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历史演讲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演讲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演讲材料

第1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摘要:内燃动车组车内噪声与温度控制是评定车辆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动力包部分产生的噪声是动力分散内燃动车组噪声的主要来源,本论文通过对车内噪音的产生进行分析并提出降噪措施,结合车辆防寒材的安装方法与工艺,对车辆安装使用的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进行研究,达到整个车辆内部特别是动力包部分隔音降噪隔热的要求。

关键词: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 动力包 隔音降噪 隔热

随着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轨道车辆已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内燃动车组作为一种现代化轨道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车辆内部的噪声会直接影响着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噪声达到一定的强度会对工作人员、乘客等造成损害;动力包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车外车内温度差会造成车内外的热传递,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车内空调采暖系统的压力。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的噪声与隔热处理特别是动力包处与客室地板之间的一种隔声降噪隔热措施的研究。

1、动力分散内燃动车组介绍

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dmu(diesel multiple-unit)是由柴油引擎驱动的动力分散式铁路车辆,采用独立的柴油内燃机作为驱动机或者发电机,是区别电气型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特点如下:(1)低成本。相对于电气化机车,它不需要电气化线路、接触网、电力所的建设与维修,使其具有低建设费、低维修费、低电力费的特点。(2)高载客量。内燃机在车底布置,不需要专门的牵引机车,司机室占用空间小,客容量大。(3)运行要求低。因其独立的驱动系统,使其可以在非电气化路线运行,并可与电力机车混跑。(4)编组灵活。可以一辆动车单独运行,多辆动车拖车混合编组等形式。另外由于不需单独配置牵引机车,此种动车组还有容易编制运营计划等多种特点,因此在我国的支线铁路、城际铁路、非电化区和电化区混跑的线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国际类似轨道交通线路上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内燃动车组噪声分析

(1)轮轨噪声。钢轨与轮轨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响。轮轨噪声有3种主要类型:摩擦噪声、撞击噪声和轰鸣噪声(或滚动噪声),每一种均由相对应的机械结构所产生。(2)牵引动力系统噪声。牵引系统设备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包括动力包柴油机运行噪声、牵引电机及其冷却系统、齿轮箱的噪声以及空气压缩机运行噪声,它是轨道交通主要的噪声。(3)辅助设备噪声。主要是指空调机组等辅助设备运转噪声,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以及通风系统气流不稳定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此外列车上各个突出和凹入的部分,在空气中高速移动时,压力空气在非恒定的气流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以及各种外部噪声等。

3、车辆的降噪与隔热措施

由于车辆的热传递和噪声类似都是通过车体进行,因此车辆的隔热与隔音措施在设计时进行有机结合,使两种措施相辅相成,既保证所需效果,对成本也有所控制。

(1)对于轮轨噪声可通过采用改进车轮材质降低轮轨间动态作用力及振动水平,降低车辆的结构辐射噪声。采用刚度大、阻尼系数高的钢轨垫片、增加钢轨阻尼、增加钢轨吸振器、埋入式钢轨及钢轨截面形状优化(如矮钢轨、窄轨脚)等措施降低钢轨振动水平,降低钢轨辐射噪声。通过减小轮轨接触面的粗糙度来降低轮轨轰鸣噪声。

(2)对于空调机组噪声,可将机组安装在减震座上,在车内空调部位平顶板处粘贴隔音减震材料等降低此类噪声的影响。

(3)对于空气动力噪声,采用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应用风动模拟实验,采用流线型车体设计,减少气流产生的各种噪声。

(4)车辆通过全车加装防寒材来增加车辆的隔热保温效果,如图1所示,车顶与侧墙防寒材用防寒压板固定,车窗、车门四周加塞防寒材,保证结实,严密。防寒材为用阻燃塑料布包裹严密的聚酯纤维棉,外表面粘贴铝箔,聚酯纤维棉的导热率为≤0.034w/m°c,氧指数:40.7a级,降噪系数:nrc=0.76,起到了良好的保温降噪作用。

(5)车体内部设计时,在车顶、侧墙、底架相应位置喷涂1-4mm厚阻尼浆,减少车体震动以及从车体传入车内的噪声;在地板结构上面采用浮筑地板结构来有效的控制传递到车内结构噪声,同时根据结构噪声的特性,采用有效的隔音吸音材料来增大噪声传播的阻尼;车门采用电动双开塞拉门,此种塞拉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车门隔音量1000-5000hz时≥32dba(平均),隔热性能k<4.6w/㎡.k,车门关闭时能有效地隔热、隔声,能消除震动;车窗采用中空双层隔热玻璃,车窗与车体间安装橡胶条密封;另外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到车内过线、过管孔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密封等措施都能起到隔音隔热效果。

4、底架处的降噪隔热措施

由分析得知,车内噪声主要来源与车下,尤其是动车组的动车动力包处,因此地板处的降噪隔热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板安装采用橡胶堆组成作为弹性支撑,上安装垫梁后安装铝蜂窝地板。动力包运行会产生严重的噪声与大量的热量,此处的隔热与隔音降噪措施同时设计,使用新材料与新工艺,使两者有机结合,两种措施相辅相成,达到需要效果。

如图2,3所示地板处隔热降噪主要采用如下方案:

(1)使用1mmvnvinaflex隔声垫,这款材料能有效的将车底各种噪声隔绝,产品性能实验其隔声量达21.5db,另外它也是防火达到s4标准的隔声材料。

(2)在地板与vinaflex之间用2mm的三聚氰胺,可以使vinaflex发挥更好的性能。

(3)地板支撑之间填充carbonwool聚酯纤维,除了保温之外还可以起到吸声的作用。

(4)为进一步降噪,在地板处使用25mmarmasound240,这样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隔声量。

(5)对于个别空腔位置,无法填充防寒材料,可采用cp620膨胀型防火泡沫以解决漏声现象,其隔声量(din4109)可达59db,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通过对车体与车内布置各部件的降噪隔热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统筹设计。上述车体的隔热隔声解决方法,在理论方面和实验中都能满足了客室内部保温与降噪要求,此种方案在我公司孟加拉内燃动车组项目生产过程中进行实际应用,经实测列车以50km/h正常运行时,车内中心离地板高1.5m处的噪声≤75db(a),并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满足客户采购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大猷.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iso3381,轨道机车车辆内部噪声的测量[s].

[3]刘英杰,卢贤丰,刘世华.城市地铁噪声分析与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11).

第2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一、创造性地制订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考纲的原则,尤其是要结合具体的学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等多种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辩证地看待问题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大胆地从“与教材内容完全一致”的老框架中跳出,创造性地制订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创设多种方法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堂讨论即由教师提出一个争论性的议题,根据不同的观点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应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确定讨论的结果。这种形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2.课堂演讲演讲内容可由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并轮流主讲。学生势必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整理成稿,这不仅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小论文论题不宜过大,选材应客观。材料可以出自教材或者档案、报刊、杂志,也可以实地考察。材料应按论点分类,同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学生应充分利用材料并结合所学为论点服务,同时做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4.观看影视作品或纪录片由教师选择作品并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先赏后析,先看后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与影视艺术结合,学生会对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形成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社会洞察力。

5.戏剧表演戏剧表演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剧本编排,学生自行决定角色扮演者,自行导演,但要求剧本及表演能够反应正能量,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3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关键词: 快乐学习学习策略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此目标,是比较难的。在当前高中各学科教学中,历史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原因一是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使得任课教师感觉很难适应;二是高中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师难教,学生怕学也不想学的境况,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历史课比较沉闷,有时上课开始不久,就睡倒一大片。

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目前高中课堂教学要着力解决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把教学中运用的让学生快乐学习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

实践证明,一位优秀教师的成功之处固然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快乐学习的必要条件。

1.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接受式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当前可以说是最差劲的教师。“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深挖教材,力争使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智力水平相一致,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快乐和愉悦中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的《》时,教师可将其内容编成口诀:“割让台澎辽,赔款两亿两,开放沙重和苏杭,还要投资开工厂。”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在内容中与祖国宝岛台湾有关的是哪些?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脑子,又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繁多的知识系统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效果较好。

2.让学生说出来

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说出来,努力营造尊重别人、尊重知识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写小论文等,使学生感觉到常听常新,善于探索发现,有较强的思维力和批判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让每一名学生尝试成功,在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即兴演讲,时间为5―6分钟,内容或评述人物事件,或一家之言,或困惑,或心得。为了演讲,学生课下找资料,上网查找信息,有的还在演讲中运用了图片、录音机等多种手法。尽管演讲时间短,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至于学生们盼着上历史课,盼着自己登台演讲的一天。这样的历史课,学生是盼着上,效果可想而之。

二、探究多样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会学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它的重要性,“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就是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把“学会学习”列于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之首,可见学生会学何等重要。

1.要学生自主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调查,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人们一般把历史看成一门很“死”的学科,学历史要记性好,要靠背功,这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未能看到历史学科的本质。事实上,历史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是典型的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以“声情并茂”达到动之以情的做法,很依赖于“环境效应”,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去经历,更能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客观地说,每一件历史事实都要学生在课堂上用情感经历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力挖掘,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跟学生讲历史。如近现代史中与当今学生的实际生活仍有直接关系且易直接观察的内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前苏联个人崇拜等,对于这些学生特别感兴趣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调查和资料阐述,最后以剪报和心得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扩大视野,懂得“用史实说话”中“史”与“实”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变成真正的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

2.让学生学会协作

第4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演讲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94-03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主要开设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来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这种技能课的教学理念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却存在诸多弊病 [1 ]。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的问题尤为突出,口语课普遍缺乏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基本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机械操练上,也就是说,只是重视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没有重视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大多数学生在陈述观点或说服他人时缺乏有效推理、合理运用论据、组织论据、分析和支撑论点的能力。这既是课程内容定位上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口语教学理念上的守旧。要实现口语表达的速度、准度、深度、力度,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语课的补充和延伸,而是以实战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它强调语言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信心培养等。

一、演讲课历史的沉淀与启发

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以听众为对象,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发表讲话,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演讲有赖于一定的天分,更有赖于后天的习得。历史上的雄辩之才,无不经历严格的语言课堂训练。早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等人的弟子就以“雄辩术”作为其必修内容。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从15世纪起便开设了相关课程。美国大学的言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哈佛大学创立之时。但在20世纪前,美国只有极少数大学成立了独立的言语系,言语教学主要由英语语言和文学系承担。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越来越意识到言语教学的重要性,主张成立独立的言语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4年,演讲教师协会成立。独立出来的言语系大多命名为“公共演讲系”,1920年以后统一更名为“言语系”,60年代更名为“言语传播系”。如今公共演讲已成为美国大学里最普遍的交际基础课,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此课设为必修课。

英语演讲课在我国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课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英语语言学和文学课等课程的程度,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不是太多。其实,在国外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课程的必要性,而是课程的发展性,如: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视野等,要让课程显示出对于演讲能力提升的作用力。

二、演讲课教材的审视与建设――基于《英语口语教程》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关演讲与口才的图书比较多,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少,即便是用做教材的,也都重墨于演讲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语音、语调、肢体形态等),或者如何塑造一个演说家。这样的定位偏高偏窄,造成教材太专业化、太格式化,内容陈旧,辐射角度小,且缺少灵活性。于是,很多高校采用了Stephen E. Lucas编写的《演讲的艺术》 [2 ]。这本教材编排虽然很好,但它主要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语言难度和选材内容都不太适合中国学生。那么,推出一套适合于中国学生的教材就显得特别关键。

《英语口语教程》(上、下册)是笔者主持编写的教材。基于对主流口语教材的对比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教材明确地把口语课分成两大块:“基本技能训练(上)”和“演讲与辩论(下)”。“基本技能训练”侧重交际功能训练,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激情和习惯,逐步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连贯表达。 “演讲与辩论”就是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的专门化训练,比如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法庭模拟等,让学生熟悉一般英语辩论的规则和技巧,增强批判性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辨析能力 [3 ]。在编写过程中吸纳与采用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Krashen在其“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学习者要习得第二语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借助语言环境,大量输入略高于自身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最佳的语言输入有以下4个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输入量 [4 ]。输入方式包括阅读材料输入、视听材料输入、篇章背诵输入、教师课堂知识输入等。Swain对于“输入假设”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必须有可理解性的输出,只有创造机会充分使用所学的语言,才有可能锻炼学习者的流利度和语法的准确度 [5 ]。课堂输出活动包括模仿表演、看图说话、故事复述、故事创作、角色演绎、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立体的综合化建构,实现英语说、读、写、视、听、辩能力培养的空间一体化,是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三、演讲课的教学原则与手段

英语演讲课有2个要素:一个是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演讲的相关知识,诸如演讲技巧、演讲稿写作、演讲审美及演讲心理等;另一个是学生的“练”,演讲课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利用现实的生活元素,自主地、系统地、探究地进行演讲演练,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课上应“精讲多练”,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和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型、学生友好型的课堂氛围,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分配“教”与“练”的比例,精心设计和组织演讲场景,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模仿、操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 观摩成功演讲范例

英语演讲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的最快捷的途径是观摩。通过观摩,学生对英语演讲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可以让学生观看英美国家名人演讲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大师们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观摩之初,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关注演讲者的语音语调;用心观察,注意演讲者的一举一动,如姿态、肢体语言、服饰等。随着观察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并适当对演讲个案进行简单的点评,讲解其中相关的演讲技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成功演讲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选择CCTV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给学生们观摩。实践证明,演讲课程之初多观看英语演讲成功的范例、演讲比赛的录像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羞涩、树立信心,是演讲学习初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模仿成功演讲

观摩一定量的成功演讲范例后便可引导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首先是形态模仿。鼓励学生模仿演讲者的“形态”,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与演讲者有一模一样的身势语,因为文化差异,有些身势语在中国不一定能得到认同,如过多的耸肩和扬眉等。要根据演讲内容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其可以与原演讲者的动作有差异,但基调和情绪必须是一致的,不能把演讲做成盛气凌人的训诫或哗众取宠的煽情。其次是声音模仿。要求学生模仿演讲者的用声技巧,如气息强弱的处理、换气、断句、停顿等。语音的模仿是关键,元音要尽量发得饱满,结尾的辅音要轻发,还有注意吞音和连读现象等。语调也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在演讲节奏、句子升降调、轻重音等方面尽量靠近演讲者。最后是文本模仿。演讲文本模仿亦如书法临帖,很讲究“循规蹈矩”,一般而言,尊承古人的法帖是最优的选择,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可从经典范本中挑选出精华部分,如精彩的开头、有力的说理、美妙的修辞等供学生模仿写作自己的演讲稿。

3. 演讲技巧训练

观摩和模仿是演讲的初始阶段,之后就进入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阶段,如怎样审题、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材料进行主体内容的逻辑说理、怎样做到演讲文字的准确与生动等。讲授完相关技巧后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教师可以给出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收集相关材料、拟出提纲、整理材料、写出讲稿。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修改演讲文本,要求学生把观摩到的演讲技巧和课堂学到的演讲知识充分运用其中。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挑选学生进行演讲实战,演讲完毕后,先由同学点评,然后老师做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大多能在众人面前开口演讲,而且是言之有物的、逻辑性较强的演讲。

4. 课堂英语演讲比赛

当演讲的基本技巧都进行了介绍和训练之后,学生对演讲技巧运用得比较娴熟,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接下来要锻炼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表达能力。可将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结合起来训练。教师可提供一些演讲题目让学生抽签(题目应该随着课时的推进由易到难),抽到签后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做出一个3分钟左右的演讲。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由组员打分,评出最佳演讲。然后各组的优胜者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逐。分组比赛的好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进行打分的好处在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评判演讲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5. 课堂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更能锻炼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氛围里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快速反应的能力,更具挑战性。在大量命题演讲、即席演讲训练之后,可组织一些班级辩论赛。教师拟定一个贴近生活、有时代色彩又富有争议的题目,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做好充分准备。课上进行辩论,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赛制和程序,正反、反方分别设一、二、三辩及自由发言人,由教师充当主席。辩论演讲更具对抗性,是即席演讲的更高层次,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有效手段,一般可一个月举行一次。

6. 演讲拍摄及分析

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各3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下次课上播放上次拍摄下的学生演讲录像,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利用相关的反馈表向演讲人提出具体的反馈意见。运用和分析学生自己的演讲视频资料可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演讲学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可以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观看演讲视频的其他同学就可以比较、分析出他人演讲的优劣,以扬长避短。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和手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快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定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水平、文化修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将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玉.“读议写”课程改革―――以美国历史与文化教学实践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118-120.

[2]Lucas,Stephen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New York:Random House,1986.

[3]陈 惠.英语口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五、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例如:句子“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扩展后可以是这样的:

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需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困难,有曲折,也有风险,没有超人的勇气是进行不下去的。同大自然的斗争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凶恶难料,有险阻、有困难,因而也就有流血、有牺牲。例如,外空探险,可能有去无回;海底探秘,可能葬身鱼腹;开山放炮、地下采煤、高空作业、科学实验、机械操作等,无不带有一定的危险,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没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根本做不好的。更何况改革开放,难免会泥沙俱下,造成某些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国内外邪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像徐洪刚那样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英勇献身。所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向四化进军的征程中,不是不需要革命英雄主义,不是不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急需;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练习:请以“人生处处是考场”为题扩句进行演讲。

4、借发挥。即前面讲的“五借”。“借”了之后要扩充成句成篇。

五注重:

1、注重开头,引人入胜;注重结尾,耐人寻味;

2、注重内容,言之有物,机敏幽默,蕴含深刻;

3、注重语言形式,以口语短句为主,巧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注意过渡词、句、段的使用,加强衔接;防止语言陋习,不用粗话、碎屑语和方言。

第6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今年是“五四”运动**周年,建团**周年纪念。为教育引导我校团员、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经校团委、学生处研究,决定开展纪念“五四”运动**周年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口号:弘扬五四精神书写励志青春

二、活动内容:

1、书画摄影大赛

2、手工创意作品设计制作大赛的通知

3、“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大型图片展

4、“国旗下的青春誓言”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

5、“红色五月,放飞青春”演讲比赛

三、活动时间:4月下旬至5月底

注:具体活动要求参考附件,希望各班精心组织,尽早安排。

系列活动之——“**发展我成长”书画摄影大赛

1、活动主题及内容:本次比赛以“**发展我成长”为主题,旨在引导青少年以书画影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和谐社会、和谐**和我们美丽的校园、家园,表现青少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2、作品类别及规格要求:

(1)书法作品:软、硬笔均可,软笔作品不小于四尺宣纸对开,硬笔作品不小于16k,草、篆书请附释文于作品背面右下角。

(2)绘画作品:国画、西画、卡通绘画等均可,国画作品最大不超过4尺,西画、卡通绘画作品最大不超过2k。

(3)摄影作品:彩色、黑白均可,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尺寸为7-12英寸之间,并附50—100字以内的说明。摄影作品如有电子底稿,一起上交。

(4)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创作,不得冒名、以及经电子影像处理、合成、修改等,如有违反,由当事人自行负责;

3、参赛对象:初一初二各班每类作品各交2件参评。

4、活动时间:5月4日前上交团委办公室,逾期不候。

本次比赛优秀作品将选送至xx区参评。

系列活动之——手工创意作品设计制作大赛的通知

1、作品要求

(1)具备创意特色的造型艺术作品均可,包括:雕塑、陶艺、纸艺、布艺、综合材料造型等,鼓励在创作中使用环保材料和结合旧物改造;

(2)作品必须围绕“展创意精神,领未来风尚”的活动主题进行创作,立意健康向上,创意独特,要求有简洁的命名和内容说明;

(3)造型能准确形象地表现命名,体现创意精神,色彩协调,视觉感好,制作工艺较好;

2、参赛对象:初一、初二各班选2件作品参评

3、活动时间:5月12日前上交团委办公室,逾期不候。

本次比赛优秀作品将选送至xx市参评。

系列活动之——“红色五月,放飞青春”演讲比赛

1、参赛对象:

初一、初二每班选派1人参赛,但要确定1—2人后备人选;

2、演讲主题:以“红色五月,放飞青春”为主题,围绕爱国奉献,勤奋学习,文明守纪等方面,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题目自选,题材不限。

3、参赛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新颖、富于现实意义;

②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声情并茂,有感染力;

第7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关键词:迈克尔逊实验;爱因斯坦;争论

迈克尔逊-莫雷(Michelson-Morley)实验(以下简称为迈克尔逊实验)是科学史上极为著名的实验,对于它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狭义相对论创立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这个问题,霍尔顿(Gerald Holton)的研究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本文试图比较争论的双方——也就是霍尔顿及其支持者与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之间的观点与论据,并对这场争论背后的原因作出分析。

1、霍尔顿及其支持者的研究

1969年,霍尔顿在《爱西斯》(ISIS)发表《爱因斯坦、迈克尔逊和“判决性”实验》[1]一文,利用详尽的史料,对比了大量学者的观点,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迈克尔逊实验对狭义相对论的影响。在霍尔顿撰写此文之前的半个世纪以来,认为迈克尔逊实验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具有密切的血统关系,已经成了占压倒优势的观点。比如,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认为,狭义相对论本质上起源于对迈克尔逊实验的一种概括。霍尔顿对这种观点提出了异议。

霍尔顿首先分析了这种观点背后的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令人困惑的迈克尔逊的实验结果和接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困难,这两者的共生结合。迈克尔逊用以测量以太漂移的干涉仪是当时最精密的科学仪器之一,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是完美无缺的,但却产生了一个在当时看来令人失望,甚至是不可理解的结果,以至于迈克尔逊本人都认为这个实验是失败的,也不认为他的实验结果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他许多的科学家也都感到迷惑不解。同时,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的相对论也同样让人困惑不已。于是,在爱因斯坦的之后的10年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迈克尔逊实验与相对论的共生结合。人们把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看作是为理解相对论提供了一个实验基础,而相对论反过来又为之提供了一种解释。

第二,教科书中普遍存在关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论述,霍尔顿称这种想象的科学史为“隐历史”(Implicit History)。有趣的是,霍尔顿列出的教科书还包括他自己1952年出版的《物理科学的概念与理论导论》,[2]可见当时这种看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普遍性。但是,教科书中却并未给出支持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的证据。教科书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它们对清晰、明确的归纳推理以很高的评价,而且经常选择有把握的实验来增加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教材或著作也倾向于把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联系起来,即使没有明确指出二者存在直接联系,但在讲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前,一般都会提到迈克尔逊实验。比如,刘大椿主编的《现代科技导论》[3],江晓原主编的《科学史十五讲》[4],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5],胡化凯的《物理学史二十讲》[6],等等。

第三,实验论的科学哲学。实验论属于经验论传统,它认为实验和实验数据在分析科学家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如何把他们的工作汇入到公共的科学事业中去这些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先权,这种哲学观点在20世纪初是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霍尔顿列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学者的论述,比如佩楚尔德(Joseph Petzoldt)、密立根、巴奇拉德(Gaston Bachelard)、赖兴巴赫(Hans Reichenbach)、格伦鲍姆(Adolf Grunbaum)、维恩(Wilhelm Wien)等人,他们都认为迈克尔逊的实验支持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尔顿把实验论者假想的历史也称之为“隐历史”。

针对错误的“隐历史”,霍尔顿把更为谨慎和严肃的学者们的历史研究称之为“显历史”(Explicit History),霍尔顿先后以布尔斯(Henry Boors)、贾菲(Bernard Jaffe)、香克兰(Robert.S. Shankland)、惠特克(Edmund Whittaker)、查尔默斯(T.W.Chalmers)、斯温森(Loyd S. Swenson)等人的观点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大多数学者持偏向否定的观点。霍尔顿特别详细地介绍了香克兰的研究,认为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和价值。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霍尔顿非常详细地分析了三方面的史料,即对爱因斯坦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的分析,爱因斯坦1905年的其他著作以及他早期的著作、评论与信件,还有1905年之后爱因斯坦的讲话与信件,等等,所有的材料都否定了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最后,霍尔顿得出结论,迈克尔逊实验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起源中所起的作用,看起来是如此之小和间接,以至于人们可以猜想,假如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一实验,爱因斯坦的工作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霍尔顿的论据非常全面,论证也很缜密,他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只要讨论狭义相对论与实验的关系,都会引用他这篇文章。1985年,霍尔顿来华讲学,他的思想在我国学者当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李醒民在《论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中,对霍尔顿的观点持肯定态度[7](P58-59),杨建邺等也持同样的态度[8];阳兆祥等人也认为,迈克尔逊实验在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9]

一些学者从其他方面支持了霍尔顿的观点。比如,米勒(Arthur Miller)认为,公理化的方法在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中起了重要作用。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使用的公理化方法是玻尔兹曼(Boltzmann)、赫兹(Hertz)、彭加勒(Henri Poincaré)、马赫(Ernst Mach)、维恩以及亚伯拉罕(Abraham)等人思想的综合,使得爱因斯坦摆脱了对以太漂移实验的过分专注,以戈尔地雅斯(Gordian)的方式大胆地解决问题。[10](P191—216)也就是说,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迈克尔逊实验在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不会起到重要作用。

诺顿(John Norton)也赞同霍尔顿的观点。[11]他认为,光行差与斐索(Fizeau)实验比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更大。这两个实验的重要性来源于他们对洛伦兹的本地时间概念提供了直接的实验基础,而在对相对性原理的再解释中,本地时间的概念发展成了同时的相对性,因此这两个实验为爱因斯坦发现同时的相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从而在爱因斯坦的思想中获得了一席之地。[12]

总的来说,霍尔顿的观点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学者都接受了他的观点。而且,他的观点在一些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反应。[13](P478)

2、对霍尔顿观点的质疑

虽然霍尔顿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并未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也有一些学者对霍尔顿的观点提出了部分的质疑。

1982年,斯塔赫尔(John Stachel)发表了题为《爱因斯坦与迈克尔逊:发现的语境与证明的语境》的论文,他主要以京都演讲为依据,认为迈克尔逊实验在爱因斯坦把相对性原理推广到电动力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他也指出,迈克尔逊实验只是许多诸如此类的影响中的一个,但他明显是突出了迈克尔逊实验的作用。[14]

后来,不仅是斯塔赫尔,凡是强调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有直接或者密切关系的学者,都把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作为一个重要的证据加以采用。比如,派斯(Abraham Pais)在其著作中也引用了京都演讲。[15](P168—169)我国学者董晋曦也把京都演讲作为一个重要的证据,说明迈克尔逊实验在狭义相对论创立过程中的影响。他还认为,京都演讲是爱因斯坦的即席讲话,它的可信度还要更大一些。[16]

1987年,斯塔赫尔又发表《爱因斯坦与以太漂移实验》一文,试图根据新发现的爱因斯坦早期的通信,揭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之前对以太漂移实验的关注,以证明这个实验对爱因斯坦产生的影响。斯塔赫尔详细考察了爱因斯坦的有关信件,并得出结论:“总之,新发现的与马里奇(Mileva Maric)的通信证明,爱因斯坦最迟从1899年起就关注动体电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的方方面面。他对以太漂移实验非常感兴趣,而且似乎还设计了至少两个实验,并且希望能够亲自实施这些实验。虽然一般来说他几乎肯定从1899年晚期起就知道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但在他现存的自那段时间起的通信中并未提及该实验。因此,这些新证据可以证明霍尔顿的结论,至少在1899年至1902年期间,迈克尔逊实验在爱因斯坦的研究中并未起到显著的作用。但是,有关以太漂移实验的思想确实在他思考相关问题的复杂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他发展出狭义相对论。”[17]可以看出,虽然斯塔赫尔表面上赞同霍尔顿的结论,实际上他的立场跟1982年的文章是一样的,倾向于肯定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1

2009年,冬恩(Jeroen van Dongen)也提出了新的史料,以论证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他发表了《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芝加哥》一文。文中指出,1921年,爱因斯坦首次访问美国,曾在5月初访问芝加哥。5月3、4、5日三天(也可能是4、5、6日三天),爱因斯坦在芝加哥大学作了三场演讲,其中在帕克学院(Francis W. Parker School)的演讲谈到了迈克尔逊实验。爱因斯坦演讲的内容是由齐默曼(Zimmerman)小姐记录的,记录的打印文本可能不是对爱因斯所讲内容的完整的记载。不过,齐默曼的记录包括了一个完整而条理清楚的段落,论及爱因斯坦对狭义相对论的早期的思想。爱因斯坦说:“当我还是一个年青人时,我就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即,对一个物理学家来说,光的性质是什么?特别是,对于物体来说,光的性质是什么?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我学到,光是光以太振动形成的。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人们应该能够观测到光以太,因此,我想是否可能通过某些实验来观测到地球在以太中的运动。但是,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我发现,已经有人,特别是你们的同胞——迈克尔逊,已经做了这样的实验。他证明,人们不能在地球上观测到以太运动的任何效应,反而所有的现象如同地球是在静止的状态中那样进行。”[18]冬恩认为,这段话可能是对爱因斯坦所讲内容的完整而准确的记录,在下一段中,爱因斯坦接着讲广义相对论。冬恩把爱因斯坦的帕克演讲与京都演讲进行了比较,二者似乎一致表明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就知道了迈克尔逊实验。

还有人对霍尔顿所使用的“判决性”实验概念的恰当性提出了质疑。亚当(Absalam Adam)考察了“判决性实验”的含义,他认为,迪昂对判决性实验的定义是,最终可以决定两个作出两种不同预言的相互竞争的假设的实验,迪昂还认为应该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检验两种不同的预言。亚当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迈克尔逊实验不是判决性实验这个术语标准意义上的判决性实验。迈克尔逊实验是如何被称之为判决性实验的?它只是检验一个假设,即存在“以太漂移”,也是对麦克斯韦(James Maxwell)对以太的解释的检验,因为没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设,我们就不能象迪昂那样使用判决性实验这个术语。而且,这个实验的零结果证伪了麦克斯韦的以太理论,但是,以太理论仍然继续在科学家共同体中加以讨论,影响很大。也就是说,霍尔顿所说的“科学家共同体所持的基本信念”似乎并未得到挑战。第二,爱因斯坦对科学理论中实验的作用是如何理解的?霍尔顿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在爱因斯坦的著作中,没有判决性实验这样的术语出现,而且爱因斯坦也不是在标准意义上使用实验这个术语的。虽然爱因斯坦也重视经验对理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爱因斯坦看来,理论的真理性不能由任何实验毫无争议地建立起来。总之,亚当认为,霍尔顿并没有正确地使用迪昂的术语,迈克尔逊实验不是判决性实验;霍尔顿把判决性实验视为转折点,认为在这之后科学共同体“真正地”重新考察其基本信念,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19]

3、孰是孰非?

先来看看京都演讲的来龙去脉。1922年12月14日,爱因斯坦在日本京都大学作了一次题为《我是如何创立相对论的》演讲。不过,爱因斯坦并没有书面的讲稿,他是用德语演讲的,由日本人石原纯(Jun Ishiwara)翻译。石原纯是日本东北大学物理学教授,1912年到1914年曾在索菲末(Arnold Sommerfeld)和爱因斯坦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23年2月,石原纯用日文在日本的杂志Kaizo上发表了爱因斯坦的演讲笔记,而且,他的笔记是仅存的关于爱因斯坦京都演讲的笔记。1979年,绪川(Tsuyoshi Ogawa)在《日本科学史研究》上发表了对石原纯笔记的一部分的英文翻译。[20]但是,绪川的译本和石原纯的笔记,对于其他国家的学者并不容易获得,而爱因斯坦本人对他的思想起源的解释显然是很有意义的历史问题。鉴于此,小野(Y.A.Ono)对石原纯的笔记进行了完整的翻译,发表在《今日物理学》上,[21]我国学者大多引用的就是这个版本的中译本。

霍尔顿认为,这个广为流传的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是伪造的。[7](P59)米勒进一步分析了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他指出,爱因斯坦本人并没有写这篇文章,石原纯笔记的英译本是可疑的,可能是对石原纯已丢失的笔记原稿的重构。另外,石原纯在发表他的笔记之前,也没有将其寄给爱因斯坦并征得其同意。不过,石原纯在Kaizo上发表他的笔记时,他写了一个附加说明指出,这篇文章不是爱因斯坦所写,他本人对可能的错误负责。但是,这个附加说明却在后来的译本中被略去了,甚至于在石原纯本人编写的一本爱因斯坦的演讲集中也遗漏掉了。米勒认为,在小野的版本中,爱因斯坦只提到了迈克尔逊实验,没有提菲索实验,以及光行差和追光的理想实验,是令人吃惊的。而且,这个版本中还存在实际上的翻译错误。那么,为何小野要夸大石原纯的笔记呢?米勒认为,可能是因为香克兰的原因。小野是根据香克兰的建议翻译石原纯的笔记的,他当时呆在凯斯西储大学,而香克兰本人当时也在这所学校里。香克兰晚年坚定不移地努力证明迈克尔逊实验是爱因斯坦1905年思想的直接的、关键性的环节。[22]

从常理上推断,爱因斯坦本人没有留下关于京都演讲的手稿与文章,现存的文稿是日本学者根据爱因斯坦的德文演讲所作的笔记的英文译本,中间的语言翻译经历了从德文到日文,又从日文到英文的过程,其可靠性的确是可疑的。甚至于,板垣良一(Ryoichi Itagaki)指出,绪川和小野对石原纯的原文翻译存在根本性的错误。他认为,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那段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但是,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我的脑海里就有这些想法了,如果我知道了迈克尔逊实验的奇怪的结果,并且把它视为一个事实的话,我可能会直觉地认识到,我们认为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是错误的。”[23]

至于后来,冬恩发现的史料似乎与小野版本的爱因斯坦京都演讲相印证。但是,如果石原纯的笔记是正确的,板垣良一的翻译又更忠于原文,那么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迈克尔逊实验!那么,冬恩的文章的映证关系就不存在了。而且,冬恩提出的证据,与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他人根据爱因斯坦的演讲所作的笔记。显然,我们应该对冬恩论文中的新史料作更深入的考察分析。

对于亚当的批评,霍尔顿也进行了回应。他认为,他并不赞同迪昂对判决性实验的理解,也没有打算对判决性实验进行说明。相反,他的论文是对许多科学家与教师试图在迈克尔逊实验与爱因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的创造性工作之间建立一种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况作一种历史的考察。通过考察大量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霍尔顿发现爱因斯坦持否定的态度,即使其他人试图坚持这一点。霍尔顿仍然坚持自己在1969年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他所发现的证据表明,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和关键性的,也不是完全没有的,而是微不足道的、间接的。[24]确实,霍尔顿的证据是充分的,论证是有力的,即使他对“判决性实验”的概念没有进行必要的澄清,也不影响他的论文的重要意义与贡献。

这样看来,争论的这两方中,霍尔顿及其支持者提出的证据更多,论证也更为充分。虽然斯塔赫尔等人也发现了京都演讲、帕克演讲以及爱因斯坦的早期通信等新的证据,但是,京都演讲的可靠性是存疑的,帕克演讲的可靠性也有待进一步证实。即使爱因斯坦早期的通信中有不少关注以太漂移实验的内容,但没有一处明确提到迈克尔逊实验,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迈克尔逊实验并没有引起爱因斯坦很大的注意。如果这个实验真的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极可能会在信中提到的。

4、争论的背后

总的说来,导致这场争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史料的不同选择与解读。科学史家自然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史料进行论证,这无可厚非。但是,在史料的使用中,也有必要对史料进行一定的鉴别。对于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这种颇有争议的材料,更应该加以分析,谨慎使用。但是,许多把爱因斯坦京都演讲作为正面材料来使用的学者,都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讨论。显然,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中的说法,与他大多数其他的说法不一相致,而且是从别的语言翻译过来的,我们就更应该警觉,对其来源、可靠性等进行必要的分析。尽管冬恩发现了别的史料,可以与爱因斯坦的京都演讲相呼应,但是,冬恩发现的史料也是个人所做的笔记,并没有其他材料相印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地以爱因斯坦本人的说法和那些可以相互印证的材料为准。

另外,爱因斯坦在不同的场合说过相互矛盾的话,这也是产生争论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爱因斯坦在不同场合的矛盾论述,争论的双方有着不同的解释。霍尔顿注意到,当爱因斯坦用被动语态回答问题或履行义务时,他说过,迈克尔逊实验对于其他物理学家进一步发表和接受相对论有重要性。但当他用第一人称明确地提到这个实验对他自己的影响时,他却说这种作用是“可忽略的”、“间接的”、“相当间接的”、“非决定性的”,或者至多说,在有条件的意义上,是“相当大的”。[25](P153)也就是说,爱因斯坦在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合对迈克尔逊实验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对霍尔顿观点持反对意见的学者通常以爱因斯坦的哲学立场来说明他对迈克尔逊实验的态度。比如,派斯利用爱因斯坦对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的强调,来解释爱因斯坦为何小看迈克尔逊实验的作用。[15](P250)冬恩认为,爱因斯坦后来从事的科学研究,与经验科学没有多大关系,而且他后来成为一个“有信仰的理性主义者”,实验的作用在爱因斯坦物理学实践和哲学思想中均失去了重要性,所以导致爱因斯坦贬低迈克尔逊实验的作用。[18]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常谦虚的人,他不喜欢突出自己的贡献,而是倾向于给别人以荣誉。姑且不考虑京都演讲和帕克演讲的可靠性,爱因斯坦在公共演讲时突出迈克尔逊的贡献,也是与他的人品相一致的。至于他当时讲这些话时(如果他确实讲了的话)的真实想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其实,在关注科学家的言论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行动,特别是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与成果。正如爱因斯坦本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们想要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发现有关他们所用方法的任何东西,我劝你们就得严格遵守这样一条原则:不要听其言,而要观其行。”[26](P312)

第二,科学史研究者个人的偏好。每一位学者会对同样的问题有不一样的回答,这可能与他们先入为主的主观目的、个人的思想背景和哲学倾向等许多因素有关。霍尔顿努力论证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几乎没有起作用,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试图强调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个人的创造,以反驳惠特克的观点,这在《狭义相对论的起源》一文中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25](P17—37)而且,强调爱因斯坦科学成果的新颖性,是霍尔顿的爱因斯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作为同样著名的科学史家的斯塔赫尔,为何又偏于强调迈克尔逊实验的作用呢?这可能与他对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解有关。笔者没有发现斯塔赫尔专门论述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的论著,不过,前面提到的斯塔赫尔的两篇文章发表于1982年和1987年,间接的证据表明,斯塔赫尔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倾向于马赫的经验论。[27]那么,斯塔赫尔强调迈克尔逊实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就不足为怪了。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不少学者持与霍尔顿不同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反对证据,总的来说是不充分的。可以预想,如果发现了新的史料,学者们还可能就此问题展开争论,也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这一问题。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迈克尔逊实验的确没有对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起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说迈克尔逊实验没有对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不是贬低它在科学史上的意义,相反,它永远都是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Holton, Gerald. Einstein, Michelson, and the “Crucial” Experiment. ISIS, Vol.60, 1969. pp.133-197. 亦见Holton, Gerald. Thematic Origins of Scientific Thought: Kepler to Einste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261-352. 中译见:霍尔顿.科学思想史论集[M].许良英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第84-183页.

[2] Holton, Gerald.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Physical Science. Cambridge: Addison-Wesley Press, 1952.

[3] 刘大椿、何立松.现代科技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胡化凯.物理学史二十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7] 李醒民.论狭义相对论的创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8] 杨建邺、李香莲.我们不必“屈服于传统”——论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的建立[J].工科物理,1996(4),第44-49页.

[9] 阳兆祥、吴寿锽.迈克耳孙实验对创立狭义相对论起了决定作用吗?[J].物理,1987(3),第187—191页.

[10] Miller, Arthur I., Frontiers of Physics: 1900-1911 Selected Essays, Boston: Birkhauser, 1986. pp. 191-216.

[11] Norton, John.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the Problems in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that Led him to it. In M. Janssen and C. Lehner Edited,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inste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 Norton, John. Einstein’s Investigations of Galilean Covariant Electrodynamics Prior to 1905,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 Vol. 59, 2004, pp. 45-105.

[13] Holton, Gerald. Thematic Origins of Scientific Thought: Kepler to Einste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478.

[14] Stachel, John. Einstein and Michelson: 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and the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Vol. 303, 1982, pp.47-53.

[15] 派斯.爱因斯坦传[M].方在庆、李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6] 董晋曦.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在创建狭义相对论中的作用[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2),第136-145页.

[17] Stachel, John. Einstein and ether drift experiments. Physics Today. Vol. 40, 1987, pp.45-47.

[18] Dongen, Jeroen van. On the Role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Einstein in Chicago, Arch. Hist. Exact. Sci. Publish online: 17 July, 2009. http://philsci-archive.pitt.edu/archive/00004778/01/Einstein_Chicago_Web2.pdf

[19] Adam, Absalam M., Einstein, Michelson, and the Crucial Experiment Revisited.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Vol.25, 1992. pp. 117-128.

[20] Ogawa, Tsuyoshi. Japanese Evidence for Einstein’s Knowledge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Japanes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ol. 18. 1979. p.73-81.

[21] Einstein, Albert. How I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Translated by Yoshimasa A. Ono. Physics Today. Vol.35. 1982. pp.45-47. 中译见:爱因斯坦.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J].高学贤译.世界科学,1983(1),第19—20页;另一版本见: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J].经美娟、阿玉莉译.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7),第29—30页,此文又载于《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6(3),第88—89页.

[22] Miller, Arthur I., Einstein and Michelson-Morley. Physics Today. Vol.40. 1987, pp.8-13.

[23] Itagaki, Ryoichi, Einstein’s “Kyoto lecture”: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Science, Vol. 283, 1999, pp.1457-1458.

[24] Holton, Gerald. More on Einstein, Michelson, and the ‘Crucial’ Experiment.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Vol. 26. 1993, pp.6-7.

[25] 霍尔顿.科学思想史论集[M].许良英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26]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7] 许良英.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2),第10—17页.

Did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Really Help Einstein?

DU Yanyo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cience,Shanghai T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is well-know experiment i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re is a long-time debate about its function in the origin of Einstein’s special relativity. Gerald Holton and his supporters argue that this experiment just plays very small and indirect role to the genesis of special relativity while John Stachel et al hold the opposite opinion. This essay compares their evidences and argues that Holton and his supporters provide much more evidences and more sufficient demonstrations. That is to say, Gerald Holton and his supporters are right so far.

Key words: Michelson Experiment; Einstein; Debate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X016);

第8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关键词:职高 语文教学 体验成功

从2007学年开始,为了提高学生听课的抬头率,笔者努力实践着快乐课堂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兴趣,对课堂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一是对教材内容的个性化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是教师个性化创造的价值所在。要想把厌学变为乐学,关键在于课堂内容充满趣味,在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快乐。二是让乡土教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入语文课堂。这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开拓了学生视野,也让语文生活化,符合“大语文”的概念。三是把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校组织编写了《早读材料(上、下)》《应用文写作》等校本教材。在课堂模式方面,笔者综合运用传统的小组合作、活动等课堂模式,在评价模式方面则采用学生自学互评、学生自学自评、过程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经过几年实践,收获颇多。对学生来说,提高的不仅是听课的抬头率,还有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运用能力。对笔者自己而言,获得的是作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自信与幸福感。在努力实践的快乐课堂的教学理念同时,笔者一直在思索,怎样的课堂是快乐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呢?现在,尤其在几年的即兴演讲教学以后,笔者的答案是:给学生一把梯子。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进入职高就是学技术来的,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加上自身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本来就差,就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作为职高的语文老师,如果仅仅是把学习目标告诉给自己的学生,效果恐怕会很不理想。事实上,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缺的不是理想,不是目标,而是到达目标的方法、途径。教师不仅要帮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职责在于给学生一把梯子,引导他去攀登,帮助他到达目标。下面,笔者就从对学生即兴演讲能力培养方面谈谈“梯子”教学体会。

一、即兴演讲现状调查

笔者先对任教的3个班的152名学生进行摸底了解,情况堪忧。3个班级中参加演朗诵比赛的仅有2人(还是被老师“逼迫”着去的),没有人主动参加过演讲比赛,对自己朗读有信心的不到1/4,自愿上台朗读的只占1/10,害怕被老师上课提问的却占了近1/3。所有学生都表示即兴演讲是难度最大的学习任务,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不了。绝大部分学生最担心的是上台会紧张,其次是担心无话可说。从现状调查和学生课堂表现来看,教学难度确实很大。

二、分析问题,逐一解决

笔者把即兴演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即兴演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够。

二是学生没有在众人面前讲话的经历,会紧张怯场。

三是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无话可说,或语言有组织困难。

四是学生对演讲的特点把握不好,没有情景意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逐一想办法解决。

问题1比较好解决,可以从求职应聘、职位升迁、企业对人才要求等方面,尤其是不同岗位的工资对比,直观地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兴演讲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问题2的解决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克服紧张的办法和实践机会。首先从专业的角度提供切实有用的方法,供学生参考。如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可以推荐学生去看电影《国王的演讲》。同时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早读午读的领读、课间操的领喊口号等工作,鼓励学生在课间有意识地站在讲台前感受发言情景,课堂上也多给学生提供上台机会,让学生逐渐习惯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言论的氛围。笔者认为,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刚开始练习时,适宜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5~6人为一小组,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面先讲,大家互评,让不敢马上上台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准备时间。小组再推荐讲得好的同学上台在班级同学面前演讲,老师当场打分点评,除了上台的同学可以另外加分外,小组成员所得分数相同。如果小组成员不满意代表同学所得的成绩,可以另外提起挑战,但挑战者仅代表自己,成绩也只记入个人。每个话题不能是同一个学生,必须换人,如此,一些不太自觉的同学,迫于小组成员的压力,也会认真地准备起来。全体动员的效果,有助于实现人人参与。

问题3的解决最费心思。一是笔者需要慎重选择即兴演讲的话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为此,笔者会提供两个为一组的话题共6组,让学生在每组中自选其一。其中最让学生有话说的是“我的家庭”,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两个女生班级,有5位女生在演讲时情不能自已,潸然泪下,教室里更是掌声不断,课堂气氛非常好。二是笔者要指导学生正确准备材料 “我的家乡”这个主题,笔者原本以为会比较容易,没想到学生会没话可说。笔者花了很大的力气指导学生去准备材料,从临海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民俗活动、方言特色、特产特色小吃等方面介绍临海。对家乡的重新认识让学生树立了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三是注意训练的循序渐进。在刚开始训练时,要求学生写好500~600字的演讲稿,上交经批改后,再给2~3天的准备时间,经过小组内部演讲,最后才上台演讲。慢慢过渡到只给20分钟列好提纲后再上台演讲,到最后只给10分钟时间打腹稿就上台演讲。

问题4的解决方法有:一方面要提醒学生注意听众的关注点和口语交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毕竟不是专业的演讲培训。

三、给学生一把梯子

通过一学期(约16课时)的即兴演讲训练,大部分学生能达到在准备10分钟后就一个话题作2~3分钟发言的目标,音量、神态、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也都有明显的进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困难分解了,给了学生一把向上的梯子,让他们有了达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教育首先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认为:“教育应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比他们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要让职高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课堂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学生就不再靠教师推着乃至赶着才往前走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给学生一把梯子,降低向上攀登的难度,让学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有序中轻松地慢慢前行,让他们在攀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长的喜悦,也许是职高语文教学最好的定位。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谷生华.中学语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3]肖川.基础教育该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J].山西教育,2006(2).

第9篇:历史演讲材料范文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心若在,梦就在”。

湛蓝的天空中,雄鹰展翅高飞,用骄傲的姿态超越天空的广度与宽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碧绿的大海中,鲸鱼乘风破浪,用不屈的意志超越大海的深度与力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人,在浩渺的宇宙、易逝的时间中,用心灵超越了自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开头三组排比句,气势充沛,从雄鹰、鲸鱼说到人类,自然引出演讲的话题。)

当书页已经泛黄时,当历史已经沉淀时,是什么超越了时间,成为了不朽?那个面容憔悴的人忍辱负重,“成一家之言”的血泪,实在让我们震撼,受到宫刑是何等耻辱哇!他选择了“隐忍偷生”,只为完成《史记》。我似乎看到了他当年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摸索着,步履蹒跚地前行着。他用心灵超越了自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本段选取司马迁的事例,先用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接着感叹他的忍辱负重,最后归结到“超越自我”的主题。)

当时光变迁,壮年变为老年时,牧羊的苏武用忠心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物是人非,得志变为失意时,浪漫的太白用自信坚持理想;当刘翔超越自我取得田径110米栏冠军时,当男足超越自我走出亚洲时,当晏紫、郑洁超越自我得到温网双打冠军时,我们正在思考,一定会有超越,只要我们努力,梦想就会成真。

(本段把苏武、李白、刘翔、男足和晏紫、郑洁的事例用排比句连缀到一起,形成整体的力量,有一种情感的冲击力量。)

刘若英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歌星,当她出去应聘的时候,导演却告诉她:“你的相貌和嗓音都不够出色。”刘若英听到后并没有离开,而是默默地做着后台的工作,别人问她为什么要在这里吃苦,她说:“这里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就这样,她做了5年的后台工作,终于她有了一次登上舞台的机会,她受到观众的好评并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她成功的背后洒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这条路走得这么艰难,她凭着一颗坚定的心,终于迎来了光明的前程。

(本段详细叙述刘若英的事例,前叙后议,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

有首歌唱得好:“心若在,梦就在,年轻没有失败。”生命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却并不保证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够结出清香的果实。我们一路奔跑,就像夸父逐日那样,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那些脚印有深有浅,更多的是摔过的痕迹。生活中的磕碰太多,唯有见山开山,遇水搭桥,攻下每一处艰难险阻,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引用歌词,直接点题,从生命的角度谈自信、谈追求,把情感推向。)

(指导教师 吴长青)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