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修护士汇报范文

进修护士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进修护士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进修护士汇报

第1篇:进修护士汇报范文

【中图分类号】R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87-01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在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基本手段,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护士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他们参与了患者用药的全过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过程中担负了重大的责任[1]。因此加强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医嘱执行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①在医嘱处理过程中,有时医护沟通不畅,医嘱开立后,医生未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也未查对,造成医嘱执行遗漏。②医嘱开立错误,护士未能发现或虽有疑问,但仍然执行。③护士处理医嘱程序不规范,核对医嘱出现失误。

1.2 领药与保管过程中常发生的问题:①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②领药护士和医嘱执行护士核对有误③药品保管护士不按要求存放,如未按药品要求冷藏、避光,或是药品存放过多,未及时清理造成药品过期,以及清点、核对不符合要求等。

1.3 药物配制过程中的问题:①配药过程中无菌观念淡薄:护士消毒把关不严,一支棉签消毒多个瓶口,一针一管吸多种药物。②配药时间过早:配置好的药物长时间后才输入到病人身上,易造成污染及药物变性及药效降低。③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吸药时药物未完全溶解或未抽完安瓿内的药液,造成药物剂量不足。④配药方法不正确:未严格按照药物的配伍禁忌配制,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护士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导致用药错误,使用了过期、变质、浑浊的药物。②对病人的病史掌握不全面,未做药物试敏或使用患者有过敏史的药物。③护士在注射、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按医嘱执行,出现早注、迟注、早输、迟输,因而影响了药物的疗效。④注射、输液未按操作规程,输注速度过快、过慢影响治疗效果[3]。⑤未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护士作为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第一线的位置[1],其中还包括进修护士、实习护士。保证用药的安全,首要任务是提高护士团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以达到较高的团队执行力,提高质量和速度[2]。

2.2 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士的药学知识。为适应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护士必须不断学习药物知识,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

2.3 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并坚持对护生“放手不放眼”:护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对于实习护生这个特殊群体,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有效监督实习护生的用药行为,坚持“放手不放眼”,既为护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指导[2]。

2.4 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大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教育护士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出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处理,并教育护士引以为戒,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5 建立健全用药管理制度,加强药物监管办法,保证用药安全:专人保管病房所有药物,做好记录及交班,急救药品、贵重药品及毒麻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注明失效期,保证安全、有效,班班交接。各类药品定点放置,对于易混淆的药品应分开保管,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对于只注明生产批号而无有效期的标识的针剂,应建立针剂基数药有效期一览表,以便护士明确掌握药品的有效期,提前半年与药房进行调剂,保证安全,避免药品浪费。而对于口服药也应分类放置,按要求保管,注意有效期,以保证安全、有效的用药。

3 小结

综上所述,护士在临床给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加强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安全管理,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护士药物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用药安全隐患,才能减少用药差错,确保药物治疗发挥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 薛素兰,伍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4b):718-719

[2] 陈凤荣.关于护理用药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应对[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08,12(6):1580-1581

第2篇:进修护士汇报范文

关键词:儿科; 静脉输液; 不良因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6-01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多与静脉输液有关[1]。因此,深入的研究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因素并归纳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因素

1.1责任心不强:患儿特别是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如果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发生意外症状,又不能通过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此时若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必将延误病情。某些患儿对注射反应过强,自我约束力差,常常手牵拉头皮针,导致局部药液渗漏,特别是甘露醇、葡萄糖酸钙、静脉高营养等特殊药物,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尽,滴管漏气,连接不好,连续输液接瓶不及时,尤其加压输液时,很容易导致空气栓塞。护理人员未掌握药品性质,输注降压药时未作血压监测,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如不严格控制滴速,引起血压迅速下降,造成不良的后果[1]。

1.2查对不严:治疗室加药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传递药物时2人均不核对、同时拿多个患者的药液、不采用2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只查床号不查姓名或只查药名不查剂量等查对内容不全面造成用错患者、给错药、给药剂量错误等。另外,护理人员对新药的规格、制剂,用药量不熟悉,在使用时未及时核对,造成药物不够量或超量。

1.3业务素质差:低年资护理人员特别是新入科护士药品剂量换算错误、不能识别错误的医嘱是造成加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较多,每种药物有多种规格、制剂,同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护理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掌握不够。护理人员并未按照规定吸药和使用注射器,常常出现违反注射器混用,加药注射器尤其是吸过药的注射器放置时间越长污染越高。护士人员操作前为进行消毒处理,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格,多次反复穿刺等均可可直接将细菌及微粒带入静脉,引起热原反应。

1.4环境嘈杂:表现为医院人员较多(家长,病人,护理人员),由于患儿一般不能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达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及需求,大多以哭闹表达病情,加之陪伴探视人员多,容易出现环境嘻杂。

1.5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易于导致出现感染、病情加重等意外状况的发生。

2儿科静脉输液的对策

2.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护理人员家庭和工作上事情较多,且相互参杂。难免工作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情绪波动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时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相互配合。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病情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并嘱咐患儿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问题及时通知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检查用药等问题,已达到共同协作,避免出现不良事件[2]。

2.2静脉输液各环节流程再造:对工作流程的设计与执行,突出护理安全,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流程再造强调的是细节,是对以往错误进行不断总结与改进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护士摒弃依赖性思维和惯性思维,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培养护士良好的思维方式。

2.3建立静脉输液监控体系和奖惩体系:建立责任体系和静脉输液监控体系是指护理人员分管病人,一般应有2名护理人员组成,1名操作员,1名核查人员,并将2人的核查结果,交给质量控制长检查,质量控制长每周进行1次静脉输液质量检查的方式进行抽查,查出问题及时在科内组织学习,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质量控制长应将每月对静脉输液质量进行检查与总结的成效汇报给护士长。保证护理质量,降低静脉输液中错误发生率,切实发挥护理人员-质量控制长-护士长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护士长根据每个月的护理情况评选出月度之星和季度之星,并将该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当中,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2.4加强业务素质教育:有计划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统计发现,输液过程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工作年限较少和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的业务不熟练[1]。因此,应加强对实习护士、进修护士、1~5年年资护士的培训。

2.5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首先是让护理从思想上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3]。管理人员应该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潜在风险的预防范。并每月统计因风险管理不善导致的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管理人员应将上报的不良事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找出系统中的问题及人的问题,一方面完善系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通过不断地反馈调节不断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潜在风险。

3结语

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护理对策,可有效保证输液的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依瑞, 王利.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5): 107~108

第3篇:进修护士汇报范文

关键词:护理风险;涵义;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泌尿外科与时俱进,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日渐增强。由于患者数量多,人口老龄化,发病部位隐私,管道多等多元因素存在,加上专科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迅速发展,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泌尿外科专科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1 护理风险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护理风险指的是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1]。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本人认为现代的护理风险不仅仅包含患者方面,还应该包含临床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其中医疗安全和人生安全尤为突出。

2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影响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患者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时间因素、手术因素、药物因素、家属因素及其他因素,各种因素可以形成独立危险,也可以叠加成为高危因素,正确认识上述危险因素,对于各种风险的防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患者因素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动作迟缓,应激能力下降,增加了发生摔伤、烫伤等多种意外的可能性;术后活动少、卧床久,易并发压疮、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2];老年人听力、视力、记忆力下降,这无形中增加了沟通障碍,使得发生意外的情况增加;小儿患者自理、自律能力差,须成人监护、陪侍,发生意外、危险的可能性也存在。

2.2疾病因素 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肺等多种基础疾病,加之手术打击,很容易引起原基础疾病发作而加重病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因血管性和神经性病变致皮肤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良,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少数HIV、梅毒、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可能隐瞒病情,没有如实告知,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3]。

2.3心理因素 患者发病部位隐私,可能存在羞于启齿或不配合检查、治疗;老年疾病部分只能改善症状,难以根治,达不到预期目标,易产生焦躁情绪。

2.4护理人员因素 一些责任心不强,能力较低,专科技能欠缺,情绪不稳定及新来的或刚轮科来的护士、进修护士及实习护士是发生护理风险的高危人员。

2.5时间因素 节假日、中班、夜班、交接班、工作繁忙时、或特别空闲时均为护理风险发生的高危时段。

2.6手术因素 手术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有效手段,麻醉及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打击,增加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术后各种引流管道较多,容易发生逆行感染、管道阻塞、脱落等风险,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4]。

2.7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被公认为是引起意外伤害的显著危险因素。如泌尿系结石患者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后出现视物模糊,容易产生意外、排尿障碍引起患者不适;前列腺增生患者口服特拉唑嗪容易引起药物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药物代谢能力差,本身就比其他人群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2.8家属因素 少数家属可能会因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疾病的疗效不满意而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使医务人员受到人身攻击。

2.9其他因素 有些特殊检查患者需要导泻甚至禁食,这种情况对于一般情况差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危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得不到好的休息,会引起血压升高,也容易脑血管意外;一些特殊老年陪护人群,也成为病房非住院人员发生意外的因素之一。

3 泌尿外科护理风险防范新思路

3.1微笑服务,解除患者思想顾虑,让患者有如在家的感觉。在护理服务中,做到七主动:主动热情接待新患者,主动观察、了解患者需求,主动多与患者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主动关心、帮助患者,主动耐心安慰患者,主动相送患者,主动实行出院回访,告知家庭护理相关知识[5],通过主动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患者从就诊、检查、治疗到住院均有护士陪同指导,处处设置温馨提示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舒适整洁的就诊环境。护士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把健康宣教贯穿在日常的治疗、护理当中去,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机率,讲解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

3.2充分做好各种解释和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给予患者有关环境、疾病、检查、治疗、用药、饮食、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供超越患者的期望值的护理服务:患者没想到的,我们想到了,如维护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别人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如患者入院护士主动迎接,热情介绍,操作有解释声,术前有鼓励声,术后有询问安慰声,有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话语,勤快的查房,仔细的观察,精湛的业务及出院时谆谆的叮嘱。

3.3充分做好术前护理风险评估 术前充分做好各种护理评估,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的种类和个数、过敏史、手术史等予以护理评分,了解风险程度,做到对患者的充分了解。

3.4积极做好各种护理标识的应用 如特殊药物警示标识(过敏药物、氯化钾、化疗药物、膀胱冲洗、胃肠营养药物等)、各种引流管的颜色标识、三查七对提示标识、防火防烫伤防油防震等标识、防跌倒坠床自杀等意外标识、更衣间提示标识(请您回顾一下本班工作完成了吗?)等。

3.5合理检查、规范用药 除了常规需做的检查,建议输血四项作为必查项目,可以有效减少感染HIV、梅毒、病毒性肝炎的机会;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执行医嘱,对于有疑问的医嘱,及时和医生沟通;患者能有效安全用药需具备良好的用药知识及遵医行为[6],护士首先要熟悉本科室常见药物的性状、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才能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3.6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严格执行各种护理操作,谨防事故的发生。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及充实、新技术的开展及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结合泌尿外科的病种及护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特别是泌尿外科腔镜微创技术的开展,护士要熟悉各管道及引流管的作用机制、及时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问必答,主动解释,执行每项护理操作前都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目的、方法及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做到告知同意。

对于那些有特殊检查、手术又需要禁食、导泻的患者,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者,建议患者准备一些食物或糖类,防止低血糖发生;对于无陪床患者在进行各种检查及治疗时,根据患者情况准备代步工具或安排护士全程陪同。全面评估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操作规程是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正确与否的根据,也是护理质量的保障,认真学习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是确认责任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客观记录或漏写、错写、涂改等都可能导致误诊、误治而引起纠纷,所以要认真记录,杜绝错记、漏记。

3.7加强护理查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加强护理查房,尤其在中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高危时段,更应该勤查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迅速解决问题,确保患者安全。

3.8基础护理切实做到位,积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护士应严格按照护理等级要求将基础护理做到位,提供个性化、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协助患者进食、服药、大小便,为患者搞好个人卫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清洁、舒适、安全。留置导管患者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留置尿管患者,应保持会清洁,尿道口消毒和会阴护理2~3次/d,局部感觉差者,采取保暖措施时应反复交代,加强巡视,避免烫伤意外发生。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有一定特殊性,尤其表现在老年及小儿患者上。术前要做好患者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老人及小儿病情变化快,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护士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也是疾病的观察者,对泌尿外科疾病护士要有前瞻性的认识,如出血是前列腺增生及经皮肾镜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引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早汇报处理;术后要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活动,这既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又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的形成;对于麻醉及术后烦躁患者,要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拔管、输液故障等意外。

3.9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护理安全重在务实,必须从小、从细节入手,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及工作人员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培养护士重视每个细节。因此,我们平时利用早交班或护理例会时穿插讲一些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并进行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3.10加强医、护、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沟通是一副良药,沟通是一把好钥匙,正确、及时的沟通,能够化解很多矛盾,对患者、对医护人员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尽可能避免发生护患冲突,如果发生,护理人员也要保持冷静,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谅解患者情绪不稳定的心态,尝试运用一些技巧比如冷处理法,换位思考都可以降低或避免护理矛盾[7]。

总之,日常护理工作中,泌尿外科护士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把安全护理放在第一位,学习沟通技巧,同时密切护患关系,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实施安全、高效、人性化护理;同时也要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J].心理医生,2011(192).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8.

[3]曹群朵.泌尿外科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及防护[J].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

[4]张丽萍.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3(4).

[5]黄丽芳.泌尿外科疾病出院后家庭护理的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