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企业调研后,把工作过程流程细化,得到岗位工作能力,转化为学习中的分解的能力模块。成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中培养的技能。课程设置不能脱离开企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以他们的共同培养目标作为课程体系要最终实现的目的。
2课程设计要体现规划性,整体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某项技能对应着几门课程。那么所有的课程的开设都是符合计划和要求的。同时课程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在实际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候,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的根据分解好的能力模块,简单对应的开设几门课程。每个学期,开设什么课程,课程先后的开设,都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系统而科学。
3具体到每门课程的实践改革
在每一门课程的改革中,要推行鼓励制度。鼓励老师采用新的课程教授方法。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从宣传和物质多方面进行鼓励,提现课程改革的优越。教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方法、项目式驱动授课方法的,要给予奖励。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和课程是否适合,不能盲目跟风。
4做好课程评价工作
用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课程采用师、学生、家长、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这样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自信心理;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攀登。具体包括:教师公开、公平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教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表现;每份作业的考评结果都要求学生反馈意见,给予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评判教师评分是否合理,有权提出质疑;企业加入评价。可以由企业评价。企业评价应该采用实际工作表现、给出技能和实践评语方式进行评价。社会考证评价。高职课程评价还应要求学生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加社会考证,在校期间争取获得多张技能证书,来增强就业资本和竞争优势。
5要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教学改革;成效评价;任务驱动
1现状及问题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因此,各层次高校都将“数据库技术”这门课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我院系网络专业、软件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都开设数据库技术课程,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计划单一。无论哪个专业方向,“数据库技术”的教学计划是统一的,没有考虑到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特点,教学目的过于笼统。
(2) 教材内容滞后。现有的大部分高职高专教材内容虽然比较注重实践技能,但出版周期较长,教材内容比新技术的应用滞后得多。即使是近几年出版或修订的教材,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数据库技术在网络领域广而深的渗透等一些新功能,教材中除了抽象提及,并没有具体的实际应用。
(3) 教学方式重教轻学。教师多采用概念―举例―练习三步走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因此学生在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中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工程思想,缺乏综合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4) 课程实践与实际应用脱节。传统的教学实践多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题,虽然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便于理解数据库的各种技术,但会造成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改革方案
2.1制定符合各层次、各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考虑专业培养目的,分层次和专业方向制定计划,否则会影响教学成效。例如,五年制的学生基础较薄,因此理论部分的要求应该低于三年制学生,实践环节中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应用、网络数据库应用等内容应适当压缩。针对网络专业、商务专业三年制学生,应加大实践环节的应用范围。经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制定出符合各层次、各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
2.2精心筛选和编制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的内容完整性、易用性以及对新概念、新技术的反映。结合我院系各专业实际,我们选择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材。教材中部分理论过于简单抽象,缺少介绍新概念、新技术的内容,我们进行了部分补充,并正在着手编制适合我院的教材。
2.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教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者。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
(1) 灵活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教育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灵活地应用一些心
作者简介:沈美(1978-),女,青海乐都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于翔(1975-),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数据挖掘。
理效应,会提高教学效果,更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如使用“沉锚”效应[1]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定势,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学多学少”的问题,真正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2) 多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中以SQL Server为例)。比如已经有了CHECK约束,为什么还要专门有一个数据库对象“规则”?在讲解关系模型规范化理论时,关系模式SLC(Sno, Sdept, Sloc, Cno, Score)的属性分别表示学号、所属系部、住所、课程号、成绩,显然SLC∈1NF;接着分析这样一个关系模式是否是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再分析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进而引入第二范式的概念。
(3) 采用成效评价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该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为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各组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总结等,学生是任务的主导者,教师辅助指导,组内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讨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各组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总评。
比如讲解概念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知识点E-R模型设计,先选取一些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题目,将具体设计任务分配给各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后,由各组代表讲解设计的模型,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效,接着一定要指出各组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给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总结。这样的一堂课能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变得生动,寓教于学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4) 课程设计环节。比如数据库设计的过程[2]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各组教师精心选取贴近生活且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题目,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
资料管理系统、员工工资管理系统等,让学生在1~2周时间进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深入体会和真正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创建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最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完成了这一作品后,学习成就感会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强烈兴趣,对培养他们的良好职业素质起到很大作用[3]。
(5) 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验课中,学生遇到问题后通常有3种情形:①放下搁着不去理会;②马上请教老师;③自己思考最终解决。前两种是普遍存在的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朝第3种方向走,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做。如在SQL Server 2000中,让学生自定义一个计算年龄的函数,一部分学生这样编写代码:
CREATE FUNCTION [dbo].[age] (@birthday datetime)
RETURNS int AS
BEGIN
return year(getdate())-year(@birthday)
END
运行出错,系统显示:在函数内不正确地使用了 'getdate'。这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修改,而是提醒他们按照出错提示修改代码,通过“Transact_ SQL帮助”自己找答案。很快,学生通过搜索“用户定义函数”找到了错误原因,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授之以渔”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很有益的。
3结束语
以上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大部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教与学不再枯燥无味,毕业设计质量比往届有了很大提高。这样的结果令人兴奋,我们会继续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 邢惠丽,沈美. 心理效应理论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7(16):8-10.
[2] 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姜华斌,张新民.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现代大学教育,2006(4):94-97.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Database Technology” Curriculum
SHEN Mei, YU Xi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Nant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226001, China)
铁道通信信号是一个交叉学科,本身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应用的基础,又涉及部分自动化学科的知识。同时更加需要了解和掌握铁路运输专业本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收到实验器材的限制,难以实现课程的实践。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就业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除了这些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
二、课程改革要做到校企共建,走入企业,实地调研
校企共建很多院校都提到过,但很多都是提口号。要实施真正的课程改革,真正了解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就要走到岗位第一线,实地考查。尝试进行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分解。这里以调研实践过程中的信号设备维护岗位为例。调研过程中,实际跟随岗位工作。细化工作环节,在这个岗位的单位周期中提炼了主要工作环节有:信号机检修、维护与故障处理;轨道电路检修、测试与维护;.道岔转辙装置检修、调整与维护;铁路信号电源屏的检修、测试与维护;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检修、维护与故障处理;信号专业业务管理及安全规章制度等。把这些环节在实际调研后转化为能力。比如信号机的维护修理能力、操作方法、检修方式等等。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进行实践中,要以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目的
通过企业调研后,把工作过程流程细化,得到岗位工作能力,转化为学习中的分解的能力模块。成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中培养的技能。课程设置不能脱离开企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以他们的共同培养目标作为课程体系要最终实现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要体现规划性,整体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某项技能对应着几门课程。那么所有的课程的开设都是符合计划和要求的。同时课程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在实际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候,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的根据分解好的能力模块,简单对应的开设几门课程。每个学期,开设什么课程,课程先后的开设,都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系统而科学。
五、具体到每门课程的实践改革
在每一门课程的改革中,要推行鼓励制度。鼓励老师采用新的课程教授方法。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从宣传和物质多方面进行鼓励,提现课程改革的优越。教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方法、项目式驱动授课方法的,要给予奖励。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和课程是否适合,不能盲目跟风。
六、做好课程评价工作
用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课程采用老师、学生、家长、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这样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自信心理;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攀登。具体包括:教师公开、公平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教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表现;每份作业的考评结果都要求学生反馈意见,给予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评判教师评分是否合理,有权提出质疑;企业加入评价。可以由企业评价。企业评价应该采用实际工作表现、给出技能和实践评语方式进行评价。社会考证评价。高职课程评价还应要求学生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加社会考证,在校期间争取获得多张技能证书,来增强就业资本和竞争优势。
七、要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8年将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以来,台湾学者对生涯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很好地指导了教育实践。台湾高校的生涯教育受到来自美国、日本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影响,又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经济发展进行了本土化的有益探索。在台湾地区,职业生涯教育被称之为“生涯发展教育”,赋予以其 “终身发展”的内涵,使生涯教育不仅仅是围绕满足生存需要而开展的“生计教育”,而是注重关注人的终身发展教育。当前,台湾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生,内容是将教育与工作世界(即一个人实际其生涯理想的外部平台)相结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均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
早期,父母是孩子职业生涯的启蒙者,他们要引导孩子自我觉察,探索职业群。当孩子进入到学校,职业生涯指导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要在教授学生获是有意义的工作及符合需要的工作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工作世界;在毕业后,还要具备提升技能与知识,获得想要的新工作。由此,台湾已经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学生各学习阶段的核心目标,并将生涯教育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总体而言,台湾职业生涯教育受到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体系的影响,注重个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自我选择,强调以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模式来教育培养和评价学生。从本质上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涯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以个人的发展为中心。
2 台湾地区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实践
台湾的技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得以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构成的体系,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与之相应的,技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形成了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较为成熟的体系。台湾各技职院校都设立有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心,全面指导学生的生涯发展和职业发展。笔者根据对台湾技职院校的考察,对台湾技职院校生涯教育的特点做如下归纳:
2.1 生涯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
生涯发展中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在职业教育阶段以“适性就业”为核心价值,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增加竞争力、加强适应力。生涯发展中心的工作目标是: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生涯顾问咨询制度;引导并协助学生收集就业相关信息,提高求职巧,做好就业或者创业的准备;倡导学生多元学习、终身学习;凝聚学生情感,使之感受学校关怀与照顾。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设定了完善的、具有连续性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涵盖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某校职业生涯课程设计为例):
大一年级:以职业生涯关注辅导为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自我”和“认识工作”,前者主要是职业生涯性向测验、职业生涯性向咨询等测评,后者主要是生涯规划与热门行业分析讲座。
大二年级:主要开展自我管理能力辅导:通过职场礼仪与态度、校友职业生涯分析、职业生涯分析、校友生涯座谈、生活礼仪教育等内容,帮助学生对职场有初步的了解,称为“职场初探”;通过思考逻辑训练、个人EQ管理讲座等,增强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称为“增强能力”。
大三年级:以职业生涯辅导为主。包括咨询会、职场体验学习营、产业市况分析、企业导师请益、英文履历学习等丰富的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职场;通过工读实习进行“职场体验”。
大四年级:由于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根据他们毕业后的去向,职业生涯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面向就业的准备辅导,二是面向升学、留学的辅导。
此外,还有帮助大学生求职或留学的内容,如校园征才、企业说明会、校园面试、留学咨询顾问、1对1履历指导、生活礼仪教室等详尽内容。
由上可见,技职院校生涯教育伴随着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随着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其内容从生涯教育的认知到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生涯学习到就业或者留学深造,循序渐进地接受相应的教育内容,整体设计极为细致地照顾到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2.2 生涯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注重实际效用
台湾地区的生涯教育课程内容的出发点是从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展开的。其课程设计针对三个方面,根据每一方面包括多个相关的主题,并且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但都是以实际效用为出发点的。
在自我觉察方面,采取了通过学生对自我总结的个人性格、兴趣、特长进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同时,借助生涯测评量表、价值观拍卖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自己的兴趣、性向、人格特质、价值观的机会,以此评估个人职业生涯适合的方向。
在生涯觉察方面,以实践为主,安排学生参观访问就业单位或机关,了解职业和职业的分类;安排学生访问自己的亲友,了解他们所担任的工作角色;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不同工作角色的特性,并体验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怎样的工作状态。通过上述方法,使学生在进行生涯觉察的同时,对工作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着重针对学生个人生涯的性向及学生对工作世界的认识,设计生涯相关技巧演练和讨论,养成学生在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良好能力,以及养成他们妥善运用与规划时间的能力等。
另外,运用相关活动,如举办生涯博览会、结合户外教学等学校重大活动、请家长到班级做工作的介绍、参观工厂、举办生涯辅导讲座、校友返校经验传承,以及生涯档案制作等也是台湾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3 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关系
不同于就业指导,生涯教育是要从关注学生如何从学校毕业找到工作,扩展到关注学生终身的发展,最终要解决的是将学校进行的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化进行融合统一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其生命过程中的生存质量问题。台湾技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以职业教育为基础,通过系统的 有序的职业生育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并逐步完成社会化,为学生走上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做好积累与准备。
生涯教育实质上就是要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职业方向,在选择符合个人能力、兴趣和意愿的职业,同时形成可持续的,不断提升的生涯发展过程。生涯教育所产生的现实效益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它同时具有社会性,能够对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语
生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帮助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定位、进行职业分析和开展职业训练实践,使学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职业理想,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加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视,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形成诸如“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其中认知弹性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理论,它的提出配合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开放的、共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构建知识型社会。
一、认知弹性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Rand J.Sprio)等人提出。斯皮罗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1]它分别提出了教学目的―高级学习;教学方式--随机通达教学;教学媒介--认知弹性超文本的范畴体系。其中“高级学习”、“随机通达教学”及“认知弹性超文本”三个范畴在逻辑上是继起的,三者紧密相联,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逻辑框架,体现了认知弹性理论的核心观点。
斯皮罗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个人不可能仅仅参照一些规则就能学会运用工具,必须让学习者参与到一个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实际运用各种工具,这样才是恰当的和有效的。[2]认知弹性超文本提供了学习者在随机访问文档时根据需要对原有链接进行动态编辑的可能。这种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超文本,有助于学习者从多种观点的角度接近概念并构建知识表征,真正改善对复杂概念的掌握。认知弹性理论与认知弹性超文本技术,被评价者认为是“适用于以非线性和多维度方式跨越复杂教材的理论与技术,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非线性的与多维度的计算机学习环境”。[3]
二、高职免疫学检验的教学现状
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检验手段。该学科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技术和临床免疫学。对于高职检验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并根据检验师岗位的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强调实用、适度和针对性,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立以检验专业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医学检验专业及相关领域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设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及考核体系,包括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实验操作训练。[4]
现今为止应用案例式教学、综合教学法、PBL模式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探索出了适应该门课程实验教学特点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有很多学校开设了免疫学检验精品课的网站,可被学生查阅,方便学生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放任式的教学方式,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让学生处于无结构状态中盲目探寻,也让学生和教师都忽视了概念在理解中的重要性,这显然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应用认知弹性理论于免疫学检验教学
认知弹性理论是一种折中理论:一方面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基本观点,也非常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它走出一条中间道路,显得比较“折中”与“温和”。基于它的教学观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该模式注重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同伴的参与,但要明确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因此,强调教师的参与仅是辅助而非主导,同伴的参与只为相互切磋,而不是恶意的竞争,二者的出现只为开创一个能诱导学习者进行良好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活动仍以学习者为绝对的主导。
2.教学目标:针对本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不良结构,根据岗位需求,修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达到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为创新思想的孵出奠下基础。
3.教学内容:我们以免疫学检验工作任务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其内容包括传染病免疫学检验、自身免疫病检验、免疫增殖病检验、免疫缺陷病检验、超敏反应免疫学检验、肿瘤标记物检验、移植免疫病检验、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和质量控制这九大项目。将免疫学基础知识和免疫学技术贯穿到每个检验项目中,这样每一个项目都是完整的个体,但每个项目又都是相互联系的。
4.操作程序:
4.1准备活动:将学生们分组并在前期对学生进行认知弹性理论的培训。设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
4.2通过“七个题”来完成课程设计。
4.2.1给题:通过视频或动画,安排任务或给出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动力。需教师合理地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但难度较低的内容,尽量与学习者以往的知识结构相联系。
4.2.2选题:通过头脑风暴,将所要掌握的知识扩展,学生进行自主选题,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能力。可能学生不能讲已学过的知识联系在新知识里面,需要教师的诱导,以期最大限度的将知识扩展,但不要过多偏于本课程内容。
4.2.3查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互联网为工具,搜集和整理信息,展开探究活动,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适当的提供相应的网站或资料。
4.2.4解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多途径表达方式提供条件并要做出适当的评价。每个小组要认真记录其他小组的解题答案,而后以照片的形式传到网页内作为认真度的评价。或者自己独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实时评价,学生将每一步骤拍片传到网页内作为认真度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2.5评题: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和组组之间评价,在网页中评分,激发学生竞争能力,从而以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学生回答网页内的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此习题的难易程度是从易到难,只有答对此题才能看到下一题。也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掌握的程度。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一。
4.2.6结题:学生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补充,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
如何创新?十年校长,十年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是发现了一个创新的秘诀:许多情况下,坚持“不创新”就能创新——当然,这个“不创新”不是不作为,而是一种教育的坚守。
《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务本”就是坚守,这“道生”,恐怕就是创新了。所以,许多形式上看的“创新”,背后就是“不创新”,就是坚守,就是“务本”。
所以,要论创新,首先要知道,我们要“务”的那个“本”在哪里?我们坚守的是什么?在我的管理工作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坚守的有三点:第一,深思一个“元问题”;第二,咬住一些死规矩;第三,构建一条创新链。
一、深思一个“元问题”
所谓的“元问题”,就是起点问题,即人的本源问题。就学校教育来说,这个“元问题”就是“到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个问题,再向上追问,那就是“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该到哪里去?人怎样才是幸福的?”等等上位问题。
还是谈一些经历的事情,以此作为探讨教育“元问题”的素材。
半个月前,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组织我们首批研究员到芬兰进行教育考察。行程安排得很紧,那天,参观完一所很著名的高中已过12点半了。校长就带我们到教师餐厅用餐。可是,到了那儿,只见餐厅里的校工已将所有的餐具收拾干净,居然准备下班了。其中一位微笑着、神情自若地对校长说,“对不起,您预约的时间已经过了。”那位校长显得有些尴尬,只好向我们自我解嘲,“十分抱歉,他们似乎从不给我面子,但我拿他们没办法。”后来,一位副校长为我们张罗来了还算精致的点心作为弥补。我们一边吃着这顿特别的午餐,一边很是投入地听副校长作“不分年级的教育”专题讲座。
我在想,芬兰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充满着创新精神,并成为该国家的一种民族自豪,在那顿饭中,可以强烈体会到,创新背后,坚守的是一种平等、简单的人际关系——或许,这已经不是一种坚守,而是一种坚守过后的自然罢了。
喧嚣过后,叩问我们自己,作为校长、教师,如何通过自我修炼,让“我”首先成为“我”,并推而广之,让我们的老师、学生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这样,我们的教育创新就有了不竭之源。
我们蠡园中学,2007年举行了50周年校庆。在整理照片时,我突然发现面向学校大门的墙壁上总有一幅十分显眼的标语,而这幅标语,似乎更换了好多次。于是,我专门把这些曾经挂过的标语一一整理出来。放在一起看,发现这标语变化的背后,就是我们学校追问“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元问题”的过程。
作为一所历史不算久远的城郊普通的公办初中,我们不断追问这个“元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就是我们践行“蠡中教育——追寻理想中的教育”的过程。
二、咬住几条“死规矩”
咬住一些“死规矩”,可以让创新不再“坚硬”。
乔布斯有一个创新的规矩——“十三一”。什么意思呢?凡是有一个新的东西你必须有十个创意,或者一个新的创意必须有十个方案,然后十个方案选三个,到最后再选定一个。这条“死规矩”,成就了他卓越不凡的苹果品牌。
举我们现实中的例子。前年兼任新创办的无锡南湖中学校长,当学校提出创作校歌的时候,我就提出一条“死规矩”,校歌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歌曲,最好能成为我校学生中的流行歌曲。一开始,征集的校歌没有突破“开头写景,中间抒情,结尾口号”的传统模式,这样的校歌,总感觉不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曲。
最后我们发动全体师生,坚守以“学生喜欢”为前提,花了近三个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校歌。很有意思,这校歌的第一句就是与创新相关:“我们的思维没有围墙。”大家感觉这句话很好,然后顺着这一句,就有了南湖中学的校歌:“总有许多想法与你分享/别说我总在幻想,我在寻找那未来的方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笑看分数,我用智慧与坚强/别看我不声又不响,你看那落花水面皆文章/我心中的那个偶像,意气风发给我力量/追寻我的理想,沐雨栉风青春更闪亮/南湖有梦想,随梦去远航……”
谱成曲后的校歌,曲调轻松活泼,还带有一些rap的风格,深受师生的喜爱。
作为一所新学校,南湖中学在去年5月份举办了首届学生节。在策划这个学生节之前,校长室首先提出了许多“死规矩”,比如:不打红色的“热烈欢迎”标语条幅,但要有欢迎嘉宾的特别表示;学校领导不陪同嘉宾,但嘉宾能得到很好的招待;校长不致欢迎辞,但学校要有表示欢迎的特别环节;不请参加活动的上级领导作“重要讲话”或进行剪彩、揭牌,但要让他们向全体师生“有所表示”……
在这些新的规矩下,学生节呈现出了以往学校传统大型活动所不能企及的精彩。二十多位学生手举自己撰写的欢迎字样,以动态旋转的舞蹈造型代替了以往传统诸如“欢迎莅临指导”的大幅标语;所有嘉宾由学生代表负责引导、接待;开幕式上,学生和学校领导以一段天真、俏皮的对话代替了传统有板有眼的“致欢迎辞”,让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颜;在学生主持人的“密谋”下,愣是没有让上级领导发表讲话,而是给他们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现场为学生们唱几首他们小时候的儿歌来与学生同乐。学生节即将结束,德育处要我作为校长进行活动总结。我又定了一条新规矩:学生节的活动让学生来总结。有了这些规矩的学生节,学生成了最忙活的人,做到了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独特收获。而我作为校长,在这些“规矩”下,却成了“没活干”的人。
从2006年开始,我们学校新生的编班,就提出了一个规矩:不管进什么班,必须要家长、学生自己签字同意。这样,六年来,我们终于走出了“要不要分重点班、非重点班”,怎么“分重点班、非重点班”等等这些问题的漩涡,形成了蠡中内部新的教育机制——“选班制”,并正逐步引领学校走向“给学生可选择的教育”。
我们的教师大会,曾经是领导一言堂,要么自上而下的工作布置,要么煞有介事的教师培训,后来改进成为“教师微讲坛”,但教师“被开会”的局面依然没有改观。于是,从本学期起,我们提出了几个“死规矩”:每次教师大会要有效互动,要能会心地笑上两次,会后要对教师大会如评课一样作出评价。这样,让每次教师的大会就成了一次特别的“课堂转型”公开课。我校从本学期开始还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召开行政例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倒逼一切日常工作走向“自动化”运转,倒逼管理者加强日常沟通,有效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细细想来,这些“死规矩”,或许就是对“元问题”的某种具体回应,也是催生教育创新、激发教育生命活力的有效办法。
三、创建一条“创新链”
汽车大王福特有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福特的话,我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有跳出熟识系统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要跳出旧系统,建立新系统,仅仅靠修修补补的创新点子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创新,由一条“创新链”来推进原运作体系升级、变革的系统创新。
在我们学校的创新与变革中,有三种现象经常出现: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创新缺乏必要的系统设计;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创新没有良好的过程管理;三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创新没有良好的传承机制,如同本来已经烧开的水,时间一长就冷却下来,下一次又得再起炉灶。
我们蠡园中学十多年来,进行了颇多改革。这些改革总体上比较注重把握教育方向,创新教育举措,短期内也总能在某些方面显现一些成效。但是,现在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系统性、协同性。为此,我们近两年就特别致力于系统创新,基于“元问题”的思考,对我校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并构建了以“五组关键词”为核心内容的系统创新链。这五组关键词是——方向与原则、水准与目标、结构与比例、流程与方法、工具与资源。
当前,我们就是以这五组关键词为总领,正在有序、有效地推进基于校本的课程设计,推进学校教学水准体系的研发。
论文摘 要: 在全国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校积极参与。作者作为参与改革过程的一员,在与传统的教学作对比后,对手机维修教学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随着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我校也开始对课程作了全面的改革尝试。这也让我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都有了全新的理念。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新的教材,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广泛听取他们对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有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在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思考。现在把自己的体会和反思进行整理和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是如何把知识点列出教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的。即使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新的教学观念以实际任务为导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实用的知识。因此,老师由教学的主导地位变为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使用新知识或技能去完成任务。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例如,在讲授手机开机电路中的不开机故障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修理手机不开机故障的过程:先找到该类型手机的相关电路图,然后对电路图进行分析,找出电路中可能产生不开机故障的几个故障点,再分别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故障手机的故障点进行测量,找出真正的故障点,最后对故障元器件进行更换,从而解决不开机故障。然后,用实物让学生完成故障手机修理任务。这样,让学生在实际修理中掌握修理的方法和技巧,并熟悉工具的使用,同时也使得学生思考:哪些点容易产生故障,为什么会产生故障。
二、改变教学过程
以前的教学中,总是先讲理论,然后分析,最后举例让学生理解。现在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了。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能力”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性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管理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课堂环节的设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
例如:现在要解决一个手机故障,我先使用故障手机,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请学生分组讨论产生该故障的原因,然后每组请一个同学把他们组分析的结果公布出来;针对每组的结论给予判断,大家再讨论用什么方法和工具找出可能的故障点(给予每组必要的指导,并且适当维护课堂次序),接着让同学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发送电路可能的故障点进行测试,供同学们观察,然后公布正确答案,最后选择使用什么手段来排除故障,用找学生当帮手,老师现场操作的模式对故障手机进行维修,使学生亲自看到维修以后的结果。通过这一过程,我发现,同学们对这个故障测试和排除过程非常感兴趣,并且个个都想试一试,课堂轶序也井井有条,最后同学们作的自我总结也非常到位。由此可见学生不但对本次内容印象深刻,而且能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盲从的心理,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我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有效排除故障,从而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也就有了更强的求知欲。
三、改变学生考核方式
现在我们通过考核学生来改进教育工作,确定新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考核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扬长补短,长善救失。我们要通过新的考核方式发现学生特殊的发展领域,在坚持统一的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充分发展。因此我们用的是理论与实际动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用笔试方式考核的时代,学生为了通过考核,总是死记硬背,背概念、背电路图、背故障排除步骤。这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擅长背书的女生考核成绩很理想,但是在实际排除手机故障的时候无所适从,而很多动手能力非常强的男生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现在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把一些基本理论拿出来笔试,再用一些实物来做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一来使得很多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故障手机作研究,思考如何解决故障。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巩固了基本理论,同时对于有不同特长的男生和女生做到了公平、公正。例如,在期中考试中,我按40%的理论笔试,60%的实际操作来进行考核。在40%的理论中我基本不涉及太抽象化的东西,主要是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故障的手机电路进行分析,并写出过程和心得。在60%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则是准备一些常见的故障手机,对学生进行分别抽检,比如在抽检过程中,可以采用抓阄的方式,让同学们抽取不同的故障进行排除,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考查全面。
这些改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变化,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对于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以上便是我在课程改革中对手机维修这门课的一些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层次 差异化 培养模式
1引言
多年来,国内外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综合改革,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提升和扩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日渐显现出来。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教学与理论并重的特点,现有教学体系虽然兼顾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但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仍占较大比重(学时学分),而符合就业需求的应用性课程较难进入教学体系,即使进入培养计划,往往作为选修课程且学时学分较少,这样造成的实际效果是:两头都兼顾,两头都不强。
(2)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自学能力和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学生一方面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不好,另一方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性强的应用性课程因没有教学计划而学不到。
(3)由于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由于没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氛围,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措施与标准,学生与教师片面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师资力量薄弱,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多数属于教学型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的质量,也就很难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
2研究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性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通过建立工程项目实践的仿真或模拟环境及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实践,提出更适合高校、更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达到创新和自我总结能力。同时也能加强教师因材施教,不断增强教学能力。通过研究和实践,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改革模式和方案,可有效地改善理论和实践相对脱节的现状。
(2)通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建立工程项目实践的仿真或模拟环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实践创新精神。
(4)通过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本文通过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其他学习编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我校计算机教学的一线教师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法,并在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JAVA语言课程中进行探索和试点,在这几门课程中进行编程语言内容共享教学,采取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将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类似内容提炼出来,作为公共模块来讲授,比较并分析各种编程语言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适合的场合和优势,并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一个典型的小项目在编程语言课程中贯穿讲解,避免了学生为熟悉不同例题而浪费时间精力。同时,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选取一些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研究一些专题,然后和班上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在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中,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并能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1)以项目答辩代替传统笔试。计算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平时作业评测为辅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是一种思想,一种解决方案,仅仅以理论考试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真正的能力,达不到考核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本文在课程中使用软件项目开发考核的方式,能有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学生专注进行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能将书本上的计算机理论用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答辩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突破与进步。
(2)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转型。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适用、易用,从服务高校教师为主到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用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以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展示课程的进化,分类指导的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过程。
(3)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见识其他高校计算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找到自身的不足,使学生有一个能向其他高校学生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能督促学生自己去专研,能把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4小结
笔者在近二年的实践研究中,通过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优秀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就本年度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育工作方面
面对新课改,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我在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并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论文的撰写。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中文本科,并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
总之,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优秀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工作接近尾声,总结本学年来的工作,用几个字描述很恰当: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恪守职责,严谨治学,生活俭朴。具体表现如下:
一、热心教学,认真负责
本人本学年来继续担任四、五、六年级段13个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上学期五六年级7个,本学期四、六年级6个班的教学工作。一周12课时,400多位学生,其中外来民工子弟达260多位,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差,条件差,自律能力差,加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固定的教材、无教参,无服务条件,无方向的课程设置,给教学工作带来难度。但本人针对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认真分析校园内外的条件,即时捕捉教学素材,以网络资料做参考,以时事热点为题材,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筛选研究性课题,鼓励学生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实践体验,解决问题,积累课程教学资源,规范教学,努力完成四项规范达标要求:计划、备课、改作、评价。积累主题课程设计资源多个,筛选优秀的主题课程设计参评,上学期获得区一等奖2个〈安全无小事〉和〈保护环境〉,区二等奖1个〈开心农场农作物大观园〉区三等奖1个〈文明礼仪〉;撰写学科教学案例论文2个,获得区三等1人次;平时,还努力辅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获区级奖2人次,科技论文二等奖2人次;其他3人次;校内教学检查都获得优秀等级。
二、后勤工作,忠诚服务
本学年来,本人继续担任打印室里的打印复印、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综合组的教研组长等工作。一学年来,接受镇、区、市级领导检查4人次,都受到好评:档案整理A档,学籍管理规范,井然有序,教研组活动记录实效性强,组员获奖率高,服务工作效率高;教研组课题区级立项,落实扎实。平时,我还经常与教研组的各组员沟通,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上学期的体育赛课获得区团体二等奖,本学期的信息技术、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培训竞赛获得团体、个人二、三等奖6人次;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获奖10多人次;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获得区二、三等2人次,市级一等奖1人次,其中本人撰写的学科论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思考》区三等,读书征文《不做自以为是的综合实践教师》获省第七届读书征文三等奖;
三、关注生活,热情周到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常会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学校领导一直关注生活教育,在后勤服务工作中,一些领导级的检查,洗刷水果、清洗场地、收拾整理、接待泡茶等琐碎的事情,虽然只是帮忙,只要有空,我也能做到热情周到,利于生活方便给以关注,使工作氛围和睦团结,和谐发展。平时,本人生活简朴,没有刻意打扮,但在学生面前也会经常修好边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工作。在五(3)班的副班主任工作中,能为班主任排忧解难,一起排练晨会表演,一起做好值周班工作;在综合教研组内,关心组员生活,能给以帮助,一些病残的老师,给以慰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使老师们感到温暖。
当然,本人存在不足,因为能力有限,教学效率不怎么高,还没有更好地鼓励年轻教师走向幸福教育科研之路,科研成果一般。对老师的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不是很关注,劳动基地动员学生持续观察习惯培养做得不够。
总之,本学年来,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能代表过去,希望自己戒骄戒躁,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优秀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往往是在不经意中流逝,一年的时间就这样在我们的手指中倏忽而逝。回顾一年的工作,不禁思绪万千。在这里我作一下简单的陈述: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要教给学生知识,你就必须拥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你稍稍迟疑,就会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做还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我参加了“走进新课程”的全国性的语文观摩活动,受益匪浅。学习以后,将听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发表与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的教学文摘这一个版面上,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赞同,并由此与上海金山区的一个老师成为教学上的朋友,经常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交流自己在教学上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教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将与这个老师一起合作一个《自主合作式练习评析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的课题,现在正在筹备阶段。除了认真参加各种培训以外,我还积极的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在空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师生沟通艺术》、《班主任心育艺术》等教育教学的专著,对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要在书中找知识,在别人身上找知识,当然也切不可忘记网络中的知识。只有学习,才能有进步。
一个有着精深知识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宁可无才也要有德。因而我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时刻领会各种方针,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的天职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我的原则就是“让灿烂的笑容永远绽放在学生的脸上”。
在语文教学上,我不断的创新,努力追求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到乐趣。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我把它做为我教学的宗旨。我的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乐园,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在一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带着疑问的学习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总而言之,只有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我们的教学才能有出路,我们的改革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