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政法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法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法工作要点

第1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

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任务,做到人员、投入、工作和责任四到位,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提高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后,自之日起15日内报区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建立对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清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使规范性文件更为系统化、科学化,促进依法行政。

三、进一步健全“三合一”平台运行管理

建立健全“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管理制度、行政权力信息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行政权力和办件信息网上公开制度、行政权力运行投诉处理制度、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公众评议制度以及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三合一”网络平台网上运行的监管,实现所有行政权力全过程实时网上运行和网上全程动态的监督,约束执法权力,提高执法水平。

四、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加强屠宰检疫监管,对经营户调运执行“谁调病畜谁负责”的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定期安全监测制度。坚持日常巡查和开展集中性的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查处水事违法案件,落实水政巡查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域。针对一些情节严重、影响面大、严重妨碍河道行洪、群众反响强烈的水事违法案件,联合城市执法、规划、土地、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专项行动,进行严厉打击。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第2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国务院、省市政府作出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对接工作,依托行权网公开全部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权力事项,完善审批程序,加强审批监管。

(二)完善政府决策的程序性规定。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决定的程序性规定。对于重大民生项目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事项,承办单位要组织听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汇总相关材料形成决策依据。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对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处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对《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办法》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对《市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修改。严格控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一)强化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完善对街道和部门依法行政的考核,突出重点工作的导向性,对考核成绩进行公布,对于存在较多问题的部门责令改正。

(二)加强执法监督。于7月份和12月份组织2次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依法行政人员配备和权力行使情况,增强执法力量和执法规范及责任落实。针对去年案卷评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指导和督改工作,进一步推进许可、处罚等案卷的规范化工作。认真做好规范执法示范点建设和规范执法能手的培养工作。

(三)规范重点执法行为。对于城市管理中的执法行为加强监督和指导,尤其对于区城管行政执法中的拆违问题,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执法规范。对房屋征收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推进全区房屋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深化行政指导工作。对各行政部门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对行政指导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汇总,整理提供相关文书、案例方面的指导,落实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效。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抓好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去年行权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将行权平台向街道、社区进行延伸。在做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上,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二)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电子政务工作,做好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依托政府网站,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法制办要下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示范文本。各部门要认真办理申请信息公开案件,杜绝不作为现象。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各职能部门和街道要主动联系申请人,对提供的信息尤其是事关征收、建设相关信息认真审核,避免出现乱作为现象。

四、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一)实行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各街道每年向区政府报告依法行政情况,区政府各部门每年向区政府和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区政府向区委、区人大和市法制办报告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二)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及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对于重大责任事故、事件或者严重违法行政案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行政首长的责任。

(三)完善执法责任制。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对执法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和备案监督工作,加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纠错力度。坚持日常评议考核与执法部门内部考核相结合,通过外部评议、内部考核活动,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五、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协调,形成大调解的格局。尤其区大调解中心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实现有效互动,合理化解重大矛盾,形成高效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深入推进行政调解,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行政纠纷的职能部门要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流程和保障制度,提升行政调解规范化水平。

(二)切实抓好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加大案前和案中的和解调解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职能。对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对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职能部门要主动对接,提交证据材料,组织应诉。区法制办要做好诉讼管理工作。

六、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律学习和培训。全面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组织好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保证政府和各执法部门的法制工作人员的数量,有计划地组织法制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法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保证复议经费、人员、场所等保障措施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保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费。

(三)做好全区的执法证注册、申领以及变更工作,确保全区的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做好行政执法人员的年度培训工作。

第3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1、重点突出司法所建设。目前我区除杏滨司法所和后溪司法所已达350平,其他司法所场地面积均与全市司法所所均面积258.86平方米和《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区将进一步与各镇街主要领导沟通、征求意见,依据《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文件要求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司法所用房建设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精神,抓住各镇街调整办公场所的机会,争取其余四个司法所办公面积均达到350平。

2、主推“一所一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认真总结各司法所的独特优势及其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条“一所一品牌”发展之路。如杏林司法所在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方面卓有成效,2012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灌口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其“警民联调”工作经验在全市警民联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宣传推广;杏滨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方面成绩突出。2014年,我区将在全区推广这“三大”品牌,鼓励每个司法所都能突出自身特色,创造自身品牌。

3、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街(镇)、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网络建设,重点完善村级调委会建设,积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调解机构;拓宽摸底排查渠道,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把调解触角延伸到社区、厂区、校区,延伸到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大型商场等,广泛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解,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密切关注辖区内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工作走在化解前。

4、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分流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三调对接”工作,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针对矛盾纠纷类型,采取调解、引导行政处理或诉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实现咨询调解相结合、调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调解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合理有序分流;同时,不断推进与公、检、法的对接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化解法庭之外的各类纠纷,形成调解诉讼衔接机制。二是加快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已建好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将其纳入区局调解补贴和区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调解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进筹建中的后溪工业集中区调委会、灌口物流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杏林台商投资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拟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同时督促各司法所要在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上下功夫,新建2-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争取在全区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全面覆盖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模式。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确保实现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脱管漏管率控制在0.5%以内;刑释解教重点人员100%衔接到位、一般人员70%衔接到位,安置率达90%以上、帮教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推进规范场所建设。根据部署和安排,继续推进建设集监管矫正、信息处理、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中心,加快选址并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指导和推动各区新建一批依托企业的教育培训和安置基地,为“两类人员”回归社会提供更多的载体和途径。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分类管理。根据《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的罪行、表现,将矫正人员分为不同的种类,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管理。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三是注重培育和树立工作典型。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注重培育和树立一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营造特殊人群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打造“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开创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

1、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

一是深化“法律进机关”。组织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和法律知识讲座。以“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为核心,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

二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推广法制主题班会的好做法,通过举办法制夏令营活动,依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普法依法治理经验总结和推广,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构建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法制平台。

三是抓好“法律进企业”。在台企,私企各开展一场法律进企业知识竞赛。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是推进“法律进村(居)”。召开“法律进村(居)”活动筹备会,在各镇(街)开展一场法律进农村普法大集,组织大型“送法下乡”活动,总结推广基层农村、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经验;加强载体创新,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广大基层农村、社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围绕基层自治、民主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2、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区将尽快完成“区法治文化苑”项目的筹建工作,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确保2014年建成“区法治文化苑”,各镇(街)、村(居)均建有一个制式法制宣传栏。

二是加大主题法制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精心组织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取得更大社会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综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送法下乡等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扩大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是加强主流媒体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通普法微博或微信,利用电子网络平台普法,不断提升法治文化的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方式,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深化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关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开展调研规范性文件的网上报件和网上审查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要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全区100%获评区级“法治镇(街)”,各镇(街)要力争入选市“法治镇(街)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各村(居)要力争入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不断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作用。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总结、规划年度工作,研究讨论有关依法治理工作事项。

四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进行备课授课,组织大学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法制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报道,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报、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治网、《法治》内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讯等及时传播信息,加强学习交流和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矫正对象、老年人、个私企业等特殊群体做深入的普法活动。

四、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途径,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1、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在政策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做到应援尽援,为贫弱群体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在完善法律援助部门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加快推进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条件和设施。

2、认真贯彻执行新修改《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加强刑事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升辩护律师的服务能力和办案质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专业辩护。要密切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科处室的工作联系,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必援、应援优援,依法维护和确保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跟踪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指导监督法律援助人员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执业规范,对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疑难复杂案件,可实行集体讨论、专家评议等制度,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案件办结后,要认真审核案卷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对办案质量和效果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4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转变行政方式,全力推进社会管理

1、推进“三合一”网络平台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和《“三合一”网络平台行政权力数据库维护管理办法》,健全“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实现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监控,保障全到位。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行政权力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制度。

2、强化行政服务窗口建设。按照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窗口人员选派、培训等,强化窗口服务建设,不断提升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

3、夯实政务公开建设基础。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办事依据、标准、程序、时限和结果,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将行政许可事项法律依据、审报程序、条件等向群众公示,切实保障监管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受理各种举报和投诉,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单。

二、推进依法行政,不断规范行政管理

4、行政执法规范化。执法前先亮证,并且记录在案,执法必须2人以上。按照法律规定,从立案到结案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在查处案件过程中,重事实、重证据,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条款正确、处罚适当。案件查处过程中,向当事人公开执法依据、违法事实、适用条款以及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权利、程序和时间等,还当事人以知情权。

5、行政执法精细化。建立监督机制。设置行风建设举报电话,主动邀请区人大、政协领导对执法工作进行视察和督查,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制和六条禁令,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评议机制,从社会各界聘请行风监督员和药监信息员,定期召开座谈会,评议执法工作。推行效能、作风、廉政建设“一卡通”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外出执法必须填写执法时间、单位,并将接待人员的姓名、电话交由纪检监督部门进行跟踪回访,确保所有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得到全过程的跟踪监督。

6、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进数字药监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质量。大力推行全过程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

7、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工作。积极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点,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效率,提升社会满意度。

三、化解社会矛盾,探索互动协商机制

8、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加强行政调解与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的衔接。完善调解申请书,受理调解登记表,调解记录,行政调解协议书等行政调解文书。

9、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构建言路畅通、办理快捷、反馈及时的社会监督运转机制和政民互动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民意诉求,主动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发阶段。

四、强化执法责任,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

10.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主动汇报。

11、加强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完善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方式,建立依法行政档案,切实加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12、严格行政问责。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区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五、完善保障措施,贯彻落实法治建设

13、健全组织领导。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案件审理委员会,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凡遇重大或难处理的案件,坚持集体讨论,由案审会决定,确保案件正确性。

14、健全各项制度。制订公正执法、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罚缴分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15、健全岗位责任。根据行政执法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奖惩分明。

16、制定工作规范。按照省、市、区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主体和奖惩措施。

第5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在推进平安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1、从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防线着想,抓好“三个建设”。一是抓好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示范点建设,加强人民调解队伍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的战斗力,总结推广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每个乡镇年内要建成2个规范化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示范点。二是加强人民调解网络机制建设。在加强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组织阵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强人民调解与矛盾纠纷多发部门的对接,全面提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水平。三是推进卫生、道路交通等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构筑以“县调解组织为指导、乡镇调解组织为主导、村(居、社区)调解组织为主体、专业化调解组织为补充”的人民调解大格局,确保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化解矛盾纠纷达2000件以上,努力打造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特色品牌。

2、从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着手,落实“三项工程”。一是落实矫正“四统一”工程。统一矫正社会风险调查评估程序,严把评估质量关;统一设立村(社区)矫正工作站,明确工作站的人员及其职责;统一矫正工作流程,上好第一堂课,发放好《社区矫正人员手册》;统一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规范管理。二是落实监管工程,建立电子监管信息平台,对矫正人员实施电子围墙监管,对重新违法犯罪及风险较高的重点人员实施GPS电子定位跟踪监管,严防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三是落实矫正队伍建设工程,建立由乡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矫正专职队伍,建立由村(居、社区)书记、调解主任和综治专干组成的矫正联络员队伍,建立由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矫正志愿者队伍。利用他们与矫正对象靠得近、情况熟、信息反馈快等优势,对矫正对象的日常行为进行帮教和监管,把情况控制在视线中。努力做到100%监管,实现“四无”目标。

3、从规范安置帮措施着力,抓好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推行安置帮教出来有人接、回来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的“四有”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司法所、社会、家庭、单位无缝对接机制,及时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摸排专项活动,准确掌握帮教人员底数和基本情况。同时加强心理矫正和引导,在帮扶中做到思想上、措施上、行动上跟上,把帮教人员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及时解决就业和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暖其心,安其身”,最大限度的消除不满情绪,减少社会对抗,实现管理效果最大化。年内安置帮教率达93%,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8%以内。

二、认真履行法律服务职责,着力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4、深化法律服务服务新农村建设措施。围绕农村土地承包、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下乡”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有针对性的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5、强化法律服务社会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管理,建立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办理重大影响案件的指导制度,加强对律师敏感案件和的指导,引导广大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努力在办案中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事业中去。

6、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团制度,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决策参考意见,为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启动乡镇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

7、进一步巩固法律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业务指导、培训,年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达145件,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着力在推进法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8、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和《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组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用法培训、考试制度,认真组织国家公职人员集中学法用法辅导培训,全面安装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和普法无纸化考试软件系统,改进培训、考试方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总结“六五”普法以来的法治建设工作,准备好迎接省、州的“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

9、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载体,丰富内容,创新方法,努力提升活动效果;建立“法律六进”工作制度,加强对“法律六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0、进一步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根据《法治建设纲要》、《法治湘西建设决定》,出台高质量的《法治建设意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居、社区)三级法治建设工作机构,认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社区)”、“法治校园”、“文明执法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年内60%以上村(社区)要建立起群众基础好,合法、管用、权威的“村规民约”,新增加33个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全县创建面达70%以上,不断提高全县法治化管理水平。

11、大力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加强以案说法。加大户外法制宣传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建成1个法制宣传户外公益设施。突出法制宣传民族特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法制文艺演出、有奖法律知识抢答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现场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打造法治品牌。

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着力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12、突出以“用真诚对待人,用实干带动人,用事业凝聚人,用实绩评价人”这一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

13、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做到年初工作有目标,具体工作有方案,工作落实有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在表扬先进,惩罚后进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以先进为榜样,筑牢“司法为民、服务至上”的思想基础。

1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树立“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司法行政机关形象,切实做到办事规范、快捷便民。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提升司法行政保障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第6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局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拓宽执法监督领域,深化行政指导工作,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规范工商行政执法行为,促进“法治工商”建设。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法治工商”建设

1.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理念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端正执法理念,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文明执法。处理好监管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实现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省市局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的文件精神,组织人员梳理完善行政处罚依据,确定应当细化、量化的行政处罚项目;制定本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实施意见,确保行政处罚合法合理。

3.深化行政处罚决定书增强说理性工作。继续开展全局优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评选,提高行政处罚决定书说理的能力和水平。

4.继续推动工商所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工商干部的执法能力,促进工商所的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建立法治理念牢固、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公正、执法监督到位、执法制度完善的法治工商所。

5.排查执法风险点,积极防范执法风险,实现执法效能的最大化、执法风险的最低化。

(二)推进行政指导工作,转变行政方式

1.加强对行政指导理论研讨,了解目前全系统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导各工商所开展工作,达成行政指导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2.积极转变行政方式,正确处理行政指导与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的关系,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上阶、拓范围、出成效。

3.认定一批行政指导示范单位和行政指导示范项目,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

4.积极在行政许可、消费维权、合同纠纷、行政复议等领域探索行政调解。

(三)强化程序公正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1.贯彻执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行政处罚程序的补充规定》,进一步细化有关程序,提高工商执法办案的规范性。

2.创新行政执法程序。推行“三步式”柔性执法程序,即“对初次违法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先进行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最后依法处罚”,以减少行政处罚案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三步式”柔性执法程序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结合起来,对其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带有自由裁量的处罚条款进行逐条量化规范。要做到量化标准切实可行,合法、合理,在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同时,每一个违法行为的适用依据后面都要标注适用、部分适用以及不适用“三步式”柔性执法程序的情况。要切实做到降低处罚幅度、减少权力行使自由空间、规范行政处罚程序,量化处罚标准。

3.结合《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出,研究探索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制度。

(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拓展监督领域

1.积极拓展执法监督领域,适时组织、参与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调解、举报投诉处理情况等行为的监督,确保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2.做好行政处罚案件的核审工作,强化听证工作,加大对行政处罚案件合理性的审查力度;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作用,积极应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3.对照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完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加大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五)加强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对执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与司法机关、复议机关开展研讨,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系统性和典型性问题。

2.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五五普法”的要求,总结成果,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验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

(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法制队伍建设

1.认真实施《工商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高效有序的组织好全系统行政执法证的发放工作。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杜绝无资格人员从事执法工作。

第7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2013年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项目。探索建立行政许可项目管理制度,确保行政许可项目合法。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研究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县监察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2、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提升决策水平。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在作出决策的同时,应制定风险化解处置预案。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积极研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决策的行为以及造成决策重大失误的,依法追究责任人员责任。(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二)加大法制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法制理论研究工作。

1、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落实“六五”普法规划,采取有效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良好法治氛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多方式、多渠道开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活动。(县司法局、法制办负责)

3、法制机构要积极总结政府法制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认真开展政府法制理论研究。同时做好政府法制信息的撰写和报送工作,及时宣传报道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事件和情况,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的发刊质量、丰富政府网站法制信息内容。(县法制办负责)

(三)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1、加强依法行政监督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查处无证执法和持无效证件执法的行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责任意识。(县法制办负责)

2、积极推进绩效管理监察,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过错追究等制度,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问责机制,依法依规追究违法违纪人员责任,保障政令畅通。(县监察局负责)

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分解执法职责,界定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设定公正合理的执法程序和相应的执法标准。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把行使频率较高且范围较宽的自由裁量权,逐步进行细化和规范。建立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档案和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从而促进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工作实现创新、创优。(县政府各部门负责)

4、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成评查小组,抽取各部门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并通报评查情况,对优秀案卷进行交流和讲评,对查找出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进而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县法制办负责)

5、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单位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对已命名的县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符合标准的取消资格,推进示范单位向依法行政更高标准迈进,树立依法行政工作的先进典型,从而带动全县依法行政整体水平的提高。(县法制办负责)

6、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方式和程序,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依法办理公众申请的事项,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建成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并实现政府各部门与电子政务中心机房网络连接互通。拓宽公众意见反映和诉求渠道,重视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和引导,及时回应民声民意。(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7、积极开展《省行政执法证》换发工作。狠抓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强化法治理念教育,严肃考试纪律,确保换证工作顺利进行。(县法制办负责)

(四)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1、推行行政调解工作。加强对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推进建立由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制定完善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重要作用。(县法制办牵头,县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2、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行政复议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及时作出决定,做到证据充分、程序合法、法律依据正确。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注重运用简易程序,坚持协调在先,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手段化解矛盾,努力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县法制办、各有关部门负责)

3、依法开展行政应诉工作。建立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制度。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要积极参加应诉,依法举证,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和审查。对可能引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进行排查,制定防范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五)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审查备案工作。

1、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要突出前瞻性、计划性、合法性。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经济领域、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度创新,不得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扩大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实现规范性文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规范性文件实行“逢文必审”。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重点审查文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的“三统一”制度,对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通知制定机关作出处理,逾期不处理的,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报请县政府责令其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县法制办负责)

3、及时公布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制定后,要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开接受社会对文件及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同时,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提出修改或废止的意见,向社会公布,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法制统一。(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工作要求

第8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十二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

一.坚持新型工业兴镇,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

1.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膨胀总量提高质量。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接机械产业圈,全民招商、全员发力,引导产业由资源开采加工型向资源消耗低、环境压力小、社会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新型工业转移。大力发展机械配件、精密铸造、装载机组装、造纸包装等新型项目,培植工业经济新亮点。要以创造性思维推进招商引资向高深优质层次发展,坚定不移走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完善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和精细化招商,发挥在外人员层次高人脉广的优势,实行蹲点招商、以企招商,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把招商业绩做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加强与上级经济部门的联系,强化与市级公共园的产业接轨,盯紧周边大都市“退二进三”、外迁扩张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发掘招商新资源。要重点研究我镇的区位、资源禀赋,研究“十二五”期间,国家税制、利率、产业政策方面的新情况,趋利避害,引进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新型产业项目,为我镇经济转型增添新的活力。

2.转方式、调节构,大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突出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加快突破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利用、装载机组装、造纸包装、精密铸造、异型石材、农副食品加工、化妆眼睫毛加工等本土工业,节能降耗、低碳减排,促进全镇工业提质增效。坚持矿产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材商标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造纸包装以纸制品为龙头,引进新资金和新技术,工业废水要循环利用,年内要创建国家环保规范化标准企业。装载机组装、精密铸造产业,以岛宇机械、博诚铸造、凯森精铸为龙头,积极挂靠大企业和外资企业,重点对接莱州机械产业圈,开发生产机械配件、整机组装,在未来现代工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年内争取注册机械产业商标2个,初步打造“建工”地域名牌。采取税收、行业限制、土地审批等多种手段促进石材行业整合。润隆建材、广盛建材要成为示范企业,打造异型石材产品特色,努力将资源消耗降至最低,将产业效益做到最大。制粉要提升产品档次,开发绿色生态无添加剂食品,开拓出口市场,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化妆加工企业要成立协会,良性发展,逐步注册成有限公司,培植名牌和拳头产品,提高效益增强税收贡献度。

3.加强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项目落地新空间。打通路,拓展园区规模,新储备工业用地200亩。继续完善镇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园内道路要修补整平畅通,重要节点要绿化美化亮化。研究“一线三区”配套企业的特点,全市都是项目落户的大平台,项目既可落户本镇,也可落户公共园“飞地”。既要放眼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也要着眼附近区域的项目配套。

4.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正确引导,强化监管,加强自律,帮助企业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编印《企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汇编》,出台《企业行业自律规范》,将照章经营、依法纳税、环境建设、劳动用工、社会公益、党团工会妇联等方面的涉企规定全部纳入其中。投资服务中心、商会要组织企业加强学习,切实成为守法经营的模范,年终对先进企业要予以表彰。继续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主抓税收,强化税收稽查,加大税收征缴力度。重点抓好属于地方财政的税收。强化税源普查,重点对辖区内的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在辖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个人等进行集中普查登记,做到应收尽收,杜绝税收征缴漏洞。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工商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征缴力度,“旧帐要还、新帐不欠”,应缴尽缴,及时足额入库。

5.强化项目建设,培植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推进投资1.5亿元的慧通矿业精选项目、投资1.2亿元的慧通旅游开发项目、投资9000万元的明耀钢结构二期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揽桥建材项目、投资300万美元的诚乐工艺品、投资200万美元的广盛建材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年内成为骨干纳税企业。要利用1-2年时间把明耀建材打造成胶东半岛明星企业,把纸制品、建材培植成全市知名企业。

6.拓宽财税渠道,提高政府财力,增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培植骨干税源企业,争取全年发展规模企业6家、骨干企业2家,使规模企业累计达到36家,骨干企业累计达到12家。其中陶瓷、明耀建材、纸制品销售收入争取达到亿元以上,进一步提高对财政的贡献能力。狠抓税源企业招商,鼓励外地企业来我镇工业园进行税务登记或设立分支机构,不断拓展和培植后续财源。

二.深入发展精致化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名牌农业优化升级,拓宽畅通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7.立足镇域农业禀赋,打造精致农业亮点品牌。强化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名牌、特色、生态、无公害农业。突出抓好苗木基地建设,继续加强肉牛、高档羊养殖基地建设,稳妥推进林蛙基地建设。养殖户要远离村庄,进养殖小区,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有序发展。全年要新培植“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特色村庄6个以上。

8.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好北淄阳河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搞好丘陵地带饮水上山、北河综合开发利用,清淤护坡,筑坝蓄水。全镇新增水浇面积3500亩,灌溉管网要加强管理,防盗防火,延长使用寿命。农电灌溉设施管理维护,村级守土有责,是第一责任人,同时列入对职能部门和包村干部的年终考核。

9.经济林带建设要种管兼顾,做到经济生态“双丰收”。按照宜片则片、宜网则网、宜林则林的原则,抓好沿河、沿坡、沿路经济林带建设,突出抓好沿三城路绿化林带建设,要将三城路两侧建成全镇生态绿化的窗口,今后镇村建设项目开工前要优先考虑绿化,行道树近年内只植不伐。加强林网保护,严禁滥采乱伐,严禁纵火烧荒烧林。立足全镇林权改革实际,充分发挥群众造林积极性,重点发展银杏、速生杨、苗圃、风景树。全年新植树要达到5万株,新造经济林300亩,形成“三纵三横”的基本格局,为建设“绿色生态”打下良好基础。重点支持北坡子、王东、西高家成为“苗圃专业村”。强化措施,责任到人,防止美国白蛾等林业病虫害。

8.健全专业合作组织,拉长设施种植业“短腿”。要健全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融资、技术、市场“一条龙”服务,重点发展肉羊、肉牛、生猪养殖。引导养殖走高端、特色、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之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用足用活上级优惠政策,拉长设施种植业“短腿”。涩埠、西辛旺的大棚蔬菜要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涉农部门和工作管区要做好工作,将设施农业做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年新发展设施农业不低于200亩。

三.高度关注民生,努力实现民计民生新改善,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尊严感

9.高标准高效率实施年度通路安居工程。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采取“一事一议”、在外人士投资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实施第四批涉及8个村庄的“五化”工程,使“五化”工程覆盖全镇。在部分村庄推广使用太阳能灯具,创建低碳示范村。实施第三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26户低保户、优抚对象早日乔迁新居。

10.文教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重点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行4000平方米校舍危房改造,完善设学布局调整,完成公立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综合考核要保持全市前列。提升计生服务水平,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严厉打击违法生育,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今年计划生育工作要再夺“人口奖”。强化“文化书屋”建设,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文化大院要广泛开展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鼓励农村“秧歌队”、“锣鼓队”排演具有农村特色的节目,寓教于乐,弘扬真善美,讴歌幸福生活。

11.完善长期惠民的规范化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继续保持100%。推广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继续实施城镇医保制度。敬老院要扩容完善,使床位达到40张,逐步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镇慈善分会要不断募集资金,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能力。畅通绿色通道,及时兑现国家粮食直补、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各项优惠政策。在“五化”建设、“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镇的基础上,实行职能部门牵头,村庄属地管理的原则,完善日常管理,让惠民工程长期利民惠民。重要路口要设置路障和警示牌,加强治安巡查,对损坏道路、树木、灯具者要给予严肃处理。

四.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大提速,优化驻地生态生活环境,增加人口,膨胀规模,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12.抓好重点项目,进一步驻地基础设施。本年度重点实施影院东侧商住楼开发,长青路两侧绿化,路东段粮所、供销社段商住楼开发,长青路东段商住楼开发,长青路西段长期滞建楼综合整治,打通影院广场路。

13.增加驻地人口,膨胀城镇规模,壮大第三产业。研究出台鼓励农村人口到驻地买房、建房的政策措施。对来驻地经商的个体工商户、连锁店、超市、酒店等给予充分的政策优惠。合理划分驻地商业街、集市的服务功能,促进相同产业相对集中。

14.抓好环境管理,继续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登记,深化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根治镇驻地乱设广告牌、乱丢垃圾、乱涂乱画、乱堆乱放问题。环卫中队要充实力量,垃圾清理要探索有偿清运,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治理农村垃圾围村、“小作坊”、“小塑料”、“小废品”。工作管区和“村两委”、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全镇将分季度进行观摩点评,工作绩效列入年终考核,与工资奖金评先选优挂钩。

五.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强化基层党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坚实保证

15.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年内新创建党建品牌2个。探索建立农村党支部书记业绩积分考核制、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工作失职不合格调整制。精心筹备,提前介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

16.抓好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行党务公开,抓好村务公开、推广网上公开,实行“阳光党务”、“阳光村务”。完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配套细则和考核办法,并与干部的绩效工资和评先选优挂钩。全年要实现无新发村级经济案件的目标。

17.化解内部矛盾,营造良好村风民风。认真开展人民内部矛盾排查,防患于未然,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舆论,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平和、乐善好施”的村风民风。坚持“三有推定”工作理念,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行领导带案下访,实行领导包案制,明确包案责任人、办理时限,促其尽快得到妥善有效解决。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既要积极稳妥地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尽快平息事态,又要避免无原则的乱承诺,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坚决维护政策和法律的严肃性。充分发挥“四位一体”调处中心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8.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缝隙防范网络。切实加强公共场所、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和重要设施的管理防范,坚决整治乱砍滥伐、地下鞭炮小作坊、矿山安全、校车安全等问题。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方法,大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非安全因素。

六.创新完善机制,加强督查考核,,进一步巩固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

19.健全作风建设机制,培养激情干事热情服务的干部队伍。要围绕“落实、创新、突破”六字要求,看干事,重实践,勿清谈。深入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广大干部扎实干事、老实做人。要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用踏踏实实的作风、扎扎实实的工作去赢得口碑、赢得民心、赢得地位。

第9篇:政法工作要点范文

一、以“行政程序深化年”主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按照省法制办统一部署,以抓好“行政程序深化年”活动为主线,加强对各市区、开发区、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指导和督查力度,推动行政程序进一步规范,着力解决行政程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程序意识不强、重大决策范围不清、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中存在的主管部门不清、执行不得力、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二、突出制度建设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

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六大区域建设、工业立市、蓝色经济区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在城市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海洋经济、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利用保护、旅游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调研,研究提出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以市政府名义出台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扩大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公众参与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征求社会对规范性文件草案的意见,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强化对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宣传培训和指导监督力度,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报备率和纠错率;加大对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对未按规定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责令限期报送备案。进一步抓好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依据,及时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障碍。

三、大力规范行政权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和行政权力清理工作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对备案、年检以及审批权限在省级以上的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规范,同时对保留的市级审批项目的审批条件、申报材料、流程、时限等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所有审批事项均编制详细、直观、可操作的办理流程图,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编制联合办理流程图,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规范权力事项,监督权力运行,对行政处罚等权力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权力事项及有关内容公开公示,开展一次对部门落实市政府威政发〔2013〕38号文情况的专项检查,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

四、切实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将行政复议权力集中由市县两级政府行使,切实提高行政复议审理工作的公正性。创新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审理、调查、听证、作出决定、督促履行等各项工作规程,推动行政复议委员会运行规范化和制度化。拓宽行政复议受理渠道,抓好行政复议与工作对接,研究在部门开设行政复议受理窗口,对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事项,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进一步发挥好行政复议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合理、合法地调解案件,增强复议法律文书的说理性,提高复议决定质量,力争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司法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召开联席会、座谈会,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主动与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五、大力抓好行政行为规范,加大政府法制监督协调力度

研究开展依法行政风险防范工作,结合《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制定工作等情况,引导各级各部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从源头上强化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依法行政风险防范预警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动态管理,推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都向社会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促进执法公正。进一步规范行政强制实施程序,对《行政强制法》的实施情况开展一次检查,促进行政强制权力的依法实施。以案卷评查为抓手,认真查找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指导工作。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一次轮训,提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依法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和注销等工作,组织对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年检。抓好行政调解工作,完善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网络,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化解争议的能力和水平。

六、全面启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合同管理,有效规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民事行为

以落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管理办法》为契机,全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工作,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坚决制止违法签订合同、乱签合同的现象。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及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合同的备案管理,对违规签订的合同坚决纠正,对存在风险的合同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合同签订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

七、认真做好宣传和调研工作,进一步扩大依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度

整合政府法制理论研究资源,紧密结合政府法制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应用理论研究,为政府法制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质量地完成依法行政调研课题,对我市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为做好今后的依法行政提供参考。强化政府法制宣传,积极组织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的新成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下发文件对做好政府法制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报送工作提出要求,提高报送数量和质量,争取领导对政府法制工作的关心、重视与支持,扩大依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协调新闻媒体采访、宣传全市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的进展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