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美教育差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 本科课堂教学 软硬件 差异 教育理念

2013年1月2日,我有幸通过广西财政资助出国留学来到了美国西北角的华盛顿州的华盛顿州立大学。这是一所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高校,是美国久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因为华盛顿州立大学位于距离市区较远的普尔曼小镇,这里空气清新,人口稀少,没有过多的喧嚣。但是,由于其历史较为久远,因此周围分布有各类超市和餐厅,同时校园有对学生教工免费开放的公交车,学生生活相对国内高校更方便和舒适。

我在到达华盛顿大学的第二周开始连续多次旁听了该校Charles Pezeshki教授的Design Clinic Internal Business课程,结合多年在国内高校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写成了本文。本文不仅分析了两国高校在教学软硬件上存在的差异,更期望通过分析这种软硬件差异折射出了两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差别,希望对国内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1.中美本科课堂硬件差异

来到华盛顿州立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的EM154教室,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座椅摆放与国内高校不同。教室中所有桌椅可以移动,学生围坐在桌子旁,自由组成小组,上课时学生可以面对老师,也可以背对老师,并没有像国内高校中桌椅固定,学生一律面向老师而坐。

EM154教室面积大约在250平方米,当时上课学生人数为30人,每个学生桌面空间较大,学生大多带笔记本电脑上课。教室开通无线网络连接服务,随时可以上网查阅各类资料。而国内高校大多数教室没有无线网络服务,学生很少带笔记本电脑上课。

2.中美本科课堂软件差异

在软件建设方面,在我旁听的这门课程中所有学生都加入一个叫Basecamp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面,所有学生都可消息,上传资料,提出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消息,上传资料,回答问题。这样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拓展。也就是说,除了上课见面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同学们也可以自由交流,师生之间也可以自由交流。

另外,一个显著的差别是在Charles Pezeshki的课堂上,他并不拘泥于讲授知识,而是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他的问题往往较为简单,目的在于让学生思考,学生一旦回答出问题,他就立刻给予肯定,并且能及时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学生感觉到自己得到了肯定,学习积极性立刻提高,学习情绪饱满。

但是,在中国高校本科课堂中,老师还是凸显出中心角色,老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没有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来看待。老师成了宣讲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情绪较为低落。

3.中美教育理念差异

通过对比中美本科教育中软硬件的差别,我们不难看出中美教育界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过去有学者就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比较过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但从软硬件角度进行比较的文献很少。[1—2]

首先,在美国教育界比较公认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始终是最重要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具有更多的权利提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另外,他们并没有限制本科学生的自由,允许本科学生出去调研,去工厂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国内,很多高校因为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是严禁本科出去开展调研工作的。另外,国内教育界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思想,就是学生应该服从老师的指挥,学生无形中被认为是整个“学校等级制度”中的低层。这种观念上的错误是很严重的,因为这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的很多诉求得不到满足,这时学生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希望学生能够多提出问题,及时回答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问题会被认为是愚蠢的问题。他们认为“最愚蠢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都会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然而,在国内一些老师并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打断教学进程,过多的问题会使老师无法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师将完成教学计划看做是其教学工作的核心,并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学生被培养成为不会提问题的人,他们只是默默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没有真正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

再次,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在Charles Pezeshki教授的Design Clinic Internal Business课程中,学生被分成6组,每个组6人,要求完成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企业给每一个组分配一个项目,提供1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学生可以离开学校到企业与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讨论,讨论如何能够完成企业提出的任务。在这样的实际锻炼中,学生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何在一个团队中协作工作。然而,国内一些高校比较在乎教育成本,他们会认为投出资金让学生外出调研会增加教育成本,另外,很多企业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因为他们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在他们看来本科学生是没有办法完成一项现实的工程任务的。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难看出:中美本科教育不仅在软硬件方面存在差异,而且透过这种差异我们能看到两国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差异。这不是说美国的所有教育理念都是好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批判的思想去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希望本文能给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启迪,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蒋莱.从一门课程的比较看中美大学本科教育的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8,2005:17-21.

第2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育文化;差异;学生

中国和美国有着不同的科技、文化传统,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也不相同,两国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体现在学校的物理学教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可略见一斑。

1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中国传统物理教育强调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提倡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但这种物理教育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只知念死书,全盘接受所学的知识,最终走到一个越来越窄的道路上去。美国教育制度倡导自由式的物理教育方法,学生常常是在乱七八糟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是在不太清楚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一种与中国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称之为“渗透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知识体系的漏洞非常之多,后劲略显不足,但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混乱的思维中孕育出真理,并且能把握先进科技的发展方向,能很快站到物理科学的最前沿。

现代科学发展有两个突出特点,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一方面门类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广泛渗透,并由此产生许多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所以,我们不仅要强化物理知识,还要注意物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化学、生物、天文、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很多学物理的留学生到美国以后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有的幸运地改到了自己适合的专业,有的改得不太成功,吃了很多苦头,这就是中美物理教育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结果。

2 中国传统物理教育要求学生谦虚向上,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观念。这种物理教育的优点是使人更加扎实,你不了解情况就免开尊口。但是其缺点是使人变得谨小慎微,使学生不愿意去参加跟自己研究方向无关的讨论,浪费了增长新知识的机会。美国的物理教育方式与此相反,特别强调人的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提倡创新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可以激励学生思索前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并与原有的物理知识融会贯通。

当然中国学校的课程设置造成了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不宽,由于知识面不宽,在参与讨论的时候也就没有切入点从而失去发言的机会。中国的学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入学以后要读哪个专业,比如系统物理和固体物理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并且从大一开始不同专业就开始开设不同的本专业课程。而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先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会有各种学术顾问给学生做专业方向的指导。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所以美国的物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广度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能够让毕业生保持对物理学的兴趣。

3 中国传统物理教育比较注重于理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是比较轻视动手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有关。这种物理学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强,且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但在中国目前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最需要的。美国物理教育传统注重于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注重于培养学生从实跋到理论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虽然这样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一些,但他们对于所学的东西不是全盘吸收,不会分不清主次,而是对物理学科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够较好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1945杨振宁来到纽约,经费来推荐成了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学生。他在芝加哥大学写了一个实验物理的博士论文,之后就开始做实验,但杨振宁的试验工作并不顺利,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动手能力较差,他的同学最喜欢讲的话就是“哪有爆炸哪就有杨振宁”。后来,在泰勒的建议下杨振宁决定转攻理论物理学。

4 中国传统物理教育要求学生虚心地向“先贤”、老师和书本学习,学生从小就被训练得习惯于听从教师和父辈的教诲。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通常训练有素、守规矩、进取心强,且学习成绩极佳,但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更难以自觉地发现问题,难于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美国物理教育则完全相反,它鼓励学生自由发展,注重个性的培养,虽然这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要求,但这种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他们从不满足于现状,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现代物理科学所需要的。

第3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新课标下,高中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标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做出了重要的改革,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思维。在此要求下,老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及美术大家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过程,引导创新 

老师引导学生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它的外在画面,而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在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作品进行在创新,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蒙娜丽莎》这部经典作品时,我先为学生讲解了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达·芬奇。我为学生们讲到《蒙娜丽莎》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强调尊重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反对宗教以某种方式束缚人的精神和思想情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就是达·芬奇,他在创作《蒙娜丽莎》这幅在作品时可谓是精益求精,从人物的坐姿到人物的一颦一笑都精雕细琢,达·芬奇也巧妙地利用他的烟雾状笔法画出了这幅经典作品,让人对蒙娜丽莎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微笑产生无限遐想。但是杜尚在这幅堪称经典的作品上为蒙娜丽莎画上了两撇胡子,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此之后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杜尚也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鼻祖。就这样,我告诉学生们我们鉴赏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它的美,还要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在创作,此后学生们也想出了使时装模特、老师与《蒙娜丽莎》进行结合。 

二、尊重个性,自圆其说 

现代的新式教育不单单是学生接受知识,老师输送知识的过程,而更加强调的是让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美术鉴赏这门比较特殊的课程,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作品的想法,并且老师在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作品时,也要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自圆其说。 

例如在鉴赏《场景Ⅱ》时,我先告诉学生们现代主义不再以写实为基础,而是将客观的事物用主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表现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抽象派是其中一个重要流派,我们鉴赏的这幅是冷抽象主义代表作家蒙德里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介绍完外国现代主义的特征之后我就讓学生观察作品并就其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位学生回答到:“老师,我认为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表现的并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就问他:“那你觉得这幅作品哪方面表现得不是特别好呢?”于是该学生回答:“虽然抽象主义的特点之一是不用客观的形象来变现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是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仅仅用简单的格子和色彩来表现他的思想,对于那些不懂得抽象艺术的人来说很难欣赏这种艺术的美,更不用说走进作者的内心了。”听完学生的叙述后,我点评到:“同学的评论有理有据,确实有许多人认为抽象艺术就是乱涂鸦,但是作者蒙德里安把绘画语言限制在垂直线和水平线,三原色和黑白灰系列,在创作时对每一种色彩的选择以及线条的勾勒都是经过思考和精心组织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背景来了解作品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样只要你们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会尊重你们对作品的看法。” 

老师通过美术鉴赏课,让学生赏析各种名作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美,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表达出对作品的真实思想。 

三、作品对比,发现差异 

美术课堂鉴赏美术作品时,有时必然会将作品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们比较出作品的优劣,而是让学生在进行作品对比的过程中寻找其中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点,最终提升美术鉴赏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宗教雕塑时,我让学生们欣赏了云冈石窟释迦佛像、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和麦积山石窟佛像,然后请他们仔细观察这三尊佛像的外在特点有何不同。一位学生回答:“卢舍那佛面部形象与早期的云冈石窟佛像相比,明显中国化了,看上去更加恬静、祥和,给我的感觉更加睿智、博大、庄严、高贵。”我说这位学生回答得非常好,佛教传入后,为了在中国立足,佛教从内容到艺术形象都开始了一个不断汉化的过程。卢舍那佛所体现的气度也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写照,它超越了宗教的局限,在成千上万件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后来有学生补充道:“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像都比较健壮、丰硕,而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则瘦了些。”接着又有学生发现了服饰的差异,说:“麦积山石窟的佛像,衣纹褶皱像层层叠加的荷叶花瓣,更好看,而之前的佛像衣纹有点像面条,稍显逊色。”我肯定并赞赏了这几位同学细致的观察力,早期的佛像承袭印度经由凉州地区传播而来的模式——健硕的体态、紧贴的袈裟。后来受南朝士大夫秀骨清相审美观的影响,外貌则变得清瘦、俊逸,衣纹褶皱也由泥条式变为更富于装饰性的阶梯叠加式,世俗的审美改变了异域的造像面貌。通过对这几尊佛像的对比,学生们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外在差异,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内在的不同。 

第4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文化维度模式理论 第三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为交际本身在扮演着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角色的同时,也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产生变化与形成不同的形态。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依归。

既然文化价值观是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的法则,它们无法经由感官来直接观察,必须从实际生活的面向才能观察归纳出来。因此,为了研究文化价值观,可以把文化价值观更进一步具体化到文化价值取向的层次,以便使用实证的方法加以观察研究。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1983,1984)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发展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把文化价值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取向。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交际的过程与结果。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定量研究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的变量,不少后续的实证研究证明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每个文化维度上都体现出差异,这的确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便。我们在承认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文化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际的不断深入,文化价值观逐渐呈现出适应性调节的变化性特征。当代大学生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因此,一味地强调中西方在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只注重差异比较研究,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带来全新的动力。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文化价值观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美国的人类学家Kluckhohn与Strodbeck最先使用“价值取向”这个概念,提出了五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普适性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三种价值取向。美国的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丰富了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与交际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创始人,他的文化维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对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过调查、分析、比较,两次在IBM调查了11.6万名员工,从大量的调查数据着手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Hofstede在前四个文化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时间取向。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研究,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30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以Hofstede文化维度模式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范围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跨文化交际学、会计、金融等领域。

文化价值观是解释人们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异的关键,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贯穿一切的红线”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仍处于借鉴引入阶段,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和理论上的创新,至今还未产生较有影响的理论或测量工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许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或证实(以五项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补充(进一步细化五项文化维度模式),或质疑了原理论(批判文化维度两极划分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重点更侧重于分析文化差异,由于此模式来自于IBM调查数据,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了解组织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型,每一项文化维度都有独立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权利距离两项。但是,文化价值观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互相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可见,仅仅研究文化差异是不够的,更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为理论依据来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学生是世界发展的未来,相信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发展的未来,希望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从对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进行的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理论,当代大学生在如上所述的五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学生较以往更加强调自我、更加倾向于美国社会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渴望个性独立,渴望更多地靠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而并非像从前那样过分依靠集体的力量。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无疑已经摆脱了过去重男轻女的偏见陋习,中国社会也早已不再是男权社会,如今的大学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护女性成为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主流。不仅如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展现得并不明显,相反,重合作、讲平等的意识凸显出来,解决问题时靠的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冲突,这种欧美国家的女性化社会特征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从权力距离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上级特权观念已被当代大学生所摒弃,他们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权和上下级平等意识在大学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这同传统中国的特权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而作为主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或淡化或与西方价值观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与客文化的新的文化体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并不能够准确甄别某种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他们在选择和树立文化价值观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为高级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有必要提出系统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3-127.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原因探讨[J].学理论,2009(12).207-208.

[6]李侨.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相互理解[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系,2005.

[7]刘畅.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英语系,2007.

[8]刘长远.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中国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8.

[9]潘,张子刚.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际理论中个人主义层面质疑[J].汕头大学学报,2009.25(4).54-58.

[12]石健.转变中的价值观――中美价值观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4.

[13]施建亚,杨燕,孙妍.论西方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英语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学术交流,2008(12).37-39.

[16]谢衡晓.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7-29.

[17]许力生.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7-97.

第5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2-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逐步拓展和全球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对国外的高校教育情况逐步有所了解,也逐步显露出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差距。美国作为高程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已作为我国学生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同时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析解剖并借鉴其教学优势的国家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作者所在的学科背景为依托,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在美国实验室中的应用和管理。

二、中美高等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对于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所区别,还包括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招生录取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等也存在差异。美国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在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中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挖掘并发挥其作用。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使其教育更注重于结果他们认为生活是根据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人们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因此,美国学校传统的课程内容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宗旨则在于引导学生适应人际关系的总计划。在这种总计划中,集体意识完全主宰着个人的意愿,且等级关系利益得到充分的强调[1]。除此之外,美国学生的录取与毕业也与我国有较大的区别,美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后发的国家,但自17世纪确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以来,探索出了美国式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与其招生考试与录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2]。美国招生主要在公平性的基础上由各个大学或者权威的私利机构辅助进行学生的招生与选拔,马文卿针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谈到,美国没有国家设置的招生管理机构,也不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而是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这两家私人机构来承办大学招生入学考试“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用以预测学生在学术性学科方面能力和素质的SAT学历考试和考察学生所学课本知识程度的ATC水平考试”在考试程序上,大学招生使用哪种成绩和学生参加何种考试,完全由招生学校和学生自己决定“而在录取方式上,则只通过网络和邮件的形式录取学生”[3]。中国则设置统一的考试形式,通过国家统一设定不同等级院所的分数初步筛选,然后再由各院校根据学生报考的志愿进行选拔。另外,本文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对美国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美国每年实行三学期制,每个学期各院系会把本学期所开课程在网上公示,然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网上选课,以此方式组织课程的开设与否,对于课程的教学安排,本文分针对学生和老师两种角色陈述。针对学生,每学期有三次考试,最后的成绩按照三次考试并参考平时的作业情况综合给定。不论作业或者考试,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立即开除,这使得学生必须自己完成作业。

在美国,对于工程学科,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让研究生作为TA辅助教师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这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于暑期一般时间较长,有一些专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可以联系相关学校进行暑期实习,一方面增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交通数据采集设备应用介绍

针对工程学科,实践性体现的更加突出。以交通数据采集为例,交通数据采集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在各个课程中都会有所涉及的课程。且作为研究生进行研究的前提,交通数据采集尤为重要。以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为例,该大学交通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系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该系设置有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室,实验室有车载式视频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

该系统可以根据数据采集的需要,视频采集可以只记录采集的数据,同时观测人员通过图像显示装置现场观测采集的情况,也可以与其他设施组合将视频实时传输至实验室,其设备连接情况如图2所示。

上述图2所需要的设备及实现的功能陈述如下:设备前端有IPcamera和HD以及AD检测器,这三个检测器设置在Trailer顶端,满足安装要求的高度,在Trailer底端有过载和雷击保护电路以及供电装置给相应的装置供电,同时,在架设检测器的柱子上还安装有无线发射装置,可以将检测器以及IPcamera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实验室,实验室使用无线接收装置接收该数据,并将视频及数据存储在连接的电脑上,Trailer的底端的箱子里还有交换机,交换机将前端采集的HD、AD数据以及IPcamera的信息提供给无线发射装置,同时,交换机将HD和AD软件安装及数据采集等设置的计算机通过两个交换机与前端的HD及AD检测器连接起来,同时,交换机可以通过电脑中的软件设置将HD、AD及IP camera的数据采集过程及视频记录到硬盘录像机,同时,通过两个交换机的连接,可以使操作员在Van中对HD和AD的软件进行设置,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可以确保数据的顺利采集。

将两个摄像头(图中的前端摄像头和后端摄像头)架设在Van上,通过立柱架设,同时立柱的高度可以通过控制台进行控制升降,通过电缆将摄像头摄取的视频连接入Van,在Van中有相应的控制台,其中有显示器,Autoscope检测卡,安装有Autoscope软件的电脑等,前端采集的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控制装置后,通过电脑对视频中的画面设置虚拟检测器,并建立相应的连接,可以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通过视频输入视频检测卡及摄像机控制装置与硬盘录像机相连,将Autoscope检测的整个视频可以录制下来,以便于后续参数的查验。

上述设备在实验室中均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如果课程或者研究需要,只需要任课教师或者研究生和实验室人员沟通即可,设备的维护由实验室专职人员负责。维护费用由系里支付,最终落实在由研究项目支出。

相比起美国的检测设施,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设施设备较为落后,设备管理太过制度化,设备维护不及时,经费不到位。这些现状使得目前我国的交通学科学生的交通数据采集大多停留在人工调查的阶段,也使得数据采集的可持续性不高,较大的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四、结语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目前却处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剖析和借鉴。论文以中美教育的差异性为基础,以本文作者在美国访学的所见所闻,重点陈述了交通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情况,为我国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验设置及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玲.文化冲突与中美高校教育[J].江苏高教,1996,(5):80-82.

第6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婚恋观 跨国婚恋 跨文化交际

中美文化承载着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自身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美传统婚恋观念的显著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也给跨文化交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愈来愈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一方面,中美传统婚恋观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各自显露了自身的优缺点,并在文化互相渗透的融合中寻求着完善与统一;另一方面,跨国婚恋已成为交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由于婚恋观念的差异,面临着激烈的民族文化冲突。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中美不同民族在婚恋观念上的差异,并提出克服这些差异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跨文化交往的过程当中去,形成正确的交际策略,为我们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美传统婚恋观念差异及原因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根源、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中美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美国社会张扬“个性”, 重视个人的权益和自由;而中国社会注重伦理生活,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中美文化中,传统婚姻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差异。

(一)恋爱观差异

1、恋爱目的

中国人恋爱是为了结婚,美国人恋爱是为了恋爱。

许多中国人都熟知这样一句网络语: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谈恋爱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婚。美国人把恋爱和结婚分的很开,只要两人相爱,便享受在一起的过程,一切顺其自然。有时候,他们反而惧怕结婚,因为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一旦与意中人步入婚姻殿堂,就要一起为生活中的牛奶和面包发愁,曾经在脑海中完美无缺的人,很可能会将自身的本质弱点暴露无遗,最后导致爱情的终结,所以西方有一句名言家喻户晓:“ 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2、恋爱年龄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恋爱年龄仅停留在一段生命时间。特别是中国女人,热恋时间往往限于十多岁到三十出头期间,这一段年龄非常宝贵,如果到四十岁以后还没有结婚,就被称为“人老珠黄”而很难恋爱了,所以中国女人要趁年轻的时候把自己嫁出去。而美国人却不同,美国人的恋爱期可以是整个人生,就算过了青春期也不着急。许多美国老头老太太,到六七十岁了,还在恋爱找对象,因此出现了所谓的“黄昏恋”。另一方面,美国人开始恋爱的年龄较早,许多人在中学就开始恋爱,而家长老师很少管。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国,则被视为早恋,家长往往会想办法把孩子拆开。有的家庭孩子上了大学也不允许恋爱,理由是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等毕业后找到工作时才能谈。

3、表达方式

古往今来,中西方人的典型性格就各不相同。中国人崇尚的是一种含蓄美,喜欢言语委婉,形式谦虚低调。西方人与此截然不同。他们个性张扬,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爱拐弯抹角。因此,面对真爱,中西方人表露真情的方式就很不相同。总的来说,对爱情的表达方式,中国含蓄而优雅,美国开放而绅士。

(二)婚姻观差异

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美国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注重从一而终,所以都相当谨慎。

1、结婚目的

从传统观念上分析,美国人结婚是为了爱情,而中国人结婚更多的是为了家庭。中国人注重人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结婚绝不是简单的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父母为儿子娶来媳妇, 表面看来是为儿子完婚, 其实是为整个家族娶媳妇。1男子娶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孝敬父母, 是对家庭应尽的一种义务和责任。相比而言,美国人的观念显得更人性化。由于美国人信奉自由,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他们认为结婚就是两个单独个体的结合, 结婚是为自己,结婚是他们的个人权利而不是义务, 是一种形式而不是一种责任。

2、择偶方式

由于结婚目的的不同,中国婚姻的择偶建立在家庭条件和容貌之上,择偶标准是门当户对。几乎不考虑男女双方是否相爱,而看对方的家庭条件能否匹配得上,身高相貌要能过关。而美国更多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之上,美国人的择偶条件是:尊重、信任、兴趣。他们更重视价值观的趋同,性格是否适合、爱好是否相似,而不是外在的身高,相貌,年龄。因此有人形象地比喻:“对中国人来说,结婚更像一种商业活动,所以叫经营婚姻;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婚姻更像家家酒,爱到一起翻天覆地,不高兴了就一拍两散。2”

3、离婚态度

中国传统婚姻的双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一旦结合,则很可能是一辈子,即使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迫于社会、家庭施加过来的压力,以及考虑到经济因素,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很多夫妻都会选择继续痛苦地生活在一起。相对于中国人对离婚消极回避的态度,美国人如果婚姻出现了裂痕,对离婚会积极很多。由于他们夫妻关系经济与精神上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社会文化对离婚的宽容性,面对婚姻中出现的危机,他们会坦然许多。据数据表明,1979年美国离婚率已达到53% , 是美国历史上的离婚高峰。3这显示了中美传统婚恋观在离婚态度上的差异。

(三)家庭观差异

家庭价值观可以说是个人对于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它影响着个人经营家庭生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

1、夫妻关系

在中国,集体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感情生活中,夫妻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经济上物质共享,而且精神上互相支持,甚至不分你我。如果对方有什么事情自己不知道,就会以为对方离心离德,甚至是背叛。在美国,夫妻关系是平等的。他们的结合是自由的,是个人的权利,受到法律的规范,父母不敢干涉。美国夫妻双方虽然已经结婚,却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结合非常理性。在结婚前,他们会先作财产公证,以免离婚后与对方的财产互相混淆。他们会尊重对方的隐私,夫妻之间都不过问那么细。美国的丈夫们并不喜欢一味迁就和顺从妻子,而要求对方尊重自己的个性。双方之间不仅在热恋期间会注重仪表,婚后依然如此。4

2、女性责任

中国有一句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说中国古代女性出嫁后要遵循传统的美德,遵守三纲五常,对自己的丈夫绝对忠实,为家庭恪守妇道,投身于家庭,抚养好儿女,服侍好公婆,并做到尽善尽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女人结婚以后,会全身心承担家庭的责任,为家庭、丈夫和孩子奉献,甚至舍弃自己的工作。与中国女性相比,美国女性要轻松得多。美国女人结婚以后,也会认真承担家庭的责任,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做全职太太,当孩子大了以后,会继续工作。受独立文化的教育,美国女人对自身的自由和自我空间是有较多要求的,不会勉强和委屈自己。

(四)传统婚恋观念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1、历史渊源的不同

中国是有 5000 年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国,封建社会长达二三千年之久。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古代的婚姻家庭影响深厚。在儒家文化“大统一”思想的熏陶之下,两个家庭的融合不仅是夫妻二人单纯的结合,而是整个家庭所有成员参与的融合过程,汉代明确的“夫为妻纲” 、 “男外女内” 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至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门当户对”更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择偶方式,导致中国人在择偶过程中更多的考虑是外在条件而不是爱情。

相比中国,美国是个年轻的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多种族,多文化,经济文化程度相对开放,民主自由,独立平等。从一开始就是以资本主义精神建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婚姻观念上相对自由、开放、平等。

2、文化认同的不同

中国是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群体,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宽容的人际关系。中国家庭成员的行为观念大多数是以家庭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庭成员不是完全平等的,婚姻关系对夫妻双方都是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婚姻已经不属于个人问题,它包含道德,责任,荣誉感等因素,所以中国人在择偶、离婚等方面更多地考虑了家庭因素。

美国社会文化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主导,个人利益是他们一切活动的目标,美国的家庭价值观中没有类似中国传统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观念,家庭成员之间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人权利。

二、中美传统婚恋观念差异的启示

研究中美两国传统婚恋观的差异,主要就是为了使两个国家能从对方的传统婚恋观念的优势特点中获得启示,通过互相学习与融合,取长补短,以寻求中美婚恋观的互补、完善与统一。

在日后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笔者建议中国人的恋爱观念应打破恋爱年龄的限制,尽量排除世俗的偏见,降低婚恋的功利性,以更加宽容的择偶方式去选择婚恋对象;夫妻之间建立情感依赖的同时要树立个体的独立意识,注重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在女性责任上,希望部分中国家庭能对女性提出合适的责任要求,同时尊重婚姻中女性应有的工作、自由等权利。当然,笔者也建议美国人学习中国人对婚恋的责任感,对家庭的奉献精神,对离婚的慎重态度等。

此外,跨国婚恋的顺利实现,与中西文化互补、中美文化融合密切相关。跨国婚恋夫妻双方在跨国婚恋中要相互理解宽容各自民族文化的差异,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将中美两国包含传统婚恋观在内的民族文化冲突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使中美两国包含婚恋观在内的整体文化能走向更加完善、和谐、统一的轨道,那么跨国婚恋的顺利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蔺学才.试析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悲鸽鸽.浅析中美婚姻观差异及形成原因[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3.

[3]朱晓映.中美妇女婚姻与家庭观念比较[J]. 妇女研究论丛,1998.

[4]桂佳芸.中美家庭婚恋观的比较研究[J].学术探讨,2010,7.

[5]孙建军.中西方文化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6]杨文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婚姻家庭价值观比较[J].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2004,26(3).

[7]刘彩玲.浅析美国婚恋观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10(9).

[8]陈硕.中美婚姻伦理比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方倩.从婚姻的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J].文学教育,2013,5.

[10]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的中美婚姻观差异[J].边疆经济与

文化,2013,5.

[11]蔺学才.试析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2.

[12]裴鸽鸽.浅析中美婚姻观差异及形成原因[J].华北水利水

电大学学报,2013

[13]朱晓映.中美妇女婚姻与家庭观念比较[J].妇女研究论

第7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对于教师权威性的认知;跨文化比较;高等教育权威性关系

一、前言

教师权威性的概念最早由Oyler(1996)提出,指的是在学习环境内教师对于学生的可控性和赢得学生满意度的能力。根据Kneller(1971)的观点,一位成功的教师至少应该有着组织和指导课堂活动的能力,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巧妙地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应认识到学生的需求。

本研究采取Weber(1947)的观点,认为权威性人物是指被大家公认为可以命令的人。与此同时他的指令被低于他社会级别的所有人所遵守。换句话来说,权威性是一种社会构建,它可以使一些社会个体通过某些公认的社会规范来把其他社会个体组织到一起,并通过命令、指导的方式实现社会制度层面的目标(Hemmings, 2006)。

在教育领域,关于权威性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原因在于教育的启发性和对学生加以控制之间的矛盾。如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学生的学习自,那么教师权威性如果运用不当,就有可能对这一目标起到相反的作用。(Franklin, 1986; Tirri,1999)。尽管关于权威性的讨论众说纷纭,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关系有其存在普遍性,这也是激发本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Dornbusch 和 Scott(1975)把正式权威性界定为"无论个体有何种特性都不会消失"(p.40)。它产生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之中。在权威性的非正式层面上,Dornbusch 和 Scott(1975)指出"它是基于个人特征或者个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源而形成的"(p.43)。也就是说,一位教师的个体"特征",例如他/她的外表特征和性格可能在赢得学生的支持和拥护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知正式权威性和非正式权威性的共同作用。在教与学发生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中形成的特定思想价值观也会对教师与学生的权威性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界已经有不少关于中美文化对权威性影响的对比研究。例如,Zhang(1996)的研究发现中国五岁到十三岁的儿童与他们的美国同龄人相比,更加顺从父母的权威性。另有一些研究也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他们对教师权威性因素的看法,比如说知识优势和社会职位等等,也会不断地变化(Yau, 2008)。然而,极少有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层面老师和学生权威性关系的跨文化比较方面,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基本都已成人,他们对于权威性人物的评价标准,也由于其在特定的教育系统的长期存在而发生了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也早已发生变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

通过向中美两所大学的本科生发放问卷的形式,本课题旨在回答两个层次的研究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任课教师的态度是更被正式权威性,还是更被非正式权威性影响?如果非正式权威性影响作用比较大,那么教师的何种个人特点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其次,文化因素是否对大学生对教师权威性认知的程度产生不同作用?如果存在跨文化的差异性,对于身处跨文化的课堂里教育者来说, 又会有什么样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调查样本包括了109名中国本科生(31男;78女)和84名美国本科生(47男;37女)。中国学生样本的平均年龄是19.5岁(标准偏差为0.5),美国学生样本的平均年龄是19.1岁(标准偏差为0.2)。

2、测量工具

本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于调查对象对于教师正式权威性和非正式权威性的偏好;第二部分测量了教师个人特点对其权威性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选择的特定教师的基本信息,作为数据分析过程中的自变量。每个问题最高5分,最低1分,代表学生对表述的认可度。

三、结果

1、学生总体反馈

表二是两国学生总体对问卷所涉及的每个问题及3个因子的反馈。

表二 "关于高校教师权威性的态度的调查问卷"-总体反馈备注. N= 187

2、中美差异

两国学生对问卷的总体反馈结果显示,国别和文化差异没有对学生对教师权威性的认知产生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影响。对两国学生在问卷的三个因子的深层对比显示中美学生在对教师正式权威性、非正式权威性-内容一致性,以及非正式权威性-沟通能力三方面都显示出统计学上有意义的一致性和相似度。具体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 关于高校教师权威性的态度的调查问卷"-中美差异T检验结果

备注. df = 185

本问卷的最后三道题调查了教师的个人特点,包括年龄、职称对学生认知权威性 造成的影响。结果如图一及图二所示。

图 2. 教师职称对权威性的影响

四、讨论

本课题的结果表明,两个国家的学生,无论他们个人态度或者与他们老师的关系,都同意权威性关系。原因很可能是在于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阶段,他们对于等级制度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在社会层面或者学术层面,他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本研究验证了在个人社会交际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尊重制度权威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Arum,2010; Rigby, 1984)。

中美大学生对于正式/非正式教师权威性看法与他们国家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关联。换言之,文化和思想的区别在跨文化师生关系之间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这个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人类作为世界上的一个物种,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下表现的丰富多彩,但是和差别性相比,他们还是有着更多的相似性。特别是在个体如何发展,以利于在学术方面融入她/他所生活的社会方面更是如此。尊重经验,遵守各种法律总是在一个儿童成长为睿智成人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为教育研究者们和课堂老师们提供了通过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从文化方面、语言方面和历史方面截然不同的国家进行调查,得出对高等教育体系权威性的看法。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可能会给如何在一个多样性的教学环境中建立起有效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Arum, R.Improve relationships to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Behavior in School,2010,93(2),9-13.

[2]Dornbusch, S.M.& Scoot,W. R.Education and the Exercise of Authority.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1975.

[3]Franklin, B. M. Building the American community: Th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search for social control. London: Falmer,1986.

[4]Oyler, C.Sharing authority: Student initiations during teacher-led read-aloud of information book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6,12,149-160.

[5]Rigby, K.The attitudes of English and Australian college students towards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4,122.41-48.

[6]Tirri, K.Teachers' perceptions of moral dilemmas at school,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9,28,31-47.

[7]Weber, M.Max Weber: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 Henderson and T. Parsons, Tran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1947.

[8]Yau,J.,Smetana,J.G.,& Metzger,A..Young Chinese Children's Authority Concepts.Social Development,2008,18.210-229.

第8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美合资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典型代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管理问题也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薪酬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杠杆,本文以中美合资企业为例,对影响其薪酬管理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希望对合资企业的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外两种文化和管理模式的碰撞和融和下蓬勃发展起来,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占到了主导的地位。鉴于合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管理问题也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薪酬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杠杆,本文以中美合资企业为例,对影响其薪酬管理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希望对合资企业的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1中美合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开办合资企业对中美两国管理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影响到合资企业的管理及双方管理者的工作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都带来一个极好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造自己的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美国企业可以进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美从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贸易额从不到10亿美元到现在的1700多亿美元,美国对华投资从零到现在的500亿美元,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始于首都北京,1980年4月中国政府批准美国伊沈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旅行社北京分社合资兴建北京长城饭店,打响了中美合资兴办企业的第一炮。至今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及投资项目数仅次于香港,居其他各国之首,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性投资项目的规模许多都在1000万美元以上,见表1。

与中美合资企业的规模和档次的提升相对应,其管理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全盘外籍化管理。美方将美国成熟市场上形成的管理机制移植到中国的合资企业中,不少企业实行的管理模式是经过与国外专业企业管理顾问共同切磋制定的。(2)中级阶段—中美文化互渗管理。包括文化的相互认可、接近,人力资源配置的外籍化到本地化,中外企业管理形式的结合等。(3)高级阶段—文化差异统合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布局的国际化,东西合璧的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需求和中外文化的形神俱备,双方共同接受。

2中美文化对比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体现

随着中国加人WTO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把在中国的发展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合资企业无疑是一种普遍的选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合资企业是在多种经营方式中困难最多、经营要求最为复杂,也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一种方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间题,中美合资企业同样如此。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受到中美两国特殊因素的影响,中美合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影响企业竞争战略和薪酬实践的因素有几种,综合起来包括国家文化,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三个大类,如表2所示。

薪酬管理最突出的影响因素是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方面:

(1)国家文化(National culture )。指在一国国界内本国人所共有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信仰。国家文化是战略薪酬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作为优秀员工的动力影响着各种形式的工资的效力。其中权力距离是人们对一个公司的等级制度或者权力结构的接受程度,顾主和雇员的差异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非常明显。崇尚权力距离的文化可能采用加强雇员之间权力距离的薪酬战略,可能会赋予某种权力的无形奖励,如中国国有企业高管的职务消费、上级对下级的显著地位优势。在权力距离不是主导价值观的地方,薪酬战略可能会使用平等的薪酬战术和参与性的工资方案;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人们对于个人独立或者集体参与的重视程度。美国文化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强调手段,员工为了良好的业绩而奋斗。美国的薪酬制度主要奖励个人业绩,时间跨度也倾向于短期,通常是1年或者1年以下。中国是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国家,一般采用以需要为基础的平均化的工资方案,以团队业绩为基础来鼓励员工,并重视个人资历。不确定性规避是社会对待风险及其成员流动性的态度。中国人传统上厌恶风险,重视稳定和常规,强调固定工资比浮动工资重要,而且在发工资时,主管的决定作用很小。美国则相反,反映在薪酬制度上,奖金比例弹性很大,主管被赋予决定工资分配的权利。男性/女性指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价值观。男性文化的薪酬战略可能采取性别不平等的工资政策和对妇女家长式的福利政策,如带薪产假和日托。女性文化的薪酬战略可能在工作评价时不考虑性别组成,福利发放也不以性别为基础。中美两国这两种性别价值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加以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偏向男性价值观,美国偏向女性价值观。

(2)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导致共同行为规范的系统的价值观和信仰,它们明显的体现在公司的组织和工作结构中。传统的美国公司的设计强调效率、经理决策和信息在公司自上而下的传播,组织结构扁平化、宽带化,更加鼓励团队合作。传统的中国企业的设计是典型的科层体系,职权等级鲜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不同的组织文化对薪酬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合资企业来说,进行战略性的薪酬管理必须是建立在对自身特点和环境因素的科学的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的。合资方不同的国家文化、企业文化的结合,必然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合资公司的薪酬战略。同时,合资企业本身从初创到成长、成熟、衰退,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薪酬战略应该是适时而变的。

3.如何对中美合资企业进行跨文化薪酬管理

中美合资企业的跨文化薪酬管理既不同于美国的模式,更不同于我国的管理活动。对中美合资企业进行跨文化的薪酬管理,是多年来众多管理者和专家研究的课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对中美合资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对中美合资企业的跨文化薪酬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1)中美合资企业跨文化薪酬管理的步骤

第一,文化差异识别,全面认识由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差异导致的中美各自薪酬管理的特点。中国几千年来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中庸”和“无为”,表现为一种重资历、学历,倾向于平均化的薪酬结构。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在薪酬制度上突出绩效工资,薪酬弹性比较大。在对中美合资企业进行薪酬管理时,必须注意中美文化差异在薪酬上的投射作用。

第二,文化适应性练习,即在认识到两国的文化差异之后互相认同和适应,以求解决在薪酬上的冲突。例如,中国的企业过年前给员工发“红包”是十分普通的事情。而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开始时外方经理坚决抵制。他们认为公司已经每月都给员工发了工资和奖金,没有理由额外再给钱。但是,员工们却认为过年分“红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合资企业没有给他们分“红包”引起了员工的公愤,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的还会寻机发泄不满。为避免得不偿失,慢慢地,差不多所有的中外合资企业都已“人乡随俗”了。

第三,建立共同价值观,打造“合金”薪酬体系,并不断巩固和完善。企业合资后,本土化、当地化便成为了合资企业的文化核心。将中美两种不同的薪酬文化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强化员工认同和支持,将“合资”薪酬制度打造成“合金”薪酬制度,这种新的薪酬模式将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优越性。跨文化薪酬交流与融合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跨国合作的势头生气勃勃、蒸蒸日上。

(2)中美合资企业薪酬管理的解决方案

第一,薪酬构成。薪酬构成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薪酬( core compensation)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薪酬。边缘薪酬( fringe compensation)也叫员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s ),是非货币报酬,包括法定福利和额外福利,这里我们把后者单独列出来强调。合资企业的薪酬一般来说比较复杂,因为在企业中存在中国、美国和第三国三种文化背景的员工,他们的薪酬组成有一些相应的区别。美国员工属于驻外人员,其薪酬组成如表4所示,表现了对其离国工作的一种补偿,也是对驻外人员的一种激励,如驻外津贴和困难补助等。

在中美合资企业中,美方派遣来的高管和专家一般会保留其原有的工资福利水平。根据华信惠悦2004年对外资企业外派人员薪酬福利调查结果,来自欧美的企业外派人员除了原薪酬组成的常规部分(基本工资、固定奖金、变动奖金等)外,通常还享受一大块的额外津贴,其水平一般在个人基本工资的巧%左右。此外,公司还会根据被派遣地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各种名目的补贴,包括住房、搬家、子女教育、交通、税收、回国探亲等等,甚至包括娱乐费用,如高尔夫、骑马、健身之类的补贴。当然具体的名目和数额对不同职位的人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这些额外的补贴,是很难将合适的人外派到异国他乡去任职的。这是在合资企业人力资本投人中典型的与中方人员薪酬不同的部分。但是,这些人的薪酬一般是由其总部决定的,中方对此一般没有很大的发言权。随着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的逐步本地化,这些区别会慢慢地淡化。第三国员工,如在中美合资企业里工作的日本人的薪酬组成与美国驻外人员的薪酬组成相似,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工资基础是绩效和知识,在日本则是资历,因此在薪酬结构上要有所体现。作为东道国的中国员工,薪酬结构则有所不同。中国人重视公平分配和集体福利,注重人际关系,在薪酬上表现为对核心薪酬要求不高,但是对边缘薪酬有较高要求。员工在感情上更多地依赖公司,比如医疗费用报销、职务消费报销、提供住房等。

第9篇:中美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奖励制度,对比研究,中美

 

人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增长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将其投入生产线那么简单,需要激发他们的能量。科技奖励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正反馈机制,最早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指出:奖励制度其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它当作某种功能强化所导致的产物,是某种功能强化制度。这种强化大致可以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去理解,从精神层面来考虑科技奖励制度,没有什么比达尔文所阐述得更加贴切了:“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因为想得到我的自然科学家同行的尊重而大大加强。”从美国科技奖励的实效来看,达尔文这种提法是及其符合科技事业发展的规律的,美国的科技大奖中,其中总统科学奖和总统技术奖没有任何奖金,但由于其本身的巨大精神鼓舞而倍受科学研究者所追逐。从物质层面去理解科技奖励制度的价值则更为容易:大部分科技工作是科技工作中谋生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很多专门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获得承认,为后续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其他物质生活方面会有重大改善毕业论文ppt,是推动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建设的动源。

1中美科技奖励的制度差异

1.1 科技奖励的体制差异

美国的科技奖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或总统名义设置的科技奖励,如美国设有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作为政府的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学奖是美国最高的科学荣誉,由总统授予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是由总统授予促进就业、提高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工程技术人员。另一种是各行业、企业和个人设立的各种独立的奖励。如美国的科技咨询机构(美国科学院)、专业协会、各种社会基金、科研研究所、大学学院等设立。这是美国奖励制度的主体,所设立的奖项也基本覆盖了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奖项,获奖成果也代表了本学科和本领域的最高荣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科学院奖[②]、美国工程院奖、美国物理学会奖和美国化学学会奖。他们之间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呈现分层分布,各种奖励独立设置,不相互干扰,一种奖励的承认不会影响到其他奖励的参与,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激励性。

中国的科技奖励是由各级政府颁发的奖励作为奖励制度的主体,在绝大情况下,颁奖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了该奖在奖励体系中得地位,如国家奖的效力大于省部奖,省部级奖励效力大于地方奖,地方奖效力大于基层奖。奖励的垂直型分布现象及其明显。中国社会设奖种类也较为丰富,但是得奖无论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效力还是奖励本身的权威性都不被社会接受,特别是各种逐利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名义设立的奖项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意义,它们的存在只是为这些团体和个人取得各种评审费用和其他各种名目费用的手段。

1.2科技奖励的效力差异

在美国,由于各行业、基金会、企业和大量慈善家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根据刘泽芬等编的《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介绍,美国除联邦政府设立的国家科技奖励之外,其余的奖励都是由政府奖和民间奖构成,设奖最多的是全国性学会和协会,这些奖励和政府颁发的奖励一样具备权威,能被科技界承认和认可,和少数的政府奖一起组成了极富有激励功能的奖励体系。

中国的国家层面的科技奖励对科研人员来说,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承认和认同免费论文。获得国家级别的大奖是科学家或者身份和权威认同的方式。但是,除政府之外的科技奖励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其效力,这种状况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比政府奖励相差甚远。在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前毕业论文ppt,国家奖励曾经多达800余项,省部级奖励高达1.2-1.4万项之巨。[1]与此相对应的民间奖励只有100多项,在奖励力度和覆盖范围上远远不如政府奖励。

1.3 在奖励的对象方面

在美国,政府颁发的有影响的大奖如美国国家科学奖、国家技术奖等奖项的奖励对象都是个人,奖励的依据是获奖者在所在领域所取得的贡献和影响为衡量标准,由独立的评审委员会组成的评审团评审得出。除政府之外,各民间团体如美国科学院、美国化学学会等颁发的各种奖励,奖励的对象都是依据奖励个人在所在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在中国,科技奖励的授予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科技成果。国家五大科技奖励中除了数量极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不超过2人)和国家科技合作将(每年不超过5人)是针对人物之外,设奖数目较多(包括各种级别高或者低)的奖项都是针对项目。受国家层面奖励规则的影响,各部委、省(直辖市)、基层单位所设立的科技奖励基本上都是成果奖。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成果奖励的比例占奖励总数的90%以上。[2]

1.4科技奖励资源分配方面

一般来说,科技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的性质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是一个源本关系,基础研究是源泉,没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就无法谈起。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能够大大的推进科技发展与进步。正因为如此,美国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奖励非常丰厚,据相关统计,美国1991年到2000年间,共有102位科学家活动国家科学奖,而获得科技奖的科学家只有70位。[3]

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研究在整个国家的奖励体系中所占比例较低。据统计,2002-2007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将共计1802项,自然科学奖只有177项。

1.5在对待年轻科学家获奖问题方面

美国非常重视年轻科学家的培养,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量级资助奖励政策和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青年科学家培养长效机制。美国设立了沃特曼奖、总统杰出青年学者奖等专门针对青年学者的奖励,特别是总体杰出青年学者奖,对从事生物、医学、物理等科技领域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60名,每位得将人在未来五年内分期获得NSF提供的高达3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各种科研机构、基金会、私人慈善基金等也不遗余力的对年青学者进行资助。这些做法毕业论文ppt,对美国科学界吸引年青科技人才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也是美国源源不断的吸引发展中国家青年才俊的有效方式。

反观中国,首先是针对年轻科学家培养的奖项缺乏,部分针对年青科学家的奖励因为奖金额度较低,对年轻学者的吸引力不够。而以项目为参评对象的评价体系青年学者往往做了较多的事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以年青科学家成果参与各大奖项的评比,虽然有陈智勇这样的70后科学家称为国家自然科学获得者的个例,但整体较少在有影响力的大奖中有所斩获。

二、中美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给我们启示

由于中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照搬美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作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美国在多领域的核心科技远远强于我们的现实基础之上,对美国的科技制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和启发价值的。

2.1 中国奖励制度的体制健全方向

中国基于行政级别的主体奖励评价体系存在很多的弊端,影响了奖励制度的有效激励,首先是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均衡,造成同一级别奖励影响力不同。如一个科技成果在西部落后省份能获得较高级别的奖励,而在东部沿海甚至没有入围的希望;其次是行政化的奖励级别势必造成奖励程序的行政化。在我国,候选人由所在部门按行政级别逐级上报,科技行政人员是审批的主要职责人,这种缺乏相应专业的评审者对申报人的行政级别和学术权威等外在条件对奖励的评价,极大的影响了参评项目价值的认可。

科技奖励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是各国奖励制度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群有实力和需求的经济体和个人的出现,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奖励的合适时机,扶持各种民间奖励,规范民间奖励的评审过程,逐步扩大民间奖在整个奖励体系中得比例,更关键是提高民间奖的地位,将大部分应用研究的奖励由政府转移到民间,国家层面扩大基础研究的奖励,尤其是弥补国内奖励对教育贡献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缺失。

2.2 逐步提高获奖的含金量

相比美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我国奖励的特点是奖励设立过多,各级行政机构重复设奖。1996年对现存奖励有所精简毕业论文ppt,但是还是数目巨大,特别是以项目为奖励对象的奖励制度,很多人因为行政权力、学术权威和个人关系,“搭便车”现象严重,获得奖励的名单很长,很多没有潜心于科学研究的人因各种关系获得奖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奖励的含金量。这种奖项设置过多,造成单项奖金数额较小,也造成奖励的含金量有所不足。奖励因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免费论文。目前的奖励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许多获奖者更关注的是这些奖项背后的种种派生利益。

2.3 奖励对象的调整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奖励项目,而美国科技奖励注重奖励个人。JerryGaston认为,默顿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只有当竞争机制以一种普遍主义的方式运行时,最能实现科学的建制目标。在普通主义的运行方式下,奖金的额度水平不会威胁到奖励系统,只要资金的分配方式是奖励优秀者。但如果奖金是按照人口或者按照比例方式分配,那么就会对奖励系统造成消极后果。[4]所以说针对项目的奖励在激励效果上有较多的缺陷。严格来讲,科技奖励的本质就是奖励对做出科技成果或者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不存在针对奖励成果的科技奖励。针对个人的奖励也不会对整个团队的进取心产生太大的影响,古语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科技奖励中仍然有借鉴意义。长期关注奖励科学技术成果本身,而忽视了创造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奖励,就可能抹杀了科学家的贡献,降低了科技奖励的影响力。

2.4引导将研究力量的转移,形成合理的研究经费投入比例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技发展之源,只有源远才能流长。中国科技界要改变目前这种“轻基础、重应用”急功近利的研究势头,通过加大对基础研究的奖励投入力度,对研究难度大、周期长的基础理论研究予以扶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主要研究力量向基础理论研究转移毕业论文ppt,允许各种企业参与各种行政级别的评奖活动,将游离于科技奖励制度以外的科研队伍组织起来,鼓励企事业单位自己投入科研经费和力量,建设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型科研。同时,要加大应用型成果的针对性。

2.5 奖励要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鼓励

青年科技工作者既是科研工作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又是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韦伯尔分布(历史上重大科学成果获得者即时年龄在年龄谱上的分布规律)表明,历史上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学成果的发明者大都是年龄在25—45岁之间,概率峰值是37岁。[5]而科研奖励中的“马太效应”不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中国行政化严重的评价体系中,各种越轨因素[6](报奖者的名望、报奖者的以往获奖记录、职权大小、报奖者所在单位的名望、报奖者所在单位的职权大小、以及评委是报奖者、科研主管单位有人参与报奖项目等),使本应该受到奖励的年青科学家败在年长者手下,严重影响了科技奖励的公正性,挫败了年青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故可以考虑在科技奖励设置中强制性的设立年青科学家受奖比例,增加年青科学家专项奖励,增强年青科学家的工作积极性,巩固和增强这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新疆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科技奖励一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DB/L].xjkjeg.eom,2007一06一05.

[2]阮冰琰.中外科技奖励制度差异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3]高洪善.美国的国家科技奖励及特点[J].中国科技奖励,2002 (4): 72-75.

[4]GASTONJ, SONSW J. The RewardSystem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ience [M]. Inc. New York. 1978.

[5]仲伟纲.走进诺贝尔奖[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5):65-69.

[6]刘爱玲.科技奖励获得中越轨现象探因[J].科学学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