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

第1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89-02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一项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它包括:筛查、确认干预、跟踪随访、质量评估5个环节。保证“初筛”的百分率是各项指标中的重点。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各种机会和宣传媒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引导育龄夫妇积极参与,是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重要内容。我科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仅保证所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接受“初筛”,并将筛查结果及时汇总上报,使具有潜在听力损伤危险因素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跟踪随访,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择2008-2011年在我科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1.2方法。

1.2.1产前检查门诊健康教育。我院地处小山城,受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产前检查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有限,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知晓率很低,因此大多数人对出生后3天的新生儿要进行听力检测持否定态度。为此我科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小册子,播放听力筛查相关影像资料,引起孕妇及家属的注意,深入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对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持积极态度。

1.2.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孕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知情况,针对性进行相关内容宣教。带领孕妇、产妇及家属参观听力检测室,介绍检测仪器,选择适宜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演示,消除听力检测会损伤新生儿的疑虑。

1.2.3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保持新生儿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新生儿溢乳,防止新生儿沐浴时水流入耳。2.听力筛查“初筛”流程和方法

2.1检测仪器:GIS70广州甘峰听力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科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2检测方法:耳声发射测试技术(TEOAEs)。

2.3检测对象:我科住院分娩正常新生儿以及因并发症转至其他科室的患儿。

2.4检测室准备:专用房间,通风清洁,背景噪音低于40-50db,校准仪器清理探头,根据情况配置诊查床。

2.5进行听力检测并打印记录检测结果。3.结果

2008-2011年我科所有住院分娩正常新生儿均在出院前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因并发症转至其他科室的新生儿均在出生6周后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4.讨论

我国先天性听损伤发病率高3%-6%,依靠父母观察有50%的聋儿不能被早期发现,即不筛查就有50%的聋儿不能被早期发现,所以在我国实施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具有重大的医学应用价值和颇为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一般都是在医院的产科或妇幼保健机构完成。产科的医务人员直接参与此项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是产科医务人员的首要职责。医务人员和产妇的对话非常重要,关系到产妇及家属是否同意合作。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打消孕产妇及家属的疑虑,使他们明确了解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到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来。参考文献

第2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一、抗逆力是个体成长的积极力量

1970年代中期,儿童精神病学家安东尼(Anthony,1974)在其研究中发现,某些出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并不像早期研究所说的都会出现精神问题或成长障碍,他们仍然保持了健康的情绪和生活适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力和成长胜任力,他称其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后Werner(1992)、Rutter(1987)、Patterson(1996)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近的发现,即有些生活在高危(at high risk)环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发展良好。这种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称其为“抗逆力(resilience)”。

抗逆力是一种能力。“抗逆力的核心因素在于复原,即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所具有的适应的、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1]抗逆力是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在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能以不同行为表现出的促进并修补健康的能力。

1990年,Richardson及同事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实务研究,提出了“抗逆力模型”(Resiliency Model),用以说明个体如何产生抗逆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结论如下。

第一,抗逆力是激发的结果。抗逆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人在平安顺利的时候抗逆力得不到激发,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犹如人格中的一种宝藏,没有逆境与压力的刺激,也许永远就沉睡了。当危机、困难袭来的时候,抗逆力被激活,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帮助个体面对危难,聚集力量,渡过难关。每个人都有抗逆力,也许被唤醒,也许被埋没,逆境与压力是帮助个体唤醒抗逆力,展示潜能的一种外在条件。

第二,保护因素对生命历程具有决定作用。当外在压力、危机袭来时,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素会做出自动化反应,与外在压力构成交互作用。如果个体自身或其环境中具有适配的、得力的、恰当的保护因素,直接就可以产生两种能力。一种是自我平衡(homeostasis)能力,保证个体在压力和逆境面前维持舒适,平稳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 )。另一种是抗逆力的启动,调整自我,应对压力,重构生命,获得良性发展。如果个体自身缺乏积极的保护因素,其生活环境也不具备有效、良性的保护因素,个体就会遭遇混乱,充满焦虑、纠缠、扭曲、心理瓦解。

第三,功能失调不是逆境的唯一结果。心理扭曲,生命瓦解意味着个体保护因素作用不利,没有抵御和应对压力与逆境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混乱之后的生命仍然需要重构,会出现四种可能:一是功能失调(dysfunctional reintegration),比如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杀企图;二是丧失性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loss),如自我价值感丧失、低自尊、自卑、自我否定、能力缺失等,这些都是非适应状态的重构,不利于个体走向良性发展;三是平衡性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个体保持稳定状态,继续拥有安宁舒适的生活;四是抗逆力的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resiliency),激活生命潜能,积极应对,体现胜任力,战胜逆境,健康成长。

第四,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环境因素对个体抗逆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协助个体形成抗逆力的内在保护因素也是环境作用的产物。抗逆力犹如生命中的一粒种子,正向的、和谐的、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个体面对危机与挑战时表现出抗逆力,主动调整,积极应对,渡过难关。负面的、混乱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会导致这粒种子过早地夭折、枯死,当个体面对逆境和压力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酿成问题。个体面对危机时,是出现功能失调还是非适应反应,是表现为自我平衡状态还是抗逆力状态,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平稳反应,积极应对,就是抗逆力的表现。

二、抗逆力研究启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换范式

第一是理论范式上,从医学治疗范式转向社会心理范式。早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从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学生等同于身患心理疾病的病人,采用一套医学治疗流程。诊断成为重点环节,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早年生活、父母关系、家庭状况、重要生活事件等,依据这些得出诊断,实施治疗。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出医疗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心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潜能与人格特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和谐匹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动学生以正向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第二是工作理念上,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假设是,心理问题、行为障碍是危机处境引起的,遭遇危机的学生比没有遭遇危机的学生发病率高,逆境生活必然导致发展受阻。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避免危机与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过度保护,严加看管,唯恐出事。导致的结果是因噎废食,校园生活单调,学生感觉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接触现实、经受磨练、坚强成长。重新认识危机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明变化。危机一定造成心理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挑战,危机对个体心理能量的激活,对抗逆力的启动得到普遍重视。研究表明,恰恰是压力与逆境唤醒了沉睡状态的抗逆力,推动个体调动内在潜能,挖掘外在资源,灵活组合,积极应对,这是生命意义的更大体现。因此,引导学生分辨逆境,在逆境面前展示力量,通过自己的能力克服危难,更新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取向。

第三是工作流程上,从线性运作走向生态整合。基于医疗范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工作流程是线性的: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整个过程基本是个体的、静态的、平面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环节上都会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活时空,注重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注重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整合。强调学生时刻处于发展状态,任何行为问题都是多因素组合、互动的结果。帮助学生在一个立体、动态、建构的环境中调整心理,开发潜能,弹性应对,主动适应。

第四是工作重点上,从关注问题转向提升力量。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在问题本身。抗逆力视角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有很多经历过生命创伤或生活磨难的人,展示出的生命力量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带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挑战多发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避压力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帮助青少年发展出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三、“关注优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运作

上图表明:孩子的发展犹如一个支点上的天平,右侧码放的是问题,4D包括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和混乱的(Disordered)行为,是通向抗逆力的非常规路径。左侧码放的是优势,4C包括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是通向抗逆力的常规路径。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问题,即我们在教育中关注孩子们身上“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孩子发展的天平就会向右侧倾斜,孩子日益被推向问题的一端,问题越来越突出,优势越来越淡化。反之,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优势,即关注孩子们身上的“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天平就会向左侧倾斜,孩子日益被引向优势的一侧,优势越来越凸显,问题反而淡化了。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考虑的课题。

实施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换,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解构“问题”:与教育对象一同探讨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一个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一个中学生之所以被认为有问题,源于他厌学、逃避上学。为什么厌学、逃避上学是问题,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认为这是问题。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挑战常规的言行、不合规矩的选择、我行我素地固执、追求自我的态度不被多数人接受,于是被界定为问题。常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了解当事人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风险经历将青少年置于特殊的生活境遇,导致某些个体资源受损或缺失,限制了他的多元力量发挥作用。出于补偿或防御的需要,青少年有可能采取非常规方式加以应对。

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青少年对自己的问题认同是与其周围重要他人建构的结果,家人、老师的不断批评和一味指责,会把一些标签强加在青少年身上。通过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使当事人明白他的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提炼出其中的主角与关键配角。谁总在说话?谁告诉你这些?发生此事时谁与你在一起?你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是你看到的还是谁告诉你的?等等。通过当事人回忆、讲述这些故事,他本人会对自己的生活逐渐清晰,能够理解他的生活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是如何凸显的。

第二,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解构问题之前,青少年本人,包括他的家人、老师、亲属都从问题视角描述他:“厌学”、“逃学”、“”、“脑子笨”、“成绩不好”、“失败”、“消极”、“无价值”、“生活颓废”等等。优势视角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不良表现”背后的功能,青少年通过这些不良表现做出抵抗,坚持自我,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地位。逃避上学是为了摆脱“学业失败”、“不被尊重”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拒绝交流,回避父母是为了摆脱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对心灵的打击与重创;沉溺网络、封闭自我是为了保持“独立性”;惹事生非,故意捣乱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放弃,渴望以特殊的才能维护自尊,证明自己的意义。显然,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却是具有功能的,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的词语可以有所改变,“挣扎”、“反抗”、“继续存在”、“寻求地位”、“坚持”、“独立”、“成长”、“学习”和“敢于挑战”等。

优势视角唤醒了“问题”青少年的抗逆力。抗逆力是个体面对危机处境的能力表现,危机是抗逆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危机也就无所谓抗逆力。个体身处逆境时,启动自身潜力,利用外界资源,通过内外因素的互动、调适,达成抗逆力的运作与成效。透过问题,挖掘意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必须树立优势视角,不纠缠于问题本身,而要关注问题背后的生命状况,看到问题也是功能的体现。就像一棵生长的小树,受到环境的挤压不能挺拔、直立生长,但它并没有枯死,而是顽强地生长着。也许是倾斜的,也许是缠绕的,也许是扭曲的,却顽强地活着,这就是生命的动力。生活在逆境中的青少年,就像受到挤压的小树,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不等于没有生命的意义。

第三,重构生活:用常规途径替代非常规途径。

青少年有两种抗逆力途径: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C”,非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D”。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都是青少年抗逆力的体现,相对于无聊、冷漠和焦虑而言,非常规途径也是有意义的。它标志着青少年没有被危机打垮,不向危机低头,而是积极寻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使生命挣脱逆境。从行为本身看,可能是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或是混乱的,但它毕竟还在显示生命的力量,生命还在为意义而战。

“替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背后都是生命抗逆力的体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手段和方式不同。前者使用常规手段,行为方式为亲社会取向,表现出对社会的认同、顺从和一致,往往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后者使用非常规手段,具有反传统、挑战常规、对抗成人等特征,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和对抗,常常受到成人的指责、围攻和排斥。结果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背道而驰,既使社会遭受损失,也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构成阻碍。引导青少年深刻思考自身行为,认识行为的真正动因,以建设性方式参与社会,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第3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40例肥胖儿童均为2008年参加我院举办的夏令营活动的儿童,其中男30人,女10人,来自我省各地的亚健康人群。根据最新亚太地区肥胖标准以体重指数(BMI=kg/m2)[2]对肥胖儿童进行诊断:其中超重1人,轻度肥胖3人,中度肥胖18人,重度肥胖18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10.89±2.16岁,平均体重61.125kg。BMI平均值27.42。

1.2方法

肥胖儿童夏令营为期10天,营地为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优秀营地之一-长沙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雨花营地 ,工作人员为我院儿童保健所健康专家2名、主管护师2名、营养师1名及雨花营地全体教职员工。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儿童健康专家开出的健康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进行训练,以营养和运动处方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指导,行为矫正为关键;由家长、儿童、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综合干预措施。

医院专业人员在开营前一天和结营时分别对40名肥胖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测量。使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体重计和身长(高)计。身高精确到0.1,体重精确到0.1。

2综合干预措施

2.1营养处方

2.1.1制订营养处方

由营养师制订肥胖儿童饮食治疗原则、饮食治疗注意事项悬挂在醒目的位置,同时按照重度肥胖热能摄入比正常同龄儿童-500~600kcal/日、中度肥胖一300~400kcal/日、轻度肥胖一200~300kcal/日为每位肥胖儿童制订食谱。

2.1.2根据每日总热能摄入量合理选择各类食物及量,保证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2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45~50%。蛋白质食物来源上尽量选择含蛋白质高而脂肪低的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鸡蛋清、鱼及其它水产品、瘦牛肉、禽类,以及适量的瘦猪肉、豆制品。多选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具有减肥作用的瓜果,如韭菜、芹菜、冬瓜、黄瓜等;限制脂肪的摄入,采取用油少的烹调方法,每日烹调用油25克;限制零食及糖果。

2.1.3三餐合理分配

注重早中餐质量,减少晚餐摄入量,考虑晚餐太早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每天晚上八点喝一杯酸奶或吃一个水果。禁止肥胖儿童自行购买零食。进食时强调细嚼慢咽,规定进餐时间20~30分钟,不得提前或推后。为了防止饮食量骤然减少肥胖儿童难以接受,我们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的原则,3~4天左右减到食谱中的量维持,同时热量低、用油少的蔬菜一般不加限制。

2.2运动处方

2.2.1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肥胖儿童不同的个体特征,如儿童的兴趣爱好、肥胖程度、个体的承受能力,健康专家为每位肥胖儿童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时间、次数、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和目标。

2.2.2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包括动员脂肪消耗的有氧运动--爬山、跳绳、健美操、中快速步行、游泳;亲身体验的实战演习--无线电电子猎狐、夜行军、高空飞索等;培养团队意识的野外生存训练--野炊、拓展训练、露营;拓展思维、培养实战运用能力的模拟野战;体验创造与成功的陶艺和细木工;培养急救技能的紧急救护。

2.2.3实施运动处方的步骤

运动处方的实施由雨花营地军事教官全程指导及监督执行,首先着重培养肥胖儿童对运动的兴趣,从动手运动开始,如陶艺,细木工,让肥胖儿童从创造和成功中提高对运动的兴趣。之后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健美操、游泳、爬山以及野外生存训练,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最少不能低于30分钟,以后再根据儿童的适应能力增加运动的时间和次数,每日累计运动训练时间为3小时,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和比赛,让肥胖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使肥胖儿童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和害怕的心理而终止运动。

2.2.4评估

夏令营期间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由随队护士对肥胖儿童测量体重,并绘制体重曲线,健康专家根据曲线图对运动计划进行修改,帮助肥胖儿童完成运动计划,达到预期目标。

2.3健康行为处方

2.3.1生动活泼的健康讲座

每周3次的专题健康讲座,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讲解儿童肥胖的危害,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保健,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以及男童的单纯肥胖性发育不良等。并将肥胖儿童的疾病知识、饮食治疗、控制体重的方法,编写成童趣盎然的小册子与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肥胖儿童,让其更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健康讲座的知识。

2.3.2行为矫正

导致儿童肥胖的不良行为包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吃零食、睡懒觉、贪食等。行为矫正是帮助每个肥胖儿童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并加以调整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3.3培养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夏令营期间采用的是全封闭式的军事化训练,早晨六点半起床,午休两小时,晚上九点半就寝,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肥胖儿童建立了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

2.3.4自理能力的训练

培养肥胖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小胖子夏令营的必修课程。夏令营期间,肥胖儿童一改以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活方式,必须自己动手打扫并保持营房的整洁,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被褥、刷洗餐具、洗衣服以及个人卫生,把日常劳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内容,这不仅是肥胖儿童运动减肥的方法之一,也培养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2.3.5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指导

肥胖对儿童心理造成的损害,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表现为肥胖儿童的妥协性、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感觉差[3] 。在小胖子夏令营期间,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在夏令营的篝火及生日晚会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肯定自身的价值,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肥胖儿童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健康心理指导。 2.3.6家长学校

小胖子夏令营在结营时主办家长健康教育学校,由儿童健康专家与营养专家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每个儿童开出一周家庭食谱,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儿童肥胖症的危害和健康饮食模式,掌握帮助孩子控制体重的正确方法,从心理上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肥胖儿童的健康计划中来。

3结果

夏令营40例肥胖儿童,通过10天综合干预后,平均体重下降至 58.825 kg,体重指数平均值下降至26.39,人均减重2.3kg,最多的减去5kg,多为重度肥胖者,体重无变化1人,增加0.5-1.5kg2人。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后体重变化情况见下表:

所有肥胖儿童在饮食控制和训练期间未发现头晕、疲乏无力等任何不适和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肥胖儿童在夏令营中,增强了自信心,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理念,改变了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讨论

肥胖儿童夏令营是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增强运动量,辅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及行为纠正对肥胖儿童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短期的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科学的减肥方法,建立健康向上的信念。虽然本次夏令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增加运动、控制饮食都要求孩子有较强的毅力和控制力,家长若对此不予支持或经常给予不必要的食物诱惑,则孩子极易退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中,使减肥方案难以进行[4]。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肥胖儿童在家控制体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本次40例肥胖儿童中,通过综合干预,37例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例减重无效,1例增加0.5kg,1例增加1.5kg,其原因可能与病理性肥胖有关。

由于儿童热能摄入除需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外,还需用于生长发育,故增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和调整饮食结构被视为是儿童控制肥胖的首要措施。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孩子,不要过于娇纵,也不要横加指责,使孩子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主动配合饮食控制,以健康、乐观的态度战胜肥胖。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刘金萍、郭金兰、张金霞.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险因素,疾病控制杂志2002,12(4):313-315.

[2] 方立珍总主编.让儿童远离肥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3] 蒋竞雄,惠京红,夏秀兰.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心理损害[j] .中华儿科杂志 , 1996 ,34 (3) :186.

第4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门诊;急诊;静脉输液

当前临床中,对患者来说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试静脉输液治疗,急诊与门诊具有着患者数量较多,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以及流动较快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护理人员将会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并且,患者本身在患病后便可能出现急躁等负面情绪,若不妥善处理护患关系,十分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提高急诊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首要条件便是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我院通过分组对比的研究方式,论证的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3年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共计有320例,据资料表明,患者年龄8岁~71岁,接受输液的时间在4d~22d,其中,有58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肠炎,7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肺炎,7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114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接受研究的患者均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以及恶性肿瘤等,在病情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其查无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照组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性的护理,主要包含选择合适的输液针头、选择输液的血管、对输液方法的选择,对于具有着较强的刺激性,浓度相对较高的药液的护理等。

观察组则在给予患者常规性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主要包含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是否存在着药物的过敏史、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药物,护理人员应主动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另外,还需要向患者交代输液后可能出现的临床反应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在治疗前后,护理人员都应积极主动地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与建议,并适时地向换记着及其家属宣传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巡视,并及时地将补液更换,在拔针之后,指导护理人员持续按压受穿刺部位2~3min,直到不出血或者说出现量较好时才可松开[1]。

1.3观察项目 护理人员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①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的患者人数,所占比例;②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满分设定为100分,共计发出320份,回收率达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应用x±s的方式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并应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应用%的方式进行表示并应用χ2检验的方式,当P

2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情,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的首次成功率为91.0%,要低于观察组的95.0%(P

3讨论

3.1当前急诊与门诊中所存在着的问题

3.1.1需要输液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数量正不断地增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意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导致老年患者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此类患者本身便存在着焦急、烦躁等负面情绪,在入院治疗时,绝大多数患者均挂号急诊,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这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出现增大。

3.1.2护理人员编制的不足,工作人员年级相对较小 就相关资料表明,本次研究的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在1年~3年,而实际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十分缺少,并且,当前来我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较之于以往来说,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压力与工作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久之必然会对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并且,高强度的工作也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伤[3]。

3.1.3护患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多 在患者求医的一整套过程中,输液室属于最后的一站,当患者完成挂号、诊断等环节后,一般来说都会有一定的疲劳感与负面情绪,加之疾病本身所导致的身体与心理上的打击,其本身在同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中难免会出现不耐烦等负面情绪,而当前,护理人员队伍的年轻化趋势已呈现出来,经验上的不足以及同患者间沟通的不足均会导致误会或不满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

3.2管理的对策

3.2.1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的规章制度 想要保证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度是十分有效的,从最初的操作前吸收、戴口罩以及加药一直到最后的消毒等步骤[4],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将会从强制的角度上对患者起到十分有效的约束效果,也能够十分有效地避免护患间矛盾的出现。

3.2.2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应彻底改正以往护理人员不足等情况,为门诊与急诊科室配备足够的临床护理人员。一般来说,护理事故经常会出现在最为疲劳、最为繁忙以及最为紧张的情况下,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便是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3.2.3加强信息的沟通,建立起理想的护患关系 护理工作是一项双方面的工作,只有同患者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得到患者的初步认可,才能够进而得到护理人员的支持,为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将配伍禁忌、不良反应以及输液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向患者说明,保证患者能够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对患者门诊与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医院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霞.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16:1447-1448.

[2]陈育存.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4:24-25.

[3]吕静.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94-195.

第5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关键词】同辈导师 新生 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

近年来,为了让大学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一种新型帮学手段“朋辈辅导员”“导生”制度在一些高校陆续推出。2011年开始,上海大学在大一新生中推行“同辈导师”制度。

同辈导师制是在以往“迎新导生”制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朋辈教育、同伴导师、同辈群体等理论,根据上海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特色,推出的一项工作制度。同辈导师制是上海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帮助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在同辈导师制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一、同辈导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同辈导师制以同伴教育为其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它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

在实践过程中,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学长制,即通过学长对学弟、学妹进行各方面引导、帮助、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它最早起源于15世纪英国的伊顿公学(称为学长辅导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将其作为一种学校的领导机制。同时,学长辅导制度在欧美高校也逐渐流行,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能力的机会。

18 世纪英国学者兰卡斯特创立了班长制度,就是老师先教育“班长”,然后由班长再教育其他学生。在美国,同伴导师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为新生服务的高年级学生,亦称“朋辈导师”[2]。

上海大学同辈导师制借鉴了同伴导师新生服务功能、朋辈导师的心理辅导功能、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功能,从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中选拔同辈导师,充分挖掘朋辈教育的资源,以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为服务对象,从新生适应、活动参与、心理素质、理想信念、目标树立、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阶梯式的指导、培养、塑造,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自我定位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二、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及效果缺失

从“新生导生制”到“同辈导师”制的探索,加强了学生群体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发挥了大学生主体性,提升了自我教育能力;搭建了新生与辅导员的桥梁,探索出教育管理新模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在选拔制度标准化、同辈导师的个体差异性化、培养监督体系化方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同辈导师选拔标准不一,制度不够完善

社区学院两届的同辈导师选拔制度方法不一,标准不一。两届的同辈导师选拔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选拔组织比较分散,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选拔组织和人员,各组织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选拔制度规范性不足,选的同辈导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其次,选拔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要求不明晰。同辈导师的选拔以主动报名为主,在报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核选拔。由于选拔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每个选拔组织标准不同,造成同一批的同辈导师选拔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对后期同辈导师工作的失效运行埋下伏笔。

(二)同辈导师的经验传授易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大学生活经验传授、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传授、价值观引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个体的经验传授前提是同辈导师个体对大学的自我认知和积累。而作为学生个体的同辈导师的认知与价值内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偏好,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在同辈导师与新生的交往中,易将自身带有主观色彩的喜好和所谓的“攻略”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新生。新生往往对同辈导师的经验深信不疑,一旦达成价值认同,形成思维定式,就很难改变其固有思想。这样新生在学习中很可能通过所谓的“攻略”走“捷径”,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同辈导师培养机制简单,定向跟进及反馈制度不足

同辈导师选定后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同辈导师培训计划,存在匆忙“上岗”的现象。在工作要求、责任划分、沟通技巧、语言把握等方面没有完善系统的培养方案实施,一般在开学迎新生前,辅导员进行简易操作,短期培训。这种辅导员包干统筹培养的方式往往造成同辈导师对自身工作内容不清晰、同辈导师群体间工作指向不明确等缺陷。

在同辈导师服务期方面,每个辅导员不同,有的同辈导师只是迎新工作期间,完成新生适应性教育及军训导生任务;有的同辈导师则在整个秋季学期坚持同辈导师工作,在新生活动课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同辈导师的服务期限没有统一规定,一般由辅导员自行把握。

无论服务期长短,对于同辈导师的定向跟进机制缺乏,没有及时反馈渠道,不利于同辈导师向辅导员系统传达新生情况,也不利于同辈导师工作效果的优化进步。

三、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效果优化策略

上海大学同辈导师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一)优化同辈导师选拔标准,规范选拔制度合理性

同辈导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推行同辈导师制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同辈导师的选拔工作。

首先,要明确选拔同辈导师的标准。优化选拔机制是培养优秀同辈导师的基础。同辈导师是新生入学期间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对新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把“选拔”关。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选拔程序。选拔可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亦可由从事学生事务的专职干部或者任课教师联名,实名推荐,经过各院( 系) 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报学生工作处批准并正式聘任。

再次,在选拔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亲和力、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同学思想过硬,能力很强,就是在沟通时亲和力不够,往往会给人留下老师的“帮凶”的不良印象,不仅不能起到伙伴作用,反而给管理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该同学的群众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完善培养制度

虽然同辈导师具有学生的身份,但却承担着引导低年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重大责任。开展持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培训是他们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同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不断加深同辈导师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掌握必备的工作方法。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培训。不同专业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乃至思维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要相应地设计实用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提高其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最后,要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取专题辅导式、案例分析式、难点诊断式等教学形式,根据同辈导师自身的特点,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及时跟进工作开展情况,建立良好的效果反馈

同辈导师大多是老生的优秀代表,大部分都能积极完成任务,与新生建立起融洽、亲密、互相信任的关系,得到新生认可,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指导、帮扶新生,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但也有少数同学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工作上虎头蛇尾,由积极变消极,而此时学院对其工作的跟进力度不到,就很难及时掌握情况。因此,加强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进和监督非常重要。

首先,制定同辈导师管理制度,召开工作交流会,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个朋辈教育者的工作效率、个人风格、工作方式,定期做工作情况交流,将工作开展中的遇到困难、难点等问题及时讨论、总结,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学期末进行考核总结。

其次,将同辈导师组成一个团队――同辈导师团,借助团队的平台,使同辈导师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合作共进的关系,通过必要的行动协调,发挥团队的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提高工作的效果,营造一种工作氛围,使每个同伴导师都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使得每个成员感到在为团队努力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起更强的工作动机。

(四)健全考核机制,调动同辈导师能动性

同辈导师制要求同伴教育者在与所指导学生的广泛交往中,协助和指导受教育者顺利开展大学学习和生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同辈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既可保障同辈导师制的顺利推行,又可激励同辈导师再接再厉,将同辈导师教育引向深入。

首先,要坚持激励的考核导向。将考核与经验总结、表彰先进相结合,激发同伴导师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考核内容上,可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作为考核重点。即要重点考核导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其次,要坚持自我考核与他人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体性考核与差异性考核相结合,强调受教育者参与考核的广度,强化同伴导师工作过程考核的精度。在途径上来说,需要通过辅导员、新生代表、学习导师、全体同辈导师来进行集体评议。在考核形式化上,建议可以采取个人总结――同辈导师内部互评――新生评价――辅导员评价――同辈导师工作组评审的操作模式,对同辈导师进行360 度测评。

最后,要注重强调工作日志和工作总结的考核,鼓励同辈导师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受教育者。在考核时间上,学校往往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对同辈导师中的“军训导生”进行表彰。

【参考文献】

第6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改革制度 医方 患方 政府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队伍中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把医德医风的教育贯彻到医院工作的始终,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弘扬正气,宣传典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医务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患方着想,患方也应该尊重医生的工作,充分信任医生,对医务人员工作的开展进行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医患双方将心比心才能有效地化解医患矛盾,实现医患和谐,患方也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医疗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权日益看重,对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权也日益重视,这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发生很多极端事件。全国各地多家医院频繁发生轰动社会的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全国的医疗纠纷数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医患矛盾有明显激化的趋势。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26个医疗机构中,321所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困扰的问题,发生率达到了98.47%。2002年4月,南京大学专家组对30所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比例达到了43.8%,医务人员认为双方相互信任的比例仅为25.9%。我国近年来的医患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统计的文献中也显示,医患沟通不良引起投诉和纠纷的占26.9%~70%,国内研究发现,在患者中,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反映医务人员的解答不尽如人意,处置草率,诊治时间过短,医务人员态度生硬等。归因发现,患者与医务人员缺乏沟通,医患沟通不畅是首要原因,正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正常的交流与沟通机制,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患者选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医患关系产生矛盾原因探析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国内医院管理的一个难点,有些医疗纠纷甚至已经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运作。而据一份不完全的医疗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这说明部分的案件是可以通过改善医患沟通而避免的。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是当前医院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

1、医患关系产生矛盾的社会原因

(1)改革开放引起医患观念的冲突。随着30年的经济大发展,中国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职业行为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大部分医务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以“利”为主导的医患观念,与此同时,患者和潜在患者仍然以“义”作为医患理念,于是当医疗事故发生时,社会总是谴责医务人员的不是,而医院方面为了早点结束此事,总是选择沉默,大事化小,使得一部分人钻了空子,明目张胆去医闹,由此导致医患沟通矛盾的凸显和医患关系的紧张。

(2)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随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医疗体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过去城镇的职工医疗费用是国家出的,自己不需要出一分钱,现在改革之后,患者需要自身承当一部分医疗费用,对于患者来说,小病小伤也就算了,如果得了重病、慢病,自身承当的费用很多,心里有些不平衡,使得医务人员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3)社会舆论一边倒。作为潜在患者的记者媒体还有网民,每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时,总是选择站在患者一方,一方面是因为发生事故时受伤的是患者,为患者讲话总是站得住脚的;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也是潜在的患者。而媒体的报道、网民的评论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对这起医疗事故的看法,患者有可能会更加嚣张,致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4)没有建立起医患沟通的制度保障。现在患者咨询医生,医生往往认为自己清楚就够了,有时跟患者说不明白,所以一般就草草了事,或者直接不回答。这不仅仅是医生自身的问题,也是政策不完善的结果。所以,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建立起一个保障医患沟通的制度,让医生重新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2、医患关系产生矛盾中医务人员自身原因

(1)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差。有些医务人员没有职业操守,认为只要学好医学技术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忽悠、摆布患者。也有些不道德的医务人员随便评论给患者治疗过的诊断方案,让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怒气,引起医患紧张。

(2)医务人员在诊断过程中缺乏和患者的沟通。正如上文提到的,医生往往认为患者无需知道自己的病情,只要医生自己清楚就行了,当患者追问医生病情时医生选择避而不谈的态度,于是患者就会怀疑医生的能力,这就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3)对患者隐瞒最坏的结果,仅告知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有些疾病风险很高,但是医生却没有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提及失败的可能性很高,而仅仅告知最好的结果,这往往会增大患者家属的信心,提高患者家属的期望值。然而一旦治疗失败、手术不成功之后,医生再来告诉患者家属这疾病的风险,只会增加患者家属的怒气。

(4)医务人员误诊或者误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很相像,部分技术不扎实的医务人员可能会存在误诊的情况;也有可能医务人员诊断对了,但是治疗时,却用错了方法,或者一时疏忽忘记某一步骤,导致治疗失败。这都会引起医患关系的紧张。

(5)医务人员过度依赖仪器设备。有些医务人员当病人一来就叫他去检测这个检测那个,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仪器检测的比较准确,但是对患者来说,每检测一次都要花钱,如非必要,仪器检测只是徒增了患者的金钱负担。所以,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和意愿,合理安排身体检测。

3、医患关系产生矛盾中患者原因

(1)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大部分的患者认为自己已经花了钱,医院就有义务治好自己的病,而不是告诉自己这种病有多大的风险,有多少可能性会失败。这种思想的存在究其原因是患者对现代医疗水平的认识不够,对医学行业的风险认知不足,对医学知识也半知半解。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能治疗所有疾病的程度。

(2)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懂得保护自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满足越来越跟得上大家的需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有些患者对医生过度戒备,往往先顺其自然,稍有不妥即持怀疑甚至对立的态度,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3)患者对医疗行为的误解。有些疾病确实需要一些仪器设备的检测,因为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很像,但是患者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不知,认为自己只是小病,不需要仪器检测,如果不能和医生沟通一致,医患矛盾就此产生。

(4)部分患者或者潜在患者素质过低,歧视医务人员。

4、医患关系产生矛盾中教育原因

(1)缺乏医疗方面的沟通技巧培训。学校有关医患沟通的课程很少,有些学校干脆就没有医患沟通的课程。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目前还没有提高到和医学技术同样的地位,直接导致医学生不重视医患沟通,为后来成为医务人员以后和患者关系紧张埋下伏笔。

(2)缺乏患者的心理素质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前计划经济的元素都将远去不再,医学领域也不能逆势发展。以前城镇职工就医不需要自己出医疗费,现在所有人都需要自己出一部分医疗费,这会使得一部分心理素质不高的患者心理不平衡,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然后把怒气撒向医务人员。

三、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措施

面对如此严重的医患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各项原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1、医方自身建设措施

首先要重视医德医风建设,提高人文素养。现在很多医生,只重视患者的生物性特点,忽视患者的社会性特点。习惯的把患者当做机器一样,像对待机器故障一样处理人身体上发生的疾病,哪个部位、哪个零件有问题,就修一修,整个医疗过程变得冷冰冰。患者不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一个有个性、感情的人,医务人员重视人应该胜于重视疾病,不要以疾病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因此,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整体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并且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调动患者的主动性,获得患者的支持,使患者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医患的密切合作提高治疗效果。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队伍中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把医德医风的教育贯彻到医院工作的始终,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弘扬正气,宣传典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另一方面制定规范医德医风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把医德医风与单位的评先受奖和个人的奖金挂钩,促使科室和个人从内部消除不正之风。

其次要加强医患沟通。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语言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因此,医疗活动不但是治疗,还包括帮助和安慰,这就要求在医疗活动中,更多的进行有效的医患交流和沟通。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的必修课。要做好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医务人员要有积极的心态。医务工作风险高、压力大,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医务人员会出现不良心态,但是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社会角色的要求,又必须摒除私心杂念,要以仁爱之心,平抑和化解自己的不良心态,保持和发扬积极心态,才能做到有效的医患交流和沟通;第二,了解患者的就医心态。患者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容易引发急躁情绪,如果在就诊过程中不能受到重视,缺乏心理支持的话,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所以,在医患交流和沟通时,医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态,予以包容和关爱;第三,注意讲究医患沟通的技巧。医患沟通的技巧很重要,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倾听,敏锐的交谈,热情的鼓励,认真的解释等技巧在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患方建设措施

一方面要有理性的预期。一个正常人因生病由正常人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在疾病的折磨下,总想尽快改变病人角色,心理期望遇到一个医术高明的医务人员,很快把病治好。但由于条件所限,要求一旦达不到,这类病人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对医方产生埋怨甚至愤恨。由于医务工作非常辛苦,风险高、压力大,患者应该理解和宽容医务工作者,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看待医疗过程和医疗风险。政府和媒体应该正确地引导患方,对基本的医学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例如医疗结果误诊率的客观存在、医学发展的局限性等等,帮助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患者对医疗结果形成一个比较理性的预期。

另一方面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医生。医生的职业具有崇高的价值,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是生命的救护者。不可否认,近几年全社会对医生行业的整体评价有所下降,这其实只是个别医院和个别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造成的,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兢兢业业的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与此同时,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面临着职业的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乃至高赔偿。设想,患者若以不信任的心态处处以审视的目光看待医者,而医者则以谨小慎微的戒备心态对待患者,在这种不协调的氛围中是难以获得最佳诊治效果的。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医务人员要设身处地地为患方着想,患方也应该尊重医生的工作,充分信任医生,对医务人员工作的开展进行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医患双方将心比心才能有效化解医患矛盾,实现医患和谐,患方也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医疗服务。

3、政府加快医疗卫生改革的具体措施

政府应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政府财政应加大投入,医疗卫生事业兼具公益性和福利性,要保证公平地为每个公民提供健康保护,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对医方也就是医疗机构的投入,二是增加对患方的投入,即主要通过对医疗保障制度增加投入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大医院往往病员拥挤,导致了医疗成本高,医疗费用上涨;小医院则病员稀少,设备闲置,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据调查,医疗成本较低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不到城市大医院总诊疗量的30%,而城市大医院却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这就造成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转诊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病人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在确诊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转诊手续才能到大医院接受专科医疗服务。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再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以来就可以对病人合理分流,有效利用各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

第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制度追求公平性,为此应该不断地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互助共济的特点,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我国还不能用“一个”制度覆盖所有的人口。因此,医疗保障体系必然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组合。尽管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内部结构参差不齐,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医疗保险待遇也有所差异,但却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做到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生疾病,尤其是身患重病时有所依靠和指望。

四、结论

对于中国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而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责任。我觉得要缓和甚至反向亲和医患关系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医务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应思索患者的痛苦,并想办法消除这一痛苦,患者也应站在医务人员的角度想想他们身上巨大的压力。当然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和患者需要换位思考,因为这仍然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这事故是由医疗技术水平导致的,这时候就需要媒体记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换位思考,体谅医务人员的压力,也体会患者的痛苦。换位思考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剂,大家都需要换位思考。

总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和积极努力,也需要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医患关系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及各种协调医患关系的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会逐步得到改善,并最终实现医患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阳欣哲: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 李正关、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9(3).

[3] 宋华、宋兰堂、黄涛、陈文敏: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9)

[4] 康益龙、王杉:医患关系的博弈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