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第1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三、五、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低、中、高三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很大。因此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音乐教育的规律以及设计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通过各种富有新意的音乐栏目,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将音乐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儿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她才能绽放美艳的花蕾。因此,音乐教师应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进行集体演唱时为学生营造一个。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3、以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quot;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方法措施

1、开学初,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2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日本小学学制为6年,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各年级音乐课每周2课时。

现将新修订的“要领”(译文附后)与修订前的“要领”略作比较。

一、新旧两个“要领”的思路和框架没有大的变化,总的来看此次修订改动不大。

1. 新“要领”保持了原“要领”的基本呈现方式,全文包括:总目标、学段目标及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规定目标和内容)、教学注意事项(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三部分。

2.维持原来的音乐学习领域。“要领”规定小学音乐学习领域分为:表现与鉴赏两个部分,表现又分为歌唱、演奏、创作三项。

3.新旧“要领”的总目标完全相同,仍为培育音乐爱好、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音乐基础能力和陶冶情操几个方面。

4.新“要领”中分学段内容的表述虽有一些改动,但实际上“歌唱”、“演奏”、“创作”、“欣赏”的基本要求和教材选择、共同曲目等,都没有大的变化。

5.文字表述仍保持了简练、明确、具体的特点。

二、新旧两个“要领”,有以下几点不同值得关注。

1.新“要领”中的学段目标和内容设计取消了原来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基础能力,分别以“节奏”、“旋律”、“和声”为重点的规定,统一表述为“培养基础性的音乐表现能力”。

2. 新“要领”中学段内容的表述改动较大,将原来“表现”的综合呈现改为分项(“歌唱”、“演奏”、“创作”)呈现。并增加各学段内容的“共同事项”,它规定了表现和鉴赏教学中需要共同注意培养的相关能力,包括音乐构成要素和音乐基本知识等。

3.突出本国传统音乐教育和创造性教学。前一次修订(1999年颁布)强调本国传统音乐、乡土音乐和各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以及注重发展创造性的教育,此次修订坚持并更加突出这两个方面,如规定创作教学适当采用日本音乐特有的节奏和音阶等。

4.新“要领”中增加了与道德课程和变声期教育相配合的要求。

下文为新“要领”的译文。

《小学学习指导要领·音乐》

(2008年3月颁布,2011年度开始实施)

总目标

通过音乐表现和鉴赏活动,培育爱好音乐的情趣和音乐感受力,培养基础性的音乐活动能力,陶冶丰富的情操。

各年级的目标及内容

[一年级及二年级]

目标

一、快乐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兴趣并给予关注,通过音乐体验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二、培养基础性的音乐表现能力,体会音乐表现的乐趣;

三、熟悉各种音乐,培育基础性的鉴赏能力,聆听并体味音乐。

内容

一、表现

1.通过歌唱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唱进行歌唱,用唱名进行模唱和背唱;

(2)想象歌词表达的情景和情绪,感受歌曲的气氛,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3)注意自己的歌声以及发声,进行歌唱;

(4)聆听相互的歌声和伴奏,一起歌唱。

2.通过演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奏,看着节奏谱等,进行乐器演奏;

(2)感受乐曲的气氛,有想法地进行演奏;

(3)接触熟悉的乐器,注意乐器音色,演奏简单的节奏和曲调;

(4)聆听相互的乐器声音和伴奏,进行合奏。

3.通过音乐创作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关注声音和身边有趣的音响,进行声音游戏;

(2)体验用声音创造音乐的快乐,利用音乐的元素,尝试创作最简单的音乐。

4.表现活动的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歌唱主要教材,包含下列共同教材在内的齐唱和轮唱歌曲;

(2)器乐主要教材,包含学习过的教材歌曲的主旋律,配以简单的节奏伴奏和低声部的乐曲等;

(3)共同教材:

[一年级]

《海》 (文部省唱歌) ① 林柳 波作词,井上武士作曲;

《蜗牛》(文部省唱歌);

《太阳旗》 (文部省唱歌) 高野辰之作词, 冈野贞一作曲;

《花开了》 (日本童谣)。

[二年级]

《捉迷藏》 (文部省唱歌) 林柳 波作词,下总皖一作曲;

《春天来了》 (文部省唱歌) 高野辰之作词,冈野贞一作曲;

《虫鸣》 (文部省唱歌);

《夕阳》中村红雨作词,草川 信作曲。

二、鉴赏

1.通过鉴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感受乐曲的气氛;

(2)聆听、感受音乐构成的要素;

(3)聆听乐曲,发挥想象并用语言等表达感受,关注乐曲和演奏的美感。

2.鉴赏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日本与外国的童谣和游戏歌曲,包括进行曲和舞蹈音乐等在内的适合身体律动并易于感受的音乐,以及联系日常生活并易于想象其情景的乐曲;

(2)易于感受音乐构成要素功能的,易于感受的乐曲;

(3)易于感受乐器音色和人声特点的,易于感受各种演奏形式的乐曲。

三、共同事项

通过表现和鉴赏活动,进行如下内容指导。

1.注意聆听音乐构成要素中的以下两项(a和b),感受它们的变化效果和乐趣及其美感。

a.音色、节奏、速度、旋律、强弱、节拍和句子等带有音乐特征的要素;

b.反复、问句和答句等音乐的构成。

2.通过音乐活动理解常见的音符、休止符、音乐记号和涉及的音乐用语。

[三年级及四年级]

目标

一、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通过音乐体验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二、发展基础性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熟悉各种音乐,发展基础性的鉴赏能力,聆听并体味音乐;

内容

一、表现

1.通过歌唱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唱,看着C大调乐谱,进行歌唱;

(2)设计与歌词内容和歌曲情绪相适应的表现活动,有想法、有感情地歌唱;

(3)注意呼吸和发声方法,运用自然、合理的唱歌方法歌唱;

(4)聆听相互的歌声和其他旋律,聆听伴奏,一起歌唱。

2.通过演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奏,看着C大调乐谱,进行演奏;

(2)设计与乐曲情绪相适应的表现活动,有想法、有感情地进行演奏;

(3)注意乐器音色,演奏旋律乐器和打击乐器;

(4)聆听别的乐器声音和其他旋律,聆听伴奏,进行合奏。

3.通过音乐创作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利用各种音响及其组合,带着各种设想进行即兴表现活动;

(2)注重使用声音构成音乐的过程,使用音乐手段,有设想、有步骤地进行创作。

4.表现活动的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歌唱主要教材,包含下列共同教材在内的齐唱和简单合唱歌曲;

(2)器乐主要教材,包括学习过的教材歌曲编配的简单的重奏曲和合奏曲;

(3)共同教材:

[三年级]

《兔子》 (日本古谣);

《采茶姑娘》 (文部省唱歌);

《春天的小河》 (文部省唱歌) 高野辰之作词 ,冈野贞一作曲;

《富士山》 (文部省唱歌) 岩谷小波作词;

[四年级]

《樱花》 (日本古谣) ;

《鹰》 葛原菡作词,梁田贞作曲;

《牧场的早晨》 (文部省唱歌) 船桥荣吉作曲;

《红叶》 高野辰之作词,冈野贞一作曲。

二、鉴赏

1.通过鉴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及其变化;

(2)聆听感受音乐构成的要素,关注乐曲的构成;

(3)聆听乐曲发挥想象并用语言等表达感受,关注乐曲的特点和演奏的美感。

2.鉴赏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包括日本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在内的日本音乐、乡土音乐,外国的传统民谣等,联系生活并易于感受的音乐,戏剧音乐,长久流传普遍熟悉的音乐等,各种类型的乐曲;

(2)易于感受音乐构成要素功能的,易于使人感到愉悦的乐曲;

(3)易于感受乐器和人声不同特点的,包含独奏、重奏,独唱,重唱等各种演奏形式的乐曲歌曲。

三、共同事项

通过表现和鉴赏活动,进行如下内容教学。

1.注意聆听音乐构成要素中的以下两项(a和b),感受它们的变化效果和乐趣及其美感。

a.音色、节奏、速度、旋律、强弱、音的重叠、音阶和调高、节拍和乐句等,带有音乐特征的要素;

b.反复、问句答句、变化等的音乐的构成。

2.通过音乐活动理解音符、休止符、音乐记号和涉及的音乐用语。

[五年级及六年级]

目标

一、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通过音乐体验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二、提高基础性的音乐表现能力,体验音乐表现的喜悦;

三、熟悉各种音乐,提高基础性的鉴赏能力,聆听并体味音乐。

内容

一、表现

1.通过歌唱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唱,看C大调和a小调乐谱,进行歌唱;

(2)设计与歌词内容和歌曲情绪相应的生动表现,有想法、有感情地歌唱;

(3)运用呼吸和发声方法,自然、合理、良好的唱歌方法,进行歌唱;

(4)聆听各声部歌声和整体声音,聆听伴奏,进行合唱。

2.通过演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范奏,看C大调和a小调乐谱,进行乐器演奏;

(2)设计与乐曲情绪相应的生动表现,有想法、有感情地进行演奏;

(3)适应乐器的特点,演奏旋律乐器和打击乐器;

(4)聆听各声部乐器声音和整体音响,聆听伴奏,进行合奏。

3.通过音乐创作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利用各种音乐表现活动,带着各种设想进行即兴的表现活动;

(2)注重使用声音构成音乐的过程,使用音乐手段,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创作。

4.表现活动的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歌唱主要教材,包含下列3首共同教材在内的齐唱和合唱歌曲;

(2)器乐主要教材,根据乐器的演奏效果,简单的重奏和合奏曲;

(3)共同教材:

[五年级]

《鲤鱼标》 (文部省唱歌);

《摇篮曲》 (日本古谣);

《滑雪之歌》 (文部省唱歌) 林柳 波作词,桥本国彦作曲;

《冬景》 (文部省唱歌)。

[六年级]

《越天乐今样(歌词节选至第2 节)》(日本古谣) 慈镇和尚作歌;

《朦胧月夜》 (文部省唱歌) 高野辰之作词,冈田贞一作曲;

《故乡》(文部省唱歌) 高野辰之作词,冈田贞一作曲;

《我是海之子(歌词节选至第3节)》 (文部省唱歌)。

二、鉴赏

1.通过鉴赏活动,进行以下教学。

(1)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及其变化等的特点;

(2)聆听感受音乐构成的要素,理解乐曲的构成;

(3)聆听发挥想象并用语言等表达感受,理解乐曲和演奏的特点。

2.鉴赏教材,选择以下内容。

(1)包含日本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在内的日本音乐,外国的音乐等,作为文化并易于感受的音乐,长久流传普遍熟悉的音乐等,各种类型的乐曲;

(2)易于感受音乐构成要素功能的,易于提高聆听兴趣的乐曲;

(3)能够体味乐器声及人声相重叠的和谐效果的,包含合奏、合唱在内的各种演奏形式的乐曲、歌曲。

三、共同事项

通过表现和鉴赏活动,进行如下内容教学。

1.注意聆听音乐构成要素中的以下两项(a和b),感受它们的变化效果和乐趣及其美感。

a.音色、节奏、速度、旋律、强弱、音的重叠与和弦音响、音阶和调、节拍和句子等,带有音乐特征的要素;

b.反复、问句和答句、变化、音乐的纵向和横向关系等音乐的构成。

2.通过音乐活动理解音符、休止符、音乐记号和涉及的音乐用语。

教学计划的制订与

教学内容的选择

制订教学计划,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的“共同事项”,是表现和鉴赏教学中必须共同注意培养的相关能力,表现和鉴赏的各项教学要给予足够重视。

2.五年级及六年级的表现活动,要根据学校与儿童实际情况,选择合唱和合奏、重唱和重奏等表现形式的进行教学。

3.国歌教学可任选一个年级进行。

4.低年级要积极尝试与生活等学科教学相联系,以求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一年级要注意与幼儿教育的表现活动相关内容相联系。

5.根据《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有关道德教育的规定,要注意与道德课程相配合,根据音乐课的特点,适当地进行道德课程所提示的内容进行教学。

选择教学内容,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各年级的表现和鉴赏教学,要将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感受、体味,要选用能够发挥想象的音乐,教学中可适当加入身体动作。

2.关于和弦与和声教学,要通过合唱、合奏活动来感受和弦、和声效果。此外,大调和小调音乐以 Ⅰ、Ⅳ、V和V7等和弦为中心,进行教学。

3.关于歌唱教学,按下列要求进行:

(1)为了培养相对音程感,相应地采用移动do唱名法;

(2)歌唱教材除共同教材外,还要注意选择包括日本长久流传的歌曲、各地的传统童谣、民歌等;

(3)从变声期开始之前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声音,对变声期儿童给予适当照顾。

4.关于各年级的乐器教学,按下列要求进行。

(1)各年级采用的打击乐器,包括木琴、铁琴、日本民族乐器、外国各种传统乐器,根据演奏效果和学校及儿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一年级及二年级,选用常见的、熟悉的乐器,从各种打击乐器、风琴、口琴等乐器中,根据学校及儿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三年级及四年级,选用旋律乐器,除以前学过的乐器外,从竖笛和键盘乐器等乐器中,根据学校及儿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五年级及六年级,选用旋律乐器,除以前学过的乐器外,从电子乐器、日本民族乐器、外国传统乐器等当中,根据学校及儿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关于音乐创作教学,按下列要求进行:

(1)音乐游戏以及即兴表现,可进行节奏和旋律的模仿,身边的多样的声音探索,设计各种各样的音乐创作活动;

(2)关于音乐创作的记谱方法,可进行必要的、相应的指导;

(3)日本音乐中使用的没有节拍的节奏、特殊的音阶和调性等,可根据儿童实际情况适当采用。

6.各年级的[共同事项]中关于“音符、休止符、记号、音乐用语”,要考虑到儿童的学习情况,采用下列内容。

注 释:

第3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引导学生学古诗、读古诗、背古诗,正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正是这一原因促使我校选择了“经典诵读”这一校本课程。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是《经典润泽童年》,它是在德州市教研室提出的240首必背诗词的基础上,组织老师又精心挑选了120首。全书共12册,每学期一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一二年级每学期20首,三四年级每学期30首,五六年级每学期40首。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诗词积累量达到了360首。

二、 学习主题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3.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活动安排

1.诵读时间

(1)每日一读,每天上午和下午语文课前五分钟,进行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周一课,每周安排在周一下午,进行集体诵读,老师给学生下载音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语音正确流利,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师生随音乐节奏共同吟诵古诗词,做古诗韵律操,在背诵的同时达到肢体运动的效果。

2.在诵读诗文的进程中,学校将举行古诗文诵读阶段性活动。

本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年级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策划

一—六年级第四周诗配画展示纪莹莹

三—六年级第八周诗词中的节日手抄报比赛张维

四—六年级第十二周古诗韵律操展演李建敏

一—六年级第十七周诗词诵读比赛各班主任

四、教学进度

每一学期开始,各年级根据教材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共30首,每周计划学习两首,十一周是《诗词中的春天》,对学过的诗词进行梳理总结。第十七周学校举行诵读比赛,第十八周老师对本班级在这一学期校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

周次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第一周杂诗十二首(之一)与诸子登岘山反复诵读、配乐吟唱

第二周过故人庄送元二使安西反复诵读、品读解意

第三周古朗月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四周关山月 赠花卿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五周月夜忆舍弟 黄鹤楼背诵积累、深化感受

第六周滁州西涧 登科后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七周钱塘湖春行鸟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八周泊秦淮过华清宫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九周夜雨寄北 送春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周题西林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配乐吟唱、积淀语言

第十一周诗词中的春天反复诵读、品读解意

第十二周游山西村 示儿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十三周梅花绝词(其一) 观书有感品读解意、感悟升华

第十四周雪梅(其一) 江上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五周初秋行圃花影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第十六周戏答元珍海棠联系实际、积淀语言

第十七周诵读比赛诵读比赛

第十八周总结汇报总结汇报

五、教学内容

一二年级:每学期20首。三四年级:每学期30首。五六年级:每学期40首 。

在进一步做好古诗词诵读任务的同时,我们还会补充相应的其它任务,以扩大经典诵读的影响和成效。

六、实施要求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开设古诗诵读课,纳入校本课程表。

2.学科整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开展古诗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诵读兴趣的培养:语文老师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音乐老师选择其中古诗词配曲教学生演唱,美术教师选其中的古诗词进行诗配画,让学科之间因古诗词而融合,让经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3.围绕古诗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七、评价活动

1.每个学生一本《笔尖上的诗词》随时填写自己的背诵记录和感悟,学期末每班选五本进行评比。

2.把诗词诵读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传统节日到来时,我们都会让学生吟诵诗词中的节日,并画成手抄报进行展示。同时举行演讲比赛,唱古诗,我为古诗来配画,根据图画猜古诗,飞花令比赛等等。

3.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诗词诵读比赛,对各班在背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表彰。

4.节目展演,每班编排一个古诗词有关的节目,期末进行展演。

八、成果

从学校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活动以来,我们自编校本教材,举办各种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1.校报《花雨》在今年的六月份创刊了,名字的含义是教育如花,诗词如雨。主要介绍学校诗词诵读的情况,推荐学生积累背诵诗词名句。

2.学校每学期结合传统节日举行教师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上学期是“寄情端午 诵读华章”诗文诵读大赛。本学期是“同心邀明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

3.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把举行的活动,反思记录下来,发表在《宁津县教学研究通讯》上。

4.我在17年3月份作为主讲嘉宾在宁津县阶梯成长交流群进行交流讲座。向全县老师介绍我校在诗词诵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全县老师的一致好评,并在全县进行推广。

第4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做工作计划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音乐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1教材分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年初审通过,从20--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

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读谱知识、欣赏、器乐、视唱、听音等。教材选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可行性。教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艺术音乐的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A、唱歌教学

1.提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

重视中声区的发声练习。

1.注意音高、节奏准确;

轮唱、二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2.保护儿童嗓音,防止喊唱和过度用嗓。

B、欣赏

1.培养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歌、说唱、戏曲音乐唱段,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

3.介绍人声分类和声乐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4.介绍中外著名音乐家。

C、识谱、视唱、听音

1.学习简谱的识谱知识。

2.通过模唱、听辨、视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听辨简单节奏、音乐短句和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并培养主音乐感、调式感。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咬字、吐字清楚、保持正确的口形,能随教师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2认识课本中各种音乐记号,并能够运用。

课时分配计划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

第四单元:5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 4课时

第七单元: 3课时

第八单元 :2课时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的是9年级音乐课,以及9年级特长班的训练工作。现在是春学段,对于学生来说只剩两个月就要考试了,已经到了拼命冲刺的阶段。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老师对教学的安排不能有半点的疏忽,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都在收获提高。为了学生在4月底的中招专业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成绩,指定一个详细完善的教学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的情况和专业特点,我的计划有以下几点:

学情分析

今年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如以前,人数偏少声乐8人,舞蹈12人。我担任的是舞蹈课、视唱课,现在就重点分析一下12名舞蹈生的情况。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尖子生,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没有特别优秀的学生,从最优秀的徐梦说起。九5班徐梦,文化课成绩250名左右,视唱良好,舞蹈良好,身高1米67,综合实力较强,唯一的缺点有点胖。如果能在考试前减肥成功,她就能考上一中。九6班李新梦文化课180名左右,视唱良好,身高1米65,舞感差了点,再练练她的希望也很大。九11班王因,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学生优秀,就是身高1米58,如果考不上就太可惜啦。九11班卢亚楠,舞蹈优秀,身高1米65,视唱天生跑调,她是最让我发愁的学生。九1班赵静、九11班赵洪楠,这两名学生的情况基本相同,身高1米62,视唱一般,舞感一般,并且提高起来很慢,因为脑子不是很快,她们考一中我没有把握。剩下的6名就只能用差来形容了,能考上高级或普通高中就不错啦。

具体措施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最后这两个月的重要性,认识到中招考试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爱拼才会赢,调动她们认真学习、积极训练、拼搏向上的精神,向着自己的目标发出最后的冲锋。

延长训练时间、加强训练强度。每周一下午上声乐课,周二到周五每天下午第3节练习基本功,第4节技巧和独舞,第5节视唱。这是整体安排,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根据情况有侧重的辅导某个学生。如:第4节课我会加强对李新梦、赵洪楠、赵静的训练;第5节课多提问赵静、卢亚楠、王亚楠等视唱差的学生。学生整体素质差,只有靠勤学苦练来弥补,星期六、日要抽出3到5小时的时间,对徐梦等7名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希望能在中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三音乐考试

今年教体局把初三音乐考试列如中招考试,虽然教体局的.正式文件还没有下,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次挑战。搜集相关资料,先自己出题,让学生提前进入准备状态。

进度教学

第一周 常规训练

第二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三周 常规训练

第四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五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六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七周 常规训练、考试

第八周 常规训练、考试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4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音体美教研室有关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我校“学会做人,善于求知,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新课程标准学习,将课改作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下,我校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教学工作,推动我校音乐舞蹈教育上新台阶,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与目标:

1、本人本学期任教高二选修课程《音乐与舞蹈》。

2、认真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学习和音乐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结合我校高中音乐教学大纲,做好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和课堂教学交流工作。

3、加强对教师、教材的培训研究,具体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挖掘,限度地发挥教师、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4、音乐教研活动常规化、常态化。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贴近教师与教学实际。

5、加强交流与沟通,既重视校内交流,更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校际课程资源、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将教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高中音乐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5、认真开展音乐教学改革实验的案例分析与研究,增强音乐教师教科研意识与实施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并在音乐教学改革与开展校本教研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6、以常规教学为基础,重视课前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

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按时上课。努力学习实施新课程标准、在新理念要求下的音乐新课程教学。不断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方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7、重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状况合理的安排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志趣、特长。

8、积极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三、音乐活动:

1、扎实开展学校音乐活动,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

2、根据学校对开展舞蹈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组织校舞蹈队的开展和推进工作,加强新队员的纪律、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积极准备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及比赛。

音乐教学计划范文5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本年级一、四、五、六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课,每一课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其中聆听的歌(乐)曲共十八首,要求表演的歌曲共十六首,编创与活动共八次。本册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并且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但也兼顾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手挽手---------------------------------------3课时

第二课快乐的舞蹈-----------------------------------3课时

第三课家乡美---------------------------------------3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3课时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3课时

第六课----------------------------------------------3课时

第七课----------------------------------------------2课时

第八课----------------------------------------------2课时

第5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途径

美术课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加之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导致美术课只是个标签,降低了美术教学效率,使美术教学大打折扣。面对重重困难,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个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美术教师,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抓好备课环节,课前做到胸有成竹

小学美术备课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保障,课前要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教具、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教材也就是熟悉了解《美术课程标准》给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等。现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还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熟悉一下教材也是让我们头脑里大概有个框架,本学期美术学科要上哪些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工具(图片、示范作品、作画工具等等),哪些课时需要学生欣赏感受,哪些课时要求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完成,哪些课时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作画等等。熟悉教材也是为备课、提纲教学计划做准备。备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年龄阶段,每个阶层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感知不同,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目标、要求、任务也都不一样。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生理的特点,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我教中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起低年级学生持久性的长一些,他们的概括能力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度阶段,他们的平面绘画比较好,对于一些简单的透视变形他们也初步了解,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绘画,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有一个稍具体的定义了,但想法仍然比较天真可爱,因此,我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我是以教会他们绘画技巧为前提,以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为辅助,以创造美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我通常是布置一个有些难度的小任务,提出我的主题,提出我的要求,以自定义内容的形式,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发挥,让他们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画。要备好课,首先要安排好课时计划,一学期一般有32节美术课,而美术课本上安排18课时的内容,那么还有其他课时干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的课时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上,例如四年级有两个课时是植物泥浮雕和动物泥浮雕,那么,我还会另外安排三个课时:人物泥浮雕、风景泥浮雕、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泥浮雕,四年级还有中国画的课程,一般只有两个课时,我们可以从中国画课程上多安排几个课时。重点课程反复练习也让他们对技法熟练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课程也就满满的,不会存在美术课还有上自习的时间了。其次,要明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过程。一节课要教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他们完成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培养哪方面的绘画能力,在上这节美术课之前心里要有个底,根据学生设计好教学过程,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这样课也就上得生动、完美些了。老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如果你事先不了解情节、人物性格、背好台词,在心底预演几遍,这个演员就不能演好这部戏。老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好教学过程,做一个引导者,将课堂一步步引向!

二、在想象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第6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一、英美文学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课程的设置和课时问题。本门课程主要以讲授文学史为主,选修课偏少,而且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没有分开讲授;英美文学课程一般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每周开设2学时,很难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其次是教材问题。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所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新颖性和可读性不强,作品分析的不够深刻;实际上,文学教材应该体现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并配有一些插图。第三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英美文学历史悠久,作品繁多,文学流派众多,文艺批评理论晦涩难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方法单一,“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程爱民,2002:14)“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鲁吉,2003:31)第四是师资问题。担任教学任务的以中青年教师居多,他们的理论水平、文学和文化修养、科研能力等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以适应这门主干课的教学。最后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策略问题。高校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学习没有实际意义,毫无用武之地,不考研的同学对其有排斥思想。另外,有一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学习策略问题,他们通常“把文学课当作精读课来上,缺乏主动与作者及作品进行互动的意识,学习手段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刘可,2008:216)

    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我们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以获取知识。”(张耀龙,2007:82)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盛行于西方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既是学习者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建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任务是创造能使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丁家永,2000:35)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这些思想都体现在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

    三、英美文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安排

    首先是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们安排适量的任务,要求其通过网络来完成。预习的整个过程并不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而是学生凭着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去做。如在讲到亨利?菲尔丁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菲尔丁的生平简介、重要作品、创作特点和手法等。同时,他们还可以下载菲尔丁的肖像照片和相关作品的图片,因为图片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鼓励同学们把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好能够做成幻灯片,配上合适的音乐在课堂上播放。音乐的使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避免课堂的枯燥和乏味。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包括动画和电影,这些都是表现力很强的媒体形式。但由于课时有限,可以节选影片的片段,尤其是那些能够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或经典的精彩片段。

    其次是课堂展示。课堂展示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包括文本、图片、静态图像、动画、视频影像、声音和音乐等多种形式。同学们把课前在网络上收集到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整理好,制成幻灯片。他们可以制作简单的幻灯片亦或精美的幻灯片,精美的幻灯片要求学生有超链接的部分,比如说插入背景音乐、图片、节选的视频等。按照理顺好的思路,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当然在讲解的过程中,重点要突出。然后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要进行点评,提出优缺点,以鼓励为主,并做相应的补充。

第7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苏少版四年级有一个单元是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要求通过学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提高善于发现美、珍惜美的能力,并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了突出主题,我设想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家乡(因为本校有很多外地来的学生),希望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能更好更快地融入本节课的主题中来,然后再进行歌曲教学,并提出一系列的理性思考问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何来爱护我们的家乡、爱护我们的祖国?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拓展活动,达到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课一开始,我故作神秘地问:“今天考考大家,有谁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天南地北地猜了起来。然后,我开始讲述我眼里的家乡的点点滴滴,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导入环节变得十分轻松,学生都踊跃地举手发言,我很乐意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值得骄傲的美丽的家乡。就在我暗自为这个导入环节喝彩的时候,没有预想到的情况发生了:学生1举手要求发言。生1:我的家乡就在本地,我特别喜欢天目湖,那里的风景特别优美。还有南山竹海,风景也很棒!(这时,底下议论声一片,看来这位同学的话让很多同学产生了共鸣!)生2:老师,我的家乡不在江苏,而在很远的河南。也许生活条件不如江苏,但我就觉得比江苏美多了,那里有很多历史名城,有全国闻名的开封府,还有世界闻名的少林寺。老师,你去过吗?(没等我回话,教室里已经是吵成一片了)生1:你们河南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江苏有很多城市被评为了花园城市呢……(这位同学的反驳立刻得到了本地同学的响应)

接下来,教室里就像开辩论赛一样热闹,我开始暗自后悔刚才的提议,备课时怎么就忽略了会有这个细节的发生呢?我是简单批评他们两句,继续按计划上课,还是关注并且利用好这个突然出现的“意外”呢?我想了想,选择了后者,灵机一动说:“同学们,我们班有来自四川或青海的同学吗?”(提到敏感的问题,学生立即有了反应,教室里安静了不少)生3:老师,我们班没有,四(1)班才有。师: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曾发生特大地震,灾情很严重,虽然我们班没有这两个地方的同学,但如果老师想让你们对四(1)班的那位同学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呢?生3:老师,我想说:“不要难过,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生2:老师,我想对他说:“你要坚强,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生1:我想说:“虽然你们的家乡遇到了这么大的灾难,但我们一定会陪着你,向你伸出友爱的手,帮助你一起重建家园!”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因为你们家乡虽然相隔千里、万里,但此刻你们都成了一家人!所以,你们觉得开始的争吵有意义吗?生1:老师,我们错了,我们的家乡都是美丽的,要团结一致,相亲相爱!(教室里笑声一片,刚才对立争吵的画面一下子不见了,我释怀了!)师:说得好,因为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生: 中——国!(几乎异口同声地响亮地回答)师:同学们,无论我们是哪个民族的,无论我们出生在哪座城市,记住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有个共同的故乡,那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接下来,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我爱我的家乡》!

就这样,学生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自觉地安静下来,顺利地进入了教唱的环节。所以,整节课成与败就取决于对这个 “意外”的处理。从前我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个班级有一部分是外地来借读的学生,他们要花更多的精力来融入这个新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又非常好强,他们很在意其他同学对其家乡的看法,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如果我当时按课前的教学计划,继续按常规教学,采取忽略回避的态度,那必然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反之,处理利用好这一细节,不仅使导入环节变得更加深刻生动,接下来的欣赏教学也变得更加有效,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而且这样细节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审美态度的培养,有利于德育的有效渗透,有利于建立生生团结的健康的学习伙伴关系,从而达成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8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声乐;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声乐课程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当前,声乐课程主要在师范院校和音乐院校开设,从教学目的来看,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如何教好声乐,这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一定每人都是歌唱家,但是必须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音乐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则大为不同,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唱歌,学会使用各种乐器等,而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并不是特别需要掌握的。由此看来,两种不同类别的学校,教学的目的有所差别。但是我们看到,当前存在一种现状,即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基本与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几乎一致,从课程的安排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都基本相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师范院校是否有效,值得商榷。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来说,关键在于抓住教学的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使得其不仅学会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等,还必须学会传授上述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声乐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为保证每位教师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指导工作,学校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教师管理和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在课程中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教学方面,我们发现,声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即很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对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有清晰的掌握,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教师的教授,很难掌握声乐的理论、演唱的技术。尤其对于师范院校中的学生来说,与音乐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接触声乐知识较晚,对于怎么样发声、怎么样唱歌有所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有生活中发声的惯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从最为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建立歌唱的声音概念和发声运动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一方面掌握丰富的声乐基本理论和全方位丰富的声乐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敏捷的辨别声音的耳朵和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正确发声及时进行纠正。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和钻研,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的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以及时间。教师既要学习新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要深入钻研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同时,为了提高自身在声乐课程领域的业务水平。第二,强化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将学生尽快成为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基础、努力程度以及声乐天赋的不同,每个学生掌握的声乐基本理论、声乐发音正确程度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如何让条件较差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在每次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要结合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做出评价。并对照自身的教学与活动指导过程中予以分析,及时发展问题并予以总结,探索有效教学的方式,将声乐理论、正确发声方式等简明扼要教授给学生,同时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教学手段灵活有效,能够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教师应该积极撰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活动中的感受、想法真实的记录下来,为自己未来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声乐素质

对于声乐课程来说,不仅是一门声乐学习的课程,更是一门教育学课程,不同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来说,演唱得好是专业特长,能够教好学生则是他们的责任,这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且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结构要更宽更合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管理,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当前声乐课程,必修课在一、二年级开始,主修课在三、四年级开始。必修课的开课形式为集体课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主修课开课形式为个别课,主要要求能演唱有—定难度的作品,对于声乐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为未来到课堂上教授课程打下基础。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有如下可以优化之处,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一,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在现行的体制中,学生在对应的年级学习一样的内容,无论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最后能够顺利升到上一个年级。这样学生一方面容易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另一方面,滥竽充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主修课,逐步学习比较有难度的作品,提前接触声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继续在必修课程中进行学习,达到必修课程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学习主修课课程,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而不是单纯以年级进行区分。第二,考核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区分性。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其考核的主要方式在于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掌握情况;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应该考核声乐教学基础知识,并采用实际教学的考核能力。第三,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实用性。除大纲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之外,可以适当教授中等师范院校和中学音乐课的内容,让学生尝试对其进行模拟教学,并指导学生之间互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探究,确立科学教学方法

在声乐艺术中,声音似乎是最主要的,其实不尽然。通过刻苦的训练、科学的教学,坏嗓子是可以变成好嗓子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一,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原理中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理论课教学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以及声音训练课的原理、原则、要求等的讲解。讲授艺术的要素是:既要讲授内容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例证生动恰当,趣味性强。同时,论证合理,易于接受,在得出结论之前,最好启发诱导学生试作结论,以收心领神会、一拍即合之效。第二,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是指教师在声乐训练课中的教学方式。训练艺术的要素是:一要选择练习曲目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一听就爱,就想学;二要教师范唱生动感人,并可慢速,使学生得其要领;三要练习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捡了芝麻丢西瓜;四要“微笑教学”“平等练声”,上演成功的“师生二重唱”;五要纠正学生发声弊病时可采取教师学唱夸张法,把学生的毛病置于“放大镜”下乃至“显微镜”下,使其发觉、认同,以利纠正。第三,语言教学。无论是讲授还是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艺术是体现教学艺术的有力工具。语言艺术的要素是:一要准确精炼。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不要说废话;二要规范标准。要说普通话,不要说“这个”“那个”“那么”“然后”等赶时髦的话;三要生动幽默。要用巧妙的、出入意料、引入发笑的双关语、歇后语和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话等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如用“打哈欠”状态比喻发声时喉咙张开的姿态,用“叹气”的感觉体会低声区的气息流动,用“笑”的肌肉运动提醒颧骨和面部肌肉的积极运动等等;四要富有节奏感。声乐教师要懂节奏,使语言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都要十分讲究,要避免平铺直叙的“一字调”和“催眠腔”。第四,组织教学。笔者在课程中尝试让学生上台扮演教师角色,使得其既学会唱歌,又学会怎么讲教授唱歌。组织教学包括课堂组织与课外辅导组织,都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课程教学的节奏。

四、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被动的进行接收,教学的效果令人堪忧。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传统意义强调把知识从教师声音中传送到学生的声音中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起者、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而学生则是参与者、活动者、学习者与收获者。声乐教学的目标只能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自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声乐课程中的目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将学生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范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尽管不能熟练掌握声乐基础知识等,但是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让几个学生一起进行声乐学习,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呈现几何数级别的增长。声乐学习以及声乐教学恰好就是一种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信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前提。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声乐过程中,如果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让学生既充当学习者,又充当教学者,使得他们既学会学习声乐,又学会如何教授声乐。第三,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声乐教学的课时紧,教学活动需要讲求一定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观察、思考、研究,总结出相对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同于完全否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来说,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要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观。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不容易,其要求学生在基本知识、声乐教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但是如前所述,当前学生基本声乐素质还达不到以上要求。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加强相关的指导引导,成为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实现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陈晓鹏.浅谈高校声乐课的有效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8).

第9篇: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中等教育为继小学教育之后的学历教育,通常也称为二级教育。此阶段的教育是为了之后的更高等级教育或者职业配需而设置。中学和小学之间的界限随着国家教育制度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的情况是在入小学后的第七年到第十年之间,有些国家会设立初级中学,一些就业训练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属于二级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等教育具有两个职能,一方面是向高等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学生,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后备力量。中等教育像是一座桥梁,有效地衔接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同时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兰的教育体制较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教育体制不同,它有自己的教育立法框架、课程结构和独特的苏格兰职业认证制度。笔者通过对苏格兰教育系统、中等教育课程设计、考试与评估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到一些对我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苏格兰与中国中等教育对比

(一)中等教育体系比较

自20世纪60年代末,苏格兰中等教育比起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更注重扩大学科范围。中等教育是通过六年学习计划完成。一年级到四年级,通常学生的年龄在12/13岁到15/16岁,学生在中等三级和四级中完成标准等级课程后,获得苏格兰职业资格证书。当学生16岁之后,可以决定选择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如今,苏格兰的2,364所小学都是统一标准,经过七年的学习,既5岁至12岁,学生转向452所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们可能在这些学校里待上6年,也可以在16岁之后选择离开,苏格兰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继续留下学习,并且人数越来越多。原则上学生在12岁之前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必须在学生所在社区进行全面教育。我国中等教育分为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普通初中为三年。普通初中为义务教育一部分,一般初中的课程不会出现多样化的形式。高中教育也是三年完成,目前在我国有四种形式即普通高中、技术或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其中普通高中是学生和家长首要选择,因为普通高中是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途径。技术或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员的。职业高中主要是为准备就业于服务部门的学生提供教育。例如,烹饪、理发及服装设计等。技工学校大多培养到工厂或者企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对中国和苏格兰中等教育体系初步研究,两种体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中国和苏格兰中等教育都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既苏格兰的五年初等教育和四年的义务中等教育,我国六年初等教育和三年的义务中等教育。其次,中国与苏格兰的中等教育都体现一定的全面性。苏格兰地区强调儿童到了适学年龄,必须到所在社区附近选择中等教育,在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选择初中。

(二)中等教育课程比较

苏格兰的课程结构、公共考试系与检查机构都是不同的。中等教育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中等教育的头两年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接下来的两年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知识的理解、发展人际、心理和社会实践技能和行为态度,获得进入社会工作的见解。最后两年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苏格兰中等教育中没有全国性的中小学课程。中等教育开始的两年学习五门基础课,接下来的中等三年到中等六年级,以八门基础课为中心,即英语、数学、现代语言学习、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和物理。在苏格兰中等教育四年级开始,学校提供大约十五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都能应用到他们的工作领域上,如经济学、会计、现代学研究、戏剧、个人和社会学、户外教育、以及计算机、图形和通信技术。我国中等教育是由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中等教育课程以教授基础专业,即数学、语文和英文三门核心课程,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历史、政治、物理、生物、地理、化学、音乐与美术等。从中国和苏格兰中等教育课程安排来看,苏格兰的中等教育课程安排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培养与教育过程中,苏格兰中等教育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相比之下,中国的中等教育更重视学生在校学习的学术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培养。

(三)中等教育考试和评估比较

苏格兰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没有设立全国性的考试。目前,苏格兰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四年级结束后参加国家性的考试,称为标准级别(StandardGrades),学生完成五年级和六年级课程之后学生取得高级考试(HigherGrades)和六年学习证书(CertificatesofSixthYearStudies),然而现在这些高级考试和六年学习证书已经被新的国家资格证书取代。这些新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适用于高等教育学校以及其他的职业培训学校。自1995年以来,我国取消初等教育的国家考试。学生可以根据户口所在地区参加普通初中的义务学习。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参加两种考试,一种是初等结业考试,另外一种是决定学生选择高中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或者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当学生完成三年的高中教育,面临同样的两种考试,一种是完成高中课程的结业考试,另外一种是参加进入高等教育的国家考试。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苏格兰的中等教育考试与评估和我国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是以考试为主的评估方式。一年一次的初等国家考试制度,学生通过考试,继续三年的高中学术学习。而根据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习考试分数,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等其他的高等教育机构。由于普通高中的教育机构有限,所以每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导致国家考试题型只能建立在记忆或者较窄的解决问题方式上。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重视学生考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二、苏格兰中等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中国与苏格兰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同。我们决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但是,通过对苏格兰中等教育的研究与比较,可以发现它对我国现阶段的中等教育改革所具有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苏格兰中等教育理念的启示

苏格兰中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个性和生存能力,即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发挥到今后的工作领域中。中等教育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的发展。在中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因此,我国中等教育改革应以传授核心知识为主,适当增加学生认知社会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p#分页标题#e#

(二)苏格兰中等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有力工具,因此课程与考试是中等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部分。苏格兰在中等教育课程设计上,除了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外,还重视一部分学生其他学科的培养。学生在16岁之后,可以选择相应的职业学科继续学习,或者直接步入社会,而同时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适用于高等教育学校与其他的技术职业学校。因此,在我国中等教育课程设计上,应该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相关热门标签