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路径
作者简介:李木柳(1975-),男,广东汕尾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编号:SWJY09-00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35-03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辨析
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它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去验证理论的真理性,自觉增强对的认同感、道德规范的意识,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实践教学是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从理论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形态内容上如何把握如何界定?思想政治理论界尚存在不同观点。
许多研究者受传统的“社会观”和实践观念的影响,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维划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且对 “实践教学”往往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认为实践教学就是仅指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课堂教学,主要利用社会实践等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观、共同研讨等形式”。[2]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走出课堂,投身于鲜活的社会实践”。[3]基于这种认识,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定位于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以大面积覆盖、规范化开展为努力方向”。[4]
上述观点虽然看到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但对“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发展变化了的实际。首先,概括尚欠全面。由于单一强调“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无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理论认知的获取来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学生不可能都参与到直接经验的环节中。社会实践并非是学生唯一接触社会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进行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可以在学校内,也可以在学校外,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其次,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短缺上看,难以支撑纯粹单一的全体学生“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目前,全国有2000多万名大学生,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外出实践,全国每年将有8000万人次参与实践,有限的资源必然被高频率反复利用而不堪重负,造成实践资源生态失衡。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局限在“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势必造成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第三,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带来困惑,“课堂教学”就是“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内展开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那部分教学活动。这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划分的方式实际上是把两种相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割裂开来,如果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会出现各行其是和难以整合的困境。
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定位和方向。就必须从实践教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从教学论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形式,更不限定在特定场地,而是运用符合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开展的各种教学方法。所谓实践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以实现认识上感性的理性化和理性的感性化的互相转化。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主要不是从形式上看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从教学理念和内容实质上看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具有“社会实践性内涵”,也就是“关注教育教学内容与相关的社会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关系,即以教学内容的观念形态反映相关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政治变革(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指导思想,实际过程和成果”。[5]由此可知,实践教学不应片面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突破从狭义实践观范围内理解实践教学的局限,除了通过参观、社会调查等手段接触和了解社会的社会实践形式之外还有其它内容和形式,可以在融入“实践性内容”的前提下,在课堂内外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开辟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持续和全方位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前提下,在课堂内外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体现“寓教于行”的根本特征和实现“实践育人”的总体目标。与之相对应,我们设想“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即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构建立体多维的实践平台。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关键词:公共伦理;公务员;行政人格;道德经济人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04-05
一、引言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务员录用人员不断增加(见表1),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人格异化现象比较严重,政府职能面临巨大挑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塑造和完善作为行政主体的公务员的行政人格。行政人格的研究实质上是公共行政中人的行为研究。威尔逊(Woodrow Wilson)[1]、古德诺(Goodnow)[2]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将行政人定位为行政意志的纯粹执行者。随后,一些学者加入了行政组织中人或人格的讨论。如韦伯(Max Weber)认为行政人员具有工具理性和非人格化;[3]达尔(Robert A. Dahl)指出公共行政学的创立须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4]库珀(Terry L. Cooper)认为公务员的道德品质是行政机构有效运转的必备条件;[5]弗雷德里克森(H. G. Frederickson)指出公共行政需构建公务员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政府治理的有效性。[6]国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行政人格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在国内,学者们从心理学[7]、法学[8]、伦理学[9]、公共行政学[10]等视角对行政人格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内涵与特征、行政人格的类型与要素、行政人格的影响因素与现状、行政人格的完善途径等,但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公共行政学发展和逻辑演进到公共管理阶段,越来越涉及到行政价值问题,提出了对政府进行伦理思考与道德定位。公共伦理学的产生和形成,是公共行政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是与公共管理范式相适应、相匹配的学科拓展。本文拟立足于正在形成的公共管理范式,从公共伦理的角度探讨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内涵及其塑造途径。
二、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1.行政人格的内涵。行政人格在学术界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学术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心理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统一的结构性自我”,法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有存在价值的自我”,伦理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崇高的自我”,哲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有自由价值的自我”,社会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持久的自我”,公共行政学角度的行政人格强调公务员“公共服务的自我”。[9]
公共伦理的价值目标,是培养和完善公共伦理人格。本文认为公共伦理视角下的行政人格是公务员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内在规定性,是指公务员的伦理尊严、伦理规范、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依据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而形成的道德意识、职业责任、智能结构的统一。行政人格是公务员作为群体之格在公共领域与作为个体之格在私人领域的有机统一。
2.行政人格的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范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伦理精神、原则和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11]公共行政学发展和演进到公共管理阶段,提出了对政府进行伦理思考与道德定位,并将更加关注公务员的行政价值、道德准则与伦理规范。因此,本文认为立足于与公共管理范式相适应的服务行政的背景下的公务员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行政人格是公务员行政道德意识、行政职业责任、行政智能结构的内在统一。行政道德意识是公务员作为伦理主体资格的拥有者和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在公共行政领域实现的道德意识品格。行政职业责任是公务员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履行行政义务、承担行政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而形成的职业角色意识。行政智能结构是公务员在公共管理活动中遵循行为规范和伦理要求而凝聚成的行政智慧与能力。第二,行政人格是公务员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公共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即行政人格具有伦理内涵。公共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行政人格,是公务员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伦理观与行政价值观的共同实现,是公务员的观念、意识、心理、理想等与公共行为相统一的总体性存在,是公务员行政价值、行政尊严、行政规范、行政品格、行政境界的伦理存在。第三,公共伦理下的行政人格是“公共人格”、“责任人格”、“服务人格”、“廉政人格”、“公仆人格”的统一,是公务员追求的目标。公共伦理是与服务型政府模式、公共管理范式相适应的范畴,其视角下的公务员行政人格是摒弃了“官僚制”体制的高层次行政人格,是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行政人格,理应成为公务员追求的目标。
三、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历史审视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则是促进理论内化为学生思想自觉,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还是实际操作过程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普遍缺失。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制度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首先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学生获得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 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以社会为场所,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与参与, 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 它“把实践教学与社会 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实践状况,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只表现为实践性, 而是强调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除具有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点外,还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强调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 内化有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类课程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课程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善于总结和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高校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进行完善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受益。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建立常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组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组织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教学单位,需要多方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比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等课程,教学对象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所有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它的教学任务一般由各高校专门的“两课”教学单位承担,而学生则分别由不同的院系进行管理。由一个教学单位与全校所有的平行的教学管理单位进行协调组织,其难度可想而知,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有序进行,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两课”教学单位和各院系以及团委、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细则,将工作任务下达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要求上述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每学期高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2.设立专项活动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开支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每年仅有的开展得几项较有声色的活动也与大多数学生无关,参加者多为学生骨干,而且多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突击搞,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教师的现场指导或及时沟通,课题或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很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经费。没有经费,授课教师徒有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规划,难以组织调动人数众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没有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就觉得属于公共课的这些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在人员和时间协调配合上就不那么重视,多数实践教学计划就这样被搁浅;没有经费,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研、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现,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因此,高校必须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3.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好适当的实践主题和实践场所。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趋向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的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的基本问题,涵盖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这类问题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但在实践中可以从某一个具体方面入手,比如,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项具体的社会公益后动等。因此,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应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取得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要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适当投人,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轮流到各基地或相关单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研与社会考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就新农村建设、街道社区、企业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见解,写出有价值、有收获的调查报告。这样,不但使广大学生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促进、检验、落实了实践教学成果,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4.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环节开展的好坏,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改变单纯地讲好课本知识,和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在理论上讲清问题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把社会现实问题或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还要求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良好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中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因此,高校必需加大力度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战能力”,全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重需求。目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学科新发展,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交流、进修、调研锻炼等,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治理;可持续发展;困境
1 绿色治理的兴起及其内涵
1.1 绿色治理的兴起
随着世界气候大会等国际活动的开展,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上升为世界性的重要议题,绿色治理理念也应运而生。从发展过程来看,绿色治理最开始是在思想观念层面,世界各国陆续产生了“绿色政治”思潮;随后逐步建立了许多“绿色政党”;后来,各国政府开始逐步致力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并开始制定相应的生态问题管理措施,推行“绿色行政”,进而建立 “绿色政府”。
1.2 绿色治理的内涵
绿色治理是指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治理,从而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环境不同于其他的公共产品,单一的的政府治理或者单一的市场治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失灵”。
2 我国绿色治理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我国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多样性,实现绿色治理的参与主体也具有一定的复杂多元性。绿色治理方式的实现,则需要各个主体相互合作。然而,各主体之间地位不均等,治理效率低下,职责分配模糊,沟通协调不流畅等问题都在影响我国绿色治理模式的建设。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绿色治理的多方面困境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2.1 主体众多导致地位不均等
绿色治理主体有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及媒体等。在我国传统治理模式中,受中国“官本位”传统文化的影响,政府往往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从而导致绿色治理的主体地位的不均等,形成了“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因此许多问题出现后,政府往往会主导甚至控制一个事件的最终走向。而企业等非政府主体要绝对服从,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民众虽是最终的受益者,可是他们却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利益主体。媒体虽是最有力的宣传者和传播者,但其价值取向往往与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在这一场利益博弈中,政府追求绩效,企业追求效益,媒体追求热点,而普通民众只能是望洋兴叹。这些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很多时候直接导致我国在绿色治理过程中问题丛生,因此保证多主体协同治理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治理的基础,也是保证治理效能的最重要途径。
2.2 多主体利益博弈导致治理效率低下
在绿色治理体系中主体众多, 要通过对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达成合作的共识,再通过协调合作从而产生效用最优化的治理方式,最终实现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共享,实现治理效益的最优化。然而因为绿色治理的主要对象――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外部性和产权的难以界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成为了制约绿色治理有效推进的主要因素。首先,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因此导致在生态环境问题出现时,各个主体都不会主动去承担治理责任。其次,因为生态环境的诸多外部性,它的有效治理对各主体产生同等甚至于更多的利益,如此以来就算是没有参与治理,没有承担治理责任的主体依旧可以与其他主体一样获得利益。最后,因为生态环境产权难以界定性的特质,治理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问题,就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主体愿意出面承担责任。这种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往往除政府外其他企业根本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这不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政治发言权和主导权,更重要的是各主体为了效益考虑,都不愿意去花费自身的成本去承担共同的责任。由此下去,政府终会成为最终的问题解决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这无疑加剧了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降低了绿色治理过程中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治理效率低下。
2.3 各主体职责履行单一导致责任流于表面
绿色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过程,是让各主体自身资源最大化发挥的一个过程。在治理过程中,每个主体必须有其需要履行的主要职责,同时每个主体也应尤其相应的次要职责。最大的问题是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每个主体都愿意履行其自身的主要职责,而不愿意去多承担职责。比如政府只关注它自身的政绩和绿色政治,而忽视了其绿色政策的执行和制定的职责;企业只关注自身效益的好坏,却忽视了是不是真正的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社会公众只关注品牌,却忽视了对绿色的认知;媒体都更愿意关注新闻热点和焦点,对绿色字眼进行抢报,却往往不去考究新闻的真实度;许多专家学者更关注对于绿色相关问题的学术探讨,总是忽视了学术研究结果的运用和宣传,更不用提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实际参与。
2.4 多主体沟通协调不畅导致矛盾冲突易发
绿色治理对象除了可以是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外,还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衍生,只要是和生态问题有关的如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等都可以囊括其中。这样,绿色治理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参与主体就会随之增多,受众群体也会更广泛,相应的绿色治理的难度也会加大,从而导致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的因素增加,各主体间的矛盾冲突易发。同时因为多主体之间的异质性,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地位、关注利益、最终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得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加上主体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这样会很不利于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影响绿色协同治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美]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莫神星,伍牧原.论绿党的崛起与绿党政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关键词]公共治理;网络治理;善治;公-私伙伴关系;新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2-0052-05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治理”一词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治理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但是治理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治理可以指很多事情,它可以是一个流行词汇,一种时尚,一种框架设计,一个联结各学科的、伞状的、描述性的并且模糊的概念,一个空洞的符号,……”。[1]治理似乎是万能标签,可以贴在任何地方。概念的模糊性已然成为治理正统性的严重障碍,Sartori指出:无法否定的概念是万能的,可以指任何事物,没有清晰的边界,就无法确定它的种类,由此容易导致混淆和难以捉摸。[2]为了规范治理的概念,使学术界在研究它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梳理了相关的治理概念,归纳了治理理论所包含的关键要素,分析了目前治理概念之所以泛滥的四种可能原因,最后归纳了治理的内涵。
一、治理概念的演变
治理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概念,它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治理与新治理两个阶段。治理概念最早起源于希腊语(Kybernan)与拉丁语(Gubernare),都包含着领航、掌舵或指导的意思。我国“治理”一词的词源学历史悠久,西汉的司马迁就提出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国理论。总而言之,传统的治理(我们称之为旧治理)是“统治”的同义词,两者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一种新的治理机制诞生。一般认为,新旧治理的分水岭是1989年的世界银行报告。世界银行在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问题的报告中,把非洲当时的情况称之为“治理危机”。新旧治理的区别在于:旧治理一般是指“政府以及它的行为”,新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3]
治理概念的丰富与发展表现在治理概念频频出现在不同学科的文献中。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学科解读治理及其理论,以应对目前普遍出现的范式危机。不同学科间治理的研究虽然丰富了治理的内涵,但也出现了包罗万象的局面,治理似乎成了什么都可以指向的东西,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因此迫切需要对治理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以规范其研究途径。
(一)治理概念在国外的演变
Van Kersbergen K.和Van Warden F.[4]分析了9种治理概念,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分类。我们将这9种概念进一步概括为四大类。
1.善治
善治这一概念首先由世界银行提出,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善治可以将私人部门的善治(法人治理)和公共部门的善治(新公共管理)纳入进来。虽然这三种形式分属不同的学科,但其实质都是市场精神在不同领域的实施。
(1)一般意义的善治。世界银行所提出的善治,主要是指有效率的管理,最初只是一个“政治中性”的定义,但是后来这个概念不断丰富,逐步涵盖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善治。善治的主要理论主张包括:增加政府与公共事务的透明和责任,减少公共支出的浪费;增加基本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通过规制改革提升私人部门的力量。这些措施强调合法性与效率的政治、行政和经济价值。[5]
(2)私人部门的善治:法人治理。法人治理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它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制度和激励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界定和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3)公共部门的善治:新公共管理。虽然法人治理为商业部门产生了良好的治理实践,但新公共管理同样将善治引入公共部门组织。将私人的管理手段应用于政府部门达到了善治的结果,这些手段通常包括:顾客至上,增加回应性,加强绩效管理,服务外包与私有化,区别掌舵与划桨。
2.没有政府的治理
没有政府的治理,关注政府作为一个政策行动者的角色问题。政府在政策中的角色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政府中心视角。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政府完全主导政策;第二,社会中心视角。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政策制定完全由私人和非营利组织主导,形成了“没有政府的治理”体系;第三,政府、私人和半官方组织形成伙伴关系的治理,它是“有政府的治理”。需要说明的是,“没有政府的治理”并不等于“没有政府参与”的治理,而是没有政府权威的治理,是一种自愿的治理形式。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自然环境
水是万物之源,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发展不可取代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一切生命都离开水,一旦水资源枯竭,那么生命也就将面临灭绝。土是万物之本,是自然和人类一切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命的基本生存条件。不仅自然环境进化离不开水土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也需要水土作为基本条件。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现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要建设现代生态环境,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水土保持,保持水土,改善现代生态环境,已经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水土保持与现代生态环境的内涵及延伸
1.1水土保持的内涵及延伸
我们要理解水土保持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水土流失的概念,在国际学术上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而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基本内涵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现代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总的来说,水土保持就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是由我国率先提出,它取代了之前的土壤保持概念,并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和通用。
当今,随着人们对水土保持这一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其内涵也逐步被深入和拓展。对水土保持的概念不仅仅停留在水土保持层面,已经认识到水土保持和全球现代生态环境的紧密关联,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联系上来。因此,水土保持也不再仅仅是对水土资源的保护,还拥有了利用好水土资源,建设现代生态环境等新内容。
1.2现代生态环境的内涵及延伸
现代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而现代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而产生的危害自然进化和人类生存的各种负面反馈效应的总和。
弄清楚了现代生态环境的内涵,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定义就不难理解了。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是旨在保护和建设好现代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决策。在我国,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主要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等方式等。
2 水土保持与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点
2.1概念及内涵的不同
“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两个概念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造成危害的背景下诞生的。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水土保持的概念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而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其预防和治理措施有三个方面,即预防保护、治理实施与成果管护。预防保护就是对尚未或者轻度水土流失地区通过采取植物措施及管理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是指对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科学的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现代生态环境;成果管护则是对已经修复的生态进行保护,防止再次破坏再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现代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而产生的危害的总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是指通过人为的措施来对已经遭到破坏或正在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生态恢复、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从而控制现代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在我国,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主要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等方式。
2.2内涵涉及范围大小不同
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设计包括了自然中所有的生态系统,是以保护整个自然资源为保护对象,其内涵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而水土流失是以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为对象的,其范围涉及面较小,保护的是具体的对象,实施较明确。
2.3所实施的治理方式和措施不同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两种,措施内容主要通过拦砂坝、挡土墙、截排水沟、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等方式来实现的。现代生态环境建设除了应用水土保持的治理方式措施之外,还有更多治理和保护措施,如生物防治措施,生态移民措施及设立自然保护区等。
2.4治理实施的主管部门不同
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是水土保持部门来进行计划管理实施,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由于是一个生态建设的综合系统,其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实施管理的工作部门较多,主要有水利部门、水土保持部门、林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通力合作,共同来实施现代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3 水土流失和现代生态环境的之间的关联
3.1水土流失是现代生态环境恶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组成因素和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水和土,水和土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他们的相对独立和稳定构成了自然整体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水和土二则基本因素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必然被影响,协调稳定的关系也会被动摇,生态系统就会失衡甚至恶化,从而导致河流污染、水土资源被破坏以及生态系统的失衡。所以,水土流失是现代生态环境恶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反而言之,如果对水土流失区域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护和防止措施,调整水土资源来恢复水土的正常循环,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逐渐恢复平衡并趋向良性循环。
3.2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水土保持
我国是一个地形多样化、山川多变化、地势地形复杂的国家,由于地域广阔,境内现代生态环境也存在多样性特点。在全国土地面积中有三分之二是高山丘陵地貌,而森林的覆盖率较低,仅占总面积的16.55%,而且存在着分布不均匀,蓄水能力不强等特点,由于自然因素而导致水土流失逐年上升,且程度也较为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因此,要建立现代生态环境,首要工作就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搞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而水土保持又是环境保护极其重要的部分和前提,一旦水土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生态系统就会逐渐改良,那么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生态环境建设就事半功倍。因此,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建设现代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3.3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是水土保持
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土地,土地不仅是农业的根本,同时是矿物质资源的储蓄场所,是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栖息地,是地球陆地上的一切资源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家园。土地是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植被森林、土壤水文和人类动物活动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生态系统,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各种资源保护利用的中心环节。水是滋润万物的的资源,是生命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没有水就不会有自然生态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水作为一切生命的根源,对水的保护毋庸置疑也是建设现代生态环境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
在现代生态环境系统中,各种资源各种因素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只有各种资源都合理的综合利用,现代生态环境才能持续健康。水土作为现代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基础资源,只有保护好了水土资源,现代生态环境才能呈现良性循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才能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3.4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都以自然环境为对象
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对象和主体都是自然环境,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是控制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自然环境在良性健康的循环中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人类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都是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就范围而言,水土保持要比现代生态环境建设较小,但水土保护同时又是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最重要的组成因素,能够对现代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有力的补充和支持作用,是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首要前提。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将呈现出配合更为紧密、共同促进和发展的趋势。水土保持和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一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除理论教学之外,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动手、动脑参与的并且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着重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并且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
这个概念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必须是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但又不是课程的基本内容,它可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更重要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实践教学首先是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而逐步实现从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其次,实践教学侧重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主体能力的锻炼和优化。第三,实践教学以体验感受为依据,侧重过程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教学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然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和手段。如果把实践教学仅仅定位在社会实践上,不仅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教育教学的途径。实践教学有大实践和小实践之分。大实践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走出去”以社会为课堂的社会实践,其形式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小实践是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实践教学,其形式包括课堂讨论、观看视频资料、阅读实践等。
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内容,因为内容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导致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远离了学生的具体的实际生活,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科学解答学生思想中的各种困惑。与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相比,现实是复杂的、多变的,甚至有时候与教学内容是矛盾的。由于课时有限,以至于有时教师只是在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而忽略或回避学生关心或者困惑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是理想的,而社会教育是现实的;课堂教育是正向的,而有时社会教育则是逆向的。这种社会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差异,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带来难度。精彩的、成功的、负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回应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逐渐得到深化,而且可使教学效果不断得到强化。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感,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展实践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责任。
三创造多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其实践教学形式应包括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科研实践三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其中,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课堂实践方便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创造多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克服局限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所忽视,但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时空选择的灵活性上、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上以及教师的跟踪指导上都优于其它教学形式。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适合于实行实践教学。总结起来,实践教学的形式最基本、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讨论
讨论是实践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有益于调动学生动脑思考、主动表达,还不受参与人数和时间的限制。
2基地教育
基地教育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并在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识与感受的实践教学环节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研究、分析这些案例,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4阅读实践
阅读实践指的是依据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改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进而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5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活动,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它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
6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是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一种实践方法,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实际课题为动力,经历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论文或者调查报告或者研究可行性讨论报告等的一种实践过程。
以上几种的实践教学体现了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教育功能的层次性,显示了教学效果的多重性。正是这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学活动形成了针对性强、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敢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
[3]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关键词:水资源治理;传统水利管理;区别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18902
1治水与治人
虽然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总的水资源的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水资源和世界人均水资源相比差距很大,是世界上贫水国之一。水资源的问题日益严重,治水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对于我国这种因为人口基数大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治水方面也是有所体现,人和水的矛盾,无论是在社会矛盾还是经济矛盾之上都已经十分明显。
我国现在面临的在治水方面的主要问题有4个:第一,洪涝灾害;第二,干旱缺水;第三,水土流失严重;第四,水资源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仅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都是水对人带来的危害,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人在对待水资源问题上行为思想还有诸多不妥。首先是对于水资源问题不够重视,以及在相关的方面如滥砍滥伐、过度开采地下水、脏水污水排水问题、治理管理能力低下等问题。所以治水得先治人,治人才是治水的根本。
而对于治水问题来说一般有两个系统共同进行,即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所谓自然系统就是专门处理人与水的关系的系统,而社会系统则是专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系统。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水利管理针对的主要方面是自然系统,通过运用、保护和经营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水域、水源以及水利工程工作,最终达到管理目的。
2水资源治理与传统水利管理的区别
2.1管理和治理的区别
2.1.1治理内涵
“治理”最早来源于“掌舵”一词,而“掌舵”一词在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控制、引导和操纵的方式或者行动。在英文中的含义是管理、统治、控制以及管理的方式和统治的方式的含义。
“治理危机”首次被提出是由世界银行在1989年,在进行非洲发展的讨论的时候。“治理”这个词已经被整个人类社会广泛的使用,由于被使用的领域、学科不同,所以通常是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例如管理学、社会治理、国际治理等方面。但是从总体来说,“治理”这个词可以从4个方面去探究其内涵:第一,治理的主体多元化,治理的主体通常来自于各个领域和层级,所以最终构成了一个复杂网络结构。第二,治理权利基础的多元化,治理权利已经不再是全部集中在国家手中,而是通过国家和其他行为主体共同合作的方式。第三,手段多元化,治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制定正统的法规和制度,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合约形式进行。第四,治理目的是殊途同归。由于参与治理的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所以在治理之时以最终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使用的方法方式可以不同,但殊途同归。
2.1.2管理的内涵
管理针对的主要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内部,在管理的体系当中其权利关系也是从上到下,而最终的目标是效率问题。依据马克斯・韦伯的描述,大致可以作以下的理解:一条指挥的等级链;依据职能不同进行专业的分工;包含权利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每项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基于提高技能的职业生涯;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系;所有工作协调都要由上级进行。
2.1.3管理和治理的区别
根据“管理”和“治理”两者不同的内涵,二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管理”和“治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其中治理系统参与的主体有很多,而且参与的主体之间纵向上有层级关系,横向关系也不少,由此可见治理机制比之管理要复杂很多。运用到水资源治理和传统水利管理当中,前者治理的内容更加丰富,既要治水又要治理流域内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方式是利用制度以及规范来制约主体的行为,而后者则面对的主要就是流域内的水,以及在处理水的问题上所设计的水利工程等问题的管理。
2.2水资源治理和传统水利管理的区别
2.2.1定义
首先是水资源治理的定义,水资源治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通过对相关的行为主体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最终促进水资源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过程。而水利管理主要是围绕水体展开的兴利除害的一切工程方面的活动。水资源治理和传统水利管理在定义、达到的目的、利用的手段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2.2.2主要的区别
(1)水资源治理和传统水利管理在治理管理的实质上不同。由于水资源治理所针对的不仅有自然方面的治理,还有社会方面的治理。因为导致自然受到影响归根到底也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所以水资源治理面临治理的实质其实是“治人”。而传统水利管理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运用、保护和经营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水域、水源以及水利工程工作,所以传统水利管理所面对的实质应当主要是“治水”。
(2)水利管理是封闭系统,而水资源治理属于开放系统。因为水利管理针对的其实就是流域水体的本身,所以整体的管理系统属于一个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又主要包含了工程、供水以及灌溉的管理。水资源管理则是通过对整个流域的人和水的共同治理,属于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水资源客观条件和规律而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另外一方面是对于这个自然系统人为的所建立实行的一些措施,而这些措施最终会形成一个管理系统,然后彼此的系统之间又会相互作用和联系。水资源治理的重点是依据设置科学合理的机制和体制,让系统的运行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主要内容就是要协调好具有利益关系的各个主体。所以水资源治理相较于水利管理而言,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地方就是前者业务多会涉及到后者工作中的“软件”部分,不同的就是水利管理所需要重视的工程技术等问题水资源管理涉及较少。
(3)二者追求的目标不同。水利管理在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效率方面是作为关注的重点;水资源治理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通过水资源管理而带来的社会效益,它关注公平、关注效率、关注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结语
水资源治理和传统水利管理还是有许多方面的不同的,在实际运用当中应分清楚二者的区别,适当调整工作的重心问题。目前我国在水资源治理方面的重视度还不够高,行动和能力方面也稍显不足,希望在日后的水资源治理上面再多多努力。让水资源治理和水利管理共同作用,使我国治水方面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芳.流域水资源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0.
[2] 张阳,范从林,周海炜.流域水资源治理网络的运行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
[3] 赵彩虹.环境绩效审计参与水资源治理的相关探讨――以宁波市开展水资源审计为例[J]. 财会月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