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汽车构造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构造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汽车构造实训总结

第1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发动机构造;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29-01

前言:发动机结构与维修课程的改革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改变传统以教师、教室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基本知识,丰富学生们视野,让学生们了解发动机的名称、形成、用途等原理。并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教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做好发动机构建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可以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优秀人才。

一、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资源的建设

1、实现基地建设

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了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主要的教学课堂中。近几年来,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发动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以汽车发动机为主题。学校将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课桌与丰田轿车V8发动机、大众轿车JR发动机、飞轮、机体等多种零件软件相结合,并在教室内形成一种全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对学生们的实践、生产教学,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将工学互相交替[1]。由于在校内实训学习过程中,将发动机进行模拟,学生很难了解真实的发动机设备。对此,学校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期、科学、稳固、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充分的发挥作用。做好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师资队伍的建设

形成全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成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需要规定一些新进大学生必须要在实训基地岗位实习一年,并通过技能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走向讲台。比如说,该校汽车维修专业共有15名教师,其中有8人获得汽车维修专业技师证书,7人获得汽车高级维修证书,在这其中只有7名教师成为了高校的汽车维修高级平考评员;同时,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需要保证教师可以进行互帮互助,并将理实一体化教师相结合,只有这样教师之间才能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形成一种全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效率[2]。

3、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项目为主,向学生展现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学生,自主训练。同时教师在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时。需要将教学课程划分成多种科目,再将科目划分成任务。比如说,教师在将汽车发动机与构造的课程中,需要将该课程进行分割:(1)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工作、维修工作共同使用;(2)汽车的配机器结构的使用与维修工作;(3)汽车汽油机燃油的组成结构、使用步骤、维修工作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益[3]。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安排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二者之间互相通融。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边讲知识理论边讲发动机系统、零件的实质物品,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直接的让学生们了解发电机结构设备,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发电机的构造勾画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4]。

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信息化教学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教学课程迈向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课程中的主要教学标准、教学计划、学习指南等内容都可以上传到对应的教学网络平台,同时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5]。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活动,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学习,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丰富学生们专业知识水平。

总结:本文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的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教育人员加强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的研究,从而提高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秋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广西教育,2013,23:151-152.

[2]王功,王文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职教通讯,2016,09:69-70.

[3] 叶丽珠.《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54-156.

第2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项目教学法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项目组织展开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受到广大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的热捧。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率先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尝试在汽车实践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在汽车实践教学中的实施

1.1 项目选取与目标制定

项目选取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一环,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调动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1]。

项目内容既要呈现在复杂的工程实际背景之中,又要能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后最终能够实现,还得让教师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因而项目选取有一定难度。作为职业教育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结合起来,按照实用、够用和具有前瞻性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优选2-3个典型实践项目案例。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在配气机构这章里气门间隙包含了多个知识点,且与配气相位等其他知识点相关联,内容充实且有一定难度,单纯的理论讲解有很大难度,学生也不易接受,于是我们提出了气门间隙的调整这个项目构想。有了此项目构想,我们开始着手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计项目并制定项目目标。项目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能够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掌握气门间隙相关知识,我们开始对此项目构思进行了创意分析,按一定的规则或条件,对提出的任务进行结构化处理,提出问题并确定项目结果的教学价值,形成了这个项目的大致框架草案――气门间隙调整实训项目卡。项目卡里明确了项目目标是:理解气门间隙概念、功用及影响并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和步骤。

1.2 项目实施

在本阶段中,项目计划得以实施,即在具体做的层面上执行项目。项目团队以个人、小组或全体的形式自主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或交换生产产品的信息,这个过程还包括了对实施过程的检查和对原来计划的修正[2]。为了实施气门间隙调整实训项目,在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气门间隙这个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备课,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围绕项目引导学生学习实施此项目所需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如配气相位等。待各项准备工作就位后,教师对学生分组(3-4人一组),设定行动方案,找出工作要点,组内成员分工。然后教师宣讲气门间隙调整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各组下达具体任务:按逐缸法或两遍法将发动机进气门间隙值调0.30mm,排气门气门间隙值调到0.35mm。

各小组接到任务立即开始行动,并按项目要求完成任务。教师视察各组情况及进度,给予必要的指导。全部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在班内汇报本组的成果及其所用时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比较、提问,比较逐缸法和两遍法的优缺点,发掘项目中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展示和交流达到进一步熟悉如何调整气门间隙有关知识、技能的目的。之后,教师需要对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步骤以及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处理视察过程中发现学生一些无法处理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塞尺等实训工具。

1.3 项目评价

评价是实施项目教学的考核和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3]。各小组汇报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分析、比较小组之间的结果,相互探讨过程经验,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差异因素,教师点评各组的过程活动和进行评价。评价时,不仅要对涵盖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还应包括对善于学习、工作技巧、策略性方法、参与性、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观察不仅仅是学生能力的初始条件和终端状态,更要重视处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同时评价应是双边的行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民主性评价”。在评价时,可以由学生按小组自我介绍项目实施的具体任务、目标、方法、手段以及体会、收获;也可是小组间相互评价、总结。而教师的评价则要指出各小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身能力。针对前述气门间隙调整项目,点评用两遍法的小组所耗时间短,效率高,得出调整口诀:“双排不进”,方便学生加深对气门间隙调整印象。通过评价,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完成此项目过程的任务,究竟自己在实训过程中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自己在实践能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这样可以鞭策学生做好下一个汽车实训项目,激发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实践、勇于实践的兴趣。

2 结论与探讨

第3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师徒制;授课模式;企业

前言:“师徒制”的授课方式起源于欧洲国家典型的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等。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还是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教育都是基于企业和学校双方的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采用这种培训方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企业和学校交替培养的模式,每周约1-2天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约4-5天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企业中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实践,这里指的实践不是企业实践,是在学校内进行的校内实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习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后,结合当地的汽车维修企业现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实训条件、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探索。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简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师徒制”授课模式采用课堂理论

+实训室实践+企业实践课堂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在校实行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在企业实行跟组作业的方式,由企业的组长负责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操作的基础技能。在校授课时一般先进行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分组进行相应内容的实操训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要求学生每人独立进行一次操作,已达到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授课模式中加入企业实践课堂环节,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是被安排到每个班组中,组长对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安排,组长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不断对学生工作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存在

问题

我们把13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作为实验班,13级学生人数22人,把22人分为4组,每组5-6人。学生按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七大部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起动系、点火系、燃料供给系、冷却系、系的内容,分块集中学习。学生首先在学校学习每一个模块的理论和进行该模块的基础操作训练,然后被分到四个地点进行企业实践课堂的学习,每个企业5―6人。进入企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企业和学生都反应出一些问题。第一次进行实践的时候,企业普遍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对汽车各部件的认知能力较差、专业知识较少。而且由于企业的维修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反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维修人员选择回避问题或不予回答。整个13级学生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结束后,我们也进行了一下探讨和总结,主要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参与实训和企业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差;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整车零部件的认知较少,注意力分散,对教学实践要求学习的内容关注度不够;部分维修人员素质和理论水平较低,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改进

第4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理论实践;汽车理论;教学应用

【分类号】U463-4

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很多新名词,而且汽车结构复杂,涉及到电气理论、工程理论等,因此掌握理论非常困难,除此之外,在理论分析中,在讲解中会涉及到汽车结构图的分析,以及其工作原理,因此使用常规方法达不到要求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让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1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1多媒体技术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汽车理论教学中,会包括很多的汽车概念,汽车工作原理,汽车材料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要在理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第一点,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可以把抽象的汽车理论知识形象化,将以往模糊的概念,变得更加立体化,更加具体化,当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这一汽车概念后,就会对汽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质量。第二点,如果使用传统方式教学,那么概念只能用语言来表达,完全依靠学生的想象力进行理解,想要完全掌握非常困难,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后,由于其是动画立体的,可以将所述的理论形象化,例如在描述汽车气缸时,就可以把真实的图片放到电脑中,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在讲解气缸内燃烧的原理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发动机气缸内燃烧的动画,使用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看的更加真实、具体形象。 第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以往学过的内容加深印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第四点,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教授的内容做成图片,视频和动画形式,然后再配上文字等,最后使用PPT软件集成的方式进行播放,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把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都结合到一起,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使用试验室进行汽车理论教学

对于抽象的理论课程,理论概念等理解很困难,而且汽车理论知识范围广,知识量大,因此传统方式教学效果并不好。一些教师就开始将实验室中的汽车部件,或者是整个车型都结合到理论教学中,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物化,如果只从文字上进行理解,效果很一般,而且理解的概念有很多漏洞和模糊的地方,在利用实验室进行实物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现场触摸实物,然后在现场产生的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教师现场对着实物进行答疑和讲解,那么学生在参照现场实物学习后,对很多生涩的概念都有很好的理解,很快问题就会被消化掉,对汽车教学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在宏观方面有很好的学习认识。例如进行汽油机点火系统时,使用点火系统示教板,就可以形象的把不同点火方式的点火现象展现到学生面前,其能够很好的掌握点火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除此之外,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中,对于电气系统的讲解很重要,其里面涉及很多新名词,而且概念很多,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那么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达不到要求。因此在实验室教学中,就可以把电器等零部件进行拆分,学生可以结合教科书进行对照学习,在实验室内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然后教师进行解答,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这样其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很快的理解点火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其在这方面的学习质量。在实验室中教学,学生可以对任何部位的零部件进行拆分,在拆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然后学生还要通过设计图纸进行各个部位的组装,反复几次后其对汽车的结构和原理会有更深的理解。

1.3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实训学习

学校在完成了汽车理论教学后,可以安排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实训课程。 实训的时间可以定为一周到两周[1],例如进行发动机的拆除和安装,电器系统的拆除和安装等,或者使用真车进行汽车工作原理的讲解,汽车各个部位的构造讲解等,在实训学习中,实质上是温故知新,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将全班同学平均分为五组,一组设置8人左右[2],可以同时对五台发动机进行拆装,教师在现场可以随机进行指导,当学生提出疑问后,可以结合具体情况予以解答,或者让学生先自行讨论,得到结果后教师再将正确答案公布,在这种实训环节中,会对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核,在实训中发现学生的自身问题,清楚在汽车学习中自己的短板,然后有针对的在以后学习中进行弥补。为以后的设计和维修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师要把这些实践课程也都作为考试成绩,纳入到最终的成绩评定中,对于汽车理论教学而言,其涉及到的内容多,而且概念抽象,新名词多,那么在理解和记忆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3],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方面得到的角度更多,体会的更加全面,理解更加容易,学习效果更好。

总结:通过以上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发现汽车结构复杂,工作原理理解困难,因此通过书本教学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媒体教学,针对一些重点课程,可以把教学场地挪到实验室进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实际触摸实物,对发动机构造,气缸点火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在每章教学完成后,都可以组织学生实训,实训也要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到最终成绩中,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

参考文献:

[1]包凡彪.《汽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1, 30(33):227-229.

第5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1.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逐渐建立起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能力培养课教学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而不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典型案例法、现场演示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等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大胆的利用现代教学设施,多媒体、现场教具、互联网络、视频等教学手段,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校本教材建设,选好、用好教材。中职汽车营销教材应体现适用性、实践性和差异性。所谓适用性,就是要体现汽车营销专业人才特点,其知识结构、内容框架等不偏、不难、不深,够用就好;所谓实践性,就是教材内容要体现汽车市场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教什么样的知识;所谓差异性,就是教材的使用者是中职学生,学历层次是中专类,这就要求教材开发应与高职学生的教材要有不同,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知识点等方面,不能与高职专业学生混用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提供教学保障。

3.1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重点,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支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又擅长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可大量聘用企业营销经验丰富的人员来给学生授课,担任学生的校外指导老师;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定岗锻炼,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如,聘请汽车4S店的销售经理或销售主管担任汽车营销的实训指导老师,选派教师到汽车4S店去,担任汽车销售方面课程的授课老师可到4S店的“销售顾问”岗,担任汽车保险方面的授课老师可到“索赔员”岗等。这样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又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改进教学内容,把成功的汽车营销实践案例或失败的案例充实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对于汽车营销专业,应分别从汽车构造分析,汽车检测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三个方面来建设实训室,同进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二、总结

第6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汽修 实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10-01

中职汽修专业毕业生所要从事的是汽修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他们实际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质量和信誉。因此,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实训教学是中职汽修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理论的延伸,是学生熟悉工作环境、锻炼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完成相对独立的项目过程中汲取新知识、增长新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1 创新理念,划分模块

中职汽修传统的实训教学通常都是教师做示范,然后学生依照教师的步骤进行重复。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探索精神,更谈不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改变现状,我们更新了理念,把学生放在主置,把汽修专业理论划分为五大模块: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和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车身修复。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我们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师讲授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机动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认真选择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点实施教学,真正发挥“即学即用”的优势,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1.2 创新方法,确定项目

(1)项目的确定是汽修实训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步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实训室的具体条件,选择既能体现培养目标、又具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这样,学生在实训课才能有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才能真正的获取知识、增长技能。(2)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教资料及实训室的先进资源与设备,为项目小组的自主创新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学校还可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寻找相应的实训岗位和设备,这也是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另一条有效途径。(3)要创新备课方式。传统汽修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决定,实训课的教学程序大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这种方式极大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源头找原因。教师要摒弃上课的固定教案,开发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任务单。(4)更新理论知识。项目教学法重视实践操作,但并不忽视理论,这是因为汽修实训中技能的操作要依靠理论进行指导。在汽修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时机,必备一些学生“实用”、“必需”的理论知识作为学生锻炼操作能力的根本保障。

1.3 创新手段,制定实施计划

(1)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强调以学生为核心,以小组为单位,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假如课堂氛围严肃、压抑,就会很大程度上压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运用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2)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提高,而且通过项目计划制定与实施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气缸内径的检测这个实训项目内容较多,为方便学生接受,我把该项目又分成三个子项目:量具的认识、量缸表组装、气缸的测量。在实施气缸测量这个项目时,我发放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制定详实的项目计划。如此实施,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还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水平的提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量缸表指针的摆动,寻找出测杆和气缸垂直的位置;根据测量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创新方式,实施检查评估

适当的评价不但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和改正。a指导性评价与自主性评价结合。教师指导性评价需要关注整个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作为出发点。教师的评价对整个实训教学的评价起到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需要多方面关注,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因为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性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提升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自主性评价主要包括自评、他评及小组评等几种方式。b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实训学习的结果,通过最后的小组代表技能展示和评价结果,并不能很好反应小组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教师对实训项目的及时调整。因此,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训学习情况,使实训教学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如在学生完成某个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可安排几次阶段性反馈,让学生谈谈自己操作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寻找解决方法,以及操作不规范需改进的地方。

2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应用建议

2.1 教师要做到指导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依据教学设计,遵照正确的项目程序进行,通过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与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保证学生操作规范、合理。

2.2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在学生了解项目内容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因为这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阅读、理解、分析,才能全面地了解项目,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精心选择实例

实例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参照,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实例,尤其注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故障作为实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项目教学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应用得当,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合理把握运用过程中的几个环节,注意问题的解决,就能使汽修实训教学稳定、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办院校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28-01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人单位急需那些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懂汽车服务、贸易、管理和保险的人才。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育部于2003 年正式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纳入招生计划。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或“实用型人才”,以解决技工与本科生之间的人才衔接问题。该专业不同于传统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厚基础重理论精英教育模式,也不同于职业类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模式,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民办院校纷纷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省内多家民办院校的考察得到如下结论。

1、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

(1) 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

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从传统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翻版而来,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模式教育,明显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以参观学习为主,忽视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突出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更没有考虑到民办院校生源的实际文化基础。这样导致学生学不懂过难的理论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没有突出的表现,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 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

分析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国办院校经过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硕士或者博士,来校任专职教师,其汽车理论功底较为深厚,而实践动手能力很薄弱;另一方面是外聘国办院校的教师兼职进行授课,由于该类教师已经习惯了本校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很难尽快转型,采取适应民办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的教学方法,同时该类教师自身实践教学也不是强项。再则由于汽车服务行业人才紧缺,使得社会上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薪酬较高,而且这类人才也不愿意进入高校教师行业工作。

(3) 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民办院校没有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又是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对于不得不考虑办学成本的民办院校的确是不小的投入。这就造成实践教学设施配套不足,同时民办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举步维艰。

2、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发展分析

民办校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并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民办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现提出实践教学环节发展的几点分析。

(1) 实践教学进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段式,即二者是割裂开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板书和多媒体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实训,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拖延一段时间后无法在实践中理论重现,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同时学生也无法深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的难点不是理论深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考虑学生实际知识基础不会讲授过难的理论知识,关键是给学生建立起空间立体的总成部件构造,让学生清楚汽车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递及动态运转状态。建议院校在讲授此类课程时采用多媒体、板书加实物的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动画加实物多次多角度的进行演示,将重要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在黑板上。理论讲授结束后立刻将学生分组在教室内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设施上进行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种教学方法虽不能解决学生熟练动手能力,但对学生直观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有很好的效果。

(2) 集中有限资金重点建设拆装实训室、创新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院校应该建设好例如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等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室,除了规定的实训拆装学时外,应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拆装汽车总成部件和掌握工具使用方法。

在创新实训室,前期由教师在实训设备上设置故障,由学生写出故障分析书及诊断步骤,然后由教师确认其诊断方案可行后,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故障诊断。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自行设置汽车故障或同学之间互相设置汽车故障,以锻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能力,达到创新实践的目的。

综合实训室模拟汽车服务企业或4S点的售后服务工作,实训室内设有服务顾问岗位,内燃车间、钣喷车间、配件车间及客户回访岗位等,并配有整车,使学生在校便可以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模拟工作。

(3)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顶岗实习

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寻求适合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共赢,互利互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好坏是学生顶岗实习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一般院校顶岗实习都会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这一年,也是学生马上走向社会独立寻求企业录用的关键时期,而且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真正做到顶岗、轮岗,而且要派专职教师负责与企业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让学生在企业中得到真正锻炼。同时也可派教师进入基地进行学习,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总结

民办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面临着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成为摆在民办院校面前的难题。要想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民办院校首先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性,结合本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集中力量重点规划,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尽可能的多创造实践动手机会。

参考文献

第8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1引言

我国在汽车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上升,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了提升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教学水平,必须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变革其教育方式。当前,新型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了重视,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2.1理论知识时间跨度大

现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安排理论课上课时间时,中间的间隔期都比较长,大跨度的时间安排使得教学效果极不理想。比如,在讲解发动机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时,会先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各零件、维修步骤、如何排除故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跨越了两个学期。这种理论课时间安排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忘记前面所学知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比较分散,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难以学到真正内容。并且很多学校在设置课程时,会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离开来,这增加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学生获得熟练的技能。

2.2基础知识较差

很多汽修专业的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不够,学习能力也有待提升,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会比较困难,很多知识点其都不能够理解。并且此专业的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方面的能力并不强,很难较好的学习汽车零部件的构造图,其学习过程相对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丧失掉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够对本专业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论也无法应用于实际中。当学生毕业出社会后,在实践工作岗位中,往往会出现动手能力低下的问题,而此时的学生依然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心境,难以在此方面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2.3教学方法受制于传统理念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普遍受制于传统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全方位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间上比较紧张,理论知识的教授往往不到位,实践教学又无法统筹,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究

3.1理论指导分析

在讲解理论知识点时,一次性不要讲解得太多,过多的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和消化,学生不仅容易混淆知识,而且也会增加其负担。所以,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最好是先将理论知识梳理一遍,按照一定的联系和逻辑顺序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强化各知识点的实用性。比如,在讲解机体构造时,不仅要讲明机体的各组成构建,相关构件的作用,气缸盖如何拆卸和安装机器原则方法,还要详细阐述相关技巧。每一个模块单元都是学习和讲解的重点,而每一个重点知识都会包含特定的技能,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项技能,教师要强化概念、步骤、方法等内容的讲解,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并发挥出此项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利用此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3.2实际训练分析

教师在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时,应当尽可能的用比较简单、直白、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在示范相关操作时要准确、规范,并把控好速度,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所有动作有机的联系起来,给学生演练完整的操作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穿插必要的文字描述,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换做其他的方法能否可行,并帮助培养学生在汽车维修操作方面的理念,让其形成正确的概念,全面掌握具体模块的知识点和技能。具体而言,在拆装活塞连杆组时,教师需要先向学生描述理论原理,特别说明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安装要点,表明安装记号和安装朝向,明确螺栓的力矩要求,然后按照最高标准向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在讲解那些复杂的操作时,教师要适当的放慢速度,并将各复杂环节进行分解演示,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但要注意讲解的内容与操作内容要保持完全一致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操作,这些内容的学习难度比较大,相关环节的操作技巧性比较强,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掌握。所以在讲解复杂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分解,并放慢演示速度。比如,在演示如何调整链轮传动的气门间隙时,由于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很难找到,学生大多不明确此点位于汽车何部位,在操作时很难把握住要点,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都不理想。第一缸压缩上止点的位置并不是对上止点的记号就可以了,其需要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告诉学生这一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汽车上并不是只有第一缸压缩上止点,还有排气上止点。在调整气门间隙时,要将各具体步骤进行细致分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第一缸并明晓第一缸的具置。然后再找出气门并对其进行摇臂动作,做好相关上止点的记号,分别对其进行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详细讲解每一步骤的目的意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深化理论认知并锻炼其操作技能。在实训讲解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向学生告知必要的注意事项,并重点强调动作要领,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汽车维修相关技能。比如,在演示如何拆装发动机时,在演示之前要先告知学生相关注意事项,发动机的拆装方法、顺序以及技巧等,并告知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利用零件进行检测。在讲解拆卸顺序时,可以先板书具体内容,然后根据板书内容一步一步进行操作示范,并让学生做好笔记,记录下各种零件的名称、安装部位以及其他记号。在安装不可互换件时,要详细讲解螺纹连接件的力矩和顺序并调整各零件间的间隙,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发动机的拆装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为了增强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效果,在进行实训模块的内容时要加强课堂的巡回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并及时向学生解答其疑惑之处,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3.3课后总结及成绩考核分析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有效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到了一起,密切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并深化了不同板块知识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学过程中的,其还需要重视课后的总结以及成绩的考核。具体而言,课后总结主要是对具体模块知识进行学习之后,对其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总结,并构建一定的思维导图,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在一起,增强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深化学生的记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提高其技能。课后总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巩固上一环节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其还能够为下一个实训环节的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工作。成绩考核主要是指在学习完某一模块的知识后,依照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考试题目,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来评定教学结果。在进行成绩考核之前,需要先制定一定的评分标准,并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好阶段性考核成绩在学期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强化模块式教学结果的应用。

3.4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建议

在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而要满足教学设备要求,单纯依靠学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加大学校与社会企业主体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一定规模的校外实习机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加大校企合作是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投身于4S店和汽车美容店以及维修厂进行实训,并争取让学生在实习基地就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额外聘请汽车企业的人员来对其现场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故障剖析排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为了尽快适应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群体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拓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渠道,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教师上课,或者是让教师带着疑问去汽车修理厂进行短时间的学习,与此同时,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培训,以从整体上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此外,为了深入落实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学校还需要调整或者是更改现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编制专业教学教材,增强教材的使用性,进一步密切教材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之间的联系。

第9篇:汽车构造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 项目化教材 研究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09-0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对理论知识要求很高、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课程。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关于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专业课方面的书籍比较全面、系统和适用,在基础课方面,有机械制图、汽车常用材料、机械基础等,虽然每门课程涉及到汽车维修一些内容,但通常都沿用了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鉴于此,我们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进行项目化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的开设旨在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题的研究主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过程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提供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全部基础知识,并能够有效推动汽车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该项目成果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的教材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对推广项目化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填补国内汽车维修基础项目化教材的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分析岗位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内容,本着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教材共分七个项目:即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常用材料;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液力、液压传动;汽车常见零部件和机构。每个项目都有若干子项目组成。

2.课题研究目标

要求通过七个项目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充分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维修设备、工具和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

3.课题研究技术关键

改革传统学科型教材的模式,整合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内容,便于实施项目化教学。

三、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具体实施

1.研究方法

1.1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来分析汽车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分析实现技能所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点,找到汽车维修基础整合的方向。

1.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全国范围内汽车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掌握重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1.3试点法。通过试点教学来验证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设计思路是否正确,为最终取得正确结果奠定实践基础。

1.4比较法。通过对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向及实验结果的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

2.具体实施

2.1起始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网上查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专业建设资料和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用人需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同时,明确成员分工,为了使设计思路更合理,首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2分析整理阶段

分析收集整理的资料,研究其共性、特性,结合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项目化教学方法,确定教材编写整合内容。

2.3实践实验研究阶段

依据初步提出的研究改革方案,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使用,进一步进行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教材整合策略,最终定稿,开发出版项目化教材《汽车维修基础》,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适用性。

2.4结题阶段

根据实践应用研究阶段的成果,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填写课题结题验收表,组织课题结题相关材料并装订上报。

2.5教材出版

四、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的改革

1.改革的特点

本书对传统学科型教材进行了整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的经典内容。

基础知识的选取以实用为度,没有过多的理论推导,为体现汽车专业的特点,本书选择了许多汽车维修实际应用的实例,以培养学生针对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阐述力求简明扼要。本书所引用标准均为最新标准。实施项目化教学。

3.改革的内容

3.1整合了汽车维修专业所有基础知识

为了实现以适用为度、删减过多的理论推导,我们将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整合,包括: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即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汽车常用材料即维修方法的选用及材料的选用;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即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功用、选择及正确使用;常用传动形式的特点等七个领域。

2.实现教、学、做项目化的教学理念

本课题不仅改革了其教学内容,还改革了教学的理念,将全书以领域为界划分成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又以理论辅助实训项目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工具及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实现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宗旨。

3.体现零基础、易掌握的改革原则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求,分析毕业生应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制定出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整理论、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规律,分层次、分阶段地完成理论、实践教学目标。从理论讲授到校内实训皆由同一位教师负责完成,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与专业技能等级考试融合,增强理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实践教学课时毕竟有限,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后,学生的实训操作时间大大增加,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效果

1.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通过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 我院学生的维修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学生在参加应聘时,更是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都被用人单位提前一年预订,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8%。而学生在择业时也更侧重考虑个人发展空间, 而不是以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为重。

2.教师专业教研水平的提高

各位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在教改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参加课题两项,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五篇教研论文,参编四本教材,组织实施试点教学班二个,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对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的促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项目化教材的实施更好的体现了岗位用人的需求。以此为例,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及教材的选择都应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照职业能力本位,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确保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建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结论

课题的研究对高职、中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使机电系全体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汽车用人企业与院校人才零对接的难题,真可谓一举三得。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金堂,刘棣中. 项目化教学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2012,3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