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关于中国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中国的诗歌

第1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国际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 经济前景展望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约束和限制因素也在增加。如何看待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环境变化?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与转型阶段的历史使命? 如何应对国内外挑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世界经济走势及原因分析

( 一) 本轮国际经济危机的演变及现状

2008 年9 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先是造成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大地震,然后迅速席卷全球。2009 年末,希腊债务危机爆发,2010 年和2011 年,爱尔兰和葡萄牙、西班牙及意大利也先后陷入债务危机,并逐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本轮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力极强,不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严重拖累。不仅金融领域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遭受重创。其破坏程度之深,历史罕见。

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一波三折。2008 年四季度到2009 年上半年,发达国家进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2009 年下半年起,在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作用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很快被欧洲债务危机所阻断。

2012 年8、9 月份以来,美国和金砖国家等局部地区出现向好迹象,但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一过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多轮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尽管是必要的,但代价巨大,导致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激增,央行资产负债急剧膨胀,国际流动性数度泛滥,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危机还远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仍步履维艰。

分国别和主要经济体看:

1. 美国经济复苏艰难缓慢。

经济增长波动乏力。2008 年GDP 下降0. 3%。

2009 年降幅扩大到3. 1%。2010 年,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刺激性财政政策作用下,增速回升到2. 4%。受本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欧债危机和全球需求疲弱的影响,2011 年增速又回落至1. 8%。

2012 年8、9 月份以来,在房地产企稳回升和消费温和回暖带动下,美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增长动力仍然不足,预计2012 年的增速仅为2. 2%。

物价水平大起大落。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下降0. 4%。2010 年和2011 年,物价水平有所回升,CPI 分别上涨1. 6%和3. 2%。2012 年前11 个月,受能源价格有所回落影响,CPI 同比涨幅回落到2. 1%。

失业率先升后降,但总体居高不下。其中, 2009年10 月一度升至10% 的1984 年以来最高水平,2009 年全年达到9. 3%,比上年高3. 5 个百分点。

2010 年,虽然经济短期回暖,但就业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当年失业率达9. 6%。此后在波动中逐步回落, 2011 年达8. 9%,2012 年9 月份降至7. 8%,为2009 年以来首次回落到8% 以下,11 月份继续降至7. 7%。

对外贸易波动明显,贸易持续逆差。货物和服

务贸易进出口2009 年出现两位数的大幅下降, 2010年和2011 年均为10% 以上的较快增长。但受全球需求疲弱的影响,2012 年前10 个月同比增速回落至3. 9%。外贸持续逆差,占GDP 比重2008 年一度高达5. 3%。

2. 欧元区遭遇二次经济衰退。

GDP 从2008 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五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在各种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下,从2009 年三季度开始微弱复苏。2010 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但2010 年下半年以来,欧债危机深化蔓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11 年第四季度再度出现环比下降。2012 年前三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0. 2%和-0. 1%,已陷入二次衰退。

CPI 大幅波动后维持在2. 4% ~ 3% 的水平。

2009 年CPI 涨幅从上年的3. 3% 明显回落到0. 3%的低位,其中6 至10 月连续5 个月同比下降。此后,在波动中上升,并维持在2. 2% ~ 3% 的水平窄幅波动, 2012 年11 月同比上涨2. 2%。

失业率大幅上升。危机以来,欧元区失业率持

续攀升,2009 年达到9. 6%,比上年上升2 个百分点。2011 年进一步升至10. 1%。2012 年10 月份为11. 7%,是1998 年以来最高水平。

进出口贸易波动走弱。2009 年出现大幅下跌

后, 2010 年出现恢复性增长,近两年则持续走弱。

3. 日本经济屡遭重创。

2008 年,GDP 大幅下降3. 7%。2009 年再降

2. 1%。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就业、节能环保补贴等财政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2010 年GDP 增长3. 3%。但2011 年3 月份以来,日本地震系列灾害、泰国洪灾和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对日本经济造成多轮重创。除三季度环比正增长外,2011 年第一、二、四季度GDP 环比分别下降2. 1%、0. 5% 和0. 3%。2012 年第一季度虽出现1. 3% 的恢复性增长,但第二季度开始再度放缓,仅增长0. 1%,第三季度则下降0. 9%,是过去8 个季度中第5 次下降,很有可能出现二次衰退。

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2008 年CPI 上涨

1. 4%,2009 - 2011 年分别下降1. 4%、0. 7% 和0. 3%。2012 年6 至9 月连续5 个月同比下降。

就业市场复苏缓慢。2009 - 2010 年失业率均为5. 1% 的高位,比2008 年上升1. 1 个百分点。

2011 年回落至4. 5%。2012 年前10 个月为4. 4%。

对外贸易屡受重挫。2009 年,进、出口分别大幅下降34. 8% 和33. 1%。2010 年恢复性增长。

2011 年出口又下降2. 7%,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继续下降2. 5%。

4. 巴西经济在大幅波动后低速增长。

巴西经济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产品市场依

赖较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货币政策调整力度过猛,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导致本币雷亚尔急升急贬,巴西经济起伏明显。2008 年GDP增长5. 1%,比上年放缓1 个百分点。2009 年经济下滑0. 2%。2010 年经济强力复苏,大幅增长

7. 5%。但2011 年大幅放缓至2. 8%,2012 年上半年再度放缓至0. 6%。

CPI 三落三起,波动明显。同比涨幅高点分别

是2008 年10 月份的6. 4%、2011 年10 月份的7. 4%以及2012 年10 月份的5. 5%。

失业率小幅升高后稳步下降。2009 年为

8. 1%,2010 年降至6. 7%, 2011 年降至6%, 2012 年前10 个月再降至5. 3%。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顺差明显缩小。

2009 年,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24. 6%,而2010 年和2011 年则分别大幅增长40. 6%和25. 3%。2012 年前10 个月同比又下降4. 4%。2011 年贸易顺差192亿美元,还不及2007 年的一半。

5. 印度经济增长波动中明显放缓。

2008 财年( 当年4 月至次年3 月) GDP 增长

7. 1%,比上年度放缓1. 9 个百分点。2009 年度和2010 年度分别加快至7. 4%和8. 5%。但2012 年前三季度再度放缓至5. 4%。尽管如此,印度仍是金砖国家中继中国之后第二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未出现经济下降的国家。

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2009 - 2011 年,CPI 涨幅分别上涨10. 8%、12%和8. 9%, 2010 年1 月份同比涨幅一度高达16. 2%。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仍然达到9. 2%的较高水平。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逆差明显扩大。

2009 年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19. 5%,2010 年和2011 年分别大幅增长39% 和36. 8%,2012 年前9个月同比下降9. 9%。2011 年贸易逆差为1463 亿美元,比2009 年扩大78%; 2012 年前9 个月已达到1365 亿美元,接近2011 年全年水平。

6. 俄罗斯经济在大幅下滑后转为低速增长。

2008 年GDP 增长5. 9%,2009 年下降7. 8%;

2010 - 2011 年分别增长4% 和4. 3%,仅相当于2007 年的一半左右。2012 年同比增幅从第一季度的4. 9%继续放缓至第三季度的2. 9%。

通货膨胀在高位波动中明显回落。2008 年CPI 达13. 3%, 2009 - 2011 年分别为11. 7%、8. 8% 和8. 5%。

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涨幅大幅回落至4. 9%。

失业率在短暂大幅升高后逐步回落。2009 年

为8. 4%,比上年大幅上升2. 1 个百分点; 2010 年和2011 年分别回落到7. 5%和6. 6%, 2012 年前10 个月进一步回落至5. 7%。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顺差明显扩大。进

出口总额2009 年大幅下降37. 2%, 2010 年和2011年则分别大幅增长30. 2%和30. 3%, 2012 年前9 个月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3. 3%。贸易顺差2011 年达1988 亿美元,比2009 年扩大73%; 2012 年前9个月为1501 亿美元,同比继续扩大4. 2%。

( 二) 此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原因

引发危机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全球金融过度创

新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但其背后有着深层的根源,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的大爆发。

1. “( 科技) 大发展———大繁荣———大泡沫———大调整”危机形成机制的再现。

20 世纪90 年代,在以信息业为核心的高科技

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异乎寻常的大繁荣。但2001 年IT 产业泡沫的破灭以及“9. 11”

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美联储连续13 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直接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与之相伴随的经济繁荣实际上是用新的、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取代了原来的IT 泡沫。截至2006 年底,美国房价连续47 个季度上涨,累计涨幅达56. 1%。为防止经济过热,2

第2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论文摘要:在人类文化的最初发展阶段上,诗歌、音乐、舞蹈是连结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诗经》作为歌、乐、舞的集合体,它是中国有诗以来的第一部乐歌总集,并且在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渊源上与中国上古诗歌一脉相承。通过对二者继承关系的探讨,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华古文化。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和历史的前进,上古的神话、音乐到周代的《诗经》,中华古文化—歌、乐、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三者是一个整体。正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所证明的,在原始部落,也即人类文化早期,歌谣均是载歌载舞的。很少有舞而不歌或歌而不舞的,且“原始的抒情诗是合乐的,……最后,叙事诗或至少叙事诗的一部分,也不单单是记述的,是用宣叙歌唱出来的”。

《诗经》作为乐歌,它与中国上古诗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诗经》作为乐歌的性质,以及它对上古诗歌的内容形式的继承性方面加以探讨。

在上古社会,由于文字没有发明,人们的情感完全靠口头交流,为了使内心情感得以淋滴尽致的表达,就配之以舞蹈,并加以歌唱,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诗·大序》开篇即言: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吸叹之;吸叹之不足,故味歌之;味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用之也。

从而说明了诗、歌、舞是一体的。其实早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就是如此。如《吕氏春秋·音初篇》载,大禹治水不能与恋人涂山氏女相会,涂山氏女在等待时,便唱了一首恋歌:“候人兮猜!”这是现存最早最短的一首情歌,用歌唱代替语言,抒发内心的激动、期待之情。远古著名的乐舞有《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武》等等。在《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协同分工构成一个整体。

《诗经》作为诗、乐、舞的集大成,虽然只有文字,音乐已经不可耳闻,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及每首作品本身的内容结构方面仍可了解到那个时代丰富的民俗音乐生活,以及诗乐的一般特点和演唱概况。其艺术渊源就是上古与乐舞结合在一起用以传唱和表演的歌。在理清《诗经》与上古诗歌传统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诗经》作为乐歌的性质。

在“五四”时期,顾领刚在《论所录全为乐歌》中指出:

春秋时的“徒歌”是不分章段,词句的复杳也是不整齐的。《诗经》不然,所以《诗经》是乐歌。凡是乐歌,因为乐调的复奏,容易把歌词铺张到各方面,《诗经》亦然,所以《诗经》是乐歌。两汉六朝的乐歌很多从徒歌变来,那时的乐歌集又是分地著录,承接着《国风),所以(诗经)是乐歌。徒歌是向来不受人注意,流传下来的无名氏诗歌皆为乐歌;春秋时的徒歌不会特使人注意而结集入《诗经》,所以(诗经)是乐歌。

顾领刚从《诗经》章段的划分、词句的复沓以及歌词多方面的铺张等,证明了《诗经》全是乐歌。此外,张西堂在《论是中国古代的乐歌总集》一文中也提出论证了《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具体来说,《诗经》的乐歌性质可以表现在:《诗经》的兴、声韵、结构等方面,这将在下文中加以分析。

我们说《诗经》乐歌是对上古诗歌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诗歌内容上的传承和发展。

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诗歌常常以狩猎为内容,这也是当时生产劳动的需要,以《弹歌》为例:

断竹,续什,飞土,逐肉。

表现原始社会人们用竹做弓,发射石弹狩猎的内容。又如在《尚书·舜典》中记载有“击石柑石,百兽率舞”的乐舞,大约是人们以自制乐器伴奏,扮作各种野兽形状来驯服百兽的愿望或欢庆胜利的场景。

这一狩猎内容在《诗经》中得以传承,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猎人形象,透过这些形象可以洞见先民祟尚勇力的朴素美。

田猎诗在《诗经》中分布广泛,在《国风》中有《周南·兔陪》、《召南·野有死糜》、《召南·验虞》、《卫风·有狐》、《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齐风·还》、《齐风·卢令》、《齐风·椅哇》、《秦风·骊戮);在《小雅》中有《车攻》、《吉日)等。有的讴歌猎人的勇猛,如《周南·兔陪》:

肃肃兔啥,标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陪,施于中过。赳赳武夫,会侯好仇。

肃肃兔借,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这首诗赞美了公侯卫士的英姿威武、勇力过人。正如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的评价:“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息哗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此外,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又说“《兔陪》,猎兔者武士自赞之歌”。

有的则是展现了一幅规模宏大的狩猎场面,如《郑风·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誉如组,两珍如舞。叔在获,火烈具举。

担拐基虎,献于公所。将叔无扭,戒其伤女。 古代诗歌有进一步的了解。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移雁行。叔在获,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磨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鸽。两服齐首,两移如手。叔在获,火烈具率。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栩忌,抑仓套忌。

诗正面铺陈的描写,展示了射猎的全过程。场面特写历历如画,如“叔”聚众狩猎,猎火一起燃起,“叔”要开始捕猎,看他勇猛过人,敢于赤膊去打虎;他精于射术,驰马驾车的本领无人能及。正如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大叔于田),亦为赞美猎人之歌”。

除此以外,《诗经》中的《齐风·还》还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友好的猎人形象。

以上可以看出,上古诗歌中有关狩猎的内容在《诗经》中得以充分的继承并加以丰富。无论是在篇幅上,还是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都远远胜于弹歌。

远古乐舞的演出形式,一种是“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之歌八阂”(《吕氏春秋·古乐篇》),另一种是“八信…皮弃素积,锡而舞大夏”。(《礼记·明堂位》)《诗经》作为乐歌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上古诗歌传统的特点,从而保留了上古诗歌的口传性和表演性。

西方学者帕里洛德有一个基本观点“早期诗歌的基本性质是口述的”,而《诗经》就是口传的乐歌,口头传唱的特点非常明显。按口传诗学的理论来看(诗经),就会发现诗中有很多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这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口传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格式和套语又往往与音乐演唱的固定模式联系在一起,也即“一花泯族在早期诗歌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这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往往决定了一首诗的语言形式。”正如《诗经》中存在着很多的重章叠句,这正表明了诗歌的民间性质,它是民间诗人依据固定的模式吟唱的,具有口传性。以《卫风·木瓜》为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璐。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从结构上来看,运用的曲调是单纯重复的方法,“一唱三叹”,这是我国上古音乐中最常用的曲调结构。此外还有《魏风·伐植》、(采葛)等都用这种复沓结构,具有很强的口头传唱性,从而继承了上古诗歌传统的口头性特点。另外,诗经中使用的是和原始劳动节奏相应的二二节拍的四字句。

上古诗歌艺术形式中的表演性,在《诗经》乐歌中往往表现为诗句起兴的动作姿态。

“赋”、“比”、“兴”是《诗经》最典型的结构方式,在钟嵘的《诗品》中可归纳为:“故诗有三意焉,一日兴,二日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也指出:“有声无义,特发端之起兴也。儿歌市唱,触而多然。”由此可见,“兴”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甲骨文学者对于“兴”字源和字形上的分析,指出了“兴”是一种集体性的动作,并且伴随着有节奏的声音。简单来说,“‘兴’的最初含义就是由群体实施的、伴随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第3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试验,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我在小组建设、前置作业、学科团队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获得了学生的支持。现在把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探索总结如下,希望对新课程的改革实施有所裨益。

一、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界长期墨守成规,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家长着急、社会关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老师每天过得特别累,学生却很轻松。这种反常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而改革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追赶时代步伐。

1.要改变知识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知识主要是靠传授的,获取渠道相对单一,且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不传授,不正统就不行。现在知识传播的渠道非常广,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也非常多。所以,老师要改变知识观,抛弃陈旧的说教,建立活的发展的知识观。

2.要改变育人观。传统教书育人,学生的出路非常窄,现在早已不是“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了,学生的出路非常宽广。所以,传统教书育人观已经过时了,现在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将来生存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改变育人观。

3.要改变课堂观。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是权威,或者老师知识权威的形象已经不在了。而相对而言,课堂渠道虽然是主渠道,可是,单调、枯燥、沉闷、生硬、陈旧的课堂已经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所以,老师要改变课堂观。不要自己独占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要改变学生观。“时代前进了,学生也发展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点,说明老师已经落后了。“90后”的学生身上有许多新东西,我们要去接受、引导,而不是排斥、轻视。现在的人还能那么轻易地迷信权威吗?学生亦然。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观,不要再用老眼光去看待现在的学生。

5.要改变课程观。新课程不是老教材,是一个引导,老师必须去开发新课程,而不是依赖新课程。新课标也不是老大纲,也只是一个引导。新课程要求老师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才能驾驭和使用好,也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也是一个笼统而灵活的东西,需要在课程中去开发和丰富。

只有老师观念改变了,思想解放了,把心放在学生上,而不是放在知识上,我们才能放下包袱,大胆改革,解放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兴趣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才能发扬光大,我们老师的沉重负担才能减轻。

二、变革管理思路,充分信任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现代管理倡导人性化、人文化、科学化。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卡,而是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和个人潜力。学生管理尤其如此。因为我们是育人的,而且对象是未成年人。所以,搞好班级管理尤其要讲求科学性。我们班主任老师现在觉得管理难度太大,脸上每天写满了疲倦和愤怒,因为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不放心。累得要死,而学生并没有变得勤快。因此,必须把具体管理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老师才能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抽身,老师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值得去思考的管理问题。

1.建设小组,变老师管理为学生管理。小组建设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举小组长,让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怎么分?要根据本班情况。我现在把学生分成八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大组长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这样,就把管理任务具体分解到学生中间去了,管理工作就下移了,这就减轻了老师的管理工作量。那么,这个组长一定是班级骨干,能带动其他同学。有管理,就有考核。考核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奖惩。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也希望把一些问题学生通过小组管理,在小组层面解决掉。

2.班干部职能转型。由于管理中心下移,所以,班干部的管理工作也就相应减轻了,班干部职能转变成督促、检查和评价,可采用加减分的方法考核小组。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评。奖励和惩罚的办法,由学生们去想,努力做到奖励奖到他们心里去,惩罚也要罚到心里去。

通过小组建设和班干部职能转变,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这也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更多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3.打造学科团队,转变课堂思路。新课程的核心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怎么能实现呢?在小组的基础上,选出学科团队,每小组选1人,8个组选出8人构成一个学科的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成员成为本小组的学科骨干。学科团队成员要负责本小组的学科学习、作业批改、问题反馈,同时要协助好学科老师做好前置作业的设计、完成和检查。通过学科团队的建设,使更多的同学直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就为课堂展示、研讨、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4.设计前置作业,转变课堂模式。以往课堂是老师主宰,学生配合。现在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前置作业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的有效手段。前置作业怎么设计?原则是怎么让学生好学、爱学,就怎么设计。所以要充分用好学科团队,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和老师共同设计前置作业。前置作业提前下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准备,老师可以指导,然后,课堂展示、探究,学生提前有目的地准备,就为课堂的展示打下了基础。通过展示环节,实际上就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变了课堂模式。学生通过讨论、展示、交流,这样一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就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也是课堂能否高效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前置作业一定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的体会出发,有话可讲。在学生展示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思路。学生可能讲出问题来,老师要多鼓励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学生展示出的问题,就是他们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课堂效率提高的保证。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展示。

三、以评价为推手,以学生为根本,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小组建设、前置作业、课堂讨论、展示、交流、小结和评价,就生成一种灵活生动的新课堂模式。在这个模式的运作中,老师的及时评价是非常关键的。这个评价随时都发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随时都要做出准确的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以评价作为重要推手,推动课堂向前发展。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情况、小组内的讨论、展示、质疑、板书等都要及时做出中肯的评价。这个评价,绝不是盲目的夸奖,既要指出精彩之处,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不再是单纯地对知识的关注,而主要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由于是学生自己在讲,所以,老师及时的点评就有的放矢,具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说明了老师的点评的时机吗?

第4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工程施工协调工作 科学管理 保证质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像消防、煤气安装等,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不得已只好改线路、打楼板,把一栋好好的建筑搞得乱七八糟,面目全非,并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

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 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业主(建设单位) 或者现场监理,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这项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采暖、给排水、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带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2)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由于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

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 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管理上的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很伤脑筋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现从以下几点分析。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部位多数都是一些小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对工程影响不大,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让我们很难补救,甚至无法挽救。即便是这些小的问题,如果事先不设法考虑解决,事后处理起来也很麻烦,有时甚至要花几倍的代价,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趋于表面形式。工地办公室的各种图表,给人的感觉是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实际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却要打个问号。虽然这些工作也很重要,对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势必有纸上谈兵之嫌,反而束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手脚,无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1) 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 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

3) 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

4、从以前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如下:

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配电箱出线处等) 梁板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

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精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5、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第5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吉妮致美环 TCu380 宫内节育器 对比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2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3-01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避孕方法,在避孕方面效果显著。目前,临床上的宫内节育器种类非常多,既有活性金属环、宫Cu300、宫Cu200以及TCu380等这些金属环类型,也有爱母环和吉妮致美环等这些惰性环类型,每一种节育器均尤其优缺点[1]。本研究主要探讨吉妮致美环、TCu380和爱母环三种宫内节育器使用24个月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于我站自愿要求上环的9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吉妮组(300例)、TCu380组(300例)和爱母组(300例),每组对象放置相应宫内节育器。所有对象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0岁;月经规律最短26d,最长35d;均为自愿上环,无宫内节育器禁忌症,临床白带常规检查显示无炎症。三组对象在年龄、经期规律等基础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选择材料:本研究TCu380来自天津市医疗器械厂,铜表面积为380mm2,吉妮致美环由天津杰和医疗器械厂提供,330mm2,爱母环由辽宁爱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25mm2。

放环要求:需要月经干净后第3d至第7d开始放环,有分娩或者剖宫产经历者分别需要在三个月和六个月后才能够放环;放环前需要进行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测,只有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测均显示正常才可以放环;需要由技术纯熟的专业人员负责放环;放环前必须要耐心的与手术者节育器放置知识,让受术者对放置节育器有最基本的了解,缓解或者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放置手术结束后叮嘱术后需要多加休息,7d内不可做体力活动,半个月内不可进行性生活,每天需要保持外阴干净;叮嘱受术者手术结束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和第24个月均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随访。随访主要是查看节育器是否有脱落、是否出现不良现象、是否有续用的等情况。

1.3 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三组对象在年龄、宫腔深度、有无节育器使用史以及孕次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可比性。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三组对象基础资料对比概况(X±S)

2.2 放置情况。三组900例对象均放置成功,在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中,吉妮组和爱母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脱落率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的脱落率与TCu380组相比存在差异,TCu380组脱落率更高,三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三组对象放置情况对比(n/%)

3 讨论

宫内节育器是直接放置在子宫腔内的一种长效避孕装置,相比于口服避孕药或者使用的避孕方式而言更加方便且有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在取下节育器后就可以直接受孕,与口服避孕药需要停药几个月才能受孕相比比较方便。但是,尽管宫内节育器给很多育龄妇女生活带来较多便利,但是由于是直接将节育环放置在子宫腔内,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不良损害[2]。所以,合理选择节育器对于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的类型较多,既有活性金属环、宫Cu300、宫Cu200以及TCu380等这些金属环类型,也有爱母环和吉妮致美环等这些惰性环类型,每一种节育器均尤其优缺点。本研究对吉妮致美环、TCu380和爱母环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两种节育器而言,吉妮致美环节育效果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率较低,更加适合在一些有痛经症状以及月经量相对比较多的育龄妇女身上使用。吉妮致美环之所有具有脱落率低可能因为放置时是直接放入宫底肌层,子宫对其排异反应较小,且由于是选调在子宫腔内,可以根据子宫弯曲而弯曲,所以不会轻易脱落,能够在不同子宫大小妇女中使用[3]。另外,吉妮致美环的放置方法非常简单且快速,因此相对而言使用者更加愿意续用。本研究吉妮组300例研究对象中,24个月内有脱落的5例,占1.7%,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对象的子宫内部厚度以及放置时的操作技术有关。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技术纯属的医师并严格按照放置步骤进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

爱母环和TCu380也是两种节育效果较明显的节育器,但是相比于吉妮致美环爱母环出现腰腹疼痛的几率较大,且还有较为明显的痛经不良反应,原因可能与采用的TINI合金材料有关。而TCu380则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脱落,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但是由于该节育器的价格比较便宜,因此在乡镇基层地区应用比较广泛。

总而言之,吉妮致美环是大多数宫内节育器中节育效果更明显、副作用更小、更加安全有效的一种新型产品,更适合节育妇女使用,应进行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莫永宁,蒋军松.3种不同的宫内节育器使用1年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华夏医学,2011,36(02):1784-1786

第6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湖北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鄂土办函〔1991〕27号《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几个法律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或者因依法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等而使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更换土地证书。”因此,凡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只有按照这一规定办理的,土地变更才具有法律效力。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前,应当对当事人的变更登记申请进行审查。

二、非法转让土地,是非法所得的前提条件。构成非法转让土地行为,其所得的款额都属非法所得,应按照《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三、《实施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制定并颁布的,与《土地管理法》配套实施。因此,依据《实施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不服,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7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市场微观结构;价格调节因素模型;价格发现效率

作者简介:戴亮(1964-),男,江苏丹阳人,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赵静(1986-),女,湖北天门人,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4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95-03

对于市场微观结构的定义,最权威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是O’Hara(1995)。O’Hara(1995)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界定为:“在给定的交易机制下,对资产交换过程与结果的研究”。Madhavan(2000)认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是关于投资者的潜在需求如何转化为现实交易的过程。”市场微观结构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广义的市场微观结构是交易制度的总称,包括价格发现机制、清算机制、信息传播机制等,狭义的仅仅包括价格发现机制。

本文实证研究的前提为:用开盘价格序列代表集合竞价机制下的收益形态;收盘价格序列代表连续竞价机制下的收益形态,通过描述两个市场的收益形态差异。参照Amihud和Mendelson(1987)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借鉴匡霞、陈敬良对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一文中的思路和方法,选取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上证180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作为样本数据,探测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开盘价格具有更大的正态偏离性和更大的波动性;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对系统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并且上海市场高于深圳市场,同时,在反应速度上上海市场也比深圳市场价格反应快。

一、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

其中:vt取对数值表示在t时刻的股票的内在价值, pt取对数值,表示在t时刻股票的观测值,价格调整系数0

为了考察市场价格与股票内在价值的偏离,也即是市场信息通过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来研究市场是否对信息完全反应或者过度反应,在求解价格调整因子g的时候,相关文献采用的方法是引入不同间隔收益的方差,设VAR(Rjt)为间隔收益为j的方差,则gj为收益间隔为j的价格调节因子,

假设k为gk=1的收益间隔,根据Yakov Amihud和Haim Mendelson经验分析,通常认为在间隔10-15天的时间市场价格对信息能够做出完整准确的反应,在本文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k取值为12天。其中σ2e为企业内在价值方差,σ2μ为噪声方差,将二者代入公式4-8,整g=0的时候,市场上新的信息没有在价格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价格方差中并没有包含价值的收益率的波动部分;0

价格因素模型还进一步将市场价格调节因子区分为对企业的特定信息和系统信息的反应,方法是用ARMA(1,1)模型调节并且计算出自相关系数和移动平均系数,然后运用公式解相关系数: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上证180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2007年1月11日至2009年2月3日共500个数据进行价格发现效率检验的样本数据,数据选择的是两种指数开盘价序列,价格因素模型的逻辑是考察证券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偏离,因为证券的内在价值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实现这种考察的模型方法通过引入一个假设天数,这个天数为市场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时间,已有文献得出的结论是认为市场在10-15天之间价格能够对信息做出完整的反应,本文选取的是12天。首先,通过对两个市场作收益率序列波动图,证明了不同的交易机制影响了股票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即影响了股票的价格行为,继而根据模型计算价格调节因子。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根据实证要求的天数,对数据进行间隔收益的调整,从间隔1天到间隔12天,收益率仍然取对数收益率。

j为收益率间隔天数,文章中从0,1,2......到12天, k为市场价格调整因子 g=1(即完全调整)的时候的收益间隔天数,k=12。

第二步:系统调节因子的计算过程需要运用ARMA(1,1)模型,一般先将数据用ARMA模型进行调节。首先进行ARMA(p,q)模型定阶,p代表自回归成分的阶数,q代表移动平均成分的阶数: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对数收益率自相关图形的自相关函数(AC)在二阶后显著趋于0,偏自相关函数(PAC)在二阶之后显著趋于0,也就是说p=2,q=2,属于ARMA(2,2)。但是模型要求采用的是一阶情形(ARMA模型阶数一般最高为2阶),因此需要调节,将收益率数据做差分调节,以期符合ARMR(1,1)模型。

从图2和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对系统信息都存在过度反应,当市场上有一些与市场系统有关的信息时,在短时间以内,两个市场都作出了过度反应,上海市场在第5天左右,深圳市场第7天左右会对过于反应的价格作出调整,但是调整时(下转第174页)间很短,其中,上海市场过度反应超过深圳市场。将我国的市场与美国纽约市场相比较可以看出,NYSE市场在反应过程中也存在反应不充分和一定程度上的过度反应,然而市场第七天左右能够对市场系统信息作出完整准确的反应。

三、结语

本文研究了既定交易机制下上海、深圳两个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在研究上海、深圳市场价格发现效率时忽略了企业特定的信息对系统信息的反应。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选取的样本为指数数据,相对弱化了企业特定信息,从而重点研究交易机制的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这样做的弊端是可能会使结论的精确性受到影响。文章得出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是市场对系统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导致这样结果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文章中所选取的研究数据是开盘价收益率序列,相关文献也已经证明了开盘价格具有更大的正态偏离性和更大的波动性。一些研究中对我国市场过度反应的现象的原因主要归因于政策,并且认为市场的系统风险过高。最后,在市场的过度反应中,上海市场高于深圳市场。

参考文献:

[1] 匡霞、陈敬良.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动态效率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14).

[2] Amihud,Y,H.Mendelson and M.Murgia,Stock Market Microstructure and Return Volatility:Evidence from Italy[J].1990.

[3] 李芬.基于系统理论的证券市场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 杨定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5] 施东晖、孙培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 杨辉.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1.

[7] Admati,AR.and P.Pfleiderer,Sunshine Trad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Equilibrum,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1.

[8] Madhavan and Ananth.Trading Mechanisums in Securities Markets[J].Journal of Fiannce, 1992.

第8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随着妇科疾病的复杂化,采取高质量的妇科护理,有利于协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妇科护理是指对妇科疾病患者及妊娠、分娩及产后的妇女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1]。由于妇科疾病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抑制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提高护理依从性。有关报道,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协同提高妇科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96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年龄22.3~38.9岁,平均年龄(35.4±4.8)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卵巢肿瘤8例、宫颈炎8例、阴道炎8例;观察组48例,年龄23.5~37.6岁,平均年龄(36.2±4.5)岁;疾病类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卵巢肿瘤10例、宫颈炎9例、阴道炎7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嘱咐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向患者讲解病情及支持患者及时复诊,积极接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及心理干预;在饮食指导中,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以低脂限盐、清淡及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避免食用温热食品;在运动指导中,注意劳逸结合及循序渐进,以参与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增强肌力运动为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病情监测上,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综合评价患者的病情;在用药指导上,以采取安全有效的药物为主,注重联合用药,监测病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心理干预上,向患者详细讲解妇科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治疗及用药情况,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1.3临床效果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SAS积分的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积分的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AS及SDS积分对比 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的SAS积分及SDS积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1.6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7.08%;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第9篇:关于中国的诗歌范文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ways of life with different ages,genders,marriage status,and occupations.METHODS: Subjects marked Chinese Personality Scale (QZPS) and the score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by ages,genders,marriage status and occupations.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subjects of different ages,genders,marriage status, and occupations.The elder the subjects,the lower the scores on Ways of Life (F= 1068, P

【Keywords】 China;personality;personality scale; occupations; age factors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人处世态度的特征以及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的关系.方法: 各种职业被试共1672名完成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根据其在“处世态度”维度上的分数,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的被试在分数上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的被试在处世态度人格维度上的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处世态度分数越低(F=1068,P

【关键词】 中国;人格;人格量表;职业;年龄因素

0引言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确立是根据词汇学假设,在系统收集英文人格特质形容词并进行评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已经得到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支持[1].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西方的“大五”模型并非完全相符,而且采用“词汇学假设”,通过对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系统收集和评定,发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由7个因素构成,而不是西方人的5个因素[27].王登峰等[810]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测量人格7因素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

通过对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所测量的不同被试人格特点的分析,可揭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等被试的人格结构特点,从而验证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以及QZPS的效度.中国人人格的7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第7个人格维度,即处世态度在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职业等人群的人格特点.处世态度(Ways of life)反映的是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态度.高分者往往目标明确、坚定和理想远大,对未来充满信心、追求卓越;低分者则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退缩平庸.该维度包括自信和淡泊两个小因素.① 自信(Assertiveness): 反映对理想、事业的追求.高分者对生活和未来坚定而充满信心,工作积极进取;低分者无所追求、懒散和不喜欢动脑筋.② 淡泊(Not seeking fame and wealth): 反映对成就和成功的态度.高分者无所期求、安于现状、退缩平庸;低分者则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卓越和渴望成功.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672名被试.男881人,其中工人农民385人,行政管理315人,教科文卫181人,婚姻状况为已婚404人,未婚477人;女791人,其中农民314人,行政管理302人,教科文卫175人,婚姻状况为已婚379人,未婚412人.年龄分布为20~62岁,青年组(20~35岁)768人,壮年组(36~45岁)435人,中年组(46~62岁)479人.被试的选择是随机进行的,由北京大学的400名志愿参与的大学生假期回乡时邀请当地熟悉的人填写问卷.所有参与研究的大学生及填写问卷的被试均得到一定报酬.

1.2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由王登峰等[6]编制,共包含180个项目,测量人格的7个维度及其18个小因素.被试对每一个项目都做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的评定.

1.3方法

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由大学生寒假带回QZPS问卷,邀请他们熟悉的学生以外的人员作答.统一指导语,被试单独作答QZPS,每个被试都得到一定报酬.

统计学处理: 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采用SPSS110进行处理.

2结果

2.1处世态度人格维度的方差检验各组被试在处世态度维度及其两个小因素(自信、淡泊)上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见Tab 1.以处世态度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主效应中年龄(F=1068,P

Fig 1表明,男性被试中行政管理组的处世态度分数最高,其次是教科文卫组,最低的是工人农民组,且差异显著;而女性被试中行政管理组与教科文卫组之间分数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工人农民组.Fig 2表明,在青年组和壮年组,工人农民组和教科文卫组分数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低于行政管理组;但在中年组中,教科文卫组的处世态度分数最高,其次是行政管理组,最低的是工人农民组,且差异显著.

2.2自信因子的方差检验以自信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主效应中婚姻状况(F=389,P

2.3淡泊因子的方差检验以淡泊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主效应中年龄(F=3135,P

3讨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一直采用西方的理论和概念,特别是通过修订西方的量表,直接应用于有关的研究和教育咨询、临床研究以及职业指导等相关领域.有关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描述人格特点时有自己独特的角度,西方人格量表很难涵盖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内涵与经验.本文采用本土的测量工具QZPS,对中国人人格结构中处世态度这一维度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按照A. H. Maslow[11]和K. S. Yang[12]的观点,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属于人类的高级动机,科文卫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分数可能会高于工人农民,男性分数可能高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分数可能会降低.这一推论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得到了证实: 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差异.

处世态度的总分反映的是个体进取和追求卓越的倾向,存在显著的年龄与职业以及性别与职业的交互作用.工人农民与教科文卫人员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行政管理人员中男性分数显著高于女性.事实上,在工人农民和教科文卫人员中,性别对个体的事业发展和人生追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至少在机会上的差异不大.但行政管理人员中尽管也强调男女平等,但女性的事业发展毕竟在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平等的程度,女性的发展机会远远低于男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人农民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处世态度分数递减,而教科文卫人员在壮年组分数降低以后到中年组又显著增加.说明前两组被试年龄越大,事业发展的机会或个体追求卓越的愿望就越小,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而教科文卫人员中青年组分数较高,但在壮年组分数有所降低,反映了个体追求卓越的期望水平越来越接近实际;但由于职业的特点,这组被试随着年龄的增加其事业和人生发展的机会实际上也在增加,因此其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会相应地提高,只是这时的较高水平的人生追求比青年组的追求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因此本研究中揭示的在处世态度维度上性别和年龄与职业的交互作用应该是对现实中群体行为的验证.

在对处世态度小因素的分析中,自信分数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但只有行政管理人员与工人农民的差异显著,年龄与职业的交互作用与处世态度总分的趋势一致,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同时,已婚者比未婚者的自信分数低表明结婚以后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有所降低.结婚意味着个体开始组成自己的家庭且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投入比婚前更多的精力,因此对事业和名利的追求必然会有所降低.值得指出的是,这一特征其实在所有职业中都具有一致性.

淡泊是对个体淡泊名利倾向的反映,青年组分数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应该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职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男性中行政管理人员淡泊名利的倾向最低(或最不甘于碌碌无为),教科文卫人员次之,工人农民最高;但女性中则是工人农民和行政管理人员分数没有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教科文卫人员,这可能再一次反映了在行政管理人员中女性与男性的差异.

总之,处世态度是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直接反映个体动机水平,特别是成就动机或追求人生发展动机的人格维度,其分数的高低决定了个体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特点.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人员的分析,不仅反映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的不同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与群体行为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也为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预测效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John OP. The "big five" factor taxonomy: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 and in questionnaire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M].ed. by L. Pervin, Guilford Press, 1990.

[2] 崔红.中国人人格的词汇学研究与形容词评定量表(QZPAS)的建立[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量表的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9-95.

Cui H, Wang DF.Confirmation and rating results of Chinese personality with adjective personality scale (QZPAS)[J]. Psychol Behav Res,2003;1(2):89-95.

[4] 崔红,王登峰.大五与大七: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建立[M].王登峰,侯玉波主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114.

[5] 杨国枢,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维度[D].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报告论文,北京:1999.

[6]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37(4):38-46.

Wang DF,Cui H.Culture,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J]. J Peking Univ(Philos Human), 2000;37(4):38-46.

[7]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科学,2004;27(1): 185-188.

Cui H,Wang DF.Reliabilities and validities of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adjective rating scale (QZPAS)[J]. Psychol Sci, 2004;27(1): 185-188.

[8]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6):48-54.

Wang DF,Cui H.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Scale(QZPS)[J]. J Peking Univ(Philosop Human), 2001;38(6):48-54.

[9]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 (1): 127-136.

Wang DF,Cui H.Constructing proces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scale (QZPS)[J]. Acta Psychol Sinica, 2003;35(1): 127-136.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信度与效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6 (3): 347-358.

Wang DF,Cui H.Reliabilities and validities of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scale (QZPS)[J]. Acta Psychol Sinica, 2004;36 (3): 347-35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