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构成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经济贫困、生话窘迫者。高校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按其贫困程度分为特困生和困难生。据统计,贫困生在高校的平均比例己高达25%。高校贫困生的成员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城市下岗或工薪少的职工家庭;二是地区经济不发达,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由于天灾人锅或家庭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家庭负债;四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生活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日常交际中处于极被动地位,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自我封闭状态中,不善于沟通,往往感情脆弱,常常表现出敏感、悲观、空虚、无助绝望等苦闷心理,有的贫困生甚至产生怨恨家庭的情绪。
第二,心理健康不佳、有心理疾病者。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顺利的简单成长经历使他们缺乏挫折和失败的磨练,缺少独立生活经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一方面随着学业、就业、情感压力的加剧,面对市场经济和各种矛盾,不少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处在生长发展最关键时期,生理、心理的需要特别多却又得不到完全满足,会加剧心理负荷,诱发心理疾病。
第三,学业一般、就业信心不足者。中学时学习优势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已不复存在,新环境中人才荟萃,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中学又大相径庭,部分学生在学习乃至多方面的优势会削弱甚至丧失,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对他们来说各种评优、评奖、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这就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同时求职艰难是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的,由于职业事关重大,它给人的压力也格外沉重,这种压力对学业一般的同学来说尤为突出。对就业的强烈欲望、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不确定、对就业市场竞争的无能为力,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第四,思想行为不良、曾受违纪处理者。一部分学生因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违纪、不良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理,从此对前途失去信心而精神不振,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缺陷及表现
第一,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弱势学生中贫困生由于长期生活困窘,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构成了特定的贫困文化,而贫困文化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乐观、积极进取和善于合作的素质等。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的社会身份特征,贫困大学生心理有着明确的社会归属的认知,交往范围会缩小在身份与自己相同的同学身上,会顾忌与成绩优异的非贫困同学交往,这种表现就是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导致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也因过度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而感到羞耻。
第二,存在障碍型心理,日常交际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弱势学生由于种种不幸和遭遇,生理、心理与常人不同,拥有特殊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导致在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隔阂,缺乏直接的沟通,甚至遭到同学的误解,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他们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被其他同学接受,交际范围狭窄,个性被压抑、心灵被扭曲。
第三,存在消极型心理,因缺乏实践锻炼而能力较差。弱势学生常常会自怨自艾、报怨生不逢时,加之毕业就业的一些不正之风,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失去信心,出现悲观、消极心理,表现为苦闷、抑郁、落落寡欢,许多人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第四,存在躁动、分裂心理,自主和自制能力较弱。心理的失衡往往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个别学生一方面不愿正视自己、不愿接受师生的援助,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来自家庭沉重的责任和家长强烈的期待,由此产生一种着急、烦躁、忧虑的情绪,从而导致一种焦躁的心理;个别学生敏感多疑,自卫心理强,表现出强烈的失落、茫然、郁闷,常常言语、行为举止极端;马加爵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对贫富不均、钱权交易、等现象非常不满,有强烈的愤世、嫉俗心理。
三、原因及危害
第一,生源结构问题。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存在地理、风俗、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基础知识、表达能力等客观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同一校园内招收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起点不一,但进入大学后要求却大致相同,客观上给低层次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第二,家庭和社会问题。由于弱势学生家庭普遍经济贫困,父母大多忙与生计,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家庭温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缺乏给孩子良好的教养,教育失当。从社会因素看,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第三,高校的“政策”问题。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相应“土政策”的保护,学校的“好心”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但市场不同情“弱者”,在临近毕业时这些同学会发现自己几年的大学学习收获甚微而表现出极度失望;对违纪学生“手下留情”,舍不得处理,舍不得让其退学,反而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有恃无恐,也对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欠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欠缺主要表现在:目前各大学的心理辅导机构设置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机构的名称、管理、人员编制、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咨询人员多为兼职,从业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员;即使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更少;心理咨询室也多为兼职教师轮流值班,其时间、精力根本无法保证。
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利于高校发展。二是增加育人的难度,不利于学校管理。三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大学生成才。四是影响学生就业,不利社会安定。
四、解决弱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倾斜情感,培养积极信念。在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把情感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帮助的学生倾斜,多接触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微笑、鼓励、信任,多一些关怀,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人性,激起被埋藏的自尊,给他们相对宽容的环境,才能帮助弱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加强自立、自强、自信教育。
第二,人格教育。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对弱势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要带有任何偏见,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生活上给予他们资助和关心,在学习上多鼓励和帮助,扶贫先扶志。除了物质上的,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弱势大学生的隐私,注意采取适当的工作方式做好弱势大学生的工作,使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三,宣泄心理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应给予弱势大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讨论,提供建议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郁,以便把心里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出来;要刻意指导、帮助他们通过建立友谊,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吐内心的苦衷,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有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形成,健康心理的发展。
第四,耐挫折训练。必须加强对弱势大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培养起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塑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坚毅意志。
第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助学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投入财力和人力关心贫困生,为其排忧解难,细致入微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改变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观念和救助方式,变无偿的困难补助为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再获取报酬。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缓解了经济压力;加强银校合作,推进助学贷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资助办法,对国家、银行、学校、学生、家长都有益,政府、银行、学校等必须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事。
第六,心理咨询。学校应积极帮助弱势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关注和关心弱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弱势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卑,因而显得敏感悲观、心理脆弱,不愿触及自身的弱势一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成绩问题等。因此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是必要的,这种“扶贫”是全方位的,心理老师应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问题,听其倾诉,帮其开导,使他们走出因为经济贫困所带来的阴影,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其在交往与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保障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权益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心理素质在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弱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而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与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进入大学后,首先要面对的是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考验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深感摆脱了家长和其他成人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处理各种问题,锻炼独立能力。然而他们在经济等方面仍需依赖家庭,同时他们还得受到学校种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学业方面还要受到教师的指导教育。由于新生多是90后或者是独生子女,这就必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好宿舍内部的关系,如何独立生活,如何适应新环境等,有些学生来校后不给家长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片面的反映出新生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欠缺,所以如何让新生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是辅导员所面对的首要问题。
二、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大增加,高校间的合并以及新校址的建设使得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不良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后勤社会化使得校园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校园周边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许多学生私自在外住宿。同时,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自杀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学生安全隐患问题使得高校辅导员和高校管理者如鲠在喉。因此如何减少大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成为辅导员所要面对的问题。
三、学习
大学也是一个学校,学校的所用就是用来给教师提供一个传播知识的平台,作为接受知识的学生,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只有掌握了丰厚而渊博知识才能为四化建设服务,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学与高中相比较,脱离了家长式的管理,学习自由,课程设置多,学习量大,知识层次深,如何让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是辅导员面临的另一问题。
四、素质拓展问题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展开。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均在实施范围之内。《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在安全的保障下,学习的空余时间里可以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这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可以让学生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评奖评优问题
大学生的评奖评优问题是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个人利益的问题,建立良好的评优体系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是能够促进班风建设,凝聚学生的向心力,发挥每个人的才智,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具有叛逆倾向,个人利益趋向严重,存在排他心理,如何保证公平公正是每个辅导员老师要面对的问题。
六、情感问题
步入大学,许多的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1)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
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并不是恋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以及是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否正确选择恋爱时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因人而异的。处理的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关键取决于自己,而学校则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七、消费问题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多方面影响社会、家庭甚至老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中精神价值的缺损;消费中欲望对需求的背离。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加强正确的引导,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培养,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加强社会教育中的消费观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总之,对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培养,需要教育者的正确诱导,需要大学生本人的自省,也需要家庭、社区的有效配合。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正是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全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八、贫困生问题
高校教育的产业化,造成一部分来自边远山区、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成为贫困大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焦虑、忧郁、偏激、自我封闭致使其自尊敏感,人格脆弱,情绪不稳,怯于尝试,交往不利。掌握特困生的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调适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数百万高校特困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九、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工具,多数学生爱不释手,不少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了迷失方向,时间也很快从手指间流逝,离开网络才感到上网学习,查资料的初衷都没有实现。有些同学进入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在网上虚拟空间内打游戏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以至于荒废了学业。辅导员应该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利用网络,是网络成为缓解学习,促进学习的有效工具。
十、就业压力产生思想问题
就业的压力大,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目前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不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积极手段,也是治疗各种心理病的有效措施。学生干部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将班级的突发事件向辅导员汇报,真正起到联系的纽带作用。
辅导员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就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就学习、生活、作风、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加强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主体作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才。
参考文献:
[1]于淼,郑华平.谈高校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论坛,2008,5(23):101-102.
[2]赵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6(29):8-10.
[3]刘晓芸.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刍议[J].文化建设,2008,(8):95.
[4]黄灵芝.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2008,(6):43-45.
[5]姚洪亮.辅导员抓好班级管理的几项基本功[J].思想教育研究,2008(8):62-63.
[6]吴全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枣庄学院学报,2008,25(4):98-99.
[7]张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62-64.
(一)对象
整群随机抽样H省四所医学类高校护理学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0份。其中,男生2人,女生558人,大一279人,大二281人,汉族463人,少数民族97人。
(二)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1)研究工具。《心理健康认知问卷》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情况,参考以往相关研究,自编心理健康认知问卷,共11个题目,如学校是否应开始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等。心理健康测量采用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UPI)》。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住址,兴趣爱好和入学动机等;第二部分为UPI问卷本身,采用是非式选择,60个项目,4个为测伪题,肯定选择的题记1分,否定选择的题记0分;第三部分是附加题,主要是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史等。
(2)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数据。
二、结果
(一)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情况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情况如表1所示。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的占92.0%,有79.6%的护生认为本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开设合理,82.1%的护生认可他们的心理教育课程老师,并且有87.5%的护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73.9%的护生认为心理咨询有效。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否更多”这一问题,有45.2%的被调查护生同意这一观点,54.8%的被调查护生并不这么认为。对于造成现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56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8.9%的护生认为是大学生自身问题,33.0%的护生认为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8.8%的护生认为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还有9.3%的护生认为是有其他因素造成的,见图1。针对这一现象,有57.7%的护生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个人,20.0%的护生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国家的占17.5%,还有4.8%的护生认为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二)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计算调查对象的UPI总分,最高分为52分,最低分为0分,平均得分为14.85分,见表2,基本分布情况如图3,其中大于等于25分的即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8.6%,在20分至25分之间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1%,小于20分占调查人数的70.4%,
三、讨论
(一)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师认可度、心理咨询的求助意愿和心理咨询效果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这说明,被调查对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持积极和认可的态度,总体来看,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等认识不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意识水平是心理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意识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高[8]。对于研究中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不足,综合反映了一个问题——心理健康意义。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还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加上目前社会本身对心理咨询与教育的认可度低,心理或是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中存在很大的歧视,如“被精神病”等现象时常发生,导致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容易谈“心”色变。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按照UPI的评价细则,总分大于等25分的被划定为A类学生,这类学生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持续的进行心理咨询,本次调查中这类学生比例接近20%。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一般类高校大学生UPI测试的比例。如刘雪珍等人对桂西北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A类学生比例仅为9.6%。总分在20-25分的被划定为B类学生,这类学生没有严重心理问题,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换而言之,这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风险,本研究中约占11%。总分小于20分的被划定为C类学生,这部分学生被认为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中约占70%。总体结果来看,在本研究中护理专业大学生中,可能或本身存在心理问题接近30%,这说明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确实不容乐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一项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4.62%。
(三)对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高等医学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造就未来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和基地。
因此,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掌握医学生人格特点、规律及其差异,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医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随着我国高校并轨的完成和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对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校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势必会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大学医学院2001级和2005级本科学生共计6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
采用五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参照有关标准,本文SCL-90,9个因子中只要有1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1]。
1.3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性别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可看出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1.67%。男生心理障碍率为10%,女生为13.3%。由此可见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表1)。女生与男生相比,在躯体化、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焦虑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表2)。
3讨论
3.1性别与心理健康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差异不大,这个结论与有关研究一致[2],但是不同性别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的比较结果提示女生情感比较丰富、细腻而脆弱,情绪波动大。
男女大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我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对女生的教育相对于男生更趋于保守,使她们在交友、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很多的约束,这可能导致女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减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男生要弱一些。
②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特征,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问题时在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对女大学生进行特别关注显得特别重要。
3.2不同年级与心理健康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五年级。原因可能是:
①一年级学生刚从父母身旁来到他乡独立生活有一种不适应感。
②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旧生活方式的依恋,难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③加之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想象中的殿堂式校园与现实的不符打破了他们的浪漫梦幻,就更加滋生了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3.3来自城镇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通过调查表可以看出,城镇与农村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环境与所受教育存在的差别使其在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都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
①我国目前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农村文化落后,思想闭塞,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
②有的家长教育比较粗暴,不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给予必要的关注,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奋斗。
③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困惑、矛盾、痛苦等不能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久而养成农村学生敏感、多疑等性格。
④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环境变化大,难以适应。
如人际关系上的自卑情绪,城市大学生高消费和自身经济窘困矛盾下的种种尴尬……,这些情况需教育上的正确引导。
4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工作。医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下,挤过“独木桥”走进大学校园的。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文化素质达到了录取线,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该说是未达到或是未完全达到“录取线”,特别是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的压力和影响[3],易产生心理恐慌,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①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这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全面系统的课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状态。②开展团体咨询。对于因子分≥3的部分学生通过分类,把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团体咨询。超级秘书网
对于总均分≥3的少数学生,应主动约请,建立咨询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症状自评量表[M].精神病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一)总体状况
我们让学生做了一个“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根据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标准,把学生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学生为有心理卫生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激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者;B类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但仍能够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C类学生没有特别的问题。其中问卷发放736份,收回731份,A类学生共47人,B类学生共161人,二者加起来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8.5%。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入学的动机和现状
从调查看,动机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是想掌握一门专业的知识技能,后来却发现学校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本领;有的为了今后的就职方便,随便拿个学历,家里给安排工作,学习没有动力;有的甚至是不想上学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继续求学等。
2.家庭环境影响
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父母试图让孩子通过上学来实现自己命运的改变。所以,父母的期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兴趣又成了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人际交往能力
人的天性是软弱无能的,是自卑的,每个人都需要从人际交往中获得鼓励、赞赏,从而建立自信。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年轻人个性张扬,有的厌恶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过于猜疑别人,经常不相信别人说的话,缺乏自信心,办事时畏首畏尾,感到自卑,容易动怒等,人际交往的匮乏使他们很难走出自我,从而容易产生抑郁症、自闭症等。
4.就业压力
职业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但是学校的学习与社会相对脱节使学生找工作的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重复性较高,如会计、计算机应用等。再加上金融危机,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学生的就业更是迷雾重重。
5.网络影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网民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98亿网民,其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在网络上利用青少年的善良和义气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6.恋爱问题
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与异往的渴求越来越明显。一些内心自卑的学生便会因为不正确的恋爱观导致最终内心的畸形,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造成犯罪或者自残自杀等。
7.校园环境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理论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所以,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学风较差,学生空闲时间较多,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遇到问题容易产生依赖。
二、对策分析
1.了解自己、了解学生
想要感化学生,首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自己、了解他们。从学生入学之时,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比如家庭环境情况,生日,对他们的初步印象和感受等,时间长了,慢慢再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加入他们的性格、兴趣以及特长等,利用他们的兴趣来感化他们。
2.学会感恩
在生活中,如果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做不了大事情的。比如,你要感谢每一天的阳光,感谢花儿开了,枝条绿了,感谢身边有朋友,有亲人,有老师……甚至是由竞争者,因为是他们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让你学会竞争,学会更多生存的技能!所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做任何事情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学生参加野外生存培训,培养他们团结、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协调和感恩等等,通过拓展训练挖掘学生的潜能。
3.学会倾听
倾听的意义不言而喻。记得看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年轻的丈夫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坐飞机回家,但是在归途中飞机却意外出现了故障,服务员让每位顾客写好遗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面,后来通过各方的努力飞机意外的平安降落了,这个丈夫在死与生面前的巨大反差使之兴奋,回到家里的丈夫急于给妻子讲解,但是妻子和孩子却在忙着准备圣诞节的食物,无暇顾及丈夫的倾诉,最终这个失落的丈夫终于在悄无声息中结束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在适当的时候倾听学生的倾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自己一直说,让学生多说多倾诉,学生会觉得辅导员重视他们的感受,所以以后会更多的根辅导员沟通,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惑。
4.挖掘优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功,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发现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不断争取成功,发挥自己的潜能。
5.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针对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院级设立专业的人员,然后对系里的辅导员进行培训。在系里成立咨询小组,让部分问题学生通过系里的小组就可以得到排解,然后以各班为单位成立班级小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状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导并上报等。
6.做好职业规划
增加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对未来的职业能够做出简单的规划,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不同的性格及适应能力订立一个短期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尽量减少他们对社会的无知和对自己前途的悲观、茫然。让他们了解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比如未来的人脉关系、自己的全面素质的完善等。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走出自我,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形成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一、加强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
体育教学中有理论课的教学和活动课的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如笔者在一次理论课中提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大家知道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吗?”学生抢着回答“身体健康,不生病”“精神好“”有强壮的身体”……笔者随即出示多媒体画面:两个男生发生争吵,其中一个身体强壮的男生把刀子捅向了同伴。笔者问:“持刀的男生健康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健康!”笔者接着提问:“为什么不健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再回答。”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从中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做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其个性特征,合群或孤僻、好动或好静、善斗或怕事、粗暴或文静等。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状况等,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比较,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心中有数。教学时,则要做到因人施教,特别是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冷漠、不合群的学生,教师更要关心、帮助他们,让其身心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个长得较胖的男生,他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害怕同学取笑自己的体型,所以在体育课上基本不参与训练活动。笔者了解情况后私下找他谈话,并在一节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动员他积极参加。结果该生与同组队员共同努力赢得了比赛,笔者趁机表扬了他。从此,他在体育课上再也不找理由请假,各项训练活动也都能积极参与。
三、树立正确而健康的成功观念
青春期学生的意志、情绪、态度等转变得特别快。在体育教学中,对课堂上不能很好完成训练任务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消除其恐惧心理,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练习。如在一次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笔者先示范与讲解,再让学生自主练习。结果,大部分学生刚跑到跳高杆前就停下来了,只有少数胆子大的学生能够越过去,但是动作都不够规范。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笔者进行自我反思并改正教学方法。笔者先向学生讲述跨越式跳高的历史、优秀跳高运动员的事迹等,让学生产生学习跳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在杆前停下来。有学生提出是因为“害怕”,笔者就此引出“恐惧”的定义:“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跨越式跳高练习确有危险因素,不小心可能要摔跤。笔者问:“怎样才能既不摔跤又能越过去呢?”学生思考后答“用橡皮筋代替横竿”“降低高度”“两人一组直拉橡皮筋”“斜拉不会摔跤”……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很棒,让我们分组尽情地跳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跳高的练习。笔者指导学生边练边想,互相提示、互相纠正,一个个漂亮的越竿动作就展示在大家眼前。
四、因人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学院应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并针对贫困学生举办沙龙等,使学生从中受益。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特点,学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根据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系统工作
根据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特征总体情况见附表。
1.上下统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学院应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院教职工人人参与,充分发挥自身岗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特别要求教学一线人员要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夯实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同时,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宿舍,取得较好的成效。
2.全面规划,构建“三全一多”的工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全体,侧重个别,重在教育引导”的工作方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全面规划,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渗透、多层次实施的“三全一多”工作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建立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了有序、有效的轨道。
3.重视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学院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还要实施辅导员持“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只有考查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以有效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如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共接受12场专业培训,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力量。
4.有效推进,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除课堂外,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同时,学院应针对学生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如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自助阅览、宣泄等服务,构建多元、立体化的服务方式,就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三、基于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注意方面
1.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特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特点、职业心理成熟的规律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相关教师员工的专业和技能素养。通过培训、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水平突出、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1.1走进学生的内心
(1)以为人父母的爱主动走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班主任却要求调整心态,必须做到这份神圣。端正学生观,他们是有些老师或家人眼里的“问题”学生,心理有病,在有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如别人,但在班主任的眼睛里,“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用心去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满怀宽容和期待、信任学生,心疼他们,而不是头疼,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细心的关爱,用心的呵护,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2)以朋友的心态真诚的走进
学生的心是很脆弱的,脆弱的心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甘露来滋润。班主任要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接受他们的爱好,与他们共同体会喜怒哀乐,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强生活的勇气,强化他们自强自爱的信念。
(3)以为人师表的人格无声走进
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不管在治学还是在生活上,班主任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这是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也是正面影响学生。老师用行为规范去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1.2创建班级文化
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影响极其深刻,班级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班级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创建积极、民主、平等、团结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极为重要,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首先从客观环境教室上说,教室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班级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整洁、安静、和谐的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的平衡。
(2)渲染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
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大氛围的建立需要借助的重要方式是班级活动。通过班级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各项才能,让学生找到自信和热情,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平等。
(3)促成团结进步的班级文化
团结进步的班级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巨大、无形的推动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充分重视每一次以班级团体参与的各项具体事物,鼓励班级成员以班级主体人的身份参与进去。
1.3执行班级规范
班规对于班级管理具有神奇的作用。首先,要让规范形成于学生自己,让学生成为班级规范的拟定者,全程参与班规的制定,讨论,修改,通过,解释,在这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明辨是非。其次,就是班级规范的公平、严格的执行,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不随意变动,人人平等执行,民主执行,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同学。
1.4把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跨越教师与学生心理沟壑的桥梁,真正的沟通应该从心开始,,班主任就需要用心去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深处的每处风景。
(1)倾听学生的心声
作为班主任要多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需要,注意倾听态度,诚恳的态度是打开学生紧闭心扉的钥匙,用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听到学生的真话和心理话。同时还要讲究倾听的方式方法,倾听有多种形式,班主任要创新自己的倾听方式,张开倾听的耳朵,触摸到学生的真实情绪,有的放矢的开展自己的管理工作。
(2)赞美赏识学生
班主任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对他人的肯定有强烈的饥渴感。中职班主任要多运用赏识教育,适时适度的赞美学生,首先赞美的要及时,其次在表扬中要流露出真切、热情和信心,不能有些许的过度,场合选择,用语等都要深思熟虑。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