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因此商品中的“非物质”所蕴含的价值随之增长。商品既具有“物”的价值,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同时又含有“文化”的价值,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在于人们对商品“文化”诉求的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为游客提供的“文化产品”,即“卖的是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经济的视角来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即文化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商品的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学的提出是针对现代社会中文化及商品的“文化”价值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一事实的回应。任何商品都具有“物”的价值和“文化”价值,只是在“物”缺乏时,尚未温饱的人们对于商品“物”的追求大于“文化”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的价值意义相对于“文化”价值来说,已大大减少。作为“交换”的商品,一生产就不完全是纯自然的物,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物”,因而蕴含有观念性的东西。马歇尔•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认为,生产是某一文化逻辑的物化过程,“因而,生产不只是,而且也决不是物质效果的实践逻辑。它是文化意图。肉体存在的物质过程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过程而被组织起来的———对人来说,既然它们始终是在确定的方式中被界定的,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存在方式”,“为了对生产作出文化的解释,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物品的社会意义(正是它的社会意义使得物品对一个特定类别的人是有用的)显然并不来自它的物理属性,而是来自它在交换中被赋予的价值”。[1](P220)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同价值一样也具有社会属性,相同的商品对于不同文化人们其使用价值不可能完全相同。如萨摩亚人宴会上分肉的情形,一只猪分成10份,每份都有一定的名称,分给相应的具有某种地位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吃猪肉,而在于分给他肉。[2]萨摩亚人宴会上的猪肉对于萨摩亚人来说,其“物”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宴会上猪肉的“文化”价值,即分给其相应地位的猪肉。狗在美国被看作与人亲密的动物,狗肉在食谱上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禁忌,但对于将狗肉列入佳肴的韩国人和中国人来说,其使用价值完全不同。
事物的选择不是事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规定的,而是人们的文化,即思维模式。可食与不可食,当然不可否定物的“自然属性”,即能够满足人体摄取能量的需要,但“文化”的属性在这一规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印度人拒绝吃牛肉,穆斯林痛恨猪肉,美国人不吃狗肉等就不是消化生理和营养的问题,而是和其文化有着决定意义的关系。消费从来就是“文化”的,“在以物品的消费来实现自我满足表象后面,我们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文化的游戏:我们是在扮演着和表达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是在令人愉快地履行着社会职责。这就把消费概念化为一个公共性的问题,而非一个私人的问题,也就把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从而也就把‘关系’和‘场域’确立为研究的聚焦基点”。[3]在当代社会,商品对于人们,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一件物品绝不仅只是有交换价值,也绝不仅只是从物质上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件,它同时也是铭刻了某种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它不仅具有经济生命,也具有社会和文化革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经济的视角,而且要从文化的视角来对它进行研究”。[4](P22)人们的经济淹没在社会关系中,莫斯在《礼物》中认为库拉圈既不是完全慷慨无偿的支付,也不是完全自私图利的生产和交换,它只是一种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未被回报的礼物仍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显得卑下,尤其是当收礼者无意回报的时候。西北美洲的特林其特人、海达人到冬季时,举行“夸富宴”,人们会烧掉整箱的燃烛或鲸鱼、烧掉房屋和成千条毯子,还会打烂最珍贵的铜器,然后投入水中。[5](P68)在“夸富宴”这一看似不理性的消费其实蕴含“文化”理性,在“夸富宴”这种“财产之战”中获胜的一方不仅自己的等级获得了提升,而且连他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而节俭反而被视为蔑视的对象。
“购物,即使是日常用品的购买,现在都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其作为一种活动的地位,而简直变成了一种体验。它失去了一种物质性,成了一种文化事件”,[4](P154)“我买故我在”,购物在消费社会里,已不是一种为了获取为人所使用的“物”,而是在购物中体验生活。购物不仅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而且成为人们自身身份的一种界定。波德里亚认为,商品的象征或符号价值已经变得日益重要,“任何只要被当成财富的源泉或满足的源泉,当成使用价值,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被异化,被剥削的最差的劳动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还能发现一种与个体要求或社会需求或社会需求相符的‘生产’,个体或历史的最差的形势就可以忍受,因为生产的幻觉永远是让生产符合其理想使用价值的幻觉”。[6](P41)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物质的满足而增长,“文化”的消费成为消费的中心。近几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正是靠“文化”的依托得到了发展,“卖的就是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
乡村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文化的体验决定游客的目标,“虽然有的人把旅游看作是自愿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旅游本身在自己的社区应被认为具有某种精神上的东西。因为旅行是一种不平常的活动,所以其目标从象征意义上来是神圣的,从精神上说它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问题”。[7](P31)游客到乡村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乡村文化,因此游客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形成了一种文化交易模式:旅游经营者经营文化、销售文化,即“卖的就是文化”;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是为了享受文化,即“买的就是文化”。因此,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无法在旅游业这一重要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因此为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这一主题提上了日程。当然,并非一个区域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是指总的文化中具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地方,即显性文化,如民族服饰、建筑风格、民族风情等。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冲击,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如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流落到一座荒岛一段时间后,或许会形成某种社会;然而,这一群体的每一成员会保持他或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一旦群体成员从荒岛逃生,这一群体就立刻解体了。[8](P34)文化是文化持有者的文化,因此在文化保护和利用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谁,谁利用”的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开发者、经营者往往在不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情况下,为迎合游客消费倾向,将民族传统文化庸俗化。如一些旅游区出现利用一些民族传统婚姻形势,硬拉游客与旅游服务者举办所谓的婚姻仪式宰杀消费者的情况。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误用,而且是一种不遵守规范市场的服务行为。同时,游客大多来自大都市等发达地区,而乡村旅游往往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性,导致了游客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弱势文化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相撞,使得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遭到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强势文化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居民往往羡慕、模仿游客,向强势文化靠拢。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一些乡村传统文化的丧失,使本来具有特色的旅游也变味了,从而丧失了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无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正是基于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这一聚焦点,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文化是该文化持有者的文化,他者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和感情不可能与文化持有者相同,如一个美国基督教者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人对猪肉的看法是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感情,一个将其视为可食,一个将其列为不可食。在一个文化种群看来是好的东西在另一文化中不一定就是好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怎样保护并不是上级政府或外来旅游经营者能完全替代的,这一文化的主体理应有完全的主导权。
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既对立又同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强势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遭到丧失。一些经营者由于只注重经济利用,盲目开发,结果使几百年来历史的传统仪式毁于一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文化商品化作为旅游消费品时,根本没有经过当地人许可,而且一些经营者,为了短期效应,想怎样经营就怎样经营,往往造成传统文化的庸俗化。可以说,一些旅游开发者将旅游开发到哪里,传统文化就破坏到哪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破坏而认为旅游与文化保护是无可调和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求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的保护。没有文化,旅游势难发展,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文化的保护也需要发展,我们不可能设想,也不可能要求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坚守自己的贫困而担当起文化保护的责任。只有发展了,才能使文化持有者认识到其固有文化的意义。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在许多村庄都可见到某种民间艺术的复苏。例如,小学生要学猴舞、音乐以及雕刻。巴厘年轻人的身份是靠他们的技能得以认可,即其技能对游客和当地观众同样具有价值。如果他们的雕刻、舞蹈或戏剧表演很棒,这种技能可能成为他及他家庭的赢利之源,而且给个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7](P140)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旅游具有文化性。在旅游业中,旅游产品的生产既是一种经济的生产,也是一种文化的生产,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较为重要,旅游的发展,只有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重要。对于游客消费者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大众文化的另一端,对大多数游客具有求异的吸引力。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如云南贵州一些乡村旅游就是依托一些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歌舞艺术来发展的,如《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多彩贵州》等。文化的多样性,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平台。然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不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平台则是另一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靠的是乡村传统文化,“卖的是文化”,如果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为外地公司和他者所分享,文化持有者的乡村不能分享旅游所带来的发展,其固有文化的保护必定是空谈,也极不合理。在乡村旅游中,“文化”、“旅游”、“经济”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环节。乡村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旅游品牌的打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只能在带动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保护资金和发展平台。印度尼西亚巴厘人正是因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充满激情地发扬自己的文化。近年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了一些村寨经济得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雷山县郎德和西江两个苗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为乡村经济发展服务,只有乡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并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便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卖的是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获得的利润就不应将该文化的持有者排斥在外。但是,由于旅游业体制的不健全,一些乡村旅游将村民排除在外,或者村民参与程度低,大量的旅游利益为外来经营者所分享。一些乡村尽管旅游发展红火,但旅游目的地居民仍处于原有的贫困状态,并且旅游的发展为其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旅游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必然引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如一些乡村居民毁坏作为旅游观光的自然资源,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对于外来旅游经营者将自己排斥在外,又利用其传统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更是充满了敌对情绪。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没有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就无法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就无法使乡村旅游真正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来自城市的游客消费者来乡村不只是观光,而是为了体验乡村的生活。一般游客的旅游由于事件等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观注一些显性文化,如服饰和歌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因此,在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中,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如在贵州苗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过去大多数游客只注重苗族的飞歌、美丽的服饰和具有独特风情的吊脚楼等显性文化,而现在,一些游客逐渐关注苗族的内在文化,不只是追求美丽服饰的一饱眼福,而是希求获得苗族当地居民对其服饰图案的解释。在偏僻欠发达的乡村社会,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p#分页标题#e#
如何发挥其文化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今乡村发展的重大课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偏僻的民族贫困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业是一个依托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发挥民族村寨的文化优势,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够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由于经济的贫困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的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如贵州省雷山县,依托苗族传统文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茶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游客喜爱的消费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旅游景区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乡村社会的发展。云南罗平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菜油、生姜、蜂蜜、萝卜等优势产品的发展。一些偏僻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暂处劣势,但这些取缔往往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转劣势为优势,是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而且在文化上造成了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分野。随着现代城市物质供给的满足,商品价值中“文化”的价值凸显,并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诉求。在消费社会,人们对于商品的看法,与物质欠缺时代有着不停的观念和判断标准,即在商品“物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使用价值。文化经济学正是由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化产品及产品中“文化”价值成为主导潮流这一经济事实而产生的。当然,文化产品的价值并非是个人规定的,“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无论其消费还是生产,都受到特定时空中某种主导文化价值体系以‘普遍性’声言而展开的社会选择的预先规约。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文化产品转换的条件就是市场进入的条件。只不过一般经济物品是以物质质量、资本实力和技术水平等自身的要素为一户来获取市场进入条件的;而文化产品的市场进入,除了自身要素外,则在根本上受制于主导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选择”。[9]
2012年,全市农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协调联动,真抓实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筑底企稳发挥了可贵的支撑作用。总体上看,全市全年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蔬菜、果品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据初步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望实现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均可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1、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62.9万亩,单产481.6公斤、总产560.1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31.5公斤和31.8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九连增”。全市小麦玉米两熟平均亩产1001.2公斤,单产均在全省排位第一,全市建成“吨粮田”900万亩,其中“超吨粮田”380万亩,全面实现“吨粮市”建设目标任务。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较快,主要畜禽品种实现稳定增长,预计全市肉、蛋、奶、水产品产量达到68万吨、105万吨、25万吨、5.4万吨,牧渔业总产值可达220亿元。全市新增备案规模养殖场618家,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场17个和81个,新增销售额超亿元龙头企业6家,累计达到14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12家、81家,武安瑞阳种禽有限公司继吴氏润康之后在天交所成功上市。蔬菜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蔬菜预计种植面积228.5万亩,产量865万吨,可实现产值92.5亿元。蔬菜产业示范村达到40多个,蔬菜标准园到达76个,蔬菜品牌达40余个,认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50个以上。果品业快速发展,果品面积新增1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0万吨。棉花、油料持续稳定生产,全市棉花播种面积160.6万亩,预计总产14.5万吨;全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9.3万亩,总产13.6万吨。3、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10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46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全年完成投资95亿元,超计划18.8%;全年签约项目210个,项目协议资金总额365.4亿元。争取省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3620万元,资金数额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可达69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2%左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引黄工程、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引黄工程中引黄配套滏阳河应急供水工程完工,北张庄扬水站工程投入使用,引黄穿卫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治理民有渠大名五干渠险工段,使控制灌溉面积由95万亩扩大到110万亩,全年引调黄河水源1.12亿方;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已先期开展节点工程建设,完成穿越铁路、公路、河渠的设计方案70处,其中已建成3处、在建6处;支漳河整治工程完成中华大街桥至王安堡闸9公里已治理段的配套工程,初步形成景观效果。4个大型灌区和15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规模化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展较快,解决了5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了以“一带”(城郊西部生态屏障绿化带)、“一城”(城市绿化)“三网”(道路绿网、生态水网、农田林网、“千村”(千村绿化)和“三基地”(西部山区生态林基地、名特新优林果基地、东部沙区速生丰产林基地)为重点的“11313”工程,实现了扩绿量、提绿质、增绿效的新突破。绿化总量和质量高于往年,全年完成造林绿化38.9万亩,净增森林覆盖率1.86%,生态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全市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和重大毁林案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低于全省下达的4.2‰限定目标。
(三)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市黑龙港流域十年扶贫规划出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县两级一般预算收入的1%投入专项扶贫政策开始启动;“双百+双百”定点帮扶工程成为在全省首创、成功实践的“模式”,全年各项扶贫资金投入达6.09亿元,确保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施了一大批中小型以工代赈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512万元,发放劳务报酬522万元,建设渠道工程45.1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8万亩;修建乡村道路85.5公里,解决了19.3万人行路难问题;完成小流域治理3平方公里。有力地支持了基层建设年活动50个帮扶村的街道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了贫困县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项目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四)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农民现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各项现金收入均实现全面增长。农村改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促使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765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将超过年初制定的10%的增长目标。
2013年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展望2013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有利条件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需求更加趋旺。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企稳增长将更加巩固,农产品市场需求会继续稳定增加,在国际市场粮价看涨、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明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政策扶持更加给力。乘党的“十”东风,国家将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将陆续出台,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大批重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和现代化水平,成为农村经济较快发展的坚实基础。从不利因素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自然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给农业生产增加了新的难度。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存在不确定性;产业转型升级对农民就业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结构性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农资成本和经营费用持续增高,不断蚕食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加大。全社会对绿色环保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较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不完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亟待加强。综合分析,2013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胜过不利影响,形势总体向好。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2013年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建设
1、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品种、提高单产的思路,进一步加强高产创建和吨粮田建设,努力在全市打造200万亩“超吨粮田”,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引进、示范、推广国内外最先进的粮食增产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强化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成205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和17个乡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尽早建成一批田间设施齐备、服务体系健全、仓储条件配套、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2、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步伐。围绕肉类产业保质增量、牛奶产业上档升级和禽蛋产业提质增效三大目标,重点搞好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工程,着力推进“一种三化”(良种普及、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科学化防控),进一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2013年全市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9万吨、107万吨、26万吨和5.6万吨。3、力促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加强省级千亩蔬菜标准园建设,完成45个千亩标准园建设任务。推进5个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建成25个标准化示范村,每村建成一个300亩以上、以先进设施生产为主体的蔬菜生产标准园。加强近郊蔬菜基地建设,在永年、肥乡、成安、磁县及武安、涉县,建设1万亩近郊蔬菜基地。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市级蔬菜行业联合社作用,搞好产品推介、品牌注册、产品销售等服务。4、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以粮油、果蔬、肉类、蛋乳、生物质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五大优势主导产业,扶持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中度高、经济效益突出的核心基地县。继续实施“百龙腾飞”工程,重点扶持100家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完善省、市扶持办法,探索实行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在辐射带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力争2013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加1个百分点左右。5、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作用,鼓励农技人员深入村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带动能力,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逐步推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重点搞好种养殖业病虫、疫情危害预测预警与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广适生优质良种和节水灌溉、科学施肥、标准化生产等先进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二)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引黄灌区建设,疏通引黄总干渠、分干渠,恢复配套支渠工程,完善控制性调蓄工程,力争将引黄灌区挤进国家灌区规划。继续推进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全面启动控制性节点工程和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建设,确保实现2014年配套工程与总干渠“双通水”目标。加快实施滏阳河通航工程,完成滏阳河贺庄橡胶坝至苏曹游园6.5公里段清淤疏浚,使滏阳河滏阳公园至苏曹游园段具备通航条件。2、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统筹协调引黄灌区、大中型灌区、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实施,完善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体系,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2013年实现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3、加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继续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扩大大农产品检测覆盖面,完成农产品检测19000个以上,确保检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二是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成市级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加快大名、魏县等9个县级综合质检站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从田园(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四是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4、抓好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全面加快工程建设步伐,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部解决我市氟超标、污染水等632个村、77.0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5、抓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努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家园。在整体推进171个省级幸福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整建制推进幸福乡村示范点,做到率先达标、率先入住,示范带动全市幸福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强化规划引领、产业带动,有序推进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和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匹配荒山造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花海绿廊”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主干道路绿化升级工程;开展城乡绿化攻坚行动,加快乡村道路绿网、生态景观水网和农田防护林网“三网”建设,2013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任务38.9万亩。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工作,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加强生态资源管护。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不断加大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建设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对水土保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管制,切实保护好各种生态资源。
(四)全力打好扶贫攻坚
依据国家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要求,围绕8万人口脱贫目标,以东部黑龙港流域和西部太行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实施扶贫项目产业化为主抓手,突出抓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强化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以工代赈工程实施力度。以国家以工代赈工程“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实施一批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新建乡村道路20.5公里,解决1.6万人行路难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认真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五)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提高规模流转比例。深化林业改革。继续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各项工作,加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健全森林资源流转制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类林业合作组织。继续推进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良性运行和管护机制,确保工程建成后长期发挥效益。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发展农村保险事业,稳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努力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补贴险种,努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组建一批休闲农业、传统手工、土地股份等特色专业合作组织。2013年,全市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50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80个。
河西村位于门山镇里河东岸,距镇政府1公里。人口1380人,耕地面积2286亩。现有党员34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村支两委3人。
“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振兴乡村经济。2018年5月,河西村通过“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成立了市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为村民提供耕、种、收、运、植保、化肥农药一条龙服务,入股村民作为股东按照占股比例年底领取分红,村集体通过项目每年获得分红收益,个人集体双双受益。
公司现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4台,配套大中型农机具3台套,公司下设植保中心1处,植保机械20套(植保机器人6台、高地隙植保机械6台,悬挂式喷药机8台),经营范围涵盖耕、种、收、运、植保、化肥农药一条龙服务,公司积极投入生产,开展小麦、玉米收割作业;秸秆腐熟作业;深耕作业;小麦病、虫、草害植保防治。年农机化作业面积一万多亩,年农机化收入8万余元的大型现代化农机专业服务中心,当年形成固定资产200余万元。
依托招商引资项目,与辽宁锌硒旺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富硒产品,取得了锌硒旺济宁地区总权,首批富硒小麦面积达200亩,提高了小麦生产的附加值,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一、湖北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扶贫现状概述
从世界范围看,乡村旅游已有百年历史。各国的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乡村旅游开发出现了热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省乡村旅游逐步走向产业化、规范化。目前,湖北省乡村旅游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浅层次参与性专项旅游为辅,度假旅游为方向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新格局。[2]湖北省作为中部省份,农村经济不发达,经济扶贫工作仍然仍面临着挑战。包括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更加凸现,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湖北省农村一面是良好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一面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幕阜山四大连片扶贫地区,集中了湖北省80%以上的生态旅游资源、70%以上的4A级景区和90%以上的贫困人口。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及如何让旅游发展成为减贫困、富百姓的动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精准扶贫、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湖北省近年来已经采取评定“旅游名镇、名村”等积极举措,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引擎功能,帮助大批山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3]
二、乡村旅游对湖北农村经济扶贫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整合,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乡村旅游开发兴起为农村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销售渠道,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壮大,旅游接待所需的产品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现象使产品提供这条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逐渐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4]
(三)加快了农村基础建设改造步伐。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仅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步伐。乡村旅游开发采取了集体投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才能更好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使得乡村在道路、照明、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乡村旅游提高了就业率,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范围主要有吃、住、行、游、购、娱乐这六大事项,从而就使得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补充,从而促进了有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
三、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划,经营粗放,开发层次较低。湖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较晚,大多利用已有的庭院、农田、果园等搞起乡村旅游来,由于重视眼前利益,导致其所经营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性较差,重复建设,产品雷同现象严重,为抢夺客源,经营者之间利用价格大战,导致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二)基层组织和农民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落后,湖北省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搞乡村旅游不是主业,投资大、见效慢、没有多大前途,由此导致工作上的消极被动。
(三)产品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目前,湖北省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徒步探险、健身康体等内涵丰富的旅游形式开发还不够深入。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流失,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开发模式雷同,缺少特色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四、发展湖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
(一)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各级政府组织和相关部门应当形成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国民经济的综合、农业、土地、林业、水利、环保、城建、交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在推动乡村旅游上各司其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合力推进。尤其是要提高县级以下农村各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正确把握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做为改造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出路,增强各级政府和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及自觉性。
(二)合理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这需要贫困乡村在进行旅游扶贫模式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旅游资源,更要从中深入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设计出独特的旅游线路,也可以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就前者来说,我们可以把乡村本地的旅游资源所具有的自然风光进行特色产品开发,把一些景色与资源结合起来,不仅让游客领略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体验到旅游的身心放松感,甚至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传统,让游客获得旅游中的心灵安慰等。[5]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经济发展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回归生态、回归自然已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乡村旅游战略也随之产生。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乡村旅游更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乡村管理者,应积极地推动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让乡村旅游的价值能更好地得到体现。
一、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新形式,在近年来的乡村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宏观上看,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区域特色,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而言,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奠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乡村旅游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可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作为旅游地的村庄,居民可以依靠销售手工艺品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服务获得劳务报酬,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共享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齐全的基础设施引领之下以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人来消费。
(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是新时代环境下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居民的就业提供更多可行性空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地区人口多、工作岗位少的问题。在新时代环境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已不能仅依靠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这也可以让农村人民在家中获得应有的收入。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战略的持续推进也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居民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岗位,缓解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使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让农民有更多的收入。
(三)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战略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农村更多的帮助之外,也可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来乡村旅游的顾客会买一些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纪念品,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使农村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村也逐渐从传统的农业为重点转向以观光旅游为重点。通过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当地可以利用较好的旅游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及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资源发展模式引领之下,一些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村民甚至只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由于过多追求利益最大化,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的问题时有发生,给当地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乡村旅游战略的引领之下,村民有了新的利润获取方式,他们在保护自身基本收益的基础之上,可以保护环境,从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转向关注乡村长远利益,这就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是指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吸引各地人们来游玩学习,并使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因此,在乡村旅游战略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当地居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任务。在经济的推动下,当地居民可以对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空气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等,这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
二、发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策略
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许多乡村已经在大力吸引旅游专业的人才,也采取了多种方案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完善,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固有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仍然有限。实现乡村旅游的高水平发展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而乡村管理者及当地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健全乡村旅游产业的政策
一些地区尽管关注到了乡村旅游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和体制不够健全,乡村旅游仍受到很大阻碍。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建立的时间尚短且缺乏专业性人才,并没有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作用的发挥。而健全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如采取减免税收或直接补偿生态环境等方式,就可以持续拉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应当着力避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要在充分有效地利用扶贫资金的基础之上,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的联合经营方案,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2]。当地政府也要推动各个部门联动,形成切实有效的互动机制和沟通机制,可以对乡村旅游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解决乡村旅游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许多农村在为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专人,但由于当地村民文化素质不高且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在应用信息化和网络平台时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地模式雷同,缺乏特色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相关人员要以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让游客在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时获得美的享受。当地政府和乡村管理者应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要从大中专院校吸纳人才,以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乡村旅游管理方案融入当前阶段的乡村旅游事业之中,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发挥人才优势,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国家的政策扶持已经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当地政府应积极与国内大中专院校合作,引进专业人才,鼓励学生到乡村旅游试点进行考察学习,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除此之外,当地也可以聘请旅游业的专家莅临指导,对乡村旅游的经营活动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制定完备的经营规则和服务标准。
(三)实现乡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
在现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从当前阶段人们旅游消费的现实状况来看,许多消费者喜欢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获取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区位环境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优势,但一些地区由于缺乏完备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良好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被外界了解,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当地应推动乡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拓展传扬,吸引更多的游客[4]。由于农村地区受特殊的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的影响,许多农村交通不便且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一些游客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解不多,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开展乡村旅游管理,必须以完备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及时更新游客的信息,并做好游客信息的处理与反馈工作。通过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游客可以对当地的乡村旅游特色及地域文化特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正是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网络信息的投资力度,在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大量信息化人才,以实现乡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5]。
(四)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是实现乡村旅游战略常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作为依托于当地生态环境开展的一种旅游经营模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当地居民就需考虑到影响是短期还是长期及这种影响是否可以被消除。在推动乡村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转变,以田园风光吸引众多的城市观光者[6]。此外,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不同的季节,乡村旅游应有不同的项目。相关人员要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游客反馈的信息做好改进,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
三、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些有能力有思想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抓住了机遇,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从此这批人成为了带动农民创造财富的领路人,他们致力于把农村经济搞上去,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立下了无数功劳。这是对农村经济精英最初的一个概念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农村人开始回到自己热爱的土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以为,他们都是带动农村经济富裕的先行者,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精英人物。
目前农村精英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汇聚在一起,就可以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当今中国农村精英群体中,占据精英数量最大的是经济精英。可以说,他们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现代乡村旅游市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我国的乡村旅游一般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乡村旅游已超越了以往的农家乐形式,进而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方式转变。个性化休闲的时代已经到来,乡村旅游产品开始进入创意化、精致化的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趋势
首先,地方政府开始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乡村旅游消费的群体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因为旅游人数的增多,乡村旅游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把把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让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把乡村旅游当作重点项目来培育与管理,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此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其次,投资趋势更加多元化。由于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当地政府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特意出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政策。因此,随着旅游人数的扩大,吸引了一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家或者企业前来投资,而且投资的主体也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既有农垦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开发。
最后,开始注重产品的升级与改造。随着投资趋势的变化,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者们开始思考产品的创新之路。其中,一批农村经济精英开始介入,他们利用手中各种优势资源开始对乡村旅游业进行整合与改革。以前只是单纯的通过各种渠道对外传播乡村旅游的好处,而如今随着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发现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要求。于是,开始注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与改造。这些农村经济精英们大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一方面要求开创更大的事业,一方面也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所以必然要求把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特点
一方面,乡村旅游业发展更加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由于??家和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推崇,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扩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范畴。在助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各个地方乡镇都开始走全面变化的道路。这里的变化主要包括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大家都开始潜心挖掘适合自己乡镇的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力争让自己的旅游产品更能代表这个乡村。
另一方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很快,走在前端的主要是南方的几个发达城市。其中江苏省出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山东省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每一个县都做乡村旅游规划,省政府给予每县乡村旅游规划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形下,农村经济精英又开始探索与研究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让旅游产品继续走出去,开发新的旅游模式。比如一些省份的乡村开始做起了生态果树园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业来带动乡村旅游,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发展业态。据了解,我国现在的乡村旅游有了十大新业态,它们分别是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
三、农村经济精英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与乡村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异质化基础上的。但是它作为资源层面的吸引要素是不能直接面向市场的,于是农村经济精英的参与就有了存在的意义。经济精英们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市场发展的预见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地与外界市场之间最好的衔接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存在提高了乡村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农村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大城市那样普及,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所以必须对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而农村经济精英们恰好明白现代人对服务的需求,可以更好的给予他们指导。由农村经济精英们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就很好的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规范发展。
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滞缓[2]的原因多样而复杂。从其性质来看,包括自然和经济社会2个方面的原因。
1.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抵御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脆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条件的现状还未完全改变,尤其是种植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一旦遇到持续旱情或涝灾,农作物明显减产,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除此之外,农民群众最关心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路、气、水、电。我国1.8亿受教育的孩子中超过80%在农村,下一代的受教育问题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十分明显,想有所改善,必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单从道路角度讲,我国现有行政村逾60万个,若要开通公交班车,困难重重。
1.2土地资源减少
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紧缺的问题。1996—2008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3万hm2。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工业化、城镇化、矿产资源开发塌陷等,导致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用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适应市场能力差
农民素质低下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农民缺少市场经济观念,而且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以土地为本、靠天吃饭的现象较严重。同时,缺少农业科学技术,市场信息滞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3]。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妇幼在家务农,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造成农产品投入成本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价格也较低。
1.4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和其他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政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抑制主要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但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化肥、农膜、农药、汽油等迅速涨价;并且上涨幅度大大超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5农民协会等互助组织缺乏
我国缺少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农民互助组织[4]。大多数农民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的生产,从而存在信息闭塞、生产规模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弱等问题,导致部分农产品很难及时销售出去,或者销售价格很低。
2对策
2.1加快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对外界信息缺乏了解导致农副产品市场经济的调节能力减弱。农村长时间的涉农市场信息阻塞,导致当地的农特产品无人知晓,没有销售渠道,从而严重制约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产品市场的经济平稳[5]。2011年11月河南、山东省相继出现萝卜、大白菜滞销局面,导致菜农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快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2政策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和手段。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带动农村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有效发展。政策的支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中央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制定的各种惠农政策。2011年中央制定了“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政策”、“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政策”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正确执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
2.3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必须尽快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农民培训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要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尽可能保证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推广农民工重点实用技术的培训,对其进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努力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以提高不同年龄段农民的文化水平[6]。
2.4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政府作为经济社会的引导者,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改变交通、通讯、水利等公共设施的落后面貌。
2.5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鼓励和支持投资大户及农民大力兴办农村经纪人队伍、批发市场、龙头企业、运销队伍和发展专业协会、服务实体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8]与市场中介组织,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统分结合、市场中介等多种形式,连接农民和市场,结合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迅速建立起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国家、集体、企业、农民四者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9]。政府应尽快制订出关于农民经济组织运作的法律规范,以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和法律地位及生产经营自主的权利。
一、金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资本集聚、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投资需求拉动等等。而资本集聚则是诸多要素中的关键,在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业比较落后,不仅无法借助发达的金融市场获取充足的经济发展资本,而且会引起地区资本外流、导致地区资本稀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一)金融能够提升地区投融资水平和效率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两方面的突出作用:一是通过资本集聚增加要素总量,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二是通过资本配置引导功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1.在资本的总量集聚上,金融发展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金融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资水平与能力。金融发展对投资的扩大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影响投资的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加速经济发展。
2.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换为投资的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等等,这也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但在实现中,并非全部储蓄均被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往往有相当部分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一个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金融体系是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发展能够降低这种浪费提高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率,就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二)金融能够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首先,金融可以通过将资本直接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行业和项目中去,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其次,金融可以促进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金融可以加速知识同资本的结合进程。金融业全面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大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队伍,而且直接推动了知识资本化的过程。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生产要素,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自身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与资本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本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保障作用,知识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金融在促成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良好互动、造就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大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能够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体现为所属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大第三产业在 GDP 总量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金融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业的优化升级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体现,而且还在自身优化升级的同时通过资本优化配置功能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优化升级。
二、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迫切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2010 年,全国第一产业 GDP 达到了 20744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3260 元,分别是 1978 年的 20.37 倍、21.98 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 67.7%降到45.1%,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比较而言,农村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呈进一步加大趋势,这种趋势在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以广西为例,1990 年县域人均 GDP 是城市的 24.68%,2010 年为21.94%;199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98 倍,2010 年达到 3.34 倍。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亟需金融支持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农村经济增长的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当前,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农民小康和社会和谐,建设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体系、强化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已是当务之急。
三、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实证分析
(一)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支持
广西农村金融资源主要来自于财政农业支出、金融机构贷款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等渠道。90 年代中期以后,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实现融资后,也将部分资金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但数量很小,因此本文对资本市场融资形成的农村金融资源未加考虑,而只将乡镇企业贷款与农险保费纳入自变量体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民增收;二是农业保险可以对受灾的农民给予相应的、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降低了农户的损失,相应增加灾年的收入。根据广西 1985- 2010 年统计数据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RNI)与财政农业支出(FAE)、金融机构农业贷款(FAL)、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FEL)、农业保险保费收入(AI)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果:LN(RNI)=5.04+0.28*LN(FAE)+0.26*LN(FAL)+0.16*LN(FEL)- 0.03*LN(AI)p(0)(0.066)(0.090)(0.024)(0.509)(t21.12)(1.98)(1.81)(2.51)(- 0.68)R2=0.984,ADJR2=0.980;F=231.19(p=0);DW=2.015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R2=0.984,调整后为0.980;除农险保费收入变量(AI)在 0.1 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 t 检验,其它的每一个自变量都对农民收入(RNI)的线性作用显著;从 F 值可看出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DW为 2.015,无自相关。可见,广西各类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弹性均不高,农业财政支出的弹性为 0.28,农业贷款的弹性为 0.26,乡镇企业贷款的弹性仅为 0.16。这说明目前广西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未能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农业保险而言,由于在 0.1 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 t 检验,可以认为其与农户收入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农户收入增长没有产生作用。另外,农业贷款在农业金融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很高,达到 70%左右,但从目前状况看,农业贷款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二)农村金融对农业产出的支持
本文考察的主要是财政农业投入、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在这里,农村金融投入未包含农业保险,因其与产值无关,只与收益(灾后赔付)有关;虽然乡镇企业贷款并未直接作用于农业产出,但对农业产值的增加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建立农业总产值(FGOV)与财政农业支出(FAE)、金融机构农业贷款(FAL)、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FEL)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果:LN(FGOV)=3.89+0.44*LN(FAE)- 0.04*LN(FAL)+0.44*LN(FEL)p(0)(0.01(.0.82)(0)(t17.34)(2.89)(-0.24)(7.70)R2=0.989,ADJR2=0.986;F=458.42(p=0);DW=2.309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R2=0.989,调整后为0.986;除农业贷款(FAL)在 0.1 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 t 检验,其它自变量都对农业总产值(FGOV)的线性作用显著;从 F 值可看出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DW为 2.309,无自相关。可见,财政农业支出与乡镇企业贷款对农业产出的弹性较大,达到 0.44,这说明在目前广西农业生产中,这两个因素对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率较大。但对于农业贷款而言,由于在 0.1 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 t检验,可以认为其与农业总产值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农业产出增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对实证研究的简要评述
1.财政农业支出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自给率低,农业部门盈利能力差,导致地方政府增加农业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致使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状况堪忧。以广西为例,地方财政自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 1990 年的 45.73%下降到2010 年的 39.98%,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则达76.73%,差距甚大;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例 1990 年为11.80%,2002 年最低仅为 6.03%,虽然之后有所回升,2003 年为 6.30%,2010 年达到 10.83%,但仍与农业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 GDP 的 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更是高达农业 GDP 的 45%~95%,即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 10%,而我国欠发达地区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 GDP 的比重明显偏低。如广西 1990年以来为 5%左右,2001 年以后有所提高,但也仅为6-7%。
2.金融机构农村贷款方面。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化经营原则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如 2010 年末,广西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为 221 个,比 2002 年的 291 个减少了 70 个,下降了 24.05%;营业网点 1263 个,比 2002 年的 1736 个减少了 473 个,下降了 27.25%,所撤并的基本上都是县域网点。欠发达地区不仅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农村营业网点少,农合金融机构独力支撑农村金融支持重任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性改观,而且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非农化日趋明显,信贷支农力度相对弱化。如 2010 年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 2556.02 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 8979.87 亿元的 28.46%。而涉农贷款中较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大头,实际投向农村的贷款只有 10%左右。四、 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基本思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及有关职能部门等多层面的合力推动,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同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 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共识
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均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端正态度,高度重视,树立有为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地为强化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作出努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抓住国家从财政、扶贫、信贷等全方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辖区农村金融业,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新思路,充分认识强化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不仅是国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金融发展规划,树立“在支持中发展、在发展中防化风险实现双赢”的新理念。
(二)多措并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打铁还须自身硬。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要想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首先自己要有实力,有市场、有效益、信誉好,达到银行贷款需要的条件。所以,欠发达地区农村应以先进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高科技、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赢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
1.要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理念和科学的理念经营农业。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市场的理念加快大型农贸集散市场和物流企业建设,用科学的理念抓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科技化生产。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率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动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增加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役向农业和农村,完善社会投入机制。全面加强水利、饮水、道路、沼气和危房改造等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技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狠抓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用好用足用活支农政策。
(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1.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涉农金融机构应转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工商业轻农业”和“农村金融无大作为” 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金融统筹协调发展,从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规划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布局。同时,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投入力度。
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机构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和农发行商业化转型改革,增强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功能,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机构,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适度竞争、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一是根据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积极创新简式贷款、微贷、快乐贷、“速贷通”“、票融通”等灵活、便捷、高效的信贷品种,同时要根据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积极推广与之相适应的大额农贷业务。二是积极探索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合格证质押、旅游经营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及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抵押担保形式,有效解决农村信贷抵押担保难问题。三是积极开发拓展财务咨询、、担保和个人理财等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4.建立农村金融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农村金融服务财政专项补贴、税收减免扶持、重大自然灾害农业贷款损失补贴、存款准备金和再贷款倾斜、考核奖励等政策措施,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加强信用环境建设。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村镇和信用户评审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惩戒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等措施,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全面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2.整饬农村金融司法环境。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惩逃废债行为,严格公正执法、提高金融案件执结率,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涉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等措施,努力营造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维护良好的农村金融秩序。
一、乡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劳动力流失严重
农村农业推广新技术较为困难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进而降低了农村农业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在不断地增
加,导致乡村劳动力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通过实地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在半年内就达到九百万以上,且这些人口大多都是青壮年,由此制约了我国乡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经济整体水平偏低。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在不断地提升,但是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对落后。
二、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1、合理利用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合理利用并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优化环境资源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体系、自然环境、法规制度、文化氛围以及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同时作为建设的资源中,需要着重建设三个方面的资源,第一,自然资源,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自然资源,因此要保护好农村的土地资源、矿藏资源,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二,人才资源。相关单位需要着重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同时要提高乡村人才的资质水平,通过相关措施防止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第三,信息资源。信息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需要建立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
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合理塑造乡村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以先进的思想观念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建设;第二,完善乡村经济发展运作机制,加强立法、救济保障措施的建设;第三,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创新乡村投资方式。以教育投资、建设投资为主流,加强乡村人文资源的投资,由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调整乡村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经济
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乡村的教育结构,并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经济,具体的工作内容为:着重培养农村、农业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积极开展农村知识培训等活动;促进农业从事人员的经营理念;以地区特色为主建立特色农业区(特殊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生态园);提高从事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农民的经营理念,并向其传输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思想;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3、制定并完善经济建设政策
合理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制定经济建设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以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主,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经济政策。主要的政策内容包括:第一,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外部环境,以 “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依据,促进乡村居民以土地流转集中、专业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向以市场为经营主体转变。
4、建设特色性农村经济发展体系
只有通过创新性的发展形式才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设农村经济过程中,要以创新性为发展原则,通过设置创新性的奖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种创新性的奖项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体格局相符,另一方面其也推动了乡村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特色性为发展主要目标,通过结合当地的资源与实情,建立独特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结 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经济建设发展的策略,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农村经济与科技》总目录[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183-193.
[2]刘富民. 云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26-227.
[3]郭志东. 天津市乡村公路养护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