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世界经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58-02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点
众所周知,人类从地理大发现开始逐渐步入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世界各国都深深地卷入了世界市场,各国在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逐渐走向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世界资源的争夺和矛盾日益突出和激烈,包括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格局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加剧了这种动荡。中国虽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间不长,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明确很多意识和思想,因此普及相关的知识是尤为重要的。
《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作为经济学门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向学生展示了世界经济的整体脉络和走向,客观而辩证地透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框架,明确世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知悉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为以后其他各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应当对教学的形式进行改革。传统地按照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数据图表演示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了。比如在介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时,如果仅是单纯从观点上去说教,学生是很难深刻领会的。所以一般要把历史的一些经典情况进行还原和说明,再结合有关国家的发展史来说明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所发生的事件。有时许多经济事件的发生与政治、军事行为密不可分,这时也要简要地向学生介绍相关国家当时的状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授廉价石油时代结束这部分内容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石油危机一共有几次,每次的起因,持续的时间和最终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认知,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当然这种改革还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的补充,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终极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喜欢这门课,并通过这门课夯实经济学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二、《世界经济概论》现有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就一定意义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开设虽然在国内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例如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仰恩大学都比较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做了不少有效的改革和尝试,使得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了。如仰恩大学的刘政永主张以“把握最新发展趋势,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特征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还重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改革和探索。武汉大学已经将本门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多以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为主;二是授课以多媒体方式进行,以便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演示;三是考核方式摆脱了以考定成绩的做法,选择能考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如通过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给出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和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三、《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一)课程内容体系扩展动态化
《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大跨度时间段内的问题,所以基础性的内容主要是涉及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前沿性的内容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以及相关的争论。又由于世界经济涵盖了众多的领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事情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因此只讲历史是不完整的,只讲问题也是不全面的,只有三者都结合了才是完美的。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以池元吉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为蓝本,协调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教学内容。不断地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不断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介绍前沿问题时,博采众长,不只讲一家之言,应该让同学能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思想,自己进行评判。允许解放思想,各持己见。
对于某些课堂上涉猎而不能一一介绍的内容给学生列明书目或是直接提供电子版的阅读、视听材料,提倡学生自己赏析。
(二)教学方法灵活化,手段多样化
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就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教师的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老师给出知识点,学生先记笔记后背诵。这样老师讲授,学生听受,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与独立活动的机会,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培养出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要经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使学生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科学头脑的合格人才。好的教学方法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教学气氛轻松;二是知识掌握牢固;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能力。
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教学核心以引发思考,培养思想为重。丁学良教授在北大的《何谓一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在21世纪,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要看21世纪究竟是谁的世纪,不看别的,就看谁拥有更多世界水平的大学。”由此可见,大学是培养思想家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到大学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更智慧和更会思想的头脑。世界经济的历史已经不能重演,我们只能从过去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因此了解世界经济的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所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和爱好,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去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授课方式的选择应视授课内容而定。《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有这样三部分构成:对历史的评述,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探讨。由于历史上东西现在的人基本已经有定论了,所以可以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数据和视频材料,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对于现在出现的问题就应在介绍和了解时事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讨论,甚至是争论来得出结论,主要是分析这种局势的影响,然后找到对策。对于学术前沿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应介绍学术大家的经典文章或是组织同学们收听、收看其学术讲座来掌握学术动态,之后可以用提交论文或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并拿出个人的观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世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貌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又可以充分关注和参与具体问题,对其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填充影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经济学的许多问题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因素在教材或是学术文章中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述,无法详细说明当时的实际背景。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学生没有实地调研,很难理解或是形成感性认识,因此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性事件可以通过填充影音资料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度。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国崛起》、《货币战争》、凤凰卫视的《经济制高点》等都是极佳的辅助材料,可以提供给学生供其在课后观看。对于比较热点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专家学者们的讲座或是演讲视频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4.在校内网站上建立交流学习互动平台。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下学习和复习,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公共资源,通过下载可以使用,例如课件、资料、电子书籍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学生上网的便利性增加,在课下复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看到上课用的课件和其他辅材料,将极大地提高授课效果。上课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展知识储备,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问答和讨论。尤其是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可以设定题目,让学生通过留言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思考成熟的观点提交上去,没有课堂上面对面讨论的拘谨,可以畅所欲言,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教学效果将得到较好的提升。
(三)考评能力化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成绩考评如果采用传统做法是很难考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对此也有一些成熟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务管理部门的要求,我们将考评成绩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布置作业作为期末成绩的10%;布置一次学习论文作为期末成绩的10%;平时签到作为期末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较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利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习惯,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世界经济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点讲透并结合实际进行有力地分析。再进一步结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喻教于乐,从喜欢学到乐于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虽然较为良好,但其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机制问题较为严重,增加了经济下行压力,也产生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从各个角度来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分关键。应当积极转变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转为集约型、质量型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总体发展与进步。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
在当前的企业生产中,由于受到技术进步成本、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导致生产升本增加[1]。很多企业在面对成本增加的情况时,将劳动生产率进行提升,更新换代产品加以应对。而企业技术进步对于这种方式的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企业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可能会变成沉没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投资不断增加,因而资本边际产出效率有所下降。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整体债务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于全球产业链、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等都是较为不利的。很多地方政府有较大的偿债压力,面临债务的局部风险。另外,对于国外产品和本国产品,在质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造成了供给难以跟上需求的升级趋势[2]。因此,供需错配是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的一大原因。而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之间关系较为不良,对于二者辩证关系没能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造成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例如社会矛盾增加、环境污染加剧、要素供给约束、投资产能过剩等情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
(一)发展理论逻辑
在不断的经济发展实践当中,逐渐产生了供给学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展理论逻辑主要包括萨伊定理、拉弗曲线、供给革命等方面的内容。萨伊是供给学派的创始人物,供给创造需求这一理念由他提出[3]。在它的理念中,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能够促使生产者对其他商品进行购买。对生产水平进行提升,对交换价值进行创造,从而产生消费能力。在此后的发展中,凯恩斯认为在萨伊定理中,没有考虑到商品买卖中货币进入造成的时空分立,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消费不足造成的。但在凯恩斯主义中,对于需求的刺激过分重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新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自然结果能够产生消费,无需对刺激政策加以考虑[4]。随后,拉弗提出了对于同样收益,总是存在两种税率,认为只有对适当的税率进行保持,才能够确保财政收入的良好。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滞胀情况,造成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对此,美国的里根总统认为出现问题的应当是政府,从而掀起了一场供给革命,但其实际上也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供给侧和需求侧差异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同于需求侧管理,应当将重点放在结构改革中。在需求侧管理中,主要包括出口、消费、投资等内容,而在供给侧管理中,主要包括创新、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应当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考虑,在基于需求侧重视的同时,也要进行攻击测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主要面对的是生产者,注重的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5]。而在需求侧改革中,主要是面对消费者,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消费、投资、出口的作用,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出口等措施拉动消费。在供给侧改革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效果。在需求侧改革中,则更加重视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刺激居民的消费,注重的是短期的效果。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改革行政管理
随着我国资本从一次产业向二次产业的转移,提升了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了经济增速,因而产生了结构性加速的情况,在发展当中也出现了不可持续、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行政管理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改革,降低微观经济受到行政的影响,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出市场的作用。对于政府职能应当进行积极改变,注重简政放权的施行,实现政府工作流程、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的优化,增强政府效能,对社会创造力、市场活力进行激发[6]。很多收入较低的居民为了能够支付日后的刚性生活支出需求,通常将钱存在银行,往往不会积极消费,因而造成市场需求低迷。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应进行优化,在国企改革中,实行经营者和员工持股、非公有资本参与等方式,从而使国有资本功能得到放大,提升国有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影响力、带动力、控制力、活力。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应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加速改革分配机制和财税体制,建立更加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
(二)优化要素配置
在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方面,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因而也产生了很多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在现代经济发展当中,应当注重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使经济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7]。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必然提高产品价格,因而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一种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在资本物品使用期限当中,能够使资本品供给价格与物品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相等。具体来说,应当大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实现城乡一体、服务完善、统一开放的要求。根据依法处置、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基本原则,对政策体系进行制定,通过对过剩产能的市场化自主化解,将落后的产能淘汰。对于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情况,应当注重政策扶持、社会保险、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登记管理、就业准入等内容。对于产品市场中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应当根据相关法律加大治理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对市场进行净化,对市场供给结构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平衡的供需关系。
(三)产业转型升级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应当对发展方向进行良好的把握,通过市场机制的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良好的创新驱动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应当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不断增加投资,会提升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提升生产成本,从而使投资回报率下降。在产品创新当中,应当注重经济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动力。对于新动力应进行培育,对管理、技术、土地、资源等要素配置进行优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良好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8]。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十分重要,因此应当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我国粮食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公共产品,应当注重供给的增加,对社会资本进行吸引,使资金来源渠道得到扩充。通过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大公共服务品供给力度。
社会经济发展是我国永恒不变的重要话题,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虽然发展势头依然良好,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很多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略显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应当结合市场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良文,梁圣蓉. 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基于1994- 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8- 36+2.
[2] 原松华.中国经济需要新供给的“破”与“立”――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25- 28+72.
[3] 李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经济升级版“新常态”――专访新供给经济学专家贾康[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6(01):16- 20.
[4] 张旭,郭菊娥,郝凯冰. 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26- 35.
[5]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02):52- 58.
[6] 贾康.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经济突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债券,2016(02):17- 24.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特别要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应结合中国的具体问题,从全球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深化《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与时俱进法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会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世界贸易组织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关于成员国家与地区数量的问题时,就应该采用最新的数据;又如,讲到欧盟一体化进程这个问题的时候,欧洲债务危机是当前的热点,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教材中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数据是2004年5的1日,只有25个成员国,而实际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2007年1月1日零时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27个。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新知识的传授,学生会感到知识陈旧。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集思广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要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为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二是案例要具备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因此,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等等。
(三)课堂讨论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选择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讨论发言,提高同学们的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门头表达和组织能力。例如当讲到反倾销问题时,结合我国近年来频繁遭遇反倾销的案例,针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又比如在产品周期理论教学中,提供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探究发现袖珍计算机电子产品从研发到成长在到成熟,基本遵循从美欧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和东盟的产业转移途径,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劳动力优势转移的过程,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产品周期。
(四)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性,突破视觉的限制,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加上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授课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另外,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为了避免用多媒体教学感觉像放电影的现象,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另外,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将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都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五)联系实际法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更好。真正做到:要实学不要空学,要活学不要死学,要真学不要假学。例如讲“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一概念时,可以联系实际谈谈中国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的原因以及影响;又如讲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能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六)多元考核方式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采用“一卷定乾坤”方式,即到学期末举行一次性的考试。它不能了解平时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甚至到学期末由于考试的科目多而复习时间少,不得不请求老师划考试范围甚至考试期间抄袭作弊……如此种种使得学生向着高分低能而努力。因此,对本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建立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如:在一学期中,针对所学的每章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并进行检查;布置一次学习论文、平时的到课率、平时提问发言等都可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种考试方式使学生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既能多学知识,也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李峻峰(1976-),男,四川会理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邱克辉(1955-),男,四川资中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JC02)、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ZY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83-01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传统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经济。然而这一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大力发展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更是世界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1,2]因此新能源技术必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3,4]
尽管我国多所高校以前有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方向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但是作为一个进行系统人才培养的新专业,其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是相对滞后的,因此设立该专业的各高校均或多或少面临该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尤其较多学校均把新能源材料概论作为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建设好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达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处于联系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与专业核心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等)的重要位置,也是该专业同学接触专业方向内容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具有联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建立初步专业知识框架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初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兴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如下目的:培养学生建立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学科知识框架,掌握新能源材料相关的重要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主要代表性新能源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及其关系,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的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对于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介绍能源着手,包括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世界能源结构、中国能源现状、能源危机问题等;其次引入新能源问题,包括新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各种新能源简介等;再次介绍材料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即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能与应用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等;然后在以上知识基础上介绍新能源材料,包括新能源材料概念、分类、任务与面临的课题等;最后分章介绍目前主要的一些新能源材料如发光材料与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核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等。在这些新能源材料的介绍中通常以相关新能源器件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原理介绍引出相关器件的核心材料,再对所涉及材料的成分、结构、合成与加工技术、性能与应用性能特点等分别介绍。
在上述课程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中,必须坚持强化“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新和前沿性,以达到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教学目标。根据目前已实施的两届学生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预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教材,而教材内容又必然反映前期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一门课程的教材都是经过慎重编选,其知识体系合理,内容科学,可以基本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性。并且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5]从目前现有的几本新能源材料概论相关图书来看,或者内容偏重于专著的形式而不太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使用,或者偏重于上述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且难度较深而不适合刚入门学生的使用,或者编写较早而难以跟上目前该领域发展前沿动态,并且基本上都缺少作为基础课程教材使用相匹配的系统思考题与习题,因此根据目前现有教材难以很好地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笔者已经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在着手编写尽可能适合大部分学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使用的新能源材料概论教材。
对于一个新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具有联系学科基础、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地位,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除了课程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支撑性、本课程与各学校该专业的特色相结合等问题均应该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必然将不断地关注全国其他院校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展动向,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生玲,郝宇.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基于最优消费路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37-143.
[2]江凯,杨美英.全球新能源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151-154.
[3]安春爱,米晓云,柏朝晖.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07-10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影响及应对决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11-0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本文以中国为例,浅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战略决策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其实是一个过程,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二是市场全球化,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三是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日益全球化;四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五是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一是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四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
对照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上特征。在中国,65%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化尚未完成,法制尚未健全,还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还难以相比,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一直保持稳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界的影响和推动。据OECD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共吸引3 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中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中国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还为中国带来了更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就业的机遇。一方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基于全球经营实绩的真正竞争力。
2.挑战。一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的增加。三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四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五是经济全球化既传导经济景气,也传导经济衰退。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等等,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中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各地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影响和冲击更充分印证了当今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选择
1.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由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社会革命,是客观的现实与时展的潮流 ,不可逆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地代替了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从长远看,一个国家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发展中国家要把首要任务放在增强综合国力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积极扩大开放,加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应能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济,在资源、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2.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在发达国家主导下,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加速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大本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挤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保证本国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以逐渐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先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过渡阶段较为有利。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组成了数十个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比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等,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中国家要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贸易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尽量在国际组织中有所作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因为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像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八项,包括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中国―秘鲁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等。
4.扶持国内大型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最终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在不落后的前提下,注意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和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对境内的外资企业尽量都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减少甚至取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和在市场经济规律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组建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强化国家利益、民族意识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及民族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着力于创造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创新两个层面,真正激发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积极创造竞争优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最积极的因素。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一套科技、教育、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奋勇向前。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把财富直接赐予或公平分配给各国,而只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找开放度最高的与世界市场的结合方式,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策略性地参与全球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4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基本信息
专业技能
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姓
名:
陈露露
年
龄:
28周岁
籍
贯:
北京市
求职意向:
行政管理类相关职位
手机:
邮箱:
微信:
微博: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良好的社交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能把企业当作家庭,把自己当作家庭的一员,在努力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
专业绩点(4.58/5),专业排名(5)
政治经济学(92)、西方经济学(85)、国际经济学(83)、计量经济学(93)、世界经济概论(9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85)。
n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2016
北京猫眼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根据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制定公司各工作岗位的工作目标;负责制定及推进公司员工的培训、绩效、薪酬的管理。
n
总经理助理
2010-2012
北京猫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宣传,跟进工作进程,联系客户,销售服务与及一些文职工作。
n
行政助理
2015-至今
北京猫眼机械有限公司
质管部部长助理,负责票证车间生产质量检查,控制,兼任企业内审员,推行ISO9001:2008及ISO14000体系并年审。
n
部长助理
2012-2014
l
语言能力
普通话二级甲等,英语CET6
l
办公能力
计算机二级,熟练掌握PP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熟悉PS、AI
l
个人能力
能够独立工作,适应性强;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
个人评价
关键词:赶超型国家 政府主导 出口导向 技术引进 高度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0-02
“模式”的英文说法为pattern或model,“模式”一词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我们可以把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划分为成熟型、赶超型、转轨型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三种模式中,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在赶超中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及日本赶超后乏力的表现,而最为引人注目。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得到对未来中国的借鉴。
一、对赶超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对赶超型国家经济体制进行界定,参考学者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2001)一书,对赶超的概念进行总结:赶超(catching-up)是建立在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以发达国家为目标,政府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发展就是赶超”,“一些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赶超的历史。”
二、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赶超国家经济体制其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各国或地区政府大都具有强烈的经济赶超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导向功能。他们往往以强国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一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具体而言,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强政府”采取集体行为,建立了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权威政府推动下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这种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这些计划的形式包括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基本政策方针、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所得的增长速度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政府共制定并实施了13个经济计划。以20世纪60年代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为出名。韩国则于1973年制定了包括造船、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几大领域的“重化学工业”发展计划。中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2012年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2)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演进和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赶超型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有很大的倾斜性。由于政府干预,重心倾向于推动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日本制定和实施“倾斜式生产方式”,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高速增长期、低速增长期,都先后确定并扶持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通讯机械和知识产业先后成为日本政府所扶持的产业。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方面实行了更为强烈的干预。1974年韩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年计划,目标是在70年代末使其小型客车的国产化达到90%,到80年代初,汽车工业要成为主要的出口工业。为此,韩国政府对三家主要制造商(现代、大宇、三韩)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同时还要求对其生产计划拥有审视权,并在规定期限内禁止调整产品型号等。
2.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赶超国家主要依靠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突破口和牵动点,进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种赶超国家技术进步模式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工业化起步时期,技术引进的对象是成熟经济体已在国内实现广泛的商业性应用的技术,是技术的引进模仿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初期,赶超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采取的是垂直技术引进方式,即引进先进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国进行商业性开发与应用,并进行技术的改良和革新;第三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时期,赶超国在前两个时期已经完成了以引进为主的被动依赖阶段,转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阶段。
给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则是模仿创新。日本的大约60%的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另外还从大约40个国家引进了先进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不足1/3。自主创新可以促成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技术的模仿不能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升级,那么过多的模仿则会造成过度投资。
3.出口主导,贸易立国。出口导向是赶超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出口主义”发展模式已成为欠发达经济与发达经济共同的选择。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为一体,以此来消化国内剩余劳动力、引进稀缺的资金和技术,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的出口导向、贸易立国政策直接体现于1950~1975年的25年间,日本出口贸易扩大了67倍,进口贸易扩大了58倍,其中出口贸易尤为突出,每年增长19%。赶超型国家普遍的特征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导致国内积存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调查的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中,中国和日本稳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在前10位的排名中,亚洲国家(地区)占据了7席。
4.与地区主义的发展共生共荣。传统上,东亚各国产业循环的梯次性发展模式被称之为雁型模式,是以垂直型国际分上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雁型模式意味着东亚区域内存在着高强度的经济发展关联性。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引发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已经由过去的垂直型产业循环机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赶超国家之间的互助和共生,成为赶超国家之间新的特征。
三、借鉴
中国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发达成熟型国家的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仍然肩负着赶超和转轨的双重任务,借鉴日本韩国等已经完成了追赶发达国家,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曾经的赶超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1.赶超型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需要转变。20世纪后半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美国表现为里根政府的供给主义,在英国表现为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而在日本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日本经济调查的题目是:克服全球经济危机,日本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可见政府的适度退出将是十分必要的,更多的选择若能由自由市场进行的话,那么将有利于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
2.技术的单纯模仿不能带来经济的超越。赶超国家能否实现真正的超越,主要在于核心和基础的技术能否实现在本国的自主创新。若能够像成熟经济体一样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那么就可能超越成熟经济体,跻身于世界顶级经济强国。否则若只是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则很可能赶超乏力,终将处于被动追赶地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脆弱。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而在萧条经济情况下,更需要依赖国内消费去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立冰.“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0(3)
2.傅新.“新地区主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
3.莫翔.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和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刊,2008(2)
4.赵春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2)
5.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J].当代亚太,2003(5)
6.邱曼萍,陈洪斌.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50年之比较――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问题研究,1998(2)
7.王文龙,唐德善.新自由主义、东亚模式与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8(3)
8.史龙祥.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J].亚太经济,2006(1)
9.刘厚俊.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政策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
10.程伟等.世界经济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OECD.Economic Survy of Japan 2009:Overcoming the global crisis:the need for a new groeth model.2010
13.池元吉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the adjustment countr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national legal person with individual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relations legal norm general name which produ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ctivit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since have produced, has had the enormous influence to international economy'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the rel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y entity. The author plans to its concept limits foundation, carries on related comb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history, and makes the simple narration to its thought.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历史发展
key wor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Historical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梁士辉(1986-),男,汉,河南濮阳人,新疆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一、国际经济法学说
由于观察角度和理解方法上的差异,国内外学者一直对国际经济法的涵义见仁见智,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但归纳下来,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学说:
(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乃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
此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施瓦曾伯格、日本的金泽良雄、法国的卡罗、国内的王铁崖、久镛以及汪暄等人。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公法主体之间,即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专门用来调整国际公法各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故它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分支。
(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乃一独立的法学部门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杰塞普、杰克逊、洛文费尔德、日本的樱井雅夫、小原喜雄等以及我国大多数国际经济法学者。主要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自然人、法人、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萌芽阶段
从公元前到中世纪乃国际经济法的孕育和产生阶段,早在公元以前,国际贸易的发源地――地中海沿岸亚、欧、非各国之间就已出现频繁的国际经济往来,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各国商人约定俗成,逐步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的各种习惯和制度。这些习惯和制度,有的由有关国家的法律加以吸收,规定为处理涉外商务的成文准则;有的则由各种商人法庭援引作为处理国际商务纠纷的断案根据,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为由拘束力的判例法或习惯法。可以说,这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就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
(二)国际经济法的初步发展阶段
17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国际经济法的初步发展阶段,在此期间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商品跨越国界而大量流动,使许多国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具有了世界性,世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空前频繁,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更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各种力量几度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国际力量对比,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成为新型的民族独立国家。他们迅速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谋取经济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展开了积极的斗争。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的兴盛,各国的涉外经济法日益发展,形形的世界性质的、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国际经济条约及相应的组织不断涌现,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把国际经济法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世界贸易组织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地稳定增长。进入21世纪后,虽然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却远未从根本上得到根本地改变,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也远未真正确立,因此,国际经济秩序的除旧布新依然任重道远。
三、 国际经济法的简单评析
毫无疑问,国际经济法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促进了世界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国际经济法是基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其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构成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国际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法学学科。主要理由如下:
1.从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从古时起,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人和法人就开始从事跨越国界的各种经济活动,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个人和法人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
2.从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客观事实来看,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就从来不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而且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个人和法人所从事的跨国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繁盛,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具体的国际经济活动,故个人和法人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当然主体。
3.国际经济法虽然与国际法、国内法有交叉,但又有区别,它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从法律部门的划分来看,应当承认,国际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国际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乃一独立的法学学科。
参考文献:
[1]胡充寒.国际经济法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旅游专业 课程改革 客源国
一、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现代旅游产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经历了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和国际出境旅游的过程。目前,已进入“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功能后,如今已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层面上”[1]。
作为一个应用性明显的专业,我国旅游专业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比上年末增加148所,在校生59.98万人,增加0.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比上年末增加92所,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2]。可见,我国旅游教育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然而,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远远没有跟上数量的急剧扩张,这种落后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体现在课程建设上。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全国各地的旅游专业建设均脱胎于其他院系,各个学校的旅游专业从教师“血统”上都打上了不同的学科烙印,有的发端于地理学,有的发端于管理学,有的来源于外语,有的偏重历史、文化,使得各院校课程设置比较随意,差别很大,在教材编著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3]。
从总体上看,旅游专业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等,要求对相关理论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以及能指导实践;一是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的,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等,要求能与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相适应,并不断更新。而从我国目前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现状看,明显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加快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步伐。
二、《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的需要
《客源国概况》是高校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家的地理、经济、社会、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可见,《客源国概况》课程是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市场,而专门开设的,其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
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国际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已不再是我国旅游业的唯一重点。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不到总收入的15%);而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7000万人次,是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新时期的旅游专业不仅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情况,更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情况。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国际旅游业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情况,不能只考虑游客到了我国后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接待工作,而是需要主动出击,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有关知识,到这些国家去做好旅游营销工作,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到中国来旅游。而接待与营销,所侧重的知识面是不同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也缺少创新,《客源国概况》课程被认为是不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课程内容又以各个国家的资料介绍为主,不具备实操性,也被认为不属于专业实务类课程,在高校旅游专业中身份渐显尴尬,因此也不被重视。尤其是在本科旅游教学中,《客源国概况》往往多作为选修课来开设,或甚至不开设。
然而,我国目前虽然已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国和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但是要从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旅游教育界不仅需要好好了解和学习世界旅游强国(如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的旅游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还需要学习和熟悉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家的相关知识,以及主要旅游竞争国家的发展优劣势等。而综观我国目前各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并没有这样一门相关的综合课程,只有《客源国概况》课程与之相近。因此,有必要对《客源国概况》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提高课程地位,使之适应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三、《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思路
(一)课程名称及教学目标
笔者认同杨载田教授将课程名称从“概况”改成“概论”的建议,因为“概况”一词很难让人理解“客源国概况”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且知识内涵较为丰富的高校课程[4]。“客源国概论”应该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介于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学与地理行为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客观实践性等特点,课程必须强调其理论建设;应将“旅游流”规律和旅游者行为心理学作为基础理论,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及分布进行规律性探索。因此,可将课程名称改为《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或《中国主要旅游关系国研究》。
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在“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的基础上,更注重做好旅游营销工作,即通过对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基础国情概况、国民性格、喜好、出游特点、出境旅游现状及变化等知识的学习,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客源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全面促进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那些既是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又是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国家,要强调旅游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而对于那些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则应侧重分析其吸引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因素,可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税收政策、产业调整等提供依据,还可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选择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及旅游目的地国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与相关旅游客源国家的具体旅游关系,可进一步将主要旅游关系国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并在课程内容上各自有所侧重。
1.主要旅游客源国:如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蒙古、菲律宾、德国、英国、法国等。这些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客源国家,入境旅游人次基本上是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人次的两倍以上,且多是经济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的出境旅游国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更侧重其国民性格特点、出游喜好、影响出境游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竞争国家的相关分析,以更好地做好旅游营销和接待工作。
2.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如泰国、柬埔寨、意大利、缅甸、老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哈萨克斯坦、朝鲜、马尔代夫等。这些主要是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或国家人口较少,这些国家到我国入境旅游的人数都很少,而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的人次却在15万以上。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侧重该国旅游特色产品、主要吸引因素、旅游安全、旅游发展经验等方面的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公民出境游的特点、心理因素、行为特征等,为我国相关旅游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购物税收政策等提供依据。
3.互为旅游客源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既是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也是我国公民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入境旅游人次与出境旅游人次基本相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多位于我国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多是我国的主要旅游竞争对手。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更侧重该国的旅游发展历程、旅游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发展经验等,既要做好旅游营销工作,更要开发差异性旅游产品,争夺客源市场,或与之进行联合促销。
(三)课程教学方式
根据上课学生的反映,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客源国概况》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明显滞后、教学重点不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5]。因此,《客源国概况》课程建设需要勇于弃旧求新,按照新时期的要求构建其新框架、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一切应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为依据,向自然、人文交融,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方向发展[4]。
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可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等多渠道收集国家资料,解决课程内容滞后的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上,应在介绍每个国家概况的时候,附上该国主要信息来源网站、国家旅游局网页等信息,让学生可自行更新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提高应用能力。同时,每个章节可设置相应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线路设计”、“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等综合性较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实操作业,使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载田.旅游客源国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2]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2-10-25..
[3]陈霁.中国旅游院校教材发展状况评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