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察日记三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天,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爸爸省点买菜钱:我自己发绿豆芽,又便宜又没有农药。
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发绿豆芽,你给我买买些绿豆回来好吗?”妈妈答应了。
绿豆买回来了,妈妈就给个碗我用。我抓了一把绿豆放进碗里,再放一些水,然后妈妈给了一块小沙布让我盖在上面。
三个小时过去,我就去看了看绿豆,一颗颗小绿豆都像我游泳后的小手,皮儿都皱起来了。五个小时我又打开小沙布,哇!我大叫一声:“妈妈,我的小绿豆发芽了,好可爱的绿豆宝宝啊!”
8月7号星期五天气:阴
今天,我一早醒来,就往大厅跑去。因为我要看看我的绿豆芽宝宝都怎么样了?我跑到桌子旁打开纱布一看,哈哈!我的绿豆全发芽了,就像一个个小BB长出一根根头发,样子好可爱哦。我高兴得跳起来!
8月10号星期一天气:有阵雨
今天逛街回来,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绿豆宝宝。哇!它们已经全部长到10多厘米啦!我实在是太高兴啦。因为它们全都长成一根根漂亮的绿豆芽了。嘻嘻,我成功啦,耶!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晨,我去少年宫上画画课。下课后,我看见少年宫的外面有一位老伯伯在卖小兔、小鸭。我立刻被眼前可爱的小绒兔给吸引住了,一直以来,我做梦都想要养一只小兔,于是我就急切地恳求妈妈给我买一只,一开始妈妈不同意,可是妈妈最后还是禁不住我的“口绝活儿”被我说得服服帖帖,只好给我买了一只。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观察这只小绒兔。只见它全身雪白,唯独有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到家后,我喂小绒兔青菜,它刚开始很惊恐地看着我,不一会儿就认识我了,乖乖地吃着青菜。看它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的心里真是高兴极了。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晴
晚上,我很晚睡觉,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小绒兔还睁着眼,我心里很奇怪,第二天早上,我不解地问了爸爸,爸爸说 :“兔子的耳朵比人还灵敏得多,一丁点的动静都能听得到,,何况你从它身边经过,它都听见你的脚步声了,这么不会睁着眼睛呢?”“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晴
这天,天刚亮,我就挑了一小把饱满的绿豆。我先拿了一只一次性杯子,将杯子装一点水,接着,用餐巾纸帮绿豆铺了一张“小床”,然后,小心翼翼地撒入那一小把绿豆,最后,我又把绿豆移到了窗台上,睛天时,它们可以晒晒太阳。看到小绿豆舒适地躺在餐巾纸上,我开心极了。
我想:现在绿豆们一定在睡梦中,还可能在楠楠地说梦话。望着杯中的绿豆,心中无比激动,真希望它们马上就能发芽呀!
大约过了五个小时,我想:现在豆子们应该已经发芽了吧!可是,我一看,绿豆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心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再等等吧,看明天有什么结果。
10月2日星期日 小雨
这天早上,浇水时,我惊喜地发现,绿豆发芽了!约有四毫米长,发芽了的绿豆犹如一个个逗号,真可爱!水洒下来,它们就大口大口地吸收着,如同一个个贪吃的胖娃娃。昨天的绿衣服显然已经不合身了,瞧!它们都露出了白嫩的肚皮呢!我小心地拿起一颗绿豆捧在手中,芽儿软软的,滑滑的。
到了下午一点钟,嫩芽长的已经到了约七毫米长了。我兴奋极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说我的绿豆已经长出嫩芽了,妈妈纠正我说:“这不是嫩芽,是根。”我一听,原来这是它的根啊。
明天,绿豆们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10月3日星期一阴
清晨,我醒来,急忙跑去看绿豆,给它们浇水。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那小小绿豆现在扩大了一倍,可能吸足了水份,把身体胀开了。绿豆的根已经长得很长了。最长的根竟有1厘米长了。而且,我还看见绿豆脱下了衣服,剩下一个洁白光滑的身体,那是绿豆的皮,可能因为天气太热了,所以才脱下来的吧!瞧,它们一个个懒洋洋地趴在它们柔软的“小床”上呢。
关键词:求真 日记 写作 能力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尝试着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通过日记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不仅对学生写作大有益处,而且对陶冶学生的品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求真日记”探索如何“引导写真”,通过实践,重在关注学生对真实事件的交流体验,关注学生真实的情感思想,关注学生对真实生活的准确表达,也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真情表述。
如何引导学生“写真”?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先模仿后创新,读写结合
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学生模仿课文来写日记,是一个好办法。例如,教《小镇的早晨》后,要求学生模仿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写《春天的家乡》。教《松鼠》时,指导学生模仿课文,自己观察一种小动物,随着学生智力的增长,模仿日记不再是课文的临摹与翻版,而是有所变通,有所创新,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善于观察,勤于动笔,记录生活,真实抒情
要求学生把自己一天中想的、看的、做的、玩的,值得写的事记下来,不要拘束形式,要求语句流畅,简明扼要,有重点。并要求他们天天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日记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认识与反应。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生活。”“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所撰作。”“思”、“感”则源于生活实践。小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并不是真的没看见,没听见,只是对所“见”、所“闻”没有去“思”、去“想”。学生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地记录下来。因此,指导学生如何体验生活比指导学生写作技巧显得更为重要。某些小事,发生了也就发生了,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其实这些小事、琐事恰恰是日记最有话可写的题材。因此,老师应该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指导学生去发现、去积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家庭变化日新月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住房变大,装潢翻新,家电变多,在孩子们身边不断发生着。在快乐的同时,孩子们会产生与他人分享的想法。如我班的杨玉萍写的一则日记:
今天中午午睡过后,我们在床上玩“阻击小日本”的游戏,谁当“卖国贼”呢?还是抽签吧,“天灵灵,地灵灵……”哈哈,奶奶是“小日本”,我们给奶奶发了一条pvc管子,先摆好“阵地”。我先把床单扔在地下,把被子叠成小方块当防护罩。先出场的是杨连长(我姐),只见她拿着小步枪“哒哒哒”向奶奶发起进攻。怎么奶奶还没负伤?看来是我方火力不足,我拿出“手雷”(药盒)向奶奶投去,奶奶见了,一骨碌翻身躲了过去,我们的攻势一阵又一阵地败了下来,该我妹妹上场了,“兄弟姐妹们,冲啊,杀死这个老祸害根子。”妹妹喊着,我们跑了过去,把奶奶给“杀”了。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妹妹敬军礼的样子,她用左手敬礼而且手心向外,可把我们笑坏了。请大家继续看“阻击小日本2”,下期再见。
虽然这则日记还显得很稚嫩,但是这是小作者的真情流露,令人忍俊不禁。
三、创设写作情境,索取写作素材,调动写作灵感
正如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樊发稼说的:“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知道写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像小鸟随心所欲地唱自己想唱的歌。”当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应尽量为他们创设写作情境,指导他们搜索写作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有写不尽的材料。如果离开生活,凭空臆造,就成了无源之水。凡是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事先告诉学生留心观察,抓住重点,为写日记做准备。同时教师每天要有意识地安排或提醒学生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为他们提供索取多方面的写作素材,启发学生细心寻找和捕捉。
例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奶奶不在家,我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奶奶回来,就决定自己做饭。我熬了小米稀饭,心里很高兴。奶奶回来后看到我熬的稀饭,夸奖了我。”事情虽平凡又简单,又是真人真事,自己亲身经历的。我要求学生在这几方面记叙详细些:
1.写出我回家后家里的情景。
2.写我等奶奶时的心理活动。
3.写我熬稀饭时的具体动作。
这样充实的日记就有具体内容了。
四、注重品德培养,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习惯
写日记也是对自己的品质、毅力、恒心与耐性的锻炼,是一种“道德长跑”。教学中,我把勤动手写日记的学生作为具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榜样加以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其他学生。“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平时的教学和班务工作中,我坚持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持之以恒的巨大作用。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感召下和身边榜样的激励下,学生深深地懂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道理,在倦怠或想偷懒的情况下会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能尽量坚持写高质量的日记,能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对身边的人和事能用思辨的观点来看待,这样写日记与学生的品德修养相辅相成,成长与写作相依相伴,长大后蓦然回首,就会发现自己稚嫩的笔曾经记载了许多年少的思想和感悟。
为此,我们要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并通过日记积极地认识生活,记录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在日记教学中,我把自由还给学生,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从自我愿望出发,题目自拟,内容自选,体裁自定,尽量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多去大自然中收集素材,多去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受生活,并能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我手写我心”,让日记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
我们知道,高年级的不少学生提到作文就怕,就头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众多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是没东西写,说到底就是素材问题。如果我们在小学中年级这个写作的初始阶段不把写作素材的积累作为一个头等重要的工作来做,不注意写作素材积累方面的方法指导,学生头脑空空,无话可说,一开始就留下作文难写的印象,那么,要想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热爱写作文是难以想像的事情。所以说,教会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的素材至关重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平时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小学中年级的作文主要是写人,写物,写事的简单记叙类文章,而这一类文章更强调生活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目光导入平时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等。注意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
那么,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这里,笔者试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真正让学生写好自己的日记,让日记变回“日记”。
所谓日记,就是每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记下来,遇到一件事情,无论是发生在家长的、老师的、同学的、自己的还是陌生人的身上,无论是在家里发生的,路上遇到的,学校看到的,只要觉得有趣、好玩,觉得有意义,觉得愉快、兴奋,乃至于害怕、委屈、后悔等等,都可以记在日记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形式不拘。日记最可宝贵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实性、随意性、隐私性。写日记就是积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是一个精神上的成长史,同时它又为学生的作文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素材。所以我们不少语文老师都要求学生写日记。这一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现在不少的老师已经将日记等同于小作文了,要求学生每天回家都要把写日记当作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不仅规定了字数,而且还有统一的题目,第二天还要集体收上批阅,这已经完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了。老师的用心当然是好的,无可非议,但由此产生的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是比较严重的。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不是东抄西凑,就是胡编乱造,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滋生了抄袭作业的风气,为写作积累素材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让学生写日记,就要保证学生写日记的自由度、真实性、与隐私性,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思考,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也才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
二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有人说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空间狭小,由家庭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课外生活,缺少生活认识,所以写作素材贫乏,对此,笔者持否定态度,学生和我们一样,生活这个社会上,虽然范围局限在学校与家庭,但是家庭生活的丰富性与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并没有缩小了反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每天接触这么多的老师与同学,每个人的个性又是不一样的,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现象,每一次活动,每一堂课,都是我们学生笔下的素材。关键是我们要把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一个人时,要观察人物的长相外貌,观察一个人所做的事情,表情与动作,观察一个人说了什么话,揣摩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观察一个人的外貌时要注意顺序,或是由上到下,或是从大的方面再到小的细节;观察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如由早到晚,由内而外等等。
写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指定一个特定的对象,比如一个老师,或者是一个学生,要求学生们对他的外貌分别进行描写,然后互相比较观摩,让他们在取长补短中学会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中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老师,然后观察后进行描写,再请全班同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猜猜写的是谁,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得到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认识,积累写作素材。
一、从说悄悄话导入,打开话匣子
华东师范大学夏中义教授说过:“学文学学得好,第一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因为孩子们之所以喜欢文学,是把它作为人生体验的一种补偿来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注意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就不愁学生打不开话匣子。
说悄悄话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去积极感受生活。引导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什么条条框框。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地去写、去表达自己藏在心底的秘密。由于悄悄话带有神秘色彩,学生的兴趣很浓,都乐意把自己的秘密用笔悄悄地告诉老师。有的写妈妈双休日给他报了不少兴趣班,但自己对其一点也不感兴趣;有的写语文老师布置作业多,学习负担太重;有的写班主任不让他们看漫画书,没考虑他们的喜爱;有的写父母经常吵架,影响他的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觉得写作文就是说自己的心里话,既有用又不是和老师当面交心那样可怕、那么难。
他们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把高兴、伤心、惊喜、秘密、困惑的事从心中说出来告诉老师,甚至把老师做错的事也写下来:“一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没考好,老师大发火,让我们更正错题,抄错题三遍,我们心里很不爽……”
二、写好日记为起步,写想说的话
写日记灵活自由。它不受约束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自己要说的、值得说的话。任思维驰骋,任感情抒发,能真正做到像赞可夫所说的那样:“作文教学在于使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学生作文就有了自己的个性,文章就是“心笔一致”,“说话、
作文一致”。
写日记解决写作的“源头”。文章第一要素是生活。儿童的生活有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生活、学校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日记是没有限制地写自己的生活、见闻、看法等,这就为写作的“源”敞开了大门。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感受一点,摄取一点,点点滴滴写作。感受、摄取得多,积累也多,写作的“源头”就不断地流到了作文上去。
写日记成习惯,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因为勤动笔是以勤动脑、勤观察为前提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要多看一看,多想一想,才能有所记。如:组织学生看春耕、观日落、赏荷花、摘橘子等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积极思考,大胆表述。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心灵书写。学生的日记就记录了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叶落归根的壮美。
写日记形式多样:兴趣日记、积累日记、观察日记、想象日记、活动日记等。其中,观察日记是一种好形式。观察什么就写什么,学生感到很自在。如:在小学生中开展当“小小观察家”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作文题材丰富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漫画作文为搭桥,丰富写作材料
漫画作文遵循了作文教学新理念:放开思维,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漫画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可以自画自写,你画我写,一画多写,合作画画、合作作文。写的时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受字数限制,表达清楚就行。
漫画作文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说后写,互说再写。学生们拿着自己的漫画自说、互说时,都说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合作口头作文时,有趣的漫画使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更便于互相补充,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达到增大信息量,优势互补的效果。这样就充实了作文的内容,丰富了好词佳句,学生写起作文就不难了。
漫画作文的绘画时,教师不要过多干预,而应任其驰骋想象,拓展他们各自创造新形象的广阔空间。作文课中的绘画不同于美术课,不要求细致逼真。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动笔画了。而写作时,教师也不要过多引导,让学生自由表达,可写漫画内容,可写由漫画产生的真情实感,还可写由漫画联想到类似或相反的事例。
一次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漫画作文活动中,学生写的漫画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有赞扬的,如《关紧水龙头》《矿泉水瓶的诉说》《节约用水的秘密》《自制贺卡》《废物利用》等;有讽刺批评的,如《电灯和太阳比光》《撕本子大王》《电风扇哭诉》《玩水枪》《乱扔豆奶》等。
四、童话故事为铺路,激发写作兴趣
童话反映生活的形式——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借助想象,把许多常见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儿童的天性正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幻想长上翅膀,像鸟儿在空中飞翔,幻想和太阳聊天等。充满幻想的孩子,一旦接触了充满幻想的童话,自然“一拍即合”。他们对童话,不仅能聚精会神地听,急不可待地说,如饥似渴地读,而且能兴味盎然地写。孩子们通过写童话,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童话中非人的动物、植物等,被人格化了,具有了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儿童的思维,也带有拟人的特色。他们常常把布娃娃当作真娃娃,常常和鸟儿说悄悄话,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儿童的这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与童话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因而,拟人化的手法很容易被儿童接受,并加以应用。
写童话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听童话,写童话;看图画,编童话;给实物,编童话;提供词语编童话;联系生活编童话;利用课文写童话;提供开头,续写童话等。这些形式在运用时应注意由浅入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是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
我们的孩子临摹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但创作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语文、数学,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会欣赏美,学会发现美。小学美术课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欣赏课;二是绘画课;三是制作课;四是工艺课。如何来上好这些课呢?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能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如:上立体纸工课,教师示范剪法,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课的时间单教会学生都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有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三、加强四个能力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元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
一、正确引导,减少束缚
1. 起始阶段的日记指导。一二年级是学生学写日记的初始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与写作的兴趣、自信。要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这样学生在写日记时思路才会开阔,想象才会丰富,才能爱上写日记。在一年级学生掌握汉字较少的情况下,允许学生的日记汉字、拼音、图画并存,这样门槛低、坡度小,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顺利起步。二年级的小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句子的概念,这一阶段开始要写规范意义上的日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完整、正确的句子,鼓励学生用流利正确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自觉。
2. 中年段的日记指导。到三四年级,多数学生能够写一段通顺的话,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了,但也遇到了“瓶颈”――由于生活经验、活动范围等的限制,学生的日记内容单调,进步缓慢。此时,不能光靠直接经验,教师要引领学生借鉴间接经验,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玩赏品味优美语言,领略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运用的千姿百态,读写结合,提升写日记的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丰富了日记的源头,就容易突破写日记的“瓶颈”。
3. 高年级的日记指导。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扩大关注面,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做一个谦逊的倾听者,珍视学生日记中反映的独特感受,不求全责备,鼓励他们在日记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日记风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革新形式,玩转日记
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所以,革新日记形式,可以提高他们写日记的积极性。低年级可尝试“图文日记”,用画图结合文字写日记,也可给自己的日记配照片、画花边等。中高年级可尝试“循环日记”,或叫“流动日记”,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记日记,由小组成员点评。学生为自己的“小组日记”取名,拟定口号,为自己的“小组日记”配上插图,贴上他们所谓的“全家福”;还可以为 “小组日记”开辟新的栏目,如在每一页的下面写名人名言或在每篇日记后写一则小笑话。一本日记,就是一个小组出的“书”,为了出好这本“书”,小组成员都会铆足了劲,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另外,还有“摘抄日记”“班级日记”也是不错的形式。在日记的内容上也可以不断地变换花样,玩转日记,如说说心里话、写见闻和感受、写想象、写摘抄和感受、剪贴写感受等,“小组日记”则可同主题或“同体裁日记PK”,写连载等。
三、创新评价,注重发展
1. 教师在阅读孩子日记时,必须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成为学生日记的分享者,对学生施以关怀、帮助和情怀上的影响。批改日记时,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以肯定为主,多留少删,多批少改,多鼓励少批评,宽容、接纳、赏识每个学生的日记,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点评日记时,语言要有亲和力,具有感染人的真情和激发写作的热情,要像朋友一样在日记中和他对话,告诉他自己的意见、想法,并与他讨论。
2. 开展学生互评。中高年级学生对日记已有一定的鉴赏力,可以开展日记互评。在互评实践中,学生思维得以碰撞,学会了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日记,并在互评中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提高了写日记的能力,也养成了主动修改日记的好习惯。
3. 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一向写得好的学生可以严格一点,修改时只给予方法的指点,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参考文章,去观察、去修改。对写得一般或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上可以宽一点,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小心呵护他们写日记的信心:一是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肯写,只要写得有内容、有条理,就要表扬;二要多采取面批的方式,对他们日记中的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闪光点也要不吝赞扬,细心指导,促进他们写日记的能力慢慢得到提高。
4. 重视过程性评价。不只是评价日记的质量,更要评价学生写日记的态度、兴趣、发展等。可以尝试把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态度、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可以观测的因素,如日记的篇数,如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程度,如交流时认真倾听的程度,以及有无对同学的日记提出建议、自己的日记有无被选为优秀日记交流、对自己的日记做了几方面的修改……再把这些可观测的因素制成评价量表,使之成为评价学生日记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四、引入竞争,创设氛围
稳定学生兴趣的最佳方法莫过于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他们产生写日记的成就感,逐渐由“乐趣”发展为“志趣”,以致达到更高的境界。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供大家交流学习。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把挑战竞争纳入日记教学之中,比如开展各小组之间的日记评比,教师根据日记质量和成员点评的情况为各个小组的日记评等级;每周挑选优胜日记,定期交流、评讲、展示;开展同题日记大比拼,如“火眼金睛,我是生活有心人”日记大赛……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人人争写日记、个个比写日记的良好氛围。
五、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画日记;和谐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14-01
狭义上的“日记”,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它是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语言记录形式,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教学中,学生虽然还不具备书写记录的能力,但是若让他们以擅长的“画画“形式,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记录下来,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都大有益处。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挖掘“绘画日记”在激发幼儿表达愿望,发展幼儿和谐个性中的教学价值,让“画中有话”呢?仅仅教幼儿“画什么”“怎么画”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更要教幼儿“以画说话”,以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充实绘画内容,让绘画变得饱满。在“画”中说,在“话”中做,从而让绘画日记美不胜收,精彩绝伦。
一、主题嵌入,激发表达热情
幼儿在认知过程中以直觉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着单向思维、主次不分的显著特征。因此,在设计绘画日记的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放任自由”,没有任务、没有主题、没有要求,全凭幼儿的想象,干巴巴地要求他们完成一幅绘画日记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并非“民主教学”的真实写照,反倒超出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措手不及,不知从何下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主题嵌入”的方式,为幼儿的思维活动点一盏明灯,指明活动方向,提供一个话题灵感,让他们首先明确任务要求,有话可以说,有话想要说,激发他们表达与创造的热情。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放飞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如在运动会后,创设了一次以“趣味运动会”为主题的绘画日记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收集了大量运动会中班级幼儿积极参与的照片,以生动的生活照片,再现运动会情境,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为学习任务指明方向。在这样的气氛渲染下,幼儿很快就进入到角色中,畅所欲言地分享运动会里发生的小故事,有趣的参赛经验、你帮我我帮你的携手并进、整齐有力的啦啦队……这些运动场上的欢声笑语,一下子被带进了课堂,幼儿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绘画设想,课堂气氛活跃。幼儿们不仅能得到表达的机会,还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件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更好地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热情。
二、示范指导,提高创作技能
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尚浅,对于知识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试一试。但是正是由于他们认知能力与知识经验的欠缺,在学习探索的路上,他们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这个时候,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用心扶持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绘画日记教学中,要善于启发与引导,以话题打开幼儿想象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促进他们的口语交际,把“说”的练习与培养渗透到画的实践中,让他们有说有动,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绘画水平。如在“我是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中,以“环保小卫士在行动”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表达的方式,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绘画日记,说一说看见了什么,他们都是什么颜色,他们都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通过由部分到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展开说话练习。在说的过程中,从说短语到说句子,由说完整句到说上三言两语,并鼓励他们提炼出一句最满意的话,以短语、字符、绘画等形式表现在绘画日记中。这样的观察训练,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创作内容,提高了他们开展绘画日记的能力。
三、作品展台,促进个性发展
评价,尤其是充满激励性的评价对于幼儿来说非常受用,教师一句暖心的赞美或者充满能量的鼓励可以让幼儿快乐得像小天使一样,身心愉快,备受鼓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激励评价对幼儿身心成长,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而忽略了后续作品的评价、展示与反馈,导致幼儿满心欢喜地设计作品,却空落落地发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遗忘在角落里。在教学中,要注重展示平台的创设,在幼儿完成绘画日记后,以“日记随身听”的方式,邀请幼儿上台说说自己的绘画日记,把“画”中的“话”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给小伙伴们。同时,还要鼓励他们以“贴星点赞”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一同将这些精美的绘画日记贴在班级的“星星之角”中,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交流活动。对于展示过后的作品,则收录到班级的绘画日记手册,将优秀作品制作成册,形成个性化的班级读物,放置读书角,以供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学习。
四、结束语
总之,绘画日记是“以幼儿方式表达幼儿心灵”的有效途径,虽然孩子的这种画与字相结合的记录形式还略显粗糙,尚未成型,但是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好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听听学生的“另一种声音”,以焕然一新的表达方式,为幼儿带来全新的语言学习体验,更促进了幼儿和谐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