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

第1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1)审计时间提前。传统企业财务监督和审计往往在财务行为完成之后,通过审计的方式查找财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这个事后纠正的方式为企业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当前审计时间已经普遍提前到“事中”或者“事前”,对企业财务监督有更好的效果。

(2)审计职能改变。传统的企业财务监管部门或者人员是绝对的权力机构,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人控制了企业的财务命脉。这种单一化的对企业财务的控制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式。而现在的财务监督审计职能部门行使的更多是询问和建议的功能。

(3)审计范围扩大。企业财务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基层生产车间,到企业核心部门的主管负责人都是财务监管的对象。当前,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方位已经从原来的仅对财务账目进行审计,转变为对生产、安全等多方面的审计。

(4)审计方式改变。目前,企业财务监督的主要方式由原来的调查改为调研,这种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在财务监督方面的制度完善。调研相比于调查更柔和,更容易让人接受。审计方式的转变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从根本上解决了许多以往企业财务监督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5)审计内容完善。审计内容的不断完善是我国不断学习国际先进企业财务监督方式的结果。通过审计内容的不断完善,是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信,这也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现状。

(6)审计技术提高。企业财务审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牵扯到大量的审计知识使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监督审计方式不断完善,审计技术不断提高。这也是财务监督部门不断追求完善,提高工作技能的结果。

2.实施企业财务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工作是通过财务审计等基本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基本管制和约束的行为。通常在企业内部,负责企业财务监督的是多元的。也就是说,上文中所提到的企业财务监督部门是指企业法人、经理人、董事会、监事会等多个不同的机构或个人。在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完善对财务监督部门或人员实施监督的审计监督部门。企业财务监督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用两个方面来讲述:

(1)制约性。企业财务监督的根本意义之一就是通过企业财务监督制约企业不合理经济行为损害企业根本利益。企业财务监督通过不过机构或个人共同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这种制约性。特别是高速发展的企业,财务制度往往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时就需要财务监督实施它的制约性特点,将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内。

(2)促进性。财务监督制度的制约性和促进性是不可分割的。企业财务监督制约了企业发展中不合理的财务行为的产生,必然会使企业的财务更加健康,企业的支出必然会向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流动。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企业财务监督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促进性作用。

3.完善企业财务监督方式根据《金融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不断落实和深化。但在产权约束、监督制度以及审计方式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讲述如何提升企业财务的监督与管理。

(1)增强产权约束。企业产权监督是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产权的归属和使用也是关系企业财政命脉的大事。在企业产权约束方面,务必要搞清两点:一是资产由谁来管;二是资产该怎样管理。企业财务监督要在做好这两个方面再接再励,是企业财务监督在产权约束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层面上,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督的相关法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许多新的领域中,我们没有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要加快行政立法的步伐。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度设定要立足实际,为财务监督法规做最有效的补充。

(3)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方式。企业财务的审计方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企业财务审计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原因,当前我国企业的组成形式和现状较为复杂,需要企业财务监督审计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才能适应企业财务监督的要求。

3.小结

第2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取证,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经济犯罪逐渐成为维持社会稳定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对于经济犯罪而言,其造成的危害并不会直接侵犯公民的人身利益以及财产利益,因此,在整个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犯罪黑数。所以,在现阶段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技术侦查形式,减少证据发现难、取证难的相关现象,相关的技术侦查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犯罪行为的基本特点,从而为整个技术侦查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在根本意义上破解经济犯罪案件发现难以及取证难的相关困境,为整个法律事业的建立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犯罪及时取证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犯罪法案具有延迟性的特点

由于经济事业的逐渐发展,明确的制度分工形式在整个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化的生活逐渐变得复杂,导致经济犯罪逐渐深入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于经济犯罪的自身特点而言,由于其自生的隐蔽性,致使经济犯罪的犯罪黑数相对较高,当犯罪行为被侦查机关发现之后,一些案件也许在很长时间之前就已经发生。这种延后性相对较强的案件形式,会使侦查机关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遇到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很多证明会面临这伪造、编造等现象,而且相关的证人也可能被改变。因此,在类似经济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抓紧时间调查,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消除延迟性所带来的影响。

(二)经济犯罪的自身特点出现取证难

对于经济犯罪的自身特点而言,首先,在整个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智能性特点。通过对现阶段经济犯罪案件的研究可以发现,基本的经济犯罪已经从传统的、简单的犯罪手段转向智能化、复杂性的案件形式。例如,存在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作案形式,这种案件形式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技术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制约性的挑战,所以,在整个案件侦查的过程中侦查人员很难找到相关的证据,也就为整个案件的侦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犯罪案件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在案件发生的过程中,其基本的行为往往会被正常的经济行为所掩盖,侦查人员在技术侦查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因此,可以发现,其隐蔽性的特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经济犯罪的证据造成了取证难

对于经济犯罪的案件形式而言,最主要的证据形式是书证,但是,书证的形式存在着容易销毁的特点。例如,合同诈骗案件中的合同、合同中的附件或是大多数传统经济案件中的书证形式,都是以传统的书证形式存在的。在一些经济案件中,一些犯罪分子会通过不良的渠道了解到侦查人员对于公司进行取证调查,所以,就会对一些不法的账目提前进行销毁,导致很多侦查人员没有办法充分掌握正确性的犯罪证据。而且,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证据的生成与地域证据的存在地存在着分离的现象。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跨区域、跨国际的案件形式,这类案件形式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在侦查及取证的过程中,会给整个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地方性的保护主义相对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为使整个证据的搜查带来一定的挑战性。

二、经济犯罪侦查中取证难的基本原因

(一)经济侦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经济犯罪的犯罪类型而言,是一直高智能的犯罪形式,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相关案件在发生时,不论整个犯罪的手法还是预谋性,都是一般的形式案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而对于相关我国刑侦队伍而言,在队伍建立的过程中很多队伍将整个团队作为养老队伍,安置富余的人员,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经济案件的攻破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在现阶段经济案件的调查过程中,要想在根本意义上优化犯罪案件的处理能力,提高案件的攻破效率,就应该逐渐提高经济案件侦查队伍中人员的素质能力,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而为整个经济案件的有效攻破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二)群众配合积极性相对较弱

在现阶段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较为严重的现象,就是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群众并不会积极配合。而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群众的配合是侦查取证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案件取证中第三方的主观性原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群众对经济案件取证过程中,配合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首先,由于经济案件犯罪现象并不像其他暴力形式案件犯罪一样,有现场证明,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使群众在直观上并不会对经济犯罪产生一定的抵触性心理,从而也就出现了群众对经济案件的调查不配合现象的出现。其次,对于经济案件而言,在发生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明确性的被害对象,他们会认为整个案件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同时也不愿意去沾染一些较为麻烦的事件,因此,拒绝侦查机关的现象也就相对较多。最后,就是我国对于配合侦查机关取证或作证的人员,并没有设置一定的保障制度,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使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的安全产生一定的顾虑。因此,可以发现,在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群众配合的积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案件侦查的制约性发展。

(三)经济犯罪存在着交易性

对于经济犯罪的证据而言,其易变性主要是由于犯罪证据主要以书证的形式为主,而物证、人证或是电子证据作为辅的证据形式。对于书证而言,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统一被销毁,或是出现伪造的现象。对于经济犯罪案件的犯罪人员而言,其本身的职能性相对较高,其作案的过程中或是案件结束之后,就会将相关的证据进行销毁,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为整个侦查活动的展开带来一定的制约性。而当经济案件犯罪人将国家工作人员腐蚀,成为共同犯罪的人员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很难避免不采用手中的权利,来控制书证中的证据。由于书证、物证以及人证都是常规性的证据形式,而电子证据则是电子商务领域中较为重要的经济犯罪形式,其中电子证据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以及电子设备所形成的证据类型,。由于电子设备的自身性特点,如果对于储藏在其他电子证据中的相关证据没有得到及时性的取证,就会使整个证据形式出现被毁灭的现象。总而言之,由于经济案件存在容易被伪造的风险,侦查机关的相关人员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种问题形式,从而保证整个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

(四)经济案件的犯罪证据较难转化

对于犯罪证据转化的问题形式而言,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证据的资格性问题。对于证据资格而言,是大陆法系中的惯用语言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相关证据可否被采纳的基本准则。而在经济犯罪案件的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经济犯罪案件主要是由相关行政部门移送而来的,而在证据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首先,主体必须合格,主要是指在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材料必须要合格侦查人员的证据收集,从而在根本意义上避免出现证据的瑕疵性。其次,对于行政部门而言,在提取相关证据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应该重新拍照或是检查相关环境是否仍然存在,这种问题的研究是证明证据是否有效最为关键的问题形式。最后,是言词证据的转换,在转换中如果犯罪人翻供并以前所供述的内容,侦查人员将如何处理都是需要突破的重要性问题。因此,在现阶段证据侦查的过程中,应该掌握证据转化的基本技巧,从而为整个工作内容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三、经济犯罪侦查中取证难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经济侦查队伍的思想体系

对于经济犯罪的侦查人员而言,是主要的证据收集人员,如果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的素养,就会难以应对案件的复杂情况。在这种现象发生的情况之下,优化经济案件侦查人员的专业化素养,也就成为较为重要的发展措施。如果在人员优化的过程中,增添了会计人员、金融管理人员以及审计等方面的人员,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按照各自的理念去搜集证据,过于发挥自己单独的力量,也会为整个证据的搜集带来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现阶段经济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应该逐渐提高侦查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证据思想体系的建立,使相关人员在证据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共同性的证据思维结构以及证据链的基本结构,从而为现代化证据思想结构的优化提供充分性的保证,强化整个经济犯罪的案件侦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侦查人员的专业化素养

在现阶段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要想在根本意义上提高证据的收集工作,就应该从根本上出发,强化经济侦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现阶段公安机关经济侦查的公安机关而言,其侦查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形式案件,在侦查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在取证的过程中,就会为整个侦查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在现阶段经济案件的取证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侦查人员的专业性素质,增强人员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整个案件的侦查及侦破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三)掌握经济犯罪自生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犯罪形式而言,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及规律,而经济犯罪中取证难的特点也不例外,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各个等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经济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不同账本之间的差异性就是经济案件侦查过程中的主要突破口,而这种案件形式主要会表现在两个公司或单位的交易往来之中,当其中的一个犯罪嫌疑人存在着伪造、编造书证及物证的可能时,就应该与这个单位存在交易的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在根本意义上集中力量收集相关的证据,使整个案件可以得到一定的进展。因此,在整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要想在根本意义上侦破经济案件的犯罪形式,就应该充分掌握其本身的特点,如果在侦查的同时发现账本存在着一定的异常情况,就应该找到专门的人员进行项目的侦查,从而为整个案件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四)强化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

通过对经济案件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案件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跨区域的案件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问题。例如,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地方性保护主义以及当地的公安机关不给予配合的现象,这种问题形式的出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侦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因素,尤其是在取证的过程中,会使侦查人员受到一定的阻碍性。因此,在现阶段技术优化的过程中,各地的机关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因素,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配合,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减少案件侦查过程中出现的限制性因素。而且,相关的侦查部门也应该强化宣传力度,对经济案件的侦查做出更有效的规定,从而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到犯罪的相关行为,为和谐化社会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结束语:总而言之,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现及取证过程中的难度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通过对基本案件形式的研究及调查可以发现,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取证难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现阶段技术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提高专业人员的侦查能力,相关的司法部门也应该逐渐完善法律制度的基本形式,只有在根本意义上解决案件侦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挑战,才可建立优化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整个社会稳定化的发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姚志强.试论经济犯罪侦查中取证难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14,04:27-30.

[2] 杨佰林.略论经济犯罪证据的发现和收集[D].华东政法学院,2012.

[3]张应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取证难及对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5:69-71.

[4]李炜,朱吉龙. 试论刑事案件侦查中取证难的原因及对策[J].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2014,01:30-31.

[5]陈祥民,徐洪江,丁金成.经济犯罪案件侦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程小白.经济犯罪侦查学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节约型医院 成本控制 意义 措施 必要性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构建节约型医院是非常必要的。而构建节约型医院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将不必要的成本剔除,改变目前医院的经营环境和成本管理现状,最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新型医院。

一、构建节约型医院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节约意识逐渐增强,发展的模式由以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代表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而人们意识的转变是时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医院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节约型医院也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时展潮流的,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鉴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建立一个节约型医院也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非常迅猛,但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节约型医院就是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要加强对医院的饿成本控制,努力构建节约型医院,不仅仅是符合时展潮流的必然之举,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由之路。

二、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一)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遍存在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社会早已经不是过去“大锅饭”的时代了,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提高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面临的不是是否可以降低成本的问题,是医院管理者是否意识到应该去降低成本的问题,所以一定要优化资源配置,坚决杜绝成本核算不实等的状况,为建立节约型医院而奋斗。

(二)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由于经过了几十年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而医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不能像企业那样专业的核算成本,也不能像商业那样整合成本,所以,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缺失就会造成医院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最终使医院的成本浪费,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三)医院成本管理职能不清

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就是要用最低廉的的费用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维护医院职工正当的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维护医院利益和病人利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并不代表要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但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存在职能划分不清,缺乏管理动力的现象,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来专门负责管理医院成本工作,和核算方法也仅局限于对成本的分摊计算,这就会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的片面化,造成医疗成本的浪费,是不利于我国医疗机构和我国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的。

三、加强成本控制构建节约型医院

(一)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控制管理机制

建立适应我国目前发展状态的节约型医院是非常必要的,而建立建全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机制是首要任务。首先,医院管理者要具备建立节约型医院的意识和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提上日程,大力宣传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其次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和财务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高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使医院的每一次支出都是必要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建立成本核算组织

医院成本管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可以建立一个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都配备相关人员,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从上级到下级全院互相配合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组织是运行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了组织,才能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就必须对医院的收支加大管理力度,使医院利益与每位职工的利益挂钩,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建立节约型医疗机构,从而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

(三)合理控制人力资本

人员的开支是医院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要降低成本,首先在人员费用上要严格控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初支出是当务之急。医院应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非医疗专业的后勤服务,人力资源存在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医院可以在后勤方面实行外包,将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化,这样有利于成本的节约,有利于节约型医院的构建。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构建节约型医院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根本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建立节约型医院也是大势所趋。而构建节约型医院的根本就是控制医院的成本,成本控制管理是建立节约型医院的关键所在,因此,完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是必然之举。虽然我国目前医院的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相信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具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节约型医院一定会随之建立的。

参考文献:

[1]黎建明.现代节约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讨[J].现代医院,2009

第4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内涵 企业影响 社会经济影响

一、“营改增”的原因及内涵分析

(一)“营改增”实施原因分析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现行的的中国税制体系在有些条款和制度上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呈现出不科学、不合理性,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税制不合理性。现行的税费在收取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业实行抵扣时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抵扣效果,重复征税严重。第二,企业专业化发展的阻碍。许多企业服务生产都由自己完成,一些企业甚至有自己的内部物流体系,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第三,企业的出口竞争小,在原有的税制中,企业在对外出口时必须缴纳一定的税费,这增加了企业在税负方面的压力,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不利于国际市场的竞争。第四,税收征收和管理困难。在传统的税制中,面对界限模糊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征管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些模糊的产品不能定义怎么征收税费。在这些原因下,催生了我国新的“营改增”税制的诞生,他的颁布标志着税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营改增”的政策解读

“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就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在改革之后,这些项目缴纳增值税,这种税制的改革最大的直接获益者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缴纳税负方面的任务明显降低了。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有助于增值税制度的完善,减少重复征税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成本。从目前的运行状况可以看出,整体的效果非常显著,达到了国家对于“营改增”的初期设想,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会不断调整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国家的经济社会现状,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意义

“营改增”直接面对的对象是企业,所以企业受到新税制改革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在对企业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税负的影响、经营架构的影响,下面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在企业发展中,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变化。原有的税制下,服务税费发票金额就是服务收入,实际发生的列支则为相应的企业运营成本,在计算时收入额乘以税率等于应纳税额。但是在“营改增”改革之后,应纳税额部分是当期收入项与当期支出项的差值再乘以税率。第二,税务发票的使用管理变化。国家税务部门对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更加严格,这是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企业来说是对外提供服务产生的收入税额和企业日常采购其他商品、接受企业服务产生的支出项税额的凭据,所以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中更加严格,保证企业增值税的缴纳金额的真实性,防止偷税漏税。第三,对于会计核算要求增高,由于此次的“营改增”税制还不够成熟,不能很清晰的分辨各业务的核算,导致混合经营的增值税费核算增加了难度,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二)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国家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负担、鼓励服务业发展,在对税负的影响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营改增”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了对企业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大大减少企业的税负;第二,增值税税率在现行增值税标准税率中新增加11%和6%两档低税率,更加科学的收取增值税;第三,企业所购买服务的增值税金额可作进项抵扣,所以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而且也降低了购买服务原本需要承担的增值税负担。

三、“营改增”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意义

(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消费和投资。在“营改增”的税收制度下,试点的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得到了转型和发展。由于消费购买这些试点服务的税率降低,推动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增加了购买行为,形成了良好的消费推动力。随着服务业的转型速度加快,第三产业的税负明显减少,打破了原有第三产业疲软的瓶颈。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成本降低,增加了企业的自身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营改增”区域优惠政策,吸引了外来投资,活跃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带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优化。

(二)调节社会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营改增”是国家利用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对经济结构实现宏观调控,合理安排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一种减少政府的税收为代价,引导投资者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刺激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消费,从整体上盘活中国的经济。作为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了对市场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政策导向,能够有效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营改增”作为国家现代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应该积极的学习和掌握新“营改增”税制改革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合理规划,对减少企业税负,调整企业的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在推行“营改增”政策时,应该不断的在实践中修正和调整,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切实有效地处理当前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着力化解一些不和谐因素。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当前,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由此引发的议论也比较多。这些问题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为此,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诸多现实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在这方面,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研究者、理论宣传工作者及媒体工作者尤其应当以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正确地提出并分析问题,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否则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会从消极方面影响社会和谐。

正确认识现实矛盾,首先是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现状。例如收入分配,需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但对这种差距的实际状况,包括群体、行业、地区、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及其趋势,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作出合乎实际的分析评估,正如不少经济学家所做的那样。相反,如果笼统地以“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词语和其实对之不甚了了的“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等等,在大众传媒上作声调高亢的空泛议论,则是颇为不妥的,是对社会情绪的一种误导。再如对与此有联系的社会阶层状况的评价。十六大提出了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以及社会各个新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概念,但目前在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写作者”那里,已几乎不提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简单化的两分法来概括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状况,所谓“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穷人”与“富人”,并将二者对立起来,甚至以此作为对人划线的善恶标准。应当严肃思考的问题在于:真实而不是歪曲地反映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发展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而不是起相反作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看法?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分析判断,还是那种简单化的两极对立的看法?

正确认识现实矛盾,还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造成问题的原因。中国的改革很难,进入必须对旧体制的基础和核心真正进行攻坚的阶段以后,中国的改革尤其难。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很难,当要素市场上积累、集中了几乎一切深层次体制障碍时,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尤其难。当前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都与这种困难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把问题归咎于改革和市场化,进而怀疑、否定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的那些议论会再次多起来,有些来自境内,有的来自境外,同声相应。随之而来的,是在意识形态上会再次引起一些复杂的情况。不是说改革不能批评,市场经济不能批评,而是说有许多问题——突出地存在于要素市场、收入分配、企业改革以及医疗、教育等等方面——实际上是由于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改革受到阻滞以至不到位、不彻底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不正确、不稳妥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来自旧传统的非市场、反市场因素而造成的;是由于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正确推行市场化而造成的,因此不能把事情颠倒过来,反而在一般结论上把改革与市场化指为各种问题、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否定其方向、目标和基本战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仅挽救了中国经济,使之走向空前的繁荣与发展,而且挽救了社会主义,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并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划时代的进步,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根本事实。在改革处于最紧要的攻坚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种种困难和障碍的时候,以一些很具有社会鼓动性的言词来否定改革、笼统反对市场化,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危害?是在人民群众中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还是会瓦解它?是促进社会和谐还是会加剧社会对立?进一步说,果真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批倒了,批掉了,中国还能不能有现代化?还会不会有社会主义?这些,都是要敬请人们三思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努力促进社会和谐,重在切实有效地针对具体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为此,一定要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一定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保持战略上的清醒与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从而真正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和广大人民的福祉。

第6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热门话题,产学研结合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还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以下浅谈其具体表现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浪涛用型人才为主。

二、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缺乏市场的导向性,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转型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进入结构性转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同时,加大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投入,使高职教育软硬件上都有利于走产学研之路,更好地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高职教育内部视角下,产学研结合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只有确立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市场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11.11

[2]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7

第7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曾几何时,一提到上海,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很自然地想到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由上海生产的各种生活用品及其内蕴的品质保证,以及上海服务全国的胸襟与略带骄傲的城市气质。那时的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或者是“全国人都向往的大城市”。

几十年过去,“全国的上海”变成了“大上海”,“全国人都向往的大城市”变成了上海人自我期许意味浓厚的“国际化的上海”。无论是“大上海”,还是“国际化的上海”,其背后所蕴含的旨趣是上海背过身去,把眼光投向了国外,在向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看齐。

尽管最近几年来上海重提要致力于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于长江流域地区、服务于全国的口号,但与实际上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上海仍然想在既有制度框架下早于国内其他地区对一些制度的修修补补式创新,痴迷于缩躲在“螺蛳壳”里做“自己的道场”,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等方面缺乏引领全国的“大动作”,在独领时代的“元制度创新”――元制度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并具有决定作用的初始核心制度――方面更没有属于自己的“独门武器”。在坊间舆论中,上海被视为 “强势且保守的政府”或者“政府干预过多、政府控制社会过严”的代名词。

观察上海“元制度创新”严重落后的最佳案例,莫过于自2005年开始推行的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方案。按照当初的设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深化金融、科技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有根本性的突破,而且浦东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不同于过去一些地区搞改革试点主要是从中央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而是获得了一种先行先试权和综合性制度创新权。

然而,一晃多年过去,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在“元制度创新”方面乏善可陈,主要着力点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寻求中央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并没有将制度创新的重点放在体制内部的制度创新之上,即体制与机制的重构与再造,也没有试图通过体制外的制度创新历程,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等自主力量的成长,并通过建构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来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合力”。毫无疑问,如果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最终恐怕成效不大。

在上海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深刻转型、社会发展面临全面进步的重要历史关头,尤其是政府能力、政府资源均呈现相对有限的状况下,转移政府部分职能而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拓展社会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放松政府规制,运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凭单、补贴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新型形式,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管理与监督活动,建构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与公民对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伙伴关系,是在“元制度创新”方面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与成长遭遇到的最大“元制度创新”瓶颈在于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果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要想进行登记,势比登天还难;二是即使找到了业务主管单位,成立了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但如果脱离了政府组织的支持,要想生存下来,同样势比登天还难。譬如,即使在大力强调政社合作、“管、办、评”联动的浦东新区,2007年上半年政府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为2184万元。 若以此推算,2007年全年浦东新区政府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费用大致在5000万元,这一数字相比于100多亿的政府财政支出,实属微不足道。也正是这样,在当代中国,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至今还是一个“伪问题”。如果离开了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与大力支撑,将很难培育出强大的服务经济与城市经济。

有鉴于此,获得了先行先试权和综合性制度创新权的浦东综改,就应在战略上重视社会组织培育与成长中的“元制度创新”问题。首先要致力于探索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辖、监督管理等新型模式的“元制度创新”问题,包括对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住所在外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进行有效探索;

第8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马克思认为:“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而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只是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离开了生产目的的生产,是盲目的生产。经济学回到需求本身进行研究,也就不再只是需求经济学的任务,而是整个经济学本身现代化的要求,是人的复归的要求。

消费也是投资

消费资本化的根据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一样,拥有对扩大的再生产和再消费的剩余的索取权;只有消费者与生产者在资本层面取得平等地位,才能在生产目的上保持稳定均衡,从而进入和谐产销;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消费的倍增,可以对生产的倍增,起到价值实现意义上的平衡作用,从而使生产价值的增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我们不能单纯地指望货币和金融系统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应允许或鼓励其他信用方式的中介,介入消费价值的表现。消费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资本化。即把消费作为投资,获得消费资本剩余价值回报,实现消费增值。而消费增值的价值所在,是对社会生产目的的社会化实现。

修正西方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将消费与生产作为平等的概念来研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交换领域,提出了生产的抽象交换价值,但没有提出消费的抽象交换价值,使得消费不可进行社会交换;在资本领域,研究了扩大再生产的微观基础,而没有研究消费扩大再生产的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对于需求扩张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在以生产为中心话语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消费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依附性的,从来没有取得与生产概念平等的独立地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体系本身,在消费话语上存在某种与信息经济大的前提假设不相符合的重大缺陷。具体表现为:生产价值论中缺乏抽象消费概念,生产资本论中缺乏消费增值概念,生产目的论中缺乏自主消费概念。以至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不断表现出“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中心”倾向,造成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

让消费意义浮现

以消费为本的消费资本论,推动经济发展从生产向消费的复归;恢复消费在经济学中与生产的平等地位;并以“回到消费本身”的方式,实现经济学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在此背景下,研究独立的消费理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获得产品、服务和体验而得到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的过程。消费价值是指消费本身创造的价值,包括直接动机满足的价值、消费者的社会必要消费时间消耗,以及消费对于实现生产目的的贡献。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消费价值,取决于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也就是直接动机的能力。

抽象消费价值,就是消费的交换价值。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具体消费的社会意义得以浮现;并且使消费与消费之间,可以产生交换关系,从而为消费增值提供社会化的价值基础。抽象消费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消费资本化设计

消费资本市场,是由实体消费资本市场与货币消费资本市场构成的。它们与实体消费商品市场与货币消费通货市场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扩大再生产中获得利润和利息的特性。

消费资本化,首先是在信用形式之外的实体资本市场上实现的。也就是说,消费者从消费的资本化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首先来自实现个体消费,然后才有来自消费资本化系统本身的。消费作为投资而不仅仅是作为交换,可以从消费投资中获得利润。

在具体实践中,消费利润实际来自厂商的剩余价值,消费资本化的利润来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协调利益关系的结果。消费资本化就是在消费货币化基础上,进而进行了消费资本化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总供求内在调节机制的制度设计。

解决现实问题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一直是以生产为中心,要加快我国经济从单一的生产中心向消费转移,必须促进消费市场的启动,重新审视并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及时制定政策,引导生产和消费。消费资本论的基本意义就是把消费与生产一样,作为一种具有资本增值的特性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这种理论和基于这种理论下的商业模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9篇: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林业资源 造林方法 发展 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40-01

林业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物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我国的林业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远低于同等国家,再加上长期以来的粗犷式发展造成的资源匮乏和浪费,更使我国的林业资源状况雪上加霜。造林是唯一能够维系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提升我国的林业资源水平,则需要对造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1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1.1 森林资源呈现恢复状态

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发展之后,粗犷式的工业发展模式使自然资源耗费量剧增,林业资源急剧降低,盲目砍伐造成了毁灭性的林地丧失。自从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转型,自然资源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来,森林面积已经呈现出了逐年增加情况,林木生长量开始高于消耗量,终于遏制了林业资源连年下降的严峻形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尽管表面上看来是林业产品的竞争加剧,但其根本却是林业资源储备量的竞争。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森林资源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到了一种有序开发、合理开发的阶段。这无疑是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显现出资源保护的根本意义。

1.2 我国林业副产品种类、资源丰富

我国林业产业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大国。2010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到2.28万亿;2011年达到3.0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34.32%,为2001年的7.5倍,十年间平均增速达到22.39%。我国的经济林产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松香等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纸和纸板产量居世界第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无论从日用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各方面对林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建筑业、装饰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木材消耗的同时,也使我国的人造板材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林业副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9:52:9调整为36:54:10,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升。2011年全国林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160美元,同比增长23.6%。

2 几种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

2.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最为常见造林方法之一,又称直播造林法,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通常适用于发芽较为容易的大颗粒种源充足的树种。在直播造林时,通常会采用机械式播种甚至是高空播种,因此对种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中源充足的易发芽树木,才适宜使用这种造林法。特别是在灾害较轻的,人烟稀少的地区更为适宜。

2.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就是我们常说的植树造林,每年一度的植树节,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植树造林活动,所采用的大多为植苗造林法。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原料,在适宜栽种的土地上进行移植、移栽。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树苗根系已经较为完整,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免去了应对发芽期的各种幼苗灾害,生长较为稳定,成活率较高。此外,对造林地地理条件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更多是会根据造林地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树种,但这种造林法对移植技术却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树苗的根系可能会受到一些损伤,这就需要后期栽植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照。目前,植苗造林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造林法。

2.3 分殖造林法与插条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与插条造林法都是利用树木的一部分根茎或是枝条来进行繁殖,培育林地的方法。分殖造林法通常采用树木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对于适宜进行营养繁殖的树木,如杨树、柳树等,采用分殖造林法可以提高成活率,节省育苗的时间和费用,降低造林成本。杨树、柳树可以采用根茎来进行直接的分殖繁育,节省了树种成本,此外对于育苗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插条造林法也是同样采用树木组织部分来进行繁育,通常选取的是树木的枝条来进行扦插,插条造林既可在春天进行也可以在秋天,选择土壤解冻后或是结冻前,进行扦插。插条造林法苗木亩产能力很强,节约种质资源,但通常插条造林大多是在苗圃内完成的,需要将生长的幼苗或苗木进行二次移植,移栽到林地上。适宜扦插的树种很多,插条造林法更多的是应用在苗木培育阶段,大多是造林的中间环节。

3 造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1 坚持因地制宜造林原则

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在造林过程中要尽可能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当提高阔叶林的种植面积。尊重造林的生态环境进行造林,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树木的成活几率。 在开展因地制宜造林的同时,也要注重多植种混交林,能够通过不同的树种搭配形成多样化的林地面貌,增加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环境。因此,从生态和植物的多样性及林型结构的稳定效果出发,我们更提倡多栽种以松树、阔叶树种等为主的多树种混交栽种发展模式。

3.2 造林时间的选择

“春耕秋收”是种植业最为传统的种植方式,其中暗藏了人们对种植业季节性耕作的传统观念。造林同样也是以春季为主,大地复苏,蓄冬给养,春季适宜进行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因此,我国的植树节也是在春季的3月初。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横跨不同气候区,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造林的时间也存在相互的差异。根据气候选择造林时间,是造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4 结语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但关系到林业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可以再生,但一些树木的再生周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和管理好我国的林业资源,做好造林工作保证我国林业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造林方法,不但能够节约造林成本,还可以对各类林地进行有规划性的保护,对树种和植被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