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基础设施的认识范围,在计算农业基础设施的贡献率时,要充分考虑到农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能单纯着眼于农业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农业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性意义。总之,只有高度认识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才有可能在实践中给予其应有的发展地位。

(二)明确划分事权,发挥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明确划分事权就是要真正严格地划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社区、乡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投资责任和投资范围。(1)全国性的、跨农业区和跨流域的农业骨干基础设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投资和管理;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应以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管理主体,中央政府可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受益区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适当分摊投资成本;小流域和社区范围内的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应主要由社区集体和农民个人负责投资和管理,地方政府可以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2)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都应设立水利等各项专项建设基金,以用于本区域内一些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引导和诱使农户投资建设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并依法处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按投入要素进行补偿与分配等问题。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打破国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唯一来源的框架,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模式,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1)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和工农业经济发展,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格局,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要。(2)要逐步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中央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的预算内农业投资比重应由目前的17%提高到20%以上。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应逐步转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3)要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保持农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率,银行新增贷款规模中农业贷款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四)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

按照受益范围和排他成本的大小,农业基础设施可划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类,对竞争性项目,由于受益范围不局限于农村社区,外部性大,原则上应由政府供给,但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产权改革,将其外部收益内部化,民间资本也可介入。政府建立财政贴息制度,把一部分财政拨款或财政信贷转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贴息资金增强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诱对有竞争性项目,由于排他性成本不高,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可以补偿投资成本,应放开市场准入,民间资本采用多种方式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探索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体制

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建立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激励机制。(1)对于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2)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产权归合作组织所有;(3)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可拍卖给个人经营;(4)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地方政府要予以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石爱虎,霍学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1996(2):35-38.

[2]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8-120.

[3]林毅夫,林毅夫发展论坛[EB/OL].2003-11-19..

[4]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第4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正在兴起的网格技术,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由文本单元向知识单元深度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求人类采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来建立知识管理的大平台。它将改变人类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分配的传统方式。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已难以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网格技术将会对知识管理带来革命,并将引发知识管理学的诞生。

人类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时,政治经济中心正从“生产”转向“发现、发明和创新”。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网格技术将带来知识管理的革命,知识网格将成为知识创新服务的大平台。网格(Grid)这一名字,第一次出现在90年代中期,为高级科学工程所描述的分布式计算永久性基础所用术语。LanFoster和CarlKessman的著作《TheGrid:BlueprintforNewComputingInfrastructure》中第一次对网格作了解释。他预见到未来的网格将是全部计算资源,而目前WWW只是包含信息的文献。网格用户能在他们的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机上访问和处理存储装有TB数据的全球数据库,通过适当工具来控制资源。

目前,Grid在美国引起革命。加里福尼亚州最近投资3亿多美元在圣地亚哥附近成立了“加州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所的所长是“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中心”(NCSA)的前主任,元计算(MetaComputing)的发明者LarrySmarr.NCSA在历史上曾参与了因特网、Mosaic测览器、计算可视化等多项重要发明,也是目前美国网格项目的一个重要中心。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开发新型的信息网格技术来构造一个“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很多通过因特网互联为一体的服务器将与公路上的传感器和汽车中的电脑无线地联为一体,从而更有效地控制交通。

美国目前的民用计算网格已含有一百余个结点,每个结点有几十亿到几千亿次的计算能力。最近,美国开始了STARTAP计划,试图将网格扩展到全世界。目前加入STARTAP计划的有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即将加入的包括巴西、俄罗斯、北欧、法国和亚太一些国家。信息网格(InformationGrid)是中国21世纪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亚于电网、交通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亚于两弹一星。

一、说到网格为大家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能不了解网格的基本组成。

1、网格的构成与功能

网格是因特网的后继,它是一组一体化的共享资源,将计算机、网络、软件、数据库、仪器和人通过公共的分布式服务连起来。网格实现统一软件标准,互操作环境(COE);服务层能提供无缝的基础设施,形成用户希望的问题求解环境;网格像电力网一样向用户提供计算和服务能力;网格提供巨大的合作机会。网格体现出4大特点:自优化、自组织、自修复、自保护。

网格由6个部分组成,即网格结点、数据库、贵重仪器和设备、可视化设备、宽带网和网格软件。主干网将所有网格结点联成一体,其带宽可达GBPS量级。网格软件提供单一系统映像、透明胜、负载平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网络系统中的网格操作系统层提供网格的底层管理功能;为编程和使用环境提供用户接口,使一般应用和专门为网格开发的应用能方便和有效地利用网格资源。网格结点、数据库、设备、主干网和网格系统软件构成了一个网格平台。

国家计算网格可提供下列功能:

①广域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不仅支持远端的高性能计算浞掷酶咝阅芗扑阕试矗欢铱山魍窠岬愕淖试葱鞴钩闪霞扑慊肪场?lt;BR>

②在Internet/Web上,数据和计算资源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网络站点。而网格中,资源得到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Portal)之类的技术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上的资源。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逻辑门户上的若干与自己相关的频道,而不必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中去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

③网格操作系统提供目录和缓存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网格信息查询和浏览速度,减少网络流量。

④用户、管理员和系统软件协同将零散的原始数据组织成一体化的信息和知识。

⑤网格结点是地理上独立的计算和信息中心,根据计算能力和使用方向分为两类:以科学计算为主的结点和以海量信息处理和服务为主的结点。以科学计算为主的网格结点配备有不低于每秒100亿次的计算能力。以海量信息处理为主的网格结点配备有可扩展到TB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查询和计算能力。

2、网格技术对知识管理的挑战

实现网格应用的关键在于网格管理软件。网格的服务包括文件消息、计算、信息内容、事务处理和知识服务等,因此网格可大致分为计算网格、信息网格与知识网格。

网格管理软件在操作系统之上,可以看成是一种中间件。网格管理软件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网格操作系统,其核心技术饕且惶寤男畔⑵教ǎǖヒ幌低秤诚螅⒂镆逋荆emanticWeb)、智能(Agent)和知识本体(Ontology)技术等。

·计算网格:提供原始计算能力,高速宽带和数据处理。完成上述功能,必须是与网络连接和具有浮点计算和逻辑数据处理能力。

·信息网格:采用接口连接主要的信息资源,允许同质对非同质分布信息进行访问。信息网格也需要高级分析以减少得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所带来的技术的复杂性。

·知识网格: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学和技术学。包括知识工程工具,智能软件,数学建模,模拟,计划等。知识网格也应对决策制定(从控制室到目标思想者)和假设产生提供智能指南。存储在知识网格中的信息资源应允许支持低层信息和数据的挖掘。

二、传统知识管理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信息管理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将文献与科技结合;60年代,重点研究信息处理基本技术,提高传统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工作效能;70年代,重点研究信息处理自动化,图书馆管理自动化、联合编目,计算机检索系统;80年代,重点开发联机检索系统、区域网络化、现代情报分析研究与决策支持;90年代,重点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出版、内容开发技术、竞争情报和全球网络化。

传统文献管理方法或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标引,以提供检索点,或是按文献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法,或是按文献内容的主要对象选取主题词——主题法。这些方法,在以手工方式为主来组织文献的年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运用计算机进行文献管理的最近几十年中,应该说也还是在继续应用图书情报学的这些传统的成果与方法。但是,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对这种以文献为单元的管理方法提出了质疑,而把目标定位在知识管理上。传统的情报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应该突破传统的专业角色和视野来总结和发展情报学,并提出了建立“知识体系科学”的建议。

“知识组织”这个概念早在1929年英国著名的分类法专家H·E·布利斯就曾使用过。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1996年,ISKO华盛顿年会决定将ISKO秘书处移至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学院。此外,自1993年1月1日起,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名为《知识组织》(KO),由ISKO主办。时至今日有关研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方法的改进上。但方法毕竟只是工具,不断改进工具不能作为某一学科的目标和研究领域。

80年代初,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绘制“认知地图”的任务。他尖锐地批评了当前在图书馆界和情报界流行的分类法和主题法,认为这两种传统方法组织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载体——文献,以此组建的检索系统只能提供文献线索,而不能提供情报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美国情报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斯摩尔(H·Small)提出用思想“网络图”揭示重大发现。用学术思想“网络图”来表述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

“情报组织”往往被局限在情报存贮与检索系统领域,从信息、知识和情报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污染和知识存贮无序化的角度来看,“情报组织”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乃至知识社会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情报科学的发展。布鲁克斯指出:“情报学的任务就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而现有的组织知识方式(如题录、索引、文摘、文献数据库等)有两大缺陷:其一,组织的是知识载体——文献,而不是知识本身;其二,检出的文献只含已有的知识,未能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为产生新知识提供营养土壤。

如果说在手工操作时代,要想对海量的文献信息管理深化到“知识单元”层次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的话,那么,网格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技术手段上为人类的这一梦想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的障碍在于,传统的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能否对人类迄今的全部知识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组织,构建起“知识体系”的框架,并确定各个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应该突破传统的专业角色和视野来总结和发展情报学,朝着建立“知识体系科学”的目标发展。

四、知识网格对知识管理的革命

知识存在生产、管理、利用过程,要采用知识链标引与检索。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要解决信息与知识变换。知识网络将由哪些要素构成?一般的,知识网格是知识链路组成的知识网络图。知识网格是由“知识结构”、“知识单元”、“知识元”采用关联和链技术组成的层次知识链网状知识关系图。“知识元”构成了知识网络的最小单位,是求解问题的证据,是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元具有独立性,封装性,继承性,被消息通讯性等特点。知识网络通过网格计算实现知识动态调用,达到知识动态利用。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元的抽取与知识元的对象化关联。

·知识的组织排列:把文本中的知识点看成“知识元”,一个文本中的“知识元”不是孤立的,“知识元”之间必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知识元”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把这种关系用“知识链”表示。分析“知识链”的构成规则,由知识链构成一个文本的“知识单元”。建立“知识元”与“知识单元”之间的对象关联关系。

·知识检索:利用知识单元和知识元的对象关联关系,建立检索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知识单元”对象与“知识结构”对象存在部分与整体关系,同时知识元对象与知识结构对象存在继承性关系。

·以对象理论建立知识链对象关系模型。解决知识利用的自然性和有效性。

对于知识管理而言,借助知识网格,我们可以预见到:

·对知识管理技术的要求:应用网格技术建立知识链与知识网络结构,达到对单元知识的任意存取。

·在此基础上引入用户因素,变对用户提供间接模糊的文献服务为直接的专指知识服务。

第5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一、电视摄像课程研究方向

    电视摄像实验在每所学校教学重点上的不同,相应设置的实验会有所不同。但电视摄像实验的实验用机基本趋于小型化,以专业级为主。但是所有开设此专业课程的高校实验具体内容就不一样,无论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还是在实验具体要求的设置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这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每所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但如何更好地设计一套有用的、可以推广的实验体系正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之一。

    二、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及课程改革

第6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中专专业课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是针对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而制定的,但是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样,就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要灵活的调整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始,从最简单的作画规范一步一步的教学生怎样用正确的姿势画画,怎样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怎样观察,怎样构图等等。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的需求,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逐步习惯比较规范的作画方法和步骤,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调整适当的教学目标,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帮助学生。

二、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学生有时候完成不了作业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为没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学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作业觉得无从下手。记得刚从美院国培回学校就接手工艺美术班的班主任,一直在想要通过一种什么方式让学生既喜欢上专业又能对我比较信服。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古诗为主题的写字活动。我先示范写了一张给学生看,学生当时都觉得他们自己根本就完成不了这么大难度的作业,一点儿头绪都没有。通过我一步一步的耐心辅导,最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一张特别出色的作业,当我把学生的作业都贴在教室的墙上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惊讶和高兴。在给学生上图案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统一购买了白卡纸和黑卡纸,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完成作业,学生一开始很不习惯这么严格的要求,但经过了几张的训练之后发现这样按部就班画出来的作业质量非常高。当学生们看见自己的一张一张干净漂亮的作业的时候,学生们非常有成就感,就逐渐接受和习惯了这样的方法。最后学生们把每一张自己的作品都裱在黑卡纸上,再用金属环将黑卡纸装订成册,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虽然是小小的成绩但对学生却是大大的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明白有些看似很复杂的作业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再加上一点儿耐心和细心就能做得很好,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

三、采用灵活多变教学形式,充实扩展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本身就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大可不必只拘泥于课本上的东西,可以变换教学形式,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中专教师兼班主任在教学上有许多优势,给自己带的班级上课时学生比较听话,课堂秩序也比较好,教学任务都可以顺利的完成。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了许多的活动,比如我们开展的数字油画比赛,元旦的贺卡设计制作活动,为装饰学校教学楼进行的装饰画制作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学生却从这些活动中获得很多,除了各种专业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学会了一种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自信心。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这些活动更有意义,通过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同学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加适应集体生活。在从教十年的工作经历中常常会觉得对学生的耐心是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只有耐心的指导每个学生成长的的每一步,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是学生需要就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当学生信任你了,并感觉到了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的时候,他们也会信服于你的专业,在课堂上也会很好的配合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正是“亲其师信其道”所要说明的道理吧。

四、结语

第7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印象•武隆》实景演出以武隆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舞台,以濒临消失的“号子”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巴蜀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专属艺术形式。演出地点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的桃园大峡谷内,山体景观深幽神秘、雄奇壮丽。特别的是要进入剧场内必须步行通过约300米的隧道,在昏暗的隧道两侧设计师匠心独运设置了数十个投影仪,播放的影片图像为演出内容的主要来源——“号子”资料照片以及民俗风光,观众在通过狭长隧道并没有感到不舒服反而感受到演出的吸引力,而剧场内外的矮墙上都绘制了巴蜀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号子”们劳作的身影,这些细致的硬质景观不仅配合了演出内容同时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演出开始前制造出了先声夺人的独特效果,这也就是通过实景演出主题提炼出的地域文化又表现到了实际的场地景观中。见图2。

二、各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地域文化代表元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运用到不同的景观中又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在《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场地景观中大量运用“竹”这一地域文化元素,“竹”文化元素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宗教文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场地景观采用了大量佛教仿古建筑小品,观众席也铺以蒲团作为“禅坐”,看似粗犷的设计手法表达了独特的“少林”文化。《道解都江堰》演出场地的景观中有两个个元素始终贯彻,分别是装着卵石的“竹笼”和原木三脚架做成的“杩杈”,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以竹笼盛装卵石结合木桩构筑进行截流,这两个元素通过设计演变成各种景观小品。

三、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实景演出场地景观,地域文化应贯彻到整个景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一方面是对当地文化历史、演出内容的深入发掘,制定全面的地域文化设计计划;另一方面是景观设计的基础设计,包括主题的设定、园区的规划、景观设施设计、植物选配等,设计全程都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

(一)应用策略

1.根据具体演出具体分析每个演出都有每个演出的特点、亮点,充分了解具体演出的背景、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运用的地域文化,在实景演出园区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更应该结合园区的实际氛围,要求用恰当的表现配合演出成功。

2.融合实景演出主题内容实景演出的主题及内容是由当地文化得来,它的本身就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宝贵素材,可以直接挑选实景演出里的内容转化为场地景观设计可用的元素。实景演出场地是依存实景演出本身存在的,在景观中运用演出剧情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能让观众在观演前即有心理铺垫,观演后又能在现实场景中寻回剧中的记忆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演体验过程。

3.代表性元素的运用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和物质元素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文化元素可以提取其精华通过调整梳理转变为精准概况的内容结合到景观设计中,从当地传统历史到色彩偏好,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可替代的元素;物质元素可以挖掘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植物等。从形式、色彩、材质、内涵方面合理归纳,通过设计转换为可实际应用的元素并运用到实景演出场地中。

(二)应用手法

1.布局整体化在布局上合理融入地域文化内涵能使观众在行进过程中对“此时此地”留下清晰明了的印象。布局整体化的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是以原始景观为基底,实景演出依靠独特的自然景色为舞台,借用自然天成的优越景色营造出当地独有的景观基底;第二是围绕主要的地域文化元素构建景观空间,一个地方的文化元素是丰富多样的,提取主要的元素进行整体设计布局从而达成统一的认知印象。《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就以原基地上的竹林为景观基底,各种配套设施的设计也充满了“竹”元素。

2.空间情境化实景演出场地景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观众融入到演出情境中去,在空间中制造故事情境引导观众在行进时自然步入主题时空。一般来,说实景演出场地的游线为单线或单线循环,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历史故事视觉化,如用雕塑、景墙、景观小品等形式表达故事内涵,通过组织游线节奏有意识地让观众在情境节点上逗留观赏。

3.细节符号化在细节上主要从造型、色彩、和质感方面将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化,挖掘文化内涵完成同构联想并建立具体的形象。造型方面可以用重塑、夸张、变形等手段将地域文化原型转换为可用的元素,设计出符合实际场景的景观物;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构成,从地域文化角度看色彩有着千差万别的象征意义,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用色特点整理出合理的色彩搭配,有意识的营造有象征性的环境氛围;人的知觉系统对不同质感有不同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联想,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控制观众对地域文化的整体认知。如在色彩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量运用了象征佛教文化的明黄色系,《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场地景观根据地域文化在运用红色元素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形成不同的意象符号。

4.手段科技化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创造和融合实景是实景演出的重要亮点,在景观设计中利用高科技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成为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实景演出场地景观设计的科技化场景也随处可见。《印象•武隆》的演出场地中出色的灯光设计是观众感受的刺激点,集散广场上大气浓厚、隧道里的影片投影也是灯光的一部分、观众席椅背的LED灯组成了星光点点,这些都是用心融入了现代科技的产物,提升了《印象•武隆》整个形象的品质感。

四、结语

第8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教师应依照历史课程规范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历史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能够有效开展我们的教学任务,因而,在实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新课程规范中的新概念与新导向,从多方面计划,包括价值观、过程与方式、能力与学识等方面。所展开的一切设计应在依照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因为历史课本是按要求编写的,而历史课程宗旨是由每一堂课程的实际内容来体现的。因而只有依照教科书分化教学环节,才能拟定出适合当前教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也是教师实行教学设计所能获得优良效果的保障。当然,教师单方面地设计教学方案是不可取,还应围绕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重心,教学是双向任务,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教学设计还得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改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自尊与独立性在逐步增加,思维方式与求知欲都在转变,教师更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又划分为五个方面,包含教学次序安排、教学程序计划、教学方式分类、教学形式确定及教学媒体的应用等。实际改善“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只有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案,才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

我针对七年级历史下册中《贞观之治》这节内容所展开的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为例,实践分析教学设计方案作用效果。这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隋唐时期的概况,这是我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期。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激起青年的爱国情操。本节具体讲解的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围绕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等来展开学习,这三个问题都是遵循时间发展先后排列的,且前后衔接铺垫,逐一递进唐朝发展史进程。而后两个方面更牵涉了我国历史上的两个重大名人,因而要求学生客观评判历史名人也是本节内容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与教学目标。就此展开的课程实践设计,包含知识和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经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掌握唐朝的成立、发展历程及名人轶事等实例,深化对唐太宗及武则天的认识。针对这项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分析贞观之治的起因、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产生影响,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史实的研究方式。而学生也会对这两大历史人较感兴趣,想多了解他们的事例,由此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诉相关事件。我设计了本节的过程与方案策略,通过展开讨论活动“贞观之治成因”来引导学生合理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采取学生讲述及多媒体放映的方式,展开对两位人物的简易测评,初步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再依据学生自身情况的差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我国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也设计了本节的情感价值认识导向,学生由学习了唐展史,了解到唐太宗、武则天的杰出政治家身份,由此领悟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第9篇:基础设施论文范文

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有助于学模式,巩固课堂知识。方便老师布置作业,同时批改和讲解较为简单。

缺点:

1.思维在相同的轨道上运行,由于固定模式导致技能熟练,思维活动越来越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不能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传统设计出来的作业过程是单向的,整个过程基本上由教师主宰,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流程来进行。不利于调动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反馈和自我意识的培养。

4.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勇于挑战和创新的冲动,导致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惰性学习。

5.缺乏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和学生个性化的互动缺乏。忽视学生开放思维的必要性和创造性学习,造成学生思维僵化。

6.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容易造成较多的教学盲区。

二、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模式

优点:

1.鼓励学生敢想的勇气来面对严峻挑战,不断超越自己,增强自身实力。

2.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全面展现。

3.让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

5.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选择权由学生支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需求。

6.让学生自行完成自选的作业,有较高的积极性,减少对课堂布置作业抗拒的现象。

7.推动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学会照顾自己。8.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乐于学习,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自我控制。

缺点:

1.有些学生基于完成作业的目的,会选择最容易的作业。

2.一些学生不懂得自我需求,跟着其他学生选择作业。

3.教师的工作量变大,很难完全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

4.课堂讲评存在难以照顾全面,顾此失彼。

三、学生参与设计作业

优点:

1.充分体现课堂上的民主和和谐,突破过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给孩子一个自我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2.学生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这种资源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3.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精神,提高学习能力,提供问题解决的执行力。

5.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实效。根据对学生设计作业的审阅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情况,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思维障碍,进而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新颖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6.学生通过作业设计使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响应。新时代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理解范围的延伸,他们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来展示他们的特殊才能。他们设计工作,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旧模式下,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家庭作业,现在的模式是,自己回答自己出的题目,或者同学间相互出题请对方来回答,他们怎能不感兴趣?谁不想设计一个创新的题目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同?在学生参与设计作业的模式下,题目开放,答案开放,学习视角开放,学生的思维和心理也随之开放,作业设计已成为学生个性和才能展现的舞台。

7.参与设计工作,可以使学生学会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

缺点:

1.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教学材料进行仔细思考,有时只是粗略一看。设计作业,如果不去深入思考,或者没有时间来学习,很难从中得出疑问和问题,往往走马观花。设计得到的作业,大多会较为肤浅,或者只是复制其他人的成果。

2.设计的部分作业有时会比较空洞,没有很多实际的内容。

四、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优点:

1.小组里的学生,可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作业中去,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得到真正实现。

2.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3.帮助形成一个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5.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6.通过解决学生之间有时存在的矛盾,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沟通,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7.竞争与合作是为了实现目标,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引导学生合理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8.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与独立之间的关系。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独立发展。合作应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发挥个人的特长。

9.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让学生更健康地发展。

10.合作完成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主体性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会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