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教育社会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社会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社会学论文

第1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学科,首要的条件是找对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除了稳定重现这个基本要求之外,教育学对它的研究对象还有多项约束条件。首先,它不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在学科逻辑上,其他学科无法发展出关于它的知识,而只有教育学能够发展出关于它的专门知识。其次,虽然它不需要代表教育实践的全部,但它能够带来对教育的某种整体理解而非局部理解。最后,研究它所获得的知识有助于提升从教者对教育的理解力和行动力。为了回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我们需要首先确立理解教育实践的整体框架。当我们过于关注局部而深感困惑时,我们需要退回到整体。从观照实践的角度看,教育整体上是什么并不取决于我们看到了什么,而是取决于我们做到了什么。所以,教育学的整体框架只能是:目标-手段-结果。在“目标-手段-结果”框架中,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联系绝不是形而上的模式、方法、策略所表达的静态函数关系,而是依赖设计技术建立起来的动态算法关系,是一种操作性的逻辑联系。这里的目标是统合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要素的结果,既具有形而下的内容又符合形而上的价值追求,而不是所谓的一般目的或终极目的。手段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自然发生的,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给予部分解释,但是这些只是底层的、泛泛的解释,在逻辑上与具体的教育目标无关,还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在教育学的整体框架中,理解了“手段”的整体性,也就理解了教育的整体性。我们把“手段”看作一个系统,称其为教育系统。在现实意义上,它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多个主体之间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明确功能的信息流动网络。(杨开城,2011a)教育目标是教育系统的属性,结果是教育系统的某种输出(即功能)与学习者耦合的后果。因此理解了教育系统的功能机制,也就理解了教育学意义上的教育整体(不是指教育实践的所有方面)。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无法提供关于这个系统功能机制上的解释,也无法建立手段与结果之间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联系。系统功能意义上的、系统机制上的解释只能由教育学负责。而这个系统机制是设计的结果,是在理论基础学科所揭示的各种规律的基础上“构造”的结果,是“做”出来的,不是纯粹“看”出来的。这个系统机制所要处理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实践的基本矛盾,即学生成长的自主建构与教育者的文化传递之间的矛盾。(杨开城,2010)教育实践的这个基本矛盾是现实中的具体矛盾,所以形而上的理论范畴无法描述它。这个矛盾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在人为干预下、通过构建的教育系统展开的。因此这个矛盾在性质上是合目的性的动态算法问题而不是合规律性的静态函数问题。它独属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无法独立描述它。教育系统是基于实情数据而构建的,它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文化桥梁。教育系统的数据基础包含三个方面:社会背景下人的发展需求、人的当下状况以及文化知识体系。而知识是理解人与社会的工具。所以,知识体系是基础中的基础。与个体的成长相比,知识表现为客观的信息,这是教育系统具有可重现性的根基。教育系统是一种信息网络系统,不是一种行为系统,结点并不是参与者个体,而是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因此由个体所带来的不可重现性便去除了。教育活动中的从教者和学生的行为是无法重现的,但教育系统中的信息流动则是相对稳定的,都指向特定的目标。只要目标相同,相应的信息流动在知识语义方面则是相近的,其总体特征也是稳定的。所以,教育系统是可重现的对象。在教育系统中,任何局部的信息处理和交互都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解释,但是整个教育系统何以能够具有达到具体教育目标的功能只能由教育学系统机制来解释。由此可知,位于教育学整体框架中的教育系统就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里的教育系统不是指教育的社会组织系统,而是一种人为创建的多主体间信息网络,只不过它的功能指向人的成长。总之,教育学的宗旨是:我们设计什么就研究什么、我们创建什么就研究什么。这样的教育学不再是指Pedagogy,而是指Educology①,我们称之为新教育学。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系统的理论,关注的是“如何理性创建”和“创建之物如何”。

这种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功能是:第一,指导从教者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做出理性的行动规划;第二,指导从教者完整地理解行动的规划和行动本身。要完成这样的理论功能,新教育学就必须提供以下两方面的知识。

(1)用于设计、开发和维护教育系统的技术知识。这套技术必须解决需求的表征、目标的表征、各种约束条件的表征,设计对象的结构化、从需求到目标再到教育系统的操作技术,确保各级各类设计对象的目标-手段一致性,提升各级各类设计对象的性能、可适应性、可重用性等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在特定约束条件下设计和维护教育系统,确保其目标-手段的一致性、高适应性和可重用性以及降低实践成本,仅仅依赖从教者的个人经验是不够的,必须依赖构造教育系统的技术知识。新教育学将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称为教育技术。而研究创建这套技术体系的学科就是教育技术学②。目前已经获得初步发展的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技术,课程开发技术是课程系统的设计技术。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实践中的很多关键问题都不是“言说”所能解决的。教育学只有发展到技术化的水平,才真正具有了可操作性,才能与实践接轨,“既要如何,又要如何”的理论话语才可能退出市场,教育行动才可能摆脱精英主义、经验主义的状态。也只有拥有了如教育技术这样的专业技术,教育才可能发展成为专业领域。这也使得新教育学成为一种只能通过操作才能理解的知识体系,仅仅通过阅读是无法透彻理解的。

(2)作为教育自身规律的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其整体特征的反映性知识。这些知识必须解决教育系统的动态系统建模、系统运转机制分析、整体功能性能(一致性、适应性、可重用性等)指标分析和计算、系统缺陷归因等问题。教育系统就是一个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遵循一定规则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学生的成长效果,而是指学生个体与教育系统的联结点处各种信息的输出,包括事实性信息、价值性信息、人际交往信息、管理规则信息等。而教育系统面向某个个体的信息输出则取决于其他信息源的信息输入以及实际发生的信息流动机制。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社会性建构和分配机制。我们将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性信息流动方面,另一个是价值性信息流动方面。关于教育系统事实性信息方面的知识体系被称为教育现象学,关于教育系统价值性信息方面的知识体系被称为教育价值学。它们分别负责揭示教育系统运转规律的事实性方面和价值性方面。这两方面知识结合在一起,对于教育系统真实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现象提供机制层次的解释,既包括教育功能是如何发生的,也包括系统缺陷是如何被人为地引入的,等等。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都属于教育科学。只不过教育价值学属于价值科学,是关于价值对象之间事实性关系的科学。这里的教育现象学并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教育现象学。其实现象学教育学并不是现象学的,因为现象学教育学无法真正执行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还将个体性主观的现象学方法运用到主体间框架中。虽然在新教育学理解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包含有“结果”要素,但新教育学更关注的是产生相应结果所需要的教育系统功能。也就是说,新教育学更多考虑的是功能而不是效果(特别是学生的成绩),因为功能可以是理论问题,而效果只能是实践问题。教育效果是学生参与教育系统耦合出来的,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系统提供给个体什么样的微观环境(即教育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准备和具体行动。对于学生来说,教育系统提供的是现实的可能性空间。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选择和创造并不是教育系统所能控制的。因此,新教育学倡导一种“不败即成”态度,避免失败,忌追求某种特别的成功。教育原本就没有所谓的成功学。由此,新教育学与旧教育学的发问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旧教育学这样发问:怎么行动、条件如何,学生才会更好?而新教育学这样发问:怎么行动、条件如何,教育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才会更好?综上所述,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可以分为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三个分支.。教育学的这三个分支以各种教育XX学为理论基础,其实也就是以XX学为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考察系统的目标合理性、系统要素的多元性、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动力水平、系统维护的成本等方面。目前教育技术学已创生的独特概念包括:知识建模、FC知识图、知识推理路径、知识组件、开发取向、目标-手段一致性、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等。教育现象学关注教育系统中事实性信息的流动规律。目前教育现象学已创生的独特概念包括:教学系统、激活量、IIS图,等等。教育价值学关注教育系统中的价值性信息的流动规律。教育价值学尚没有展开实质研究。

二、新教育学的基本研究范式

很明显,在“目标-手段-结果”的整体框架中,作为手段的教育系统必须先设计出来才能得到执行和修改,而一切教育改进都必须以设计为抓手,一切修改意见只有嵌入设计才能稳定地发挥效用,所以新教育学主张践行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Design-CenteredResearch,DCR)范式。DCR是针对DBR(Design-BasedResearch,基于设计的研究)而提出来的研究范式。DBR是一种“在真实情境中,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协作为基础,将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的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反复循环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开发技术产品,在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修正和发展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论”。(焦建利,2008)这里的教育理论不是指泛泛的教育理论,而是指“对情境敏感的设计原则和理论”,(Wangetal.,2005)被称为教育的设计科学。DBR可以区分为实践取向的DBR和理论取向的DBR。实践取向的DBR实际上是教育领域中的软件工程过程,而理论取向的DBR由于误解了迭代、教育行动的不可重复性、不具备正确的认识论基础而无法发展出教育的设计科学。(杨开城,2013b)实际上DBR只是一种精细版的行动研究,无法承担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任务。它唯一的贡献是让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设计属性。(王文静等,2008)与DBR不同,DCR是一种关注教育干预的设计过程,旨在发展教育设计的技术知识,并探索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和整体特征的研究范式。DBR与DCR的差异很明显。DBR关注的是教育干预本身,着眼于教育干预的有效性,而DCR关注的是教育干预的设计技术,着眼于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DBR的目的是发展情境性“知识”,而DCR的目的是发展脱离情境的技术知识;DBR与情境紧耦合,不具有可重复性,而DCR可以重复。在DCR指引下,当面对教育实践问题时,我们总是首先回到教育设计的技术过程。

而教育学理论的进化总与教育中的设计技术有关。这种与技术知识关联密切的新教育学理论研究自然采用开发取向。所谓开发取向,“是指通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可重用的技术来尝试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理解教育教学规律,以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认识的研究取向。”(杨开城,2004)开发取向主张将教育系统及其所包含的知识产品看作是一种技术人造物,即人们利用某种特定技术所创造的事物,(杨开城,2005)强调从设计过程入手,基于实际数据和层次模型去理解它们。对于教育技术学来说,DCR主张采用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来改进设计技术。所谓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某种技术所生成的产物的缺陷来分析和反思所运用技术的缺陷并使之得到改进的研究方法。”(杨开城,2005)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的基本流程见图2。图2技术人造物缺陷分由于技术体系是由技术效应件、技术系统和技术产品构成,因此技术的进化表现为技术效应件的进化、技术系统的进化和技术产品的进化。(杨开城,2008)除了基本技术效应件的发明之外,技术进化都源自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功能不足,即缺陷。为了弥补缺陷,人们会将技术操作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化,或寻找更加合理高效的效应件。对于教育技术来说,它的缺陷首先表现在它的生成物即教育系统上。虽然并非所有教育系统的缺陷都源自教育技术,但教育技术自身的缺陷必定表现在教育系统之中。所以,通过识别教育系统自身的缺陷,再沿着教育技术的操作链条反向追溯,我们会找到教育技术自身的缺陷环节,并根据现实的需要改进技术。教育技术学的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在教育领域中首开缺陷分析之先河。对于教育科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来说,DCR主张采用基于信息流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和整体特征。教育科学需要对现实的教育系统进行系统建模,找到构成系统的最基本、最微观的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组成整个系统的层次模型。由于教育系统在性质上属于信息系统而非物质系统,因此最微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信息流,因此教育系统的建模及其分析必然是一种基于信息流的建模和分析。这就需要对直观的教育系统进行信息流切分,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运转机制模型、探求整体特征并对这些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教育系统的信息流分析基本过程见图3。

三、新教育学的理论旨趣

新教育学并不关注教育实践的所有方面,而只关注教育系统,为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评估和维护提供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的其他方面由其他学科来支撑。

(1)新教育学不宣布一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而是为制定清晰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把什么作为教育目的来看待”是实践问题,“应该把什么作为教育目的”是理论上的形而上学问题。在新教育学眼中,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是综合权衡社会需求、学生发展需要和人类文化遗产三方面信息以及各种行动约束条件的结果。对于教育目的,新教育学关注的是它的可达性而不是应达性,是它的清晰无歧义的表征而不是形而上泛泛的空话。

(2)新教育学不关注泛泛的方法模式,而关注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设计教育系统以达到具体的目标。新教育学不认为“有目的的行动就是理智的行动……而理智行动就是意味着有目的和符合目的的行动”。(杜威,2009,pp.98-99)教育目的无论多美妙、多高尚、多和谐,它与教育手段之间都不会自动建立联系,不会是自然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实践的结果。新教育学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形而下的“技术活儿”,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务,是一种教学方法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新教育学要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理论知识。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育学不可能是形而上学。

(3)新教育学不关注有效性,而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在教育研究中,有效性通常指的是某种教育干预在某种(研究)情境下令当事人(甚至蜕变成当权者)满意的程度,主观性、情境性很强。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存在归因困难(无法从效果出发检验方法模式的有效性)、适用范围狭窄(只适用于教学领域)、难以适用于反思性分析(没有客观判据确定教学失误到底发生在哪个环节,因而拒绝理性)等困境。我们将有效性研究称为“有效性陷阱”。一致性研究则不同。一致性是从微观数据分析出来的。当我们发现不一致或者某种一致性水平低于可接受的标准时,我们可以从分析机制和微观数据中找到这种不一致的来源,归因不存在困难。一致性这个概念贯穿整个教育领域。从社会需求感知,到教育目的目标的确定,到课程产品及其体系的构建,到将课程意图转化为教学方案,到教学方案转化为教学行动,直到各种考试测验,都存在着各种一致性问题。确保各种一致性是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相应的,基于一致性的反思性分析的逻辑是这样的:若目标是合理且完整的(价值取舍合理、期望合理),教育系统设计与目标是一致的且可行的(包含着设计者对各种规律的理解和遵循),且行动与系统设计是一致的(临场处置没有偏离预设),那么行动就是可以接受的(具体何种效果,则取决于非可控要素)。如果某次行动是不被接受的,那么可以怀疑某处的一致性被严重破坏。沿着上述逻辑链路进行回溯,结合同行对话、经验借鉴,进行反思性分析,从而改进理念、技巧、技术、经验、视野等等,进而提高从教者的综合职业素养。

(4)新教育学不关注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关注教育自身的规律。新教育学认为反映教育基本矛盾的规律才是教育规律,即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才是教育规律③。教育原理是指教育系统何以达到目的的原理。这一原理是指一种技术性原理。实践中的教育问题都是算法问题,教育规律也就必然是指这类“算法”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等。所以,新教育学关注的是教育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这里的结构不单单是指某种静态结构,而且指系统运作所表现出来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理解的角度,新教育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系统结构的关系;从构造的角度,新教育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5)新教育学不关注实践的成功,而关注教育系统的缺陷。既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那么就从消灭已知的丑陋开始。新教育学坚信,既然我们无法事先知道普适的、无缺陷的教育系统是什么样子,那么就从识别教育系统的缺陷入手,通过调整系统的内容、内在结构和适应性以避免缺陷再度发生,促使教育系统可以与它的外部环境协同进化。由于新教育学提供了构造和理解教育系统的知识,那么它便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那些系统缺陷是如何被人为地引入的,并对症改进。

四、新教育学如何走向实践

现代教育需要教育成为一个专业性领域。利伯曼指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钟启泉,2001)(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对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工作需要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从业者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业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从业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的目的,以服务为动机;(7)拥有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具体的伦理纲领。概括地说,当一个行业能够有组织地利用专业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在专业精神、专业伦理规范的约束下,为社会提供专门的专业服务,并赢得社会信任、拥有专业权力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成为了一种专业。而专业领域的诸多要件中,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知识是专业的最核心要件。(杨开城,2012)没有了这个要件,其他要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新教育学只有包含了技术知识,才会使得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成为可能。现代教育需要的是专业性的从教者群体,而不能单纯指望教育大师——教育思想、经验、成功的集大成者的横空出世。个别人因机缘巧合而成为教育大师是可能的,但所有从教者都成为教育大师是不可能的,可是所有从教者都成为教育专业人员是可能的。个体的教育行动的确需要一些旧教育学所说的智慧,但整个社会的教育行动更需要专业的新教育学知识。新教育学为从教者提供的指导绝不是“只要按照某某原则规范去做就会取得何种理想的效果”的承诺,而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科学和技术知识。新教育学能够为教育实践独立地提供知识,因此面对实践问题,新教育学主张分工原则,只提供学科理论,并不直接参与从教者的问题解决。实践问题是从教者的问题,新教育学并不代替从教者定义问题,也不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武器。但这些武器的学习及有效运用并不简单。

作为技术与科学的新教育学具有可用性、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不一定具有易用性。新教育学对于从教者来说是有门槛的学科。新教育学所支持的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型如图4所示。新教育学走向教育实践至少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准备:第一,人员素质准备:通晓尽量多的哲学和其他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有一定的学习毅力。新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庞杂,涉及面广,这需要实践者具有相当广泛的知识面,否则难以理解教育学中各种操作技术的合理性。此外,新教育学包含大量的技术知识。大道至简、宏术至繁。技术总要比科学更复杂,而且它们需要操作才能理解。这就需要实践者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学习毅力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第二,数据准备:学科知识库、学习活动库、课程组件库等数据库。新教育学所支持的现代教育是基于数据的教育实践。无论是教育技术学还是教育科学,都不是仅仅基于常识和经验来思考的,它们的运用都需要数据支撑。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的数据基础之一是学科知识体系,从教者之间还需要共享可重用的学习活动方案和课程组件,这些数据必须以数据库的方式存放才可能使它们在从教者群体中长时间广泛流转。从教者不需要每次都重新构建这些基础数据。第三,工具准备:各种设计、开发、维护、分析、诊断的自动化软件工具。新教育学不但需要数据的支撑,还需要处理这些数据的软件工具的支撑。只有这些工具软件解决了信息的重复加工和自动处理以及工作效率等问题,从教者才可能从繁重的信息加工工作中摆脱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的创造性方面。

五、小结

第2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艺术社会学观念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研究意义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有艺术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和社会,它们是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由社会决定和影响创作者及欣赏者,再由创作者及欣赏者决定和影响艺术品。简而言之,艺术和社会是通过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根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著名艺术史家岑家梧在《论艺术社会学》中提出“百数十年来,艺术社会学者在着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艺术学的研究,逐渐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这是这派学者重大的灾献。”他还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艺术社会学,不管它的本身怎样的幼稚,在将来,它终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学方法,吸收史进步的学说的精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艺术学,这确是一种趋势!”[3]蔡仪认为,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的艺术学是以美学为基础的,没有美学便没有完全的艺术学;而美学的领域应当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也就是现实美、美感和艺术美。因此,“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好像内切的两个圆,艺术学是内切于美学的。”由此决定,艺术社会学的意义“是考察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的相对应的关系,和其随社会基础的发展而变化的相关联的规律。”[4]据此可知,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所以想教好和学好艺术,就必须重视艺术社会学的指导作用,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区分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严格区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指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即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是用社会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对艺术的产生、创作、传递等艺术现象进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批评是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艺术现象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来考察研究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研究艺术作品,从而在揭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联系关系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批评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在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高等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社会生活的视野对所学习和创作的艺术作品和一系列的艺术现象进行宏观、综合地学习研究。

(三)摒弃“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中国艺术理论界由于对庸俗社会学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错把庸俗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家弗里契视为“艺术学之指导者”,庸俗社会学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艺术发展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干扰和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我们所说的艺术社会学立场与庸俗社会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艺术社会学是建立在一种综合和包容的立场上,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会学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的同时,如何正确加强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社会学视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对策

(一)注重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

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例如艺术与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等的关系。在进行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艺术现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艺术现象的社会功能,艺术现象的艺术价值的标准和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完整整体的各个环节。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生活体验的培养。高等美术教育应当以对生活的切入来极大地丰富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体验就无法生成。如果高等美术教育中,老师对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得不到学生个体经验的认同,那么学生在这样的高等美术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术层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就会相应地缺乏艺术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可自然称之为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后者也可自然地称之为文化联系,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两者相互补充。[5]艺术社会学强调艺术现象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考察。这就要求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内容、方式和类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着“”、“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构起综合的学科门类。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还应当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高等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一点出发多点结果的多元或从多点出发以多点结果的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三)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艺术的理想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艺术作品的形式能够体现和表达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人生意义。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如果不是结合着社会现实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创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艺术社会学的转向就是从对形式技巧的讲究转向对内容意义的追求。简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内容是具有形式的社会。综上所述,在对高等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时,我们应当注重高等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即在进行高等美术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既要注重艺术的形式创新,又要注重艺术的内容丰富的思维。

第3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1)教师在制定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具体目标时,首先要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过程和方法以及价值导向等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原则将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予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将学生的价值导向放在教育教学最为核心的位置上。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和教材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教学活动中的针对性,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教学效果。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主体,所以在教学当中要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出不同的层次,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就会使得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收获。

2设计精巧的教学课程使得教学拥有了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认知和体验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入到课堂当中,从而也加强了教学的效果。

(2)了解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为这门课程大多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所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很有必要。让学生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用眼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用嘴巴说、用手做,全身心地学习,在创设情境、辩论交流、模拟实际情况、提问解决、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学到知识,使学习生活充满乐趣。

3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融入生活中

学校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定位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社会日常生活,其关键是不局限于课本,尽量向课本外拓展延伸,大量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寻找各种途径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践行社会研究、参观相关社会现象,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见识广阔的社会环境,真实地体会社会道德标准,培养适应社会的各项综合能力。就像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来需要经历的人生。

4采用有效模式多角度地展开教学

(1)充满激情讲明道理的模式。它以传统讲解模式为基础,在品德与社会等各种课程中都很适用。这种讲课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是激情讲解、直观展示、评价作为、丰富情感等。它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感知、分辨是非、找出对错,最后真正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样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很短时间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2)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趣味性。可创设日常生活里典型的常见相关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生活中的这些是非。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以行为训练为主.但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故事感较强的课文,以论述为主的课文则不适用。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都适合这种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兴趣。

5与实际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关键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改变学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为了让这门课更高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为学生组织有趣丰富的活动.拉近学生与这门学科的距离,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判断、评价建立属于自己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事,什么是不能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毕竟经历的事情很少,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不够深刻。

6结语

第4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教学过程应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体现思想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通俗道理和简洁语言,寓理想道德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于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中。让学生在不断地积累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高一、高二阶段的教学应突出化学的社会性

化学教育的社会化,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化学教育专业化作好精神准备。还能让大多数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展化学社会性教育,可产生积极的诱导因素,使学生喜欢化学,这是学好化学的先导,也是化学专业思想稳定的必经之路。3.结合笔者所在校大多学生来自农村这一具体实际,开展化学教学工作。

(1)结合教材讲授化学史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介绍我国造纸、制火药、瓷器的烧制;石油、煤的最早使用;侯氏制碱法的贡献;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介绍拉瓦锡对“燃素”的否定、道尔顿原子科学的假说、凯库勒苯环结构的梦得、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提出,以及居里夫妇钋、镭元素的先后发现……。介绍化学及其应用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这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顽强刻苦和奋发向上。

(2)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遵循化学教育社会化,应使未来公民掌握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这一宗旨,加强化学教学同工农业生产相联系,应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方向。例如:

①贵州红壤、黄壤多,土壤呈微酸性(pH多在5~6之间),且土壤粘性重、缺腐殖质、团粒结构较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土壤改良时,应施以石灰和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等。

②肥料的合理使用。贵州农村大都有粪尿拌灰或把潮解的硝铵埋在草木灰里的习惯,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结合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铵态氮肥(如NH4NO3、NH4HCO3)及酰胺类肥料[如CO(NH2)2]等遇碱(草木灰中含有碱性盐类K2CO3等)都会反应放出氨气,从而使氮肥肥效降低。总之,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材适当对学生进行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医药卫生化学、生活用品中的化学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这样,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精神。使学生明确化学科学对升学、科研生产、生活、工作的所有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3.高三阶段的教学应面对现实

第5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

第6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作为公德教育的基础环节,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能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关心他人;有比较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能正确地理解社会公德的社会作用,对公共场合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有较清晰的认知。在现实的公共场合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范,人际交往中能相互尊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来看,他们的公德状况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近几年媒体曝光的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我们身边一些大学生的表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结合社会现实,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个性自私化,漠视公共和他人利益。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居多的客观现实使很多人养成了万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和思维模式。在学习和生活中不顾及他人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对公共利益和他人的自由权利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二是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近些年尊重个性自由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但部分大学生的个性自由却走向异化,张扬桀骜不驯、标新立异成了其追求的时尚。在追求个性的招牌下,在学校和公共场所我行我素,缺乏最基本的公德意识。三是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大学生集体意识不强,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应有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公共生活中怀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当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四是诚实守信不足,缺乏社会文明观念。诚信是大学生从小应养成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但当前在很多大学生身上表现出一些说谎、考试作弊、不讲诚信的行为,模糊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缺乏基本的社会文明观念。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解读

分析上述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其中既有大学生群体的主观问题,也有当前社会环境和成人群体的客观原因。从大学生群体自身看,主要是自由思想的异化消解了公德规范的约束力。近几年,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大众观念的解放,以往被压制和否定的个性张扬重新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的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自信、狂傲,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欠缺最基本的谦虚和宽容品质。在其“尽展”自由的过程中,他们只奉守自己的自由至高无上,而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缺乏对社会公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少数大学生甚至极端地把自由等同于“非公德主义”,即把公德规范看成束缚个人自由意志、自由发展的枷锁,他们主张摒弃社会道德,否认公德规范的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他们拒绝接受学校和社会的公德教化,以至于他们的公德情感淡漠、公德观念混乱、公德信念丧失。从客观原因分析,成人群体的公德缺失行为诱发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的出现。面对当前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的不断出现,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群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部分家长、老师及长辈等成年人的善恶美丑标准颠倒、社会公德遵守上的知行背离、损人利己与损公肥私行为的发生、违反公共法规和准则事件的频发等现实和事件的存在与发生表明:在社会公德的遵守上,成年人群体以身作则的榜样并没有很好树立起来,正因为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和行为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才给大学生树立了坏的榜样。超级秘书网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现实途径探究

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真正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公德教育是整个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国民公德状况良好改善和提高的希望之所在。所以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结合当前社会现实状况,在其成年之前培养起他们明确的社会公德意识、浓厚的社会公德情感和坚定的社会公德意志,使之养成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由于大学生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和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阶段,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呈现出片面化、极端化的特点,即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实质,这便要求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寻求出契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首先,教育内容上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公德教育不能“一刀切”,要适应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育内容的起点不能太高,而应注重基础的道德教化,例如,以要自尊自爱,生活中要尊敬父母、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等微观道德为主,同时隐性渗透进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等宏观价值教育,要注重培养其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树立科学的、道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这个阶段学生更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震荡,因为先前所接受的积极向上的道德教化与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差,更容易对社会公德产生迷惑与不解。所以此时公德教育内容上应侧重由原来的基础层次的道德教化向高层次转变,引导他们客观辩证地看待现实社会,通过带领他们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进而形成公共道德观念,培养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使他们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践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教育形式上要由“灌输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变。传统社会公德教育主要集中于学校和社会的规范灌输和理论宣传教育,灌输教育公德规范在集中性普及、强化性认知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值得肯定的。但从显示效果来看,还应该配合以其他形式的教学。例如养成教育方式的引入,所谓“养成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方法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大学生通过日常的实践观察思考着身边真善美的道德情感,认知到公共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并自然而然地模仿形成与道德示范者相似的道德行为。在“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中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加深浓厚的公德情感,并养成道德思维和践行习惯,进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再次,教育方法上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传统公德教育中的说教教育,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多数情况下以被动接受为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除了强化的说教教育外,还应该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学习模仿的道德示范资源。这就需要当代的公德教育者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典型的道德楷模供大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注重示范作用的实效。通过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无数平凡的道德楷模,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那就是:为人父母者要从小培养孩子善的本性;为人师者要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官者要洁身自好,造福一方;为商者要遵纪守法,取之有道;为社会成员者要彼此尊重,各司其责。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引入“同辈教育”。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变化的典型特点就是有较强烈的“叛逆意识”,对于长辈的“道德说教”和批评教育往往有逆反心理,代沟隔阂使社会公德的教化有时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大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同龄人之间的效仿意识很强,众多人追捧的东西很容易在其群体内成为流行的时尚,这也提示我们“同辈教育”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教育资源。同辈之间沟通很顺利,互动交流也很便捷。通过同龄人交流、与同辈互动,很容易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所以我们在公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优秀的、公德感强的学生自觉树立示范者的责任感,承担起其“道德领导者角色”,另一方面要引导其他同龄人向“道德领导者”的学习。同辈之间的互相感染和影响有可能会使公德行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学会文明、友爱以及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自觉强化自己的公德意识,形成具有服务于社会和公共福利的品质,在社会事务中凸显出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参考文献:

[1]王定华.今日美国学生精神面貌堪忧[N].中国教育报,1997-6-2.

[2]王金萍等.超越障碍: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第7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1.个体功能

成人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成人教育在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和功效,成人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以人为本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它提倡的是个体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有利于个体差异性的发展。成人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开展因人而异的教育,同时,由于成人教育具有丰富性,所以能够根据个体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式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2)成人教育能够促进成人主体能力的发展。主体能力是指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外部对象的能力,成人能够通过参加多样的课程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成人教育是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人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谋生能力和生命品质。首先,在成人参加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个体的谋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与学习化社会相融合。如农民工可以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的课程获得非农技术,提高谋生能力和谋生手段,从而促进社会流动。其次,构建学习化社会能够满足成人更多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学习能够使人们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能够提高精神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所以,成人教育是提高人们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2.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功效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学习型政府的形成,从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行政能力。通过改善政府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爱学习、终生学习的知识性工作人员,同时可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其思维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成人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成人教育灵活的教育方法扩大了受教育的规模,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同时,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成人教育主张终生教育,这种理念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进步,从而保证了人力资本自身的可持续性,其人才结构的稳定性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成人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递和更新。由于成人教育不仅涉及科技知识,还涉及文学、艺术等,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二、结束语

第8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如何”时,认为“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仅1.15%的人认为“很差,值得思考”。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学生的诚信水平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但提到参与活动,41.3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觉得没意思”;只有40.8%的人“会积极参加”。既然各高校都有开展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下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其开展的真正意义呢?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题目中所涉及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身份造假、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上课帮点到、撒谎请假等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达81.61%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频繁;还有76.44%的同学认为“上课帮其他同学点到”很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已向我们昭示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时,当被问及“据你了解,周围同学考试作弊是否会被发现”时,七成以上同学表示“偶尔会被发现”;仅有3.45%的人认为“一定会被发现”。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总体是好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却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其诚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化工程。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把诚信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广播台、校报、校内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力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那些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应予以曝光和严惩,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诚信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构建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的诚信网络。首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的教育内容之中应努力给学生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其次,应通过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监护与引导,共同营造诚信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所以说,学校诚信教育是重点和主导,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从老师、同学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定期书面化评价。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形成书面化、系统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基于诚信档案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考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让诚信之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四)重视社会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第9篇: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

人不仅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更是作为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黄淮学子来说,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必须有创造性的实践。在当今社会,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人在扮演,每个角色都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责任感是指,在社会里,每个人对他人在心里和感觉上的伦理关怀。具体来说,个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承担义务的自觉认识。黑格尔指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自觉的履行责任,培养自己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与人的本质规定之一是责任,是客观要求和主观追求。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独立的自然人对社会、集体、国家、他人所承担的义务。作为道德的一种表达形式,社会责任是知、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修养和外部行为规范的结合。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体现在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的需求为目标,崇尚“追求自我”往往忽略了家庭、社会的责任。当个人的需求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只强调了个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集体的利益;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利益,缺乏个人为国家牺牲的精神。

(二)目标定位不合适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以片面的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前途,而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还应该为集体、为国家尽一份责任。他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把自己的理想和集体、国家的责任有机的融合,缺失必要的担当意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日益淡漠。

(三)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应当承认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缺乏礼貌;知行不一,实践能力差;损坏公共财物;考试舞弊等。

(四)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缺乏感恩之心当代大学生表达自己权利诉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事往往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强调家庭、集体、国家的帮助,缺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供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交学费,自由选课,自由就业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的权利,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应该履行学校的纪律,尊敬师长。极少数大学生对帮助自己的老师,学校,资助自己读完大学的社会热心人士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学业有成之后,应该回报社会。

三、新时期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一)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责任感内涵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反映出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必须发挥思想教育这一强大的力量武器,来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觉的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价值控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二是加强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我自律意识,是一种基本的公民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拓宽和社会的接触面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培养,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慢慢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校园文化的建设能使广大大学生促进责任感教育的形成。校园文化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社会道德架构的支撑。是教化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平台,要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平台,要开展广泛和持续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使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得大学生自觉地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成为基本意识和形态。二是不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