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意识形态工作措施

第1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一、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精神

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会后,一是迅速召开镇党委会,传达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全镇**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舆情研判等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二是及时召开镇、村干部会,传达贯彻县会议精神,统一参会人员思想、提高参会人员认识,明确全镇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心、重点,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新亮点、取得新实绩。

二、强化组织保障

深刻认识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镇党委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舆情研断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全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细化工作措施

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列入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做到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纳入干部职工的年度目标考核。制定了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新闻宣传及外宣工作目标责任制、意识形态管理办法、舆情研断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将任务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切实抓好责任落实,真正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布置、有督查、有考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全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环境。

第2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现对2019年工作进行总结,对2020年工作进行计划,汇报如下:

一、党建工作完成情况

(1)组织建设工作:正常开展“党员活动日”,向公司推荐一个优秀党员活动日案例。

(2)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党建宣传工作,支部园地更新6次;积极向《窗》投稿20次。

(3)创新争优工作:支部立项“提质增效,降本控险10项,申报公司重点项目6项

(4)廉洁教育工作:支部组织廉洁教育工作2次。

(5)群团工作:“三改善”活动6次,向公司申报重点项目2次;支部及分工会职工文化活动4次。

二、廉洁自律方面

1、廉政履责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筑牢防线,认真履行职责。遇到事情不推诿,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坚持要管好,管到底的工作态度。

2、廉洁自律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起责,尽其力,坚决抵制歪理,抵制利益诱惑。

3、秉公用权“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永远对职位赋予的权利存在敬畏之心,用好权利,不滥用职权。

三、2019年主要工作措施及创新

1、总结业务开展模式,建立内部学习机制

对业务开展比较好的区域,总结经验,相互交流,让内部学习成为常态。

2、区域化管理,先进帮后进

把全国市场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若干片区,区域内联动考核,带动各个片区共同发展,90%区域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3、加强内部培养,发掘党建人才

智慧照明党支部人员多、情况复杂,通过内部人员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出一批合格党建人才,智慧照明党支部工作日渐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经销渠道建设还不完善,渠道发展不平衡。2019年在工程渠道销售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流通渠道建设还存在不足。

五、2020年工作思路

1、工作思路

(1)建好三支销售队伍:渠道销售队伍、工程客户及终端客户销售队伍、EMC产品销售队伍。依据市场需求和不同的渠道特点,充分发挥各个业务人员的特长,在三支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2)完善三个销售渠道:经销商渠道、工程商渠道及市政道路渠道、EMC客户渠道。2019年在渠道建设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和调研,同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特别是流通渠道,开展的都是不太好,主要还是以工程项目配套为主,经销渠道还未完全打开,但是随着LED产品的大量应用,经销渠道已经具备条件,2020年将加快经销渠道建设;工程商渠道是2019年的主渠道,我们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2020年在工程商渠道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3)打造三类产品:竞品、工品、精品。市场销售产品先行,对现有产品进行细化,建立不同销售渠道的产品体系。

2、党支部工作思路

(1)加大党建工作力度,从思想和工作上提升党建工作重要性

(2)加强党建工作者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第3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关键词 任职教育 先进军事文化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里“借助文化的力量”中的文化,是指狭义文化范畴的校园文化,是以军队院校广大学员为活动主体,具有自愿性和非职业性的特征,以满足学员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当前,在全军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形势下,担负任职教育任务的军队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进而借助文化的力量,提高学员的五种能力。

1 通过观看影视音像,训练观察反应能力

这里所说的观察反应能力,是指部队干部应具备的敏锐的观察、反应、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善于发散思维、连贯思索,避免麻木迟钝、犹豫不决。在任职教育中,要运用校园网、俱乐部、影视演播厅等场所,在丰富的课余时间,让学员自发观看或集体组织观看那些内容健康、科技信息量大的科幻、战争和伦理影视作品。作品中瞬息万变的音像,可以训练学员对人、事、物和天象、地理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能吸引学员充分运用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随着剧情的发展、转折而猜测推敲和分析判断,从而培养自己对形势发展、工作进程、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官兵的言行和细微变化中察觉其思想苗头、认清本质,进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有效开展工作。

2 通过育人环境的影响,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是军队干部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同志指出:“作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通,是万万不行的”。所谓的“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客观材料,“研究”就是把收集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担负任职教育任务的军队院校,要努力营造调查研究的学风,大力倡导并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员对带兵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进而展开专题性的讨论,以形成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育人环境,并通过这种环境的影响,提升学员的调查研究能力。

3 通过创作文艺作品,提升文字写作能力

文字写作能力是指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能、技巧,在部队一般特指公文、材料的写作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述,而是写作者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运用。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熟练搜集并运用各种资料,确定写作主题,形成写作思路,提炼自己的观点。在军队院校接受任职教育的学员,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但往往离领导的要求、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一定要利用接受任职教育这个事业的“加油站”,在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练练自己的文笔,在文艺创作这快乐的土地“秀”一把。文艺作品的创作是一项复杂的高级形态的审美活动,作者总是对所反映的生活抱有自己的态度和相应的评价,并通过艺术形象体现自己的某种政治、道德和美学的理想,这种审美活动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与公文写作的程序异曲同工。在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学员会把自己长期的军营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作为创作的基础,产生创作的欲望,把掌握的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组合,构思出人物、情节,并运用已有的文字功底进行创作,这种创作如行云流水,这行云流水的过程就是文字写作能力的提升过程。

4 通过诵、讲、演、唱活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开展工作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部队干部在组织开展工作过程中,发表讲话、下达命令、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绝大部分要依靠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这里所说的口头语言,不同于播音员的播音语言也不是单纯的口语,而是两者的结合,要取播音语言的标准纯正和抑扬顿挫,去播音语言的严肃刻板,取单纯口语的亲切灵活和富于号召性,去单纯口语的过于感性和随意性,达到“准确、精炼、严谨、生动、平等”的要求。体态语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体态语言要与口头语言有机结合,做到动作准确到位、适度表情达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的作用,举办朗诵会、演讲比赛、演唱晚会、集体舞会。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为任职教育学员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任职教育学员在排节目、演小品、说相声、唱歌跳舞过程中,会轻松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使自己的体态语言自然、恰当和适度,进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 通过活动的组织实施,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工作的运筹决策、组织实施和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包括:根据政策规定和上级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创造性工作思路和意见的工作决策能力;突出工作重点,兼顾整体发展的工作计划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工作协调能力。参加任职教育的学员,面临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任职,他们既是工作的决策者、组织领导者,也是各方面工作和关系的协调者、实施者,这必然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领导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性。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一场讲座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学员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体会。

第4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一、电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内涵

(一)电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是任何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工作重心和管理的出发点,同时更是企业管理层以及决策层开展工作、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依据,全面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员工行为指导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必须是企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内部行为准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氛围,可以为企业的发展以及员工的管理提供精神指引,其次企业文化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内部员工正?_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针对这些内容来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以内部员工为主体,通过文化来确定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形成良好的内部文化氛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思想文化根基。

二、电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员工行为的规范提供必要的指导,所以它属于管理范畴,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开展所有工作的一个基础,就是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将一系列思想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如引导、教化内部员工,提升职工素质,所以从其内容和构成来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属于政治范畴,所以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属于经营理论,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所以对于电建企业来讲,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明确的区分开来,理清不同工作的范围以及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这两项工作的真正价值。

其次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内涵的结合,要将文化逐渐的渗透到内涵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内部员工都体会到企业灵魂以及魅力所在,逐步的打破传统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束缚,重视员工人文精神的建设和意识提升,让企业文化真正的深入人心,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

三、电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一)电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不足,例如一些企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安全意识教育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重生产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内部员工思想认识严重不足。随着企业员工基本素质和法治意识的不断提升,企业员工越来越关注企业制度的及时更新和不断完善,企业员工在关注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而这样的认识变化更要求企业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基本素质的差异,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受到重重阻碍。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的撼动了电建企业在传统行业领域的统治地位,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现代化电建企业的文化技术讷河必须要积极地引入新的发展理念。现阶段,很多电建企业曲解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步骤,一些企业将文化建设看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甚至企业的管理层都将文化建设的内容定性为开展员工活动、教育,他们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新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就是文化建设,同时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化和表面化,模仿照搬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入手,文化建设缺少创新。

四、强化电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1.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线,找准着力点。从电建企业内部来讲,要积极地构建以人文本的文化氛围,积极地开展“职工关爱”活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理念落到实处,保障一线职工的人身安全,紧密的结合一线职工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关心一线职工的身心健康,总的来说,就是针对一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着力点,积极地办暖心、得心、聚心的实事,为一线职工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强化一线职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

2.通过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来为职工队伍凝聚力量。通过带动帮扶来积极培养新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构建新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让新员工可以尽快的发展成为能够为企业建设添砖加瓦的主要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下,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就要求电建企业重视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具体来讲要讲究四个倾斜,其一分配制度要积极地向肯吃苦、肯干事的职工倾斜;其二积极地向一线职工倾斜;其三积极地向脏、苦、累、险的岗位职工倾斜;其四真正的向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一线职工倾斜,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利益的趋势来充分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尊重关心职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职工生活全过程。针对那些常年在外施工、工作流动性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额职工,首要的必须重视思想起伏问题,要将思想整治工作贯穿于这些职工的生活全过程中,例如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帮助职工子女就业等问题,从施工现场安全到生活设施安全等方面入手,重视这些员工福利待遇问题,让这些职工真正的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福利,针对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职工,电建企业一方面要强化后方家园建设工程,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设施,及时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员工思想波动问题。

(二)文化建设措施

1.注重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提升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竞争力,职业道德同样也是现代化企业文化以及精神的重要体现,对于电建企业而言,必须要始终坚持在发展经营中提炼企业自身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通过文化和精神指引来逐步的凝聚人心,将企业员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发展理念和企业精神的提炼。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建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足,首先必须要重视思想解放,逐步的转变发展理念,所以企业首先要将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理念的转变上,自上而下的树立危机以及竞争意识,尤其在电建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精神的提炼,积累文化底蕴,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精神,通过精神指引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5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闻媒体;企业;喉舌;窗口;桥梁

一、企业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

新闻宣传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生活中,人们把宣传当作“喉舌”;经济生活中,人们用宣传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新闻宣传是,也是企业领导者、决策者的传声筒。中石化集团公司明确要求:“内部宣传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组声音、宣传引导动员群众、增强媒体的可读性可视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因此,企业新闻媒体和企业新闻工作者,必须紧密围绕本企业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和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展开宣传报道,正确解读企业的决策和部署,为企业的发展鼓劲加油,为企业的建设者呐喊助威。企业新闻媒体要发挥好喉舌作用,还必须注意三点:

(1)做好职工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紧迫。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正确理解企业决策者的意图,使传播的内容符合领导的决策意图,将舆论导向引向有利于企业和职工的方向,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了解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所思、所盼、所惑,积极主动地引导好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使组织的声音更响亮,使正面引导的力量更强大。

(2)在某些热点、疑点、难点等敏感问题上,不能以新闻自由为借口随意选材,要增强责任,服从大局,谨慎报道。要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上下功夫;要在宣传党的精神、传递党的声音上下功夫;要在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上下功夫;要在增强可读性和可视性上下功夫。

(3)在做好会议、文件、报告等重要报道的同时,要以新闻报道的灵活手法,用鲜活的素材、生动的事例,让受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要把握时机,顺时趁势。“时”即为重要时间节点。例如,重大活动、重要节庆等;“势”即为“搭便车”,借着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进行宣传。把握好时机,能够结合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顺“时”开展集中宣传、规模宣传,借“势”开展创意宣传、巧妙宣传,就容易形成宣传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效应。

二、企业新闻媒体的窗口作用

企业新闻媒体是展示企业建设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对鼓舞职工士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闻宣传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精心做好每一阶段的新闻宣传策划工作。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

(1)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塑造形象、推介产品、拓展市场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搞好对外宣传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宣传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市场竞争不仅仅表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硬实力上,要经常分析思想理论领域的形势,加强对宣传新闻工作的研究,着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要指导和帮助宣传新闻战线掌握正确地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要理直气壮、敢于负责、及时处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绝不能敷衍塞责、任其蔓延。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作风,确保宣传新闻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

(2)企业新闻媒体要实现自身的宣传功能。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的同时,无形中成了这个企业的一个宣传窗口与展示平台。职工群众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企业的重大事项、工作部署、生产进度、工作进展、发展进程、建设成果,看到身边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和风尚风貌。当前,要大力宣传企业新的发展思路,针对宣传的内容注意选择好宣传媒体,把上上下下的力量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智慧聚集起来,把各个层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宣传好,注重借势重点工程建设,策划重大题材的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形成发展企业的强大合力,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3)要拓宽企业信息传播渠道,完善企业信息传播平台。当前宣传渠道发展还不是很平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宣传网络体系。首先要利用好企业的互联网站,集中展示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对网络媒体重要性的认识,多与其他有关网站交换链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提高浏览量,提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同时,要在发挥企业内部报纸、刊物的对外宣传工作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展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和谐建设服好务。

三、企业新闻媒体的桥梁作用

企业新闻媒体是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企业上层通过它传递政策精神,职工群众通过它反映民众呼声。使下情得以及时上达,使上情得以及时下达,真正成为企业领导和职工沟通的桥梁。

(1)要不断加强宣传新闻工作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主动权。宣传新闻阵地是我们工作的重要载体,必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我们的报纸、电视、网络包括社区文化宣传长廊等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主渠道作用,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切实搞好改进创新,在宣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增强宣传新闻工作的创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保持宣传新闻事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更好地为油田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第6篇:意识形态工作措施范文

社会救助是指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以市场机制为依托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3]社会救助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困难户救济和“五保户”救济、灾害救济以及其他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存在着两种独立体系,即“二元社会结构”①,因而造成了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不仅在工作选择、子女教育方面,而且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收入和支出保障方面都享受不到城镇职工应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基本社会保障与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完全不对称,这是绝对不合理、不公平的,这种状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触目惊心。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入手,拆掉构成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实施。而尽快建立针对流动人口遇到特殊困难情况下的紧急社会救助制度,应该是目前最迫切,也最为可行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性。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由家乡来到城市,收入低、保障弱,脱离了地缘、亲缘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城市时刻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失业、财务丢失、伤病等风险,有时候还成为偷盗、诈骗、抢夺、伤害等不法侵害的对象;而且其中不少特殊群体面临的风险更大,处境更为艰难,包括部分妇女、儿童、老年人、精神病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员、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人员、呆傻智障人员、走失人员、上访人员、拾荒人员等等。这些人几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困境和威胁,很容易陷入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生活无着的境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能够使其人身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权益得到一定保障,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其次,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效益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义重大。这种救助是在受助者最为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在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中具有十分鲜明的兜底性特征。这种救助不但能够维护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而且能够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城乡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减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负面影响,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消除和化解部分社会矛盾,因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反之,如果相当多困难群众难以获得有效救助,困难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引发和加剧社会冲突,甚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我国建立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已具有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我国政府中的民政部门是开展社会救助的主要力量。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自同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1982年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正式建立。这是一项针对城市流动人口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国原有832个收容遣送站全部完成转制,北京、湖南等省市新设立了救助管理站,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救助管理站909个。据统计,从2003年8月1日到2004年11月30日,全国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670404人。[4]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在法规制度、机构设施、经费渠道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完善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制度安排相比,完善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的成本低、基础好、易操作、效益高、现实作用明显,因此,目前我国应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二、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进步与局限

我国现行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是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较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多次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有明显的进步,即由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权力政府,强调控制、管理,转变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第一,救助管理制度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流浪乞讨人员,认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暂时困难,而不是他们的本性有问题,不再把流动人口作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来看待。第二,在对对象看法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工作方法也由管理转变为服务,即帮助生活无着者度过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而不是管制,救助机构不再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第三,该制度给予流浪乞讨者向救助站求助的自由,规定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从而把受助者的选择置于重要地位,这体现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对人的尊重。第四,该制度反映了政府的责任意识,从经费保障到提供服务,政府基本承担了全部责任。该制度还通过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的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救助站的责任义务,使被救助人员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保障。体现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是政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个人责任观,这符合现代社会救助的主流的意识形态。

但《救助管理办法》的形成时间较短,受到原有体制等方面的一些影响,特别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理念和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该制度延续了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的路径,明确指出救助对象仅为“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虽然以城市中居多,但农村里也存在,如此规定未能公平对待所有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第二,救助条件难以把握,没有把生活无着的人员列入救助对象,而是规定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对什么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没有明确“流浪”和“乞讨”应该是二者兼备还是只具其一,受助人员的范围依然模糊。按照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自身无力解决食宿;(2)无亲友投靠;(3)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4)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现实中,真正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人员比例很小。因此,从工作实际出发,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做到“应该救助的得到救助,不应该救助的不予救助”还有待研究。

第三,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管理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大多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常年脱离家庭在外流浪,历经曲折,他们的生存环境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造成心理健康状态不佳。为促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回到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这方面应是今后我国着力加强的工作之一。

第四,《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等原因,还有一些受助人员家属和部分流出地省市对于此项工作比较消极,跨省联系接送难度较大,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第五,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延续了收容遣送制度将救助人员送返原籍,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安置的思路。这是受目前形势所限而作出的选择,因此这项制度强调政府、家庭和社会三者责任有机结合,特别是流出地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才能保证这项制度有效实施。然而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他们负责解决返家受助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一定困难,这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无法得到十分有效的保障。如何建立起全国有效的救助网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强调返回原籍使救助管理站倾向于提供其返回原籍的乘车凭证,限制了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管理站后的去向。

此外,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新的替代性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没有跟上,致使职业乞讨等现象大量增加,这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但又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城市管理手段才能解决。

三、对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大量农民流入城市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应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全面指导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对现行的救助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制度在维护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调整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应有的作用。

第一,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调整和转变观念。要转变对穷人的看法和态度,不能简单地把穷人的贫穷归结为个人原因,也不能把救助穷人单纯地看作是增加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应看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应尽之责,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客观需要。协调利益关系与缓解社会矛盾,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是弱势群体有权利获得社会支持与政府有责任制定有关保护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依据。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将救助与慈善等同起来,提倡人道主义,这与我国传统中儒家仁义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说以及民间的道教思想一脉相承,很容易推广和被接受。但现代社会的社会救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仅仅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慈善虽然是一种善心、一种情操,却无法持久,因为它不是经常的,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承担起救苦救难的责任。现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则应强调是一种固定的、经常性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人道主义的救助完全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但有一些局限性:一是救助者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完全依靠其内在的道德、情感因素和主观意愿实施救助,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救助行为具有主观性,财物的来源没有保证,无法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救助多为个人行为,缺乏有效、充足的财力保障,救助者即使愿意提供救助,也要受到自身财力、能力的限制,无法持久、经常、固定地提供救助。三是即使救助者具有救助意愿和救助能力,也会因主观因素对被救助者进行选择,无法保障遇到困难的人都得到救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四是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不平等,救助者没有救助的义务,救助行为显得高尚,而被救助者是被怜悯、可怜、同情和施舍的对象,得到恩惠,因而有可能使救助带有一定条件。

现代社会救助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强调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要是穷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其收入低于贫困线,就有权利申请救助,或者说,个人需要时,接受社会救助是一种法定权利。建设面向和谐社会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实现主导观念从人道到人权的转变,建立客观、系统的现代救助制度,使流动人口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适时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办法》,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流动人口都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要尽快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参与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宗教组织和广大市民通过义工服务、捐款捐物、告知引导和直接救助等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救助工作。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

民政部门要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救助。除日常救助外,要针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进行必要的物质帮助,特别是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特殊救助,争取逐步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另外,还应研究制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实施救助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保护性、约束性的救助服务、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规范化,体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强调建立流动人口的危重病人救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程序,疏通经费渠道。

第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解决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问题。从源头上,各地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同时,加大扶贫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在城市,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门槛;而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医疗、工伤、教育、养老保险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各种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起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最根本之道,则在于加快社会结构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完善基于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政策,普及国民待遇原则,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带来了社会群体间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全面兼顾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整体,致使一些社会群体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享受了更少的改革利益,承受了更大的改革风险,这部分群体即所谓的“弱势群体”。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将弱势群体界定为“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1]而数量达到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10%的流动人口大部分属于弱势群体。[2]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欠缺显然有悖于社会的和谐,因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看,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建设一般是先行的,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流动人口中弱势者(以下简称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