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一、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西南地区是我国药用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2],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地区,尤其四川药用植物物种丰富的优势和华西药用植物园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种类,将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实验教材内容与西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特色相结合,在学院成立523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编写实验教材《现代药学实验教程》,制定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建设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药用植物学精品实验项目。在传统的药用植物学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微调,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整合、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制订精品实验项目教学方案、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建设四川省特色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定精品实验项目,学生学习了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知识后,在实验前查阅文献,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等分类学工具书,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方法和意义,在实验中对四川省特色药用植物,如木本曼陀罗、打破碗花花、腺毛马蓝、夜香树、朱槿、金铃花、白背黄花稔、显脉香茶菜、龙牙花、蓝雪花、大丽菊、一串红、百合等进行仔细解剖观察,写出其花程式、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植物基源、入药部位和功效等,再运用分科检索表进行查阅,写出其查科路线,并订出科名,学生再借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药用植物学教材等工具书评价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科药用植物间的形态特征异同,并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完成后交实验报告,教师按实验评分标准批阅,期末综合评定实验成绩。通过药用植物学精品实验项目的教学与实践,创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专业实验课程精品实验项目新模式,培养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基本概念、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鉴别依据、科的主要特征、药用植物花程式和文字描述的表达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并具有较为熟练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别、鉴定药用植物种类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考试改革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药用植物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构建药用植物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过程考核和命题的科学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过程考核实施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把知识传授、教学考核、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药用植物学教学的全过程,考试总成绩由课堂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以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为主,其中课堂成绩占总成绩90%,实践成绩占总成绩10%。课堂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讨论与讨论报告组成,平时成绩占课堂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60%;期末成绩占课堂成绩的40%。实践成绩由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与实习报告成绩组成,占总成绩10%。并根据药学专业和课程特点,实施考试命题改革,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命题紧密围绕药用植物学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知识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期末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多种形式的题目,并与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密切相关,尽量反映药用植物学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规律,识别和鉴定药用植物的能力。

    三、重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国际课程周的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在每学年春季学期末专门开设实践和国际课程周,安排实践教学与训练、短期课程、学术前沿和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培训课程、国内外短期访学交流等内容。目前,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野外实习教学安排在实践和国际课程周进行,并以夹金山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之旅、本科生参观药用植物园等内容进行报道,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另外,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师每年均立项接收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学探索实验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内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践和国际课程周、暑期开展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科研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药用植物鉴别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国内外研究和进展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2篇: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药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95-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它与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有很大区别。目前,世界多所医学院校已逐渐推广应用PBL教学法,而在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中,PBL教学法也逐渐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野外见习能通过采集药用植物、制作药用植物标本、强化理解记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为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以及中药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引导和带领学生顺利完成药用植物野外见习,对提高中药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PBL教学法应用在实验类教学中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笔者结合自己在带教中药专业本科生时的教学实践,尝试将PBL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药用植物野外见习中,效果良好,具体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2009级中药学专业学生50名。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应用传统的LBL教学法进行药用植物野外见习教学时,通常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几百种药用植物,而且都仅仅只是凭观察药用植物体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各类药用植物。因野外见习的时间较短,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通过野外见习所认识的这几百种植物的性状特征难度较大,往往很快就会被遗忘。笔者将PBL教学法贯穿于药用植物野外见习的教学实践中,选取了2009级中药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将实习结果与未进行PBL教学实践的其他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对比,以期寻找出最为合理有效的野外见习教学方法。

1.选题。在2009级学生进行野外见习前,详细介绍见习基地福宝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根据福宝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情况,确定五个选题,分别为:唇形科植物的采集、豆科植物的采集、伞形科植物的采集、毛茛科植物的采集、芸香科植物的采集。并将5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10人,每组分配一名指导老师,由学生自由讨论并确定选择课题。这样一来,学生在野外见习期间,就掌握了主动权,由学生选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安排,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为积极热情的为野外见习做准备。

2.文献检索。选择分配好课题后,下一步就需要学生对各自采集的方向做出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虽然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通过学校专门开设的《医学文献检索》选修课以及平时的学习需要,已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文献检索知识,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文献检索,尤其是如何对药用植物学野外采集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文献检索,还是相对缺乏了解的。而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是PBL教学法收集资料这一环节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否获取足够多与课题相关的具有前沿性和准确性的文献,通常能直接影响到PBL教学法实施的最终结果。首先,笔者提前给学生推荐了一些诸如中国植物资源检索、中国植物志在线查询系统等相关植物学门户网站及检索系统,让学生利用实习前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各自的选题,总结归纳所要采集的科属特征,了解身边的该科常见植物;其次让学生自己进入维普、知网、万方检索相关文献,指导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交流讨论;再次,还要求学生自行上网检索如何制作标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标本进行压制的传统制作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都是老师直接将自己前期已经准备好的文献交给学生阅读,这样一来,老师就代替学生完成了文献检索这一步,而本次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选题,自己提出检索的关键词,学会应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络数据库,尝试着自己去检索并下载文献。此外,在即将见习前的两周,由五组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与各组指导老师交流检索情况,以此来使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提出建议。

3.野外见习。首先由各组组长根据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分工,各组分组讨论具体的任务分配,明确负责寻找和采集植物的学生、负责记录的学生、负责携带标本夹的学生、负责制作标本的学生以及负责拍照的学生等,同时确定采集的最低数量。其次,由学生思考并提出在实习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探讨各自设计的采集制作方案,由各组指导老师提供学生所需设备,并请学生讨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提出并解决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在本次野外见习的过程中,各小组分工明确,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将来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由于学生事先准备充足,目的明确,因此明显比其他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完成野外见习后,各小组根据中国植物志的检索结果,将标本进行分类,仔细分析并确定种属,并在班上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4.实习结果及PPT的制作。经过PBL教学法的实践,这50名学生最后不仅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上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还比其他学生具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广泛了解了实习路线上见到的各类药用植物,更深入了解了自己所选的科属,熟悉了植物分类知识,并学会了举一反三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对身边常见的植物的判断中来。最后,根据各自的实验报告,各小组学生分别制作了PPT,并由各组选一名学生进行讲解,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及讨论。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懂得了如何制作内容充实、简洁明了且生动有趣的PPT。

三、讨论

近年来,对PBL教学法在医药学院教学的应用研究亦不断深入。目前,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最初只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药学相关专业。而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设有药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已有300多所,招生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每年的药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的药学教学模式常为大班授课,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实施有一定的困难,相对而言,PBL教学法更易于在实验教学及科研实习中进行实践应用。在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了PBL教学法区别于LBL教学法的独特而明显的优势,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上的变革,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PBL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将PBL教学法逐步应用于国内的教学实践中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晓燕,杨世民.提高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4-6.

[2]张晗,黄莹娜,崔雷.学生学习类型与PBL教育[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3):301-303.

第3篇: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1.1以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要为原则,符合农业经济技术发展趋势

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是有弹性的,要随社会需求、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课程设置,要富有动态的前瞻性,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为“稳定”而稳定。

1.2以本校实际为原则,服务地方特色农业经济

课程设置的改革还要把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本校实际相结合。农业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使课程的设置既具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具有与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灵活性。而且,课程设置的改革还要立足于本校实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由学校负责的,课程设置更是由学校实施的,学校是课程设置的实践者。学校在课程设置实施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问题,从而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供有力的佐证。另外,课程设置还应适应本校学生的智能特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我调控能力;应以能力为本位:由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分析专业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延展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够用为度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能够正确处理就业与专升本的关系。

1.3以强化应用性、技能性为原则,体现高职办学特色

高职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也是反映高职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真正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应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中心展开,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体系,然后有针对性地来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保证实践教学的比例,并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

2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施

农业技术类专业很多,现以我校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为例简要说明。

2.1确定课程设置目标

由专业委员会通过对社会需求岗位的调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药栽培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推广、中药材加工、炮制等工作,科学地指导地道药材生产、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2完善课程设置内容

根据确定的课程设置目标,由专业所有教学与教学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行业、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根据社会需求,根据院校实际制订达到课程设置目标所需要的课程。本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包括五大类: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实训课、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政概论、思政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职业基础课主要设置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长与环境、组织培养技术、药事管理法规等。职业技术课主要是围绕中草药栽培应用方向而开设的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草药组培快繁技术、中草药遗传育种技术、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技术、中草药贮运与加工技术等课程。该课程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技能实训课带有综合应用的性质,把职业技术课学习的零碎知识应用起来,并强化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以缩短就业适应期。本专业开设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草药栽培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组培快繁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遗传育种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贮运与加工技术技能训练、岗位就业综合实训、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实训等。选修课是职业技能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需要的重要课程。主要开设中药资源学、中药商品学、制药工艺学、药用菌生产技术、药用动物饲养、中药鉴定学、医药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2.3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闪光点。实践教学内容应以岗位为标杆,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该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实践、实习实践和毕业课题设计实践。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内容的实践。在高职课程实验环节主要以植物生长环境、植物生理生化等实验为主,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升华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以往课程实验部分是参考本科相关课程实验教材的实验项目,尽管实验内容涵盖面较广,但也造成了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在实验类型上,也有相当部分实验以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此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增加了实验课时数,由任课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及学校条件安排实验题目,并将学生分组,每组撰写涵盖实验思路、实验用品、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心得在内的综合性实验报告,并在实验报告评分标准中大幅增加实验心得权重,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我掌握。实习实践。实习是衔接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的最主要环节,是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有全面深入认识的直接机会。实习实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训、毕业生产实践三个部分。认识实习设置在第二学期末,通过对中药材GAP基地的参观可让学生对中草药栽培技术有感性认识;专业实训设置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由专业任课教师指导,使学生掌握中草药生长发育及加工炮制的实践基础知识;毕业生产实践设置在第五学期,学生深入实习单位,此阶段教学参考职业中学教学模式,采用一线生产工人同学生形成“一对一”模式,以师徒形式直接参与劳动实践。毕业课题设计实践。毕业课题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温习与回顾。这一环节由教师给学生安排与生产实践相关的若干课题,将学生分成2-3人的课题小组。采用分组的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相互合作的集体意识。

2.4采用多种考评方法

第4篇: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6-02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药物分析课程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既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语言等教学中的应用较多,并且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理论,笔者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到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解决了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照方抓药”等被动实验现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or TBT)是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等人建立的一种学习方法。Vygotsky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具有社会性,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促进对个人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任务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教学目的要有意义;任务与实际活动有相似之处;学习者可通过互相探讨与交流完成任务;任务完成情况可通过结果进行评价。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模式一般为:第一步,前期准备阶段,介绍任务的题目与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订计划;第二步,任务实施阶段,学生根据所制订的计划进行实施;第三步,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结果。

二、任务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进行实验之前,由教师围绕实验教学目的,设计能涵盖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性任务,即将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以预习思考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讨论。这样可使学生在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象、解决问题,同时也可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下面列举部分实验内容。

2.任务实施阶段。课堂上,先给5分钟时间组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各自收集到的材料,然后由教师随机指派一位学生代表,让学生自己当“老师”给同学讲解,其他同学就讲解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解讨论的内容即包括相关药物的基础知识、实验设计的原理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包括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较等。根据学生的讲解与讨论,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与总结,对错误的地方予以更正,不全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归纳总结重点知识和内容,并给准备充分的同学予以平时成绩加分奖励,之后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

3.任务后期阶段。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及结果,再次分析、思考在课堂上讨论和讲述的内容,总结本次的收获,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交与教师交流。

三、讨论

药物的质量检测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中(不仅是药物分析实验)很被动,实验做一步看一步,“照方抓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不够,只求做完实验了事。学生自己也说,做完实验似乎没学到什么,这跟学生不重视实验预习有很大关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用任务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任务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认真分析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把握重要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设计成学生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时不仅复习学过的内容,同时还要同学们自己找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拓展思维空间,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要提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较好地完成任务,能动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分析总结,从多种角度运用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任务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要有全面地把握,还要对其中的知识点加以提炼与整合,同时相关的前沿内容也要了解,以便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任务下达后,学生在课下积极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实验方案,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主动与老师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苯巴比妥片的含量测定,学生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设计了银量法、非水滴定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就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很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小组进行预实验,以实践验证方法是否可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任务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即增加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机会。因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常会共同计划、解决问题,相互沟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对于学生具有导向性。采用何种方式考核,考核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趋向和学习方法。把完成任务情况加入到实验成绩的评定中,对完成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而不是仅通过实验报告给成绩,使实验成绩更为合理,同时也是对仔细、认真做实验同学的鼓励。在任务的趋动下、部分同学的带动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被营造了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丽燕.多媒体条件下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2011,(18):148-149.

[2]邓辉均.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0,(7):19-20.

[3]胡凡玮,谢静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5):206-206.

[4]张春荣,苏君.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药用植物学教学[J].药学教育,2008,24(6):33-35.

[5]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