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课程总结

第1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课堂;现状;问题;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也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此来引导初中化学教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中解放出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来切实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然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这是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并没有能够完全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措施来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一门逻辑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初中化学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亲身实践.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对于化学的认识还处于一些误区当中,从而降低了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影响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理念有些滞后性.我国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理念更多的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具体来说,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化学课堂教学仍然习惯于从教材中进行教学实施,把教材当成了化学教学的唯一教学材料,让化学知识局限于教材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延伸与拓展.此外,一些初中化学教师还偏重于对学生化学知识的讲授,并没有重视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出来,从而让化学实验课与化学应用等方面的教学遇到了不小的障碍.

2.教学中心有些偏差性.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制约,很多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与讲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与吸收者,很多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只是片面的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学习规律等并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这就让学生在进行初中化学学习的时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

3.学生的化学认知有误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教学认知处于一种较为模糊不清的状态之中,他们认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就是进行课堂听课,课后作业练习等,而对于化学课程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归纳工作等缺乏足够的认知性,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有着功利性的心理,并没有主动培养出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的教学状态之中,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新课标的改革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初中化学教师则在努力寻求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初中化学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到底有哪些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之一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条件之一.那么,这就是说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化学知识进行自觉的探索,还可以创造新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体验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2 ].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为他们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认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在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整个化学课堂成为一个更为自由和活跃的教学场所,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一些化学故事情境等,让学生感知到一种化学知识的亲切感的同时,能够学习到化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好奇心.

(3)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努力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应该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帮助化学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与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相一致,因为新课标就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就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课堂角色转换,为学生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从而真正建立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初中化学课堂,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总之,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它也已经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师一起探讨的热点话题.那么,鉴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角色转换,为他们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传统的化学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性地位,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中心所在,并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昌海.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1(9).

第2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的讲解,学生则在课下忙碌的记着笔记,几乎没有时间来思考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效的,费时费力.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改变教师“一手包办”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传统的“接受型教育”变为“创新型教育”,学生由“适应型学习”变为“创造型学习”.在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将教师的“教学”改为“导学”,将学生的“要我学”改为“我要学”.由学生“学会”达到“会学”, 做到新旧知识的融合贯通,归纳总结新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并实现自我价值,从学习的成功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例如,笔者在教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我的指导与点拔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化学规律.课堂伊始,我首先提出来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都知道,化学变化中是有新物质生成的,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都不知所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总结,从而自己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CuSO4与NaOH的反应,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观察的过程中,同学们得出如下的结论:a.实验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b.由此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了引导、点拔的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自己的观察、努力,从而总结出化学规律,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才会掌握的更加牢固.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及时的反思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二、让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初中化学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化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化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规律的得出突兀,而且使得化学知识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最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样就能改变初中化学空讲理论,空洞乏味的教学局面了.

例如,笔者在教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就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生活实例一: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总是长得特别旺盛.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其中的秘密呢?

生活实例二:在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却较丰厚,令人哭笑不得.这种现象我们有如何解释呢?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但是却很少探知其中的原因,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同学们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帮助农民伯伯解答这些问题,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今天课堂的教学内容化学肥料吧.我相信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一定能燃起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提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这三种新的学习模式将 “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学习上由“扶”到“放”的过程,最终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银、铝、镁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教师提供相应的化学药品和仪器: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第3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兴趣;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热潮的兴起,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逐渐成为教学领域最响亮的教育口号。初中化学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在追寻着“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落实。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转变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渐构建起高效率的化学课堂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话题进行探讨与阐述。

一、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表明了兴趣在推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尝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积极调动其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如此方能为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不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对于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为他们更加热情、更加主动地融入其余知识的学习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化学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展开化学教学活动”。我个人认为,新课标的这一精神对于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我自身为例,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将化学教材上已经总结好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验以及现象对燃烧和灭火的必备条件进行自主探究与归纳。这样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同样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提供了充足保障。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当今的初中化学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因此,广大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其为指导展开自身的实践教学,如此才能真正将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构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阶段实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意义

1.1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更多的是对新生事物的探究以及兴趣,为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积极的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课堂之中,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上,化学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少自我探究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优化化学课堂的讲解,使得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课堂气氛活跃,在具体的化学实验的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探究以及动手参与,提高化学课堂的氛围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

1.2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化学课堂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初中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时了解,切实的解决,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引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将学生放在化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也方便了在课堂上学生向化学教师的提问,使得整个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分给十分的活跃,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2.1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讲解化学的理论知识

在进行讲解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基础知识有基本的认知,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化学实验演示的方法来使得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在学习化学实验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基本的认知,对于化学实验进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本堂课所涉及到的重要知识整合在一个ppt之中,学生在观赏ppt的时候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有更直观的了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方便了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日后的初中化学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化学资料实时的分享给学生,在固定的信息化平台上,初中的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的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初中生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大胆的提出来,化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比较迅速,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

2.2在讲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真正的化学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初中的化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化学学习经历以及能力都受到了限制,为了使得初中生在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时候对于化学实验有正确的认识,初中的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是多方面的,初中化学教师展示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多样化的,突破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限制。为了合理的利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资源,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对学校内的化学资源进行综合的整合,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的进行化学实验的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中的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东少进行一些化学实验,使得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化学实验的设计、进行以及后续结果的分析。

2.3初中的化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出发,对信息技术手段如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使得学生养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以及化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不仅如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对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专业的学习与提高,这样初中的化学教师才能够从中进行科学的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吸引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化学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使得初中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总结

在初中阶段,化学是新加入到其中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并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的学科,为了使得初中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化学教学弊端,对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得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为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对化学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优化,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使得化学知识能够以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真正的丰富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活动,给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初中化学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整的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增强了初中生的化学复习效率以及学习的质量,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问题交流建立了良好的通道,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英.谈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19-119.

第5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合作教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倡导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中,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自身的课堂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1]。那么,如何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融入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呢?本文就具体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一、合理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其中,在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合理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分组过程中应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让所有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老师应该合理搭配男女生名额,规定每个小组基本人数为4—5人。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小组内合作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当各个小组的名额确定之后,再由小组成员推选一位组长,让其负责监督本组内的合作学习过程。并且要求所有成员每个月轮流担任,从而充分调动起每个组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要求各个组长及时向老师反馈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老师要及时解决,从而有效提高生生互动的效率。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合作教学方式开展的重要条件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时,老师应该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中,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这便要求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由于各个小组组长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责任重大,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小组长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以便组内成员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这样有利于将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优秀学生的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困生得到进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把握小组合作时机是合作教学方式开展的关键点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2]。但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应该准确把握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时机,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因此,需要注意下列几项内容。其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便应该及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内容时,首先由老师动手演示制作氧气的过程,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沟通、归纳氧气的制作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出结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点。其二,当组内成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老师便及时进行分析指导。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部分具有难度性的问题,先让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当小组内成员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时,老师便可以进行指导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各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其三,通过合作学习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投身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而且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例如: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点时,首先,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纯净物、混合物的化学特性,然后引入化合物和原子的知识点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概念关系图,然后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总结。通过合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记忆和理解,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小组成绩评定是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成功的催化剂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其传统的评价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这样不但容易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疏远,而且会让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造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需要老师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实验考察和小测验等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深化改革中积极提倡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记忆和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因此,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建华.陶行知“活的教育”在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

第6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新课标以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境创设作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有助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真实的情境进行转换和推进,从课堂导入、课堂讲解到课堂练习,确保课堂充满新奇性和趣味性,这样做能够有效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

一、通过实验,创设真实的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的化学目标体系中,急需倡导科学研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强调情景创设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利用真实、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化学现象充满好奇与迷惑,教师则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引导过程中穿插对化学知识的讲解,鼓励学生分析某种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认识到事物变化的本质。在真实有趣的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并运用化学知识及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避免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不了解实际的化学实验操作。

例如,在学习关于氯气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将一块湿润的纸条和一块干燥的纸条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在容器中注入氯气,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的全过程必定会产生这疑问,相对于干燥的纸条,为什么湿润的纸条褪色了?纸条与氯气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教师由这两个问题进行扩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教学情境

相关教育学者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有的思维都能够指向某一个问题,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可以促进发明创造。初中化学教师要让问题情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气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独立的思考的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化学课堂中的学习问题并非凭空捏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有趣的情景。作为学生,通过对情景的观察、分析,必定会产生很多问题,在对课本的上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或者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需要满足一下三点要求:第一,具有针对性;第二,具有适时性;第三,具有启发意义。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带到这三个要求之后,还要考虑以学生的能力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设置问题难度大,学生难以解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设置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轻易解决,但没有从中受到更多的启发,没有领悟到更多的知识要点。

三、情景创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将情景创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求化学教师能够细心观察生活中化学现象,并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化学有联系,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将情景创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还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化学知识,深切的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以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有一节是关于二氧化碳的介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具有二氧化碳成分,让学生叙述生活中发生的哪些现象与二氧化碳有关,待学生回答完相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理解,并列举出更有趣生活现象,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景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学生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取化学知识,让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生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鲜活。例如,在讲解关于火灾发生的条件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火灾发生的视频,并同通过视频讲解发生火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让学生掌握相应灭火的灭火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实际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状况,提出了通过实验、通过设置疑问、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法进行情境创设,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慧芬.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459-459.

第7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能动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创造课堂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之下,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将相应的化学知识很好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符号、公式也只是在死板地运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下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成性教学的概念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是真正具有思维能力的、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动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恰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能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也还能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从而能够进行自我思考和学习,增强学习的效果。在生成性教学理念中,学生和老师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一定能接受和吸收知识。因为学生是不同于老师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在对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会严重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效果和能力。生成性教学就是要让老师去明白学生的思维特征,不进行灌输式教学,而是去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将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

二、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特性,而是更多地强调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处于比较死板、僵硬的状态,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两个对立的方面,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1.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实践

化学教学还是以化学课本里的知识点为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充分地去理解化学中相关物质以及反应的具体形态和变化,只是简单地记住了一些化学符号和反应过程,而没有实践观察过程,使得教学脱离实践。

2.没有调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

化学课程是一门讲究实验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来辅助教学。老师通过一边实验一边讲解,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生动,学生也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内容。但在老师的全程主导下,实验与学生是存在距离感的,学生还是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会导致教学内容只是留在学生的浅层次的理解中,学习效果不佳。

三、初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融入现代化的人才观,将生成性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改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给予学生自我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切忌死板堆砌式的教学,在对相关化学符号和物质的基本概念教学中,应该留给予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也能够更好、更正确地运用概念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2.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立体化的、系统化的过程,学生不仅通过课堂来学习,也通过课外以及生活实践来学习。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老师积极打开学生的思维,交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并且建立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是合作式的也可以是网络化的,使得学生能够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去进行自主学习。

3.结合学科特征进行教学

每门学科都是具有相应的学科特征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化学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事物的探讨和分析过程,明白物质构成和反应中的一些规律,通过实践和观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接触到这些概念和规律,让学生去学会总结实验结果,并且进行实验设计,使得化学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确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以学习方法,让学生具体地参与到各个过程中来,建立生成性教学的课堂,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学过程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宗旨倾向于为专业服务,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比较明显,这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成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科目,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宗旨定位在应对考试上,而没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但是教师授课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以“管理者”形象在课堂出现,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老套,课堂沉闷、压抑,学生只是既定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和吸收者,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综合素质不高,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学效果难以显现。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导入新知识时,以旧引新,引导学生回顾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顺利过度,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把握导入的整体性,围绕教学实际,综合考虑新旧知识点的衔接,避免形成一种课堂孤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入时显得生硬,学生难以接受。新课的导入时,要把握知识点的联系,将相关联的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主要知识点网络,引导学生将知识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做好知识点与面的契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效果,同时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

2.引入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情景是形成学习内容的具体背景,良好的课堂情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能力、性格特点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创设的情景中思考、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设的情景包括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试验情景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等。例如在讲解铁的性质时,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铁钉生锈的实验,课堂上教师将自己做好的铁钉生锈的三支试管与学生所做实验作对比,很容易得出潮湿空气促进铁的氧化反应这一结论,继续向学生提问: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生锈严重,想出办法如何阻止铁钉生锈?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尽最大可能整合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们还要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取课堂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为学生提供前沿性的案例分析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建立好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互动教学

课堂上,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营造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探索创新,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经过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活起来。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燃烧与灭火》(人教版)教学中,可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模拟火灾现场,学生来表演如何实施自救,教师借助化学知识给予点评,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的运用。

5.提高教师素质,正确认识教学宗旨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学宗旨,淡化教学的功利性,以学生实际发展和未来发展需要为基础,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体现素质教学的教学宗旨。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春梅.初探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第9篇:初中化学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材衔接 学生心理 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做哈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2.4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