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学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美术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要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二、当今中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丞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低云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吸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无庸质疑,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三、中学美术教学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工夫。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呢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接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美术学科 教育
近年来,中学教育中普遍兴起了传统文化风潮。无论是各地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身着传统汉服的成年仪式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这是可喜可贺的。具体到中学的美术学科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应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美术学科教育现状与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趋于浮躁。特别是中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普遍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谓“快餐式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国外卡通动漫的泛滥,尽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扬暴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充斥着屏幕。为了抵消这种不良影响,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是刻不容缓。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学习,忽视对传统美术精髓的了解,忽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长此以往,终将导致民族审美文化的破坏,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衰减。
二、何谓传统文化及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远古而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乃至将来,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重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传递与塑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等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时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热爱生活的思想。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试想齐白石笔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让人悠然忘我,喜爱上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呢?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在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园,我们只有爱护环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些画作里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山水,阴阳、动静、明暗等平衡,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大国。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华民族。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辉煌创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艺术鉴赏课,在历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历代美术珍品浩如烟海,是每个时代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知识,把每件作品都作为反映历史的镜子,从中探究中华文明的脉络。
(二)加强民间美术的发掘和整理,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寄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拜访民间老艺人,亲自动手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中美 教育 教学 文化传统 差异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01-02
中美的教学无论是命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作文评价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导致中美教育差异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
一、文学源头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对我国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诗经》以抒情为目的,奠定了我国文学的抒情性。其次,《诗经》抒写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经验,其材料基本来自现实生活而很少有幻想的成分,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诗经》有着显著的政治和道德色彩,敢于对统治阶级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所以后世写作评价中政治性和道德性都是重要指标;最后,《诗经》在表现个人的情感上有些克制,故而显得平缓,这种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同样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持续到现在,并且将继续持续下去。所以我国的作文题抒情意味浓郁;字数较少而且含蓄笼统,有很多隐形限制;作文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
朱维之、赵澧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中指出:“欧美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文学发展的历史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尽管它们的文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也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与《诗经》同时代的荷马史诗被称为“英雄史诗”,是欧洲文学的源头,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奠定了西方以叙事为目的的文学风格。其次,荷马史诗反映了广泛而又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斗争,美国的写作题材更体现个人对社会现实人文历史的关注。再次,荷马史诗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构成“荷马式比喻”,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最后,荷马史诗在刻画人物时,很少进行心理描写,而多用动作和语言写人物性格等对欧美文学同样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心理
“求稳”是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我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封建制度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小农经济的思想——仅仅满足于维持简单的生活和基本的生存,整个社会封闭保守,运行节奏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主张“折中调和,过犹不及”。中庸与平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人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从欧洲大陆到达殖民地的人中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这些人大多数受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遭受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的人,往往思想激进、见解独到。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讲究速度与效率,勇于应付各种挑战,“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
“求稳”和“求变”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学上,自然使中美教学呈现明显差异:
中国的基础教育举世闻名。“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求稳”,自然特别强调“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几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一点丝毫没有撼动。强调基础知识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教授的方法都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教育似乎并不强调基础。有人对中美中学生素质作了八点对比,中国惟一的强项就是基础好。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却创新少?为什么我们参加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可以拿奖,却拿不到诺贝尔奖?因为我们培养的是“考生”,他们只会答题而没有创新意识。美国的教育并不是不强调基础,只是他们的基础是“活的”基础,“变的”基础,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着的基础。正因为这“变”才有生命力、创造力。
三、价值取向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重人伦、重集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永远是“小我”和“大我”;而“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人们习惯在‘大我’,甚至‘无我’的集群化共同体或等级共同体中生活。从儒家的“修己以安人”,到墨家的“兼爱”,到法家的“废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就这样不断地得到确认和强化。在此过程中,也论及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但这种主体性永远让位于“大我”,服从于“大我”。“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就反映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已经自觉地依附和归顺于群体。在中文里,“私”是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如自私、私心、私情、私生子等。同样,“公”则带着明显的褒义取向,如公平、公道、公德、公仆等。
“首孝悌,次见闻。”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的道理,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社会人伦,因此中国古代教育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基本上是道德教育,极少涉及自然现象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故事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从“修道之谓教”到“温良恭俭让”,中国人从小学的就是道德仁义,教育注重的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儒家的“仁”。于是,中国德育直接和最终指向的都是社会而不是个体,个体的存在是为了调和社会、利于他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就要“兼济天下”。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种教育引领下,学生要逐渐学会隐藏、忘记乃至放弃自我。于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仁”而不是成人,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求善而不是求知。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从欧洲大陆到达殖民地的人大多数受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追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喜欢标新立异,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至高无上的就是个人、个人利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甚至凌驾于制度之上。集体为个人存在,制度为个人设立。美国的德育更多地直接指向个体,把道德的问题归属于个人,还原了道德的本色,道德不再为政治服务,同时保证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美国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成“人”。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折射到教育上,自然使中美教育呈现明显差异:
1.统一与多样
汉初,董仲舒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即“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冯天瑜、何晓明编写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个“统一思想”的“大一统”统治了中国汉以后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折射到教育上,自然就排斥个性而寻求共性: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评价机制炮制出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人才”。所以我国的作文教学没有因材施教,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甚至每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教育的“大一统”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征的发展。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和教材。也没有一个教育管理机构来掌管全国一切教育事务。美国高考SAT的最初的组织者是美国12所著名高校校长,SAT的命题不是由国家组织,而是由受到普遍认可的专门的私人测试机构组织。美国把教育自选择权下放到每个州乃至每个学校,因为只有州最了解当地的情况,只有学校最了解学生的爱好与能力。所以,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每个学校都各有特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计划以及课程安排。美国人的自信、健谈、敢想敢做、想象力、创造力和他们从小所受的多样化的教育密切相关。
2.师生关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如果把孔子的这个观点普遍运用于师生关系的话,中国的整个教育状况都会有质的变化。然而,随着董仲舒“大一统”的封建政治体制的稳定,孔子的这一思想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严重冲突,荀况的师道尊严思想日占上风,师云亦云的陈腐风气逐渐盛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训取代了“当仁不让于师”。教师的形象高大威严,不可侵犯,只可仰望不可平坐,在“高大”的老师面前学生自然就变得渺小,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从来没有人质疑,有疑问也不敢提,提了是对老师的不敬,该当何罪!在这种师道尊严压迫下,学生的个性、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根本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虽然现在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改观了很多,但这种潜意识影响的消除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在美国,教师交给学生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不是“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崇尚个性、主见,他们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处理自己的问题。美国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权威或者专家,他们通常都不是全盘接受,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反映到教学上,更是如此。学生质疑老师跟师生关系没有关系,质疑的是学术本身,所以学生能够毫无顾忌的向老师“发难”,老师也能够不存芥蒂的接受“挑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另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接受心理等都对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美教育的差异根源是文化的差异,包括学习源头、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这些差异使得中美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中美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教育。美国的教学经验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吸取一些好的做法,来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园园.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教育考试,2008年第6期.
[2] 阎银夫.《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6期.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也是中国艺术表现“道”无所不在的审美法则。在中国绘画、书法中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中有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气在道的作用下聚而为实,人与万物有形有相,散而为虚,人与万物无形无相,化为气的原本虚静状态,与道融合为一。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中国画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老庄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对待客观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对待,物我泯一,才会显现出真原的世界。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皆抚媚,料青山见我皆如是”,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说的在人与物的相互移情过程中,主体的超然人格精神与客体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审美的观照中融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
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决定了生态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在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如何发展,近些年的争论非常多。作为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代表人物之一的曾繁仁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说,我们有必要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发现思想资源,进而推进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
一、自在美:传统文人画论中的自然观
如何看待自然,是生态美学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在文人画论中有相当多的相关表述。
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来源。道家认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庄子则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即是说,道是世界的总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无上的,因而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头。在传统绘画美学看来,自然之美,因其为道无言之化生。
这种自然观在山水画论中亦反复表述过,被视为中国山水画论之开山的宗炳认为,图画山水乃“圣人含道哄物,贤者澄怀味像”(《山水画序》)。圣贤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们通过勾勒物像来感受自然之大美。清代的石涛认为,画之法,统一于自然之本质。“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文人画家常以诗的语言描绘自然的美,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桩,冬山惨淡而如睡。”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天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这个意思在石涛《画语录》中也有明确表达:“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自然万物之美,源自道之化生。感受美和体验自然之道,激发了文人们涉足画事。
在文人画理论家看来,自然万物不仅有物质实体的存在,亦寓内在的品性;自然美是万物“自美其美”,因而可以称其为“自在美”。
归纳起来,传统文人画论关于“自然”、“自然美”的观点主要是:自然也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两方面,是这两方面的统一;外在机械静止的自然,其内里蕴含着道、规律。自然之美在于其为世界的总根或源头;自然之美不同于世间一般所说的美,而属于最高的美、大美,非圣贤不能体验、把握。
二、再造美:人与自然关系在绘画实践中的表达
生态美学最终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生态美学能否深入下去,能否获得理解、支持,并起到引导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最充分地体现在绘画实践中。
三、自在美与再造美的统一
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已如上文所述。虽不尽全面、具体,也已得其荦荦大者。指出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蕴含着生态美学思想资源,绝不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是要为当下的研究给予启迪,提供思路。那么,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生态美学研究有何启示呢?
有必要先明确制约生态美学发展的根本之所在。我们知道,西方生态美学是在生态学的引导下产生、发展起来的,生态美学承续了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的忧思和焦虑,其直接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爱惜和保护。故此,生态美学就大力倡言自然是美的,并且期冀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并以相应的现实行动来达到上述目的。于是,“自然全美”成了生态美学的强命题。“自然全美”论在西方以艾伦・卡尔松“肯定美学”为代表。在肯定美学看来,只要是自然的,就是美的。自然万物无一不美,无处不美。在中国生态美学界也有与肯定美学持相近观点的研究者。这样的理论观点,似乎可以说是生态美学由其产生的前提及内在逻辑必然导出的结论。
但问题是,这种理论命题除了显示出研究者们极大的焦虑和强烈的使命感外,同时也把生态美学研究逼入了死角:既然自然全美,无所不美,那么不用说所谓的“征服自然”的生产劳动,即使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都是对“美”的侵凌、伤害,这样一来,人最好毫不动弹!我们所能做的,仅只是守持一个静止、死寂的自然。自然已经足够完美,我们只需要仰观俯察,被动照单接收。然而,人不能活动不能创造,那人存在于世界又是为了什么呢?艺术美作为人工创造的美又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于是,“美学”本身甚至人自己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从肯定自然滑向了对人、人类社会的彻底否定,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思维困境和理论歧途。
这种思维困境和理论歧途,其实是西方思想中的二元对立思维的逻辑必然。西方思想固然也首先肯定人从自然产生,但又把人从自然抽取出来,使之凌驾于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子及对立物(主/客二元)。一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人的需要来裁决,在剜除了人的自然属性之后谈人的需要,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里面存在着重大的偏失。通常所谓的“美”就建立在这种偏失上。而当代西方生态美学却又在另一极点重新堕入迷途――西方“自然全美”思想是通过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论”思维确立起来的。然而,人类中心主义有“强的”和“弱的”之区分,是否能一概抹杀?二元论思维是人思维方式之一,在自然科学领域尤为必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亦有其合理运用之处,完全放弃二元思维则实乃因噎废食。而西方生态美学对二者弃之如敝履,就从一个极端滑到了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中学美术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这是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一段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如何通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无愧于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学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教育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把文化的学习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传统文化巨大的美术魅力。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迅速冲击我国,一些学生在“日流”“韩流”的影响下“冷落”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少之甚少,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日渐式微。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创辉煌。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中国的美术作品,感受传统美术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二是要引导学生具有参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泥塑、面塑、剪纸、皮影戏、年画等民间艺术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将面临消亡的危险,怎样才能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关注点。如鉴赏中民间美术一课,课堂中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图片展示、可以进行实物现场展示,更甚至可以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好的传统美术的同时,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让我们的后代再次领略先人带给我们的美丽文化,自觉参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更是一种文化品质的学习和培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使之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是一切民族情愫的基础和前提。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位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如齐白石所画的花鸟鱼虫,笔意稳练、古朴,率真而无掩饰,他所画的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它所折射出的作者那份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民族的才是历史的。我国的艺术作品既是社会时代的真实写照,又是历史见之于当下的重要窗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汴京城商业繁荣的景象,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北宋的风俗、风貌;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通过瓷器的欣赏,我们可以了解华夏各个时期的文明及其辉煌历史;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国民间美术品种极多,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三、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
1.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学生对民间工艺的了解渠道比较狭窄,仅仅通过电视、报纸中知道一鳞半爪,或者看到父母从产地带回后的实物才略知一二,对民间工艺的内涵、价值、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民间艺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等更是知之甚少。比如在高中美术鉴赏17课《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风筝、中国结等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总,使学生们从对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知识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大家设计制作剪纸、年画、泥哨、风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民族人文精神。
2.结合建筑艺术欣赏,领略中华建筑的文化历史,弘扬民族的建筑特色。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无论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吉祥观”与“等级观”,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把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作为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以建筑为切入点,展开进行分析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能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特色。
具体来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风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提供轻松环境,激发学生想象
简单地讲,文化就是言行。美术从本质上来看是表示言行的,于是它就成了文化的载体,沉淀了不同时代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观察方式、记录方式和表述方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术作品都是这种文化载体的固定样式,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能采用的主要观看方式只是图片,而非作品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在这种有局限性的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学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画面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优美的旋律同样也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表象,使其产生“通感”,促其联想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比如在给学生看汉代画像石、唐三彩以及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一些舞蹈和奏乐场面的形象时,教师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和谐的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古典意境中,激发他们把诗意内容想象成生动的图画。教师可以一边播放悠扬的古琴曲子,一边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词朗诵,或者放映一些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轻合双目,悉心体会诗中描绘的夕阳西下,塞北江南等的美好意境。在讲授元代的瓷器时,老师还可以将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与之结合,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以一种不同的眼光去欣赏青花瓷的美。在这样美好的氛围中,美的通感力量能使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起来,激发他们在脑子里创作出一幅幅画面连贯、创意独特的图像。这种由音乐的旋律美、语言的节奏美相互融合,在课堂上产生一种和谐的教学形式美与教学氛围美,使学生既获得了轻松愉快的享受,又使想象力得到发展和提高,知识面得到拓展。此外,近年来,传媒业也在不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文化艺术收藏》《探索与发现》《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都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对艺术品的认识,达到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因此,课余,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观看此类节目,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
二、提倡情趣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从而吸取更多的信息,收获更多的知识。
如在讲述明式家具时,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选取比如像中央电视台的讲座类视频节目,再通过一些音乐,用一系列画面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在讲述苏州园林时,可以放映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也可以播放笛子曲《姑苏行》,学生因此会被优雅的乐曲吸引,然后思绪随着进入那些已经消逝了的时空。这种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的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内在兴奋点。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变得主动,呈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课堂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在讲述民间美术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家乡附近调查,拍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建筑;也可让学生去访问身边的老人,自己动手,学会做一些剪纸或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片或作品,让他们讲述与之相关的一些故事,或者道出自己的创作心得,通过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空间。这时,学生多种感官都会得到参与,从而使他们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在这样的熏陶中,学生会越来越自主地热爱民间艺术,并且自发地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这不但点缀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力。
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学生新奇的想法也源自于生活,他们的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彩的生活、丰富的知识浓缩带入课堂,运用相关挂图、各种电教媒体去扩大学生的视野,把生动形象的图像进一步丰富到学生的大脑中,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加工改造出各种新形象。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去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比如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搜集一些与下一堂课有关的诸如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提问、筛选,让学生自己甄别,学到更多。这些由知识的增加而引发出的全新想象,可以使学生在发现、思考、总结中体验到美术的文化历史,并领略到美术所特有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被老师采纳时,成功的喜悦会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由自主地会受到感染,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增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教育意义来看,传承的根基来自于传统,美术教育不应该忽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传统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肢体里的血液,是沉淀在历史中的文化结晶。当今天的学生津津乐道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还有那些西方著名油画家的油画一幅能卖多少钱时,是否也在关注着我们中国自己的传世瑰宝,我们民族传统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还有金石、瓷器、玉器、紫砂壶和其他工艺美术的审美、文化内涵及历史传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但文化交流绝不能以牺牲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代价,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淹没在西方文化中。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给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着浩瀚的“诗词文化”。在古代里面有一群闲暇下来的农夫,看着太阳一步步的升起来,心里高兴就说了一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自此我国的“文字文化”的延伸就诞生了;一句句诗词通过农夫,工人等唱作出来,诗词开始流传与民间之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到了后来,诗词,文字等通过作者个人的情感写出,在文字一个个的间隔之中,流露出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感情,而现在就产生了诸多流派,这反而是个好事,因为说明诗词文化并没有消逝,而是一步步的向前进,具有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还具有一股特殊的“美学文化”。这是我国独特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因为在古代里面,没有丰富的染料,而其他颜色被封为“禁色”普通人不可触摸也;就这样中国流传下来欣赏艺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颜色比较单调的衣服,美学文化就开启了雏形,而当美学与诗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一副自然的山水画,我们欣赏一首首美丽的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感情,慢慢地我们的美学观也慢慢蜕变,便的独特起来,但中华的“美学文化”也会一直影响着我们。
同时古代的先贤的哲学文化也非常独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教会我们该如何做人,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立面思想教会我们判断事物,墨子的兼爱非攻教会我们树立多些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多一些敌人,孙子的上善伐谋,教会我们要运用智慧去解决事物.....非常之多,这些思想充分着超前的理论,而这些也留到了现在,作为我们中国人基本判断事物的方式与思维方法,也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