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粮食生产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生产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粮食生产论文

第1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粮食生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定量的分析出不同因素对研究区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把理论分析作为切入点,从理论中总结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1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粮食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种因素来分析研究区粮食生产:(1)粮食播种面积;(2)农村粮食产业从业人数;(3)农用机械总动力;(4)粮食作物化肥使用折纯量;(5)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农村总用电量。

1.2粮食生产模型建立

美国数学家Charles•Cobb和经济学家Paul•Douglas提出了著名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可以很好地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其基本模型为:Y=f(A,LA,CAP)=A•LAa•CAPba+b=1(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在本文中,笔者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粮食生产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粮食总产量(Y);解释变量为:粮食播种面积(LAND)、农村粮食从业劳动力(LA)、农用机械总动力(MACH)、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FERTI)、粮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IRRIGATE)、农村用电量(ELEC)。根据上述内容,研究区粮食生产的C-D生产函数写成如下形式:Y=f(A,LAND,LA,MACHFERTI,IRRIGATE,ELECTRIC=A•LANDa•LAb•MACHC•FERTId•IRRIGATEe•ELECf(2)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对数转换,得到关于产量的生产函数形式如式(3)所示:ln(y)=1nA+a•1n(land)+b•1n(la)+c•1n(mach)+d•1n(ferti)+e•1n(irrigate)+f•1n(elec)+μ(3)式(3)中:a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b表示劳动力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c表示农用机械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d表示化肥使用折纯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e表示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f表示农村总用电量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扰动项。样本时间从1990-2013年,样本大小n=24。

1.3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

在构建的分析模型框架基础上,本文根据分析的需要,收集整理了1990-2013年研究区粮食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1990-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通过对数据整理可以发现,在所考察的时期里,研究区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太稳定,但总的有增加趋势;播种面积变化波动较大,但初始面积变化不大;机械总动力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农村用电量在2010-2011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但总体呈平稳增加趋势;有效灌溉面积变化波动较大,略有增加趋势;劳动力投入有较平稳的增加趋势;化肥使用折纯量变化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增加趋势。

1.4模型优化

首先利用OLS法,根据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利用STATA13.0软件用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其结果表1。回归结果显示,R2=0.9741,调整以后的R2=0.9650,表示模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F=106.75,P=0.005。可见,从整体上讲计量方程解释能力较好。但是ln(x4)和ln(x5)没有t通过检验,说明这2个变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大。产量ln(y)与农村总用电量ln(x3)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去掉ln(x4)和ln(x5)2个变量,在同样技术水平情况下,优化后的模型为。

2实证分析

2.1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主要是用单位根检验来进行。常用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是ADF单位根检验、KPSS单位根检验、DF-GLS单位根检验等。其中,DF-GLS单位根检验是由Elliot、Rothenberg和Stock于1996年提出的,其实质就是退势版的ADF检验。DF-GLS单位根检验在面对小样本的检验时,稳定性较好,是目前最有功效的单位根检验法,因此本文也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一阶差分后lny、lnx1、lnx2、lnx3、lnx6是平稳序列。

2.2协整检验

如果序列变量有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那么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EG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是常用的2种模型。EG两步法主要用于小样本参数估计方面。当变量个数大于2,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分析结果不易解释,而后者则可用于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检验。本研究变量超过2个,所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因为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滞后期=4,协整检验结果。结果表明:迹统计值都大于最大特征值统计值(除最后一个相等),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有2协整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如下:ln(y)=-0.107+0.790ln(land)+0.405ln(mach)+0.3701n(ferti)-0.1791n(elec)(4)在上述的实证结果中,粮食总产量主要受粮食播种面积、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折纯量和农村用电量的影响,长期看来,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化肥使用折纯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农村总用电量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在本文建立的对数线性回归方程中,各回归系数代表的是:当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时,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数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那么对应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越大。

2.3结果分析

2.3.1播种面积的影响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资源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弹性达0.790,即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将增加0.790%,表明适当扩大播种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焉耆盆地粮食播种面积在考察时间段内变化波动较大,1990-2003年播种面积递减;2003-2005年大幅度上升;2005-2007年又大幅度下降;2007-2010又大幅度上升,之后变化不大。如此变化的原因如下:首先,较低的粮食价格导致了较低的经济效率,从而导致部分农民主动放弃种粮食。其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耕地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1年以来,受国家退耕还林以及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焉耆盆地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减后增的变化。

2.3.2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影响粮食生产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大小。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农用机械总动力与粮食总产量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弹性系数为0.405,说明农用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就会有0.405%的增长。在考察年间,焉耆盆地农用机械总动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3.6896×104kW增加到2013年的76.3279×104kW,增加了5.6倍。这也说明,焉耆盆地正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对于保证粮食生产的高产、稳定及农业机械的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了农民投资,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等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加快了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进程,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3.3化肥使用量的影响肥料是作物的“营养”,合理施用化肥,不仅带来了农业增产,而且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研究结表示,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弹性系数为0.370,说明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仍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有机结构恶化、土壤板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仅依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应该科学的把有机肥料和化肥施用相结合。

2.3.4农村总用电量的影响农村总用电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弹性系数为-0.179。笔者认为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村电网建设投入的加大,虽然焉耆盆地农村电力设施条件和用电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能源支撑,但是电费支出过高,加重了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用电安全存在各种隐患,如设备的产权不属于供电部门,设备不定期试验,容易产生漏电,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3结论与建议

第2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㈠甘肃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甘肃河西走廊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齐全、隔离条件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玉米种子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纯度高、芽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国内外种业界的青睐。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50万亩,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左右。“张掖玉米种子”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证书的玉米种子品牌。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甘肃河西走廊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世界排名前5位的跨国种业公司已有4家企业已不同的方式落户甘肃。甘肃省已建成大型玉米种子加工中心140多个,种子烘干线180多条,果穗烘干能力30多万吨,种子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已初步形成了优质杂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包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产业集群。

㈡甘肃的自然条件比较有利于玉米生产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无霜期相对较长,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玉米生长,是全国春玉米的主产和高产地区之一。虽然降水较少,但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这与玉米的需水旺季完全相吻合。所生产的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食用、饲料和加工的上好原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已成为全国千万亩以上的玉米生产大省。

㈢甘肃有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的自然条件总体上较有利于玉米生产,但十年九旱的省情也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甘肃春季易发干旱,使玉米播种出苗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如何适应降水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天然降水,突破生产中降水与作物生长不同期、玉米下种出苗难的问题,就成为甘肃省玉米生产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多年来,甘肃省探索总结形成了以地膜覆盖和抗旱品种配套技术为主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影响玉米生产的突出问题,为玉米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2003年研究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玉米抗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既解决了玉米前期出苗和生长缺水的难题,又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增加了有效积温,扩大了玉米的种植范围,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成为支撑甘肃省玉米生产技术体系的核心。

㈣甘肃发展玉米生产氛围良好

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玉米生产,把玉米生产作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整合各部门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全社会重视玉米生产的良好氛围。特别是2006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获丰收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大投入,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达到1258.05万亩,比2007年的48.9万亩增加了1209.15万亩,6年累计推广4407.6万亩,总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㈤甘肃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

甘肃是全国6大牧区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出台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全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畜牧业总产值由2008年168.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1.7亿元,增长了72.6%;畜牧业增加值由117.5亿元增加到158亿元,增长了74.4%。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据专家测算,同期全省饲料用玉米由2008年约203万吨增加到294万吨,增长了44.8%。目前全省每年新增的饲料玉米需求仍以2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时,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米消费需要的增长。近几年随着全省玉米产量的大幅提高,玉米深加工产能也在不断扩展,加工产品主要是淀粉和酒精。全省玉米深加工量约40万吨,生产的加工产品约10万吨。

二、玉米已成为甘肃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全省14个市(州)、80个县区(除甘南牧区县外)均有种植。近几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已成为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甘肃省已成为全国15个千万亩以上玉米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13位,单产居全国第14位。

㈠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1997年~2007年,受干旱的影响,甘肃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75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250万吨之间。2008年全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玉米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面积和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799.95万亩,达到835.8万亩,比2007年增加87万亩,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0.8%;产量达到265.4万吨,比2007年增加22.8万吨,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9.9%。2009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大关,达到1054.3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25.7%,产量突破300万吨,达到312.6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4.5%。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1387.0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32.6%,产量达到504.1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45.4%。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551.2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10.25万亩;产量增加了238.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7.74万吨。玉米所增加的产量占到同期全省总增产粮食285.3万吨的83.67%。由此可见,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玉米已占到甘肃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

㈡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为适应市场对玉米品种品质结构和玉米专业化生产的需求,甘肃省在持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努力调整和优化玉米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不断完善玉米生产的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布局和和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在区域布局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和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为主体,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和城市郊区鲜食玉米为补充的四大块生产区域。

1.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区。

这是甘肃玉米生产的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省的80%左右。主要包括兰州、白银、临夏、定西、天水、陇南、平凉、庆阳8个市州。目前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约34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面积大干旱重、全膜覆盖、自然降水利用率高。

2.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区。

这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核心区域的酒泉、张掖、金昌、武威4市的凉州区、古浪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永昌县、肃州区等县区,常年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50万亩左右,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光热资源富集、灌溉隔离等基础条件好、产量高质量优。

3.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边缘制种玉米与小麦生产的过渡地区的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永昌县、金川区、玉门市、金塔县、肃州区、省农垦农场和沿黄灌区的临洮县、榆中县、景泰县、靖远县、临夏县等县区,常年种植半膜覆盖玉米面积150万亩左右,产量约10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半膜覆盖、灌水有保障、产量高。

4.城市郊区鲜食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兰州、天水、白银等城市近郊县区及省农垦黄羊河农场。常年种植面积约8万亩,产量约5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基础条件好、面积小品种杂、产值高效益好。

㈢生产技术日臻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比较完善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主推的技术有以全膜覆盖为主体,半膜覆盖为补充的覆盖抑蒸技术;以垄膜沟灌为主体,膜下滴灌、垄作沟灌为补充的节水灌溉技术;以一膜两年用为主体,秸秆和根茬还田为补充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机械深松耕和机械覆膜为主体,机械播种、收获为补充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多年的总结完善,目前处在国内旱地玉米栽培的领先水平。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已形成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中晚搭配的高产、抗旱品种体系。主栽的品种(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有:豫玉22、沈单16、富农1号、先玉335、正大12、酒单4号、承单20号、郑单958、金穗3号、金凯3号、中玉9号、吉单216、晋单60、金穗1号、吉祥1号、绵单1号、长城799和东单11号等。

三、甘肃玉米生产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尽管近年来甘肃省的玉米生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但目前仍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㈠生产稳定性差

甘肃玉米的主产区在旱作区,玉米生产最大的威胁是干旱。干旱造成玉米生产稳定性差,年际间产量波动大。甘肃省十年九旱,春季易发旱灾,导致玉米下种出苗困难;而夏旱和伏旱又会给玉米的拔节、孕穗、抽雄和扬花、授粉造成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形成,导致单产减少。据统计,2000年以来的13年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有7年增长,6年减少,减产的年份都是干旱的年份,其中2000年减5.65%,2001年减6.0%,2004年1.1%,2006年减14.5%,2008年减2.1%,2009年减6.64%。2000年全国大旱,甘肃首当其冲旱情严重,因旱造成当年全省粮食产量比1999年减产101.45万吨,这其中玉米就减产44.7万吨,占到了44%。2006年甘肃遭受50年不遇的干旱,造成当年粮食减产28.84万吨,其中玉米年减产14.9万吨,占到了51.66%。2008年以后,由于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效抑制了旱灾的威胁,减轻了旱灾的损失,提高了玉米生产的稳定性。2009年,甘肃又发生了严重的春夏连旱,为有效应对旱情,省政府年初就决定将原计划安排的500万亩全膜玉米面积调整到650万亩,实际完成692万亩,增产粮食约70万吨。尽管当年由于严重旱灾造成玉米单产比2008年减少了6.64%,但全年粮食产量仍比上年增加了17.7万吨,增长了2.0%。

㈡单产水平低

玉米杂种优势强、光合生产效率好、理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世界发达国家玉米平均亩产都在1吨以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创造过1356千克/亩的单产水平,2013年又创造了1511.74千克/亩的单产水平(1.3亩示范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09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创造了旱地玉米平均单产901.7千克/亩的全国同类型地区万亩高产记录,武威市凉州区2012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1041.3千克/亩,创全国水浇地玉米万亩集中连片种植的最高纪录。但实际生产中,我国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甘肃省玉米的单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单产的85%左右,差距较大。2011年~2012年,是甘肃省玉米的高产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分别为333.1千克/亩和363.4千克/亩(统计年鉴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1.6千克和30.3千克,虽然比同一区域内的陕西省的平均产量高21.4千克/亩和39.7千克/亩,但仍比同期全国平均单产低50.1千克和27.9千克,与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相比差距更大。2011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38.4千克/亩的45.1%。2012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134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68.8千克/亩的47.3%。分析甘肃玉米单产水平低的原因,除干旱之外,主要是种植密度普遍偏低、收获期普遍偏早。目前甘肃省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3200株/亩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300株左右。由于种植密度较低,如遇春旱有10%左右的种子不能出苗,实际保苗数不足3000株/亩,低的仅有2800株左右,严重影响了最后产量的形成。而美国等高产国家的种植密度平均在5000株/亩以上,高产田达到6000株/亩~7000株/亩。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创造的1511.74千克/亩的全国最高纪录,收获株数就达到8700株/亩~8800株/亩。据专家分析,若甘肃省的玉米种植密度达到3500株/亩以上,实际亩保苗达到3200株以上,再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坚持适期晚收,单产就可以提高50千克/亩左右。

㈢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甘肃玉米生产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仍然不高,栽培管理比较粗放,普遍存在重品种、轻栽培,良种与良法不配套,农艺与农机不融合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整地起垄覆膜质量不高,有机肥投入下降,播期播量不适宜,密度与品种不配套,追肥及病虫害防控不及时,收获期不当等,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特别是玉米的机械化程度偏低,除机械耕地和机械起垄覆膜率达到50%以上外,机械深松耕、机械播种、机械施药施肥和机械收获等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才刚刚起步。2012年,甘肃省玉米机械收获水平只有1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比全省小麦机械收获水平低35个百分点。加之许多农户长期使用小型机械耕作,导致土壤有效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蓄水保墒抗旱能力下降,影响了玉米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分析甘肃省玉米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除山旱地面积大,道路和立地条件差,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收获,以及生产中种植的品种绝大多数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外,甘肃省目前主推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采取了全地面覆膜和宽窄行播种的方式,虽然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和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及产量,但客观上也为推广机械化收获增加了难度。

㈣优质品种少

甘肃省虽然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的种子占到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60%左右。但甘肃省内种子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商业化育种集成度很低,除敦煌种业、金穗种业、富农种业、金源种业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品种研发能力相对较强,培育出了几个比较适合甘肃特点的玉米品种外,绝大多数是制种代繁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自主性差、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几乎没有能力投入品种的研发,更谈不上育种。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投入有限,种质资源少,普遍创新能力差,育种效率低下。有限的品种准研发的项目资源、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过于分散,品种研发多以课题组的育种方式,在育种效率和效果上难以与国内外大企业工厂化、团队式的育种方式相比,育成的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耐密、抗旱、抗寒、抗病的优良品种很少。造成省内科研单位和企业育成的品种绝大多数推广的面积小、时间短,许多品种通过审定三五年,就被市场淘汰了。目前,甘肃省1305万多亩玉米中,具有甘肃自己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仅占16%。其中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1个,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8个,推广面积在19.5万亩以上的品种只有4个,推广面积在40万亩的品种只有2个,推广面积在60万亩以上的品种仅有1个,其余品种推广面积很小。这与甘肃省玉米制种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和手段落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制种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收获、晾晒、烘干、脱粒、分级、包衣、包装等工艺相对落后,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特别是发芽率。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发芽率为85%,这比美国先锋公司的标准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玉米种子的总体质量不高。

㈤精深加工能力弱

甘肃省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下,加工水平和技术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加工的产品仅有淀粉、淀粉糖、酒精等几种产品,与全国已开发的上百个玉米深加工产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购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加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下滑,导致少数企业已经停产或破产。2012年,全省纳入统计的玉米深加工的企业仅有4家,比2011年减少2家,年加工处理玉米仅28.50万吨,比2011年减少5.26万吨,减幅15.6%;年产品产量4.88万吨,比2011年减少4.24万吨,减幅46.5%。

四、提升甘肃玉米生产水平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鉴于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其他粮食作物均无法比拟,因此今后仍要继续大力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栽培管理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玉米生产的总体水平。一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筹发展玉米与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二是要坚持把玉米生产的重点放在旱作农业区,着力提高旱地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后续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四是要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根本途径,在保持玉米面积稳中有增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和质量水平。五是要坚持把加大扶持力度作为促进玉米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全面提升玉米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6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旱地全膜玉米1200万亩,水地半膜玉米150万亩,制种玉米150万亩,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好以下几项重点措施。

㈠加快品种研发步伐

1.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尽快把河西走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种子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安全。

2.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鼓励大型本土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种业,鼓励现有种子企业间实行联合重组,淘汰一批弱小企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提高种子市场的集中度。

3.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鼓励企业完善品种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或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资源和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4.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快建立不适宜品种的退出机制。

强化种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㈡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进行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起垄覆膜、科学合理布局品种、实施机械深松深耕、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解决目前在起垄、覆膜、品种、密度、施肥、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㈢推进机械化作业

要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在继续抓好机耕机播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筹措资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目前大力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组织开展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机具研发,尽快研制出适合甘肃山旱地特点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中小型收获机械,提高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让农民愿意用且能用得起机械,切实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玉米收获中费工费时成本高、农时紧的问题。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挥他们在玉米机械化作业中的作用,努力推进玉米收获的社会化服务。

㈣促进规模化生产

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玉米生产方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玉米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水平。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要以制种企业为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着力打造“四化”基地,提高玉米制种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玉米制种的质量和效益。

㈤培育接续产业

要把大力发展玉米生产与培育接续产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玉米生产增加的大量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转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的良性循环模式,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

㈥提升加工水平

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针对甘肃玉米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主创新能力,加快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㈦加大扶持力度

第3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第4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1.1网络体系结构

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系统基于省、市、县三级农业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政务内网”)运行,采用B/S,C/S结构相结合进行设计,开发平台为VisualStudio2012和.NETFramework4.0,数据库为SQLServer2008。浙江省农业厅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基础数据配置、用户权限分配和数据审核锁定;各市农业局负责指导所辖县(市、区)农业局进行应用,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上图入库;县(市、区)农业局具体负责粮食生产功能区资料整理、地图绘制和数据报送工作。

1.2地图服务平台

由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系统基于政务内网运行,且农业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实施严格的物理隔离,无法使用天地图等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因此,我们通过ArcGIS自行建立地图服务器。基础地理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行政驻地、地名要素,以及各等级道路、河流、湖泊、水库等;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全省7~18级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图。

2功能栏目设计

2.1总体规划管理

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标准农田档案资料,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城乡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等工程规划,编制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总体规划,对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电子地图、规划编号、规划名称、规划年份、规划面积等全部进行入库锁定管理,并分年度进行建设。2.2年度任务下达自2010年起由浙江省农业厅分年度下达11个市、83个县(市、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各县(市、区)可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

2.3功能区建设管理

2.3.1申报

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由各县(市、区)落实当年拟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区块,进行网上填报,申报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起止时间、建设地点、建设等级、复种指数、种植模式等,与粮食生产功能区总体规划有差异的需要说明原因,并附报新的电子地图。

2.3.2审核

浙江省农业厅根据各县(市、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区块落实情况,结合年度建设任务,对即将开展建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区块信息进行审核。

2.3.3创建

审核后,各县(市、区)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定期报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进展状况。

2.3.4验收

各县(市、区)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后,网上报送验收申请相关材料,与功能区申报情况有差异的需要说明原因,并附报新的电子地图。浙江省农业厅在收到相关验收申请材料后,对建成后的功能区电子地图与建设规划、申报情况等进行技术比对,作为功能区验收的重要依据。

2.3.5锁定

对建成并验收后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锁定,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确保在较长时期内粮食生产功能区不被占用。因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需征占用的土地涉及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按既定流程报批后进行解锁、变更和再次锁定。

2.3.6查询

提供省、市、县(市、区)对建成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编号、名称、建设等级、建设年份等进行组合查询,并可通过快速定位显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四至范围和建设信息。同时,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审核、验收等过程中,提供电子地图叠加分析功能,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总体规划、申报待建、实际建设,标准农田分等定级,以及电子地图和卫星影像等,对面积差异较大的,系统自动进行告警提示。

2.4进展统计报表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提供省、市、县(市、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展情况按年度进行的统计结果,包括总体规划任务和落实情况、已下达任务和落实情况、当年下达任务和实际建设情况等报表。

2.5网络展示平台

提供按建设级别、建设状态、建设面积、建设年份的分类展示。其中,建设级别分为省级、市级、县级;建设状态分为已建、在建、当年拟建、规划待建;建设面积分>66.667hm2,33.333~66.667hm2,13.333~<33.333hm2,<13.333hm2;建设年份分为2010-2018年。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具体展示内容包括规划信息:编号、名称、年份、面积和建设地点等,建设信息:起止时间、粮食复种指数、主要种植模式和建设进展情况等,认定信息:编号、名称、年份、面积和电子地图实测面积等。

2.6县级客户端

为弥补B/S结构的浏览器在图形处理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考虑到电子地图数据野外采集的需要,采用C/S结构开发了可脱离服务器和政务内网使用的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管理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进行电子地图分割、拼接等处理,在接入政务内网的情况下,与服务器通信报送电子地图和相关数据。

3建设成效

3.1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管理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资源、耕地资源、河流水域和道路交通等进行综合管理、组合查询、分类统计,以及网络化、可视化显示,有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动态监测、评价和预警分析,确保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规范农业项目管理活动

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申报、审核、创建、验收、锁定等环节的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区块精准落地,同时,辅以各环节的电子地图、历年项目、卫星影像等比对功能,能有效堵截粮食生产功能区多报少建、多占少补、重复申报等现象,规范农业项目管理活动。

3.3提高现代农业管理水平

系统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地理信息技术等为支撑,实时掌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度、建设信息和建设成效等信息,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完善农业业务管理流程,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为农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基础,大大提高现代农业管理水平。

4系统展望

第5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摘要】返工现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非常普遍且较为严重,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返工问题的研究,对中小制造企业重视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返工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生产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返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质量管理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概述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同时,自身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技术落后、管理紊乱、资金不足等方面,致使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返工。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返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工段,对一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重新加工,一次或多次重复以往的加工工艺,使产品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质量问题导致车间生产的返工及重复生产,严重浪费企业的资源,因此研究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企业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返工分类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可以按产生生产返工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不同工序上的返工进行一个分类。本文以广东佛山一家中小制造企业A为例,论述生产返工的分类及其影响。这是一家从事文具生产20多年的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笔记本、盒类产品、风琴袋,产品主要通过出口销往美国、英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运用工时利用情况来反映返工问题的严重程度。据初步估算,车间由返工造成的额外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达到了5%左右,可见由于返工问题而增加的生产成本不小。以下就是企业四月份的返工数据统计得到一张表格,其中第一列是工序及车间,而车间基本上就是按照表格第一列中(除去车间)从上到下的工序顺序来进行产品生产的。

把各工序及车间四月的返工工时占其工序和车间总工时的比率列成折线图,并统计五六月份数据列折线图,可得到图1。从实际数据中了解到:一车间四月份的返工总工时占生产总工时的的百分比达到了6.6%,五月份是5.6%,六月份达到了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两段工序备料和啤料生产返工不是很严重,返工出现最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折页锁线和排序这两段工序;排序虽然总工时不会很大,但是其返工的工时占排序的总工时比率较大;压部—三切的生产返工也较多。二车间返工现象也比较严重,尤其是盒类工段的返工,其返工工时占其工段总工时的百分比接近10%;风琴袋这段工序的返工也较为严重。

返工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半成品在车间堆积积压和产生工序瓶颈,造成工时、原材料、机器设备产能的浪费,导致生产计划的变动,进而扰乱车间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成本和产品生产的计划。

三、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不重视。返工现象在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非常常见,甚至在有些企业还特别严重,但是却没有引起这些企业管理层对返工问题的重视。因为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返工现象见多不怪,许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返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使得管理层忽视了返工的严重程度和解决生产返工问题的重要性。从A企业的统计数据及其背后原因分析发现:仅仅损失的工时就占到企业工时总和5%左右;原材料规格与质量不稳定;与客户沟通不够,客户改单导致返工的发生。

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所以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阶段,不够完善,而产品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使得质监人员在很多时候很难界定产品是否合格和能否投入到下道工序继续生产。发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不能责任到人,即使某些质量问题能够责任到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严厉惩罚,表现为执行力度不够。

3、生产工艺落后且不规范。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但很多到现在还没有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尤其是面对目前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如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这些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没有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更多的是购买西方国家企业淘汰的廉价的机器设备。这样,由于机器设备陈旧而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不规范,使得产品达不到客户的质量要求,返工就经常发生。A企业的一些重大的机器设备都比较陈旧,有些甚至还是60年代的,而新购买的机器设备也多是从国外购买的廉价二手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规范而造成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工时的严重浪费。

4、员工操作不熟练,责任不到位。由于中小制造企业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使企业新员工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新员工相比老员工技术不够熟练,其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也就较高;企业生产岗位权责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责任到人,员工没有压力去提高质量减少返工,这样车间生产返工现象也就较为严重。如A企业压部机工序的操作需要员工工作细致认真而又熟练,如果操作不好就会把快要完成的部肉压斜压坏。车间压部生产过程中由于新人较多,对工序操作不够熟练,造成部肉压皱压斜现象经常发生。

四、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重视度。质量问题引起车间生产的返工,返工会造成企业生成成本的增加,而生产成本增加将会削弱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竞争力。若能很好地关注质量问题并控制好生产质量,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企业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就会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因此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应该对返工问题高度重视,并找出返工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解决好返工问题,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损失。如A企业返工现象比较严重,若能把握好生产过程的质量关,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其利润直接因为工时减少就会提高不少,还不包括原料的节省、产能的增加所带来的利润增加。

2、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企业生产的依据,产品的制造要依据工艺设计的流程来进行,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可制造性、质量及成本。英国宇航局的研究报告称,制造成本的85%由设计方案早期阶段的选择决定;麦肯锡公司对汽车车身面板的研究发现,相互竞争的面板之间制造成本差异的75%是由设计选择造成的。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在工艺设计要符合车间实际制造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如A企业经常会出现工艺设计与车间实际生产的矛盾,有少部分产品的工艺设计拿到车间不能生产,而车间有些产品不按照工艺设计要求的流程也可以进行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的管理,激励工艺技术部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优化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技术、原材料零件及装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完善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而有些企业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执行力不够,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际上,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作用于产品质量本身,它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也有着非常本质的影响。要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现有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对质量管理有据可依并按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考核。比如在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把质量这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去,这样单从质量这一指标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都知道自己有提高质量的目标并努力减少返工,因为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就会减少。

4、加强生产统计,重点整治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序都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有些工序质量问题比较严重,而有些则不那么严重。要解决整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加强生产统计,了解车间生产的实际客观数据,从企业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工序抓起,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其他工序的质量进行应有的控制。对于A企业来说,应该加大对折页锁线、排序及盒类的操作技术指导,强化操作规范,严格质量监督,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把握好这几段工序的质量关,当然其他几个工段的质量问题也不应该忽视。返工现象的发生源于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可以因任何一段工序的操作不规范或机器设备的原因而发生,企业应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要注重靠前工序的质量管理,实行上段工序对下段工序负责的制度。

5、加强一线员工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新员工相对于老员工工作效率要低,而且会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返工现象发生得更为频繁。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员工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同时强调企业员工工作的责任心,注重对一线员工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职责感。对一线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可以使员工上岗工作更有效率,同时会自觉遵守产品生产的操作规范,提高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颛孙燕、刘伟强等:国内制药企业返工和尾料回收情况的调研及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7).

第6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两分两换;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自2008年4月我市被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要求,坚持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来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综改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了确保综改试点工作既能创新、突破、有实效,又能平稳、有序、协调推进,又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了15个“两分两换”试点,努力提升综改试点工作水平和“两新”工程建设水平。开展“两分两换”,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开展“两分两换”,是盘活城乡统筹工作的良方。但同时,“两分两换”工作在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日益显现的同时,也对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极大冲击,文化遗产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

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使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嘉兴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如何在“两分两换”发展的进程中既统筹好城乡发展,又保护好文化遗产,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嘉兴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嘉兴人文荟萃,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和蔚为奇观的各类文物,生动而直观地展示了嘉兴七千年的灿烂文明。丰富的、遍布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构成了嘉兴文化遗产的一个鲜明特点。建国后,通过多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全市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8处,遍布嘉兴的五县(市、区)。如马家浜遗址(南湖区南湖乡马家浜村)、双桥遗址(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村)、罗家角遗址(桐乡市石门镇利星村)、庄桥坟遗址(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等。很多市镇历史悠久:盐官镇始建于汉,澉浦镇始建于唐代,崇福镇建于五代。我市的市镇特色明显,很多市镇历史悠久。盐官、崇福是有千年历史的州、县古城;澉浦、乍浦曾经是中国重要的海港;长安、斜桥、石门等古镇是大运河上的交通要津。市镇名人辈出,远的不说,近现代顶尖的文化名人中王国维出自盐官、丰子恺来自石门、茅盾来自乌镇。

这些是嘉兴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和亮点,也是嘉兴的文化优势所在。我们要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实现嘉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给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足够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保护传承弘扬市镇历史文化的意义不仅对实现嘉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市镇建设本身也很重要。如果市镇建设不注重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的传承,新市镇就会是“千镇一面”,缺少文化特色,这样的市镇,难以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其本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促进嘉兴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嘉兴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嘉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二、“两分两换”背景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嘉兴在西塘、乌镇等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卓有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嘉兴在市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是对保护市镇历史文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市、县政府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关于保护市镇历史文化的法规和文件,在保护市镇历史文化方面无法可依。二是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两分两换”过程中或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不正确,或出于经济目的,导致破坏常常是在“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的,使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三是市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识相对较淡薄。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滞后。四是缺少一个对市镇历史文化保护的有效机制。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形成了比较好的资金投入机制,而对农村、市镇历史文化保护却没有较好的资金投入机制。

显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对于目前“两分两换”背景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如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来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更应该结合我国与嘉兴市的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符合嘉兴市文化保护实际的多元化保护策略,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细化并强化各级主体责任,探索保护义务与开发权力的制约方式,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凝聚着不同时代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嘉兴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切实重视、有效保护祖先留下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让江南水乡文化在打造人文嘉兴、建设文化大市的进程中,散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2007年09月06日

[2]《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C3》《乐山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俞晓萍

第7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规范,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1、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作物需要,正确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才能不断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可增加作物产量5%―20%或更高产量,使作物获得持续稳定的增产,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2、减少浪费、节约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肥料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中约占50%,但是施入土壤的化学肥料大部分不能补作物吸收,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发生挥发、淋溶,被土壤固定。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等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确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至关重要。

3、节约资源,改善农作物品质 ,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合理用肥,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据测算,如果氮肥利用率提高10%,则可以节约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或节约375万吨的原煤。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在能源和资源极其紧缺的时代,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

4、培肥土壤,改善土壤肥力

偏施滥施氮肥、少施不施钾肥,养分失衡,加上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能使农民明白土壤中到底缺少什么养分,根据需要配方施肥,能使土壤缺失的养分及时获得补充,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5、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合理的施肥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浪费的肥料必然进入环境中,造成大量原料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如氮、磷的大量流失可造成大体的富养分化。所以,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等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确定,既能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减少农药施用量,从而降低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呢?接下来我分四个方面谈谈测土配方施肥:

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有三个过程:1、测土。测试土壤各项养分含量。2、配方。按照作物种类、目标产量计算土壤所需的肥料种类和数量。3、统一合理安排施用基肥、追肥。

第二,测土配方施肥有以下好处:1、它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2、可以提高作物品质,降低生产成本。3、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4、可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作物病虫害。

第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1、最小养分率——木桶理论。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2、递增与递减施肥原理。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3、作物营养特性施肥原则。论文参考,测土配方施肥。

第四,土壤养分测定应注意的问题:1、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采用四角加中心法取土,用四分法留一公斤做测土样品。2、分析化验。常规化验费用高、时间长,已逐渐被速测法取代。速测法一小时可以测三个土样,每个土样的费用还不到十元钱,可谓经济实惠。3、根据配方公式计算施肥量,正负10%就是施用上下限。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农资人都积极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农资经销商配备测土箱就地测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业部门将会综合大量数据制定出更适合当地的施肥措施。如果这样的话,增产就不是问题了,粮食安全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第8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 粮田;粮食生产;养分;对策;山东临沂;兰山区

中图分类号 S1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27-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百业之基[1]。临沂市兰山区拥有人口94.9万人,若不立足于自身而靠从区外调运和市场调节解决粮食问题,弊端很多。一是拥有耕地却要花钱买粮,会增加群众负担。二是因为粮食不仅为人类生存所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进一步挖掘潜力,努力实现粮食自给有余,以推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兰山区粮食生产各分区条件

兰山区粮食产区划分为西部、北部丘陵棕壤、褐土区;中部涝洼砂姜黑土、潮土区;沿河潮土高产区。

1.1 西部、北部丘陵棕壤、褐土区

这部分土壤主要分布在北部坡麓梯田、岭坡地,主要土类是棕壤和褐土。此类土壤地势高,排水良好,适宜种植地瓜和杂粮。主要分布在李官镇、半程镇、汪沟镇和方城镇。此类土壤主要有以下障碍因素:地势高,坡度大,水源不足,灌溉设施不完善,常受干旱威胁,地面不平,有轻度的侵蚀,土层浅薄,土壤肥力较低。

对这类土壤要积极发展灌溉,扩大浇水面积。此类土壤地势较高,保证灌溉是首要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地下水灌溉、大口井蓄水灌溉。此类土壤含砂砾成分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差,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1.2 中部涝洼砂姜黑土、潮土区

这部分耕地主要是砂姜黑土和潮土,以及在这2种土类上发育起来的新水稻土。潮土主要分布在沂河和祊河岸边,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白沙埠镇、枣沟头镇和半程镇。主要为稻麦两熟区,是兰山区的主要粮囤子。这类土壤有以下特征:一是易涝。这部分耕地地势低洼,客水量大,而几条排水河道河床逐年抬高,灌木丛生,排涝能力低,因而雨季易积水成涝,同时黑土地区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渗透性差,土壤的有效蓄水量低,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渍涝,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发展。二是易旱。虽然兰山区常年降雨量为869 mm,但是降雨多集中在6—8月,春播和秋种期间雨水稀少,土壤干旱,影响播种和出苗。此外,湖洼黑土地土壤比较黏重,多块状易板结,且有砂姜。旱季,土壤干旱开裂,加速了蒸发,而且阻碍毛管水上升,难以补充耕层水分,因此短暂的干旱就会影响耕种和作物正常生长。对中部涝洼砂姜黑土、潮土区的改良,一是治涝防旱;二是增施有机肥;三是因地制宜种植水稻。

1.3 沿河潮土高产区

沿河高产区位于沂河、祊河河流两岸,主要土壤类型是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成的河潮土。由于河岸阶地相对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地势平缓,基本没有侵蚀现象,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水利资源丰富,灌溉比较方便。土壤质地多是轻壤或者中壤,保水供肥能力较强,通透性良好,湿潮温暖,肥力较高,抗旱耐涝,耕性较好,适宜作物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高,是全区的高产稳产区。有稻麦两熟和稻玉两熟两种种植制度,是兰山区的粮食高产稳产区。

2 兰山区粮田养分水平

从兰山区土壤养分来看,兰山区各养分基本都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能满足作物需要(表1)。

3 兰山区粮食作物施肥现状

2008年兰山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农民逐渐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大量应用配方肥,使兰山区施肥结构有了较大改变。秸秆还田主要有作物秸秆切碎还田、小麦高留茬和作物秸秆覆盖还田3种形式。从小麦、玉米、水稻3种粮食作物来看,氮、磷、钾3种养分施用比例大约在1.0∶0.3∶0.3(表2)。

4 兰山区粮食生产增长限制因素

4.1 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粮食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二者的乘积。粮食播种面积是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与复种指数的乘积。粮食播种面积受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和复种指数影响。

从2003年,兰山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今后,兰山区城市化和工业化仍将互相促进,加速发展,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耕地非农化,使兰山区耕地面积继续不断减少。在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的情况下,为保障粮食的播种面积,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指某一地区,全年总播种面积和总耕地面积之比,它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2009年兰山区复种指数为l.466,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梁书民(2006)分析计算,我国潜在复种指数为1.832[2]。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兰山区复种指数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总量增加的关键。并且单产是影响兰山区粮食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在于培育、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经过较长期的科研努力,我国在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方面已经培育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并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4.2 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

4.2.1 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在粮食单产方面,科技进步水平因子具有较高载荷,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力最大,兰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薄弱,亟待加强。

4.2.2 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及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3-4]。兰山区目前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2010年兰山区农作物受灾面积40 hm2,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6万元。兰山区亟待加强综合病虫害防控能力和应急减灾能力的建设,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通过田间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鼓励节水灌溉等途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4.2.3 耕地质量。兰山区耕地总面积为29 860.49 hm2,现有耕地按质量划分为6级。其中,一级地和二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5.30%;三级地和四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0.47%;五级地和六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4.23%。以六级地分布面积最大,占总耕地面积的24.18%。五级地分布面积最小,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05%。

耕地用养不当,引起耕地质量下降。近年来,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施用化肥量增加,施肥养分比例失调、高强度耕作等导致耕地地力下降。因此,要提高耕地质量,以实现作物产量的提高。兰山区中南部为平原,为粮食高产区,西北部为丘陵,为粮食低产区,土层瘠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4.2.4 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是提高粮食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5]。农田水利仍然基础脆弱将影响兰山区粮食生产,总灌溉面积低的原因有:水利工程老化退化;水资源缺乏优化调度,配置不合理;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5 兰山区粮食生产增长途径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粮食优质丰产的基础,加强粮食产地建设,做好土壤是促进兰山区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5.1 整修梯田,保持水土

兰山区西北部的李官镇、半程镇北部、汪沟镇和方城镇 北部和义堂镇为丘陵、地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这是造成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整修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5.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挖改土,加厚活土层

对于薄层、极薄层酥石棚耕地,土层厚度小于30 cm,土层过浅成为农作物低产的严重障碍因素,为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挖掘深度以60~100 cm为宜,回填时混加土杂肥、作物秸秆[6-7]。

5.3 从资源水利用的角度,优化水资源配置

兰山区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一是要充分利用径流水,通过改建拦河闸增加年调蓄水量,作为中东部平原地区的灌溉水源;二是将沂、祊河的水量西调,结合西北部的中小型水库、塘坝、水窑,解决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缺水;三是在西部宜井地区大力发展机电井灌溉[8-9]。农业节水,搞好灌溉渠系的防渗,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5.4 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①发展畜牧业,积好农家肥。发展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鸡,改进积肥方法,积累农家肥。②秸秆还田。其是培肥地力的一项有效措施,成本低,见效快。③发展沼气建设。沼液浇灌,沼渣入田。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目的。

5.5 良种良法配套

既抓良种,也抓良法,良种良法配套是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土壤改良的基础上,选用优良品种,并配之相配套的农艺措施,为作物生产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为兰山区粮食增产做出贡献。

6 参考文献

[1] 齐援军,蓝海涛.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6(73):36-48.

[2] 梁书民.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2):29-34.

[3] 谢云.中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J].资源科学,1999,21(6):13-17.

[4] 仝文伟,张玉娟,魏娜,等.气候变化及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8:7.

[5] 李琳凤,李孟刚.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109-115.

[6] 陶志刚.制约天水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甘肃农业,2013(5):12-13.

[7] 李斌,张月华,张敏,等.嘉兴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6):315-316.

第9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种粮农户生产情况的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农户经营中存在农田分散和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相关农业部门涉农服务脱节等问题。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农业发展,应当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国家农业投资实行向种粮大户优先倾斜、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加强种粮大户的示范引导、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当前,农村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增多,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越来越老年化和妇女化,加上农户粮食生产的分散经营,农业发展受到约束。

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各地都在探索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户收入的提高。我们通过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种粮农户生产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种粮农户在发展规模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的调查,2010年湖南省租赁转包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5049户,涉及耕地面积487.2万亩,产粮达396.5万吨,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8.6%和13.2%。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比2008年增加了684户,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70户,1万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2户。通过耕地的租赁转包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当前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发展种粮农户规模生产经营已成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着力点。

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的规模经营大户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全部种植水稻,其中80%以上的为双季稻生产,60%以上的种植优质稻,并通过与农业企业联合,稻谷直接销售给大米加工企业,经济效果明显。根据对汨罗和攸县实地调查,15个种粮大户租赁转包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或者集体耕地的面积达到59692亩,其中双季稻的种植面积48734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通过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其双季稻的平均产量达到1725斤,产值1625元,而其包括租金在内每亩的经营成本为1127元,每亩可实现利润498元,较一般的散户生产经营收益更高。

从实地调查的62个大种粮大户的年龄状况来看,种粮大户较大部分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大都是农村生产能手、种粮能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懂管理,相对而言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据对攸县其中10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他们农机拥有量128台,户均13台,其中7户拥有大型的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种粮大户的科技推广、辐射带动作用大,他们的生产实践成为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点,成为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带头人、引导户,成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宣传窗口。

全省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户自身的情况,不断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方式,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主要有五种规模经营的生产模式。

1、种植大户经营。一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并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较多的土地经营权,将农户闲散的耕地租赁过来集中耕种实现规模经营。如攸县新市镇山门村农民符和平,多年来一直以规模化水稻种植作为致富产业。在惠农政策鼓舞下,他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在大同桥、新市两个镇的21个村,租赁了125户农民的水田810亩,双季种植水稻1620亩,全年产粮食1600吨,纯收入达30万元,成为该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2、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入股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土地收益按股分红。如攸县网岭镇北坪村以每亩400斤稻谷的保底收益,加上合作社年终分红的方式,将全村80%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参加入股进行集中经营的耕地面积达1560亩。这种模式能够使参股农户更好地享受到集中经营带来的经营性效益。

3、专业组织经营。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为主导,集体统一组织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汨罗市磊石融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市绿色食品加工合作社等共计有6000多户参加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2.4万亩。这种模式能有效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水平,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4、龙头企业经营。由龙头企业直接租赁土地雇请农工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效益的模式。如攸县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每亩300斤稻谷和60元现金作补偿,直接租赁农户的田土5100多亩(期限为10年),以湖南农科院、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为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户提供统一品种、农资、农技服务,并从综合服务收益中给予农户50%的返利。这种模式,发展思路、市场运作相对-成熟,发展潜力、综合效益可观,农民利益得到较好保障,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达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的目的。

5、产业带动经营。通过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攸县形成了制种、蔬菜、苗木、席草等特色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建设带动了土地流转。如攸县石羊塘镇老虎岩村引进港商开发观赏鱼养殖项目(租赁鱼塘、水田70余亩建设繁育基地),农户通过出租耕地或自发养殖,每亩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这种规模经营模式经济效益较好,农户受益明显。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困难

近年来,湖南省的种粮农户规模经营发展较快,同时种粮大户在规模经营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户耕地的流转、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种粮大户融资难。在对种粮大户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影响农户种粮经营规模的最大因素是融资难,融资困难成为制约种粮大户生产正常运转的最大瓶颈。由于种粮大户的经营规模较大,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大,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添置农机设备,农田整理投入、晒谷场地和粮仓的建设等。比如租赁转包200亩耕地,租金至少需要6万元,而且一般需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另外从播种开始,每季生产费用不能少于6万元。

农田分散和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田未整改。由于种粮大户经营的耕地都是从千家万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农田都未经过整改,小丘田、高岸田、低洼田较多,不便于机械化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投入。在调查中发现,98%的种粮大户的农田没有经过平整改造,都是“插花田”没有集中连片。二是水利条件差。由于水渠年久失修,渠内淤塞,灌溉不畅,或水路较远,要水无水,造成误工误时。

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由于有些农户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存在误解,以为自家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家的私有财产,加上农民拥有的“耙头顿得稳,作田还是本”传统观念,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丧失土地的承包权。有的承包户宁愿让土地荒废也不肯把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经营,造成“有田的不想种,想种田的没田种”的怪现象。在发生了土地流转的农户之间,存在着租赁转包不规范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农户自发流转的占85%以上,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土地不足15%,且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村组内邻近的农户之间。

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有些耕种面积较大的种粮农户,对其粮食生产经营没有长远的规划。调查中发现有些人承包很多耕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认真地搞粮食生产,而是希望以种粮大户的名义争取得到政府部门对其的项目资金支持或奖励资金,或是通过销售其经营的水稻种子、农药、化肥及农机服务上获取利润。在对耕种面积超过1000亩的24个种粮大户的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只有4人原来从事过水稻种植栽培,占总数的16.7%,其余的承包种植大户都是从其他产业转业而来,大多数是回乡创业的打工族或农资产品的工商业经营户,根本没有农业生产经验。据当地农业部门反映,有些种植大户根本不知道怎样开展水稻生产,经常电话咨询农业部门技术人员。

相关农业部门涉农服务脱节。由于很大部分种粮大户缺乏农业生产的经验知识,致使他们在生产中经营管理不科学。调查发现,种粮大户对农业科技服务要求迫切,虽然各地已建立很多基层农业综合服务部门,由于其已从社会化服务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有偿服务转变,大部分农业服务部门是在搞种子、化肥、农药的销售经营业务,真正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农业技术的公益不多。种粮大户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服务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政府服务部门,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对策与政策建议

在粮食主产区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方向,是各级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在农村的中心工作,事关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种粮大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极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环境,引导、扶持种粮大户的健康发展。针对粮食主产区湖南省种粮大户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种粮大户的农业生产投入比较大、风险高、利润低,加之农业自身的积累能力有限,靠农户自己的经济实力很难从事规模较大的粮食生产。而种粮大户本身又缺少符合金融部门抵押条件的资产,金融部门出于对贷款安全的考虑不愿对种粮大户发放贷款。针对种粮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种粮大户融资的新渠道。政府要鼓励引导种粮大户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或由政府出资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合理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增加新的民间融资渠道。需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户宅基地和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新途径,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大胆探索切实可行的适应种粮大户需要的信贷方式。

国家农业投资实行向种粮大户优先倾斜。随着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今后在国家现代农业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整合农业、国土、财政、水利等部门的资源时,要尽可能与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相结合,优先安排有利于种粮大户改善生产条件的项目资金。建议省级政府出台粮食生产相关的激励政策,以调动广大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设施等项目的建设投入,加大农田的土地平整,使小田变大田,坡田变梯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农业机耕路确保得到畅通,为种粮大户进行农业开发创造优越的基础条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